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58784U - 可转变成救生衣的座椅靠背罩 - Google Patents

可转变成救生衣的座椅靠背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58784U
CN210258784U CN201890000206.6U CN201890000206U CN210258784U CN 210258784 U CN210258784 U CN 210258784U CN 201890000206 U CN201890000206 U CN 201890000206U CN 210258784 U CN210258784 U CN 210258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back
back cover
present
life jacket
vi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900002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珍硕
阵熙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58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587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63C9/11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covering the torso, e.g. harnesses
    • B63C9/115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covering the torso, e.g. harnesses using solid buoya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11/06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 B64D11/0627Seats combined with storage means
    • B64D11/0629Seats combined with storage means the storage means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emergency equipment
    • B64D11/0631Seats combined with storage means the storage means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emergency equipment for life v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63C9/11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covering the torso, e.g. harn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28Adaptations of vessel parts or furnishings to life-saving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1/00Passenger or crew accommodation; Flight-deck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11/06Arrangements of seats, or adaptation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seats
    • B64D11/0647Seat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pholstery or cushioning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25/00Emergency apparatus 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25/02Supports or holding means for living bodies
    • B64D25/04Seat modif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转变成救生衣的座椅靠背罩,其在平时能作为座椅靠背罩使用,而在紧急状况下可转变成救生衣。具体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变成救生衣的座椅靠背罩,被设置成覆盖座椅靠背,其包括:前面部,覆盖所述座椅靠背的前面;后面部,覆盖所述座椅靠背的后面;连接部,设置成横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端,用于连接所述前面部和所述后面部;以及浮体,设置在所述前面部、后面部及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上。

Description

可转变成救生衣的座椅靠背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转变成救生衣的座椅靠背罩,一面能作为椅罩应用,另一面能作为救生衣使用。
背景技术
如今,政府加强对如海上船舶等,能发生大型事故的场所中,应设置按规定人员比例的救生物品的规定。但是,履行这种规定,船舶有限的面积和收容规模成为突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发出了简化、小型化或可变化的救生物品,这种小型化或能变化的救生物品仍然具有难以适用在有限的船舶面积的问题,而且,随着所开发的救生物品的小型化或简化,无法发挥其功能,难以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
美国授权专利第5335882号涉及一种可转变成救生衣的飞机座椅用坐垫,虽然其设置在座椅底板的坐垫可转变成救生衣,使用者便于掌握位置,且不需要其他移动,能迅速穿戴,但是不能适用在现有座椅上,需要将现有座椅整体更换,才能设置救生衣。
另一方面,所述美国授权专利中,将浮材作为座椅的坐垫使用,伸入脖子和胳膊的部分需要在穿戴之前进行拆卸,因此在穿戴上存在不便。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能直接适用在现有飞机或船舶中设置的座椅上,当作为救生衣使用时,任何人都能方便直观地穿戴的救生衣。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所述的问题及其他问题。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变成救生衣的座椅靠背罩,其能适用在现有飞机或船舶中已有的座椅上,日常使用时作为座椅靠背罩,紧急情况发生时,可作为救生衣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非限定在以上提及的技术问题,关于未提及的其他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从以下记载中明确理解。
