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0319U - 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20319U
CN210220319U CN201921109302.7U CN201921109302U CN210220319U CN 210220319 U CN210220319 U CN 210220319U CN 201921109302 U CN201921109302 U CN 201921109302U CN 210220319 U CN210220319 U CN 210220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asing
compressor
plung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93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ifang Zhang
张迈方
Xuehua Yang
杨学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ishen Cold Chai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ishen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ishen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ishen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093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20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20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20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配件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包括竖直设置的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进气管,壳体内设置有由竖直段和水平段组成的出气管,竖直段远离水平段的一端设置在壳体顶部且带有进风孔,水平段的一端从壳体中部穿出竖直段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导向叶片,导向叶片外边沿与壳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壳体下端设置有回油管,竖直段下端设置有与导向叶片下端连接的底板,底板边沿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气体在不断做环状运动时,混合在气体内的油液将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壳体内壁上,此时油液不断聚集后,在重力作用下不断下滑,利用油液的离心力进行分离,提高油分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中,油和制冷剂混合在一起润滑和冷却压缩机,因此油和制冷剂一起流入到压缩机内。于是,随着高压制冷剂的排出,一些油与制冷剂一起被排出,经过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持续地循环。随着参与制冷剂循环的油数量的增多,制冷剂的数量变少,空调器的性能下降。当排出的油没有回流到压缩机,或回流的时间太晚,压缩机发生缺油现象,导致压缩机运行出现故障。
授权公告号为CN103808090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油分离器,油分离器连接于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所述的油分离器是单体结构,包括筒体、进气管、出气管和回油管,所述的进气管用于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接,所述的出气管用于连接冷凝器,所述的筒体呈封闭的圆筒状,所述的进气管从筒体的中部伸入,所述出气管从上筒体伸出,所述的回油管的一端从下筒体伸入筒体。混合物通过进气管从中部进入,此时油在自重的作用下掉落,在筒体底部积存,并且通过回油管进行回流,而制冷剂通过出气管排出,从而分离制冷剂中的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此种油分离器中,油常为油雾状,油液液滴的直径较小,单纯地依靠油雾的自重进行分离时,一些油还将随制冷剂一同排出,油分离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能够利用离心力分离油液,提高油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包括竖直设置的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由竖直段和水平段组成的出气管,竖直段位于壳体的中心轴线处,竖直段远离水平段的一端设置在壳体顶部且带有进风孔,水平段远离竖直段的一端从壳体中部穿出;所述竖直段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导向叶片,所述导向叶片外边沿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回油管,所述竖直段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叶片下端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边沿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进气管伸入壳体后与所述底板上侧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压缩机中排出的气体将会通过进气管进入至壳体内部,并且在导向叶片的导向作用下,呈螺旋状向上运动,气体在不断做环状运动时,混合在气体内的油液将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壳体内壁上,此时油液不断聚集后,在重力作用下不断下滑,将会通过导向叶片、底板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最终将会流动至壳体底部并且通过回油管回流至压缩机中,不断分离出油液的制冷剂将会最终通过竖直段顶部的进风孔中进入出气管中,并且最终通过水平段输送至冷凝器中,此种分离器利用油液的离心力进行分离,提高油