CN210303506U - 混配系统和配液设备 - Google Patents

混配系统和配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03506U
CN210303506U CN201921242610.7U CN201921242610U CN210303506U CN 210303506 U CN210303506 U CN 210303506U CN 201921242610 U CN201921242610 U CN 201921242610U CN 210303506 U CN210303506 U CN 210303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er
pump
input end
output end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26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Petrole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Petrole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Petrole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Petrole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426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03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03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03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混配系统和配液设备,涉及固液混配技术领域,前者包括第一泵、第二泵、第三泵、排出泵、第一混合器、第二混合器、第三混合器和粉料供给器;第一泵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泵输入端、第二混合器输入端以及第三混合器输入端连接;第二泵输出端和粉料供给器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混合器输入端连接;第一混合器输出端与第二混合器输入端连接;第二混合器输出端与第三泵输入端连接;第三泵输出端与第三混合器输入端连接;第三混合器输出端与排出泵输入端连接;后者包括前者;本实用新型以三次渐进式混合方式对基料和粉料进行渐进式充分混合,提升了配液设备出口粘液的粘度效果,同时具有造价低、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混配系统和配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混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配系统和配液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固液混配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配液设备中,常见的有混配车等,现有配液设备用固液混配系统的混配流程主要为使用一次混合或二次混合的形式进行混配,混配后的混合液能够达到一定粘度,但是,通常情况下,经上述混配流程混配后得到的混配液粘度仍然无法达到优良效果;
为增加配液设备出口粘液的粘度,现有技术中,采用提升混合罐容积以延长流体流动时间的方式提升粘液粘度,但是,提升混合罐容积后,若想要保证配液设备使用过程中动力可靠,则需要使用进口底盘进行取力,存在造价高、成本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配系统和配液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提升混合罐容积以延长流体流动时间的方式提升粘液粘度时,需要使用进口底盘进行取力,存在的造价高、成本大的缺点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混配系统,装载于配液设备,该混配系统包括第一泵、第二泵、第三泵、排出泵、第一混合器、第二混合器、第三混合器和粉料供给器;
所述第一泵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泵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混合器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三混合器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所述第二泵的输出端和所述粉料供给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合器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所述第一混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混合器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所述第二混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泵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所述第三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混合器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所述第三混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排出泵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配系统还包括增粘管汇;所述增粘管汇的整体弯曲呈蛇形;且所述增粘管汇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混合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增粘管汇的输出端与所述排出泵的输入端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配系统还包括混合罐,所述第二混合器和所述增粘管汇均设置于所述混合罐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增粘管汇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罐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混合罐具有输出口,所述输出口与所述排出泵管路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混合器和所述粉料供给器分别具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混合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泵的输出端管路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混合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混合器的输入端管路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粉料供给器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混合器的输入端管路连接,另一个所述粉料供给器的输出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混合器