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3270U - 压板闭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压板闭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3270U
CN210273270U CN201921438946.0U CN201921438946U CN210273270U CN 210273270 U CN210273270 U CN 210273270U CN 201921438946 U CN201921438946 U CN 201921438946U CN 210273270 U CN210273270 U CN 210273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latch
state
assembly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389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思聪
陈钦文
周子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389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3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3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3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板闭锁装置,包括:隔离罩;壳体;磁力组件,磁力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磁力组件在第一状态的磁力大于磁力组件在第二状态的磁力,磁力组件具有伸出壳体的操作端,通过操作端手动切换磁力组件的状态;闭锁组件,闭锁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闭锁组件具有闭锁状态和解锁状态,当闭锁组件位于闭锁状态时,闭锁组件的闭锁端伸入至磁力组件内,并阻碍磁力组件切换至第二状态,以将磁力组件锁定在第一状态,当闭锁组件位于解锁状时态,闭锁端退出磁力组件,磁力组件解锁并在手动驱动下切换至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压板闭锁装置可靠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压板闭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板闭锁装置。
背景技术
二次压板为一种常见的电力接线装置,多个成排的安装在保护屏或测控屏内的金属面板上,且常有不同间隔的压板多排共同安装在面板上,通常同一排压板上的压板属于同一个间隔。
当保护装置需要检修时,常常会遇到保护屏或测控屏内有多排压板的情况,并且压板不属于作业范畴,或者工作范围的装置与其他运行中的保护设备回路有关联,这就需要对运行二次压板进行隔离,如果隔离工作没有做到位,很可能会引起高压等级电网设备的误动甚至造成人身伤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电力系统中保护装置二次压板操作尚无有效的控制手段。在检修时由运维人员根据操作票退出待检修间隔的二次压板,并对同屏内无需检修间隔的二次压板进行隔离,再由检修人员的根据经验对照操作票二次压板投退提示卡进行操作,不能实现二次压板的强制闭锁,一次设备因保护装置二次压板误投导致人为扩大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
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201810765339.9的实用新型专利《压板闭锁装置》中公开了一种压板闭锁装置。该装置利用底座为金属的特点,采用磁性件的磁力作用,将隔离罩锁定在底座上以对压板进行隔离,实现对压板的隔离。由于该实用新型的闭锁组件与磁力组件驱动连接,当在闭锁过程中,需要通过按压闭锁组件的方式以驱动磁力组件从弱磁状态转换为强磁状态,该过程需克服强磁作用力,该操作方式需要人为施加较大的垂直作用力,操作体验差,且转轴极易因为扭矩过大而失效;另外,在闭锁状态下,由于磁力组件为偏心布置在压板闭锁装置上,即该装置的一侧磁力较强,另一侧磁力较弱,很容易人为恶意地从磁力较弱的一侧翻转该闭锁装置而将其整体掰下,而使整个闭锁装置失效失去对压板的隔离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板闭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板闭锁装置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板闭锁装置,包括:隔离罩,隔离罩可拆卸地罩设在压板外部;壳体,壳体与隔离罩连接;磁力组件,磁力组件设置在壳体内,磁力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磁力组件在第一状态的磁力大于磁力组件在第二状态的磁力,当磁力