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8538U - 防误闭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误闭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8538U
CN214428538U CN202120119937.6U CN202120119937U CN214428538U CN 214428538 U CN214428538 U CN 214428538U CN 202120119937 U CN202120119937 U CN 202120119937U CN 214428538 U CN214428538 U CN 2144285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body
locking
bolt
unlocking key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1993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谷元
樊帆
黎锋
赖峰
黎治军
田雨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ongtie Electrifica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ongtie Electrifica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ongtie Electrifica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Zhuzhou CRRC Time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ongtie Electrification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1993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85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8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85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误闭锁装置,包括:锁体;闭锁销,闭锁销穿设在锁体上;插销,插销能够伸入至锁体内,并挤压闭锁销运动,插销伸入锁体的一端开设有闭锁槽;转轴组件,转轴组件活动设置在锁体内,并与解锁钥匙配合,当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插销伸入至锁体内,转轴组件伸入至闭锁槽内,以将插销锁定在锁体上,当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解锁钥匙带动转轴组件退出闭锁槽,插销能够退出锁体,且插销退出锁体后,转轴组件抵接在闭锁销上,解锁钥匙无法反转并锁定在转轴组件上无法取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隔离刀闸操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Description

防误闭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误闭锁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轨道交通的车辆段、停车场等场所均有安装隔离刀闸的操作机构,主要是用于检修人员在进行验电接地前,操作隔离刀闸机构,将隔离刀闸进行分闸,然后再进行后续的验电和接地工作。当前,在车辆段最常见的隔离刀闸操作机构安装在机构箱内,其操作形式有如下两种:
一种是利用一把隔离挂锁装在前门上,对机构箱内的隔离刀闸操作机构进行闭锁管理。通过开票,检修人员获得解锁权限,电脑钥匙读取隔离挂锁码值正确,将隔离挂锁解锁。此时可以打开机构箱的前门,利用手摇工具,摇动操作机构箱内的机构,将隔离刀闸进行分闸。分闸完毕后,关闭前门,并用挂锁锁住前门,即可进行下一步的验电和接地工作;
另一种是在机构箱的侧面,开有摇把孔,利用挂锁对摇把孔进行闭锁遮挡。当检修人员获得开锁权限后,解锁挂锁,将摇把穿过摇把孔,即可进行分闸操作。分闸完毕后,锁回挂锁,进行下一步的验电和接地操作。
但是,以上两种形式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当检修人员进行完分闸操作后,隔离刀闸机构箱前门是否关闭并上锁或者机构箱侧面摇把孔是否上锁,取决于检修人员工作的仔细程度以及工班长的巡检力度。一旦检修人员意识疏忽,工班长巡检不到位,隔离刀闸分闸后,机构箱前门的挂锁没有锁住前门或者侧面摇把孔没有上锁,而是被随意放置其他位置,从而会使隔离刀闸分闸后机构箱没有被锁上或者侧面摇把孔敞开。在该情况下,一旦检修人员在进行后续的操作时,其他人误将机构箱的前门打开或者将摇把伸入到侧面摇把孔内,操作隔离刀闸机构,并合上隔离刀闸,将会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误闭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隔离刀闸操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误闭锁装置,包括:锁体;闭锁销,闭锁销穿设在锁体上;插销,插销能够伸入至锁体内,并挤压闭锁销运动,插销伸入锁体的一端开设有闭锁槽;转轴组件,转轴组件活动设置在锁体内,并与解锁钥匙配合,当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插销伸入至锁体内,转轴组件伸入至闭锁槽内,以将插销锁定在锁体上,当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解锁钥匙带动转轴组件退出闭锁槽,插销能够退出锁体,且插销退出锁体后,转轴组件抵接在闭锁销上,解锁钥匙无法反转并锁定在转轴组件上无法取下。
