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57970U - 锁紧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锁紧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57970U
CN210257970U CN201821797845.8U CN201821797845U CN210257970U CN 210257970 U CN210257970 U CN 210257970U CN 201821797845 U CN201821797845 U CN 201821797845U CN 210257970 U CN210257970 U CN 210257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self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part
lock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78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飞
姚学诚
李玉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Blue Valley Smart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Blue Valley Smart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Blue Valley Smart Beiji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978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57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57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57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紧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框架、固定结构、传动单元和自锁组件,框架具有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配合并能够实现自锁,固定结构上设置有支撑夹紧部,支撑夹紧部与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形成固定保持机构配合空间,传动单元设置在传动单元容纳腔内,支撑夹紧部从传动单元容纳腔内伸出;自锁组件用于对第二传动部进行锁止和解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机构,利用自锁组件对动力电池进行锁紧,提升了换电的效率和安全性,避免了动力电池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因震动而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

Description

锁紧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换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锁紧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销量持续增长,由于动力电池续航能力及充电时长的限制,在世界各地,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纷纷涌现,对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推广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换电模式通过直接更换电动汽车的电池包达到为其补充电能的目的,可实现电能迅速补给,同时便于电池维护和延长寿命。
相比于传统的电动汽车充电方式,换电模式需要频繁的装卸动力电池,这就对动力电池锁紧机构的安全性、便捷性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换电效率更高、安全可靠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锁紧机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具有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固定结构和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自锁外齿和所述第二传动部配合,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有支撑夹紧部,所述支撑夹紧部与所述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形成固定保持机构配合空间,所述传动单元设置在所述传动单元容纳腔内,所述支撑夹紧部从所述传动单元容纳腔内伸出;自锁组件,所述自锁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二传动部进行锁止和解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机构,通过增加自锁组件,并利用自锁组件对第二传动部进行锁止和解锁,从而使得在电池包更换过程中,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和支撑夹紧部将电池包夹紧后,自锁组件可将该夹持状态进行锁定,从而避免了动力电池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因震动而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锁紧机构,所述自锁组件配置成从所述第二传动部的侧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传动部,从而锁止和解锁所述第二传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自锁组件具有自锁块转动轴线,所述自锁组件配置成绕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以摆动的方式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传动部。