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导向叶片外边沿之间的间隙不大于5mm,所述壳体内壁与所述底板边沿之间的间隙不大于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叶片边沿、底板边沿与壳体之间的间隙不易过大,若间隙过大可能导致气体在流动过程中分流的可能性,导致其无法较好得沿导向叶片进行运动,其间隙不大于5mm既能保证气体能够保持螺旋状上升,又能使得油液能够沿壳体内壁下流至底部,油分离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吸附油液的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位于所述导向叶片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层能够将导向叶片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从而使得气体在流动时,导向叶片与壳体内壁能够形成较好的导向空间,便于气体上升,同时油液被甩向壳体内壁时,将会被吸附层吸附,便于收集油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呈漏斗状的储油部,所述储油部最低端设置有出油管,所述回油管设置在所述出油管下端,所述出油管内设置有用于开闭所述出油管的开闭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液掉落后,将会存积在储油部中,当润滑油较多时,通过开闭结构,使得出油管打开,从而使得储油部中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回至压缩机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油部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观察窗查看储油部中存留的润滑油量,根据实际需要打开开闭结构,或者根据观察窗判断回用的润滑油质量是否达到回用的标准,从而选择是否需要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闭结构包括滑移连接在出油管内的柱塞、设置在出油管远离储油部一端上的封闭板、开设在封闭板上的出油孔、设置在出油管内且两端设置在封闭板与柱塞上的弹簧,以及设置在储油部上且用于驱使柱塞向下运动的驱动件,所述柱塞下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有第一流道,所述柱塞圆周侧壁上沿其径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使柱塞向下运动后,第二流道口将会位于出油管内,出油管内壁将会将其封闭,从而使得润滑油在储油部内储存,且弹簧处于压缩形变的状态,当驱动件不作用在柱塞上时,弹簧将会驱使柱塞上升,此时第二流道上升后,与储油部内腔连通,润滑油将会通过第二流道、第一流道流动至出油管内,并通过出油孔流动至回油管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储油部上的驱动杆、设置在驱动杆杆身上且用于抵触在柱塞上端的凸轮、设置在驱动杆一端的转动盘,所述驱动杆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柱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盘驱使驱动杆进行转动,转动后的凸轮将会发生转动,其凸出一侧将会抵触在柱塞上,从而驱使柱塞沿出油管的长度方向向下运动,继而实现关闭出油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油部的侧壁上对称地设置有凸块,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凸块上,所述转动盘上开设有限位孔,其中一个所述凸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凸轮凸起处抵触在柱塞上时,所述限位孔与所述螺纹孔对合,且所述限位孔中穿设有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的固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凸轮凸出一侧抵触在柱塞上时,限位孔与螺丝孔对合,操作人员将固定螺栓穿过限位孔后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使得转动盘固定在凸块上,从而固定凸轮的位置保持出油管关闭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柱塞上端开设有供所述凸轮的凸起处嵌设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凸轮时,凸轮的凸起处将会嵌入至定位槽中,能够对凸轮起到定位作用,也便于操作人员知晓柱塞将出油管封闭的情况,便于固定转动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 从压缩机中排出的气体将会通过进气管进入至壳体内部,并且在导向叶片的导向作用下,呈螺旋状向上运动,气体在不断做环状运动时,混合在气体内的油液将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壳体内壁上,此时油液不断聚集后,最终将会流动至壳体底部并且通过回油管回流至压缩机中,不断分离出油液的制冷剂将会最终通过竖直段顶部的进风孔中进入出气管中,并且最终通过水平段输送至冷凝器中,利用油液的离心力进行分离,提高油分离效果;
2.将分离有的润滑油储存在储油部中,通过观察窗中看到储油量较多后,使得转动盘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弹簧将柱塞弹起,使得油液通过第二流道、第一流道流动至回油管中进行回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壳体的局部剖视图,用于展示内部结构;
图3是隐藏了回油管的储油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柱塞的剖视图;
图5是转动盘与凸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壳体;110、进气管;120、出气管;121、竖直段;122、水平段;123、进风孔;130、导向叶片;131、吸附层;132、底板;140、储油部;141、观察窗;142、出油管;143、回油管;150、开闭结构;151、柱塞;152、封闭板;153、出油孔;154、弹簧;155、第一流道;156、第二流道;160、驱动件;161、驱动杆;162、凸轮;163、转动盘;164、凸块;165、定位槽;166、限位孔;167、螺纹孔;168、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参照图1、图2,包括竖直设置的壳体100、设置在壳体100上的进气管110,壳体100为中空的圆柱体,壳体100内设置有由竖直段121和水平段122组成的出气管120,竖直段121位于壳体100的中心轴线处,竖直段121远离水平段122的一端安装在壳体100顶部,且竖直段121靠近壳体100顶部的一端上开设有进风孔123,进风孔123沿周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水平段122垂直于竖直段121,水平段122远离竖直段121的一端从壳体100中部穿出。
