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0624U - 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0624U
CN210290624U CN201920524064.XU CN201920524064U CN210290624U CN 210290624 U CN210290624 U CN 210290624U CN 201920524064 U CN201920524064 U CN 201920524064U CN 210290624 U CN210290624 U CN 210290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ing unit
belt
gear
rack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240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智
刘金旗
武恒
王兴攀
陈吉会
杨梅
李猛
刘金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240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0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0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0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及系统,属于石油机械技术领域。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时,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的固定座固定在抽油机的底座上,使顶紧轮与皮带接触。由于齿轮与齿条啮合,因此,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能够带动齿条在固定座上运动。并且,齿条与顶紧轮连接,顶紧轮与抽油机的皮带接触,因此,当皮带发生松弛的情况时,旋转齿轮使得齿轮转动,在齿轮转动之后,顶紧轮会随着齿条发生运动,在顶紧轮运动之后会给皮带施力将皮带顶紧,皮带被顶紧之后皮带发生松弛的情况便会消失。显然,在调整抽油机皮带的过程中,无需将抽油机中的电动机关闭,因此,可以提高抽油机的抽油效率。

Description

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通常通过抽油机对地层中的石油进行抽采。抽油机包括电动机、皮带、以及减速箱。电动机通过皮带将动力传递到减速箱。当皮带发生松弛的情况时,需要调整皮带。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抽油机包括底座01、电动机02、皮带03、减速箱04、曲柄05、平衡块06、游梁07以及驴头08。电动机02、减速箱04和游梁07分别固定在底座01的不同位置处。其中,游梁07除第一端和第二端之外的位置固定在底座01上。电动机02通过皮带03与减速箱04连接。曲柄05的一端与减速箱04连接,曲柄05的另一端与平衡块06连接,平衡块06与游梁 07的第一端连接,游梁07的第二端与驴头08连接。在抽油机运行时,电动机 02通过皮带03将动力传递到减速箱04,减速箱04带动曲柄05运动,曲柄05 带动平衡块06运动,平衡块06带动游梁07运动,游梁07带动驴头08运动。通常,驴头08与抽油杆连接,在驴头运动之后,抽油杆随着驴头08运动进行抽油。当皮带发生松弛的情况时,通常将电动机关闭,调整电动机的位置使得皮带重新绷紧。
由于在相关技术中,当皮带发生松弛的情况时,需要将电动机关闭,而电动机关闭之后会使得抽油机无法继续运动,因此,会影响抽油机的抽油效率。并且,电动机的体积较大,在调整电动机的位置时,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也会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及系统,可以提高抽油机的抽油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定座、齿轮、齿条和顶紧轮;
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所述两个侧板位置相对,且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两个侧板的底部;
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所述齿轮固定在所述两个侧板之间,且与所述齿条啮合;
所述齿条与所述顶紧轮连接,所述顶紧轮和抽油机的皮带接触。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与所述齿条连接;
所述顶紧轮为筒状结构,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端为U型结构,所述顶紧轮固定在U型的第二端的两个支臂上。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顶紧轮轴;
所述顶紧轮轴固定在所述两个支臂上,所述顶紧轮嵌套在所述顶紧轮轴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两个轴承;
所述两个轴承分别固定在所述顶紧轮轴与所述两个支臂的接触位置处。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止退杆;
所述第一止退杆能够穿过所述两个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侧板,并卡接在所述齿轮的任意两个齿之间。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顶板和第二止退杆;
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两个侧板的顶部,所述第二止退杆能够穿过所述顶板,并卡接在所述齿轮的任意两个齿之间。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摇把;