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隔离罩通过磁力组件吸附锁定在安装有压板的底座上,当磁力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隔离罩能够与底座分离,磁力组件具有伸出壳体的操作端,通过操作端手动切换磁力组件的状态;闭锁组件,闭锁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闭锁组件具有闭锁状态和解锁状态,当闭锁组件位于闭锁状态时,闭锁组件的闭锁端伸入至磁力组件内,并阻碍磁力组件切换至第二状态,以将磁力组件锁定在第一状态,当闭锁组件位于解锁状态时,闭锁端退出磁力组件,磁力组件解锁并在手动驱动下切换至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磁力组件包括:磁性件,磁性件具有磁性,并吸附底座,以将压板闭锁装置锁定在底座上;操作件,操作件与磁性件驱动连接,操作件具有操作端,通过操作操作端带动磁性件转动,闭锁端能够伸入磁性件或操作件,并阻碍磁性件的转动,以锁定磁力组件,当磁力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磁性件运动到强磁位置,通过底座的磁通量增大以使得磁性件吸附锁定底座,当磁力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磁性件运动到弱磁位置或无磁位置,通过底座的磁通量减小或消失以使得磁性件能够脱离底座。
进一步地,磁力组件还包括:第一导磁件,第一导磁件具有第一空腔;第二导磁件,第二导磁件具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共同围成容纳磁性件的容纳空间;隔磁件,隔磁件设置在第一导磁件和第二导磁件之间,并围在磁性件外侧,隔磁件将第一导磁件和第二导磁件隔离,且隔磁件所在的平面与磁性件的转动轴线平行。
进一步地,磁性件的转动轴线与底座垂直。
进一步地,磁性件包括N极部和S极部,当N极部和S极部的分界面与隔磁件所在的平面平行时,磁性件位于强磁位置,当N极部和S极部的分界面与隔磁件所在的平面垂直时,磁性件位于弱磁位置或无磁位置。
进一步地,磁力组件还包括限位板,操作件贯穿限位板,限位板具有限位凸起,操作件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沿操作件的周向开设有预定长度,限位凸起伸入至限位槽内,并在限位槽内活动。
进一步地,操作件包括:转轴,转轴与磁性件驱动连接,转轴具有闭锁槽,闭锁端伸入或退出闭锁槽,以阻碍或避让磁性件转动;旋钮,旋钮与转轴驱动连接,且旋钮具有操作端并外露于壳体。
进一步地,闭锁组件包括:锁轴,锁轴活动设置在壳体内,锁轴具有径向伸出的闭锁端;锁舌,锁舌穿设在锁轴上,并在伸入和退出壳体的位置之间切换,当闭锁组件位于闭锁状态时,锁舌伸入壳体,锁舌的一部分位于锁轴内,锁舌的另一部分位于壳体内,以阻碍锁轴的运动,闭锁端保持在磁力组件内,以将磁力组件锁定在第一状态,当闭锁组件位于解锁状态时,锁舌退出壳体,锁舌不再阻碍锁轴的运动,锁轴运动,闭锁端退出磁力组件,磁力组件解锁并在外力作用下切换至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磁力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转动设置在壳体内,且磁力组件的转动轴线与锁轴的运动轨迹线平行。
进一步地,闭锁组件还包括锁轴复位件,锁轴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和锁轴抵接,并为锁轴提供使得闭锁端伸出磁力组件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锁轴具有限位凹部,闭锁组件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与壳体连接并伸入至限位凹部内,以控制锁轴的运动范围。
进一步地,闭锁组件还包括:锁芯,锁芯设置在锁轴内;转接块,转接块与锁芯的输出轴驱动连接,并在锁芯的驱动下转动,锁舌具有驱动空间,转接块容纳在驱动空间内,并挤压驱动空间的内壁,以带动锁舌退出壳体。
进一步地,锁轴具有扇形槽,转接块的一部分位于扇形槽内,并在扇形槽内运动,以控制转接块的转动范围。
进一步地,闭锁组件还包括锁舌复位件,锁舌复位件与锁舌抵接,并为锁舌提供伸入壳体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闭锁组件还包括:挡圈,挡圈设置在锁芯和锁轴内壁之间,并将锁芯限位在锁轴内;无线码片,无线码片与壳体连接,并与解锁钥匙匹配。
