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3697U - 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3697U
CN210263697U CN201920976400.4U CN201920976400U CN210263697U CN 210263697 U CN210263697 U CN 210263697U CN 201920976400 U CN201920976400 U CN 201920976400U CN 210263697 U CN210263697 U CN 210263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ide plate
plate
shaped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64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麦树芬
陆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tentech Guangdo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tentech Guangdo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tentech Guangdong Ltd filed Critical Potentech Guangdo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764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3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3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3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其第一侧板在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配合的面上依次设置有一矩形凹槽、预定数量的第一弧形凸起及一第一平面拼接段,且相邻的该第一弧形凸起之间均设置有一第一弧形凹槽,该第二侧板在其与该第一侧板配合的面上依次设置有一矩形凸起、与该第一弧形凸起数量相适配的第二弧形凹槽及一第二平面拼接段,且相邻的该第二弧形凹槽之间均设置有一第二弧形凸起,该矩形凹槽与该矩形凸起配合使得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粘合不易转动、角度稳定,该第一弧形凸起与该第二弧形凹槽适配,该第一弧形凹槽与该第二弧形凸起适配,增大了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的粘合面积,增大了粘合力度,使得该PVC低发泡转角板结构更稳固。

Description

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装饰板材,尤其涉及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
背景技术
用PVC低发泡板来取代现有建筑中常有的各种木板,可以起到减少树木砍伐,保护环境的目的,而且采用木材或者壁纸对墙面或者家具等进行包覆装饰时,壁纸及木材等易发生吸潮加之质地不够坚硬,不能够很好起到包覆保护作用,基于此种情况采用隔音、隔热、防潮、防霉性能更优且易于加工、不易老化的PVC低发泡板包覆保护建筑柱体这种方式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目前采用PVC低发泡板包覆保护建筑柱体时,主要包括以下方式,一种是使用专用转角连接件将两片板材连接,然后使用胶水类产品将转角连接件与板材之间的间隙密封,其存在安装麻烦、外观不够美观、易于产生间隙的缺点,降低了PVC低发泡本身能达到的对建筑及家具的保护力度;另外一种采用一整片的PVC发泡板通过切割同一侧的预定部位后弯折而形成环绕柱体的保护外层,由于用于弯折的部位厚度常常较薄,其存在预加工要求高,安装过程中可弯折处易损坏,且后期使用过程中承受外力能力差的缺点;还有一种是在转角处将两块相邻的板材切割为斜边,且两块板材的斜边可以互相适配组装成一定角度,用于包覆柱体,由于板材切割为斜边后,斜边尽头处厚度变薄,存在安装过程中易于磕坏、使用过程受到撞击易损坏的缺点。基于目前PVC低发泡用作转角板的情况,需要一种安装和使用性能更优的PVC低发泡转角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固、安装及使用过程不易受损伤的PVC低发泡板转角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其用于包覆柱体,其包括一第一侧板及与所述第一侧板直角拼接的一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在其与所述第二侧板配合的面上依次设置有一矩形凹槽、预定数量的第一弧形凸起及一第一平面拼接段,且相邻的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之间均设置有一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二侧板在其与所述第一侧板配合的面上依次设置有一矩形凸起、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数量及形状相适配的第二弧形凹槽及一第二平面拼接段,相邻的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之间均设置有一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矩形凹槽与所述矩形凸起相适配,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二弧形凸起相适配,且所述矩形凹槽与所述第一平面拼接段沿所述第一侧板长度方向的长度相等,所述矩形凹槽的沿所述第一侧板长度方向的长度等于0.3~0.35倍的所述第二侧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平面拼接段与所述第二平面拼接段相互配合的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长度方向及所述第二侧板长度方向呈45°。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厚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凸起、所述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形凸起及所述第二弧形凹槽均为圆拱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凸起沿所述第一侧板厚度方向的长度等于0.3~0.4倍的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凹槽沿所述第一侧板厚度方向的长度等于0.1~0.2倍的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矩形凹槽包括一底面,所述底面距离所述第一侧板表面高度为所述所述第一侧板厚度的1/2。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转角处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所述PVC低发泡板转角板的第一侧板在其与所述第二侧板配合的面上依次设置有一矩形凹槽、预定数量的第一弧形凸起及一第一平面拼接段,且相邻的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之间均设置有一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二侧板在其与所述第一侧板配合的面上依次设置有一矩形凸起、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数量相适配的第二弧形凹槽及一第二平面拼接段,且相邻的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之间均设置有一第二弧形凸起,其中所述矩形凹槽与所述矩形凸起配合使得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粘合不易发生转动、角度稳定;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适配,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适配,弧形结构的适配最大限度的增大了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粘合面积,增大了粘合力度,使得所述PVC低发泡转角板结构更稳固;且所述矩形凹槽与所述第一平面拼接段沿所述第一侧板长度方向的长度相等,两者长度均等于0.3~0.35倍的所述第二侧板的厚度,目的在于结合PVC低发泡板的分层的特点,使所述矩形凹槽与所述第一平面拼接段处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硬度较高的外层内,使得所述PVC低发泡转角板连接紧固。