所述摇把通过所述两个侧板中任一侧板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摇把用于旋转所述齿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齿轮轴,所述齿轮通过所述齿轮轴固定在所述两个侧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有齿条卧槽,所述齿条位于所述齿条卧槽中。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抽油机皮带调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所述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和抽油机;
所述抽油机包括底座、电动机、皮带和减速箱,所述电动机和所述减速箱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电动机和所述减速箱通过所述皮带连接;
所述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中的顶紧轮与皮带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时,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的固定座固定在抽油机的底座上,使顶紧轮与皮带接触。由于齿轮与齿条啮合,因此,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能够带动齿条在固定座上运动。并且,齿条与顶紧轮连接,顶紧轮与抽油机的皮带接触,因此,当皮带发生松弛的情况时,旋转齿轮使得齿轮转动,在齿轮转动之后,顶紧轮会随着齿条发生运动,在顶紧轮运动之后会给皮带施力将皮带顶紧,皮带被顶紧之后皮带发生松弛的情况便会消失。显然,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时,在调整抽油机皮带的过程中,无需将抽油机中的电动机关闭,因此,可以提高抽油机的抽油效率。并且,只需旋转齿轮,无需调整电动机的位置,从而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抽油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抽油机皮带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底座;02:电动机;03:皮带;04:减速箱;05:曲柄;06:平衡块; 07:游梁;08:驴头;
1:固定座;2:齿轮;3:齿条;4:顶紧轮;5:支撑架;6:第一止退杆; 7:第二止退杆;8:摇把;11:底板;12:侧板;13:顶板;14:固定板;21:齿轮轴;41:顶紧轮轴;42:轴承;51:支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固定座1、齿轮2、齿条3和顶紧轮4。
固定座1包括底板11和两个侧板12,两个侧板12位置相对,且底板11固定在两个侧板12的底部。齿条3固定在底板11的上表面,齿轮2固定在两个侧板12之间,且与齿条3啮合。齿条3与顶紧轮4连接,顶紧轮4和抽油机的皮带接触。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时,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的固定座固定在抽油机的底座上,使顶紧轮与皮带接触。由于齿轮与齿条啮合,因此,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能够带动齿条在固定座上运动。并且,齿条与顶紧轮连接,顶紧轮与抽油机的皮带接触,因此,当皮带发生松弛的情况时,旋转齿轮使得齿轮转动,在齿轮转动之后,顶紧轮会随着齿条发生运动,在顶紧轮运动之后会给皮带施力将皮带顶紧,皮带被顶紧之后皮带发生松弛的情况便会消失。显然,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时,在调整抽油机皮带的过程中,无需将抽油机中的电动机关闭,因此,可以提高抽油机的抽油效率。并且,只需旋转齿轮,无需调整电动机的位置,从而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其中,底板11固定在两个侧板12的底部的固定方式可以为:将底板焊接在两个侧板12的底部。
可选地,在两个侧板的底部分别开有至少一个通孔,在底板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开有至少一个螺纹孔,至少一个通孔与至少一个螺纹孔一一对应。将一个螺栓穿过两个侧板上的一个通孔之后,嵌入到对应的螺纹孔。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底板固定在两个侧板的底部。
另外,齿条3固定在底板11的上表面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底板11的上表面开有齿条卧槽,齿条3位于齿条卧槽中。其中,齿条3可以与齿条卧槽间隙配合。
另外,齿轮2固定在两个侧板12之间的实现方式可以为:两个侧板12中任一侧板上开有第一通孔,另一侧板上开有第二通孔,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位置相对。齿轮的第一端位于第一通孔中,齿轮的第二端位于第二通孔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将齿轮固定在两个侧板12之间。此时,如果旋转齿轮,齿轮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转动。
另外,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时,为了在旋转齿轮时,便于齿轮的转动。如图3所示,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可以包括齿轮轴21,齿轮2通过齿轮轴21固定在两个侧板12之间。
其中,齿轮2通过齿轮轴21固定在两个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为:两个侧板 12上开有位置相对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齿轮2中心开有通孔,齿轮轴21穿过齿轮2中心的通孔,且齿轮轴21的第一端位于第一通孔中,齿轮轴21的第二端位于第二通孔中。
