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2157U -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2157U
CN210192157U CN201920964925.6U CN201920964925U CN210192157U CN 210192157 U CN210192157 U CN 210192157U CN 201920964925 U CN201920964925 U CN 201920964925U CN 210192157 U CN210192157 U CN 210192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aperboard
box
electronic product
l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649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eng Zhang
张鹏
Mengruo Ge
葛萌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9209649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2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2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2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包括有底盒和顶盖,还包括通过多块纸板拼装形成的内衬部件,所述内衬部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内衬部件共同围设形成有内衬,所述内衬设置在所述底盒内且与所述底盒的侧面紧密贴合,在所述内衬的内部形成有放置配件的第二容置腔和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用于放置音箱的第一容置腔,所述顶盖扣设到所述底盒上。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存在的成型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产品包装盒结构包括有底盒、顶盖和内衬,内衬结构大都采用注塑成型件,内部设置有用于和产品适配的仿形安装腔,使得电子产品可刚好装配在其内部,但此种内衬结构往往需要单独开模注塑完成,成型工艺复杂且由于需要开模,成本高,进而导致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存在的成型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包括有底盒和顶盖,还包括通过多块纸板拼装形成的内衬部件,所述内衬部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内衬部件共同围设形成有内衬,所述内衬设置在所述底盒内且与所述底盒的侧面紧密贴合,在所述内衬的内部形成有放置配件的第二容置腔和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用于放置音箱的第一容置腔,所述顶盖扣设到所述底盒上 。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呈上下布置在所述内衬内,其中,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宽度。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内衬部件相互临接,任意相邻的2个所述内衬部件的相邻面均相互贴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底板,各个所述内衬部件均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在所述内衬放置于所述底盒内时,所述底板与所述底盒的底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部件包括有第一套筒和固定在其上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宽度,在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连接处形成有卡设台阶,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的两端端面均为斜面,且所述第一套筒的端面和所述第二套筒的端面共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由第一纸板、第二纸板和第三纸板粘结形成,所述第一纸板、所述第二纸板、所述第三纸板均为L型纸板,所述第二纸板两端粘结固定在所述第一纸板上且与所述第一纸板围设形成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三纸板两端分别粘结固定在所述第二纸板和所述第一纸板上且与2者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第二套筒。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加强纸板,其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筒的所述第一纸板和所述第二纸板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三容置腔,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上方且其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底盒包括底盒本体和套设在所述底盒本体外侧的加强盒套,在所述加强盒套和所述底盒本体之间形成有台阶,所述顶盖扣设在所述底盒本体上且底部通过所述台阶限位,其外侧面与所述加强盒套的外侧面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包括有底盒和顶盖,包括通过多块纸板组装形成的内衬部件,所述内衬部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内衬部件共同围设形成有内衬,所述内衬设置在所述底盒内且与底盒的侧面紧密配合,在所述内衬的内部形成有放置配件的第一容置腔和与第一容置腔连通用于放置音箱的第二容置腔,所述顶盖扣设到所述底盒上 。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音箱包装箱包括有通过多块纸板拼接而成的多个内衬部件,多个内衬部件依次临接围设形成内衬,且在内衬放置入底盒内时与底盒之间有2个容置腔,可用于放置音箱和配件,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衬通过纸板拼装成型,工艺结构简单,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注塑工艺相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产品包装盒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产品包装盒的内衬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子产品包装盒的内衬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电子产品包装盒的内衬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的实施例,电子产品的类型包括且不限于智能音箱、手机、智能电视、智能交互助手等,本实施例以智能音箱给予解释说明。
参照图1-图4所示,其包括有底盒100和顶盖200,还包括通过多块纸板组装形成的内衬部件310,内衬部件310设有多个,多个内衬部件310共同围设形成有内衬30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内衬部件310相互临接且任意相邻的2个内衬部件310的相邻面均相互贴合,通过多个依次相邻设置的内衬部件310共同形成内衬300。为实现对内衬300的固定,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一底板400,各个内衬部件310底部均通过胶粘结固定在底板400上,各个内衬300与底板400固定完成后,将内衬300和底板400一起放置在底盒100内,底板400与底盒100的底面相贴合,内衬300放入底盒100内部时,可通过底盒100的各个侧面可以对内衬300进行限位,使得内衬300的侧面与底盒100的侧面紧密贴合,同时通过底盒100的限位还可确保围设形成内衬300的各个内衬部件310不会因松动而散开或相互脱离。