参照图2,竖直段121的圆周侧壁上焊接有呈螺旋状的导向叶片130,导向叶片130外边沿与壳体100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此间隙不大于5mm,同时在壳体100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吸附层131,本实施例中的吸附层131为筛网,从而将导向叶片130与壳体100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
竖直段121下端设置有与导向叶片130下端连接的底板132,底板132焊接在竖直段121的圆周侧壁上。底板132边沿与壳体100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此间隙不大于5mm。进气管110安装在壳体100外壁上,且伸入壳体100后与底板132上侧接触,同时进气管110位于导向叶片130底端。当气体从进气管110进入至壳体100内部后,将会在导向叶片130的引导下呈螺旋状上升,气体在不断做环状运动时,混合在气体内的油液将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壳体100内壁上,此时油液不断聚集在吸附层131上,最终将会流动至壳体100底部。
参照图2、图3,壳体100底部一体有呈漏斗状的储油部140,储油部140的侧壁上还安装有观察窗141,储油部140最低端一体设置有出油管142,出油管142下端焊接有回油管143,出油管142内设置有用于开闭出油管142的开闭结构150。
参照图3、图4,开闭结构150包括柱塞151、封闭板152、出油孔153、弹簧154以及驱使柱塞151向下运动的驱动件160,柱塞151滑移连接在出油管142内,且柱塞151下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有第一流道155,同时柱塞151圆周侧壁上沿其径向开设有与第一流道155连通的第二流道156。封闭板152一体设置在出油管142远离储油部140一端上,同时出油孔153开设在封闭板152上并与第一流道155相对,弹簧154设在出油管142内且两端分别粘接在封闭板152与柱塞151上。
参照图3、图5,驱动件160包括驱动杆161、凸轮162、转动盘163,储油部140的侧壁上对称地一体设置有凸块164,驱动杆161设在储油部140内且其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凸块164上,驱动杆16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柱塞151。凸轮162一体设置在驱动杆161杆身上,同时柱塞151上端面开设有供凸轮162的凸起处嵌入的定位槽165。转动盘163安装在驱动杆161的其中一端上。转动盘163上开设有限位孔166,相对应的凸块164上开设有螺纹孔167,当通过转动盘163使得驱动杆161转动时,凸轮162的凸起处并嵌入在定位槽165中,此时柱塞151位于出油管142内,第二流道156被出油管142内壁所封堵,同时限位孔166与螺纹孔167对合,在限位孔166中穿设有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67内的固定螺栓168。当需要排出润滑油时,松开固定螺栓168使得转动盘163转动,凸轮162的凸起处不再抵触在柱塞151上时,弹簧154将会驱使柱塞151上升,此时第二流道156上升后,与储油部140内腔连通,润滑油将会通过第二流道156、第一流道155流动至出油管142内,并通过出油孔153流动至回油管143中。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从压缩机中排出的气体将会通过进气管110进入至壳体100内部,并且在导向叶片130的导向作用下,呈螺旋状向上运动,气体在不断做环状运动时,混合在气体内的油液将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壳体100内壁上,此时油液不断聚集在吸附层131上后,最终将会流动至壳体100底部并且进行储存,当积累到一定量时打开出油管142使其通过回油管143回流至压缩机中。
不断分离出油液的制冷剂将会最终通过竖直段121顶部的进风孔123中进入出气管120中,并且最终通过水平段122输送至冷凝器中,此种油分离器利用油液的离心力进行分离,提高油分离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包括竖直设置的壳体(100)、设置在壳体(100)上的进气管(1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由竖直段(121)和水平段(122)组成的出气管(120),竖直段(121)位于壳体(100)的中心轴线处,竖直段(121)远离水平段(122)的一端设置在壳体(100)顶部且带有进风孔(123),水平段(122)远离竖直段(121)的一端从壳体(100)中部穿出;
所述竖直段(121)的圆周侧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导向叶片(130),所述导向叶片(130)外边沿与所述壳体(100)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壳体(100)下端设置有回油管(143),所述竖直段(121)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叶片(130)下端连接的底板(132),所述底板(132)边沿与所述壳体(100)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进气管(110)伸入壳体(100)后与所述底板(132)上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壁与所述导向叶片(130)外边沿之间的间隙不大于5mm,所述壳体(100)内壁与所述底板(132)边沿之间的间隙不大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吸附油液的吸附层(131),所述吸附层(131)位于所述导向叶片(130)与所述壳体(100)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底部设置有呈漏斗状的储油部(140),所述储油部(140)最低端设置有出油管(142),所述回油管(143)设置在所述出油管(142)下端,所述出油管(142)内设