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4466U - 一种耐汽油耳机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汽油耳机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4466U
CN210274466U CN201921656364.XU CN201921656364U CN210274466U CN 210274466 U CN210274466 U CN 210274466U CN 201921656364 U CN201921656364 U CN 201921656364U CN 210274466 U CN210274466 U CN 210274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wire
wire
injection molding
layer
gaso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563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庆凯
涂自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sun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Risun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suntek Inc filed Critical Risun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9216563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4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4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4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耐汽油耳机线,包括有本体,本体具有导线组和TPE外被层;TPE外被层挤出成型式包覆于导线组的外围;导线组具有第一至第三导线;第一至第三导线呈三角结构布置,第一导线位于上方,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位于第一导线的下方左、右侧位置,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之间左侧位置、第一导线和第三导线之间右侧位置、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之间下方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填充丝;本体之垂直于线长方向的截面为圆形面,TPE外被层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间距布置有若干凸齿;如此,通过导线组结构设置,结合圆形TPE外被层及其表面凸齿设计,使得耳机线具有较好抗拉性能、耐汽油性能,提高了耳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耐汽油耳机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线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耐汽油耳机线。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各式各样的科技产品正不断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耳机作为一种音频输出装置而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各种音频播放设备来说,耳机已成为一种必要装置;现有的耳机线,一般包括金属导线以及包套于金属导线外围的橡胶套,橡胶套大多为普通的塑胶包覆于金属导线的外围,其橡胶套的防腐蚀和耐汽油等方面性能欠佳,局限了耳机线的使用范围,并导致耳机线的使用寿命低下,同时,金属导线的布置结构欠佳,实用性欠佳,适用范围小。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耐汽油耳机线,其通过导线组结构设置,结合圆形TPE外被层及其表面凸齿设计,使得耳机线具有较好抗拉性能、耐汽油性能,提高了耳机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耐汽油耳机线,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具有导线组和TPE外被层;所述TPE外被层挤出成型式包覆于导线组的外围;其中:
所述导线组具有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呈三角结构布置,所述第一导线位于上方,所述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位于第一导线的下方左、右侧位置,所述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之间左侧位置、第一导线和第三导线之间右侧位置、第二导线和第三导线之间下方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填充丝;
以及,所述本体之垂直于线长方向的截面为圆形面,所述TPE外被层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间距布置有若干凸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至第三导线均包括有第二填充丝、围绕于第二填充丝外围的第一芯线层、挤出成型包覆于第一芯线层外围的绝缘层;以及,所述第一导线的绝缘层外围缠绕设置有第二芯线层;所述第一芯线层、第二芯线层均设置有若干根芯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芯线层是由22根直径0.04毫米的芯线构成;所述第二芯线层是由31根直径0.04毫米的芯线构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芯线层的若干根芯中间距式穿插设置有两根以上的第三填充丝。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齿呈自内往外渐小设置的三角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SR扣,所述SR扣注塑成型固定于本体的两端;
所述SR扣包括有第一注塑部和第二注塑部;