进一步地,隔离罩具有匚字形结构,闭锁组件和磁力组件均为多个且也一一对应,匚字形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闭锁组件和磁力组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磁力组件和闭锁组件,其中,磁力组件起到吸附作用,通过磁力吸附将隔离罩牢牢吸附在底座上,从而使得隔离罩遮挡压板,防止操作人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操作压板。闭锁组件对磁力组件的状态起到锁定作用,当闭锁组件处于闭锁状态时,闭锁组件的闭锁端伸入到磁力组件内,闭锁端阻碍磁力组件的内部件的运动从而将磁力组件锁定在第一状态,此时磁力组件的磁力较大,将隔离罩吸附在底座上,当闭锁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闭锁端退出磁力组件,闭锁端不再阻碍磁力组件的内部件的运动,磁力组件解锁,此时操作人员手动操作操作端将磁力组件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磁力组件对底座的吸附力减弱即可将隔离罩拆下来。上述设置方式通过操作端手动切换磁力组件的状态,闭锁组件仅起到锁定作用,这样,操作闭锁组件时不需要施加太大的力,并且磁力组件受到的扭矩较小,避免磁力组件上的转轴因为扭矩过大而失效的问题,操作力矩小,操作体验佳。压板闭锁装置无需考虑事先安装,且无需考虑各个压板形状及尺寸差异,通用性强,操作方便,无需工具即可安装,随用随装。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压板闭锁装置安装在底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压板闭锁装置的爆炸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压板闭锁装置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的压板闭锁装置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中的压板闭锁装置在闭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A-A向的剖视图;
图7示出了图5中B-B向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5中C-C向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图2中的压板闭锁装置在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D-D向的剖视图;
图11示出了图9中E-E向的剖视图;以及
图12示出了图9中F-F向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隔离罩;20、壳体;21、阶梯孔;22、安装孔;30、磁力组件;311、磁性件;312、操作件;3121、闭锁槽;3122、限位槽;3123、转轴;3124、旋钮;32、第一导磁件;33、第二导磁件;34、隔磁件;35、限位板;351、限位凸起;36、固定块;40、闭锁组件;41、锁轴;411、闭锁端;412、限位凹部;42、锁舌;43、锁轴复位件;44、限位件;45、锁芯;46、转接块;47、锁舌复位件;48、挡圈;49、无线码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板闭锁装置可靠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板闭锁装置。
如图1至图12所示的一种压板闭锁装置,包括隔离罩10、壳体20、磁力组件30和闭锁组件40,隔离罩10可拆卸地罩设在压板外部;壳体20与隔离罩10连接;磁力组件30设置在壳体20内,磁力组件3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磁力组件30在第一状态的磁力大于磁力组件30在第二状态的磁力,当磁力组件30处于第一状态时,隔离罩10通过磁力组件30吸附锁定在安装有压板的底座上,当磁力组件30处于第二状态时,隔离罩10能够与底座分离,磁力组件30具有伸出壳体20的操作端,通过操作端手动切换磁力组件30的状态;闭锁组件40设置在壳体20内,闭锁组件40具有闭锁状态和解锁状态,当闭锁组件40位于闭锁状态时,闭锁组件40的闭锁端411伸入至磁力组件30内,并阻碍磁力组件30切换至第二状态,以将磁力组件30锁定在第一状态,当闭锁组件40位于解锁状态时,闭锁端411退出磁力组件30,磁力组件30解锁并在手动驱动下切换至第二状态。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磁力组件30和闭锁组件40,其中,磁力组件30起到吸附作用,通过磁力吸附将隔离罩10牢牢吸附在底座上,从而使得隔离罩10遮挡压板,防止操作人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操作压板。闭锁组件40对磁力组件30的状态起到锁定作用,当闭锁组件40处于闭锁状态时,如图5至图8所示,闭锁组件40的闭锁端411伸入到磁力组件30内,闭锁端411阻碍磁力组件30的内部件的运动从而将磁力组件30锁定在第一状态,此时磁力组件30的磁力较大,将隔离罩10吸附在底座上,当闭锁组件40处于解锁状态时,如图9至图12所示,闭锁端411退出磁力组件30,闭锁端411不再阻碍磁力组件30的内部件的运动,磁力组件30解锁,此时操作人员手动操作操作端将磁力组件30从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磁力组件30对底座的吸附力减弱即可将隔离罩10拆下来。上述设置方式通过操作端手动切换磁力组件30的状态,闭锁组件40仅起到锁定作用,这样,操作闭锁组件40时不需要施加太大的力,并且磁力组件30受到的扭矩较小,避免磁力组件30上的转轴3123因为扭矩过大而失效的问题,操作力矩小,操作体验佳。压板闭锁装置无需考虑事先安装,且无需考虑各个压板形状及尺寸差异,通用性强,操作方便,无需工具即可安装,随用随装。
