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89012U - 一种泵体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泵体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89012U CN210189012U CN201920821049.1U CN201920821049U CN210189012U CN 210189012 U CN210189012 U CN 210189012U CN 201920821049 U CN201920821049 U CN 201920821049U CN 210189012 U CN210189012 U CN 2101890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chining
- cutter
- pump body
- seat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泵体加工装置,包括底座、可沿前后方向活动的设于底座上的转盘、设于转盘上的卡盘、用于依次对泵体进行加工的且可三轴移动的设于底座上的:用于加工出口法兰的端面和圆周面的第一加工机构、用于加工地脚的端面以及用于加工出安装孔的第二加工机构、用于加工出第一螺纹孔的第三加工机构、用于加工出口法兰的端面以铣出水纹面的第四加工机构、用于加工出第二螺纹孔的第五加工机构;第一加工机构、第三加工机构沿泵体的送料方向设于底座的一侧;第二加工机构、第四加工机构沿泵体的送料方向设于底座的另一侧;第五加工机构和底座之间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一种泵体加工装置,加工效率较高,稳定性较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泵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体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对流体泵加工时,由于其需要加工的面一般有三个,且流体泵本身的形状是不规则的,一般是通过多个加工装置分别对每个面进行加工。多个加工装置分别加工流体泵时,每次更换加工装置均需要重新上下料,加工效率较低。
针对这种情况,现有技术中也有一种用于同时加工流体泵三个面的加工机床,但是这种机床存在以下缺点:无法适应不同规格流体泵的加工;三个面同时加工,设备的不稳定性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体加工装置,单台装置能够依次加工泵体的三个面,加工效率较高,稳定性较好,能够适应不同规格泵体的加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泵体加工装置,泵体包括本体、连通在所述本体上的出口法兰、开设于所述出口法兰上的第一螺纹孔、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地脚、开设于所述地脚上的安装孔、设于所述本体顶部呈环形的加工面、开设于所述加工面上的第二螺纹孔,所述装置包括:
底座;
可沿前后方向活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转盘;
设于所述转盘上的用于夹持所述泵体的卡盘;
用于依次对所述泵体进行加工的:
可三轴移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加工所述出口法兰的端面和圆周面的第一加工机构;
可三轴移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加工所述地脚的端面以及用于加工出所述安装孔的第二加工机构;
可三轴移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加工出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第三加工机构;
可三轴移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加工所述出口法兰的端面以铣出水纹面的第四加工机构;
可三轴移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加工出所述第二螺纹孔的第五加工机构;
所述第一加工机构、所述第三加工机构沿所述泵体的送料方向依次间隔的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工机构、所述第四加工机构沿所述泵体的送料方向依次间隔的设于所述底座的另一侧;所述第五加工机构设于所述底座的正上方;所述第五加工机构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用于让所述转盘沿送料方向穿出的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工机构包括第一加工座、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一加工座上的旋风铣刀、设于所述第一加工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旋风铣刀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旋风铣刀的轴心线沿水平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工机构包括第二加工座、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二加工座上的盘铣刀、设于所述第二加工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盘铣刀的第二驱动电机、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二加工座上的第一钻孔倒角刀、设于所述第二加工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钻孔倒角刀的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盘铣刀的轴心线、所述第一钻孔倒角刀的轴心线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更优选地,所述盘铣刀、所述第一钻孔倒角刀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优选地,所述第三加工机构包括第三加工座、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三加工座上的第二钻孔倒角刀、设于所述第三加工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钻孔倒角刀的第四驱动电机、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三加工座上的第一攻丝刀、设于所述第三加工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攻丝刀的第五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钻孔倒角刀、所述第一攻丝刀的轴心线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钻孔倒角刀、所述第一攻丝刀沿所述泵体的送料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优选地,所述第四加工机构包括第四加工座、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第四加工座上的铣刀、设于所述第四加工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铣刀的第六驱动电机;所述铣刀的轴心线沿水平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五加工机构包括第五加工座、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五加工座上的第三钻孔倒角刀、设于所述第五加工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钻孔倒角刀的第七驱动电机、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五加工座上的第二攻丝刀、设于所述第五加工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攻丝刀的第八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钻孔倒角刀、所述第二攻丝刀的轴心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
