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76708U - 一种手环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环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76708U
CN211076708U CN201921846101.5U CN201921846101U CN211076708U CN 211076708 U CN211076708 U CN 211076708U CN 201921846101 U CN201921846101 U CN 201921846101U CN 211076708 U CN211076708 U CN 211076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racelet
plate
partition
out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4610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佳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192184610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76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76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76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环包装盒,其为一纸折叠成型,包括有外盒和形成在外盒内部的内盒,在所述外盒和内盒相对的壁之间形成有缓冲空间,在所述内盒内形成有手环放置腔和附件腔,在手环放置腔的顶面上形成有第一穿插部,在手环放置腔底面上形成有第二穿插部,手环的表带依次穿过第一穿插部和第二穿插部后固定在手环放置腔底面上,在第一穿插部与内盒侧壁之间形成具有间距。通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环包装盒存在的缓冲性能差、生产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手环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环包装盒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科技时代飞速发展,智能产品发展迅速,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智能手环、手表作为春节馈赠亲友的佳品。但传统手环礼品包装多采用内置海绵衬垫或塑料支架的精裱盒,缓冲性能几乎为零,导致包装过度、工序繁复、生产成本高。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手环包装盒存在的缓冲性能差、生产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手环包装盒,手环装入包装盒内后,手环在各个方向均与盒体外壁悬空,在跌落振动时可吸收较大的冲击力,在不加海绵、EVA等情况下极大的提升了产品的缓冲性能,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一种手环包装盒,其为一纸折叠成型,包括有外盒和形成在外盒内部的内盒,在所述外盒和内盒相对的壁之间形成有缓冲空间,在所述内盒内形成有手环放置腔和附件腔,在手环放置腔的顶面上形成有第一穿插部,在手环放置腔底面上形成有第二穿插部,手环的表带依次穿过第一穿插部和第二穿插部后固定在手环放置腔底面上,在第一穿插部与内盒侧壁之间形成具有间距。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外盒包括有盒本体、依次连接在盒本体顶边周圈的第一盖体和2个第二盖体,2个所述第二盖体对称连接在盒本体上,所述第一盖体位于2个第二盖体之间,在第二盖体上形成有提拉部。
进一步的,包括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内盒内,其与内盒底面和内盒的各个侧面围设形成附件腔,与一支撑件围设形成所述手环放置腔,所述附件腔位于所述手环放置腔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穿插部为形成在所述支撑件上的第一穿插孔,所述第一穿插孔设置有2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手环放置腔的顶面上,所述第二穿插部为形成在所述隔板上的第二穿插孔,所述第二穿插孔设置有2个,分别与所述第一穿插孔的位置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锁扣,在所述内盒侧壁上形成有锁孔,所述隔板通过所述锁扣与所述锁孔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轮廓形状与内盒的截面形状适配。