如图2和图7所示,磁力组件30包括磁性件311和操作件312,其中磁性件311具有磁性,操作件312优选不具有磁性,磁性件311利用磁力吸附金属的底座,实现将压板闭锁装置锁定在底座上的效果;操作件312与磁性件311驱动连接,磁性件311靠近操作件312的一端开设有矩形槽,操作件312上具有矩形块,矩形块伸入到矩形槽内,从而使得操作件312的转动带动磁性件311转动,实现磁力组件30状态的切换,操作件312伸出壳体20的部分即为操作端,操作人员解锁闭锁组件40后即可通过操作操作端带动磁性件311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闭锁端411能够伸入磁性件311或操作件312,并阻碍磁性件311的转动,以锁定磁力组件30,当磁力组件30处于第一状态时,磁性件311运动到强磁位置,通过底座的磁通量增大以使得磁性件311吸附锁定底座,当磁力组件30处于第二状态时,磁性件311运动到弱磁位置或无磁位置,通过底座的磁通量减小或消失以使得磁性件311能够脱离底座。
具体地,操作件312包括转轴3123和旋钮3124,其中,转轴3123具有上述的矩形块并与磁性件311驱动连接,转轴3123的外缘上开设有闭锁槽3121,闭锁端411伸入闭锁槽3121内,从而阻碍磁性件311转动,转轴3123远离磁性件311的一端与旋钮3124连接,旋钮3124呈扁平结构以便于持握,旋钮3124具有操作端并外露于壳体20,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旋钮3124即可轻易进行磁性件311的旋转操作。当然,闭锁槽3121也可以开设在磁性件311上,通过闭锁端411直接伸入至磁性件311内实现对磁性件311的止转。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磁性件311呈圆柱形,其磁性件311的转动轴线与其几何轴线重合,且转动轴线与底座垂直,通过磁性件311的转动改变磁性件311经过底座的磁通量实现磁力大小的改变。
进一步而言,磁力组件30还包括第一导磁件32、第二导磁件33和隔磁件34,第一导磁件32具有第一空腔;第二导磁件33具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共同围成容纳磁性件311的容纳空间;隔磁件34设置在第一导磁件32和第二导磁件33之间,隔磁件34呈U字形并围在磁性件311外侧,隔磁件34将第一导磁件32和第二导磁件33隔离,从而隔离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的磁力传导,且隔磁件34所在的平面与磁性件311的转动轴线平行,即本实施例采用磁性件311的转动轴线和隔磁件34所在的平面均与底座垂直的技术方案。相应地,磁性件311包括N极部和S极部,并且N极部和S极部形成的分界面经过磁性件311的几何轴线,即N极部和S极部分别为半圆柱体,当N极部和S极部的分界面与隔磁件34所在的平面平行时,如图8所示,磁性件311位于强磁位置,此时隔磁件34隔绝磁性件311的磁路直接从N极部到S极部,而使通过底座的磁感线密集,从而通过底座的磁通量大,进而磁性件311对底座的磁性吸附力大,将隔离罩10吸附锁定在底座上;当磁性件311在操作人员的驱动下转动90度时,如图12所示,N极部和S极部的分界面转动到与隔磁件34所在的平面垂直,磁性件311位于弱磁位置或无磁位置,此时磁性件311的磁路直接从N极部到S极部,而使通过底座的磁感线稀疏,从而通过底座的磁通量小甚至无,进而磁性件311对底座的磁性吸附力小,隔离罩10能够从底座上取下。当然,除了上述磁性件311的转动轴线和隔磁件34所在的平面均与底座垂直的方案外,也可以采用磁性件311的转动轴线和隔磁件34所在的平面均与底座平行的方案,只需要保证磁性件311的转动轴线和隔磁件34所在的平面二者之间相互平行即可。
如图2和图4所示,磁力组件30还包括限位板35,限位板35盖设在磁性件311与操作件312连接的一端端部,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磁件32和第二导磁件33形成的容纳空间一端敞口,磁性件311的一端面即从该敞口处外露,操作件312也是从该侧与磁性件311驱动连接,限位板35盖设容纳空间的敞口侧,限位板35具有通孔,操作件312的转轴3123经过通孔贯穿限位板35以便于伸出壳体20,通孔的内壁具有向内伸出的限位凸起351,转轴3123的外缘开设有限位槽3122,限位槽3122沿转轴3123的周向开设有预定长度,限位凸起351伸入至限位槽3122内,并在限位槽3122内活动,限位凹槽的内壁与限位凸起351抵接,从而对操作件312的转动范围进行限制,也就限制了磁性件311的转动范围。由于本实施例的磁性件311转动范围为90度,因而限位槽3122开设有90度,即限位槽3122的长度为转轴3123周长的1/4,当然,限位槽3122的长度也可以根据磁性件311的转动范围采用其他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限位板35可能会阻碍闭锁端411伸入到闭锁槽3121,因而限位板35上开设有避让槽,避让槽与限位板35的外缘以及闭锁槽3121连通,以保证闭锁端411能够伸入到闭锁槽3121内。