更优选地,所述第三钻孔倒角刀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攻丝刀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即为呈圆周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的环绕直径,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的环绕中心位于所述第三钻孔倒角刀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攻丝刀的轴心线之间的中心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工机构和所述第二加工机构的排列方向垂直所述泵体的送料方向,所述第三加工机构和所述第四加工机构的排列方向垂直所述泵体的送料方向,所述第一加工机构、所述第三加工机构、所述第五加工机构沿所述泵体的送料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泵体加工装置,单台装置具有五个加工机构,能够依次加工泵体的三个面,加工效率较高,稳定性较好,且能够适应不同规格泵体的加工。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正视图;
附图4为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泵体;101、本体;102、出口法兰;103、第一螺纹孔;104、地脚;105、安装孔;106、加工面;107、第二螺纹孔;2、底座;3、液压转盘;4、四爪卡盘;5、出料口;6、第一加工座;7、旋风铣刀;8、第一驱动电机;9、第二加工座;10、盘铣刀;11、第二驱动电机;12、第一钻孔倒角刀;13、第三驱动电机;14、第三加工座;15、第二钻孔倒角刀;16、第四驱动电机;17、第一攻丝刀;18、第五驱动电机;19、第四加工座;20、铣刀;21、第五加工座;22、第三钻孔倒角刀;23、第七驱动电机;24、第二攻丝刀;25、第八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4所示,流体泵的泵体1包括本体101、连通在本体101上的出口法兰102、开设于出口法兰102上的第一螺纹孔103、设于本体101上的地脚104、开设于地脚104上的安装孔105、设于本体101顶部呈环形的加工面106、开设于加工面106上的第二螺纹孔107。
参见图1-3所示,上述一种泵体1加工装置,包括:底座2、可沿前后方向(参见图2所示,图2中的上方即为这里的前方)活动的设于底座2上的转盘、设于转盘上的用于夹持泵体1的卡盘。在本实施例中,转盘为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液压转盘3,液压转盘3的轴心线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卡盘为固设于液压转盘3上的用于固定夹持泵体1的四爪卡盘4。
上述一种泵体1加工装置还包括用于依次对泵体1进行加工的:可三轴移动的设于底座2上的用于加工出口法兰102的端面和圆周面的第一加工机构、可三轴移动的设于底座2上的用于加工地脚104的端面以及用于加工出安装孔105的第二加工机构、可三轴移动的设于底座2上的用于加工出第一螺纹孔103的第三加工机构、可三轴移动的设于底座2上的用于加工出口法兰102的端面以铣出水纹面的第四加工机构、可三轴移动的设于底座2上的用于加工出第二螺纹孔107的第五加工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工机构、第三加工机构沿泵体1的送料方向依次间隔的设于底座2的右侧(参见图2所示,图2中的右方即为这里的右侧);第二加工机构、第四加工机构沿泵体1的送料方向依次间隔的设于底座2的左侧;第五加工机构设于底座2的正上方。第五加工机构和底座2之间设有用于让转盘沿送料方向穿出的出料口5。通过这个设置,当泵体1在第五加工机构处完成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后,在转盘的作用下直接经由出料口5输出,进行下料并上料。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工机构和第二加工机构的排列方向垂直泵体1的送料方向,第三加工机构和第四加工机构的排列方向垂直泵体1的送料方向,第一加工机构、第三加工机构、第五加工机构沿泵体1的送料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上述第一加工机构包括第一加工座6、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第一加工座6上的旋风铣刀7、设于第一加工座6上的用于驱动第一旋风铣刀7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8。在本实施例中,旋风铣刀7的轴心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加工座6可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活动的设于底座2上,旋风铣刀7可沿上下方向活动的设于第一加工座6上。通过旋风铣刀7加工出口法兰102的端面、圆周面和倒角。
上述第二加工机构包括第二加工座9、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第二加工座9上的盘铣刀10、设于第二加工座9上的用于驱动盘铣刀10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11、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第二加工座9上的第一钻孔倒角刀12、设于第二加工座9上的用于驱动第一钻孔倒角刀12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13。在本实施例中,盘铣刀10的轴心线、第一钻孔倒角刀12的轴心线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盘铣刀10、第一钻孔倒角刀12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盘铣刀10位于第一钻孔倒角刀12的上方。第二加工座9可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活动的设于底座2上,盘铣刀10和第一钻孔倒角刀12可分别沿上下方向活动的设于第二加工座9上,用于对前后两个地脚104依次进行加工。
