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0616U - 驱动结构及旋转器 - Google Patents

驱动结构及旋转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0616U
CN210290616U CN201921276828.4U CN201921276828U CN210290616U CN 210290616 U CN210290616 U CN 210290616U CN 201921276828 U CN201921276828 U CN 201921276828U CN 210290616 U CN210290616 U CN 210290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gear
motor
gear shaf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7682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浪
靳三川
谢传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Mar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Mar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Mar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Marine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7682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0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0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0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驱动结构及具有其的旋转器,该驱动结构包括马达和齿轮轴总成;齿轮轴总成包括齿轮轴和轴承,齿轮轴总成包括齿轮轴、轴承以及壳体,齿轮轴包括第一端的光轴和第二端的齿轮,马达的输出轴安装于第一端的光轴上,第一端的光轴的外部还套接有轴承,壳体套接在所述轴承的外部,马达固定在壳体上。该驱动结构齿轮轴的齿轮在驱动旋转器回转支承齿轮时能够将传递到齿轮上的径向力作用到轴承上,从而减小传递到马达输出轴上的径向力,避免了马达轴承及输出轴在径向力产生的弯矩和扭矩的作用下发生疲劳损坏,提高马达轴承以及输出轴的寿命,而且回转支承齿轮与齿轮轴啮合产生的径向力减小后能有效避免马达轴封偏磨,提高轴封的寿命。

Description

驱动结构及旋转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结构及旋转器。
背景技术
旋转器与梅花抓具、贝壳抓具、原木抓具等抓具配合使用。360度旋转抓具,应用于抓料机等物料搬运领域。
图1为现有技术中旋转器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目前旋转器的结构包括安装架1’、马达2’、回转支承3以及小齿轮4’,其中回转支承3’外圈通过螺钉安装于抓具等工作装置上,安装架1’通过螺钉安装于回转支承3’内圈上。马达2’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架上,小齿轮4’通过螺钉5’和限位板6’安装在马达2’的输出轴上。马达2’驱动小齿轮4’旋转,小齿轮4’与回转支承3’外圈齿轮啮合,从而驱动抓具等工作装置的旋转。
上述旋转器的小齿轮直接安装于马达上,小齿轮与回转支承啮合驱动回转支承转动时会产生径向力,马达轴承(位于马达内部支承马达输出轴,使马达平稳旋转的轴承)及马达输出轴会在径向力产生的弯矩和扭矩的作用下发生疲劳损坏,而且马达轴封因为偏磨容易导致漏油,降低轴封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结构,能有效避免马达承受齿轮啮合产生的径向力,提高马达轴承、马达输出轴寿命;而且能有效避免马达轴封偏磨,提高轴封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器,该旋转器能有效避免马达承受齿轮啮合产生的径向力,提高马达轴承、马达输出轴寿命;而且能有效避免马达轴封偏磨,提高轴封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驱动结构,包括马达和齿轮轴总成;
所述齿轮轴总成包括齿轮轴、轴承以及壳体,所述齿轮轴包括第一端的光轴和第二端的齿轮,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安装于所述第一端的光轴上,所述第一端的光轴的外部还套接有所述轴承,所述壳体套接在所述轴承的外部,所述马达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如上所述驱动结构,所述齿轮轴的第一端的光轴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马达的输出轴插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马达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如上所述驱动结构,所述紧固件为螺钉。
如上所述驱动结构,所述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圆锥滚子轴承面对面安装或者背对背安装。
如上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套接在所述齿轮轴的第一端的光轴上的隔套;所述隔套设置在两个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之间位置处。
如上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套接在所述齿轮轴的第一端的光轴上的挡圈;所述挡圈位于两个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下部,且所述挡圈的底部贴合在所述齿轮轴的第二端的齿轮靠近所述光轴的端面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旋转器,所述旋转器包括安装架、回转支承以及如上所述的驱动结构;其中,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齿轮轴上的齿轮与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齿轮啮合,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如上所述旋转器,所述驱动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结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回转支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结构包括马达和齿轮轴总成,齿轮轴总成包括齿轮轴、壳体和轴承,齿轮轴包括第一端的光轴和第二端的齿轮,马达输出轴安装于第一端的光轴上,第一端的光轴通过轴承安装于壳体内,该驱动结构齿轮轴的齿轮在驱动负载时能够将传递到齿轮上的径向力作用到轴承和壳体上,进而能够有效减小传递到马达输出轴上的径向力,避免了马达轴承及输出轴在径向力产生的弯矩和扭矩的作用下发生疲劳损坏,提高马达轴承以及输出轴的寿命,而且负载与齿轮轴啮合产生的径向力减小后能有效避免马达轴封偏磨,提高轴封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器包括安装架、回转支承、以及上述马达和齿轮轴总成,齿轮轴总成包括齿轮轴、轴承和壳体,马达安装在壳体上,壳体安装在安装架上,齿轮轴上的齿轮与回转支承的外圈齿轮啮合,回转支承的内圈安装于安装架上,该旋转装置中回转支承外圈与齿轮轴啮合产生的径向力作用到轴承和壳体上,能够有效减小传递到马达输出轴上的径向力,避免了马达轴承及输出轴在径向力产生的弯矩和扭矩的作用下发生疲劳损坏,提高马达轴承以及输出轴的寿命,而且回转支承外圈与齿轮轴啮合产生的径向力减小后能有效避免马达轴封偏磨,提高轴封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旋转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齿轮轴总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器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马达;
