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13540U - 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13540U
CN210213540U CN201920477316.8U CN201920477316U CN210213540U CN 210213540 U CN210213540 U CN 210213540U CN 201920477316 U CN201920477316 U CN 201920477316U CN 210213540 U CN210213540 U CN 2102135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ontainer main
bearing box
groov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773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ng Yu
于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jiang Hengwe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jiang Hengwe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jiang Hengwe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jiang Hengwe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7731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135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135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135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包括固定座、液压缸和集装箱主体,所述固定座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液压缸设置在固定座内部,所述液压缸上设置有液压杆,所述集装箱主体设置在固定座上方,所述集装箱主体下端面开设有螺栓孔和第二凹槽,所述集装箱主体内底部设置有承载箱,且承载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集装箱主体内侧前后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之间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下端面通过第三轮子与滑槽相连接,且移动板设置在承载箱上方。该方便交接的集装箱,在液压缸的作用下,使液压杆带动移动块向右移动,使集装箱主体向右移动,随后将移动块通过固定螺栓与螺栓孔相连接,再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可将承载箱移动到另一个车上。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组成工具,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创造的伟大奇迹之一。
现在市场采用传统的集装箱,在没有起重机等一些机械的情况下无法移动集装箱,且不便于将集装箱内部的物品拿出。因此,需要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来改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集装箱,在没有起重机等一些机械的情况下无法移动集装箱,且不便于将集装箱内部的物品拿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包括固定座、液压缸和集装箱主体,所述固定座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移动块,同时移动块下端面通过第一轮子与第一凹槽底部相接触,所述液压缸设置在固定座内部,且液压缸设置在第一凹槽左侧,所述液压缸上设置有液压杆,且液压杆右端与移动块左端面相连接,所述集装箱主体设置在固定座上方,且集装箱主体下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座和移动块上,所述集装箱主体下端面开设有螺栓孔和第二凹槽,且螺栓孔设置在第二凹槽外侧,同时第二凹槽内顶部设置有第二轮子,所述集装箱主体内底部设置有承载箱,且承载箱内设置有隔板,同时隔板下端面通过压缩弹簧与承载箱相连接,所述集装箱主体内侧前后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之间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下端面通过第三轮子与滑槽相连接,且移动板设置在承载箱上方。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通过第一轮子与固定座构成滑动机构,且第一轮子呈矩形阵列分布在移动块上。
优选的,所述集装箱主体通过第二轮子与固定座构成滑动机构,且第二轮子设置有六个。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设置有八个,且固定螺栓关于固定座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隔板通过压缩弹簧与承载箱构成伸缩结构,且承载箱长度小于集装箱主体长度。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通过第三轮子和滑槽与集装箱主体构成滑动机构,且滑槽设置有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交接的集装箱,
(1)设置有固定螺栓、液压缸、移动块和螺栓孔,松开固定座与集装箱主体上的固定螺栓,在液压缸的作用下,使液压杆带动移动块向右移动,使集装箱主体向右移动,随后将移动块通过固定螺栓与螺栓孔相连接,再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可将承载箱移动到另一个车上,起到方便交接的目的;
(2)设置有承载箱、隔板和压缩弹簧,可将一些贵重物品放到承载箱内的隔板上,当承载箱发生颠簸后,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起到缓冲的目的,同时起到分类储存的目的;
(3)设置有移动板和滑槽,物品放到移动板上,将移动板在滑槽上移动,以便于将物品运到集装箱主体内部,起到方便搬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2、第一凹槽,3、移动块,4、第一轮子,5、液压缸,6、液压杆,7、集装箱主体,8、固定螺栓,9、螺栓孔,10、第二凹槽,11、第二轮子,12、承载箱,13、隔板,14、压缩弹簧,15、滑槽,16、移动板,17、第三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根据图1、图3和图4所示,固定座1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且第一凹槽2内设置有移动块3,同时移动块3下端面通过第一轮子4与第一凹槽2底部相接触,移动块3通过第一轮子4与固定座1构成滑动机构,且第一轮子4呈矩形阵列分布在移动块3上,以便于移动块3在第一凹槽2内移动,液压缸5设置在固定座1内部,且液压缸5设置在第一凹槽2左侧,液压缸5上设置有液压杆6,且液压杆6右端与移动块3左端面相连接,集装箱主体7设置在固定座1上方,且集装箱主体7下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栓8固定在固定座1和移动块3上,集装箱主体7通过第二轮子11与固定座1构成滑动机构,且第二轮子11设置有六个,以便于使集装箱主体7在固定座1上移动,固定螺栓8设置有八个,且固定螺栓8关于固定座1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固定螺栓8将固定座1与集装箱主体7连接在一起,集装箱主体7下端面开设有螺栓孔9和第二凹槽10,且螺栓孔9设置在第二凹槽10外侧,同时第二凹槽10内顶部设置有第二轮子11。