可选地,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传动部平行间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自锁组件包括:自锁块,所述自锁块具有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所述自锁块通过摩擦止抵所述第二传动部以锁止所述第二传动部。
可选地,所述自锁组件还包括: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与所述自锁块相连。
可选地,所述回复弹簧为回复扭簧。
进一步地,所述自锁块具有驱动斜面,所述驱动斜面适于与工具的上端面配合,从而使得所述自锁块能够绕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摆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锁紧机构,所述第一传动部为闭合形式的圆形且被配置成具有不小于90°但不大于150°的摆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部具有自锁外齿,所述自锁外齿形成在圆形的所述第一传动部的一部分外周面上。
可选地,设置有自锁外齿的所述第一传动部的所述一部分外周面对应的圆心角度为 90°-120°。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锁紧机构,所述第一传动部为蜗轮,所述第二传动部为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以单向自锁的方式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车辆,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锁紧机构。所述车辆与上述的锁紧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机构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机构的主视爆炸图;
图5是图3中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固定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锁紧机构100,框架1,第一框架本体11,第一容纳腔111,第一连接壁112,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第一框架侧壁1122,第一支承半孔11221,第一固定翻边113,第一加强筋板114,第一支承孔115,第二框架本体12,第一支架121,第二支架122,第二固定翻边1221,上弯折侧壁1222,第二安装位12221,第二支承半孔12221,下弯折侧壁1223,弯折部1224,第二连接壁123,分隔板124,第二支承孔1241,第一安装孔位1242,扭簧穿孔1243,第二加强筋板125,第二容纳腔126,固定结构2,支臂21,长肢臂211,短肢臂212,轴套部22,传动单元连接销轴孔221,第一凸棱2211,安装间隙222,第一连接板23,支撑夹紧部24,凹槽25,长槽部251,短槽部252,传动单元3,第一传动部31,自锁外齿311,第二传动部32,齿条段321,工具配合段322,外周凸缘323,传动单元连接销轴33,固定保持机构配合空间4,工具5,自锁组件6,自锁块61,自锁块本体611,驱动斜面6111,第一安装位6112,安装部612,自锁块轴穿孔6121,自锁块转动轴线613,回复扭簧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机构100。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机构100包括:框架1、固定结构2、传动单元3和自锁组件6,该锁紧机构100可用于电池包的快换中。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锁紧机构100,框架1可以包括:第一框架本体11和第二框架本体12,第一框架本体11和第二框架本体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26,第一容纳腔111与第二容纳腔126对应且构成传动单元容纳腔,传动单元3设置在传动单元容纳腔内并由传动单元容纳腔对其进行半封闭防护,由此可防止外界灰尘等杂质进入传动单元容纳腔而对传动单元3的精度产生影响,进而提高电池包的安装精度。
进一步地,第一框架本体11上还设置有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适于与支撑夹紧部24正对并与支撑夹紧部24之间形成固定保持机构配合空间4,支撑夹紧部24从传动单元容纳腔内伸出,例如图1所示,支撑夹紧部24可从传动单元容纳腔的前方伸出。
传动单元3设置在传动单元容纳腔内并由传动单元容纳腔对其进行半封闭防护,由此可防止外界灰尘等杂质进入传动单元容纳腔而对传动单元3的精度产生影响,进而提高电池包的安装精度。进一步地,传动单元3可以包括:第一传动部31和第二传动部 32,第一传动部31和第二传动部32配合并能够实现自锁,可选地,第一传动部31和第二传动部32可以以单向自锁的方式配合,从而使得第二传动部32能够驱动第一传动部31动作,并使得第一传动部31能够运动至适于与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形成固定保持机构配合空间4的位置,或可以在第一传动部31的驱动下离开与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形成固定保持机构配合空间4的位置,而在第二传动部32静止时第二传动部32利用单向自锁而锁定第一传动部31,以使得第一传动部31保持静止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静止并非指第一传动部31和第二传动部32的绝对静止不对,而是指第一传动部31相对第二传动部32不能发生相对运动,而在车辆不同的行驶条件下,第一传动部31和第二传动部32相对地面的高度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可以理解的是,在传动单元3中,只能由第二传动部32驱动第一传动部31运动,而不能由第一传动部31带动第二传动部32运动,这样,利用其单向自锁性可提高锁紧机构100的安全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安装电池包时,将工具5与第二传动部32配合,并驱使第二传动部32旋转,第二传动部32带动第一传动部31转动,从而带动固定结构2摆动,直至固定结构2上的支撑夹紧部24止抵电池包的底部,并与第一框架本体11上的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共同夹持固定保持机构,从而实现电池包的快速更换。