2-齿轮轴总成;
3-安装架;
4-回转支承;
21-轴承;
22-光轴;
23-齿轮;
24-壳体;
25-隔套;
26-挡圈;
27-圆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结构及旋转器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齿轮轴总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包括马达1和齿轮轴总成2;
所述齿轮轴总成2包括齿轮轴、轴承21以及壳体24,所述齿轮轴包括第一端的光轴22和第二端的齿轮23,所述马达1的输出轴安装于所述第一端的光轴22上,所述第一端的光轴22的外部还套接有所述轴承21,所述壳体24套接在所述轴承21的外部,所述马达1固定在所述壳体24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马达1用于提供动力,本实施例对所述马达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可以为液压马达或者电动马达。本实施例中,马达输出轴与齿轮轴键连接,马达通过紧固件安装于齿轮轴总成的壳体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21用于支撑第一端的光轴,本实施例对所述轴承21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的齿轮23用于与驱动负载的齿轮啮合驱动负载转动。本实施例中壳体24套接在所述轴承21的外部,负载齿轮与齿轮轴啮合产生的径向力将会转移到轴承21和壳体24上,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传递到马达1输出轴上的径向力(即径向负载),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4的形式与轴承21相匹配。
本实施例的驱动结构包括马达和齿轮轴总成,齿轮轴总成包括齿轮轴、轴承和壳体,齿轮轴包括第一端的光轴和第二端的齿轮,马达驱动轴的输出端安装于第一端的光轴上,第一端的光轴的外部还套接有所述轴承,该驱动结构齿轮轴的齿轮在驱动负载时能够将传递到齿轮上的径向力作用到轴承上,从而能够有效减小传递到马达输出轴上的径向力,避免了马达轴承及输出轴在径向力产生的弯矩和扭矩的作用下发生疲劳损坏,提高马达轴承以及输出轴的寿命,而且负载与齿轮轴啮合产生的径向力减小后能有效避免马达轴封偏磨,提高轴封的寿命。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转器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和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器,该旋转器包括安装架3、回转支承4以及实施例一所述的驱动结构;其中,齿轮轴总成的壳体24安装在安装架3上,齿轮轴上的齿轮23与回转支承4的外圈齿轮啮合,回转支承4的内圈安装于安装架3上。
本实施例中,该旋转器的安装架3安装于回转支承的内圈,回转支承4的外圈齿轮与齿轮轴上的齿轮23啮合,回转支承4的外圈可通过螺钉固定于抓具等工作装置上,从而驱动抓具等工作装置旋转。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结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回转支承4的两侧,两个驱动结构中的马达1同步运动。
本实施例的旋转器工作时,马达1启动后,马达1的输出轴旋转,从而带动齿轮轴旋转,齿轮轴的齿轮23与回转支承4的外圈啮合从而带动回转支承4旋转,回转支承4带动固定在其上的工作装置一起旋转,该旋转器中回转支承4外圈与齿轮轴啮合产生的径向力作用将会转移到轴承21和壳体24上,从而减小传递到马达1输出轴上的径向力(即径向负载),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4的形式与轴承21相匹配。
本实施例的旋转器包括安装架、回转支承、马达和齿轮轴总成,齿轮轴总成包括齿轮轴、轴承和壳体,马达装在壳体上,壳体安装在安装架上,齿轮轴上的齿轮与回转支承的外圈齿轮啮合,回转支承的内圈安装于安装架上,该旋转装置中回转支承外圈与齿轮轴啮合产生的径向力作用到轴承和壳体上,能够有效减小传递到马达输出轴上的径向力,避免了马达轴承及输出轴在径向力产生的弯矩和扭矩的作用下发生疲劳损坏,提高马达轴承以及输出轴的寿命,而且回转支承外圈与齿轮轴啮合产生的径向力减小后能有效避免马达轴封偏磨,提高轴封的寿命。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2和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器,该旋转器与实施例二有相似的整体结构,不同的是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提供了驱动结构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轴的第一端的光轴22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马达的输出轴插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马达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壳体24上。本实施例中马达输出轴与所述齿轮轴键连接,马达输出轴上的键插齿轮轴的键槽内,马达通过螺钉安装于齿轮轴总成的壳体上,连接方式简单,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螺钉。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21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圆锥滚子轴承面对面安装或者背对背安装,本实施例中,圆锥滚子轴承的负荷能力较大,除能承受径向负荷外轴承还能承受双向作用的轴向负荷,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能力,在旋转器工作时圆锥滚子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载荷,能够更有效的减小传递到马达输出轴上的径向力,能够较好的避免马达轴承及输出轴在径向力产生的弯矩和扭矩的作用下发生疲劳损坏,提高马达轴承以及输出轴的寿命。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21通过轴承顶部的圆螺母27和止动垫圈紧固。
