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89607U - 吸顶灯 - Google Patents

吸顶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89607U
CN213089607U CN202021447866.4U CN202021447866U CN213089607U CN 213089607 U CN213089607 U CN 213089607U CN 202021447866 U CN202021447866 U CN 202021447866U CN 213089607 U CN213089607 U CN 2130896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eiling lamp
lamp
blind hole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478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衡
陈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edarson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Alph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Alph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Alph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478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896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896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896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吸顶灯,包括灯盘、罩设于灯盘上的灯罩、安装于灯盘中的控制主板、安装于控制主板面向灯罩的侧面上的发光源和罩设于发光源上的透镜;发光源与控制主板电连接。本申请通过在发光源上罩设有透镜,透镜可对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折射处理,进而提高吸顶灯的出光均匀性,相较于传统通过扩散罩来提高光线均匀性的方式,通过透镜结构能在保证出光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吸顶灯的厚度;透镜可有效解决吸顶灯存在的暗边、中心偏暗等光学问题,在达到同等程度的光照时,可减少发光源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通过将灯罩直接罩设于灯盘上,从而可取消边框的结构设计,进一步降低吸顶灯的厚度,减小吸顶灯的体积。

Description

吸顶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灯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吸顶灯。
背景技术
吸顶灯是贴于天花板上的照明设备。目前,为了提高吸顶灯的出光均匀性,通常是在发光源与灯罩之间增加反射罩来实现的。然而,反射罩势必会增大吸顶灯的整体厚度,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顶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吸顶灯厚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吸顶灯,包括:
灯盘;
灯罩,罩设于所述灯盘上;
控制主板,安装于所述灯盘中;
发光源,安装于所述控制主板面向所述灯罩的侧面上,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
透镜,罩设于所述发光源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镜具有用于供光线射入的入光面和用于供所述光线射出的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分别位于所述透镜的两端;所述入光面上开设有供所述发光源伸入的第一盲孔所述出光面上开设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的直径由所述入光面朝所述出光面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盲孔的直径由所述入光面朝所述出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盲孔的开口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盲孔的开口端的直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盲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盲孔的深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光面为平面,所述出光面为朝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凸设的弧形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盘面向所述灯罩的侧面上安装有定位杆,所述控制主板上对应开设有供所述定位杆伸入的定位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顶灯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灯盘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安装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盘面向所述灯罩的侧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安装座的外周面开设有供所述通孔的外缘伸入的卡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顶灯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灯盘中的电源接线盒,所述电源接线盒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罩与所述灯盘为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本申请通过在发光源上罩设有透镜,透镜可对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折射处理,进而提高吸顶灯的出光均匀性,相较于传统通过扩散罩来提高光线均匀性的方式,通过透镜结构能在保证出光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吸顶灯的厚度;
(2)通过透镜可提高光线均匀性,有效解决吸顶灯存在的暗边、中心偏暗等光学问题,在达到同等程度的光照时,可减少发光源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
(3)通过将灯罩直接罩设于灯盘上,从而可取消边框的结构设计,进一步降低吸顶灯的厚度,减小吸顶灯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示范性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吸顶灯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透镜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灯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主板与发光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1-灯盘;10-通孔;11-定位杆;
2-控制主板;20-定位孔;21-开孔;22-电路板;23-电源驱动器;
3-透镜;31-入光面;32-出光面;33-第一盲孔;34-第二盲孔;
4-安装座;40-安装孔;41-卡槽;
