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0360U - 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90360U CN210290360U CN201921357121.6U CN201921357121U CN210290360U CN 210290360 U CN210290360 U CN 210290360U CN 201921357121 U CN201921357121 U CN 201921357121U CN 210290360 U CN210290360 U CN 2102903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ssure
- pipeline
- stabilizer
- cylinder
- 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稳压件和第二稳压件;第一管路与抓斗油缸的有杆腔连接,第二管路与抓斗油缸的无杆腔连接;第一稳压件的一端与第一管路连接,第一稳压件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连接;第二稳压件的一端与第二管路连接,第二稳压件的另一端与第一管路连接;第一稳压件被配置为当第一管路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一稳压件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二管路;第二稳压件被配置为当第二管路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二稳压件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一管路。其能够解决抓斗油缸启动和停止时的压力冲击,进而缓解卷管控制系统中胶管瞬时拉力过大问题,同时有效避免抓斗油缸主管路爆管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连续墙抓斗在施工过程中,为提升最大限度的提升其挖掘力,操作机手通过操作手柄快速做抓斗开或闭动作。
抓斗油缸在做开斗和闭斗动作时,存在压力冲击或压力波动,这种现象将对卷管控制提出更高要求,同时连接油缸的主胶管也存在爆管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及其方法,其能够解决抓斗油缸启动和停止时的压力冲击,进而缓解卷管控制系统中胶管瞬时拉力过大问题,同时有效避免抓斗油缸主管路爆管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其设置在与抓斗油缸连接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之间,包括:
第一稳压件和第二稳压件;
第一管路与抓斗油缸的有杆腔连接,第二管路与抓斗油缸的无杆腔连接;
第一稳压件的一端与第一管路连接,第一稳压件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连接;
第二稳压件的一端与第二管路连接,第二稳压件的另一端与第一管路连接;
第一稳压件被配置为当第一管路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一稳压件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二管路;
第二稳压件被配置为当第二管路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二稳压件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一管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第一稳压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单向阀与第二管路连接;且第二单向阀的开口方向指向第二管路;
第二稳压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第一管路连接;且第一单向阀的开口方向指向第一管路;
第一稳压件被配置为当第一管路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一稳压件和第二单向阀均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二管路;
第二稳压件被配置为当第二管路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二稳压件和第一单向阀均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一管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稳压件与第一单向阀并联,第二稳压件与第二单向阀并联,二者并联后再串联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稳压件和/或第二稳压件为溢流阀。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稳压件和/或第二稳压件为带补油阀功能的溢流阀。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稳压件和/或第二稳压件为蓄能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位于主阀和抓斗油缸之间的管路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缸抗冲击保护方法,油缸抗冲击保护方法基于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
当第一管路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一稳压件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二管路;
且当第二管路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二稳压件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一管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管路出现压力波动且超过第一稳压件的设定压力时,液压油将通过第一稳压件和进入第二管路,将压力释放;
当第二管路出现压力波动且超过第二稳压件设定压力时,液压油将通过第二稳压件进入第一管路,将压力释放。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稳压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单向阀与第二管路连接;第二稳压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单向阀与第一管路连接;
第一稳压件与第一单向阀并联,第二稳压件与第二单向阀并联,二者并联后再串联连接;
当第一管路出现压力波动且超过第一稳压件的设定压力时,液压油将通过第一稳压件和第二单向阀进入第二管路,将压力释放;
当第二管路出现压力波动且超过第二稳压件设定压力时,液压油将通过第二稳压件和第一单向阀进入第一管路,将压力释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一种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其设置在与抓斗油缸连接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之间,包括第一稳压件和第二稳压件。第一稳压件或第二稳压件被配置为当第一管路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一稳压件或第二稳压件分别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二管路。从而解决抓斗油缸启动和停止时的压力冲击,进而缓解卷管控制系统中胶管瞬时拉力过大问题,同时有效避免抓斗油缸主管路爆管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101-第一稳压件;102-第二稳压件;201-第一单向阀;202-第二单向阀;21-抓斗油缸;22-第一管路;23-第二管路;31-第一支路;32-第二支路;33-第三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10,其设置在与抓斗油缸21连接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23之间,包括第一稳压件101和第二稳压件102。
第一管路22与抓斗油缸21的有杆腔连接,第二管路23与抓斗油缸21的无杆腔连接;
第一稳压件101的一端与第一管路22连接,第一稳压件101的另一端与第二管路23连接;
第二稳压件102的一端与第二管路23连接,第二稳压件102的另一端与第一管路22连接;
第一稳压件101被配置为当第一管路22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一稳压件101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二管路23;
