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3058U - 一种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和机器视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和机器视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3058U
CN220103058U CN202320693085.0U CN202320693085U CN220103058U CN 220103058 U CN220103058 U CN 220103058U CN 202320693085 U CN202320693085 U CN 202320693085U CN 220103058 U CN220103058 U CN 2201030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frame
light source
plate
sourc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930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丽
杜欢
许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gsh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ngsh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ngsh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ngshi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930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30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30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30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和机器视觉装置,该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包括以下部件:壳体包括底板与固定在底板的边缘的边框,边框内侧形成朝内敞口的定位槽,定位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边框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散热件内置在定位槽中,至少与定位槽的槽底面贴合;散热件上形成有安装槽,安装槽与定位槽长度延伸方向一致且敞口朝向一致;灯条内置在安装槽中,包括长条状的PCB板以及多个安装在PCB板正面的灯珠,PCB板的背面与安装槽的槽底面贴合;导光组件叠放在底板上并位于边框所围成的区域内,其边缘伸入安装槽中,灯珠的出光方向朝向导光组件的入光面。本申请提供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能改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和机器视觉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机器视觉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和机器视觉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常见的机器视觉装置的背光源中,一部分采用的是侧部发光的面光源结构。该侧部发光的面光源结构通常将LED光源设于位于周边的边框中,然后,LED光源发出的光线射入导光板外边缘处的入光面,然后光线再经导光板和反射膜的多次反射与散射后形成面光源。然而,在现有的侧部发光的面光源结构设计中,通常对于散热考虑不足,有些面光源结构甚至采用的是胶布包裹的方式,灯板和壳体之间通常存在间隙,这就会导致面光源结构的散热效果比较差。特别是在采用功率较大的背光源产品中,面光源结构的散热性能不良会对产品的使用寿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如何优化侧部发光的面光源结构的散热性就成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侧部发光的面光源产品散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包括:
壳体,壳体包括底板与边框,边框固定在底板的边缘,边框的内侧形成有朝内敞口的定位槽,且定位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边框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
散热件,内置在定位槽中,散热件至少与定位槽的槽底面贴合;散热件上形成有安装槽,安装槽与定位槽长度延伸方向一致且敞口朝向一致;
灯条,内置在安装槽中,包括长条状的PCB板以及多个灯珠,多个灯珠安装在PCB板的正面,PCB板的背面与安装槽的槽底面贴合;以及,
导光组件,叠放在底板上并位于边框所围成的区域内,导光组件的边缘伸入安装槽中,导光组件的边缘处的外周侧面为入光面,灯珠的出光方向朝向入光面。
可选地,边框包括第一边框侧板和第二边框侧板,第一边框侧板自底板的边缘沿垂直于底板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边框侧板自第一边框侧板远离底板的一端向内延伸形成;底板、第一边框侧板以及第二边框侧板之间围成定位槽。
可选地,散热件呈长条状,且散热件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定位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
在与散热件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竖直方向上,散热件的竖直截面呈L型;散热件包括散热侧板和散热顶板,散热侧板与第一边框侧板的内侧面贴合,散热顶板与第二边框侧板的内侧面贴合,散热侧板、散热顶板以及底板之间围成安装槽。
可选地,第二边框侧板的远离第一边框侧板的自由端设有限位凸部,限位凸部呈朝向导光组件凸出设置,并与导光组件限位抵接。
可选地,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还包括反射膜,反射膜叠设于导光组件和底板之间。
可选地,PCB板和散热件之间,和/或散热件与边框之间粘贴有导热硅胶或涂覆有导热胶水。
可选地,边框包括多个框条,多个框条依次首尾拼接形成边框;每一框条上均设有定位槽。
可选地,边框呈一体设置,并与底板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壳体和散热件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机器视觉装置,该机器视觉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的面光源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相较于现有技术,在本申请中,由于在边框的定位槽中设置有散热件,散热件的安装槽中安装有灯条,灯条的PCB板与散热件紧贴,散热件与边框紧贴,因此,灯条产生的热量就会及时传导至散热件,然后再通过散热件传导至壳体实现对外散发,从而达到提高面光源的散热性的目的。换言之,本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通过在灯条的PCB板和壳体之间设置特殊设计的散热件,从而实现了灯条的热量通过散热件传导至壳体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传统面光源散热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的前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去除第二框条和第一框条的一端部分结构后):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