5-灯罩;6-发光源;7-电源接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整个说明书中参考“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短语出现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并非所有的指代都是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现对本申请提供的吸顶灯进行说明。该吸顶灯包括灯盘1、罩设于灯盘1上的灯罩5、安装于灯盘1中的控制主板2、安装于控制主板2面向灯罩5的侧面上的发光源6和罩设于发光源6上的透镜3。其中,发光源6与控制主板2电连接。此结构,通过在发光源6上罩设有透镜3,透镜3可对发光源6发出的光线进行折射处理,进而提高吸顶灯的出光均匀性,相较于传统通过扩散罩来提高光线均匀性的方式,通过透镜3结构能在保证出光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吸顶灯的厚度;通过透镜3可提高光线均匀性,有效解决吸顶灯存在的暗边、中心偏暗等光学问题,在达到同等程度的光照时,可减少发光源6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通过将灯罩5直接罩设于灯盘1上,从而可取消边框的结构设计,进一步降低吸顶灯的厚度,减小吸顶灯的体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主板2呈圆环结构,控制主板2的中部开设有开孔21,控制主板2上环型阵列设置有多个发光源6,有利于提高光线的均匀性,减小控制主板2的面积,节约成本。控制主板2包括电路板22和安装于电路板22上的电源驱动器23。电源驱动器23采用DOB(Driver On Board)方式布局,即将电源驱动器23设置于电路板22上,实现“去电源化”,从而可减少电源驱动器23的占用空间,吸顶灯可设计的更薄,体积更小,便于包装运输,降低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灯罩5的顶面设计成微弧形结构,可以对眩目的杂散光进行吸收和阻拦,从而降低对人的眩晕感。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作为本申请提供的吸顶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透镜3具有用于供光线射入的入光面31和用于供光线射出的出光面32,入光面31和出光面32分别位于透镜3的两端;入光面31上开设有供发光源6伸入的第一盲孔33,出光面32上开设有第二盲孔34,第一盲孔33的直径由入光面31朝出光面32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二盲孔34的直径由入光面31朝出光面32的方向逐渐增大。此结构,第一盲孔33的内侧壁呈倾斜设置,可对光线进行一次折射;第二盲孔34的内侧壁也呈倾斜设置,可对光线进行二次折射。通过第一盲孔33及第二盲孔34的双重折射,可使得从出光面32射出的光线均匀,光照效果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作为本申请提供的吸顶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盲孔34的开口端的直径大于第一盲孔33的开口端的直径。此结构,第二盲孔34的内侧壁可增大光线的照射面积,进而可增大吸顶灯的照射范围,无需增大体积或增加发光源6,能源消耗少,成本低。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作为本申请提供的吸顶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盲孔33的深度大于第二盲孔34的深度。此结构,一方面,便于经第一盲孔33的内侧壁折射后的光线照射至第二盲孔34的内侧壁上,从而实现对光线的双重折射处理,提高光线的均匀性;另一方面,第一盲孔33可将发光源6发出的大部分光线进行折射,进而可提高光线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作为本申请提供的吸顶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入光面31为平面,出光面32为朝远离入光面31的方向凸设的弧形面。此结构,呈平面的入光面31便于将透镜3固设于控制主板2上,也可避免漏光。呈弧形面的出光面32可对光线进行折射,进行可增加光线的照射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作为本申请提供的吸顶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灯盘1面向灯罩5的侧面上安装有定位杆11,控制主板2上对应开设有供定位杆11伸入的定位孔20。此结构,通过定位杆11及定位孔20的定位,可实现控制主板2的快速定位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吸顶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吸顶灯还包括安装于灯盘1上的安装座4,安装座4上开设有安装孔40。此结构,通过安装座4上的安装孔40,便于将吸顶灯通过螺丝等固设于天花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6和图8,作为本申请提供的吸顶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灯盘1面向灯罩5的侧面上开设有通孔10,安装座4设于通孔10中,通孔10与定位杆11间隔设置;安装座4的外周面开设有供通孔10的外缘伸入的卡槽41。此结构,可提高安装座4与灯盘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安装座4的脱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通孔10与控制主板2上的开孔21同轴设置,开孔21的直径大于通孔10的直径,从而可避让安装座4上的螺丝等,避免控制主板2受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灯盘1的外表面涂覆有反射层。此结构,该反射层可为高反射白漆或夜光漆等。当吸顶灯熄灭后,吸顶灯还能显示微弱光线,起到装饰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作为本申请提供的吸顶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吸顶灯还包括安装于灯盘1中的电源接线盒7,电源接线盒7与控制主板2电连接。此结构,电源接线盒7用于与外部导线形成电连接,实现吸顶灯与外部电路的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作为本申请提供的吸顶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灯罩5与灯盘1为可拆卸连接。此结构,便于灯罩5与灯盘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对控制主板2、发光源6、透镜3等的维护及更换;也便于更换不同类型的灯罩5。
在一个实施例中,灯罩5与灯盘1之间可为螺纹连接,即可在灯盘1的外周面设置外螺纹,在灯罩5上对应设置内螺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灯罩5与灯盘1之间可为旋扣式连接,即可在灯罩5上设置卡勾,在灯盘1上对应设置有与卡勾配合卡合的凹槽;或者在灯盘1上设置凹槽,灯罩5上对应设置于凹槽配合卡合的卡勾。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盘;
灯罩,罩设于所述灯盘上;
控制主板,安装于所述灯盘中;
发光源,安装于所述控制主板面向所述灯罩的侧面上,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
透镜,罩设于所述发光源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具有用于供光线射入的入光面和用于供所述光线射出的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分别位于所述透镜的两端;所述入光面上开设有供所述发光源伸入的第一盲孔,所述出光面上开设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的直径由所述入光面朝所述出光面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盲孔的直径由所述入光面朝所述出光面的方向逐渐增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盲孔的开口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盲孔的开口端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孔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盲孔的深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为平面,所述出光面为朝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凸设的弧形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盘面向所述灯罩的侧面上安装有定位杆,所述控制主板上对应开设有供所述定位杆伸入的定位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顶灯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灯盘上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安装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盘面向所述灯罩的侧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安装座的外周面开设有供所述通孔的外缘伸入的卡槽。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顶灯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灯盘中的电源接线盒,所述电源接线盒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与所述灯盘为可拆卸连接。
CN202021447866.4U 2020-07-21 2020-07-21 吸顶灯 Active CN2130896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7866.4U CN213089607U (zh) 2020-07-21 2020-07-21 吸顶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7866.4U CN213089607U (zh) 2020-07-21 2020-07-21 吸顶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89607U true CN213089607U (zh) 2021-04-30