进一步的,用于折叠手环包装盒的纸板包括一次刀切成型的外盒板、内盒板、隔板和支撑卡板,外盒板包括有外盒本体板和环绕外盒本体板四周对称设置的外盒侧板,在其中一对位置相对的外盒侧板上连接有折弯板,在折弯板上设有折弯线和提拉口,在另一对位置相对的外盒侧板的其中一个外盒侧板上连接有外盒盖板,外盒盖板与外盒侧板之间具有折弯线,外盒盖板外侧边上设有外盒锁扣。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包括有隔板本体和与隔板本体连接的隔板连接板,隔板连接板与隔板本体之间具有折弯线,在所述隔板本体周圈设置有所述锁扣,在隔板本体上开设有所述第二穿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盒板包括有内盒本体板和与内盒本体板连接且环绕内盒本体板设置的多个内盒侧板,在任相邻的内盒侧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具有折弯线,在第二连接板与内盒侧板之间具有折弯线,其中一组位置相对的内盒侧板中的一个内盒侧板与外盒侧板连接,在外盒侧板与所述内盒侧板之间设有折弯线,在折弯线位置附近设有外盒锁孔,另一个内盒侧板与隔板连接板连接,隔板连接板与所述内盒侧板之间具有折弯线,剩余的位置相对的内盒侧板上均连接有可沿内盒侧板向下折弯的加强板,在加强板上设置有锁孔,在加强板折叠到位时,所述锁孔与内盒本体板之间具有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卡板与所述隔板本体连接,在支撑卡板上形成有折弯线和第一穿插部,所述支撑卡板能够相对隔板本体弯折与隔板本体围设形成手环放置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环包装盒,包括有外盒和内盒双层套盒,并且在内盒内部成型手环放置腔和附件腔,手环放置在手环放置腔内,首先内盒、外盒为双层盒体依次套设结构,整体抗冲击性能好,缓冲性好,其次,在外盒和内盒的位置对应的壁之间形成有缓冲空间,可通过缓冲空间对外力进行缓冲,且在固定手环表带的第一穿插部和内盒之间也存有间距以形成缓冲空间,可以在受到外力时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在受到冲击时,手环包装盒的缓冲性好;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手环包装盒为采用折叠成型,且无需内置海绵衬垫等,加工成型方法更加简单且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环包装盒的刀版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环包装盒的内盒成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环包装盒的手环放置腔成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环包装盒的手环放置腔和附件腔成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环包装盒的外盒成型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环包装盒的外盒成型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手环包装盒的外盒成型示意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手环包装盒的外盒成型示意图四;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手环包装盒的外盒成型示意图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环包装盒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9所示,其为一纸折叠成型,包括有外盒100 和形成在外盒100 内部的内盒200,本实施例中采用外盒100 内部套设内盒200的双层盒进行套叠设置的方式可增强整个手环包装盒的结构强度和抗缓冲性,在所述外盒100 和内盒200相对的壁之间形成有缓冲空间,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缓冲空间包括有第一缓冲空间310和第二缓冲空间320,本实施例中外盒100 为四方体,内盒200为形成在外盒100 腔体内部的六边形盒,内盒200顶部开口,内盒200包括有与四方体侧面平行的第一侧面和与四方体侧面呈夹角的第二侧面,第二侧面设有4个,第一侧面设有2个,在第一侧面和外盒100 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缓冲空间310,在第二侧面和正方体的侧面之间形成有第二缓冲空间320,即本实施例中在外盒100 和内盒200之间工形成有6个缓冲空间,环绕内盒200设置,这样在外盒100 受到外界冲击力作用时,可通过两者之间的缓冲空间对作用力起到缓冲作用,缓冲效果好。
