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6235U - 一种热保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保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6235U
CN210296235U CN201921496846.3U CN201921496846U CN210296235U CN 210296235 U CN210296235 U CN 210296235U CN 201921496846 U CN201921496846 U CN 201921496846U CN 210296235 U CN210296235 U CN 210296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contact
limiting
limiting convex
top surface
connec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968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安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Eag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Eag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Eag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Eag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968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6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6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6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ly Actuated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保护器,包括绝缘座、双金属片、动触片、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动触点、静触点、第一铆钉、第二铆钉,绝缘座上分别设有第一锁定孔、第二锁定孔、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三限位槽;双金属片上设有第二限位凸部,第二限位凸部嵌于第一限位槽中;动触片上设有第三限位凸部,第三限位凸部嵌于第二限位槽中;第一接线端子上设有第四限位凸部,第四限位凸部嵌于第二限位槽中;第一铆钉穿过第一锁定孔、动触片、第一接线端子后锁定;第二接线端子上设有第五限位凸部,第五限位凸部嵌于第三限位槽中;第二铆钉穿过第二锁定孔、第五限位凸部后锁定。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适用范围大、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热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热保护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的热保护器是由绝缘座、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双金属片、动触片、动触点、静触点、两个铆钉构成,其中,大多的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是分别布置在绝缘座的两侧的,这样会导致热保护器的整个长度较长,这就会导致热保护器占用的空间增大,从而不能方便地将热保护器布置在电器中,进而易导致热保护器的适用范围缩小。再由于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双金属片与动触片均是通过铆钉固定于绝缘座上的,虽然销轴能在其轴向上限定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双金属片、动触片,但销轴圆周上的限定还十分有限;这样在移送与安装热保护器时,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双金属片、动触片易出现围绕着销轴转动的情况,这就易导致动触点与静触点不能准确地作用一起、双金属的动作不能准确作用于动触片上、接线端子与绝缘座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等情况出现,从而会导致热保护器的使用性能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重新设计热保护器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热保护器,该热保护器具有体积小、适用范围大、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保护器,包括绝缘座、双金属片、动触片、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动触点、静触点、第一铆钉、第二铆钉,其特点在于所述绝缘座的顶面的左侧边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顶面上开设有竖向贯穿绝缘座的第一锁定孔,所述凸起部的右表面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凸起部的顶面的左侧边上设有第一限位凸部,所述第一限位凸部的右表面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绝缘座的顶面中部设有限位凸柱,所述绝缘座的右表面的下侧边上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的上槽壁上开设有竖向贯穿绝缘座的第二锁定孔,并使第二锁定孔位于限位凸柱的右侧;所述双金属片的中部开设有套装孔,所述双金属片的端部上设有第二限位凸部,所述双金属片水平布置在绝缘座的顶面上,并使套装孔活动套装在限位凸柱上,还使第二限位凸部活动嵌置于第一限位槽中;所述动触片的中部开设有让位孔,所述动触片的一端端部上设有第三限位凸部,所述动触片水平布置在双金属片的上方,并使动触片的一端贴在凸起部的顶面上,还使第三限位凸部嵌装于第二限位槽中,以及使让位孔活动套设于限位凸柱上;所述动触点的设置动触片的底面上,并使动触点位于绝缘座的右上方;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呈纵向布置,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后端的左