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00849U - 一种方形电池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形电池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00849U
CN210200849U CN201920876038.3U CN201920876038U CN210200849U CN 210200849 U CN210200849 U CN 210200849U CN 201920876038 U CN201920876038 U CN 201920876038U CN 210200849 U CN210200849 U CN 2102008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bar
electric core
battery module
end plate
sid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760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aobo Wang
王晓波
Zhengdao Li
李政道
Keming Ma
马克明
Yongjian Yan
颜勇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evi Energy Storag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evi Energy Storag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evi Energy Storag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Levi Energy Storag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760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008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008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008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方形电池模块,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左侧板、右侧板、电芯、连接支架和汇流排,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具有上下开口的空腔,各个电芯相互堆叠置于所述空腔内,连接支架安装于所述电芯的上方,所述汇流排置于所述汇流排放置区内并与电芯极柱相连接,汇流排的边沿形成有支撑件,支撑件上连接有用于连接采样线的采样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采样柱使得电池模块具备可被监测,采样柱位于电芯正负极柱之间的宽度空间及电芯极柱与电芯肩高的高度空间,有效地利用了闲置空间,从而达到降低模组成组后总体的高度空间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方形电池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动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形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方形电池模块常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包内,为电动汽车提供电源。中国专利201821378978.1公开了一种具有加热系统的电池模块,该专利所公开的电池模块即属于方形电池模块。然而,该专利中的电池模块缺乏电芯监测盒采样的功能,为了保证各个电池模块的供电正常,需在方形电池模块中增设采样点,便于对电池模块内的电芯工作状态进行监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电池模块,便于对电池模块进行监控,采样点不占用电池模块体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形电池模块,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左侧板、右侧板、电芯、连接支架和汇流排,所述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具有上下开口的空腔,所述电芯设有多块,各个电芯相互堆叠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连接支架安装于所述电芯的上方且处于空腔上开口处,所述连接支架上形成有汇流排放置区,所述汇流排置于所述汇流排放置区内,且汇流排盖于电芯极柱的上方并与电芯极柱相连接,所述汇流排的边沿形成有支撑件,且所述支撑件上连接有采样柱,所述采样柱连接采样线。
进一步地,上述方形电池模块,其中:所述连接支架呈矩形框结构,且连接支架中部形成有一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与连接支架的边框形成两个所述汇流排放置区,所述汇流排放置区分别位于条形板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上述方形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汇流排放置区内设有呈栅格状排布的杆状部,各个杆状部将汇流排放置区分隔成多个小区间,所述连接支架支撑于各个电芯的上表面,使得各个电芯的上表面位于汇流排放置区内各个小区间的下方,相邻的各个电芯的极柱之间形成缝隙,所述杆状部限位于所述缝隙中。
进一步地,上述方形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汇流排上形成有呈栅格状排布的向上凸起的凸出部,所述汇流排置于连接支架的汇流排放置区内,汇流排的各个凸出部与连接支架上各个杆状部位置相对应,且各个凸出部位于各个杆状部的正上方,所述汇流排与电芯的极柱相焊接,使得连接支架的杆状部限位于汇流排与电芯之间。
更进一步地,上述方形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汇流排朝向连接支架条形板的那一侧边沿连接所述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弯折段,所述采样柱连接于支撑部上表面,所述弯折段一端连接汇流排边沿,另一端连接支撑部,所述弯折段向下弯折使得所述支撑部所在空间高度上低于汇流排上表面。
更进一步地,上述方形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支撑部支撑于条形板上表面,所述条形板靠近汇流排的两侧形成有向上延伸的侧壁,对应于支撑件的位置处的侧壁向内弯折并包围于所述支撑件外周,处于支撑件周边的部分的侧壁上形成有用于供采样线穿过的缺口。
更进一步地,上述方形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条形板两侧侧壁之间形成一通道,所述通道内设有用于固定扎带的扎带固定孔。