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还包括套接在所述齿轮轴的第一端的光轴上的隔套25;所述隔套25设置在两个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之间位置处,通过设置隔套25,在圆锥滚子轴承安装过程中能够调节轴承的游隙和预压,快速的确定好两个圆锥滚子轴承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套接在所述齿轮轴的第一端的光轴上的挡圈26;所述挡圈26位于两个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下部,且所述挡圈26的底部贴合在所述齿轮轴的第二端的齿轮靠近所述光轴22的端面处。通过设置挡圈26能够防止轴承21发生不必要的轴向窜动。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器包括安装架、回转支承、马达和齿轮轴总成,齿轮轴总成包括齿轮轴、轴承和壳体,马达安装在壳体上,壳体安装在安装架上,齿轮轴上的齿轮与回转支承的外圈齿轮啮合,回转支承的内圈安装于安装架上,该旋转装置中回转支承外圈与齿轮轴啮合产生的径向力作用转移到轴承上,能够有效减小传递到马达输出轴上的径向力(即径向负载),避免了马达轴承及输出轴在径向力产生的弯矩和扭矩的作用下发生疲劳损坏,提高马达轴承以及输出轴的寿命,而且回转支承外圈与齿轮轴啮合产生的径向力减小后能有效避免马达轴封偏磨,提高轴封的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马达和齿轮轴总成;
所述齿轮轴总成包括齿轮轴、轴承以及壳体,所述齿轮轴包括第一端的光轴和第二端的齿轮,所述马达的输出轴安装于所述第一端的光轴上,所述第一端的光轴的外部还套接有所述轴承,所述壳体套接在所述轴承的外部,所述马达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的第一端的光轴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马达的输出轴插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马达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件为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圆锥滚子轴承面对面安装或者背对背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接在所述齿轮轴的第一端的光轴上的隔套;所述隔套设置在两个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之间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接在所述齿轮轴的第一端的光轴上的挡圈;所述挡圈位于两个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下部,且所述挡圈的底部贴合在所述齿轮轴的第二端的齿轮靠近所述光轴的端面处。
7.一种旋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器包括安装架、回转支承以及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结构;其中,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齿轮轴上的齿轮与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齿轮啮合,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驱动结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回转支承的两侧。
CN201921276828.4U 2019-08-06 2019-08-06 驱动结构及旋转器 Active CN210290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6828.4U CN210290616U (zh) 2019-08-06 2019-08-06 驱动结构及旋转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76828.4U CN210290616U (zh) 2019-08-06 2019-08-06 驱动结构及旋转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0616U true CN210290616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62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6828.4U Active CN210290616U (zh) 2019-08-06 2019-08-06 驱动结构及旋转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06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7464A (zh) * 2021-05-26 2021-07-20 徐州徐工养护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低发动机径向力的动力传输装置及吸尘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7464A (zh) * 2021-05-26 2021-07-20 徐州徐工养护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低发动机径向力的动力传输装置及吸尘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90616U (zh) 驱动结构及旋转器
CN101197516B (zh) 电动车轮毂电机
CN210233090U (zh) 一种机器人转动关节
CN201777809U (zh) 一种电磁离合卷扬机及其离合传动式减速机
CN201142616Y (zh) 电动车轮毂电机
CN113489227A (zh) 传动机构及防堵转电机
CN209620151U (zh) 一种电机直驱式行走机构及大型挖掘机
CN209940241U (zh) 外转子同步强驱曳引机
CN111509908A (zh) 一种销轴式摆线轮毂电机
CN203014583U (zh) 一种新型的电机弹性连接件
CN202334135U (zh) 施工升降机动力总成
CN206938996U (zh) 一种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传动装置
CN209200848U (zh) 一种永磁电机结构
CN216662349U (zh) 一种顶升机构
CN213176729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减速机
CN110307297A (zh) 驱动结构及旋转器
CN219734172U (zh) 一种单向旋转用无键连接减速机
CN219611531U (zh) 紧凑型驱动机构
CN219388534U (zh) 用于搬运机器人的减速机
CN21806332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立式减速装置
CN212494855U (zh) 一种电机驱动式滚形机
CN221033819U (zh) 一种分体式齿轮传动结构及织带机
CN204716814U (zh) 一种单向超越膜片联轴器
CN210686862U (zh) 双电机驱动的动力头
CN220972435U (zh) 一种关节模组和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