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混合器为射流器;所述第二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输入管路与所述射流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粉料供给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输入管路与所述射流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粉料供给器的输出端还通过副管路与所述第一输入管路连接,在所述副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混合器为混合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混合器为射流器;所述第一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射流器的一个输入端管路连接,所述第三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射流器的另一个输入端管路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配液设备,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混配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混配系统,该混配系统包括第一泵、第二泵、第三泵、排出泵、第一混合器、第二混合器、第三混合器和粉料供给器;
第一泵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泵的输入端、第二混合器的输入端以及第三混合器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第二泵的输出端和粉料供给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混合器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第一混合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混合器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第二混合器的输出端与第三泵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第三泵的输出端与第三混合器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第三混合器的输出端与排出泵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根据上述混配系统的结构,其混配流程如下:
其中,第一泵的输入端用于与基料管路连接,该基料可以是水或清油等,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用;整个流程包括:
基料经由第一泵输送至第二泵,第二泵将基料输送至第一混合器,第一混合器接收来自粉料供给器的粉料,并将接收到的粉料与接收到的基料进行初次混合;初次混合后的混合料流入第二混合器;
基料经由第一泵输送至第二混合器,由第二混合器对初次混合后的混合料和基料进行二次混合,二次混合后的混合料经由第三泵流入第三混合器;
基料经由第一泵流入第三混合器,由第三混合器对二次混合后的混合料和基料进行三次混合,三次混合后的混合料经由排出泵排出形成配液设备出口粘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配系统通过三次混合,且每次将上次混配得到的粘液与基料进行重新混合的方式,进行渐进式混配,从而,可对基料和粉料进行渐进式充分混合,同时延长粘液的流动时间,以提升配液设备出口粘液的粘度效果;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提升混合罐容积以延长流体流动时间的方式提升粘液粘度时,需要使用进口底盘进行取力,存在造价高、成本大的缺点相比,本实用新型经过对混合流程的梳理改进,以三次渐进式混合方式对基料和粉料进行渐进式充分混合代替提升混合罐容积,在不需要使用进口底盘取力的情况下改良了配液设备出口粘液的粘度效果,具有造价低、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配液设备,该配液设备包括上述混配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液设备能够达到上述混配系统能够达到的所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配系统的整体结构流程图。
图标:1-第一泵;2-第二泵;3-第三泵;4-排出泵;5-第一混合器;6-第二混合器;7-第三混合器;8-粉料供给器;9-增粘管汇;10-混合罐;11-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混配系统,该混配系统装载于配液设备,具体地,参照图1,该混配系统包括第一泵1、第二泵2、第三泵3、排出泵4、第一混合器5、第二混合器6、第三混合器7和粉料供给器8。
其中:第一泵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泵2的输入端、第二混合器6的输入端以及第三混合器7的输入端管路连接;第二泵2的输出端和粉料供给器8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混合器5的输入端管路连接;第一混合器5的输出端与第二混合器6的输入端管路连接;第二混合器6的输出端与第三泵3的输入端管路连接;第三泵3的输出端与第三混合器7的输入端管路连接;第三混合器7的输出端与排出泵4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根据上述混配系统的结构,其混配流程如下:
其中,第一泵1的输入端用于与基料管路连接,该基料可以是水或清油等,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用;整个流程包括:
基料经由第一泵1输送至第二泵2,第二泵2将基料输送至第一混合器5,第一混合器5接收来自粉料供给器8的粉料,并将接收到的粉料与接收到的基料进行初次混合;初次混合后的混合料流入第二混合器6;
基料经由第一泵1输送至第二混合器6,由第二混合器6对初次混合后的混合料和基料进行二次混合,二次混合后的混合料经由第三泵3流入第三混合器7;
基料经由第一泵1流入第三混合器7,由第三混合器7对二次混合后的混合料和基料进行三次混合,三次混合后的混合料经由排出泵4排出形成配液设备出口粘液。
本实施例提供的混配系统通过三次混合,且每次将上次混配得到的粘液与基料进行重新混合的方式,进行渐进式混配,从而,可对基料和粉料进行渐进式充分混合,同时延长粘液的流动时间,以提升配液设备出口粘液的粘度效果;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提升混合罐容积以延长流体流动时间的方式提升粘液粘度时,需要使用进口底盘进行取力,存在造价高、成本大的缺点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混配系统经过对混合流程的梳理改进,以三次渐进式混合方式对基料和粉料进行渐进式充分混合代替提升混合罐容积,在不需要使用进口底盘取力的情况下改良了配液设备出口粘液的粘度效果,具有造价低、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优选地,该混配系统还包括增粘管汇9;该增粘管汇9的整体弯曲呈蛇形;且增粘管汇9的输入端与第三混合器7的输出端连接,增粘管汇9的输出端与排出泵4的输入端连接。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整体弯曲呈蛇形的增粘管汇9作为静态管汇,延长了经第三混合器7混合后的混合液体的流动路径,进一步增强了粘液的出口粘度效果,特别适用于大排量压裂作业下压裂液粘度的提升。