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转变成救生衣的座椅靠背罩,设置成覆盖座椅靠背,其包括:前面部,覆盖所述座椅靠背的前面;后面部,覆盖所述座椅靠背的后面;连接部,横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端,用于连接所述前面部和所述后面部;以及浮体,设置在所述前面部、后面部及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上。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座椅靠背罩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能够简便适用于现有飞机或船舶的已有设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在日常使用时,能作为赋予缓冲感的座椅靠背罩使用,而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简便地变成救生衣。
本实用新型的可适用范围从以下详细说明变得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范围内多种变更及修改,能使技术人员明确理解,因此,详细说明及如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等特定实施例,应理解为只作为示例而提供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座椅靠背罩100(以下简称靠背罩)的展开状态的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靠背罩100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靠背罩100的后面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靠背罩100的主视图(a)及后视图(b)。
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靠背罩100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靠背罩100的俯视图。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靠背罩100的救生衣面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救生衣面的靠背罩100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救生衣面的靠背罩100的后面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救生衣面的靠背罩100的主视图(a)及后视图(b)。
图1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救生衣面的靠背罩100的侧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救生衣面的靠背罩100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将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座椅靠背罩100连接到座椅上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与附图标记无关,对于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对此的重复说明。对于以下说明中使用的构成要素的后缀“模块”及“部”为,只考虑撰写说明书的简便性而被赋予或混用,其自身并非具有互相区别的意思或作用。并且,在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的过程中,当认为对于关联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有可能混淆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的宗旨时,省略其详细说明。并且,附图是为了便于理解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而提出的,附图并非限制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思想,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均等物乃至代替物,应理解为都包括在内。
包括诸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术语可用于说明各种构成要素,但是所述构成要素并非限定于所述术语。所述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构成要素与另一个构成要素为目的。
应当理解,当提及某一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连接”或“接触”时,这不仅包括与其他构成要素直接连接或接触的情况,还应理解为包括在其中间存在其他构成要素的情况。反之,当提及某一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直接连接”或“直接接触”时,应理解为其中间不存在其他构成要素。
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否则单数的表达包括复数的表达。
在本申请中,应当理解“包括”或“具有”等术语用于指定存在说明书中所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其组合,并非预先排除一个或其以上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了一种在日常使用时,能作为覆盖飞机或船舶中已有座椅的靠背的罩子,在紧急情况时,使用者能简便的穿戴在身上,能作为救生衣应用的罩子。以下参照附图对这种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座椅靠背罩100(以下简称靠背罩)的展开状态的图。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靠背罩100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靠背罩100的后面立体图。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靠背罩100的主视图(a)及后视图(b)。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靠背罩100的侧视图。虽然图5的侧视图为右视图,左视图与右视图左右对称并相同,因此省略。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靠背罩100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覆盖座椅靠背的靠背罩100可包括:前面部101,覆盖所述座椅靠背的前面;后面部103,覆盖所述座椅靠背的后面;连接部102,横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端,用于连接所述前面部和所述后面部;以及浮体110,设置在所述前面部101、后面部103及连接部102中的至少一个上。