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该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包括壳体100、散热件200、灯条300以及导光组件400。具体来说,壳体100包括底板110与边框120,边框120固定在底板110的边缘,边框120的内侧形成有朝内敞口的定位槽121,且定位槽12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边框120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散热件200内置在定位槽121中,散热件200至少与定位槽121的槽底面贴合;散热件200上形成有安装槽210,安装槽210与定位槽121长度延伸方向一致且敞口朝向一致。灯条300内置在安装槽210中,包括长条状的PCB板310以及多个灯珠320,多个灯珠320安装在PCB板310的正面,PCB板310的背面与安装槽210的槽底面贴合。导光组件400叠放在底板110上并位于边框120所围成的区域内,导光组件400的边缘伸入安装槽210中,导光组件400的边缘处的外周侧面为入光面410,灯珠320的出光方向朝向入光面410。
在此需说明的是,本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主要适用于机器视觉装置中,可以作为机器视觉装置的背光源,而且该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中间开孔的面光源,也可以是不开孔的面光源;当然,本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结构合适的产品中。在本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中,导光组件400叠设在底板110上,其边缘伸入边框120中,边框120的定位槽121中安装有散热件200,散热件200中安装有灯条300,底板110和边框120共同形成了固定支撑导光组件400、散热件200以及灯条300的壳体100。通常,呈平板状的导光组件400具有出光面420和前述的入光面410,导光组件400的背离底板110的前板面即为出光面420,灯珠320优选为环保高效且成本低的LED光源。另外,本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还包括反射膜500,反射膜500叠设于导光组件400和底板110之间,灯珠320发出的光线从导光组件400的入光面410进入,然后经过反射膜500反射和导光组件400的散射后从出光面420射出,如此就能形成发光较为均匀的面光源。
基于此结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边框120的定位槽121中设置有散热件200,散热件200的安装槽210中安装有灯条300,灯条300的PCB板310与散热件200紧贴,散热件200与边框120紧贴,因此,灯条300产生的热量就会及时传导至散热件200,然后再通过散热件200传导至壳体100实现对外散发,从而达到提高面光源的散热性的目的。换言之,本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通过在灯条300的PCB板310和壳体100之间设置特殊设计的散热件200,从而实现了灯条300的热量通过散热件200传导至壳体100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传统面光源散热性较差的问题。
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边框120包括第一边框侧板122和第二边框侧板123,第一边框侧板122自底板110的边缘沿垂直于底板110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边框侧板123自第一边框侧板122远离底板110的一端向内延伸形成;底板110、第一边框侧板122以及第二边框侧板123之间围成定位槽121。在此需说明的是,自底板110的边缘远离底板110中部的一侧为外侧,而自底板110的边缘朝向底板110中部的一侧为内侧。具体来说,第一边框侧板122垂直于底板110,第二边框侧板123平行于底板110,然后,散热件200内置在定位槽121中,至少与定位槽121的槽底面紧贴而实现与壳体100固定牢固,进而达到热量传导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散热件200呈长条状,且散热件200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定位槽121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在与散热件200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竖直方向上,散热件200的竖直截面呈L型;散热件200包括散热侧板220和散热顶板230,散热侧板220与第一边框侧板122的内侧面贴合,散热顶板230与第二边框侧板123的内侧面贴合,散热侧板220、散热顶板230以及底板110之间围成安装槽210。可以理解,通过竖直截面呈L型的散热件200的设计,能有效增大散热件200的实际散热面积,进而有利于提高本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的散热性。此外,如图4所示,对于L型截面的散热件200,其散热顶板230的顶面与第二边框侧板123紧贴,散热顶板230的底面与导光组件400接触或略有间隙,散热侧板220的底端与底板110抵接,这样的设计也使得散热件200能够更加稳固的定位安装在边框120的定位槽121中。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边框侧板123的远离第一边框侧板122的自由端设有限位凸部124,限位凸部124呈朝向导光组件400凸出设置,并与导光组件400限位抵接,如此,就能更好地起到边框120对导光组件400的支撑固定作用,同时,限位凸部124的设计也能进一步增强定位槽121对散热件200的定位固定效果。在此,限位凸部124的长度延伸方向与第二边框侧板123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为确保传热良好,PCB板310和散热件200之间,和/或散热件200与边框120之间粘贴有导热硅胶600或涂覆有导热胶水。具体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灯条300的PCB板310和散热侧板220之间粘贴有导热硅胶600,当然,导热硅胶600或导热胶水也可以设于散热件200与边框120之间,或者在灯条300与散热件200之间以及散热件200与边框120之间均粘贴有导热硅胶600或涂覆有导热胶水。
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边框120包括多个框条127,多个框条127依次首尾拼接形成边框120;每一框条127上均设有定位槽121。具体的,由于底板110通常为矩形,故边框120包括四个框条127,这四个框条127依次首尾拼接形成矩形的边框12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在各个框条127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若干第一螺孔125,然后相邻的两个框条127就可以通过螺丝而实现稳固拼接,在每个框条127上还设有若干第二螺孔126,如此,就可以通过螺丝而将框条127固定安装在底板110上。当然,根据产品具体形状的不同,底板和边框的形状也会做适应性改变,例如,边框也可以但不限于是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等等,各个框条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边框与底板的连接方式也并不仅限于螺丝连接等。在此,在每个框条127上,定位槽121均为沿长度方向两端开口的贯通槽设计,在实际装配过程中,散热件200就能从定位槽121的一端开口处滑进定位槽121中,从而有利于提高散热件200的安装便利性。
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边框120还可以呈一体设置,并与底板110可拆卸连接。例如,可采用整块铝板铣成边框120形状,然后再与底板110连接。
此外,为获得良好的散热性,壳体100和散热件200均由导热性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和散热件200均优选由铝材制成。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00和散热件200也可以由其他金属材料制成,但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铝材是出于成本、导热性好以及重量较轻等多方面的考虑。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机器视觉装置,该机器视觉装置包括前述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该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机器视觉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与边框,所述边框固定在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边框的内侧形成有朝内敞口的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边框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