继续参照图1,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地,该混配系统还包括混合罐10,第二混合器6和增粘管汇9均设置于混合罐10内。具体地,可在混合罐10的内部设置支架,增粘管汇9安装固定于该支架上,第二混合器6可通过螺栓或其他固定器固定于混合罐10的内壁上,或者,也可以是增粘管汇9和第二混合器6均直接放置于混合罐10的内部等,该混合罐10的顶部或侧壁开口,供增粘管汇9的输入端和与第二混合器6的输入端连接的管路伸出混合罐10。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混合罐10,从而可使增粘管汇9与第二混合器6之间进行组合,提高混配系统的各个结构之间的紧凑性。
继续参照图1,在上述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优选地,增粘管汇9的输出端与混合罐10的内部空间连通;混合罐10具有输出口,输出口与排出泵4管路连接。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增粘管汇9的输出端与混合罐10的内部空间连通,从而可使增粘管汇9的输出端流出的粘液先进入混合罐10的内部再经由排出泵4排出,从而,可利用混合罐10保证该混配系统具有较大的储存容积,以满足大排量需求。
另外,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第一混合器5和粉料供给器8分别具有两个;两个第一混合器5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二泵2的输出端管路连接,两个第一混合器5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混合器6的输入端管路连接;其中一个粉料供给器8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第一混合器5的输入端管路连接,另一个粉料供给器8的输出端与另一个第一混合器5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两个并联管路以提高第一混合器5的混合效率,从而可提高工程效率,保证单位时间内具有较大的粘液排量。
另外,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第一混合器5为射流器;第二泵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输入管路与射流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粉料供给器8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输入管路与射流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一混合器5为射流器,可为第一混合器5中流出的混合液进入第二混合器6中提供动力,与在第一混合器5和第二混合器6之间再设置泵体相比,其结构更加简单,且便于组装。
在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地,粉料供给器8的输出端还通过副管路与第一输入管路连接,在副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11。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打开控制阀11增加单位体积粘液中的粉料含量,以适应多种混配要求,其中,控制阀11可以是手动控制阀,也可以是电磁阀。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第二混合器6为混合仓,进一步地,在混合仓的内部可设置能够引导内部混合液体流动的导流部件等;当然,第二混合器6也可以不是混合仓,而是与第一混合器5结构相同的射流器等,但是相比之下,采用混合仓,其容积大于射流器,有利于大流量出口粘液。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第三混合器7为射流器;第一泵1的输出端与射流器的一个输入端管路连接,第三泵3的输出端与射流器的另一个输入端管路连接。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三混合器7为射流器,有利于第三混合器7中的液体的顺利排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液设备,该配液设备包括混配系统。
具体地,参照图1,该混配系统包括第一泵1、第二泵2、第三泵3、排出泵4、第一混合器5、第二混合器6、第三混合器7和粉料供给器8。
其中:第一泵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泵2的输入端、第二混合器6的输入端以及第三混合器7的输入端管路连接;第二泵2的输出端和粉料供给器8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混合器5的输入端管路连接;第一混合器5的输出端与第二混合器6的输入端管路连接;第二混合器6的输出端与第三泵3的输入端管路连接;第三泵3的输出端与第三混合器7的输入端管路连接;第三混合器7的输出端与排出泵4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根据上述混配系统的结构,其混配流程如下:
其中,第一泵1的输入端用于与基料管路连接,该基料可以是水或清油等,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用;整个流程包括:
基料经由第一泵1输送至第二泵2,第二泵2将基料输送至第一混合器5,第一混合器5接收来自粉料供给器8的粉料,并将接收到的粉料与接收到的基料进行初次混合;初次混合后的混合料流入第二混合器6;
基料经由第一泵1输送至第二混合器6,由第二混合器6对初次混合后的混合料和基料进行二次混合,二次混合后的混合料经由第三泵3流入第三混合器7;
基料经由第一泵1流入第三混合器7,由第三混合器7对二次混合后的混合料和基料进行三次混合,三次混合后的混合料经由排出泵4排出形成配液设备出口粘液。
本实施例提供的配液设备,通过混配系统对基料和粉料进行三次混合,且每次将上次混配得到的粘液与基料进行重新混合的方式,进行渐进式混配,从而,可对基料和粉料进行渐进式充分混合,同时延长粘液的流动时间,以提升配液设备出口粘液的粘度效果;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提升混合罐容积以延长流体流动时间的方式提升粘液粘度时,需要使用进口底盘进行取力,存在造价高、成本大的缺点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配液设备,经过对混合流程的梳理改进,以三次渐进式混合方式对基料和粉料进行渐进式充分混合代替提升混合罐容积,在不需要使用进口底盘取力的情况下改良了配液设备出口粘液的粘度效果,具有造价低、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混配系统,装载于配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配系统包括第一泵(1)、第二泵(2)、第三泵(3)、排出泵(4)、第一混合器(5)、第二混合器(6)、第三混合器(7)和粉料供给器(8);
所述第一泵(1)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泵(2)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混合器(6)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三混合器(7)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所述第二泵(2)的输出端和所述粉料供给器(8)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合器(5)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所述第一混合器(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混合器(6)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所述第二混合器(6)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泵(3)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所述第三泵(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混合器(7)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所述第三混合器(7)的输出端与所述排出泵(4)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配系统还包括增粘管汇(9);