所述浮体110可为固体形状的浮体。固体形状的浮体可通过将聚乙烯(PE)或PVC(聚氯乙烯)、NBR(Nitrile-butadiene rubber,丁腈橡胶)、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合成树脂发泡成型形成的泡沫等发泡性树脂,加工成板状而制造。
NBR(Nitrile-butadiene rubber,丁腈橡胶)为将丙烯腈和丁二烯以低温乳液聚合方法制作的合成橡胶产品,NBR的耐油性优秀,使用于燃料软管、鞋底、汽车零部件等,其与PVC之间的相容性优秀,可作为PVC改性剂使用。
以下,参照图1至图6进行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靠背罩100为,不区分前面部101、连接部102及后面部103而形成为一体并具有矩形板状。虽然图1是示出这种矩形板状的展开状态,但是连接部102部分横跨座椅靠背的上端时,连接部102部分自然地弯曲,从而使前面部101覆盖座椅靠背的前面,后面部103覆盖座椅靠背的后面(参照图13)。
此时,并非限定在矩形板状,只要能覆盖座椅靠背的前面或后面的形状,任何形状都可以。特别是,考虑到外观或使用的便利性,可对矩形板状的边角进行倒角处理。
另外,如图1所示,可具备设置在所述前面部101、后面部103及连接部102中的至少一个上的浮体110-1~110-10。
这种浮体110-1~110-10在转变成救生衣时提供浮力,而在作为靠背使用时起到缓冲垫的作用,以提升坐在座椅上的人的乘坐感。
设置在前面部101的前面浮体110-1、110-2比设置在后面部103的后面浮体(第九浮体)110-9具备更大的面积(更大体积)。其理由是,当穿戴救生衣时穿戴者的前侧浮力更大的情况下,穿戴者即使处于昏迷状态,也能自然地将呼吸器管露出至水面上,还能够以舒适的仰躺状态浮于水上,从而能确保安全。即,使前面浮体110-1、110-2的浮力大于后面浮体110-9的浮力。
另外,如图1所示,所述浮体设置在所述前面部101时,可设置在左右两侧。通常,救生衣需要设计成能使穿戴者便于从水中脱离。因此,从救生衣快速排水,才能用相对小的力把人拉起来。为此,在本实用新型中提出,设置在前面部101的前面浮体110-1、110-2区分成左侧的第一浮体110-1及右侧的第二浮体110-2,第一浮体110-1及第二浮体110-2之间形成有能排水的排水路112。
水沿着排水路112排出,将落水的人拉拽至地面或船舶时,需要相对少的力。
另外,多个浮体110-1~110-10可根据弯曲位置而分隔。例如,所述前面部101和连接部102的第一边界120-1为因位于座椅靠背上端而弯曲的位置。同样,后面部103和连接部102的第二边界120-2同样为因位于座椅靠背上端而弯曲的位置。
为了便于在第一边界120-1弯曲,第一浮体110-1和第四浮体110-4分隔设置,同样,第二浮体110-2和第五浮体110-5相互分隔设置。
为了便于在第二边界120-2弯曲,第六浮体110-6和后面浮体(第九浮体110-9)之间、第七浮体110-7和后面浮体(第九浮体110-9)之间以及第八浮体110-8和后面浮体(第九浮体110-9)之间均分隔设置。
另外,虽然会后述,通过切割线130将第三浮体110-3及前面浮体110-1、110-2之间、第四浮体110-4及第十浮体110-10之间、第五浮体110-5及第十浮体110-10之间、第六浮体110-6及第七浮体110-7之间、第八浮体110-8及第七浮体110-7之间分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靠背罩100,具备用于形成颈口的切割线130(例如U字形),从而在作为救生衣时,能够使穿戴者的头部通过。如图1所示,穿戴者从切割线130开放的孔伸进头部,从而穿戴在颈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用于形成颈口的切割线130具有一侧保留,而剩余部分切割的形状。因为,通过未切割的部分固定切割的部分,并通过切割的部分来支撑穿戴者的后颈部。以这种方式切割时,通过未切割并被固定的区域,使切割并开放的部分能以挂在靠背罩100的形状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说明,将这种开放的部分称为颈部支撑部140。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穿戴者在穿戴救生衣时,利用这种颈部支撑部140的自身浮力,支撑穿戴者的头部或颈部。据此,穿戴者浮在水上时,能采取舒适的姿势以长时间生存。未切割的部分为穿戴者的后颈部分。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颈部支撑部140,可分隔为多个浮体110-3、110-10、110-7。这种被分隔为多个浮体110-3、110-10、110-7在被开放时,易于弯曲,从而能以弯曲的状态,舒适地支撑穿戴者的颈部。为此,可沿着水平方向分隔为多个所述浮体110-3、110-10、110-7。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颈部支撑部140可具有卷曲的形状。为了提供这种卷曲的形状,所述浮体110-3、110-10、110-7也进一步分隔成更多个块。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颈部支撑部140进一步设置有把手111。当处于紧急情况,使用者抓住该把手111向上方向拉拽时,使该靠背罩100易于从座椅靠背脱落。
另外,为了有效地固定在座椅靠背,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具备用于固定前面部101和后面部103的第一连接带201-1。
如上所述,当非紧急状况的日常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靠背罩100要求作为靠背罩起到有效的功能。因此,不仅需要维持单纯的挂在座椅靠背的状态,还要有效地固定在座椅靠背。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为了将前面部101和后面部103互相固定,需要设置第一连接带201-1。并且,使用为救生衣时,同样为了有效地固定在穿戴者的身体上,需要第一连接带201-1。