壁上设有第四限位凸部,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后端置于凸起部的上方,并使第一接线端子的后端压在动触片的顶面上,还使第四限位凸部嵌装于第二限位槽中;所述第一铆钉依次穿过第一锁定孔、动触片、第一接线端子后锁定;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呈纵向布置,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后端的左壁上设有第五限位凸部,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后端置于绝缘座的右侧,并使第五限位凸部嵌置于第三限位槽中;所述第二铆钉依次穿过第二锁定孔、第五限位凸部后锁定;所述静触点设置在第二接线端子的顶面上,并使静触点位于绝缘座的右侧,还使静触点与动触点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后端向上翘起形成有拱起部,所述静触点的设置在拱起部的顶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限位槽向前贯穿至绝缘座的前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均为片条结构,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中部向下弯折形成有弯折部,并使弯折部贴在绝缘座的前表面上,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前端呈水平布置,并使第一接线端子的前端与第二接线端子位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前端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前端开设有腰形孔。
优选地,所述绝缘座由绝缘陶瓷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均呈纵向布置,且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的后端均连接在绝缘座上,这样能使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的前端左右并排地位于绝缘座的前侧;这就能有效地减少热保护器的长度,以方便热保护器布局在电器中,这有助于扩大热保护器的适用范围,且上述的结构设计,能使热保护器安装、接线均十分方便。通过使双金属片上的第二限位凸部活动嵌置于第第一限位槽、以及使套装孔活动套装在限位凸柱上,这样就能通过第一限位槽与限位凸柱对双金属片形成有效地限位作用,从而能有效地控制双金属片的转动弧度,以使双金属片的动作时,能够准确地作用于动触片上,这就有助于提高双金属片动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动触片不仅通过第一铆钉实现了锁定,还通过第三限位凸部与第二限位槽的配合实现了限位,这样能避免动触片出现转动的情况,这有助于提高动触片动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第一接线端子不仅通过第一铆钉实现了锁定,还通过第四限位凸部与第二限位槽的配合实现了限位,这样能避免第一接线端子出现转动的情况,这有助于提高第一接线端子安装定位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第二接线端子不仅通过第二铆钉实现了锁定,还通过第五限位凸部与第三限位槽的配合实现了限位,这样能避免第二接线端子出现转动的情况,这有助于提高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定位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这样在绝缘座上双金属片、动触片、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安装、定位的准确性、稳定性与可靠性均十分高;即使在移送与安装过程中,动触片、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也不会出现转动的情况,而双金属片的转动弧度则非常小,这样能保证双金属片与动触片动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从而使该热保护器始终具有高的使用性能,该热保护器的可靠性十分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双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动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顶面、底面、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热保护器,包括绝缘座1、双金属片2、动触片3、第一接线端子4、第二接线端子5、动触点6、静触点7、第一铆钉8、第二铆钉9,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绝缘座1的顶面的左侧边上设有凸起部11,所述凸起部11的顶面上开设有竖向贯穿绝缘座1的第一锁定孔12,所述凸起部11的右表面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3,所述凸起部11的顶面的左侧边上设有第一限位凸部14,所述第一限位凸部14的右表面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5,所述绝缘座1的顶面中部设有限位凸柱16,所述绝缘座1的右表面的下侧边上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7,所述第三限位槽17的上槽壁上开设有竖向贯穿绝缘座1的第二锁定孔18,并使第二锁定孔18位于限位凸柱16的右侧;如图1、图2与图5所示,所述双金属片2的中部开设有套装孔21,所述双金属片2的端部上设有第二限位凸部22,所述双金属片2水平布置在绝缘座1的顶面上,并使套装孔21活动套装在限位凸柱16上,还使第二限位凸部22活动嵌置于第一限位槽13中;如图1、图2与图6所示,所述动触片3的中部开设有让位孔31,所述动触片3的一端端部上设有第三限位凸部32,所述动触片3水平布置在双金属片2的上方,并使动触片3的一端贴在凸起部11的顶面上,还使第三限位凸部32嵌装于第二限位槽15中,以及使让位孔31活动套设于限位凸柱16上;如图1、图2与图6所示,所述动触点6的设置动触片3的底面上,并使动触点6位于绝缘座1的右上方;如图1、图2与图7所示,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呈纵向布置,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后端的左壁上设有第四限位凸部41,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的后端置于凸起部11的上方,并使第一接线端子4的后端压在动触片3的顶面上,还使第四限位凸部41嵌装于第二限位槽15中;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第一铆钉8依次穿过第一锁定孔12、动触片3、第一接线端子4后锁定;如图1、图2与图8所示,所述第二接线端子5呈纵向布置,所述第二接线端子5的后端的左壁上设有第五限位凸部51,所述第二接线端子5的后端置于绝缘座1的右侧,并使第五限位凸部51嵌置于第三限位槽17中;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第二铆钉9依次穿过第二锁定孔18、第五限位凸部51后锁定;如图1、图2与图8所示,所述静触点7设置在第二接线端子5的顶面上,并使静触点7位于绝缘座1的右侧,还使静触点7与动触点6相接触。