自锁组件6可用于对第二传动部32进行锁止和解锁,具体地,在需要对电池包进行更换时,操作人员可使用工具5驱动第二传动部32转动,并使得自锁组件6与第二传动部32分离,第二传动部32带动第一传动部31和固定结构2运动,直至固定结构2 的支撑夹紧部24与电池包贴合,此时,松开工具5,自锁组件6又再次回到初始位置,并与第二传动部32接触,且可防止第二传动部32的运动,从而对第二传动部32进行锁止,这样就保证了电池包在更换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机构100,通过增加自锁组件6,并利用自锁组件6对第二传动部32进行锁止和解锁,从而实现了双重自锁的功能,使得在电池包更换过程中,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和支撑夹紧部24将电池包夹紧后,自锁组件6可将该夹持状态进行锁定,从而避免了动力电池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因震动而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提高了锁紧机构100的锁止可靠性和换电的安全性。
其中,自锁组件6配置成从第二传动部32的侧向靠近或远离第二传动部32,从而锁止和解锁第二传动部32。可选地,自锁组件6具有自锁块转动轴线613,自锁块转动轴线613与第二传动部32平行间隔开,自锁组件6配置成绕自锁块转动轴线613以摆动的方式靠近或远离第二传动部32。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自锁组件6可以包括:自锁块61和回复弹簧,自锁块61具有自锁块转动轴线613,且自锁块适于通过摩擦止抵第二传动部32以锁止第二传动部32,可选地,自锁块61可设置在第二连接壁123和分隔板124之间,且自锁块 61包括安装部612,安装部612上设置有自锁块轴穿孔6121,自锁块轴穿孔6121的中心线即为自锁块转动轴线613,自锁块转动轴线613与第二传动部32的轴线平行且间隔开,自锁块61绕自锁块转动轴线613以摆动方式靠近或远离第二传动部32,回复弹簧与自锁块61相连,可选地,自锁块61可设计为自锁摩擦件,即自锁块61主要利用施加在第二传动部32上的摩擦力对第二传动部32进行锁止,由此,锁止方式简单、锁止可靠,且自锁块61的加工方式简单,成型容易。
进一步地,自锁摩擦件(自锁块61)与第二传动部32之间设置为紧密接触,通常该紧密接触能够完全阻止自锁摩擦部件在回复弹簧作用下的转动,以便能够完全阻止第二传动部32的转动。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回复弹簧可以为回复扭簧62,这样,在电池包被夹紧后,自锁块61可在回复扭簧62的足够大的回复力的作用下重新摆动到与第二传动部 32接触的状态,进而对第二传动部32进行锁止,保证电池包不会因汽车的震动而发生松动或脱落的风险。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自锁块61可以具有驱动斜面6111,驱动斜面6111设置在自锁块61的朝向第二传动部32的侧面上,具体地,自锁块61可包括:自锁块本体611,自锁块本体611的前侧面和底面的交界处设置有驱动斜面6111,驱动斜面6111 与第二传动部32的间距从上至下呈递增趋势,且驱动斜面6111适于与工具5端面配合,即该驱动斜面6111在受到与第二传动部32的轴向一致的外力后,自锁块61能够绕自锁块转动轴线613摆动,从而实现对第二传动部32的解锁和锁止,同时能够使得操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更省力。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传动部31可以采用传统的蜗轮结构,即蜗轮的全部外周面均形成有自锁外齿311,由此,在蜗轮磨损严重的情况下,可方便对蜗轮进行更换,以提高蜗轮的通用性。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传动部31为闭合形式的圆形且被配置成具有不小于90°但不大于150°的摆动范围,即第一传动部31的摆动角度可以为90°-150°。进一步地,第一传动部31具有自锁外齿311,自锁外齿311形成在圆形的第一传动部31的一部分外周面上,且设置有自锁外齿311的一部分外周面对应的圆心角度可以为90°-120°,也就是说,第一传动部31可至少转动90°,从而使得支撑夹紧部 24可以从竖直位置摆动到水平位置,进而对固定保持机构起到夹持夹紧的作用,同时可防止第一传动部31上加工过多的齿而造成浪费,且节省第一传动部31的加工工时,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传动部31运动至使支撑夹紧部24与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形成固定保持机构配合空间4的位置时,支撑夹紧部24以水平姿态被配置在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的下方,也就是说,第一传动部31转动90°时,支撑夹紧部24 可以从竖直位置摆动到水平位置,进而对固定保持机构起到夹持夹紧的作用。当第一传动部31转动的角度大于90°时,支撑夹紧部24以越过水平姿态并与水平姿态呈小角度的方式被配置在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的下方,从而可对固定保持机构施加向上的夹持力,有利于电池包的夹紧。由此,第一传动部31具有不同转动角度的设计可使其满足不同的电池快换设备、不同转动角度解锁的需求。
其中,第一传动部31可以为蜗轮,第二传动部32可以为蜗杆,蜗轮与蜗杆以单向自锁的方式配合。可选地,蜗轮和蜗杆上均可以设置有自锁外齿311,可实现反向自锁,即只能由第二传动部32(例如蜗杆)带动第一传动部31(例如蜗轮)旋转运动,而不能由第一传动部31带动第二传动部32运动,这样,利用其反向自锁性可对传动单元3 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固定结构2上设置有支撑夹紧部24,支撑夹紧部24从传动单元容纳腔的前方伸出,并与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共同形成固定保持机构夹持空间,从而起到对固定保持机构的夹紧支撑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传动部32(例如蜗杆)可以包括:本体部和外周凸缘323,进一步地,本体部的上段构造为齿条段321,本体部的下段为工具配合段322,齿条段321和工具配合段322由外周凸缘323分隔开,外周凸缘323适于与自锁块61摩擦配合并相互紧密接触,从而限定两者之间的相对运动,对第二传动部32进行锁止,防止第二传动部32的倒转。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周凸缘323可以为圆环形凸缘,也可以为多边形凸缘,同时,外周凸缘323的外周面可以设置有强摩擦件,从而提高自锁组件6的锁止可靠性。
可选地,齿条段321具有自锁外齿311,由此,可利用蜗轮蜗杆的反向自锁功能对传动单元3进行锁止,以初步实现锁紧机构100的自锁,再利用自锁组件6对第二传动部32进一步进行锁止,以起到双保险的作用,从而获得更加安全可靠的换电模式。