Family

ID=75626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47866.4U Active CN213089607U (zh) 2020-07-21 2020-07-21 吸顶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896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2094320A (ja) 電球型照明装置
CN213362140U (zh) 筒灯
WO2022057896A1 (zh) 照明灯具及其光源系统
CN213630181U (zh) 一种led灯具
JP2017050187A (ja) 照明器具
WO2021218382A1 (zh) 一种led直管灯
CN210687843U (zh) 一种灯具
CN209762961U (zh) 一种照明灯具
CN213089607U (zh) 吸顶灯
CN110160014B (zh) 一种照明灯具
CN209782516U (zh) 一种防眩光的反光杯装置及线型灯
WO2021239097A1 (zh) 配光元件及灯具
CN212929710U (zh) 一种照明装置
TWI391602B (zh) 燈具
CN212510582U (zh) 一种营地灯反光组件
CN212456524U (zh) 一种吸顶灯
CN103836438A (zh) 灯具
CN217540630U (zh) 光杯及灯具
CN213983037U (zh) 一种led面板灯
CN220749954U (zh) 一种窄边吊顶面板灯
CN210424730U (zh) 一种均匀配光的led面板灯
CN214580732U (zh) 一种吸顶灯
CN214580616U (zh) 一种无边框灯具
CN214369854U (zh) 泛光灯
CN220489006U (zh) 一种均匀发光筒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08

Address after: 363999 Xingda Road, Xingtai Industrial Park, Changtai County, Zhang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EEDARSON LIGH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63900 Xingtai Industrial Park, Changtai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angzhou, Fujian

Patentee before: Zhangzhou Alpha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