所述增粘管汇(9)的整体弯曲呈蛇形;且所述增粘管汇(9)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混合器(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增粘管汇(9)的输出端与所述排出泵(4)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配系统还包括混合罐(10),所述第二混合器(6)和所述增粘管汇(9)均设置于所述混合罐(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管汇(9)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罐(10)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混合罐(10)具有输出口,所述输出口与所述排出泵(4)管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器(5)和所述粉料供给器(8)分别具有两个;
两个所述第一混合器(5)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泵(2)的输出端管路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混合器(5)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混合器(6)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其中一个所述粉料供给器(8)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混合器(5)的输入端管路连接,另一个所述粉料供给器(8)的输出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混合器(5)的输入端管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器(5)为射流器;所述第二泵(2)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输入管路与所述射流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粉料供给器(8)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输入管路与所述射流器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供给器(8)的输出端还通过副管路与所述第一输入管路连接,在所述副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器(6)为混合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混合器(7)为射流器;所述第一泵(1)的输出端与所述射流器的一个输入端管路连接,所述第三泵(3)的输出端与所述射流器的另一个输入端管路连接。
10.一种配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混配系统。
CN201921242610.7U 2019-08-01 2019-08-01 混配系统和配液设备 Active CN210303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2610.7U CN210303506U (zh) 2019-08-01 2019-08-01 混配系统和配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2610.7U CN210303506U (zh) 2019-08-01 2019-08-01 混配系统和配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03506U true CN210303506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7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2610.7U Active CN210303506U (zh) 2019-08-01 2019-08-01 混配系统和配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035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3809A (zh) * 2021-11-24 2021-12-21 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循环罐及制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3809A (zh) * 2021-11-24 2021-12-21 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循环罐及制浆系统
CN113813809B (zh) * 2021-11-24 2022-03-01 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循环罐及制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24574A (zh) 一种多功能混配设备
CN110787667A (zh) 一种混配系统
CN210303506U (zh) 混配系统和配液设备
CN209576437U (zh) 一种大排量压裂液混配装置
CN106102888A (zh) 用于使至少两种液体的混合物均匀化的静态混合器以及设有这种混合器的配料装置
AU2016100290B4 (en)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filling at least one container with a fluid and additive
CN219129148U (zh) 用于工业级混合油生产的辅料定量添加装置
CN204275859U (zh) 混凝土添加剂溶液自动配比装置
CN109459535B (zh) 一种实验室用多浆高压注浆装置及其注浆方法
CN207357019U (zh) 一种制备稠化剂压裂液用不锈钢配料釜
CN106732142A (zh) 一种液体混合装置
CN203303852U (zh) 流体混合装置
CN109276142A (zh) 多级混合物配置机构和炒菜机系统
CN207307843U (zh) 一种连续反应器
CN213050149U (zh) 超宽混合比静态混合器
CN210584854U (zh) 一种催化剂添加装置及包括该添加装置的聚丙烯生产系统
CN103867152A (zh) 油田用管汇系统和压裂设备组
CN207385465U (zh) 一种循环搅拌反应釜以及搅拌混合系统
CN203030202U (zh) 一种进料混合管道
CN209853900U (zh) 一种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CN203971813U (zh) 一种小型混合液体加热搅拌装置
CN108404795A (zh) 一种食用调和油搅拌设备
CN221156162U (zh) 一种发动机试验燃油机油掺混装置
CN220903690U (zh) 一种石膏板浆料液的压力稳定系统及石膏板生产线
CN110238966A (zh) 一种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