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02327U - 一种液冷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冷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02327U
CN210202327U CN201920810683.5U CN201920810683U CN210202327U CN 210202327 U CN210202327 U CN 210202327U CN 201920810683 U CN201920810683 U CN 201920810683U CN 210202327 U CN210202327 U CN 210202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y
box body
liquid
apertures
aper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06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aohui Cai
蔡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YB RADI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YB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YB RADI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YB RADI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106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02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02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02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冷散热器,包括盖板、中间盒体和底层盒体,所述中间盒体的底板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阵列小孔,所述中间盒体的底板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阵列小孔,所述第一阵列小孔与第二阵列小孔分别交错设置,所述中间盒体的侧面在第一阵列小孔和第二阵列小孔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进液管,所述底层盒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多个隔板相互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阵列小孔和第二阵列小孔的尺寸适配,所述多个隔板的两端间隔封闭形成U型流道,所述底层盒体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出液管。

Description

一种液冷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冷散热器。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中,为保证系统可靠、稳定运行以及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需将相关器件运行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由于液体的导热性高于空气,很多散热需求较大的场合常常放弃空冷而采用液冷的方式,例如,很多高配的笔记本电脑会采用液冷散热系统进行散热。
现有的液冷散热系统通常采用的是布置散热管的方案,液体在散热管中流动带走热量,但是这种结构的散热系统效率往往不太理想,需要一种能够更加高效散热的液冷散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加高效的液冷散热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冷散热器,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冷散热器,包括盖板、中间盒体和底层盒体,所述中间盒体的底板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阵列小孔,所述中间盒体的底板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阵列小孔,所述第一阵列小孔与第二阵列小孔分别交错设置,所述中间盒体的侧面在第一阵列小孔和第二阵列小孔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进液管,所述底层盒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多个隔板相互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阵列小孔和第二阵列小孔的尺寸适配,所述多个隔板的两端间隔封闭形成U型流道,所述底层盒体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出液管。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阵列小孔和第二阵列小孔的各个小孔均设置为矩形或方形。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阵列小孔各个小孔与所述第二阵列小孔的各个小孔尺寸均相同。
在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阵列小孔各个小孔尺寸相同,所述第二阵列小孔的各个小孔尺寸相同,但第一阵列小孔各个小孔的尺寸不同于第二阵列小孔的各个小孔的尺寸。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隔板的高度与所述底层盒体的侧边的高度相同,当所述中间盒体与底层盒体配合时,所述多个隔板与抵靠所述中间盒体的底板底面。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两个出液管尽量靠近所述底层盒体的下侧设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设置于液冷散热器的同一侧。
在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设置于液冷散热器的相对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U型流道的端部设置于所述出液管的内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中间盒体和底层盒体通过卡扣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金属的导热性优于液体,通过在底层盒体内设置多个隔板,可以将底层盒体所接触的热量通过隔板传递到所述液冷散热器内部,然后再通过交错流动的液体将热量带走,液体与隔板和底层盒体接触的面积足够大,大大提升了散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液冷散热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液冷散热器的中间盒体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液冷散热器的底层盒体的俯视图;
图4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液冷散热器的底层盒体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更清楚地显示结构,图中仅示出了其中两个U型流道,其开口方向相反;
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为了能够清楚地显示结构,某些部分可能被省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液冷散热器的整体示意图,其包括盖板1、中间盒体2和底层盒体3,所述中间盒体2的侧面上设置有进液管21,所述底层盒体3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出液管31、32。参照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液冷散热器的中间盒体2的俯视图,所述中间盒体2的底板22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阵列小孔23,所述中间盒体2的底板22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阵列小孔24,所述第一阵列小孔23与第二阵列小孔24分别交错设置,如图2中虚线所指示,即,在第一侧和与其相对的第二侧的对齐的两位置处,在第一侧设置有第一阵列小孔23的位置处,在第二侧相应的位置不设置第二阵列小孔24,反之,在第一侧不设置第一阵列小孔23的位置处,在第二侧相应的位置处设置第二阵列小孔24,所述进液管21设置于所述中间盒体2的侧面上在第一阵列小孔23和第二阵列小孔24之间的部分上。参照图3及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液冷散热器的底层盒体的俯视图和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为了更清楚地展示底层盒体3的内部结构,对其进行了简化,仅显示其中有代表性的结构,所述底层盒体3的底板33上设置有多个隔板34,所述多个隔板34相互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阵列小孔23和第二阵列小孔24的尺寸适配,即,两隔板34之间的空间如果位于第一阵列小孔23正下方,其间距等于第一阵列小孔23的长或宽,两隔板34之间的空间如果位于第二阵列小孔24正下方,则其间距等于第二阵列小孔23的长或宽,所述多个隔板34的两端间隔封闭形成U型流道35,即,两隔板34之间的空间如果位于第一阵列小孔23正下方,则封闭两隔板34在第一阵列小孔23侧的端部形成U型流道35a,两隔板34之间的空间如果位于第二阵列小孔24正下方,则封闭两隔板34在第二阵列小孔24侧的端部形成U型流道35b。