所述本体的两端分别剥掉TPE外被层以露出导线组;所述第一注塑部包覆成型固定于本体端部TPE外被层切断处,且包覆成型固定住靠近TPE外被层切断处的外露导线组外围,外露导线组的端部延伸以露出第一注塑部的端部;
所述第二注塑部包覆成型固定于本体端部与第一注塑部的外围,以连接本体端部与第一注塑部;所述第二注塑部具有一体连接的套部和框部,所述套部包覆于本体端部TPE外被层的外围,所述框部包覆第一注塑部的外侧,在第一注塑部的端部形成有止挡边,所述第二注塑部的端部受限于第一注塑部的止挡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注塑部为PP材质,所述第二注塑部为TPE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注塑部是硬质部分,所述第二注塑部为软质部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导线组结构设置,结合圆形TPE外被层及其表面凸齿设计,使得耳机线具有较好抗拉性能、耐汽油性能,提高了耳机的使用寿命;以及,SR扣采用双层设计,一方面,通过内层确保了SR扣与导线组的牢固结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佳,提高了耳机线端部在使用时的耐折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外层确保SR扣与本体的TPE外被层的吻合匹配,以及,使得时的接触软度也可灵活控制。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中为本体与SR扣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本体 11、导线组
111、第一导线 112、第二导线
113、第三导线 114、第一导体
115、第二填充丝 116、第一芯线层
117、绝缘层 118、第二芯线层
1181第三填充丝 12、TPE外被层
20、SR扣 201、第一注塑部
202、第二注塑部 21、套部
22、框部 23、止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一种耐汽油耳机线,包括有本体10,所述本体10具有导线组11和TPE外被层12;所述TPE外被层12挤出成型式包覆于导线组11的外围;其中:
所述导线组11具有第一导线111、第二导线112和第三导线113;所述第一导线111、第二导线112和第三导线113呈三角结构布置,所述第一导线111位于上方,所述第二导线112和第三导线113位于第一导线111的下方左、右侧位置,所述第一导线111和第二导线112之间左侧位置、第一导线111和第三导线113之间右侧位置、第二导线112和第三导线113之间下方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填充丝114;
以及,所述本体10之垂直于线长方向的截面为圆形面,所述TPE外被层12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间距布置有若干凸齿,优选地,所述凸齿呈自内往外渐小设置的三角状;如此,通过导线组结构设置,结合圆形TPE外被层及其表面凸齿设计,使得耳机线具有较好抗拉性能、耐汽油性能,提高了耳机的使用寿命。
通常,所述第一至第三导线均包括有第二填充丝115、围绕于第二填充丝115外围的第一芯线层116、挤出成型包覆于第一芯线层116外围的绝缘层117;以及,所述第一导线111的绝缘层117外围缠绕设置有第二芯线层118;所述第一芯线层116、第二芯线层118均设置有若干根芯线;此处,所述第一芯线层116是由22根直径0.04毫米的芯线构成;所述第二芯线层118是由31根直径0.04毫米的芯线构成;优选地,所述第二芯线层118的若干根芯中间距式穿插设置有两根以上的第三填充丝1181;且,所述第一填充丝114是400D,第二填充丝115是150D,第三填充丝1181是150D。
还包括有SR扣20,所述SR扣20注塑成型固定于本体10的两端;所述SR扣20包括有第一注塑部201和第二注塑部202;
所述本体10的两端分别剥掉TPE外被层12以露出导线组11;所述第一注塑部201包覆成型固定于本体10端部的TPE外被层12切断处,且包覆成型固定住靠近TPE外被层12切断处的外露导线组11外围,外露导线组11的端部延伸以露出第一注塑部201的端部;
所述第二注塑部202包覆成型固定于本体10端部与第一注塑部201的外围,以连接本体10端部与第一注塑部201;所述第二注塑部202具有一体连接的套部21和框部22,所述套部21包覆于本体10端部TPE外被层12的外围,所述框部22包覆第一注塑部201的外侧,在第一注塑部201的端部形成有止挡边23,所述第二注塑部202的端部受限于第一注塑部201的止挡边23。
优选地,所述第一注塑部201为PP材质,所述第二注塑部202为TPE材质;以及,所述第一注塑部201是硬质部分,所述第二注塑部202为软质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导线组结构设置,结合圆形TPE外被层及其表面凸齿设计,使得耳机线具有较好抗拉性能、耐汽油性能,提高了耳机的使用寿命;以及,SR扣采用双层设计,一方面,通过内层确保了SR扣与导线组的牢固结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佳,提高了耳机线端部在使用时的耐折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外层确保SR扣与本体的TPE外被层的吻合匹配,以及,使得时的接触软度也可灵活控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耐汽油耳机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本体(10),所述本体(10)具有导线组(11)和TPE外被层(12);所述TPE外被层(12)挤出成型式包覆于导线组(11)的外围;其中:
所述导线组(11)具有第一导线(111)、第二导线(112)和第三导线(113);所述第一导线(111)、第二导线(112)和第三导线(113)呈三角结构布置,所述第一导线(111)位于上方,所述第二导线(112)和第三导线(113)位于第一导线(111)的下方左、右侧位置,所述第一导线(111)和第二导线(112)之间左侧位置、第一导线(111)和第三导线(113)之间右侧位置、第二导线(112)和第三导线(113)之间下方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填充丝(114);