工具配合段322可以构造为多棱柱,例如,工具配合段322可以为六棱柱结构,以便操作人员能够利用通用的工具5对第二传动部32进行操作,锁紧机构100的通用性强。
可选地,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机构100上可以设置有自锁块安装位,自锁块安装位包括:第一安装孔位1242和第二安装孔位(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安装孔位1242设置在分隔板124上,第二安装孔位可以设置在第二连接壁123上,自锁块轴可穿过自锁块61后安装在第一安装孔位1242和第二安装孔位上,由此实现自锁块61的安装,且自锁块61可绕自锁块转动轴线613转动。自锁块61可位于分隔板 124和第二连接壁123之间,这样充分利用了第二框架本体12内的空间,使得第二框架本体12内的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也有利于减小第二框架本体12的尺寸。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机构100上还可以设置有扭簧安装位,进一步地,扭簧安装位可以包括:第一安装位6112和第二安装位12221,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位6112可以设置在自锁块本体611上,第二安装位12221可以设置在第二框架本体12的其中一个上弯折侧壁上,且分隔板124上还可以设置有扭簧穿孔1243,扭簧穿孔1243 位于第二支承孔1241和第一安装孔位1242之间,这样,扭簧穿过扭簧穿孔1243后一端与自锁块61相连,另一端与弯折侧壁相连,由此,通过自锁块61和扭簧可实现传动单元3的自锁功能,以进一步保证传动单元3的工作可靠性,确保电池包在支撑夹紧部 24和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的夹持装配过程中不会因传动单元3倒转而使电池包脱落,从而提高了锁紧机构100的安全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框架本体11和第二框架本体12固定,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框架本体1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支承半孔11221,第二框架本体 12上可以设置有第二支承半孔12221,第一支承半孔11221与第二支承半孔12221对应构成销轴支承孔,这样,传动单元连接销轴33可穿过销轴支承孔以将传动单元3安装连接在框架1上,且连接方便,整个锁紧机构100的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框架本体12上具有调节孔,第二传动部3232可配合在该调节孔中,且第二传动部32的下端从调节孔中伸出,由此便于操作人员使用工具5 对第二传动部32进行调节,从而带动第一传动部31和固定结构2的转动,最终实现对电池包的夹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框架本体1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壁112、第一框架侧壁1122和第一固定翻边113,两个第一框架侧壁1122分别从第一连接壁112的两侧边缘向下延伸,第一固定翻边113分别从对应的第一框架侧壁 1122的下端向远离第一连接壁112的方向延伸,第一连接壁112在前后方向上超出第一框架侧壁1122的部分构成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这样,直接在第一框架本体11 上预留出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而不用单独加工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从而使得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与第一框架本体11的加工成型工艺简单,可省去装配工序,节省加工工时。
可选地,如图1-图4所示,第一框架侧壁1122与第一固定翻边113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板114,第一加强筋板114在第一框架本体11上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上弯折侧壁1222和第二固定翻边1221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板125,第二加强筋板 125在第二框架本体12上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由此,通过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加强筋板114和第二加强筋板125可有效增加第一框架本体11与第二框架本体12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框架1的强度,延长框架1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第二框架本体12可以包括:第一支架121、第二支架122和第二连接壁123,第二连接壁123连接在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 122之间,且第二连接壁123构造为呈波浪弯折的弯折板,由此,第二连接壁123的强度较高。进一步地,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中的每一个均可以包括:第二固定翻边1221和弯折侧壁,两个弯折侧壁和第二连接壁123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126,更进一步地,弯折侧壁可以包括:上弯折侧壁1222和下弯折侧壁1223,上弯折侧壁1222从第二固定翻边1221的内侧边缘向下延伸,下弯折侧壁1223相对上弯折侧壁1222向内侧偏移,上弯折侧壁1222和下弯折侧壁1223之间设置有弯折部1224,由此,通过上弯折侧壁1222、弯折部1224和下弯折侧壁1223连接形成的弯折侧壁的强度较高,有利于提高框架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支架121和第二支架122中间还可以设置有一个分隔板124,分隔板124位于第二连接壁123的上方,且分隔板124支撑在两个弯折部1224 之间,这样,分隔板124在对第二框架本体12起加强作用的同时,分隔板124也为锁紧机构100提供了蜗杆安装位及自锁机构安装位。