优选地,如图1所示,磁力组件30位于隔离罩10的外缘中部。具体而言,隔离罩10一般会同时罩设有多个压板,因而隔离罩10的长度通常较长,隔离罩10的横截面呈匚字形结构,闭锁组件40和磁力组件30均为多个且也一一对应设置在隔离罩10长度的两端处,更具体地说,磁力组件30即位于隔离罩10两端边缘的中间处,这样磁性件311居中布置的方式,使得隔离罩10两侧的磁力分布均匀,无法轻易掰下,可实现对压板进行安全可靠地隔离闭锁。
如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壳体20上开设有阶梯孔21,且磁力组件30通过阶梯孔21的大口端安装到壳体20内,并且转轴3123的一部分和旋钮3124从小口端伸出,转轴3123设置成台阶状,转轴3123的台阶面抵接阶梯孔21的台阶面从而保证安装精度,这样从压板闭锁装置的正面是无法将磁力组件30拆卸下来的,提高了压板闭锁装置的安全性。磁力组件30还包括固定块36,固定块36安装在阶梯孔21的大口端,从而将阶梯孔21封堵,使得磁性件311等部件保持在壳体20内。相应地,壳体20上还具有用于安装闭锁组件40的安装孔22,安装孔22可以是盲孔,安装孔22的开口与阶梯孔21的小口端朝向相同,安装孔22与阶梯孔21之间可以部分连通,也可以完全分隔。
如图5至图12所示,闭锁组件40包括锁轴41和锁舌42,锁轴41滑动设置在安装孔22内,并且锁轴41的运动轨迹线与磁性件311的转动轴线平行,即锁轴41沿磁性件311的轴向滑动设置,锁轴41具有径向伸出的闭锁端411,当锁轴41运动时,闭锁槽3121即可伸入或退出闭锁槽3121;锁舌42穿设在锁轴41上并沿锁轴41的径向运动,锁舌42在伸入和退出壳体20的位置之间切换,当闭锁组件40位于闭锁状态时,如图5至图8所示,锁舌42由锁轴41伸入至壳体20内,锁舌42的一部分位于锁轴41内,锁舌42的另一部分位于壳体20内,从而阻碍锁轴41的运动,使得闭锁端411保持在磁力组件30内,以将磁力组件30锁定在第一状态;当闭锁组件40位于解锁状态时,如图9至图12所示,锁舌42退出壳体20,锁舌42不再阻碍锁轴41的运动,锁轴41沿轴向运动,闭锁端411退出闭锁槽3121,磁力组件30解锁并在外力作用下切换至第二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闭锁组件40还包括锁轴复位件43,锁轴复位件43为弹簧,锁轴复位件43的两端分别与壳体20和锁轴41抵接,并为锁轴41提供使得闭锁端411伸出磁力组件30的复位力。当锁轴41解锁后,闭锁端411即会在锁轴复位件43的驱动下自动伸出闭锁槽3121。
可选地,锁轴41具有限位凹部412,限位凹部412沿锁轴41的运动方向即轴向开设有一定长度,闭锁组件40还包括限位件44,限位件44可以是凸起、凸柱等壳体20内壁上的结构或者穿设在壳体20上的销轴等部件,限位件44与壳体20连接并且伸入至限位凹部412内,在限位凹部412内运动,限位凹部412的端壁与限位件44抵接从而控制锁轴41的运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闭锁组件40还包括锁芯45和转接块46,锁芯45设置在锁轴41内;转接块46与锁芯45的输出轴驱动连接,并在锁芯45的驱动下同步转动,锁舌42具有中间开设有通孔作为驱动空间,转接块46呈矩形,转接块46容纳在驱动空间内,当解锁钥匙解锁锁芯45时,解锁钥匙驱动锁芯45的输出轴带动转接块46转动,由于转接块46外缘各处距离中心处的距离不同,因而转接块46的转动会挤压驱动空间的内壁,从而带动锁舌42运动使得退出壳体20,锁轴41在锁轴复位件43的作用下向伸出壳体20的方向运动,闭锁端411退出闭锁槽3121实现对磁力组件30的解锁。当需要重新锁定时,反转操作端使得磁力组件30切换回第一状态,然后按压锁轴41,锁轴41压缩锁轴复位件43,闭锁端411重新伸入至闭锁槽3121内从而将磁力组件30重新锁定。
可选地,锁轴41具有扇形槽,转接块46的一部分位于扇形槽内,并在扇形槽内运动,扇形槽的侧壁与转接块46抵接从而对转接块46的转动范围进行控制,避免转接块46转动过位导致解锁失败。
本实施例设置有两个锁舌42,两个锁舌42交错叠置,且两个锁舌42伸入锁壳时的运动方向相反,相应地壳体20相对的内壁上分别也开设有一个开槽,并分别与两个锁舌42配合,转接块46同时伸入到两个锁舌42的驱动空间内,从而同时带动两个锁舌42同步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闭锁组件40还包括锁舌复位件47,锁舌复位件47为线性弹簧,锁舌复位件47的轴线与锁轴41的运动方向垂直,锁舌复位件47与锁舌42抵接,并为锁舌42提供伸入壳体20的复位力。与锁舌42相似,本实施例也设置有两个锁舌复位件47,锁舌复位件47的一端与一个锁舌42的外壁抵接,另一端与另一个锁舌42的内壁抵接,两个锁舌复位件47均采用上述设置,从而使得两个锁舌42在两个锁舌复位件47的驱动下具有伸入壳体20的运动趋势,当解锁钥匙拔出锁芯45时,锁舌42在锁舌复位件47的作用下实现自动复位。
可选地,闭锁组件40还包括挡圈48和无线码片49,挡圈48设置在锁芯45和锁轴41内壁之间,并将锁芯45限位在锁轴41内;无线码片49与壳体20连接,并与解锁钥匙匹配,以识别解锁钥匙。
优选地,隔离罩10可以为绝缘材料制成的,且具有警示色,以起到充分的提示作用。也可以将隔离罩10设置为透明罩,以便于在不拆卸隔离罩10的情况下观察到压板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指的是至少两个。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压板闭锁装置可靠性差的问题;
