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4861U - 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4861U
CN210264861U CN201920423988.0U CN201920423988U CN210264861U CN 210264861 U CN210264861 U CN 210264861U CN 201920423988 U CN201920423988 U CN 201920423988U CN 210264861 U CN210264861 U CN 210264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ter
cavity
air outlet
disp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2398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都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Qihe Autocar Spar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Qihe Autocar Spar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Qihe Autocar Spar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Qihe Autocar Spar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2398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4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4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4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涉及颗粒捕捉器技术领域。其中,这种尾气颗粒捕捉器包括内置进气腔和过滤腔的主体、配置在主体且内置有进气通道的进气管、支撑在过滤腔的过滤芯,以及内置有出气通道的出气管。过滤芯包括内置有出气腔且呈环状的骨架层、套置在骨架层的第二分散层、套置在第二分散层的第一分散层、套置在第一分散层的过滤层,以及套置在过滤层的保护层。骨架层的材质为金属,且骨架层设置有和出气腔相连通的通孔。保护层、第一分散层、第二分散层均为金属编织网制成的环状几何体,过滤层为金属纤维烧结毯制成的环状几何体。依次穿过保护层、过滤层、第一分散层、第二分散层,以及骨架层的尾气能够被吸收尾气颗粒。

Description

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颗粒捕捉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
背景技术
尾气颗粒捕捉器是一种安装在发动机排放系统中的过滤器,它可以在微粒排放物质进入大气之前将其捕捉。
现有技术中,内燃机尾气颗粒捕捉器主要由氧化催化型的DOC陶瓷滤芯(催化型蜂窝陶瓷载体)与涂覆贵金属及独特性能分子筛吸附剂的DPF陶瓷滤芯(催化型颗粒捕集器)组成。但是,DOC陶瓷滤芯需要涂覆贵金属,因此价格昂贵;而DPF陶瓷滤芯是一种堇青石蜂窝陶瓷,容易碎;此外,DPF陶瓷滤芯是一种壁流式过滤,因此易堵塞,且不好清洁。
有鉴于此,发明人在研究了现有的技术后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尾气颗粒捕捉器制作成本高,且不容易清洗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包含:
(a)壳体机构,其包括内置进气腔和过滤腔的主体,所述进气腔和所述过滤腔相连通;
(b)进气机构,其包括配置在所述主体且内置有进气通道的进气管,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进气腔相连通;
(c)过滤机构,其包括支撑在所述过滤腔的过滤芯,所述过滤芯为筒状几何体;所述过滤芯包括内置有出气腔且呈环状的骨架层、套置在所述骨架层的第二分散层、套置在所述第二分散层的第一分散层、套置在所述第一分散层的过滤层,以及套置在所述过滤层的保护层;所述骨架层的材质为金属,且所述骨架层设置有多个和所述出气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保护层、所述第一分散层、所述第二分散层均为金属编织网制成的环状几何体,所述过滤层为金属纤维烧结毯制成的环状几何体;
(d)出气机构,其包括配置在所述主体且内置有出气通道的出气管,所述出气通道和所述出气腔相连通;
尾气能够自所述进气通道,依次进入所述进气腔和所述过滤腔,并自所述过滤腔穿过所述过滤芯,流入所述出气腔,并自所述出气腔经所述出气通道排出;依次穿过所述保护层、所述过滤层、所述第一分散层、所述第二分散层,以及骨架层的尾气能够被吸收尾气颗粒。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分散层和所述第二分散层分别具有用以过气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口径。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保护层、所述过滤层、所述第一分散层、所述第二分散层,以及骨架层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尾气颗粒捕捉器还包括配置在所述滤芯且位于所述出气腔的消音筒,该消音筒和所述出气管相连通。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消音筒为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的筒状几何体。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进气机构具有设置在所述进气管的安装座,该安装座用以安装尾气颗粒捕捉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尾气颗粒捕捉器,具有成本低、易清洗,以及能够反复利用的特点。具体地,发动机产生的尾气能够自进气通道,依次进入进气腔和过滤腔,并自过滤腔穿过过滤芯,流入出气腔,并最终从出气腔经出气通道排出。本申请的过滤芯具有保护层、过滤层、第一分散层、第二分散层,以及骨架层。其中,骨架层的材质为金属且骨架层设置有多个和出气腔相连通的通孔,保护层、第一分散层、第二分散层均为金属编织网制成的环状几何体,过滤层为金属纤维烧结毯制成的环状几何体。保护层位于过滤芯的最外层,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骨架层位于滤芯的最内层,可以起到支撑第二分散层、第一分散层、过滤层,以及保护层的作用。当尾气依次穿过保护层、过滤层、第一分散层、第二分散层,以及骨架层时,过滤层可以很好的吸收尾气中的颗粒,第一分散层、第二分散层可以起到导向尾气的作用,让过滤之后的尾气可以均匀进入出气腔,即:让整个过滤器在各向侧面上都起到均衡的作用。