散热件,内置在所述定位槽中,所述散热件至少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底面贴合;所述散热件上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定位槽长度延伸方向一致且敞口朝向一致;
灯条,内置在所述安装槽中,包括长条状的PCB板以及多个灯珠,多个所述灯珠安装在所述PCB板的正面,所述PCB板的背面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面贴合;以及,
导光组件,叠放在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边框所围成的区域内,所述导光组件的边缘伸入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导光组件的边缘处的外周侧面为入光面,所述灯珠的出光方向朝向所述入光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第一边框侧板和第二边框侧板,所述第一边框侧板自所述底板的边缘沿垂直于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边框侧板自所述第一边框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向内延伸形成;所述底板、所述第一边框侧板以及第二边框侧板之间围成所述定位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呈长条状,且所述散热件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定位槽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
在与所述散热件的长度方向垂直的竖直方向上,所述散热件的竖直截面呈L型;所述散热件包括散热侧板和散热顶板,所述散热侧板与所述第一边框侧板的内侧面贴合,所述散热顶板与所述第二边框侧板的内侧面贴合,所述散热侧板、所述散热顶板以及所述底板之间围成所述安装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侧板的远离所述第一边框侧板的自由端设有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凸部呈朝向所述导光组件凸出设置,并与所述导光组件限位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还包括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叠设于所述导光组件和所述底板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和所述散热件之间,和/或所述散热件与所述边框之间粘贴有导热硅胶或涂覆有导热胶水。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多个框条,多个所述框条依次首尾拼接形成所述边框;每一所述框条上均设有所述定位槽。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呈一体设置,并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散热件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10.一种机器视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的面光源结构。
CN202320693085.0U 2023-04-02 2023-04-02 一种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和机器视觉装置 Active CN2201030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3085.0U CN220103058U (zh) 2023-04-02 2023-04-02 一种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和机器视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3085.0U CN220103058U (zh) 2023-04-02 2023-04-02 一种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和机器视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3058U true CN220103058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70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93085.0U Active CN220103058U (zh) 2023-04-02 2023-04-02 一种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和机器视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30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20791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LED module thereof
CN202008100U (zh) 灯具及其灯框组件
US20120105762A1 (en) Edge-lit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20300492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US2015026841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855513B1 (ko) 평판형 조명장치
US20090303747A1 (en)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of backlight module
CN114217472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US6966686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CN220103058U (zh) 一种改进散热的侧部发光面光源结构和机器视觉装置
CN211207017U (zh) 显示模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JP2001311944A (ja) 遊技機用液晶表示装置のための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CN108196395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17071304A1 (zh) 背光单元及显示装置
US9022636B2 (en) Side-edge backlight module
TWI385449B (zh) 背光模組以及顯示模組
CN212276185U (zh) 一种氛围灯和显示设备
JP2003215547A (ja) 液晶表示器
CN212961071U (zh) 面板灯
TW201500686A (zh) 光源模組
US8985829B2 (en) Side-edge backlight module
CN214011688U (zh)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用背光源
EP3951258B1 (en) Frameless panel lamp
CN213983166U (zh) 一种led面板灯及冰箱
CN219871843U (zh) 一种背光源、背光模组、显示设备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