在手环放置腔400的顶面上形成有第一穿插部410,在手环放置腔400底面上形成有第二穿插部740,手环的表带依次穿过第一穿插部410和第二穿插部740后固定在手环放置腔400底面上,在第一穿插部410与内盒200的侧壁之间形成间距。
为实现对手环和附件的放置,在所述内盒200内形成有手环放置腔400和附件腔50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隔板700和支撑件800,所述隔板700设置在所述内盒200内,所述附件腔500位于所述手环放置腔400的下方,隔板700上设置有锁扣710 ,在所述内盒200侧壁上形成有锁孔210,所述隔板700通过所述锁扣710 与所述锁孔210锁紧固定,隔板700设在内盒200靠近中间位置处,其垂直于内盒200的各个侧壁设置,通过锁扣710 和内盒200侧壁上的锁孔210配合连接,与内盒200的底面、内盒200的各个侧面之间围设形成附件腔500,优选的,所述隔板700的轮廓形状应与内盒200的截面形状适配;本实施例中隔板700形状为六边形,内盒200的截面形状也为六边形,当然,本实施例中的内盒200也可以为八边形或十边形等,隔板700对应设置为与其形状匹配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隔板700与支撑件800围设形成手环放置腔400,即隔板700位于内盒200底面和支撑件800之间,优选的,支撑件800为支撑罩板,其和隔板700之间围设构成手环放置腔400,手环放置时主要通过支撑件800进行承载支撑,实现对手环的放置。
在设置时,在所述支撑件800上设置第一穿插部410,优选的,第一穿插部410为形成在支撑件800上的第一穿插孔,第一穿插孔设置有2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件800上,在所述隔板700上设置有第二穿插部740,优选的,第二穿插部740为第二穿插孔,所述第二穿插孔设置有2个,分别与所述第一穿插孔的位置对应设置。
在进行手环放置时,将手环的表盘向上,将其2根表带分别穿过2个第一穿插孔后,表盘表面向上,搭载在支撑件800上,通过支撑件800对表盘支撑,表带穿过第一穿插孔后再穿过隔板700上的第二穿插孔后将2个表带锁紧固定在隔板700底面位置处。在第一穿插孔和内盒200的各个侧面之间也存在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内盒200的至少部分侧面为双层面,用以增强整个手表包装盒的强度和抗冲击性。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外盒100 包括有盒本体110、依次连接在盒本体110顶边周圈的第一盖体915和第二盖体913,所述第二盖体设置有2个,对称连接在盒本体110上,所述第一盖体915位于2个第二盖体913之间,在第二盖体913上形成有提拉部131,优选的,提拉部131为提拉口913-1,本实施例中外盒在使用时可有两种不同的使用模式,一种手提模式,此时,将第一盖体915先折叠扣入到盒本体110内部,然后将2个第二盖体913折叠,使得两个提拉口913-1重合,形成提拉把手,进行提拉,方便携带使用;当不需要手提时,可先将2个第二盖体913对折折叠扣入到盒本体110内部,然后再将第一盖体915折叠扣入到盒本体110内部,将第二盖体913上方携带的提拉口913-1隐藏到盒本体110内,成为标准精裱盒。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用于折叠手环包装盒的纸板包括一次刀切成型的外盒板910、内盒板920、隔板700和支撑卡板,外盒板910包括有外盒本体板911和环绕外盒本体板911四周对称设置的外盒侧板912,在外盒侧板912和外盒本体板911之间均具有折弯线940,在其中一对位置相对的外盒侧板912上连接有折弯板913,在折弯板913上设有折弯线940和提拉口913-1,在另一对位置相对的外盒侧板912的其中一个外盒侧板912上连接有外盒盖板915,外盒盖板915与外盒侧板912之间具有折弯线940,外盒盖板915外侧边上设有外盒锁扣916,在相邻的外盒侧板91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917,第一连接板917上设置有折弯线940,所述第一连接板917与相邻的外盒侧板912之间具有折弯线940。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包括有隔板本体720和与隔板本体720连接的隔板连接板730,隔板连接板730与隔板本体720之间具有折弯线940,在所述隔板本体720周圈设置有所述锁扣710 ,在隔板本体720上开设有所述第二穿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盒板920包括有内盒本体板921 和与内盒本体板921 连接且环绕内盒本体板921 设置的多个内盒侧板922,在任相邻的内盒侧板922之间均连接有第二连接板923,第二连接板923具有折弯线940,在第二连接板923与内盒侧板922之间具有折弯线940,其中一组位置相对的内盒侧板922中的中一个内盒侧板922与外盒侧板912连接,在外盒侧板912与所述内盒侧板922之间的连接位置处设有第一折弯线,在内盒侧板922上设有第二折弯线,第二折弯线与第二折弯线之间具有间距,间距为3-5mm,在第一折弯线和第二折弯线之间的内盒侧板922上设有外盒锁孔,另一个内盒侧板922与隔板连接板730连接,隔板连接板730与所述内盒侧板922之间具有折弯线940,剩余的位置相对的内盒侧板922上均连接有可沿内盒侧壁向下折弯的加强板924,在加强板924上设置有锁孔210,在加强板924折叠到位时,所述锁孔210与内盒本体板921 之间具有间距。