由于保护层、第一分散层、第二分散层均为金属编织网制成的环状几何体;过滤层为金属纤维烧结毯制成的环状几何体。因此过滤器的成本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此外,本申请的颗粒捕捉器为金属材质制成,因此可以方便清洗,且可以很好的反复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尾气颗粒捕捉器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尾气颗粒捕捉器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滤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尾气颗粒捕捉器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进气机构;2-壳体机构;3-出气机构;4-过滤机构;5-安装座;6-进气管;7-进气通道;8-进气腔;9-过滤腔;10-滤芯;11-出气腔;12-消音筒;13-主体;14-出气管;15-出气通道;16-保护层;17-过滤层;18-第一分散层;19-第二分散层;20-骨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5所示,在现有技术中,尾气颗粒捕捉器主要依靠由氧化催化型的DOC陶瓷滤芯(催化型蜂窝陶瓷载体)与涂覆贵金属及独特性能分子筛吸附剂的DPF陶瓷滤芯(催化型颗粒捕集器)组成。但是,DOC陶瓷滤芯需要涂覆贵金属,因此价格昂贵;而DPF陶瓷滤芯是一种堇青石蜂窝陶瓷,容易碎;此外,DPF陶瓷滤芯是一种壁流式过滤,因此易堵塞,且不好清洁。因此,提供一种价格适当,且容易清洁的尾气颗粒捕捉器,非常的必要。
由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包含:
(a)壳体机构2,其包括内置进气腔8和过滤腔9的主体13,进气腔8和过滤腔9相连通;
(b)进气机构1,其包括配置在主体13且内置有进气通道7的进气管6,进气通道7和进气腔8相连通;
(c)过滤机构4,其包括支撑在过滤腔9的过滤芯10,过滤芯10为筒状几何体;过滤芯10包括内置有出气腔11且呈环状的骨架层20、套置在骨架层20的第二分散层19、套置在第二分散层19的第一分散层18、套置在第一分散层18的过滤层17,以及套置在过滤层17的保护层16;骨架层20的材质为金属,且骨架层20设置有多个和出气腔11相连通的通孔,保护层16、第一分散层18、第二分散层19均为金属编织网制成的环状几何体,过滤层17为金属纤维烧结毯制成的环状几何体;
(d)出气机构3,其包括配置在主体13且内置有出气通道15的出气管14,出气通道15和出气腔11相连通;
尾气能够自进气通道7,依次进入进气腔8和过滤腔9,并自过滤腔9穿过过滤芯10,流入出气腔11,并自出气腔11经出气通道15排出;依次穿过保护层16、过滤层17、第一分散层18、第二分散层19,以及骨架层20的尾气能够被吸收尾气颗粒。
具体地,由图2和图4所示,发动机产生的尾气能够自进气通道7,依次进入进气腔8和过滤腔9,并自过滤腔9穿过过滤芯10,流入出气腔11,并最终从出气腔11经出气通道15排出。本实施例的过滤芯10具有保护层16、过滤层17、第一分散层18、第二分散层19,以及骨架层20。其中,骨架层20的材质为金属且骨架层20设置有多个和出气腔11相连通的通孔,保护层16、第一分散层18、第二分散层19均为金属编织网制成的环状几何体,过滤层17为金属纤维烧结毯制成的环状几何体。保护层16位于过滤芯10的最外层,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骨架层20位于滤芯10的最内层,可以起到支撑第二分散层19、第一分散层18、过滤层17,以及保护层16的作用。当尾气依次穿过保护层16、过滤层17、第一分散层18、第二分散层19,以及骨架层20时,过滤层17可以很好的吸收尾气中的颗粒,第一分散层18、第二分散层19可以起到导向尾气的作用,让过滤之后的尾气可以均匀进入出气腔11,即:让整个过滤器在各向侧面上都起到均衡的作用。
由于保护层16、第一分散层18、第二分散层19均为金属编织网制成的环状几何体;过滤层17为金属纤维烧结毯制成的环状几何体。因此过滤器的成本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此外,本实施例的颗粒捕捉器为金属材质制成,因此可以方便清洗,且可以很好的反复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16、第一分散层18、第二分散层19均为金属编织网制成的环状几何体;过滤层17为金属纤维烧结毯制成的环状几何体。其中,金属编织网是一种横竖编制在一起的金属网,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金属纤维烧结毯亦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16、过滤层17、第一分散层18、第二分散层19,以及骨架层20的材质均为不锈钢。在另一实施例中,保护层16、过滤层17、第一分散层18、第二分散层19,以及骨架层20可以采用其他金属材质。
由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散层18和第二分散层19分别具有用以过气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第二间隙的口径大于第一间隙的口径。由于第二分散层19位于第一分散层18的内部,即:第二分散层19更加靠近出气腔11,第二间隙的口径大于第一间隙的口径,可以更加有益于尾气分散到出气腔11内。
由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尾气颗粒捕捉器还包括配置在滤芯10且位于出气腔11的消音筒12,该消音筒12和出气管14相连通。其中,消音筒12为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的筒状几何体。消音筒12的设置可以起到降低尾气颗粒捕捉器的工作噪音。