再进一步地,上述方形电池模块,其中:所述汇流排中,其中两个汇流排形成有引出排,所述连接支架的前后两端设有引出排支撑座,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上均形成有槽口,两个所述引出排支撑座的底部分别限位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上的槽口内,两个汇流排的引出排分别支撑于所述两个引出排支撑座上,且两个引出排上分别覆盖有第一引出极护盖和第二引出极护盖。
再进一步地,上述方形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左侧板与电芯之间以及右侧板与电芯之间均设有PC片,所述第一端板与电芯之间以及第二端板与电芯之间均设有端绝缘板,所述各个电芯的底面连接有一绝缘板。
再进一步地,上述方形电池模块,其中:各个电芯中形成有至少两个电芯组,一个电芯组内各个电芯并联,相邻的电芯组之间串联,所述相邻的电芯组之间填充有泡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采样柱使得电池模块具备可被监测,汇流排上用于采样的采样柱单独引出,利用电芯正负极柱之间的宽度空间及电芯极柱与电芯肩高的高度空间,做向下的沉台结构,并将突出的这一部分局部冲压,有效地利用了闲置空间,从而达到降低模组成组后总体的高度空间的效果;泡棉作为缓冲材料确保了长度尺寸可达到高精度进而提高了端板安装孔的相对精度,模组尺寸一致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池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池模块爆炸图;
图3是电池模块底部示意图
图4是电池模块去掉上盖后示意图;
图5是汇流板示意图;
图6是连接支架示意图;
图7是泡棉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端板;2、端绝缘板;3、电芯;4、连接支架;41、条形板;411、扎带固定孔;42、汇流排放置区;43、侧壁;431、缺口;44、引出排支撑座;45、杆状部;5、侧PC片;6、侧板;7、汇流排;71、支撑件;72、采样柱;73、凸出部;8、第一引出极护盖;9、上盖;10、引出排;11、第二引出极护盖;12、泡棉;13、第二端板;14、绝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端板1、第二端板13、左侧板6、右侧板6、电芯3、连接支架4和汇流排7,第一端板1、第二端板13、左侧板6和右侧板6相互焊接连接,形成一个尺寸固定具有上下开口的空腔,所述电芯3设有多块,各个电芯3相互堆叠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连接支架4安装于所述电芯的3上方且处于空腔上开口处,所述连接支架4上形成有汇流排放置区42,所述汇流排7限位于所述汇流排放置区42内,且汇流排7盖于电芯3上方并与电芯3的极柱相连接,所述汇流排7的边沿形成有支撑件71,且所述支撑件71上连接有采样柱72,所述采样柱72连接采样线。
具体地,如图4至图7所示,连接支架4呈矩形框结构,且连接支架中部形成有一条形板41,条形板131与连接支架4的边框形成两个汇流排放置区42,所述汇流排放置区42分别位于条形板41左右两侧,所述汇流排置于两个汇流排放置区42内。汇流排放置区42内设有呈栅格状排布的杆状部45,各个杆状部45将汇流排放置区42分隔成多个小区间,所述连接支架4支撑于各个电芯3的上表面,使得各个电芯3的上表面恰好位于汇流排放置区42内各个小区间的下方,相邻的各个电芯3的极柱之间形成缝隙,所述杆状部45限位于所述缝隙中。
如图4至图7所示,汇流排7上形成有呈栅格状排布的向上凸起的凸出部73,所述汇流排7置于连接支架4的汇流排放置区42内,汇流排7覆盖于各个电芯3的极柱上方,汇流排7与电芯3激光焊接,且所述汇流排7与第一端板1、第二端板13、左侧板6以及右侧板6激光焊接,汇流排7的各个凸出部73与连接支架4的各个杆状部45位置相对应,且各个凸出部43处于各个杆状部45的正上方,所述连接支架4的杆状部45限位于汇流排7与电芯3之间。汇流排7朝向连接支架4条形板41的那一侧边沿连接有支撑件41,支撑件41包括支撑部和弯折段,所述采样柱连接于支撑部上表面,所述弯折段一端连接汇流排7边沿,弯折段另一端连接支撑部7,所述弯折段向下弯折使得所述支撑部所在空间高度低于汇流排7上表面。如图4至图6所述支撑部支撑于条形板1上表面,条形板1靠近汇流排7的两侧形成有向上延伸的侧壁43,两侧侧壁43之间形成一通道,对应于支撑部的位置处的侧壁43向内弯折并包围于支撑部外周,处于支撑部周边的部分的侧壁43上形成有缺口431,采样线连接采样柱,从缺口431引出,经两侧壁43所形成的通道引出。所述支撑件71可通过冲压工艺成型。所述通道内设有扎带固定孔,所述扎带固定孔用于放置扎带,起到对采样线进行限位的作用。汇流排7中其中两个汇流排7形成有引出排10,引出排10即为电池模块的正负极,所述连接支架4的前后两端设有引出排支撑座44,第一端板1和第二端板13上均形成有槽口,两个引出排支撑座44的底部分别限位于第一端板1和第二端板13上的槽口内,两个汇流排7的引出排10分别支撑于两个引出排支撑座44上,且两个引出排10上分别覆盖有第二引出极护盖8和第二引出极护盖11。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左侧板6与电芯3之间以及右侧板与电芯3之间均设有PC片5,第一端板2与电芯3之间以及第二端板13与电芯3之间均设有端绝缘板2。各个电芯3底面连接一绝缘板3。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芯3采用4P4S结构,总计十六块电芯3相互堆叠置于容置腔内,其中以四块电芯3为一组通过汇流排7并联组成一个电芯3,共组成四组电芯组,各个电芯组之间通过汇流排7串联,相邻的电芯组之间填充有泡棉12。作为缓冲材料,有效的吸收单体电芯的公差,使模组成组后的长度尺寸精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采用4P4S的电芯连接方式仅为1优选方案,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将各个电芯串并联,保证相邻的相电芯组之间填充有泡棉即可。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采样柱使得电池模块具备可被监测,汇流排上用于采样的采样柱单独引出,利用电芯3正负极柱之间的宽度空间及电芯极柱与电芯肩高的高度空间,做向下的沉台结构,并将突出的这一部分局部冲压,有效地利用了闲置空间,从而达到降低模组成组后总体的高度空间的效果;泡棉作为缓冲材料确保了长度尺寸可达到高精度进而提高了端板安装孔的相对精度,模组尺寸一致化程度高。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方形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左侧板、右侧板、电芯、连接支架和汇流排,所述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具有上下开口的空腔,所述电芯设有多块,各个电芯相互堆叠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连接支架安装于所述电芯的上方且处于空腔上开口处,所述连接支架上形成有汇流排放置区,所述汇流排置于所述汇流排放置区内,且汇流排盖于电芯极柱的上方并与电芯极柱相连接,所述汇流排的边沿形成有支撑件,且所述支撑件上连接有采样柱,所述采样柱连接采样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呈矩形框结构,且连接支架中部形成有一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与连接支架的边框形成两个所述汇流排放置区,所述汇流排放置区分别位于条形板