进一步地,转轴组件包括限位销,限位销与锁体固定连接,解锁钥匙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沿解锁钥匙的轴向开设,第二滑槽沿解锁钥匙的周向开设,解锁钥匙插入锁体时,限位销伸入第一滑槽内,解锁钥匙转动时限位销伸入第二滑槽内,并与第二滑槽的侧壁抵接,以锁定解锁钥匙。
进一步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转轴可转动设置,并具有与解锁钥匙驱动配合的驱动端,转轴还具有偏心设置的挤压端;驱动轴,驱动轴滑动设置,并具有供挤压端伸入的凹槽,当转轴在解锁钥匙的驱动下转动时,挤压端挤压凹槽的侧壁,并带动驱动轴滑动,驱动轴退出闭锁槽。
进一步地,转轴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与驱动轴抵接,并为驱动轴提供向靠近闭锁销的方向运动的弹力。
进一步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与闭锁销抵接,并通过挤压闭锁销驱动插销退出锁体。
进一步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磁体,磁体与闭锁销连接,并与闭锁销同步运动;码片,码片能够感应磁体的位置,并根据磁体的位置改变码值。
进一步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与闭锁销固定连接,磁体安装在安装座上。
进一步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防尘盖,防尘盖与锁体活动连接,并能够遮挡锁体上与解锁钥匙配合解锁的部分。
进一步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锁链,插销的一端通过锁链与待闭锁物体未安装有锁体的部分连接。
进一步地,锁体朝向待闭锁物体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开口,开口处盖设有封口板。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插销和转轴组件,转轴组件将插销和解锁钥匙中的一者进行锁定。具体而言,当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插销插入到锁体内,并挤压闭锁销,插销上的闭锁槽与转轴组件对齐,转轴组件伸入至闭锁槽内,从而将插销锁定在锁体上。当解锁时,操作人员将解锁钥匙插入到锁体内,解锁钥匙带动转轴组件运动,转轴组件退出闭锁槽,从而将插销解锁,插销可以拔出,从而解锁箱门,同时在转轴组件退出闭锁槽后,转轴组件抵接在闭锁销的表面上,由于闭锁销的限制,使得转轴组件失去运动空间,转轴组件无法反转,从而使得解锁钥匙无法反转拔出,将解锁钥匙锁定在锁体上。当重新闭锁时,操作人员将插销重新插入至锁体内,锁体挤压闭锁销使得闭锁销不再止挡转轴组件,转轴组件重新与闭锁槽对齐,转轴组件具有运动空间从而伸入至闭锁槽内,解锁钥匙可以反转取下。上述设置方式使得转轴组件必然会锁定解锁钥匙和插销中的一者,这样,解锁后,解锁钥匙被锁定在锁体上,若需要重新闭锁、使用解锁钥匙则需要将插销插回到锁体上,将解锁钥匙解锁才能够取走解锁钥匙,从而强制检修人员在完成对隔离刀闸的操作后锁住隔离刀闸机构的箱门,避免检修人员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保证隔离刀闸机构的可靠闭锁,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防误闭锁装置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在闭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隐藏锁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在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隐藏锁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在插销重新插入到锁体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在闭锁时磁体与码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磁体与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在解锁时磁体与码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应用在隔离刀闸机构上闭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中的防误闭锁装置应用在隔离刀闸机构上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锁体;20、闭锁销;30、插销;31、闭锁槽;40、转轴组件;41、限位销;42、转轴;43、驱动轴;44、第一弹性件;50、解锁钥匙;51、第一滑槽;52、第二滑槽;60、第二弹性件;70、磁体;80、码片;90、安装座;100、防尘盖;110、封口板;120、锁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隔离刀闸操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误闭锁装置。