上述第三加工机构包括第三加工座14、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第三加工座14上的第二钻孔倒角刀15、设于第三加工座14上的用于驱动第二钻孔倒角刀15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第四驱动电机16、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第三加工座14上的第一攻丝刀17、设于第三加工座14上的用于驱动第一攻丝刀17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第五驱动电机18。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钻孔倒角刀15、第一攻丝刀17的轴心线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钻孔倒角刀15、第一攻丝刀17沿泵体1的送料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第二钻孔倒角刀15位于第一攻丝刀17的后方。第三加工座14可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活动的设于底座2上,第二钻孔倒角刀15和第一攻丝刀17可分别沿上下方向活动的设于第三加工座14上,用于对多个呈圆周排列的第一螺纹孔103依次进行加工。
上述第四加工机构包括第四加工座19、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第四加工座19上的铣刀20、设于第四加工座19上的用于驱动铣刀20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第六驱动电机。在本实施例中,铣刀20的轴心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第四加工座19可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活动的设于底座2上,铣刀20可沿上下方向活动的设于第四加工座19上。通过铣刀20加工出口法兰102的端面以铣出水纹面。
上述第五加工机构包括第五加工座21、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第五加工座21上的第三钻孔倒角刀22、设于第五加工座21上的用于驱动第三钻孔倒角刀22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第七驱动电机23、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第五加工座21上的第二攻丝刀24、设于第五加工座21上的用于驱动第二攻丝刀24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第八驱动电机25。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钻孔倒角刀22、第二攻丝刀24的轴心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五加工座21固设于底座2上,根据需要,第五加工座21也可沿前后方向活动的设于底座2上;第三钻孔倒角刀22、第二攻丝刀24可分别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活动的设于第五加工座21上,用于对多个呈圆周排列的第二螺纹孔107依次进行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钻孔倒角刀22的轴心线和第二攻丝刀24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即为呈圆周排列的多个第二螺纹孔107的环绕直径,多个第二螺纹孔107的环绕中心位于第三钻孔倒角刀22的轴心线和第二攻丝刀24的轴心线之间的中心线上。通过这个设置,转盘依次转过设定角度,当第一个被第三钻孔倒角刀22打出的第二螺纹孔107转动至第二攻丝刀24下方时,第二攻丝刀24对其进行攻丝,攻丝完成后,转盘继续转动,直至第二攻丝刀24依次对所有打出的第二螺纹孔107进行攻丝。第三钻孔倒角刀22和第二攻丝刀24之间的距离根据第二螺纹孔107的环绕直径进行调节,加工时,第三钻孔倒角刀22和第二攻丝刀24只做上下运动,加工精度较高,稳定性较高。
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首先,将泵体1装入卡盘中,液压转盘3移动至第一加工机构和第二加工机构之间;第一加工机构加工出口法兰102的端面、圆周面和倒角;加工完成后,第二加工机构加工地脚104的端面并打出安装孔105;
接着,液压转盘3移动至第三加工机构和第四加工机构之间,第三加工机构加工出口法兰102并打出第一螺纹孔103;当所有第一螺纹孔103均打出后,液压转盘3转动180°,使出口法兰102朝向第四加工机构;第四加工机构加工出口法兰102的端面并铣出水纹面;
最后,液压装盘移动至第五加工机构的下方,第五加工机构在加工面106上打出第二螺纹孔107,当所有第二螺纹孔107均打出后,液压转盘3经由出料口5输出,下料并上料。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泵体加工装置,泵体包括本体、连通在所述本体上的出口法兰、开设于所述出口法兰上的第一螺纹孔、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地脚、开设于所述地脚上的安装孔、设于所述本体顶部呈环形的加工面、开设于所述加工面上的第二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底座;
可沿前后方向活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转盘;
设于所述转盘上的用于夹持所述泵体的卡盘;
用于依次对所述泵体进行加工的:
可三轴移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加工所述出口法兰的端面和圆周面的第一加工机构;
可三轴移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加工所述地脚的端面以及用于加工出所述安装孔的第二加工机构;
可三轴移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加工出所述第一螺纹孔的第三加工机构;可三轴移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加工所述出口法兰的端面以铣出水纹面的第四加工机构;
可三轴移动的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用于加工出所述第二螺纹孔的第五加工机构;所述第一加工机构、所述第三加工机构沿所述泵体的送料方向依次间隔的设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加工机构、所述第四加工机构沿所述泵体的送料方向依次间隔的设于所述底座的另一侧;所述第五加工机构设于所述底座的正上方;所述第五加工机构和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用于让所述转盘沿送料方向穿出的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机构包括第一加工座、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一加工座上的旋风铣刀、设于所述第一加工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旋风铣刀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旋风铣刀的轴心线沿水平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工机构包括第二加工座、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二加工座上的盘铣刀、设于所述第二加工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盘铣刀的第二驱动电机、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二加工座上的第一钻孔倒角刀、设于所述第二加工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钻孔倒角刀的