第二稳压件102被配置为当第二管路23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二稳压件102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一管路22。
一种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10,其设置在与抓斗油缸21连接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23之间,包括第一稳压件101和第二稳压件102。第一稳压件101或第二稳压件102被配置为当第一管路22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一稳压件101或第二稳压件102分别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二管路23。从而解决抓斗油缸21启动和停止时的压力冲击,进而缓解卷管控制系统中胶管瞬时拉力过大问题,同时有效避免抓斗油缸21主管路爆管现象。
图1为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一稳压件101和第二稳压件102另一种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3,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单向阀201和第二单向阀202;第一稳压件10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单向阀202与第二管路23连接;且第二单向阀202的开口方向指向第二管路23;
第二稳压件10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单向阀201与第一管路22连接;且第一单向阀201的开口方向指向第一管路22;
第一稳压件101被配置为当第一管路22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一稳压件101和第二单向阀202均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二管路23;
第二稳压件102被配置为当第二管路23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二稳压件102和第一单向阀201均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一管路22。
这里通过单向阀与稳压件的配合,使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10的泄压保护的效果更加显著。其中,稳压件能够在保障油缸在开斗和闭斗时的工作稳定,同时又能释放管路内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10还包括第一支路31、第二支路32和第三支路33。第一支路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23连接;以及第二支路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23连接。
第一单向阀201和第二单向阀202均设置在第一支路31上,且第一单向阀201和第二单向阀202的进口相互靠近;
第一稳压件101和第二稳压件102均设置在第一支路31上,且第一稳压件101和第二稳压件102的出口相互靠近;
第三支路33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设置第一支路31上,且位于第一单向阀201的进口和第二单向阀202的进口之间;第二端设置第二支路32上,且位于第一稳压件101的出口和第二稳压件102的出口之间。
上述的连接方式可以进一步变形为如图3所示的方式,即第一稳压件101与第一单向阀201并联,第二稳压件102与第二单向阀202并联,二者并联后再串联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能够进一步消除管路内的压力波动。
进一步的,第一稳压件和/或第二稳压件为溢流阀。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稳压件和/或第二稳压件均为溢流阀。溢流阀是一种液压压力控制阀,在液压设备中主要起定压溢流,稳压,系统卸荷和安全保护作用。可选的,第一稳压件和/或第二稳压件为带补油阀功能的溢流阀。
需要说明的是,在可选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稳压件和/或第二稳压件还可以为蓄能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10位于主阀和抓斗油缸21之间的管路上。
使用时,抓斗油缸21做开斗动作时(图中活塞杆向上):
Aa1口进油,Ba1口回油,若当第一管路22(Aa1口)出现压力波动且超过第一稳压件101的设定压力时,液压油将通过第一稳压件101和第二单向阀202进入第二管路23(Ba1口),将压力释放;
抓斗油缸21做闭斗动作时(图中活塞杆向下):
Ba1口进油,Aa1口回油,若第二管路23(Ba1口)出现压力波动且超过第二稳压件102设定压力时,液压油将通过第二稳压件102和第一单向阀201进入第一管路22(Aa1口),将压力释放。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油缸抗冲击保护方法,油缸抗冲击保护方法基于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10;
当第一管路22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一稳压件101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二管路23;
且当第二管路23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二稳压件102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一管路22。
第一稳压件101和协同配合,在管路内压力超过预设值时及时泄压,从而消除抓斗油缸21启动和停止时的压力冲击,进而缓解卷管控制系统中胶管瞬时拉力过大问题,同时有效避免抓斗油缸21主管路爆管现象。
进一步的,当第一管路22出现压力波动且超过第一稳压件101的设定压力时,液压油将通过第一稳压件101和进入第二管路23,将压力释放;当第二管路23出现压力波动且超过第二稳压件102设定压力时,液压油将通过第二稳压件102进入第一管路22,将压力释放。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单向阀201和第二单向阀202;第一稳压件10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单向阀202与第二管路23连接;第二稳压件10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单向阀201与第一管路22连接;
第一稳压件101与第一单向阀201并联,第二稳压件102与第二单向阀202并联,二者并联后再串联连接;
当第一管路22出现压力波动且超过第一稳压件101的设定压力时,液压油将通过第一稳压件101和第二单向阀202进入第二管路23,将压力释放;
当第二管路23出现压力波动且超过第二稳压件102设定压力时,液压油将通过第二稳压件102和第一单向阀201进入第一管路22,将压力释放。
单向阀与稳压件的协同配合,使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10的泄压保护的效果更加显著。其中,稳压件能够在保障油缸在开斗和闭斗时的工作稳定,同时又能释放管路内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一种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10,其设置在与抓斗油缸21连接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23之间,包括第一稳压件101和第二稳压件102。第一稳压件101或第二稳压件102被配置为当第一管路22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第一稳压件101或第二稳压件102分别打开且开口指向第二管路23。从而解决抓斗油缸21启动和停止时的压力冲击,进而缓解卷管控制系统中胶管瞬时拉力过大问题,同时有效避免抓斗油缸21主管路爆管现象。具体的:
1.消除抓斗油缸21启动和停止时的压力冲击。
2.避免抓斗油缸21主胶管瞬时拉力过大。
3.有效避免抓斗油缸21主胶管出现爆管现象。
4.通过溢流阀消除压力波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其设置在与抓斗油缸(21)连接的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23)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稳压件(101)和第二稳压件(102);