为实现对音箱和配件的放置,在内衬300的内部形成有放置配件的第二容置腔330和与第二容置腔330连通用于放置音箱的第一容置腔320,顶盖200扣设到底盒100上。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内衬300由多个纸板拼装形成的内衬部件310共同围成,内衬300结构采用纸板拼装成型,制作工艺简单;并且采用纸板加工成型与采用磨具注塑成型相比,无需开模和注塑,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地,第一容置腔320和第二容置腔330呈上下布置在内衬300内,其中,第一容置腔320的宽度大于第二容置腔330的宽度,在进行使用时,可将充电线等配件穿过第一容置腔320后放置到第二容置腔330内部,然后将音箱放入到第一容置腔320内,通过音箱将位于其下方的配件进行遮挡,使得用户在打开包装盒时第一眼看到的为音箱,用户体验效果好。
具体地,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内衬部件310设置4个,通过四个内衬部件310围设形成方形的第一容置腔320和第二容置腔330。每一内衬部件310均包括有第一套筒311和固定在其上的第二套筒312,优选的,第一套筒311和第二套筒312均为方形筒,第二套筒312的宽度小于第一套筒311的宽度,在第一套筒311和第二套筒312连接处形成有卡设台阶313,第一套筒311和第二套筒312的两端端面均为斜面,且第一套筒311的端面和第二套筒312的端面共面,相邻的内衬部件310连接时,通过其中一个内衬部件310的第一套筒311和第二套筒312的端面与和另一个内衬部件310的第一套筒311和第二套筒312的端面贴合,最终围成内衬300。优选地,第一套筒311和第二套筒312由有第一纸板340、第二纸板350和第三纸板360粘结固定形成,第一纸板340、第二纸板350、第三纸板360均为L型纸板,第二纸板350粘结固定在第一纸板340上且与第一纸板340间围设形成第一套筒311,第三纸板360粘结固定在第二纸板350和第一纸板340上且与2者共同围设形成第二套筒312。具体的,第一纸板340包括有第一侧壁341和第二侧壁342,第二纸板350包括有第三侧壁351和第四侧壁352,第三纸板360包括有第五侧壁361和第六侧壁362,第三侧壁351垂直于第一侧壁341且其端部与第一侧壁341的端部粘结固定,第四侧壁352垂直第二侧壁342设置,其端部粘结固定在第二侧壁342的中间位置处,第五侧壁361垂直第四侧壁352设置且端部与第四侧壁352中间位置粘结固定,第六侧壁362垂直第二侧壁342设置且其端部与第二侧壁342的端部粘结固定,第一侧壁341和第四侧壁352、第六侧壁362平行,第二侧壁342和第三侧壁351,第五侧壁361平行。
为进一步地增强内衬300强度,本实施例还设置一加强纸板370,其连接在第一套筒311的第一纸板340和第二纸板350之间,具体的,连接在第一侧壁341和第四侧壁352之间且连接在第一侧壁341和第二侧壁352的中间位置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内衬300内部还包含有第三容置腔,其设置在第一容置腔320的上方,且其宽度大于第二容置腔330的宽度,用于放置说明书等附件。
为增强包装盒的强度,本实施例中的底盒100包括有底盒本体110和套设在底盒本体110外侧的加强盒套120,在加强盒套120和底盒本体110之间形成有台阶130,顶盖200扣设底盒本体100上且底部通过台阶130限位,其外侧面与加强盒套120的外侧面平齐,顶盖200扣在底盒100上时底部通过台阶130限位固定住,防止其下滑,其与加强盒套120的外侧面平齐,增强装配后整体美观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包括有底盒和顶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多块纸板拼装形成的内衬部件,所述内衬部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内衬部件共同围设形成有内衬,所述内衬设置在所述底盒内且与所述底盒的侧面紧密贴合,在所述内衬的内部形成有放置配件的第二容置腔和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用于放置音箱的第一容置腔,所述顶盖扣设到所述底盒上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呈上下布置在所述内衬内,其中,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内衬部件相互临接,任意相邻的2个所述内衬部件的相邻面均相互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板,各个所述内衬部件均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在所述内衬放置于所述底盒内时,所述底板与所述底盒的底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部件包括有第一套筒和固定在其上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宽度,在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连接处形成有卡设台阶,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的两端端面均为斜面,且所述第一套筒的端面和所述第二套筒的端面共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由第一纸板、第二纸板和第三纸板粘结形成,所述第一纸板、所述第二纸板、所述第三纸板均为L型纸板,所述第二纸板两端粘结固定在所述第一纸板上且与所述第一纸板围设形成所述第一套筒,所述第三纸板两端分别粘结固定在所述第二纸板和所述第一纸板上且与2者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第二套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加强纸板,其连接在所述第一套筒的所述第一纸板和所述第二纸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三容置腔,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上方且其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包括底盒本体和套设在所述底盒本体外侧的加强盒套,在所述加强盒套和所述底盒本体之间形成有台阶,所述顶盖扣设在所述底盒本体上且底部通过所述台阶限位,其外侧面与所述加强盒套的外侧面平齐。
CN201920964925.6U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 Active CN210192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4925.6U CN210192157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4925.6U CN210192157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2157U true CN210192157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71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64925.6U Active CN210192157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2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43628A (zh) 一种包装盒
CN103466155B (zh) 显示器缓冲包装箱
KR20210071904A (ko) 친환경 택배포장박스
CN210192157U (zh)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
KR20210007772A (ko) 친환경 노테이핑 택배포장박스
US20080054057A1 (en) Accessory Box
CN102486074A (zh) 使用固定销的用于门的窗框架
CN106100277A (zh) 线性电机
CN110589162B (zh) 一种包装盒
CN214099841U (zh) 拼装式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212891430U (zh) 一种可折叠成型的包装壳
CN110641801B (zh) 一种折叠手机包装盒
CN209757776U (zh) 一种头戴耳机包装内衬
CN109665173B (zh) 一种双层包装盒
CN206087655U (zh) 一种包装盒
KR101596426B1 (ko) 서로 연결이 가능한 부품 보관함
CN212891414U (zh) 一种包装盒
CN105292667A (zh) 包装箱
CN211565894U (zh) 组装式机器人
CN211076708U (zh) 一种手环包装盒
CN216375412U (zh) 一种产品包装盒
CN110626588B (zh) 一种便开式手机包装盒
CN204223356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2557210U (zh) 一种可折叠成型的包装盒
CN2934100Y (zh) 可快速组合的礼品包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