由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气机构1具有设置在进气管6的安装座5,该安装座用以安装尾气颗粒捕捉器。
本实施例的尾气颗粒捕捉器通过上述设置,相比现有技术的尾气颗粒捕捉器,不仅具有更低的成本,而且还具有易清洗、能够反复利用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a)壳体机构(2),其包括内置进气腔(8)和过滤腔(9)的主体(13),所述进气腔(8)和所述过滤腔(9)相连通;
(b)进气机构(1),其包括配置在所述主体(13)且内置有进气通道(7)的进气管(6),所述进气通道(7)和所述进气腔(8)相连通;
(c)过滤机构(4),其包括支撑在所述过滤腔(9)的过滤芯(10),所述过滤芯(10)为筒状几何体;所述过滤芯(10)包括内置有出气腔(11)且呈环状的骨架层(20)、套置在所述骨架层(20)的第二分散层(19)、套置在所述第二分散层(19)的第一分散层(18)、套置在所述第一分散层(18)的过滤层(17),以及套置在所述过滤层(17)的保护层(16);所述骨架层(20)的材质为金属,且所述骨架层(20)设置有多个和所述出气腔(11)相连通的通孔,所述保护层(16)、所述第一分散层(18)、所述第二分散层(19)均为金属编织网制成的环状几何体,所述过滤层(17)为金属纤维烧结毯制成的环状几何体;
(d)出气机构(3),其包括配置在所述主体(13)且内置有出气通道(15)的出气管(14),所述出气通道(15)和所述出气腔(11)相连通;
尾气能够自所述进气通道(7),依次进入所述进气腔(8)和所述过滤腔(9),并自所述过滤腔(9)穿过所述过滤芯(10),流入所述出气腔(11),并自所述出气腔(11)经所述出气通道(15)排出;依次穿过所述保护层(16)、所述过滤层(17)、所述第一分散层(18)、所述第二分散层(19),以及骨架层(20)的尾气能够被吸收尾气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散层(18)和所述第二分散层(19)分别具有用以过气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口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6)、所述过滤层(17)、所述第一分散层(18)、所述第二分散层(19),以及骨架层(20)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颗粒捕捉器还包括配置在所述滤芯(10)且位于所述出气腔(11)的消音筒(12),该消音筒(12)和所述出气管(14)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筒(12)为侧壁设置有多个通孔的筒状几何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1)具有设置在所述进气管(6)的安装座(5),该安装座用以安装尾气颗粒捕捉器。
CN201920423988.0U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 Active CN210264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3988.0U CN210264861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3988.0U CN210264861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4861U true CN210264861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21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23988.0U Active CN210264861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4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5283B (zh) 气体处理装置
US8158195B2 (en) Catalytic convert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4549C (zh) 用于柴油机的粒子收集器
JPH0949421A (ja)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用パティキュレートトラップ
CN108625933A (zh) 一种基于doc和dpf的柴油机颗粒捕捉器
CN208793066U (zh) 一种基于doc和dpf的柴油机颗粒捕捉器
WO2003044340A1 (fr) Dispositif de tourbillonnement et systeme de traitement des gaz d'echappement d'un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US20110120101A1 (en) Filter for vehicle exhaust system
CN210264861U (zh) 一种尾气颗粒捕捉器
CN110339646A (zh) 分层式滤芯及其发动机微粒捕集器
CN205779140U (zh) 一种汽车尾气减排装置
CN212054861U (zh) 高捕捉效率的颗粒捕捉器
CN203614174U (zh) 双丝混合勾编的载体单元
CN2937495Y (zh) 复合式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装置
CN112901312A (zh) 一种柴油机排气净化处理装置与方法
CN207879427U (zh) 一种半筒分离式汽车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JP2005329404A (ja) 排ガス浄化用フィルター
CN219888137U (zh) 一种汽车尾气颗粒捕捉器
CN106593582A (zh) 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CN212337494U (zh) 一种可降噪除尘的车载发电机组进排气装置
KR20130102883A (ko) 배기가스 여과 장치
CN215719032U (zh) 一种排气管消音器及排气系统总成
CN104612794A (zh) 一种轻型客车及其柴油机催化器
CN216986842U (zh) 除尘滤筒、除尘器及除尘系统
CN210021485U (zh) 一种高性能过滤陶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