所述支撑卡板与所述隔板本体720连接,在支撑卡板上形成有折弯线940,折弯线940设有3条,设在靠近隔板本体720处依次设有2条,在支撑卡板930 另一端设有一条,所述支撑卡板能够相对隔板本体720弯折与隔板本体720围设形成手环放置腔400。
在折叠时,可先将内盒侧板922相对内盒本体板921 向上翻折形成六边形盒,在折叠内盒侧板922时同步折叠位于相邻的内盒侧板922之间的第二连接板923,使其位于2个内盒侧板922之间,然后将具有加强板924的内盒侧板922上的加强板924相对内盒侧板922向下翻折,其与内盒侧板922之间具有间隙,将第二连接板923对折插入到间隙内部,实现对内盒的锁紧固定,采用此种锁紧方式无需用胶水粘结,安装更加方便,内盒折叠成型后,然后相对隔板700翻折支撑卡板930 ,支撑卡板930 沿靠近隔板本体720处的折弯线940依次翻折90度,然后将锁紧固定隔断本体720和隔断连接板730之间的锁口内锁紧,与隔断本体围设形成手环放置腔400。
将隔板连接板730沿与内盒侧板922之间的折弯线940向下翻折,使得隔板连接板730与内盒侧板922贴合,将隔板本体720通过锁扣710 插装到加强板924上的锁孔内,形成附件腔500;
最后将折叠好的内盒组件通过与外盒侧板912连接的内盒侧板922沿第二折弯线940向下翻折到构成外盒100的外盒本体板 911上,然后将外盒100的四个外盒侧板912向上翻折,形成外盒100,将相邻的个外盒侧板912之间的第一连接板917沿折弯线940折叠,翻折后在内盒侧板922和外盒侧板912之间形成有间隙,将外盒的第一连接板917对折后插入到外盒侧板912和内盒侧板922之间的间隙内;然后根据需要继续进行折叠,若需要手提式手环包装盒,则先将外盒盖板915折叠到盒本体110内,然后将折弯板913相对外盒侧板912折叠,使得2个提拉口913-1相重合形成提拉把手,便于携带;
当不需手提时,则可先将折弯板913相对外盒侧板912向内折叠,然后再将外盒盖板915翻折扣入到盒本体110内,实现对提拉把手的隐藏。
折叠成型后,在第一穿插部410和与外盒侧板912平行的内盒侧板922之间具有第一间隙610,和外盒侧板912具有夹角的内盒侧板922之间具有第二间隙620,所述间隙也对应形成缓冲空间,环绕手环主体周圈设置,从而在跌落振动时吸收较大的冲击力,可对外力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缓冲效果好,不会损坏到位于内盒内部的手环主体结构。
采用本实施例中手环包装盒,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可替代及节省大量缓冲材料。
本实施例中的内盒200投影呈正六边形,与外盒100相互配合形成两个第一缓冲空间310,四个第二缓冲空间320。同时,由于手环主体与内盒200之间还存在有第一间隙610 2个,第二间隙620 2个,使得整个手环包装盒形成一个缓冲系统,且分别在左右两面形成两个缓冲空间串联,分别在前后两个面形成成3个缓冲空间并联,缓冲效果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其为一纸折叠成型,包括有外盒和形成在外盒内部的内盒,在所述外盒和内盒相对的壁之间形成有缓冲空间,在所述内盒内形成有手环放置腔和附件腔,在手环放置腔的顶面上形成有第一穿插部,在手环放置腔底面上形成有第二穿插部,手环的表带依次穿过第一穿插部和第二穿插部后固定在手环放置腔底面上,在第一穿插部与内盒侧壁之间形成具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包括有盒本体、依次连接在盒本体顶边周圈的第一盖体和2个第二盖体,2个所述第二盖体对称连接在盒本体上,所述第一盖体位于2个第二盖体之间,在第二盖体上形成有提拉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内盒内,其与内盒底面和内盒的各个侧面围设形成附件腔,与一支撑件围设形成所述手环放置腔,所述附件腔位于所述手环放置腔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插部为形成在所述支撑件上的第一穿插孔,所述第一穿插孔设置有2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顶面上,所述第二穿插部为形成在所述隔板上的第二穿插孔,所述第二穿插孔设置有2个,分别与所述第一穿插孔的位置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锁扣,在所述内盒侧壁上形成有锁孔,所述隔板通过所述锁扣与所述锁孔锁紧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