另外,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时,为了便于旋转齿轮,如图2所示,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可以包括摇把8。摇把8通过两个侧板12中任一侧板12与齿轮2连接,摇把8用于旋转齿轮2。
其中,摇把8通过两个侧板12中任一侧板12与齿轮2连接的实现方式可以为:摇把8的一端位于第一通孔中,且与齿轮的第一端连接。或者摇把8的一端位于第二通孔中,且与齿轮的第二端连接。摇把8与齿轮第一端连接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当然,还可以为其他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包括齿轮轴时,摇把的一端位于第一通孔中,且与齿轮轴的第一端连接。或者摇把8的一端位于第二通孔中,且与齿轮轴的第二端连接。
其中,摇把8与齿轮轴的第一端连接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当然,摇把8 上还可以开有通孔,齿轮轴的第一端上也开有通孔,将一根销钉穿过摇把8上的通孔与齿轮轴上的通孔,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摇把8与齿轮轴的第一端连接。当然,摇把8与齿轮轴的第一端连接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有其他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摇把8的形状可以为Z型,还可以为L型,当然,摇把8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时,为了更好地将齿条3与顶紧轮4连接,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支撑架5。支撑架5的第一端与齿条3连接。顶紧轮4为筒状结构,支撑架5的第二端为U型结构,顶紧轮4 固定在U型的第二端的两个支臂51上。
其中,如图4所示,支撑架5可以为板状结构且支撑架5的第一端的宽度与第二端的宽度不同。如图5所示,支撑架5还可以为板状结构且支撑架5的第一端的宽度与第二端的宽度相同。当然,支撑架5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支撑架5的第一端与齿条3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当然,支撑架5 的第一端与齿条3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有其他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另外,顶紧轮与皮带接触时,由于抽油机一直运行,皮带也会一直运动,皮带与顶紧轮之间会产生摩擦。如果在皮带运动的过程中,顶紧轮不会随着皮带的运动而转动,此时,皮带与顶紧轮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另外,如果顶紧轮不会随着皮带运动而转动,皮带与顶紧轮之间的摩擦力会使得顶紧轮随着皮带运动而产生运动趋势,但顶紧轮与支撑架连接,因此,当顶紧轮有运动趋势之后,顶紧轮的运动趋势会传递给支撑架。而支撑架与齿条连接,运动趋势会进一步传递给齿条。最终,运动趋势可能会带动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产生运动趋势。当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产生运动趋势之后,有可能会使得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与抽油机分开,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基于上述原因,当皮带在运动的过程中,顶紧轮随着皮带的运动而转动。而顶紧轮能够转动的前提是顶紧轮必须为筒状结构。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紧轮为筒状结构,并且顶紧轮可以随着皮带的运动而转动。
另外,顶紧轮4固定在U型的第二端的两个支臂51上的实现方式可以有以下三种:
(1)两个支臂51上分别开有位置相对的两个通孔,顶紧轮4的第一端位于该两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中,顶紧轮4的第二端位于该两个通孔中的另一个通孔中。
(2)如图6所示,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还可以包括顶紧轮轴41。顶紧轮轴 41固定在两个支臂51上。顶紧轮4嵌套在顶紧轮轴41的外部。
其中,顶紧轮4固定在两个支臂51上的实现方式可以为:两个支臂51上分别开有位置相对的两个通孔,顶紧轮轴41的第一端位于该两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中,顶紧轮轴41的第二端位于该两个通孔中的另一个通孔中。
(3)当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包括顶紧轮轴41时,如图7所示,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还可以包括两个轴承42。两个轴承42分别固定在顶紧轮轴41与两个支臂51的接触位置处。
其中,两个轴承42分别固定在顶紧轮轴41与两个支臂51的接触位置处的实现方式可以为:两个支臂51上开有位置相对的两个通孔,两个轴承42中任一轴承42位于该两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中,两个轴承42中另一轴承42位于该两个通孔中的另一个通孔中。顶紧轮轴41的第一端位于两个轴承42中的任一轴承42中,顶紧轮轴41的第二端位于另一个轴承42中。