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与第二接线端子5均呈纵向布置,且第一接线端子4与第二接线端子5的后端均连接在绝缘座1上,这样能使第一接线端子4与第二接线端子5的前端左右并排地位于绝缘座1的前侧;这就能有效地减少热保护器的长度,以方便热保护器布局在电器中,这有助于扩大热保护器的适用范围,且上述的结构设计,能使热保护器安装、接线均十分方便。通过使双金属片2上的第二限位凸部22活动嵌置于第第一限位槽13、以及使套装孔21活动套装在限位凸柱16上,这样就能通过第一限位槽13与限位凸柱16对双金属片2形成有效地限位作用,从而能有效地控制双金属片2的转动弧度,以使双金属片2的动作时,能够准确地作用于动触片3上,这就有助于提高双金属片2动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动触片3不仅通过第一铆钉8实现了锁定,还通过第三限位凸部32与第二限位槽15的配合实现了限位,这样能避免动触片3出现转动的情况,这有助于提高动触片3动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第一接线端子4不仅通过第一铆钉8实现了锁定,还通过第四限位凸部41与第二限位槽15的配合实现了限位,这样能避免第一接线端子4出现转动的情况,这有助于提高第一接线端子4安装定位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第二接线端子5不仅通过第二铆钉9实现了锁定,还通过第五限位凸部51与第三限位槽17的配合实现了限位,这样能避免第二接线端子5出现转动的情况,这有助于提高第二接线端子5安装定位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这样在绝缘座1上双金属片2、动触片3、第一接线端子4与第二接线端子5安装、定位的准确性、稳定性与可靠性均十分高;即使在移送与安装过程中,动触片3、第一接线端子4与第二接线端子5也不会出现转动的情况,而双金属片2的转动弧度则非常小,这样能保证双金属片2与动触片3动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从而使该热保护器始终具有高的使用性能,该热保护器的可靠性十分高。
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限位槽15是横向贯穿第一限位凸部14的,且第二限位槽15还延伸至第一限位凸部14的顶面上,即第二限位槽15将第一限位凸部14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这样的结构设计,有助于降低绝缘座1的加工难度。
所述双金属片2、动触片3、第一接线端子4、第二接线端子5、动触点6、静触点7、第一铆钉8与第二铆钉9均由铜制成。
如图6与图8所示,所述动触点6与静触点7之间的接触面上镀有银层10。
所述套装孔21的直径略大于限位凸柱16的直径,以使双金属片2能够正常的变形。
所述让位孔31的直径大于限位凸柱16的直径,以避免动触片3的动作受到限位凸柱16的影响。
如图1、图2与图8所示,所述第二接线端子5的后端向上翘起形成有拱起部52,所述静触点7的设置在拱起部52的顶面上。这样能在不增加动触片3、第二接线端子5、动触点6与静触点7上材料应用的情况下,保证动触点6与静触点7能够准确、可靠地相接触,这有助于控制热保护器的生产成本。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三限位槽17向前贯穿至绝缘座1的前表面上。通过使第三限位槽17延伸至绝缘座1的前表面上,这样能既能从绝缘座1的前侧嵌装第五限位凸部51,又能从绝缘座1的右侧嵌装第五限位凸部51,这有助于提高第二接线端子5安装的便利性。
如图1、图2、图7与图8所示,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与第二接线端子5均为片条结构,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的中部向下弯折形成有弯折部43,并使弯折部43贴在绝缘座1的前表面上,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的前端呈水平布置,并使第一接线端子4的前端与第二接线端子5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不仅能提高热保护器结构的可靠性,还能便于热保护器安装、定位。
如图1、图2、图7与图8所示,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的前端开设有圆孔42,所述第二接线端子5的前端开设有腰形孔53。通诺圆孔42与腰形孔53的开设有,可便于导线的连接。
所述绝缘座1由绝缘陶瓷制成。通过采用绝缘陶瓷,既能使热保护器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又能起到很好的绝缘性,从而能避免热保护器的使用性能受到影响。

Claims (6)

1.一种热保护器,包括绝缘座(1)、双金属片(2)、动触片(3)、第一接线端子(4)、第二接线端子(5)、动触点(6)、静触点(7)、第一铆钉(8)、第二铆钉(9),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座(1)的顶面的左侧边上设有凸起部(11),所述凸起部(11)的顶面上开设有竖向贯穿绝缘座(1)的第一锁定孔(12),所述凸起部(11)的右表面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3),所述凸起部(11)的顶面的左侧边上设有第一限位凸部(14),所述第一限位凸部(14)的右表面上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5),所述绝缘座(1)的顶面中部设有限位凸柱(16),所述绝缘座(1)的右表面的下侧边上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7),所述第三限位槽(17)的上槽壁上开设有竖向贯穿绝缘座(1)的第二锁定孔(18),并使第二锁定孔(18)位于限位凸柱(16)的右侧;
所述双金属片(2)的中部开设有套装孔(21),所述双金属片(2)的端部上设有第二限位凸部(22),所述双金属片(2)水平布置在绝缘座(1)的顶面上,并使套装孔(21)活动套装在限位凸柱(16)上,还使第二限位凸部(22)活动嵌置于第一限位槽(13)中;