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放置区内设有呈栅格状排布的杆状部,各个杆状部将汇流排放置区分隔成多个小区间,所述连接支架支撑于各个电芯的上表面,使得各个电芯的上表面位于汇流排放置区内各个小区间的下方,相邻的各个电芯的极柱之间形成缝隙,所述杆状部限位于所述缝隙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形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上形成有呈栅格状排布的向上凸起的凸出部,所述汇流排置于连接支架的汇流排放置区内,汇流排的各个凸出部与连接支架上各个杆状部位置相对应,且各个凸出部位于各个杆状部的正上方,所述汇流排与电芯的极柱相焊接,使得连接支架的杆状部限位于汇流排与电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朝向连接支架条形板的那一侧边沿连接所述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弯折段,所述采样柱连接于支撑部上表面,所述弯折段一端连接汇流排边沿,另一端连接支撑部,所述弯折段向下弯折使得所述支撑部所在空间高度上低于汇流排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形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支撑于条形板上表面,所述条形板靠近汇流排的两侧形成有向上延伸的侧壁,对应于支撑件的位置处的侧壁向内弯折并包围于所述支撑件外周,处于支撑件周边的部分的侧壁上形成有用于供采样线穿过的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形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板两侧侧壁之间形成一通道,所述通道内设有用于固定扎带的扎带固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中,其中两个汇流排形成有引出排,所述连接支架的前后两端设有引出排支撑座,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上均形成有槽口,两个所述引出排支撑座的底部分别限位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上的槽口内,两个汇流排的引出排分别支撑于所述两个引出排支撑座上,且两个引出排上分别覆盖有第一引出极护盖和第二引出极护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与电芯之间以及右侧板与电芯之间均设有PC片,所述第一端板与电芯之间以及第二端板与电芯之间均设有端绝缘板,所述各个电芯的底面连接有一绝缘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各个电芯中形成有至少两个电芯组,一个电芯组内各个电芯并联,相邻的电芯组之间串联,所述相邻的电芯组之间填充有泡棉。
CN201920876038.3U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方形电池模块 Active CN2102008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6038.3U CN210200849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方形电池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6038.3U CN210200849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方形电池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00849U true CN210200849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4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76038.3U Active CN210200849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方形电池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008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3790A1 (zh) * 2021-03-18 2022-09-22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围框、围框组件及电池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3790A1 (zh) * 2021-03-18 2022-09-22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围框、围框组件及电池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0393B1 (ko) 배터리 모듈
CN213584024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箱
CN210200849U (zh) 一种方形电池模块
CN216354633U (zh) 电池包的电芯模组和电池包
CN215451597U (zh) 围框及电池包
CN210200848U (zh) 一种方形电池模块的采样结构
CN108206248B (zh) 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集成盖板
CN211150635U (zh)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用支架及软包电池模组
CN205050892U (zh) 一种插接安装的电池箱
CN205050895U (zh) 一种相互限位的电池模组
CN110808353A (zh) 安全性高的电池模组及电池pack、电池簇
CN216529080U (zh) 一种变尺寸电池模组用标准集成盖板模块
CN215184417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14099753U (zh) 电池pack
CN213150958U (zh) 动力电池模组输出端结构、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5185948U (zh) 低压配电盒及动力电池系统
CN20407733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安装架
CN220731705U (zh) 电池模组
CN21659777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型锂电池
CN218731570U (zh) 一种电池箱体
CN218770000U (zh) 防止意外短路的电池装置
CN216085172U (zh) 电芯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CN212085079U (zh) 一种外形尺寸固定的锂电池模组及其外壳结构
CN219832929U (zh) 一种动力电池连接件固定装置
CN216250964U (zh) 一种电池pack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