在实现方式(1)中,在皮带运动的过程中,顶紧轮能够在两个支臂上的两个通孔中转动,此时,顶紧轮会与两个支臂上的两个通孔产生摩擦。在实现方式(2)中,在皮带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有顶紧轮轴的存在,并且,顶紧轮轴的第一端位于两个支臂上两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中,顶紧轮的第二端位于另一个通孔中,而顶紧轮嵌套在顶紧轮轴的外部。因此,在顶紧轮在随着皮带的运动而转动时,顶紧轮轴会与两个支臂上的两个通孔产生摩擦。在实现方式(3)中,在皮带运动的过程中,由于两个轴承分别固定在顶紧轮轴与两个支臂的接触位置处,因此,在顶紧轮随着皮带运动而转动时,轴承会与两个支臂上的两个通孔产生摩擦。
另外,当旋转齿轮之后,顶紧轮会将皮带顶紧。但如果在旋转齿轮之后,齿轮发生倒转现象,此时,皮带会重新松弛,影响到抽油机的抽油效率。因此,在旋转齿轮之后,必须防止齿轮发生倒转。其中,在旋转齿轮之后,可以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防止齿轮发生倒转:
(1)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可以包括第一止退杆6。第一止退杆6能够穿过两个侧板12中的至少一个侧板12,并卡接在齿轮2的任意两个齿之间。
其中,两个侧板12上均开有位置相对的通孔。在旋转齿轮2之后,第一止退杆可以穿过两个侧板12中的至少一个侧板,卡接在齿轮2未与齿条3啮合的多个齿中任意两个齿之间,防止齿轮发生倒转现象。
另外,为了使得第一止退杆6能够更好的与齿轮2卡接,当第一止退杆6 与齿轮2卡接时,第一止退杆6与齿轮2接触的部位可以配置为齿形,即与齿轮2中任意两个齿之间的空间形状相同的形状。当然,第一止退杆还可以有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可以包括顶板13和第二止退杆7。顶板13固定在两个侧板12的顶部,第二止退杆7能够穿过顶板13,并卡接在齿轮2的任意两个齿之间。
其中,顶板13上开有通孔,在旋转齿轮2之后,第二止退杆7可以穿过该通孔,卡接在齿轮2未与齿条3啮合的多个齿中任意两个齿之间,防止齿轮发生倒转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抽油机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这会使得第二止退杆7对顶板13上的通孔产生磨损。经过较长时间之后,顶板13上的通孔可能会由于第二止退杆7的磨损作用使得孔径发生变化,影响第二止退杆7阻挡齿轮2发生倒转的阻挡作用。因此,如图2所示,顶板13上还可以部署固定板 14,固定板14上开有通孔,且固定板14上的通孔与顶板13上的通孔连通,第二止退杆可以在穿过固定板14上的通孔之后,继续穿过顶板13上的通孔。
由于顶板13上部署了固定板14,相当于顶板13的厚度增加,因此,使得可以较长时间的使用顶板13。并且,还可以在顶板13的通孔发生磨损之后,在顶板13上部署固定板14。
另外,为了使得第二止退杆7能够更好的与齿轮2卡接,当第二止退杆7 与齿轮2卡接时,第二止退杆7与齿轮2接触的部位可以配置为齿形,即与齿轮2中任意两个齿之间的空间形状相同的形状。
其中,第二止退杆7可以为一根杆,前面焊接另一个齿形杆。当然,第二止退杆还可以为一个杆,将该杆的一端加工成齿形。当然,第二止退杆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时,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的固定座固定在抽油机的底座上,使顶紧轮与皮带接触。由于齿轮与齿条啮合,因此,当齿轮转动时,齿轮能够带动齿条在固定座上运动。并且,齿条与顶紧轮连接,顶紧轮与抽油机的皮带接触,因此,当皮带发生松弛的情况时,旋转齿轮使得齿轮转动,在齿轮转动之后,顶紧轮会随着齿条发生运动,在顶紧轮运动之后会给皮带施力将皮带顶紧,皮带被顶紧之后皮带发生松弛的情况便会消失。显然,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时,在调整抽油机皮带的过程中,无需将抽油机中的电动机关闭,因此,可以提高抽油机的抽油效率。并且,只需旋转齿轮,无需调整电动机的位置,从而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抽油机皮带调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和抽油机。
抽油机包括底座01、电动机02、皮带03和减速箱04,电动机02和减速箱 04固定在底座01上,且电动机01和减速箱04通过皮带03连接。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固定在底座01上,且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中的顶紧轮4与皮带03接触。
其中,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固定在底座上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将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的底板焊接在抽油机的底座上。可选地,还可以通过螺栓将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的底板固定在抽油机的底座上。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系统的使用方法做具体说明: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系统时,在抽油机的底座上固定一个垫块,垫块的表面为平面,垫块的表面还可以为倾斜面。之后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的固定座固定该垫块上,并且使得顶紧轮与皮带接触。在抽油机运行的过程中,由于顶紧轮能够随着皮带的运动而转动,因此,顶紧轮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如果皮带发生松弛,通过摇把旋转齿轮,齿轮带动齿条运动,齿条带动支撑架运动,支撑架带动顶紧轮运动。在顶紧轮运动之后,顶紧轮将皮带顶紧,使得皮带不再松弛。在旋转齿轮之后,通过第一止退杆或第二止退杆与齿轮卡接,防止齿轮倒转。
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抽油机皮带调整系统还可以包括图1中除底座01、电动机02、皮带03和减速箱04之外的其他部件。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固定座(1)、齿轮(2)、齿条(3)和顶紧轮(4);