如图1至图11所示的一种防误闭锁装置,包括锁体10、闭锁销20、插销30和转轴组件40,闭锁销20穿设在锁体10上;插销30能够伸入至锁体10内,并挤压闭锁销20运动,插销30伸入锁体10的一端开设有闭锁槽31;转轴组件40活动设置在锁体10内,并与解锁钥匙50配合,当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插销30伸入至锁体10内,转轴组件40伸入至闭锁槽31内,以将插销30锁定在锁体10上,当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解锁钥匙50带动转轴组件40退出闭锁槽31,插销30能够退出锁体10,且插销30退出锁体10后,转轴组件40抵接在闭锁销20上,解锁钥匙50无法反转并锁定在转轴组件40上无法取下。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插销30和转轴组件40,转轴组件40将插销30和解锁钥匙50中的一者进行锁定。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3所示,当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插销30插入到锁体10内,并挤压闭锁销20,插销30上的闭锁槽31与转轴组件40对齐,转轴组件40伸入至闭锁槽31内,从而将插销30锁定在锁体10上。如图4和图5所示,当解锁时,操作人员将解锁钥匙50插入到锁体10内,解锁钥匙50带动转轴组件40运动,转轴组件40退出闭锁槽31,从而将插销30解锁,插销30可以拔出,从而解锁箱门,同时在转轴组件40退出闭锁槽31后,转轴组件40抵接在闭锁销20的表面上,由于闭锁销20的限制,使得转轴组件40失去运动空间,转轴组件40无法反转,从而使得解锁钥匙50无法反转拔出,将解锁钥匙50锁定在锁体10上。如图6所示,当重新闭锁时,操作人员将插销30重新插入至锁体10内,锁体10挤压闭锁销20使得闭锁销20不再止挡转轴组件40,转轴组件40重新与闭锁槽31对齐,转轴组件40具有运动空间从而伸入至闭锁槽31内,解锁钥匙50可以反转取下。上述设置方式使得转轴组件40必然会锁定解锁钥匙50和插销30中的一者,这样,解锁后,解锁钥匙50被锁定在锁体10上,若需要重新闭锁、使用解锁钥匙50则需要将插销30插回到锁体10上,将解锁钥匙50解锁才能够取走解锁钥匙50,从而强制检修人员在完成对隔离刀闸的操作后锁住隔离刀闸机构的箱门,避免检修人员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保证隔离刀闸机构的可靠闭锁,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以防误闭锁装置应用在隔离刀闸机构上为例进行说明,一般而言,锁体10及其内的部件安装固定在箱门上,防误闭锁装置将箱门与箱体锁定在一起,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然,防误闭锁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应用在其他场景中。
如图1、图3和图6所示,转轴组件40包括限位销41,限位销41与锁体10固定连接,解锁钥匙50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51和第二滑槽52,第一滑槽51沿解锁钥匙50的轴向开设,第二滑槽52沿解锁钥匙50的周向开设,第一滑槽51和第二滑槽52共同形成L形的滑槽。当解锁钥匙50插入锁体10时,限位销41伸入第一滑槽51内,并随着解锁钥匙50的不断插入沿第一滑槽51运动至第一滑槽51最内部,当解锁钥匙50插入到位后,操作人员转动解锁钥匙50,解锁钥匙50转动时限位销41由第一滑槽51伸入第二滑槽52内,此时,限位销41与第二滑槽52的侧壁抵接,第二滑槽52阻止解锁钥匙50轴向拔出,以锁定解锁钥匙50。若需要拔出解锁钥匙50,需要先将解锁钥匙50反转,使得限位销41重新进入至第一滑槽51内,才能够取下解锁钥匙50。
本实施例的转轴组件40包括转轴42和驱动轴43,转轴42可转动设置,并具有与解锁钥匙50驱动配合的驱动端,本实施例在解锁钥匙50的端面开设有非圆形孔,驱动端设置成形状相配的非圆形凸起,从而使得解锁钥匙50通过驱动端即可带动转轴42转动,转轴42还具有偏心设置的挤压端;驱动轴43滑动设置,并具有供挤压端伸入的凹槽,凹槽的长度方向与驱动轴43的轴线垂直。当转轴42在解锁钥匙50的驱动下转动时,挤压端挤压凹槽的侧壁,并带动驱动轴43滑动,驱动轴43即可退出闭锁槽31,实现对插销30的解锁。
本实施例的转轴组件4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4,第一弹性件44为弹簧,其与驱动轴43抵接,并为驱动轴43提供向靠近闭锁销20的方向运动的弹力。这样,当解锁钥匙50解锁插销30后,闭锁销20运动至驱动轴43的运动路径上,驱动轴43在第一弹性件44的作用下抵接在闭锁销20上,并且当插销30重新插入到锁体10上,闭锁槽31重新与驱动轴43对齐,驱动轴43即可在第一弹性件44的作用下自动伸入至闭锁槽31内,从而自动将插销30进行锁定,实现自动闭锁。
如图1所示,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60,第二弹性件60也为弹簧,其与闭锁销20抵接,第二弹性件60与闭锁销20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在插销30解锁时,第二弹性件60通过挤压推动闭锁销20推动插销30,使得插销30自动弹出锁体10;另一方面在插销30解锁弹出锁体10时,第二弹性件60驱动闭锁销20运动至驱动轴43的运动路径上,从而限制转轴组件40的运动,实现将解锁钥匙50锁定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闭锁销20与锁体10之间具有限位关系,即闭锁销20受锁体10的限位作用始终保持在锁体10内,即使受到第二弹性件60的作用也不会弹出锁体10。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插销30上的闭锁槽31沿插销30的周向开设形成环形槽,这样,当将插销30插回锁体10上时,不需要考虑插销30的角度等因素,直接插入到锁体10即可锁定。