2、操作闭锁组件时不需要施加太大的力,并且磁力组件受到的扭矩较小,避免磁力组件上的转轴因为扭矩过大而失效的问题,操作力矩小,操作体验佳;
3、磁性件居中布置的方式,使得隔离罩两侧磁力分布均匀,无法轻易掰下,可实现对压板进行安全可靠地隔离闭锁;
4、无需考虑事先安装,且无需考虑各个压板形状及尺寸差异,通用性强,操作方便,无需工具即可安装,随用随装;
5、无线码片可对每个压板闭锁装置的锁芯进行身份识别,避免因多排压板闭锁时操作混淆从而发生事故;
6、闭锁无需解锁钥匙,直接按压隔离罩两侧的闭锁组件即可;
7、隔离罩为透明警示色绝缘材质,闭锁后也可看清被隔离的压板的状态。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压板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离罩(10),所述隔离罩(10)可拆卸地罩设在压板外部;
壳体(20),所述壳体(20)与所述隔离罩(10)连接;
磁力组件(30),所述磁力组件(30)设置在所述壳体(20)内,所述磁力组件(3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且所述磁力组件(30)在所述第一状态的磁力大于所述磁力组件(30)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磁力,当所述磁力组件(3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隔离罩(10)通过所述磁力组件(30)吸附锁定在安装有所述压板的底座上,当所述磁力组件(3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隔离罩(10)能够与所述底座分离,所述磁力组件(30)具有伸出所述壳体(20)的操作端,通过所述操作端手动切换所述磁力组件(30)的状态;
闭锁组件(40),所述闭锁组件(40)设置在所述壳体(20)内,所述闭锁组件(40)具有闭锁状态和解锁状态,当所述闭锁组件(40)位于所述闭锁状态时,所述闭锁组件(40)的闭锁端(411)伸入至所述磁力组件(30)内,并阻碍所述磁力组件(30)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以将所述磁力组件(30)锁定在所述第一状态,当所述闭锁组件(40)位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闭锁端(411)退出所述磁力组件(30),所述磁力组件(30)解锁并在手动驱动下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板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组件(30)包括:
磁性件(311),所述磁性件(311)具有磁性,并吸附所述底座,以将所述压板闭锁装置锁定在所述底座上;
操作件(312),所述操作件(312)与所述磁性件(311)驱动连接,所述操作件(312)具有所述操作端,通过操作所述操作端带动所述磁性件(311)转动,所述闭锁端(411)能够伸入所述磁性件(311)或所述操作件(312),并阻碍所述磁性件(311)的转动,以锁定所述磁力组件(30),当所述磁力组件(3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磁性件(311)运动到强磁位置,通过所述底座的磁通量增大以使得所述磁性件(311)吸附锁定所述底座,当所述磁力组件(3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磁性件(311)运动到弱磁位置或无磁位置,通过所述底座的磁通量减小或消失以使得所述磁性件(311)能够脱离所述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板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组件(30)还包括:
第一导磁件(32),所述第一导磁件(32)具有第一空腔;
第二导磁件(33),所述第二导磁件(33)具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共同围成容纳所述磁性件(311)的容纳空间;
隔磁件(34),所述隔磁件(34)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磁件(32)和所述第二导磁件(33)之间,并围在所述磁性件(311)外侧,所述隔磁件(34)将所述第一导磁件(32)和所述第二导磁件(33)隔离,且所述隔磁件(34)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磁性件(311)的转动轴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板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31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底座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压板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311