所述第一管路(22)与所述抓斗油缸(21)的有杆腔连接,所述第二管路(23)与所述抓斗油缸(21)的无杆腔连接;
所述第一稳压件(101)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管路(22)连接,所述第一稳压件(101)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管路(23)连接;
所述第二稳压件(102)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管路(23)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件(102)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管路(22)连接;
所述第一稳压件(101)被配置为当第一管路(22)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所述第一稳压件(101)打开;
所述第二稳压件(102)被配置为当第二管路(23)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所述第二稳压件(102)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单向阀(201)和第二单向阀(202);
所述第一稳压件(101)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202)与所述第二管路(23)连接;且所述第二单向阀(202)的开口方向指向所述第二管路(23);
所述第二稳压件(102)的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201)与所述第一管路(22)连接;且所述第一单向阀(201)的开口方向指向所述第一管路(22);
所述第一稳压件(101)被配置为当第一管路(22)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所述第一稳压件(101)和所述第二单向阀(202)均打开且开口指向所述第二管路(23);
所述第二稳压件(102)被配置为当第二管路(23)的压力超过预设值时,所述第二稳压件(102)和所述第一单向阀(201)均打开且开口指向所述第一管路(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支路(31)、第二支路(32)和第三支路(33);
所述第一支路(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22)、所述第二管路(23)连接;以及所述第二支路(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22)、所述第二管路(23)连接;
所述第一单向阀(201)和所述第二单向阀(20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31)上,且所述第一单向阀(201)和所述第二单向阀(202)的进口相互靠近;
所述第一稳压件(101)和所述第二稳压件(10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31)上,且所述第一稳压件(101)和所述第二稳压件(102)的出口相互靠近;
所述第三支路(33)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支路(3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单向阀(201)的进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202)的进口之间;
所述第二端设置所述第二支路(32)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稳压件(101)的出口和所述第二稳压件(102)的出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稳压件(101)和/或所述第二稳压件(102)为溢流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稳压件(101)和/或所述第二稳压件(102)为带补油阀功能的溢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稳压件(101)和/或所述第二稳压件(102)为蓄能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位于主阀和所述抓斗油缸(21)之间的管路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57121.6U CN210290360U (zh) | 2019-08-20 | 2019-08-20 | 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57121.6U CN210290360U (zh) | 2019-08-20 | 2019-08-20 | 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90360U true CN210290360U (zh) | 2020-04-10 |
Family
ID=70062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57121.6U Active CN210290360U (zh) | 2019-08-20 | 2019-08-20 | 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9036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60189A (zh) * | 2019-08-20 | 2019-10-22 | 北京三一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及其方法 |
-
2019
- 2019-08-20 CN CN201921357121.6U patent/CN21029036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60189A (zh) * | 2019-08-20 | 2019-10-22 | 北京三一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及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40521U (zh) | 液压控制回路、侧梯装置和消防车 | |
CN202148163U (zh) | 一种卷扬应急下放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起重机 | |
CN210290360U (zh) | 油缸抗冲击保护装置 | |
CN109231050B (zh) | 科考船绞车系统缆松弛补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2874687B (zh) | 一种起重机及其单缸伸缩机构的液压控制系统 | |
CN203548375U (zh) | 液压卷管系统及工程机械 | |
CN104564885A (zh) | 一种高集成用于先导控制模式的双向回转阀 | |
CN108910648A (zh) | 一种用于断绳抓捕装置的液压控制回路 | |
CN108584739B (zh) | 应急过载保护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5804459U (zh) | 用于装载机快换装置的液压工作系统 | |
CN204403021U (zh) | 一种高集成用于先导控制模式的双向回转阀 | |
CN207632362U (zh) | 应急过载保护系统 | |
CN103434964B (zh) | 载人气动绞车控制气路 | |
CN110023709A (zh) | 支撑爆炸装置的设备 | |
CN104613030B (zh) | 井下拖车用快速装卸液压系统 | |
CN202012522U (zh) | 一种矿用自卸车举升系统用平衡阀组 | |
CN103015422A (zh) | 振动桩锤夹桩器锁紧油缸的液压控制系统 | |
CN105570216A (zh) | 一种防止大臂随动的伸缩臂叉装机翻斗自动调平液压系统 | |
CN104555766A (zh) | 一种折臂随车起重机液压控制力矩限制系统 | |
CN109763785A (zh) | 一种用于重载打捞工具中的液压锚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5221151B (zh) | 一种立井施工用负载敏感控制液压抓岩机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1433066Y (zh) | 一种防管路爆裂的卷扬马达闭式液压系统 | |
CN104860192B (zh) | 一种圆木专用抓斗 | |
CN203529836U (zh) | 载人气动绞车控制气路 | |
CN207957598U (zh) | 一种卷扬自控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