轮廓形状与内盒的截面形状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用于折叠手环包装盒的纸板包括一次刀切成型的外盒板、内盒板、隔板和支撑卡板,外盒板包括有外盒本体板和环绕外盒本体板四周对称设置的外盒侧板,在其中一对位置相对的外盒侧板上连接有折弯板,在折弯板上设有折弯线和提拉口,在另一对位置相对的外盒侧板的其中一个外盒侧板上连接有外盒盖板,外盒盖板与外盒侧板之间具有折弯线,外盒盖板外侧边上设有外盒锁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有隔板本体和与隔板本体连接的隔板连接板,隔板连接板与隔板本体之间具有折弯线,在所述隔板本体周圈设置有所述锁扣,在隔板本体上开设有所述第二穿插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板包括有内盒本体板和与内盒本体板连接且环绕内盒本体板设置的多个内盒侧板,在任相邻的内盒侧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具有折弯线,在第二连接板与内盒侧板之间具有折弯线,其中一组位置相对的内盒侧板中的中一个内盒侧板与外盒侧板连接,在外盒侧板与所述内盒侧板之间设有折弯线,在折弯线位置附近设有外盒锁孔,另一个内盒侧板与隔板连接板连接,隔板连接板与所述内盒侧板之间具有折弯线,剩余的位置相对的内盒侧板上均连接有可沿内盒侧壁向下弯折的加强板,在加强板上设置有锁孔,在加强板折叠到位时,所述锁孔与内盒本体板之间具有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卡板与所述隔板本体连接,在支撑卡板上形成有折弯线和第一穿插部,所述支撑卡板能够相对隔板本体弯折与隔板本体围设形成手环放置腔。
CN201921846101.5U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手环包装盒 Active CN211076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6101.5U CN211076708U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手环包装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46101.5U CN211076708U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手环包装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76708U true CN211076708U (zh) 2020-07-24

Family

ID=71639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46101.5U Active CN211076708U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手环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76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05665B (zh) 一种包装盒及其包装装置
US20110315754A1 (en) Foldable paper box
CN211076708U (zh) 一种手环包装盒
CN207658238U (zh) 一种日型纸托包装
CN208412407U (zh) 一种多功能首饰包装盒
CN211520224U (zh) 一种手提式包装盒
JP6174311B2 (ja) 化粧料容器
CN103434755B (zh) 缓冲包装单元及缓冲包装箱
CN216660798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组件的包装箱
KR200479067Y1 (ko) 포장용 상자
KR20130005336U (ko) 조립식 상자용 판지
CN220115113U (zh) 一种显示器及其配件包装盒
CN209241551U (zh) 用于玻璃瓶的限位包装盒
CN219407588U (zh) 一种防冲击包装袋
CN215156480U (zh) 一种具有展示结构的手表包装盒
CN208665862U (zh) 一种液晶模组包装结构
CN209321456U (zh) 一种手环包装盒
CN110641803B (zh) 一种展示型摇盖式手机包装盒
CN2934100Y (zh) 可快速组合的礼品包装盒
KR101227863B1 (ko) 액자식 상자커버를 구비한 포장상자 및 제작방법
CN202148432U (zh) 一种双层箱体洗衣机
CN213414488U (zh) 产品包装盒
CN209567264U (zh) 新型酒盒
CN215638217U (zh) 一种冰箱
CN207078513U (zh) 一种大型物体用瓦楞缓冲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