另外,所述第一平面拼接段与所述第二平面拼接段相互配合的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长度方向及所述第二侧板长度方向呈45°,能够保证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拼接角度为直角,且可采用同样的刀具对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进行切割加工,避免了切割角度小于45°时,所述第一平面拼接段与所述第二平面拼接段出现厚度过窄段,保证了所述PVC低发泡板转角板在安装和使用中不易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PVC低发泡转角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PVC低发泡转角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侧板、1a-第一侧板、11-矩形凹槽、111-底面、12-第一弧形凸起、12a-第一弧形凸起、13-第一平面拼接段、14-第一弧形凹槽、2-第二侧板、2a-第二侧板、21-矩形凸起、22-第二弧形凹槽、22a-第二弧形凹槽、23-第二平面拼接段、24-第二弧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其用于包覆柱体,其包括一第一侧板1及一第二侧板2,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呈直角拼接成所述PVC低发泡板转角板。
所述第一侧板1在其与所述第二侧板2配合的面上依次设置有一矩形凹槽11、一对第一弧形凸起12及一第一平面拼接段13,且相邻的所述第一弧形凸起12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弧形凹槽14;所述第二侧板2在其与所述第一侧板1配合的面上依次设置有一矩形凸起21、一对第二弧形凹槽22及一第二平面拼接段23,相邻的所述第二弧形凹槽22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弧形凸起24。
所述矩形凹槽11与所述矩形凸起21相适配,起到定位销的作用,使得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2板粘合不易发生转动、角度稳定。
所述第一弧形凸起12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22相适配,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4与所述第二弧形凸起24相适配,所述第一弧形凸起12、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4、所述第二弧形凸起24及所述第二弧形凹槽22均为圆拱形,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凸起12、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4、所述第二弧形凸起24及所述第二弧形凹槽22的横截面均一端为矩形,另一端为以矩形的宽度为直径的半圆。且所述第一弧形凸起12沿所述第一侧板1厚度方向的长度等于0.35倍的所述第一侧板1的厚度,即是所述第一弧形凸起12的顶部最凸出点距离所述矩形凹槽11的一底面111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0.35倍的所述第一侧板1的厚度。由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22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12相适配,所以所述第二弧形凹槽22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12的尺寸适配,而且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拼接时所述第二弧形凹槽22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12位置适配。其中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4沿所述第一侧板1厚度方向的长度等于0.1倍的所述第一侧板1的厚度,也即是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4最低点到所述矩形凹槽11的底面111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为0.1倍的所述第一侧板1的厚度。同样,由于所述第二弧形凸起24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4适配,所述第二弧形凸起24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4尺寸适配,而且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拼接时所述第二弧形凸起24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4位置适配。
所述矩形凹槽11与所述第一平面拼接段13沿所述第一侧板1长度方向的长度相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矩形凹槽11与所述第一平面拼接段13沿所述第一侧板1长度方向的长度等于0.31倍的所述第二侧板2的厚度,且所述矩形凹槽11包括所述底面111,所述底面111距离所述第一侧板1表面高度为所述所述第一侧板厚度的1/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厚度相等,所述第一平面拼接段13与所述第二平面拼接段23相互配合的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1长度方向及所述第二侧板2长度方向呈45°,可使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拼接角度为直角,且可采用同样的刀具对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进行切割分别加工成所述第一平面拼接段13与所述第二平面拼接段13,且避免了采用其他角度拼接时,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中必定会出现一者切割角度小于45°的情况,进而避免了切割角度小时所述第一平面拼接段13或所述第二平面拼接段23出现厚度过窄段的情况,保证了所述PVC低发泡板转角板在安装和使用中不易受到损伤。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所述PVC低发泡板转角板的第一侧板1在其与所述第二侧板2配合的面上依次设置有一矩形凹槽11、一对第一弧形凸起12及一第一平面拼接段13,且相邻的所述第一弧形凸起12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弧形凹槽14,所述第二侧板2在其与所述第一侧板1配合的面上依次设置有一矩形凸起21、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12数量相适配的第二弧形凹槽22及一第二平面拼接段23,且相邻的所述第二弧形凹槽22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弧形凸起24,其中所述矩形凹槽11与所述矩形凸起21配合使得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粘合不易发生转动、角度稳定;所述第一弧形凸起12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22适配,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4与所述第二弧形凸24起适配,弧形结构的适配最大限度的增大了所述第一侧板1与所述第二侧板2之间的粘合面积,增大了粘合力度,使得所述PVC低发泡转角板结构更稳固;且所述矩形凹槽1与所述第一平面拼接段1沿所述第一侧板长度1方向的长度相等,两者长度均等于0.3~0.35倍的所述第二侧板2的厚度,目的在于结合PVC低发泡板的分层的特点,使所述矩形凸起21与所述第二平面拼接段23处于所述第二侧板2的硬度较高的外层内,同样,使所述矩形凸起21与所述第二平面拼接段23处于所述第二侧板2的硬度较高的外层内,使得所述PVC低发泡转角板连接紧固。