如图4所示,第一框架本体11的第一连接壁112上可以设置有第一支承孔115,分隔板124上可设置有第二支承孔1241,由此通过第一支承孔115和第二支承孔1241可实现对第二传动部32的支承与第二传动部32在框架1上的安装。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壁123上可以形成有调节孔,第二传动部32从第二支承孔1241伸出后可配合在调节孔中,且第二传动部32的下端从调节孔中伸出,由此便于操作人员使用工具5对第二传动部32进行调节,从而带动第一传动部31和固定结构2的转动,最终实现对电池包的夹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结构2可以包括:两个支臂21,两个支臂21的一端之间连接有支撑夹紧部24,每个支臂21的另一端连接有一个轴套部22,轴套部22的内周面形成有传动单元连接销轴孔221,传动单元连接销轴 33可穿过传动单元连接销轴孔221以将第一传动部31装配到框架1上,两个轴套部22 之间间隔开以形成安装间隙222,第一传动部31可嵌入到安装间隙222内并与固定结构 2通过传动单元连接销轴33相连,从而使得第一传动部31旋转后带动固定结构2上下摆动,最终将电池包夹紧,且传动单元3的连接紧凑,有利于减小传动单元3的尺寸。
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每个支臂21可以包括长肢臂211和短肢臂212,长肢臂211从轴套部22向支撑夹紧部24的方向延伸,短肢臂212从长肢臂211的远离轴套部22的一端向上弯曲,支撑夹紧部24连接在两个支臂21的短肢臂212之间,且支撑夹紧部24的上端面构造为平面,该平面上设置有弹性粘附层,可选地,弹性粘附层可以一体形成在支撑夹紧部24上,也可以通过胶粘连接在支撑夹紧部24上,这样,通过增加弹性粘附层,可使得支撑夹紧部24与固定保持机构之间完全接触,增大支撑夹紧部24的受力面积。
可选地,两个支臂21间隔开,且两个支臂21之间可以连接有第一连接板23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23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并与支撑夹紧部24连接,第一连接板23的下表面与每个支臂21的下表面间隔开,第二连接板的上端与第一连接板23的朝向轴套部22的端面相连,第二连接板的下端向下延伸至与两个支臂21的下表面平齐(图中未示出),由此,第一连接板23和第二连接板可起到对两个支臂21的支撑作用,能够增加支臂21的强度,且整个固定结构2的质量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5所示,支臂21的内表面可以为平面,支臂21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凹槽25,进一步地,凹槽25可以包括:长槽部251和短槽部252,长槽部251设置在长肢臂211 上并与长肢臂211的延伸趋势相同,短槽部252设置在短肢臂212上并与短肢臂212的延伸趋势相同,长槽部251与短槽部252连通,由此,通过在支臂21的外表面设置凹槽25可有效增加支臂21的强度,且有利于减轻固定结构2的质量,并且只在外表面加工凹槽25可使固定结构2的成型加工容易。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23的朝向轴套部22的端面与轴套部22间隔开,从而在两个轴套部22之间形成三面敞开的安装间隙222,以便于第一传动部31与固定结构2的配合安装。
进一步地,传动单元连接销轴孔221的壁面可以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凸棱2211,同时,第一传动部31的第一传动部31中心孔的壁面也可以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二凸棱,传动单元连接销轴33的外周面可以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凹槽25结构,在传动单元连接销轴33穿入固定结构2和第一传动部31后,多个第一凸棱2211可分别配合在多个凹槽25结构内,多个第二凸棱也可分别配合在多个凹槽25结构内,从而可使得固定结构2与第一传动部31同步转动,防止固定结构2相对第一传动部31转动而摆动不到相应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对采用锁紧机构100对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锁紧的具体过程进行描述:
参见图3和图4,使用工具5向上移动,驱动斜面6111受到向上的作用力后使自锁块61绕自锁块转动轴线613旋转,此时,与其紧密接触的第二传动部32可与自锁块61 相互分离,第二传动部32在向上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过程中回复扭簧62逐渐发生形变,并积累弹性回复能,进一步地,能够自由活动的第二传动部32继续向上移动,直至固定结构上的支撑夹紧部24与固定保持机构接触,此时支撑夹紧部24与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将固定保持机构夹紧,这时,收回工具5,释放自锁块61,自锁块61可在回复扭簧62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恢复到与第二传动部32紧密接触的状态,并对第二传动部32进行锁止。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机构100,通过增加自锁组件6,并利用自锁组件6对第二传动部32进行锁止和解锁,从而实现了双重自锁的功能,使得在电池包更换过程中,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和支撑夹紧部24将电池包夹紧后,自锁组件6可将该夹持状态进行锁定,从而避免了动力电池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因震动而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提高了锁紧机构100的锁止可靠性和换电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锁紧机构100,从而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还能够满足易于操作、锁止稳定可靠等要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1),所述框架(1)具有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
固定结构(2)和传动单元(3),所述传动单元(3)包括:第一传动部(31)和第二传动部(32),所述第一传动部(31)和所述第二传动部(32)配合并能够实现自锁,所述固定结构(2)上设置有支撑夹紧部(24),所述支撑夹紧部(24)与所述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形成固定保持机构配合空间(4),所述传动单元(3)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支撑夹紧部(24)从所述框架内伸出;