根据图1和图2所示,集装箱主体7内底部设置有承载箱12,且承载箱12内设置有隔板13,同时隔板13下端面通过压缩弹簧14与承载箱12相连接,隔板13通过压缩弹簧14与承载箱12构成伸缩结构,且承载箱12长度小于集装箱主体7长度,在压缩弹簧14的作用下,对隔板13上的物品起到缓冲的目的,集装箱主体7内侧前后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15,且滑槽15之间设置有移动板16,移动板16下端面通过第三轮子17与滑槽15相连接,且移动板16设置在承载箱12上方,移动板16通过第三轮子17和滑槽15与集装箱主体7构成滑动机构,且滑槽15设置有两个,以便于使移动板16在滑槽15内移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方便交接的集装箱时,将物品放到移动板16上,在第三轮子17的作用下,以便于在滑槽15上推动移动板16,从而方便运输物品,可将一些贵重物品放到承载箱12内的隔板13上,当集装箱主体7发生颠簸时,在压缩弹簧14的作用下,起到缓冲的目的,当需要交接集装箱主体7时,先取下固定座1和集装箱主体7之间的固定螺栓8,启动液压缸5,液压缸5带动液压杆6移动,从而使移动块3带着集装箱主体7向右移动一段距离,随后松开集装箱主体7与移动块3之间的固定螺栓8,在液压缸5的作用下,使移动块3移动到螺栓孔9下方,再通过固定螺栓8将移动块3与螺栓孔9相连接,再在液压缸5的作用下,将集装箱主体7向前移动,这时集装箱主体7前端移动到另一辆车上,重复上述操作,一步步的更换螺栓孔9,从而将集装箱主体7运到另一辆车上,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包括固定座(1)、液压缸(5)和集装箱主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上端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且第一凹槽(2)内设置有移动块(3),同时移动块(3)下端面通过第一轮子(4)与第一凹槽(2)底部相接触,所述液压缸(5)设置在固定座(1)内部,且液压缸(5)设置在第一凹槽(2)左侧,所述液压缸(5)上设置有液压杆(6),且液压杆(6)右端与移动块(3)左端面相连接,所述集装箱主体(7)设置在固定座(1)上方,且集装箱主体(7)下端分别通过固定螺栓(8)固定在固定座(1)和移动块(3)上,所述集装箱主体(7)下端面开设有螺栓孔(9)和第二凹槽(10),且螺栓孔(9)设置在第二凹槽(10)外侧,同时第二凹槽(10)内顶部设置有第二轮子(11),所述集装箱主体(7)内底部设置有承载箱(12),且承载箱(12)内设置有隔板(13),同时隔板(13)下端面通过压缩弹簧(14)与承载箱(12)相连接,所述集装箱主体(7)内侧前后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15),且滑槽(15)之间设置有移动板(16),所述移动板(16)下端面通过第三轮子(17)与滑槽(15)相连接,且移动板(16)设置在承载箱(1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3)通过第一轮子(4)与固定座(1)构成滑动机构,且第一轮子(4)呈矩形阵列分布在移动块(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主体(7)通过第二轮子(11)与固定座(1)构成滑动机构,且第二轮子(11)设置有六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8)设置有八个,且固定螺栓(8)关于固定座(1)中轴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3)通过压缩弹簧(14)与承载箱(12)构成伸缩结构,且承载箱(12)长度小于集装箱主体(7)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6)通过第三轮子(17)和滑槽(15)与集装箱主体(7)构成滑动机构,且滑槽(15)设置有两个。
CN201920477316.8U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135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77316.8U CN210213540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77316.8U CN210213540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13540U true CN210213540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22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7731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13540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135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31917B2 (en) Vehicle goods bracket and vehicle goods bracket set
CN105923581B (zh) 一种叉车的叉架结构
CN206203808U (zh) 一种基于轨道调整的叉车货用固定装置
CN210213540U (zh) 一种方便交接的集装箱
CN201317419Y (zh) 一种传输多种轿车车身的焊接滑橇
CN103909940A (zh) 一种侧卸式铁路平车车体
AU2017348144B2 (en) Multimodal transport interworking system
CN105293397A (zh) 手动液压集装箱翻转吊具
CN215946665U (zh) 一种具有压紧装置的叉车架
CN210392238U (zh) 一种多开式隔热性集装箱
CN104417618A (zh) 重型升降自卸运输车
CN213385521U (zh) 一种物流运输用运输箱
CN204957187U (zh) 新型自装卸车的集装托盘
CN103625345A (zh) 一种具有自装自卸功能的集装箱装卸车
CN210235649U (zh) 一种应用于码垛机的托盘
CN216334288U (zh) 一种移动式集装箱
CN208102936U (zh) 一种生物试剂用的集装箱
CN219487494U (zh) 一种避免破损的物流货物运输手推车
CN212557698U (zh) 一种海陆长途运输的集装箱设备
CN202345696U (zh) 装备铁路输送集装化托盘
CN209758096U (zh) 一种道路运输集装箱
CN204588165U (zh) 随车吊配套分体式卸料托板
CN210392214U (zh) 可翻转使用的货运集装箱
CN210338667U (zh) 一种危险货物运输托盘
CN217919494U (zh) 一种带传送带的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2006 Jingkou Industrial Park, Jianxin highway,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njiang HENGWE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2006 No. 172 Jianxin Road, Zhenji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njiang HENGWEI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