如图所示,第一连接带201-1的一端连接在后面部103的下端,第一连接带201-1的另一端能连接在前面部101的侧面。因为,如上所述前面部101长于后面部103。特别是,第一连接带201-1的所述一端从后面部103的下端边角倾斜地向对角线方向连接。其理由是,第一连接带201-1需要以围绕座椅靠背的侧面的方式与所述前面部101连接。此时,所述第一连接带201-1的一端连接在经过所述倒角处理的矩形的边角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带201-1的中间设置有插扣202。具有上述插扣202,穿戴者能够通过插扣202的插拔而简便地分离前面部101和后面部103。例如,为了便于救生衣的穿戴和脱卸,通过插扣202分离前面部101和后面部103。
特别是,所述第一连接带201-1分别设置在前面部101的左侧一端以及右侧一端,以连接并固定左右侧。
另外,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用于连接前面部101和后面部103的第二连接带201-2。该第二连接带201-2不是单纯的为了固定在座椅靠背,而是为了作为救生衣使用时,能牢固地固定在穿戴者的身体上。
所述第二连接带201-2的一端连接在后面部103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带201-2分开成Y形状的两条,分成两条的两个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前面部101的下端的左右。分开成两条的原因是为了使第二连接带201-2从穿戴者的胯下向大腿方向包裹。其理由是,浮力对救生衣施加向上的力,而从穿戴者的胯下直接向上施加力时,会引起不便。
所述第一连接带201-1及第二连接带201-2由具有弹力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将作为座椅靠背罩的面翻过来当做救生衣。那是因为,单纯的作为靠背盖时和作为救生衣时需要的结构不同。由此,参照图1至图6说明的结构是作为座椅靠背罩时的面(以下称为靠背面),以下参照图7至图12对作为救生衣的面(以下简称救生衣面)进行说明。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靠背罩100的救生衣面的展开状态的图。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救生衣面靠背罩100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救生衣面靠背罩100的后面立体图。图1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救生衣面靠背罩100的主视图(a)及后视图(b)。图1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救生衣面靠背罩100的侧视图。图11的侧视图为右视图,左视图与右视图对称,因此省略。图1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救生衣面靠背罩100的俯视图。
因救生衣面为与靠背面相反的面,因此,在以下说明中,相同的部分将省略,只对救生衣面与靠背面不同的结构进行重点说明。在以下说明中,为了便利将救生衣面的靠背罩100称为救生衣100'。
救生衣100'的面为涂抹荧光物质或具有荧光色。这样,在海上漂流时,能使救生衣100'变得醒目。
参照图7,救生衣100'的前面部101、连接部102及后面部103中至少一个上形成有把手801-1、801-2。那是因为,要将穿戴救生衣100'的人从水中拉拽上来,需要在救生衣100'面上设置把手。为此,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把手801-1、801-2。
特别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救生衣100'具有左右两侧把手801-1、801-2。这是为了救生的效率及方便。即,双手抓着两侧的把手801-1、801-2拉拽时,体重较重人也能轻易拉上来。
所述把手801-1、801-2以横跨前面部101、连接部102及后面部103整体的方式,向上下延伸形成(参照附图)。那是因为,根据漂流的人的姿势,有可能从后方拉拽,也有可能从前方拉拽。并且,在船舶上的人拉拽时,利用上方的把手则更为方便。
为此,把手801-1、801-2以横跨前面部101、连接部102及后面部103整体的方式,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形成,并且,分为前面把手区域1101-1、上部把手区域1101-2及后面把手区域1101-3(参照图11)。
另外,可具备第一固定部701-1及第二固定部701-2,当救生衣100'通过所述切割线130开放颈部支撑部140而形成颈口时,以便牢固地固定颈部支撑部140。例如,第一固定部701-1及第二固定部701-2由粘扣材料形成,互相粘连时,能以粘连状态稳定地固定。特别是,第一固定部701-1及第二固定部701-2被固定时,由于颈部支撑部140能以弯曲状态固定,因此能更为稳定地支撑穿戴者的颈部,从而在长时间漂流时也不容易疲劳,能提升便利性。
图13是示出将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座椅靠背罩100连接到座椅上的状态图。
如图所示,靠背罩100能稳定地安装在座椅靠背上,通过浮体自身的缓冲垫效果,提升座椅的乘坐感,而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作为救生衣使用,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转变成救生衣的座椅靠背罩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这些仅仅是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性思想和其构成及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并非限定在附图或参照附图进行的说明。并且,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概念和实施例是为了进行本实用新型的同一目的而修改成其他结构或为了设计的基础,能够被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的修改或变更的等价结构均属于权利要求范围中记载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在不脱离权利要求范围中记录的实用新型的思想及范围限度内,可进行多种变化及变更。

Claims (4)

1.一种可转变成救生衣的座椅靠背罩,设置成覆盖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面部,覆盖所述座椅靠背的前面;
后面部,覆盖所述座椅靠背的后面;
连接部,横跨所述座椅靠背的上端,用于连接所述前面部和所述后面部;以及