)包括N极部和S极部,当所述N极部和所述S极部的分界面与所述隔磁件(34)所在的平面平行时,所述磁性件(311)位于所述强磁位置,当所述N极部和所述S极部的分界面与所述隔磁件(34)所在的平面垂直时,所述磁性件(311)位于所述弱磁位置或所述无磁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板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组件(30)还包括限位板(35),所述操作件(312)贯穿所述限位板(35),所述限位板(35)具有限位凸起(351),所述操作件(312)开设有限位槽(3122),所述限位槽(3122)沿所述操作件(312)的周向开设有预定长度,所述限位凸起(351)伸入至所述限位槽(3122)内,并在所述限位槽(3122)内活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板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312)包括:
转轴(3123),所述转轴(3123)与所述磁性件(311)驱动连接,所述转轴(3123)具有闭锁槽(3121),所述闭锁端(411)伸入或退出所述闭锁槽(3121),以阻碍或避让所述磁性件(311)转动;
旋钮(3124),所述旋钮(3124)与所述转轴(3123)驱动连接,且所述旋钮(3124)具有所述操作端并外露于所述壳体(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板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组件(40)包括:
锁轴(41),所述锁轴(41)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20)内,所述锁轴(41)具有径向伸出的所述闭锁端(411);
锁舌(42),所述锁舌(42)穿设在所述锁轴(41)上,并在伸入和退出所述壳体(20)的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闭锁组件(40)位于所述闭锁状态时,所述锁舌(42)伸入所述壳体(20),所述锁舌(42)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锁轴(41)内,所述锁舌(42)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20)内,以阻碍所述锁轴(41)的运动,所述闭锁端(411)保持在所述磁力组件(30)内,以将所述磁力组件(30)锁定在所述第一状态,当所述闭锁组件(40)位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锁舌(42)退出所述壳体(20),所述锁舌(42)不再阻碍所述锁轴(41)的运动,所述锁轴(41)运动,所述闭锁端(411)退出所述磁力组件(30),所述磁力组件(30)解锁并在外力作用下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板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组件(30)的至少一部分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20)内,且所述磁力组件(3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锁轴(41)的运动轨迹线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板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组件(40)还包括锁轴复位件(43),所述锁轴复位件(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20)和所述锁轴(41)抵接,并为所述锁轴(41)提供使得所述闭锁端(411)伸出所述磁力组件(30)的复位力。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板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轴(41)具有限位凹部(412),所述闭锁组件(40)还包括限位件(44),所述限位件(44)与所述壳体(20)连接并伸入至所述限位凹部(412)内,以控制所述锁轴(41)的运动范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板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组件(40)还包括:
锁芯(45),所述锁芯(45)设置在所述锁轴(41)内;