以及,所述本体(10)之垂直于线长方向的截面为圆形面,所述TPE外被层(12)的外表面沿圆周方向间距布置有若干凸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汽油耳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至第三导线均包括有第二填充丝(115)、围绕于第二填充丝(115)外围的第一芯线层(116)、挤出成型包覆于第一芯线层(116)外围的绝缘层(117);以及,所述第一导线(111)的绝缘层(117)外围缠绕设置有第二芯线层(118);所述第一芯线层(116)、第二芯线层(118)均设置有若干根芯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汽油耳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线层(116)是由22根直径0.04毫米的芯线构成;所述第二芯线层(118)是由31根直径0.04毫米的芯线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汽油耳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线层(118)的若干根芯中间距式穿插设置有两根以上的第三填充丝(11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汽油耳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齿呈自内往外渐小设置的三角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汽油耳机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SR扣(20),所述SR扣(20)注塑成型固定于本体(10)的两端;
所述SR扣(20)包括有第一注塑部(201)和第二注塑部(202);
所述本体(10)的两端分别剥掉TPE外被层(12)以露出导线组(11);所述第一注塑部(201)包覆成型固定于本体(10)端部TPE外被层(12)切断处,且包覆成型固定住靠近TPE外被层(12)切断处的外露导线组(11)外围,外露导线组(11)的端部延伸以露出第一注塑部(201)的端部;
所述第二注塑部(202)包覆成型固定于本体(10)端部与第一注塑部(201)的外围,以连接本体(10)端部与第一注塑部(201);所述第二注塑部(202)具有一体连接的套部(21)和框部(22),所述套部(21)包覆于本体(10)端部TPE外被层(12)的外围,所述框部(22)包覆第一注塑部(201)的外侧,在第一注塑部(201)的端部形成有止挡边(23),所述第二注塑部(202)的端部受限于第一注塑部(201)的止挡边(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汽油耳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塑部(201)为PP材质,所述第二注塑部(202)为TPE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汽油耳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塑部(201)是硬质部分,所述第二注塑部(202)为软质部分。
CN201921656364.XU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耐汽油耳机线 Active CN210274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6364.XU CN210274466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耐汽油耳机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56364.XU CN210274466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耐汽油耳机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4466U true CN210274466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19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56364.XU Active CN210274466U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耐汽油耳机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4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14906B2 (en) Optical fiber cable
US6444915B1 (en) Foldable electric cord arrangement and manufacture
US4313645A (en) Telephone cord having braided outer jacket
TWM498949U (zh) 多芯纜線
CN210274466U (zh) 一种耐汽油耳机线
JP6750325B2 (ja) 発泡同軸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多芯ケーブル
US11569003B2 (en) Composite cable and composite harness
JP2017033837A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およびコネクタ付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CN209343819U (zh) 一种排线及用于制作该排线的模具
USRE31197E (en) Telephone cord having braided outer jacket
KR102291012B1 (ko) 동축 케이블 및 의료용 케이블
CN209937610U (zh) 一种双芯电缆挤出模具
CN212276835U (zh) 具有m型结构的扁平线
CN110942844A (zh) 线材及其加工工艺
CN208315235U (zh) 一种扁形矿用电缆
CN213877622U (zh) 一种高强度抗拉伸柔性电缆结构
US11521765B2 (en) Tube equipped electric wire
CN219759236U (zh) 耐久型对讲系统组合电缆
JP2000357417A (ja) シース皮剥容易な平型ケーブル
CN210444459U (zh) 一种编织头戴耳机线
CN205282126U (zh) 一种耳机线和耳机
CN204668003U (zh) 一种超薄型扁平柔软的数字通讯连接电线
CN210443289U (zh) 一种夜光耳机线
CN210429345U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耐折弯电缆
CN211719333U (zh) 一种新型音响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