实施例二
参阅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仅设置有一第一弧形凸12a起,所述第二侧板2a仅设置有一第二弧形凹槽22a,且所述第一侧板1a与所述第二侧板2a转角处为圆弧形。
本实施例不仅具有实施例一所具有的优点,且所述第一侧板1a与所述第二侧板2a拼接后的转角处设置有圆弧形,使得所述PVC低发泡转角板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更为安全,不易划伤人。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其用于包覆柱体,其包括一第一侧板及与所述第一侧板直角拼接的一第二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在其与所述第二侧板配合的面上依次设置有一矩形凹槽、预定数量的第一弧形凸起及一第一平面拼接段,且相邻的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之间均设置有一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二侧板在其与所述第一侧板配合的面上依次设置有一矩形凸起、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数量及形状相适配的第二弧形凹槽及一第二平面拼接段,相邻的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之间均设置有一第二弧形凸起,所述矩形凹槽与所述矩形凸起相适配,所述第一弧形凸起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相适配,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二弧形凸起相适配,且所述矩形凹槽与所述第一平面拼接段沿所述第一侧板长度方向的长度相等,所述矩形凹槽的沿所述第一侧板长度方向的长度等于0.3~0.35倍的所述第二侧板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低发泡转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拼接段与所述第二平面拼接段相互配合的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长度方向及所述第二侧板长度方向呈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低发泡转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厚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低发泡转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所述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弧形凸起及所述第二弧形凹槽均为圆拱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VC低发泡转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沿所述第一侧板厚度方向的长度等于0.3~0.4倍的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VC低发泡转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沿所述第一侧板厚度方向的长度等于0.1~0.2倍的所述第一侧板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低发泡转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凹槽包括一底面,所述底面距离所述第一侧板表面高度为所述第一侧板厚度的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低发泡转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转角处为圆弧形。
CN201920976400.4U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 Active CN210263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6400.4U CN210263697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6400.4U CN210263697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3697U true CN210263697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45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6400.4U Active CN210263697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3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44788A (zh) 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
CN210263697U (zh) 一种pvc低发泡转角板
CN214995451U (zh)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墙面阴角阳角的通用收边件
CN116409033A (zh) 一种可调整板面凹凸、弯曲的复合板材
KR200460440Y1 (ko) 가구용 엠디에프 패널
CN211817606U (zh) 一种墙板与墙板之间的无缝拼接结构
CN210828026U (zh) 一种集成吊顶结构
JP5508939B2 (ja) 紙製額縁
KR101421682B1 (ko) 가구용 판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1231177U (zh) 吊顶用指接板
KR20200129688A (ko) 흡음보드의 측면 마무리 방법 및 그 흡음보드
CN112127561A (zh) 一种蒙德里安背景墙及其安装方法
CN111270782A (zh) 蜂窝板连接结构
CN215670729U (zh) 一种木制护墙结构
CN205712725U (zh) 一种组合式墙板
CN213290591U (zh) 一种新型多层原木组合拼接板材装置
CN212959399U (zh) 一种板材连接结构
CN212078536U (zh) 一种护墙板与安装面安装的型材组件
CN216109457U (zh) 圆弧阳角墙板及墙板拼接结构
JP6703330B2 (ja) 化粧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654651U (zh) 一种转角板
CN218374867U (zh) 一种金属板与无机板组成的复合装饰墙板
CN212248856U (zh) 一种装饰吊顶基层阴角直角处成品连接件
CN211172437U (zh) 一种具有互锁功能的墙板
CN220644951U (zh) 一种留置场所软包房间弧形阳角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