自锁组件(6),所述自锁组件(6)用于对所述第二传动部(32)进行锁止和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6)配置成从所述第二传动部(32)的侧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传动部(32),从而锁止和解锁所述第二传动部(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6)具有自锁块转动轴线(613),所述自锁组件(6)配置成绕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613)以摆动的方式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传动部(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613)与所述第二传动部(32)平行间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6)包括:自锁块(61),所述自锁块(61)具有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613),所述自锁块通过摩擦止抵所述第二传动部(32)以锁止所述第二传动部(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6)还包括: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与所述自锁块(6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复弹簧为回复扭簧(6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块(61)具有驱动斜面(6111),所述驱动斜面(6111)适于与工具(5)的上端面配合,从而使得所述自锁块(61)能够绕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613)摆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31)为闭合形式的圆形且被配置成具有不小于90°但不大于150°的摆动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31)具有自锁外齿(311),所述自锁外齿(311)形成在圆形的所述第一传动部(31)的一部分外周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自锁外齿(311)的所述第一传动部(31)的所述一部分外周面对应的圆心角度为90°-12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31)为蜗轮,所述第二传动部(32)为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以单向自锁的方式配合。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锁紧机构。
CN201821797845.8U 2018-11-01 2018-11-01 锁紧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0257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7845.8U CN210257970U (zh) 2018-11-01 2018-11-01 锁紧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7845.8U CN210257970U (zh) 2018-11-01 2018-11-01 锁紧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57970U true CN210257970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09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7845.8U Active CN210257970U (zh) 2018-11-01 2018-11-01 锁紧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579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7860A (zh) 用于换电的锁止装置、加解锁装置、电动车
WO2020259698A1 (zh) 定位座、定位销、定位机构、快换支架组件及电动汽车
CN212726723U (zh) 一种电机离心自锁机构
CN210257970U (zh) 锁紧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0234638U (zh) 用于锁紧机构的框架
CN111204251A (zh) 锁紧机构
CN209904576U (zh) 锁紧机构、电池包快换机构及车辆
CN210258090U (zh) 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
CN111204206B (zh) 一种动力电池的锁紧机构、锁紧系统及车辆
CN209904577U (zh) 锁紧机构、电池包快换机构及车辆
CN111114375A (zh) 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
CN115416540B (zh) 电池解锁装置及换电平台
CN111204250A (zh) 锁紧机构、电池包快换机构及车辆
CN111204252A (zh) 锁紧机构、电池包快换机构及车辆
CN217227339U (zh) 锁止机构、电池包及车辆
CN210234709U (zh) 用于锁紧机构的框架
CN210234708U (zh) 锁紧机构
CN211139009U (zh) 用于换电的锁止装置、加解锁装置、电动车
CN210257971U (zh) 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锁紧机构
CN218085054U (zh)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安装结构
CN210391393U (zh) 一种车锁及车辆
CN209795246U (zh) 锁紧装置
CN111347861B (zh) 一种换电锁止机构、加解锁装置、电动车
CN108980184B (zh) 一种固定装置及汽车
CN215154426U (zh) 新能源汽车用前保险杠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