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44019U - 一种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44019U
CN210244019U CN201921221861.7U CN201921221861U CN210244019U CN 210244019 U CN210244019 U CN 210244019U CN 201921221861 U CN201921221861 U CN 201921221861U CN 210244019 U CN210244019 U CN 210244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light
display device
bac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18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iyong Wang
王智勇
Dongyang He
何东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ike Ji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18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44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44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44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背板、安装于背板上的导光板、安装于导光板背离背板的侧面上的显示面板、安装于背板上的灯条和安装于导光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膜片组件。灯条包括线路板和安装于线路板面向导光板的侧面上的若干发光源,导光板上对应开设有供各发光源伸入的通孔。本申请通过将灯条设置在导光板与背板之间,灯条包括线路板和设置于线路板上的若干发光源,并在导光板上对应开设有供各发光源伸入的通孔,相较于传统灯条安装于导光板底部的安装方式,可减少发光源的使用数量,显示设备的能耗低,发热量小。通过膜片组件取代聚光片的结构设计,也能达到有效的显示效果,从而可降低显示设备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在以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的背光模组中,为了降低显示设备的厚度,是将安装有LED的灯条设置在导光板的底部,各LED面向导光柱设置,即灯条发出的光线平行照射进导光板中。然而这种设计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灯条上需要安装数量较多的LED,才能满足显示设备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从而增加了显示设备的能耗,发热量大;2、在灯条无法满足光照强度的情况下,往往在显示面板与导光板之间增设一层聚光片,起到聚光的作用,这就大大增加了显示设备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旨在解决显示设备能耗大,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背板;
导光板,安装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导光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显示面板,安装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侧面上;
灯条,安装于所述背板上,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背板之间;
膜片组件,安装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用于对所述灯条发出的光线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灯条包括线路板和安装于所述线路板面向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上的若干发光源,各所述发光源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各所述发光源对应收容于所述通孔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帽盖,所述帽盖包括支撑片和与所述支撑片相连的胶塞,所述帽盖盖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支撑片位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侧面上,所述胶塞伸入对应所述通孔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板上开设有容置所述灯条的容置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灯条面向所述背板的侧面上的导热胶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背板面向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上的反射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片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第一扩散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片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扩散片之间的第二扩散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与所述胶塞之间形成台阶部,所述第一扩散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扩散片的一端均设置在各所述台阶部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或者各所述通孔为半圆形的缺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5个,各所述通孔的孔径范围为4mm-8mm。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通过将灯条设置在导光板与背板之间,灯条包括线路板和设置于线路板上的若干发光源,并在导光板上对应开设有供各发光源伸入的通孔,相较于传统灯条安装于导光板底部的安装方式,可减少发光源的使用数量,显示设备的能耗低,发热量小。而且,取消了聚光片的结构设计,通过膜片组件就能达到有效的显示效果,从而可降低显示设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帽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背板;11-容置槽;
2-导光板;21-通孔;
3-灯条;31-线路板;32-发光源;33-连接头;
4-膜片组件;41-第一扩散片;42-第二扩散片;
5-帽盖;51-支撑片;52-胶塞;53-台阶部;
6-显示面板;7-中框;8-前框;9-导热胶片;10-反射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包括背板1、安装于背板1上的导光板2、安装于导光板2背离背板1的侧面上的显示面板6、安装于背板1上并用于发光的灯条3和安装于导光板2与显示面板6之间的膜片组件4。如图4所示,灯条3设置于导光板2与背板1之间,灯条3包括线路板31和间隔安装于线路板31面向导光板2的侧面上的若干发光源32,若干发光源32沿线路板3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各发光源32与线路板31电连接,线路板3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头33,可通过连接头33与外部电源形成电连接。导光板2上对应于各发光源32的位置处开设有圆形的通孔21,各发光源32可伸入至对应的通孔21中。
可选地,如图1所示,该显示设备还包括用于支撑背板1的塑胶中框7和支撑中框7的五金前框8,从而可对各部件进行有效支撑及方便安装。
可选地,各发光源32为LED灯珠,具有亮度高、能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传统灯条3是安装于导光板2的底部,需要较多数量的LED灯珠,因此该方式设计的显示设备的能耗大,发热量大。而本申请实施例将各发光源32通过对应通孔21伸入至导光板2内部,发光源32发出的光线可直接射入导光板2内,从而仅需数量较小的发光源32就能满足显示设备的光照需求。如果各发光源32的数量不足,还可以适当提高各发光源32的功率,进而提高各发光源32的光线亮度。因此,从整体结构上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具有能耗低,发热小等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通过将灯条3设置在导光板2与背板1之间,灯条3包括线路板31和设置于线路板31上的若干发光源32,并在导光板2上对应开设有供各发光源32伸入的通孔21,相较于传统灯条3安装于导光板2底部的安装方式,可减少发光源32的使用数量,显示设备的能耗低,发热量小。而且,取消了聚光片的结构设计,通过膜片组件4就能达到有效的显示效果,从而可降低显示设备的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显示设备还包括遮盖各通孔21的帽盖5,各帽盖5包括安装于导光板2背离背板1的侧面上的支撑片51和与支撑片51相连的胶塞52,各胶塞52伸入对应的通孔21中。具体地,各支撑片51呈圆片,各胶塞52呈圆柱体构型,且支撑片51的直径大于胶塞52的直径,各支撑片51位于膜片组件4与导光板2之间。各胶塞52的自由端与对应的发光源32为间隔设置。此结构,通过各帽盖5可将对应的通孔21遮盖,从而可有效避免各发光源32发出的光线从对应通孔21中射出,避免漏光,从而提高光效效果。
