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52179U - 一种进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52179U
CN210252179U CN201920694888.1U CN201920694888U CN210252179U CN 210252179 U CN210252179 U CN 210252179U CN 201920694888 U CN201920694888 U CN 201920694888U CN 210252179 U CN210252179 U CN 210252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feed
feeding
pump
kettl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948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晨
何家双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isheng Anticorrosi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isheng Anticorrosi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isheng Anticorrosi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isheng Anticorrosi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948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52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52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52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进料系统,所述进料系统包括进料桶、抽料泵和反应釜第一进料口,所述抽料泵包括抽料端和进料端,所述进料桶与抽料泵的抽料端通过第一进料管连通,所述抽料泵的进料端与所述反应釜第一进料口通过第二进料管连通,所述抽料泵的进料端设有进料端开关,所述进料端开关与出料管连接,所述反应釜第一进料口与所述进料桶底部的垂直高度大于3m。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固体和液体的分开进料,且解决了残留在进料管的液体料使得再次从进料桶进料时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进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进料系统。
背景技术
反应釜即为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及食品领域。化工原料在反应釜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应后合成产品,一些产品的原材料由于状态不同,进入反应釜的需求不同,如果采用单一的进料,容易造成进料不准确,进而对反应产生影响。此外,现有技术中,对于反应釜液体进料口与所述进料桶底部的垂直高度高于3m的进料系统中,通过抽料泵进行抽料,将进料桶的物料通过进料管泵入反应釜中,停止进料后会有液体料残留在抽料泵和反应釜液体进料口之间的进料管中,残留在进料管的液体料使得再次从进料桶进料时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料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料系统,所述进料系统包括进料桶、抽料泵和反应釜第一进料口,所述抽料泵包括抽料端和进料端,所述进料桶与抽料泵的抽料端通过第一进料管连通,所述抽料泵的进料端与所述反应釜第一进料口通过第二进料管连通,所述抽料泵的进料端设有进料端开关,所述进料端开关与出料管连接,所述反应釜第一进料口与所述进料桶底部的垂直高度大于3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抽料泵与所述第二进料管之间设有三通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抽料泵的进料端与三通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料管与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进料端开关与三通管的第三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料管与进料桶的连通端设于进料桶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釜第一进料口设在反应釜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和釜盖,所述反应釜第一进料口设在反应釜的釜盖上,所述第二进料管通过反应釜第一进料口与釜体内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釜体包括反应内腔,所述釜盖盖合于所述反应内腔,所述釜盖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釜盖包括釜盖固定部分和釜盖可开合部分,所述釜盖固定部分和釜盖可开合部分铰接;所述釜盖上设有反应釜第二进料口,所述反应釜第二进料口设于釜盖固定部分和/或釜盖可开合部分,所述反应釜第二进料口上设有与所述反应釜第二进料口相配合的进料口盖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釜盖上设有电机支撑架,所述电机支撑架上设有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釜体位于平台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釜体与所述平台通过支架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进料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料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进料端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进料桶
2、抽料泵
21、抽料端
22、进料端
3、反应釜第一进料口
4、进料端开关
5、第一进料管
6、第二进料管
7、出料管
8、反应釜
81、釜体
82、釜盖
821、釜盖可开合部分
822、釜盖固定部分
9、电机支撑架
10、电机
11、平台
12、支架
13、反应釜第二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所述进料系统包括进料桶1、抽料泵2和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所述抽料泵2包括抽料端21和进料端22,所述进料桶1与抽料泵2的抽料端21通过第一进料管5连通,所述抽料泵2的进料端22与所述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通过第二进料管6连通,所述抽料泵2的进料端22还设有进料端开关4,所述进料端开关4与出料管7连接,所述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与所述进料桶1底部的垂直高度大于3m。本实用新型在抽料泵2的进料端22设有进料端开关4,当需要进料的时候,将进料端开关4打开,让上次进料时残留在第二进料管6中的液体料从出料管7排出,然后将排出的液体料重新倒回进料桶中,减少原料的损失;再次打开抽料泵,液体料通过第一进料管5、第二进料管6顺利通过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进入反应釜8中参与反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进料桶1底部和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的高度差在3m以上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进料系统中,包括进料桶1,所述进料桶1的形状不限,可以是圆柱、立方体等,所述进料桶1的体积为0.01m3~0.05m3。所述进料桶中盛放的是液体料。