所述固定座(1)包括底板(11)和两个侧板(12),所述两个侧板(12)位置相对,且所述底板(11)固定在所述两个侧板(12)的底部;
所述齿条(3)固定在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所述齿轮(2)固定在所述两个侧板(12)之间,且与所述齿条(3)啮合;
所述齿条(3)与所述顶紧轮(4)连接,所述顶紧轮(4)和抽油机的皮带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支撑架(5);
所述支撑架(5)的第一端与所述齿条(3)连接;
所述顶紧轮(4)为筒状结构,所述支撑架(5)的第二端为U型结构,所述顶紧轮(4)固定在U型的第二端的两个支臂(5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顶紧轮轴(41);
所述顶紧轮轴(41)固定在所述两个支臂(51)上,所述顶紧轮(4)嵌套在所述顶紧轮轴(41)的外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两个轴承(42);
所述两个轴承(42)分别固定在所述顶紧轮轴(41)与所述两个支臂(51)的接触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止退杆(6);
所述第一止退杆(6)能够穿过所述两个侧板(12)中的至少一个侧板(12),并卡接在所述齿轮(2)的任意两个齿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顶板(13)和第二止退杆(7);
所述顶板(13)固定在所述两个侧板(12)的顶部,所述第二止退杆(7)能够穿过所述顶板(13),并卡接在所述齿轮(2)的任意两个齿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摇把(8);
所述摇把(8)通过所述两个侧板(12)中任一侧板(12)与所述齿轮(2)连接,所述摇把(8)用于旋转所述齿轮(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齿轮轴(21),所述齿轮(2)通过所述齿轮轴(21)固定在所述两个侧板(12)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开有齿条卧槽,所述齿条(3)位于所述齿条卧槽中。
10.一种抽油机皮带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和抽油机;
所述抽油机包括底座(01)、电动机(02)、皮带(03)和减速箱(04),所述电动机(02)和所述减速箱(04)固定在所述底座(01)上,且所述电动机(02)和所述减速箱(04)通过所述皮带(03)连接;
所述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01)上,且所述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中的顶紧轮(4)与皮带(03)接触。
CN201920524064.XU 2019-04-17 2019-04-17 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0290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4064.XU CN210290624U (zh) 2019-04-17 2019-04-17 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4064.XU CN210290624U (zh) 2019-04-17 2019-04-17 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0624U true CN210290624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67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24064.XU Active CN210290624U (zh) 2019-04-17 2019-04-17 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0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31014U (zh) 一种龙门式石材切割机
CN203197479U (zh) 新型旋转夹具停止器
CN212584203U (zh) 工业机器人的链条传动机构
CN210563466U (zh) 一种行走式混凝土组合振捣机
CN2626669Y (zh) 工业罐体抛磨机
CN211080228U (zh) 一种路桥工程用振动打桩机
CN210290624U (zh) 抽油机皮带调整装置及系统
CN102878260A (zh) 一种杠杆式皮带涨紧轮机构
CN108662102A (zh) 链条调节张紧装置
CN207598717U (zh) 直线导向轮运动装置
CN203162016U (zh) 链条链轮传动结构
CN215093472U (zh) 一种线控底盘平台
CN202955196U (zh) 游梁式抽油机链传动换向装置
CN211846805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一体式机座
CN207648069U (zh) 一种螺栓旋紧可调节涨紧机构
CN109205192B (zh) 一种用于皮带传输机的驱动皮带调试装置
CN208247408U (zh) 手摇式牵引多楔履带张紧机构
CN202790364U (zh) 一种用于移动部件的装置
CN210504360U (zh) 一种倍速链条张力调整机构
CN220082049U (zh) 一种用于张紧总成的安装机构
CN210802876U (zh) 用于减震鞋垫的减震检测辅助设备
CN219875341U (zh) 抽油机电机支架调节装置
CN108608631A (zh) 手摇式牵引多楔履带张紧机构
CN202410741U (zh) 破碎机用支撑行走装置
CN218971784U (zh) 一种斗轮悬臂减速器新型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