如图7至图9所示,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磁体70和码片80,磁体70与闭锁销20连接,并与闭锁销20同步运动;本实施例采用具有双码值的码片80,码片80能够感应磁体70的位置,并根据磁体70的位置改变码值,从而将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闭锁状态进行实时反馈。
可选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安装座90,安装座90通过销钉与闭锁销20固定连接,安装座90上开设有安装孔,磁体70即安装在安装孔处。
在本实施例中,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锁链120,插销30的一端通过锁链120与待闭锁物体未安装有锁体10的部分,即箱体连接,通过锁链120将箱门和箱体锁定在一起。当然,除了采用锁链120的方式外,也可以直接在箱体上开设插孔,通过插销30穿过插孔后锁定在锁体10上实现对箱门的闭锁。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防尘盖100,防尘盖100与锁体10可转动连接,并能够遮挡锁体10上与解锁钥匙50配合的部分,例如码片80和解锁孔等。本实施例的锁体10朝向待安装物体表面,即安装在箱门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开口,锁体10内的各部件均通过该开口安装到锁体10内,开口处该设有封口板110,这样,当防误闭锁装置安装到箱门上时,封口板110被遮挡,从而避免防误闭锁装置被随意拆卸的情况,保证安全性。
本实施例的防误闭锁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
检修人员在进行检修前,隔离刀闸机构的箱门被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此时,插销30被锁在锁体10上,无法拔下来。同时,插销30的另一端与箱体的侧面通过锁链120连接,实现对箱门的闭锁,如图2和图3所示;
当检修人员开票后,获得解锁权限,解锁钥匙50插到防误闭锁装置上,如果读取到此时防误闭锁装置的码值为第一码值,则可以对防误闭锁装置进行解锁。解锁成功后,此时插销30在第二弹性件60的作用下被弹出。与此同时,解锁钥匙50被留钥在锁体10上,无法拔出,同时,读到此时码片80的码值变为第二码值,并给系统后台传递出箱门已打开,即将进行分闸操作的信号。此时,检修人员可以打开箱门,进行隔离刀闸的分闸操作,如图4和图5所示;
当检修人员完成隔离刀闸的分闸操作后,需要用解锁钥匙50进行下一步的验电接地操作。由于解锁钥匙50被留钥在锁体10上,无法拔出。为了拿出解锁钥匙50,必须用插销30插入到锁体10进行解锁操作。如图6所示,当插销30插入锁体10时,解锁钥匙50被解锁,可以拿出进行下一步验电检修等操作,而插销30被留在锁体10上无法拿出,从而实现箱门强制闭锁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指的是至少两个。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隔离刀闸操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问题;
2、强制检修人员在完成对隔离刀闸的操作后锁住隔离刀闸机构的箱门,避免检修人员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保证隔离刀闸机构的可靠闭锁,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3、可以实时反馈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闭锁状态。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误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锁体(10);
闭锁销(20),所述闭锁销(20)穿设在所述锁体(10)上;
插销(30),所述插销(30)能够伸入至所述锁体(10)内,并挤压所述闭锁销(20)运动,所述插销(30)伸入所述锁体(10)的一端开设有闭锁槽(31);
转轴组件(40),所述转轴组件(40)活动设置在所述锁体(10)内,并与解锁钥匙(50)配合,当所述防误闭锁装置闭锁时,所述插销(30)伸入至所述锁体(10)内,所述转轴组件(40)伸入至所述闭锁槽(31)内,以将所述插销(30)锁定在所述锁体(10)上,当所述防误闭锁装置解锁时,所述解锁钥匙(50)带动所述转轴组件(40)退出所述闭锁槽(31),所述插销(30)能够退出所述锁体(10),且所述插销(30)退出所述锁体(10)后,所述转轴组件(40)抵接在所述闭锁销(20)上,所述解锁钥匙(50)无法反转并锁定在所述转轴组件(40)上无法取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40)包括限位销(41),所述限位销(41)与所述锁体(10)固定连接,所述解锁钥匙(50)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51)和第二滑槽(52),所述第一滑槽(51)沿所述解锁钥匙(50)的轴向开设,所述第二滑槽(52)沿所述解锁钥匙(50)的周向开设,所述解锁钥匙(50)插入所述锁体(10)时,所述限位销(41)伸入所述第一滑槽(51)内,所述解锁钥匙(50)转动时所述限位销(41)伸入所述第二滑槽(52)内,并与所述第二滑槽(52)的侧壁抵接,以锁定所述解锁钥匙(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40)包括:
转轴(42),所述转轴(42)可转动设置,并具有与所述解锁钥匙(50)驱动配合的驱动端,所述转轴(42)还具有偏心设置的挤压端;
驱动轴(43),所述驱动轴(43)滑动设置,并具有供所述挤压端伸入的凹槽,当所述转轴(42)在所述解锁钥匙(50)的驱动下转动时,所述挤压端挤压所述凹槽的侧壁,并带动所述驱动轴(43)滑动,所述驱动轴(43)退出所述闭锁槽(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误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4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44),所述第一弹性件(44)与所述驱动轴(43)抵接,并为所述驱动轴(43)提供向靠近所述闭锁销(20)的方向运动的弹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60),所述第二弹性件(60)与所述闭锁销(20)抵接,并通过挤压所述闭锁销(20)驱动所述插销(30)退出所述锁体(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
磁体(70),所述磁体(70)与所述闭锁销(20)连接,并与所述闭锁销(20)同步运动;
码片(80),所述码片(80)能够感应所述磁体(70)的位置,并根据所述磁体(70)的位置改变码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误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安装座(90),所述安装座(90)与所述闭锁销(20)固定连接,所述磁体(70)安装在所述安装座(9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防尘盖(100),所述防尘盖(100)与所述锁体(10)活动连接,并能够遮挡所述锁体(10)上与所述解锁钥匙(50)配合解锁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误闭锁装置还包括锁链(120),所述插销(30)的一端通过所述锁链(120)与待闭锁物体未安装有所述锁体(10)的部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0)朝向待闭锁物体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盖设有封口板(110)。
CN202120119937.6U 2021-01-15 2021-01-15 防误闭锁装置 Active CN214428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9937.6U CN214428538U (zh) 2021-01-15 2021-01-15 防误闭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9937.6U CN214428538U (zh) 2021-01-15 2021-01-15 防误闭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8538U true CN214428538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57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19937.6U Active CN214428538U (zh) 2021-01-15 2021-01-15 防误闭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85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65335B1 (de) Elektromechanisches Schliesssystem
CN110219522B (zh) 地线锁及解锁钥匙
CN101787825A (zh) 具有提高的保护作用的锁,特别是枢转闩锁
CN214428538U (zh) 防误闭锁装置
CN103066518A (zh) 开关柜的程序锁装置及开关柜
CN215332073U (zh) 锁具和锁具组件
CN106488103B (zh) 具有锁紧组件的数据采集装置
EP0627537A1 (de) Türüberwachungsvorrichtung
CN112863913A (zh) 防误闭锁装置的解闭锁方法和防误闭锁装置
CN210273270U (zh) 压板闭锁装置
CN114763724B (zh) 双锁芯锁头
CN216341517U (zh) 一种带有防盗功能的智能门禁系统
US4953374A (en) Secure locking mechanism
CN101218404A (zh) 带有转子固定元件的锁具
CN110767492B (zh) 用于刀闸的防误装置、刀闸防误系统及刀闸的防误方法
CN203514976U (zh) 门栓式固定锁及其钥匙
CN110676090A (zh) 防误锁具
CN112201500A (zh) 高压开关柜安全锁系统
CN217681070U (zh) 锁扣锁
CN213359674U (zh) 交流电力机车车载牵车装置及联锁组件
CN100341216C (zh) 用于电路断路器的安全互锁系统
CN114541876B (zh) 门锁
CN1214169C (zh) 拉闩组件和撞锁
CN217233077U (zh) 摇杆孔闭锁锁具
CN210575622U (zh) 防误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