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盘铣刀的轴心线、所述第一钻孔倒角刀的轴心线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泵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铣刀、所述第一钻孔倒角刀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工机构包括第三加工座、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三加工座上的第二钻孔倒角刀、设于所述第三加工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钻孔倒角刀的第四驱动电机、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三加工座上的第一攻丝刀、设于所述第三加工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攻丝刀的第五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钻孔倒角刀、所述第一攻丝刀的轴心线均沿水平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泵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钻孔倒角刀、所述第一攻丝刀沿所述泵体的送料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加工机构包括第四加工座、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第四加工座上的铣刀、设于所述第四加工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铣刀的第六驱动电机;所述铣刀的轴心线沿水平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加工机构包括第五加工座、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五加工座上的第三钻孔倒角刀、设于所述第五加工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钻孔倒角刀的第七驱动电机、可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五加工座上的第二攻丝刀、设于所述第五加工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攻丝刀的第八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钻孔倒角刀、所述第二攻丝刀的轴心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泵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钻孔倒角刀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攻丝刀的轴心线之间的距离即为呈圆周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的环绕直径,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的环绕中心位于所述第三钻孔倒角刀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攻丝刀的轴心线之间的中心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工机构和所述第二加工机构的排列方向垂直所述泵体的送料方向,所述第三加工机构和所述第四加工机构的排列方向垂直所述泵体的送料方向,所述第一加工机构、所述第三加工机构、所述第五加工机构沿所述泵体的送料方向依次间隔排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21049.1U CN210189012U (zh) | 2019-06-03 | 2019-06-03 | 一种泵体加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21049.1U CN210189012U (zh) | 2019-06-03 | 2019-06-03 | 一种泵体加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89012U true CN210189012U (zh) | 2020-03-27 |
Family
ID=69872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21049.1U Active CN210189012U (zh) | 2019-06-03 | 2019-06-03 | 一种泵体加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8901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57861A (zh) * | 2021-10-08 | 2021-12-31 | 安徽省含山县威建铸造厂(普通合伙) | 一种圆形锚板倒角装置 |
-
2019
- 2019-06-03 CN CN201920821049.1U patent/CN21018901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57861A (zh) * | 2021-10-08 | 2021-12-31 | 安徽省含山县威建铸造厂(普通合伙) | 一种圆形锚板倒角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644971U (zh) | 一种多功能端齿磨床 | |
CN205496970U (zh) | Cnc车铣综合加工中心机 | |
CN206185505U (zh) | 卧式螺栓球专用加工中心机床 | |
CN101229620A (zh) | 多工位组合机床 | |
CN206780002U (zh) | 数控铣削中心快速换刀系统 | |
CN201154448Y (zh) | 多工位组合机床 | |
CN210648531U (zh) | 一种便于工件装夹的车床 | |
CN112192161A (zh) | 一种轴类凸台壳体零件加工方法 | |
CN205325169U (zh) | 一种具有多轴铣钻同步加工功能的加工设备 | |
CN104781037A (zh) | 十字轴在车床上的加工过程 | |
CN107962423B (zh) | 管嘴相贯曲面加工定位工装及曲面加工方法 | |
CN210189012U (zh) | 一种泵体加工装置 | |
CN214264906U (zh) | 一种多刀具多角度的复合加工机床 | |
CN102357776B (zh) | 薄壁半球形流体孔罩上的流体孔的加工方法 | |
CN202656036U (zh) | 一种丝锥开槽机 | |
CN101100039A (zh) | 一种加工髋关节假体中表面为部分球面的零件的方法及装置 | |
CN215357211U (zh) | 一种电梯动静板智能加工生产线 | |
CN214237070U (zh) | 一种管件加工装置 | |
CN214054412U (zh) | 一种数控加工用工件夹具 | |
CN204430964U (zh) | 一种加工主轴轴向孔的专用机床 | |
CN112548681A (zh) | 一种多刀具多角度的复合加工机床 | |
CN112872830A (zh) | 一种电梯动静板智能加工生产线 | |
CN207953189U (zh) | 一种走心式车床刀具平台 | |
CN111185723A (zh) | 一种可提高转子加工内外圆同心度的加工工艺 | |
CN221020145U (zh) | 一种旋转换向铣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