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58562U - 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58562U
CN210258562U CN201920149335.8U CN201920149335U CN210258562U CN 210258562 U CN210258562 U CN 210258562U CN 201920149335 U CN201920149335 U CN 201920149335U CN 210258562 U CN210258562 U CN 210258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opening
stretching
outer panel
rib
body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493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坤
高仕杰
张其国
王延贺
赵洪亮
李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Rainchst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Rainchst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Rainchst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Rainchst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493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58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58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585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前门洞和后门洞。前门洞的右侧边位置设有第一拉伸筋,后门洞的左侧边位置设有第二拉伸筋,本体左侧边的下部设有第三拉伸筋。拉伸筋的延伸方向沿着门洞侧边或本体的侧边延伸,拉伸筋可有效控制拉伸过程中板料进料速度及进料大小,消除产品开裂或起皱现象。后门洞的左下角位置设有吸料特征,吸料特征为鼓包结构,吸料特征将拉伸成型过程中多余的料片吸收,既保护模具又避免零部件形成叠料。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通过增加吸皱筋和吸料特征,有利于拉伸时增大材料流动阻力,平衡材料的流动速度,吸收多余材料,彻底消除拉伸工序中产品开裂和起皱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外形是由许多轮廓尺寸较大且具有空间曲面形状的覆盖件焊接而成,因此对覆盖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有较高的要求。车身侧围外板是汽车冲压零件中外形尺寸最大、形状最复杂且最为关键的覆盖件,其表面质量要求平滑、棱线清晰,不允许有起皱、划伤、毛刺等缺陷。
如图2和图3共同所示,车身侧围外板8是由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9经过拉伸,修边冲孔,翻边整形等工序后得到。现有技术中,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9在拉伸时,存在制件开裂、变化急剧部位的起皱、刚性不足、回弹及翘曲等问题,进而使得产品开裂或起皱,影响了车身侧围外板8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通过结构优化,有利于拉伸时增大材料流动阻力,平衡材料的流动速度,使材料承受足够的拉伸应力,吸收多余材料,彻底消除拉伸起皱现象。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后门洞,本体上设有拉伸筋,拉伸筋沿着本体上的边延伸设置,拉伸筋可有效控制拉伸过程中板料进料速度及进料大小,消除产品开裂或起皱现象。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本体上设有前门洞,前门洞的右侧边位置设有第一拉伸筋。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拉伸筋的延伸方向与前门洞的右侧边的延伸方向相同。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拉伸筋的长度为前门洞右侧边长度的1/2~1/3。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后门洞的左侧边位置设有第二拉伸筋。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拉伸筋的延伸方向与后门洞的左侧边的延伸方向相同。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拉伸筋的长度为后门洞左侧边长度的1/2~1/3。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本体左侧边的下部设有第三拉伸筋。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三拉伸筋的延伸方向与本体左侧边的延伸方向相同。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后门洞的左下角位置设有吸料特征,吸料特征为鼓包结构,吸料特征将拉伸成型过程中多余且无处可去的料片吸收,既保护模具又避免零部件形成叠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在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上增加吸皱筋和吸料特征,有利于拉伸时增大材料流动阻力,平衡材料的流动速度,使材料承受足够的拉伸应力,吸收多余材料,解决拉延中制件开裂、变化急剧部位的起皱、刚性不足、回弹及翘曲等问题,可以使凸模在拉延后期吸收皱纹,避免波纹带进产品,利用筋的形状、宽度和高度的变化来控制材料的流动速度和流动量,可以较好的调整侧围模具的状态,保证零件的质量。拉伸工序中既能保护模具又可避免零部件形成叠料,彻底消除拉伸工序中产品开裂和起皱的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车身侧围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背景技术中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前门洞,3-后门洞,4-第一拉伸筋,5-第二拉伸筋,6-第三拉伸筋,7-吸料特征,8-车身侧围外板,9-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包括本体1和设置在本体1上的前门洞2和后门洞3。本体1上设有拉伸筋,拉伸筋沿着本体1上的边延伸设置,拉伸筋可有效控制拉伸过程中板料进料速度及进料大小,消除产品开裂或起皱现象。拉伸筋包括第一拉伸筋4、第二拉伸筋5和第三拉伸筋6。