为了尽量使阵列小孔的尺寸与两隔板34之间的空间的尺寸适配,所述第一阵列小孔23和第二阵列小孔24的各个小孔均设置为矩形或方形。当然,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阵列小孔23和第二阵列小孔24的各个小孔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形状,例如内切于两隔板34之间的空间的圆孔形,由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所述第一阵列小孔23和第二阵列小孔24的各个小孔的尺寸小于两隔板34之间的空间即可,并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形状。当然,为了增大液体的流量,所述小孔的尺寸应尽量大。
为了便于设置两隔板34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阵列小孔23各个小孔与所述第二阵列小孔24的各个小孔尺寸均相同,这样,所有隔板34相互之间的距离均相等,便于隔板的放置。在可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阵列小孔23各个小孔尺寸相同,所述第二阵列小孔24的各个小孔尺寸相同,但第一阵列小孔23各个小孔的尺寸不同于第二阵列小孔24的各个小孔的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为了尽量增大液体与隔板34的接触面积,所述隔板34的高度与所述底层盒体3的侧边的高度相同,当所述中间盒体2与底层盒体3配合时,所述多个隔板34抵靠所述中间盒体2的底板22的底面。
为了使流过底层盒体3的液体更彻底地排出,所述两个出液管31、32应当尽量靠近所述底层盒体3的下侧设置。
为了便于使用所述液冷散热器时的安装,所述进液管21和所述出液管31、32设置于液冷散热器的同一侧。当然,针对不同的应用位置,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21和所述出液管31、32也可以设置于液冷散热器的相对侧。
为了便于液体通过所述出液管31、32排出,所述U型流道35的端部设置于所述出液管31、32的内侧。
为了保证液体在所述液冷散热器中流动而不致泄露,所述中间盒体2和底层盒体3通过卡扣密封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液冷散热器,液体通过进液管21进入内部后分流,一部分液体通过第一阵列小孔23进入U型流道35a,最后经出液管32排出,另一部分液体通过第二阵列小孔24进入U型流道35b,最后经出液管31排出。热量通过底层盒体3的底板33传递给隔板34,在U型流道35中流动的液体与隔板34和底板33接触,带走热量达到散热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中间盒体和底层盒体,所述中间盒体的底板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阵列小孔,所述中间盒体的底板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阵列小孔,所述第一阵列小孔与第二阵列小孔分别交错设置,所述中间盒体的侧面在第一阵列小孔和第二阵列小孔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进液管,所述底层盒体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多个隔板相互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第一阵列小孔和第二阵列小孔的尺寸适配,所述多个隔板的两端间隔封闭形成U型流道,所述底层盒体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出液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阵列小孔和第二阵列小孔的各个小孔均设置为矩形或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阵列小孔各个小孔与所述第二阵列小孔的各个小孔尺寸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阵列小孔各个小孔尺寸相同,所述第二阵列小孔的各个小孔尺寸相同,但第一阵列小孔各个小孔的尺寸不同于第二阵列小孔的各个小孔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高度与所述底层盒体的侧边的高度相同,当所述中间盒体与底层盒体配合时,所述多个隔板与抵靠所述中间盒体的底板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出液管尽量靠近所述底层盒体的下侧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设置于液冷散热器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设置于液冷散热器的相对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流道的端部设置于所述出液管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盒体和底层盒体通过卡扣密封连接。
CN201920810683.5U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液冷散热器 Active CN210202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0683.5U CN210202327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液冷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0683.5U CN210202327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液冷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02327U true CN210202327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3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0683.5U Active CN210202327U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液冷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02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39788B2 (en) Cooling unit and flow distributing element for use in such unit
US9693487B2 (en) Heat management and removal assembli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JP5882179B2 (ja) 外部マニホルドを備えた内部熱交換器
US20180328675A1 (en) Heat exchanger for cooling electrical device
JP4619387B2 (ja) 半導体素子の冷却装置
CN211878562U (zh) 液冷散热系统及具有液冷散热系统的虚拟货币挖矿机
CN210325776U (zh) 一种扰流式液冷散热装置
CN210110991U (zh) 电池换热结构、具有其的供电装置及车辆
CN208189576U (zh) 电子功率器件液冷散热器装置及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
CN210202327U (zh) 一种液冷散热器
WO2019223285A1 (zh) 散热装置和变频器
CN210470130U (zh) 充电装置及其散热机构
JP2006179771A (ja) 電気デバイス及び冷却ジャケット
CN113597202B (zh) 一种冷板和电子设备
US20220316817A1 (en) Liquid-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CN208227558U (zh) 散热器及其散热单元
CN213273911U (zh) 摇晃工况用冷却器
CN209914351U (zh) 一种变频器的水冷板散热器
CN109548364B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其应用
CN218471256U (zh) 一种冷却装置
CN216291979U (zh) 一种散热器及设置该散热器的服务器板卡
CN218183823U (zh) 一种密鳍片水冷散热器
CN217283847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10533141U (zh) 新型散热器总成
CN219350213U (zh) 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