可选地,该帽盖5为白色反射橡胶,具有反射光线的作用。各胶塞52面向对应发光源32的侧面非平面,是具有鳞甲结构的凹凸曲面,从而可有效将光线反射至导光板2中,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背板1上开设有容置灯条3的容置槽11。具体地,背板1上朝远离导光板2的方向凸设有该容置槽11。此结构,通过容置槽11可定位安装灯条3,提高灯条3的安装效率,而且可有效减小显示设备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显示设备还包括安装于灯条3面向背板1的侧面上的导热胶片9。具体地,该导热胶片9的两侧均具有粘性,导热胶片9的一侧粘接在容置槽11的底面,另一侧粘接在线路板31上,从而可实现灯条3粘接在背板1上。此结构,由于各发光源32在工作时会发热,热量可经线路板31传递至导热胶片9,再传递至背板1进行扩散,从而可有效提高显示设备的散热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显示设备还包括安装于背板1面向导光板2的侧面上的反射片10。此结构,由于各发光源32发出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即部分光线是照射至背板1上的。通过反射片10可将这部分光线反射至导光板2上,从而提高光照强度,提高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膜片组件4包括设置于显示面板6与导光板2之间的第一扩散片41。此结构,第一扩散片41是借有扩散物质的折射和反射将光源雾化,并将光由小角度出光集中到正面以提高正面辉度,进而提高出光均匀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膜片组件4还包括设置于显示面板6与第一扩散片41之间的第二扩散片42。此结构,第一扩散片41可作为上扩散片,第二扩散片42可作为下扩散片。通过双层扩散片的折射与反射作用,可有效提高光线均匀度,进而提高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且通过双层扩散片,可取代传统显示设备中的聚光片结构,也能满足一定的光学亮度和光学均匀性,从而降低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支撑片51与对应胶塞52之间形成台阶部53,第一扩散片41的一端与第二扩散片42的一端均设置在台阶部53上。此结构,便于对第一扩散片41与第二扩散片42的定位支撑,也便于安装。可选地,第一扩散片41贴合于导光板2上,第二扩散片42与第一扩散片41为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5,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通孔21的数量为5个,各通孔21的孔径范围为4mm-8mm。可选地,各通孔21的孔径为6mm,在此不作唯一限定。在该实施例中,各通孔21呈圆形。在其它实施例中,通孔21的数量和孔径大小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6,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通孔21为半圆形的缺口。此结构,相较于上述圆形的通孔21,半圆形的缺口便于制作加工,效率高,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
导光板,安装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导光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显示面板,安装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侧面上;
灯条,安装于所述背板上,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背板之间;
膜片组件,安装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用于对所述灯条发出的光线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灯条包括线路板和安装于所述线路板面向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上的若干发光源,各所述发光源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各所述发光源对应收容于所述通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帽盖,所述帽盖包括支撑片和与所述支撑片相连的胶塞,所述帽盖盖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支撑片位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背板的侧面上,所述胶塞伸入对应所述通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开设有容置所述灯条的容置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灯条面向所述背板的侧面上的导热胶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背板面向所述导光板的侧面上的反射片。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第一扩散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扩散片之间的第二扩散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与所述胶塞之间形成台阶部,所述第一扩散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扩散片的一端均设置在各所述台阶部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或者各所述通孔为半圆形的缺口。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5个,各所述通孔的孔径范围为4mm-8mm。
CN201921221861.7U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显示设备 Active CN210244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1861.7U CN210244019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1861.7U CN210244019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44019U true CN210244019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93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1861.7U Active CN210244019U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440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3337B (zh) 背光单元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19010974A1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TW201604625A (zh) 背光裝置
KR101086017B1 (ko) 패널형 엘이디 조명장치
US6966686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CN210244019U (zh) 一种显示设备
CN210005829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9991278U (zh) Led筒射灯
CN108196395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0294766U (zh) 一种曲面型led背光源结构
KR102131349B1 (ko) 도광판을 구성한 엘이디 조명기구
CN209979975U (zh) 一种结构轻薄化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12929745U (zh) 吸顶灯
KR102333959B1 (ko) 곡면표시장치
KR20160084272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6083338U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背光源
CN220749954U (zh) 一种窄边吊顶面板灯
CN220103058U (zh) 一种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和机器视觉装置
CN217902211U (zh) 灯条、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3089607U (zh) 吸顶灯
CN103411166A (zh) 一种led背光模组
CN217787552U (zh) 一种高色域超薄模组
CN212108039U (zh) 一种高均匀面光源装置
CN217154126U (zh) 一种led面光源
CN212390236U (zh) 环形灯管及吸顶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