如图1所示,前门洞2的右侧边位置设有第一拉伸筋4。第一拉伸筋4的延伸方向与前门洞2的右侧边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拉伸筋4的长度为前门洞2右侧边长度的1/2~1/3。后门洞3的左侧边位置设有第二拉伸筋5。第二拉伸筋5的延伸方向与后门洞3的左侧边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拉伸筋5的长度为后门洞3左侧边长度的1/2~1/3。本体1左侧边的下部设有第三拉伸筋6。第三拉伸筋6的延伸方向与本体1左侧边的延伸方向相同。拉伸筋可有效控制板料进料速度及进料大小,调整产品成型过程中出现的零部件外观质量问题,消除产品开裂或起皱现象。
如图1所示,后门洞3的左下角位置设有吸料特征7,吸料特征7为长圆形的鼓包结构,吸料特征7将拉伸成型过程中多余且无处可去的料片吸收并形成特征,既保护模具又避免零部件形成叠料,消除产品起皱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通过冲压SE(simultaneousengineering)分析,改善制件结构,达到合理的零件成形工艺性,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工艺性不好的部位,在工艺设计阶段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工艺补充来改善其工艺以达到最佳效果。存在形状变化急剧的过渡处,成形深度有差异。因此,在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上增加吸皱筋或吸料特征,有利于拉伸时增大材料流动阻力,平衡材料的流动速度,使材料承受足够的拉伸应力,吸收多余材料,解决拉延中制件开裂、变化急剧部位的起皱、刚性不足、回弹及翘曲等问题,可以使凸模在拉延后期吸收皱纹,避免波纹带进产品,利用筋的形状、宽度和高度的变化来控制材料的流动速度和流动量,可以较好的调整侧围模具的状态,保证零件的质量。拉伸工序中既能保护模具又可避免零部件形成叠料,彻底消除拉伸工序中产品开裂和起皱的现象。
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不应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设置在本体(1)上的后门洞(3),本体(1)上设有拉伸筋,拉伸筋沿着本体(1)上的边延伸设置,拉伸筋可有效控制拉伸过程中板料进料速度及进料大小,消除产品开裂或起皱现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设有前门洞(2),前门洞(2)的右侧边位置设有第一拉伸筋(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伸筋(4)的延伸方向与前门洞(2)的右侧边的延伸方向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伸筋(4)的长度为前门洞(2)右侧边长度的1/2~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洞(3)的左侧边位置设有第二拉伸筋(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伸筋(5)的延伸方向与后门洞(3)的左侧边的延伸方向相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伸筋(5)的长度为后门洞(3)左侧边长度的1/2~1/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左侧边的下部设有第三拉伸筋(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拉伸筋(6)的延伸方向与本体(1)左侧边的延伸方向相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洞(3)的左下角位置设有吸料特征(7),吸料特征(7)为鼓包结构,吸料特征(7)将拉伸成型过程中多余且无处可去的料片吸收,既保护模具又避免零部件形成叠料。
CN201920149335.8U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58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9335.8U CN210258562U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49335.8U CN210258562U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58562U true CN210258562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10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4933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58562U (zh) 2019-01-28 2019-01-28 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585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2292B (zh)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ress-formed product and a press-formed product, and a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f the press-formed product
CN107470432B (zh) 翼子板拉延成型工艺
CN109550846B (zh) 中柱内板翻边模具及应用翻边模具的生产工艺
CN202516935U (zh) 汽车侧围尾灯尖角处双台阶式模面造型结构
CN206083629U (zh) 汽车前踏板拉延模面
CN112371805B (zh) 一种翻边面设计方法、翻边加工模具和方法、以及零件
CN210258562U (zh) 一种车身侧围外板拉伸件
CN11311828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冲压成形工艺
CN103586353A (zh) 汽车左右翼子板冲压工艺及其拉延模具
CN203711641U (zh) 拉延造型防起皱结构
TW464554B (en) Method for pressing metal sheet roll flat
CN112427551A (zh) 汽车中央通道拉延冲压模具、整形模具及工艺面造型方法
CN112007970A (zh) 一种控制后门外板b柱侧整形质量的工艺方法
CN207547418U (zh) 一种防止局部起皱的拉延模具
CN203345069U (zh) 前地板横梁及汽车
CN111531030B (zh) 一种汽车顶盖尾端的转角区球角成型方法
CN214349051U (zh) 汽车中央通道拉延冲压模具及整形模具
CN210966451U (zh) 汽车侧围上槛整形模具
CN206898136U (zh) 一种新型无螺丝卷缝屋面板成型设备
CN111890897A (zh) 一种背门外板总成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139352A (zh) 一种汽车前地板的冲压工艺
CN208033465U (zh) 抑制弧形折弯时应力回弹模具结构
CN216937992U (zh) 一种侧围外板拉延模具
CN112845850B (zh) 用于对产品进行加工的加工方法
JP2020124726A (ja) プレス成形品及びプレス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