置有用于开闭所述出油管(142)的开闭结构(1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部(140)侧壁上设置有观察窗(14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结构(150)包括滑移连接在出油管(142)内的柱塞(151)、设置在出油管(142)远离储油部(140)一端上的封闭板(152)、开设在封闭板(152)上的出油孔(153)、设置在出油管(142)内且两端设置在封闭板(152)与柱塞(151)上的弹簧(154),以及设置在储油部(140)上且用于驱使柱塞(151)向下运动的驱动件(160),所述柱塞(151)下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有第一流道(155),所述柱塞(151)圆周侧壁上沿其径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155)连通的第二流道(15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60)包括转动连接在储油部(140)上的驱动杆(161)、设置在驱动杆(161)杆身上且用于抵触在柱塞(151)上端的凸轮(162)、设置在驱动杆(161)一端的转动盘(163),所述驱动杆(161)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柱塞(15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部(140)的侧壁上对称地设置有凸块(164),所述驱动杆(16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凸块(164)上,所述转动盘(163)上开设有限位孔(166),其中一个所述凸块(164)上开设有螺纹孔(167),所述凸轮(162)凸起处抵触在柱塞(151)上时,所述限位孔(166)与所述螺纹孔(167)对合,且所述限位孔(166)中穿设有一端螺纹连接在螺纹孔(167)内的固定螺栓(16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151)上端开设有供所述凸轮(162)的凸起处嵌设的定位槽(165)。
CN201921109302.7U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 Active CN210220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9302.7U CN210220319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9302.7U CN210220319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20319U true CN210220319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16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9302.7U Active CN210220319U (zh) 2019-07-15 2019-07-15 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203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4757A (zh) * 2020-04-09 2020-07-28 王湘君 一种天然气除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54757A (zh) * 2020-04-09 2020-07-28 王湘君 一种天然气除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5706C (zh) 螺旋冷却压缩机
CN100572815C (zh) 卧式涡卷压缩机
US3317123A (en) Compressor lubrication
CN105889069B (zh) 排气含油量低的旋转压缩机
CN210220319U (zh) 一种压缩机用的油分离器
CN88101361A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205689435U (zh) 压缩机
CN206770215U (zh) 涡旋压缩机
TWM462846U (zh) 渦旋壓縮機的油氣分離裝置
WO2019024686A1 (zh) 油分离装置和卧式压缩机
CN108087276B (zh) 低背压压缩机
CN207777174U (zh) 低背压压缩机
CN208832796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并联系统中的气液分离器
CN209083561U (zh) 一种滚子压缩机和空调器
JP2007205270A (ja) 密閉型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14276230U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油分离器
CN100436973C (zh) 在管路中的油分离器
CN103410736A (zh)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3114623U (zh) 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
CN1067485A (zh) 具有润滑运动部件的改进型润滑机构的螺杆式压缩机
CN108869282B (zh) 一种压缩机
CN207229384U (zh) 卧式涡旋压缩机
CN110388770B (zh) 一种可油气分离的制冷压缩设备
CN208281168U (zh) 一种涡旋压缩机
CN209027154U (zh) 压缩机用油分离器、压缩机以及制冷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east 2, 1st floor, B9 plant, Hezhou Hengfeng Industrial City, Hangche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uishen Cold Chain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100 east 2, 1st floor, B9 factory building, Hezhou Hengfeng Industrial City, Hangche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uishen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