浮体,设置在所述前面部、后面部及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变成救生衣的座椅靠背罩,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前面部和后面部互相固定的连接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变成救生衣的座椅靠背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带包括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后面部的下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前面部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变成救生衣的座椅靠背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带包括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后面部的下端,而以Y字形分开的两个另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前面部下端的左右侧。
CN201890000206.6U 2018-07-04 2018-07-04 可转变成救生衣的座椅靠背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5878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KR2018/007531 WO2020009254A1 (ko) 2018-07-04 2018-07-04 구명조끼로 가변 가능한 의자 등받이 덮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58784U true CN210258784U (zh) 2020-04-07

Family

ID=69059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9000020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58784U (zh) 2018-07-04 2018-07-04 可转变成救生衣的座椅靠背罩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14341B2 (zh)
JP (1) JP2020536720A (zh)
CN (1) CN210258784U (zh)
WO (1) WO202000925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29118A (en) * 1950-11-04 1953-02-24 Frieder Buoyant vest
JPH0529448U (ja) * 1991-09-30 1993-04-20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救命胴衣及び椅子
US5335882A (en) 1993-05-10 1994-08-09 Frank Bonacci Combination seat cushion and life vest particularly adapted to an aircraft chair
US7465207B2 (en) * 2005-12-14 2008-12-16 Bradley Whitney Wearable personal floatation boating cushion apparatus
US20110004968A1 (en) * 2009-07-10 2011-01-13 Arthur Morgan Flotation Body Armor System
KR101120524B1 (ko) 2011-08-23 2012-03-05 한정택 구명대 일체형 의자
JP2013071475A (ja) * 2011-09-26 2013-04-22 Medical Japan Co Ltd ライフジャケット
JP5848990B2 (ja) * 2012-02-01 2016-01-27 日本ヘルスシューズ株式会社 ライフジャケット
JP3180593U (ja) * 2012-10-15 2012-12-27 早川 力 ライフジャケット
KR101647297B1 (ko) 2015-03-19 2016-08-10 하진석 구명부기 및 구명조끼로 가변되는 의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36720A (ja) 2020-12-17
WO2020009254A1 (ko) 2020-01-09
US11214341B2 (en) 2022-01-04
US20210221487A1 (en) 2021-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5207B2 (en) Wearable personal floatation boating cushion apparatus
US5335882A (en) Combination seat cushion and life vest particularly adapted to an aircraft chair
CN204184220U (zh) 汽车用落水逃生座椅
US20110240692A1 (en) Survival backpack that converts to a personal flotation device
US10286987B2 (en) Life jacket with visual awareness safety accessory
US6089936A (en) Personal floatation device
CN207875945U (zh) 单一大小适合众人的个人漂浮装置
CN210258784U (zh) 可转变成救生衣的座椅靠背罩
US3152343A (en) Foldable yoke life presservers
CN110431072B (zh) 背包用救生衣以及背包用救生衣的使用方法
KR101120524B1 (ko) 구명대 일체형 의자
US3065476A (en) Foldable yoke life preserver
KR102357113B1 (ko) 구명조끼로 가변 가능한 의자 등받이 덮개
US3366984A (en) Life vest
US8961253B1 (en) Personal floatation device with float chair and kayak mounting features
US5482324A (en) Supplemental car seat belt for protecting users wtih stomas
US3247531A (en) Buoyant vest
KR20200056599A (ko) 구명조끼 일체형 의자
KR20200142490A (ko) 구명조끼로 가변 가능한 의자 등받이 덮개
KR20200019546A (ko) 구명조끼로 가변 가능한 의자 등받이 덮개
US3225369A (en) Combination cushion and life jacket
US6033275A (en) Water safety floatation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method
JPH0529448U (ja) 救命胴衣及び椅子
WO2020003455A1 (ja) 背負い鞄用救命胴体及び背負い鞄用救命胴体の使用方法
JP2016198370A (ja) 救命胴衣付き椅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