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进料系统中,还包括抽料泵2,所述抽料泵2包括抽料端21和进料端22。所述抽料泵2的功率为0.85kw~1kw,所述抽料泵2的进料端22与所述进料桶1底部的垂直高度为0.3~0.4m。所述垂直高度的方向是指与进料桶1放置在地面时进料桶1桶口到进料桶1底部延伸方向一致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进料系统中,还包括第一进料管5,所述抽料泵2的抽料端21通过第一进料管5与所述进料桶1连通,所述连通为流体连通。所述第一进料管5与进料桶1的连通端设于进料桶1的底部,方便将进料桶1底部的物料抽吸到第一进料管5中。所述第一进料管5的管径为3cm~5cm。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进料系统中,还包括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所述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设在反应釜8上,所述反应釜8包括釜体81和釜盖82,所述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设在反应釜8的釜盖82上。所述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用于进液体料。所述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与所述进料桶1底部的垂直高度大于3m。所述垂直高度的方向是指与进料桶1放置在地面时进料桶1桶口到进料桶1底部延伸方向一致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进料系统中,还包括第二进料管6,所述第二进料管6与所述抽料泵2的进料端22连通,所述抽料泵2与所述第二进料管6之间设有三通管,所述抽料泵2的进料端22与三通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料管6与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料管6的管径为3cm~5cm,所述第二进料管6通过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与釜体81的内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进料系统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进料端开关4,所述抽料泵2的进料端22设有进料端开关4,所述抽料泵2进料开关与所述抽料泵2的进料端22通过三通管的第三端连接,所述进料端开关4的另一端与出料管7连接。当需要进料的时候,将进料端开关4打开,让上次进料时残留在第二进料管6中的液体料从出料管7排出,然后将排出的液体料重新倒回进料桶中,减少原料的损失;再次打开抽料泵,液体料通过第一进料管5、第二进料管6顺利通过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进入反应釜8中参与反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进料系统中,所述反应釜8包括釜体81,所述釜体81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釜体81的体积为3m3~3.1m3,釜体81的高度为1.9m~2m。所述釜体81的高度为釜体81的釜顶到釜底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反应釜中,所述釜体81包括反应内腔,所述釜盖82盖合于所述反应内腔,所述釜盖82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的釜盖82包括釜盖固定部分822和釜盖可开合部分821。当所述釜体81的形状为圆柱形时,所述釜盖82的形状为圆形,所述釜盖82的面积为1.5m2~1.6m2,其中,所述釜盖可开合部分821的面积是所述盖体面积的1/4~1/3。所述釜盖82的可开合部分与所述釜盖固定部分822通过铰链连接。当反应釜8需要清洗时,打开釜盖82的可开合部分,可方便工作人员进出清洗反应釜8。通常情况下,如果需要大量的进固体样时,也可以直接打开所述釜盖可开合部分821进固体样。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进料系统中,所述釜盖82上设有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所述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设于釜盖固定部分822和/或釜盖可开合部分821,更具体地,所述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设于釜盖固定部分822的中部和/或釜盖可开合部分821的中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釜盖固定部分822和釜盖可开合部分821可同时设有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同时满足多人进料操作,加快进料速度。所述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上设有与所述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相配合的进料口盖体,所述进料口盖体上设有把手。当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设在釜盖可开合部分821时,所述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的面积是所述釜盖可开合部分821的面积的1/5~1/3。当反应釜8需要进固体料时,由于反应釜8的釜盖82的外表面是平面,可以将固体料放在釜盖82上,此时釜盖82相当于一个固体料操作平台,打开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的盖体,然后使用工具将固体料逐渐推入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这样可以防止蒸汽贸然溢出烫伤工作人员,而且可以加快进料速度,进料速度加快可以减少固体粉末从釜内飘出,工具的使用可以增加工作人员与釜盖82之间的距离,避免固体粉末飘出吸入人体。所述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用于进固体料。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进料系统中,所述釜盖82上设有电机支撑架9,所述电机支撑架9设于釜盖82的中部,所述电机支撑架9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平行设置并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电机支撑架9上设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与搅拌装置连接,所述搅拌装置从釜盖82中部延伸到釜体81内腔底部,所述电机10通过搅拌装置的搅拌轴驱动搅拌。为了保证电机10的高度,在釜盖82上使用电机支撑架9将电机10架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进料系统中,所述釜体81位于平台11,通常情况下,所述釜体81为圆柱体,所述平台11设有釜体81容纳部,所述釜体81容纳部与釜体81的形状相配合,所述釜体81与平台11通过支架12连接,所述支架12优选设在釜体81的中部,所述釜体81通过支架12架在平台11上。支架12与釜体81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的,所述平台11通过平台支撑柱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平台11的设计一方面是用于支撑反应釜,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当反应釜的高度高于工作人员的身高时,工作人员可以站在平台11,完成进料工作。当然也可以方便在平台11上放其他物品。本实用新型的图1和图2中只代表平台11的示意图,并不代表平台11的实际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进料系统的有益效果为:
液体进料时,本实用新型在抽料泵2的进料端22设有进料端开关4,当需要进料的时候,将进料端开关4打开,让上次进料时残留在第二进料管6中的液体料从出料管7排出,然后将排出的液体料重新倒回进料桶中,减少原料的损失;打开抽料泵2,液体料通过第一进料管5、第二进料管6顺利通过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进入反应釜8中参与反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进料桶1底部和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的高度差在3m以上的系统。
固体进料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釜盖82设计成平面盖体,也可以起到操作平台的作用,当反应釜需要进固体料时,可以将固体料放在釜盖82上,打开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的盖体,然后使用工具将固体料逐渐推入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中,这样可以防止蒸汽贸然溢出烫伤工作人员,而且可以加快进料速度,进料速度加快可以减少固体粉末从釜内飘出,减少了环境污染,工具的使用可以增加工作人员与釜盖82之间的距离,避免固体粉末飘出吸入人体。釜盖82上设计了釜盖可开合部分821,当需要洗涤反应釜时,将釜盖可开合部分821打开,可方便工作人员进出清洗反应釜。而现有技术中清洗时需要将整个釜盖82整体打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反应釜清洗不方便问题。本实用新型釜体81中部外侧周围设有平台11,一方面是用于支撑反应釜,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当反应釜的高度高于工作人员的身高时,工作人员可以站在平台11,完成进料工作。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系统包括进料桶(1)、抽料泵(2)和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所述抽料泵(2)包括抽料端(21)和进料端(22),所述进料桶(1)与抽料泵(2)的抽料端(21)通过第一进料管(5)连通,所述抽料泵(2)的进料端(22)与所述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通过第二进料管(6)连通,所述抽料泵(2)的进料端(22)设有进料端开关(4),所述进料端开关(4)与出料管(7)连接,所述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与所述进料桶(1)底部的垂直高度大于3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料泵(2)与所述第二进料管(6)之间设有三通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料泵(2)的进料端(22)与三通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料管(6)与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进料端开关(4)与三通管的第三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料管(5)与进料桶(1)的连通端设于进料桶(1)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设在反应釜(8)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8)包括釜体(81)和釜盖(82),所述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设在反应釜(8)的釜盖(82)上,所述第二进料管(6)通过反应釜第一进料口(3)与釜体(81)内腔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81)包括反应内腔,所述釜盖(82)盖合于所述反应内腔,所述釜盖(82)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釜盖(82)包括釜盖固定部分(822)和釜盖可开合部分(821),所述釜盖固定部分(822)和釜盖可开合部分(821)铰接;所述釜盖(82)上设有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所述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设于釜盖固定部分(822)和/或釜盖可开合部分(821),所述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上设有与所述反应釜第二进料口(13)相配合的进料口盖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82)上设有电机支撑架(9),所述电机支撑架(9)上设有电机(10)。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81)位于平台(11)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进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81)与所述平台(11)通过支架(12)连接。
CN201920694888.1U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进料系统 Active CN210252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94888.1U CN210252179U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进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94888.1U CN210252179U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进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52179U true CN210252179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24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94888.1U Active CN210252179U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进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52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52179U (zh) 一种进料系统
CN208436752U (zh) 兽医用自动药物配比装置
CN207430136U (zh) 一种涂料用高效调漆釜
CN209093357U (zh) 一种内旋式节能搅拌反应釜
CN207803228U (zh) 一种蚯蚓浸出液的生产装置
CN210165690U (zh) 一种饲料混合烘干装置
CN215783230U (zh) 一种化工安全投料装置
CN211274633U (zh) 一种便于排料的反应釜
CN210252242U (zh) 一种反应装置
CN215689937U (zh) 一种流化床包衣机
CN209549222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猪饲料制备生产用配料装置
CN208340168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超声波提取罐
CN206355964U (zh) 一种用于工业规模生产纳米材料的反应釜
CN210145905U (zh) 一种生产柠檬酸用的配料罐
CN209333586U (zh) 一种方便拆卸清洗的搅拌器
CN110053165A (zh) 一种建筑装修用搅拌机
CN213922427U (zh) 一种面膜生产线的上料装置
CN216498655U (zh) 一种牛肉酱加工的搅拌装置
CN213556931U (zh) 反应釜上料机构
CN212142378U (zh) 一种化妆品用原料搅拌装置
CN214416341U (zh) 一种反应釜卸料装置
CN216630856U (zh) 一种发泡剂生产用缩合式反应釜
CN214810172U (zh) 一种化妆品搅拌混合装置
CN216024824U (zh) 一种用于聚合反应的反应釜
CN214076476U (zh) 一种洗衣液一体生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