转接块(46),所述转接块(46)与所述锁芯(45)的输出轴驱动连接,并在所述锁芯(45)的驱动下转动,所述锁舌(42)具有驱动空间,所述转接块(46)容纳在所述驱动空间内,并挤压所述驱动空间的内壁,以带动所述锁舌(42)退出所述壳体(2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板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轴(41)具有扇形槽,所述转接块(46)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扇形槽内,并在所述扇形槽内运动,以控制所述转接块(46)的转动范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板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组件(40)还包括锁舌复位件(47),所述锁舌复位件(47)与所述锁舌(42)抵接,并为所述锁舌(42)提供伸入所述壳体(20)的复位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板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组件(40)还包括:
挡圈(48),所述挡圈(48)设置在所述锁芯(45)和所述锁轴(41)内壁之间,并将所述锁芯(45)限位在所述锁轴(41)内;
无线码片(49),所述无线码片(49)与所述壳体(20)连接,并与解锁钥匙匹配。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板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10)具有匚字形结构,所述闭锁组件(40)和所述磁力组件(30)均为多个且也一一对应,所述匚字形结构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闭锁组件(40)和所述磁力组件(30)。
CN201921438946.0U 2019-08-29 2019-08-29 压板闭锁装置 Active CN210273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8946.0U CN210273270U (zh) 2019-08-29 2019-08-29 压板闭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38946.0U CN210273270U (zh) 2019-08-29 2019-08-29 压板闭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3270U true CN210273270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18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38946.0U Active CN210273270U (zh) 2019-08-29 2019-08-29 压板闭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32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503A (zh) * 2019-08-29 2019-11-08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板闭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503A (zh) * 2019-08-29 2019-11-08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板闭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82147A (en) Security locks
CN103080447B (zh) 锁紧机构
JP3730662B2 (ja) 安全スイッチアッセンブリ
CN210273270U (zh) 压板闭锁装置
EP1065335B1 (de) Elektromechanisches Schliesssystem
US5653134A (en) Magnetic card key-operated locking device
CN213936026U (zh) 接地刀闸的闭锁装置及接地刀闸组件
EP0015051B1 (en) Key operated device for access control system
CN210087027U (zh) 一种电磁锁装置
CN111524741B (zh) 刀闸闭锁装置
CN211556307U (zh) 压板闭锁装置
CN112289608A (zh) 一种刀闸防误装置、刀闸防误系统及刀闸防误方法
CN213929668U (zh) 阀门闭锁装置
CN213927917U (zh) 固定锁
CN101183773B (zh) 用于埋入安装的电气机构的安全装置
CN210714189U (zh) 地线锁及解锁钥匙
CN212249576U (zh) 一种面板锁
US3606776A (en) Lock assembly
CN217681070U (zh) 锁扣锁
CN107859441B (zh) 挂锁
CN214428538U (zh) 防误闭锁装置
CN216110175U (zh) 智能挂锁
CN216110125U (zh) 机柜锁、锁具系统及机柜
GB1560955A (en) Bolt assembly
CN217239312U (zh) 端子排防误隔离闭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