所述动触片(3)的中部开设有让位孔(31),所述动触片(3)的一端端部上设有第三限位凸部(32),所述动触片(3)水平布置在双金属片(2)的上方,并使动触片(3)的一端贴在凸起部(11)的顶面上,还使第三限位凸部(32)嵌装于第二限位槽(15)中,以及使让位孔(31)活动套设于限位凸柱(16)上;
所述动触点(6)的设置动触片(3)的底面上,并使动触点(6)位于绝缘座(1)的右上方;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呈纵向布置,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后端的左壁上设有第四限位凸部(41),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的后端置于凸起部(11)的上方,并使第一接线端子(4)的后端压在动触片(3)的顶面上,还使第四限位凸部(41)嵌装于第二限位槽(15)中;
所述第一铆钉(8)依次穿过第一锁定孔(12)、动触片(3)、第一接线端子(4)后锁定;
所述第二接线端子(5)呈纵向布置,所述第二接线端子(5)的后端的左壁上设有第五限位凸部(51),所述第二接线端子(5)的后端置于绝缘座(1)的右侧,并使第五限位凸部(51)嵌置于第三限位槽(17)中;
所述第二铆钉(9)依次穿过第二锁定孔(18)、第五限位凸部(51)后锁定;
所述静触点(7)设置在第二接线端子(5)的顶面上,并使静触点(7)位于绝缘座(1)的右侧,还使静触点(7)与动触点(6)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5)的后端向上翘起形成有拱起部(52),所述静触点(7)的设置在拱起部(52)的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槽(17)向前贯穿至绝缘座(1)的前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与第二接线端子(5)均为片条结构,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的中部向下弯折形成有弯折部(43),并使弯折部(43)贴在绝缘座(1)的前表面上,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的前端呈水平布置,并使第一接线端子(4)的前端与第二接线端子(5)位于同一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的前端开设有圆孔(42),所述第二接线端子(5)的前端开设有腰形孔(5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1)由绝缘陶瓷制成。
CN201921496846.3U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热保护器 Active CN210296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6846.3U CN210296235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热保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96846.3U CN210296235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热保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6235U true CN210296235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64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96846.3U Active CN210296235U (zh) 2019-09-09 2019-09-09 一种热保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6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36614B2 (en) Conductor connection tool and relay unit using the same
EP3196989B1 (en) Coaxial connector equipped with floating mechanism
EP1503458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US817259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w profile and processor with cone pins
US9184512B2 (en) Connection terminal, coaxial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wiring structure thereof
US2007019710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a flat-type circuit board
US20100003842A1 (en) Coaxial connector with a new type of contact
US20100081308A1 (en) RF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terminal set with movable bridge
JP2013222683A5 (zh)
US20170345603A1 (en) Temperature-sensitive pellet type thermal fuse
JP6243130B2 (ja) 電気接触子及び電気部品用ソケット
CN108346881B (zh) 卡缘连接器
JP5819096B2 (ja) 接触端子装置
US20140227906A1 (en) Coaxial connector
CN107026337B (zh)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TWI606645B (zh) 電連接器
CN210296235U (zh) 一种热保护器
WO2016084696A1 (ja) 液面検出装置
CN103597664A (zh) 电接触件
CN110970775B (zh) 同轴开关
JP2014139517A (ja) 液面検出装置
JP6554829B2 (ja) 液面検出装置
JP7182064B2 (ja) コネクタ
US814221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actuator
US9349553B2 (en) Slide swi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