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78966U - 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78966U
CN210178966U CN201921003800.3U CN201921003800U CN210178966U CN 210178966 U CN210178966 U CN 210178966U CN 201921003800 U CN201921003800 U CN 201921003800U CN 210178966 U CN210178966 U CN 210178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body
valve plate
bevel gear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038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anyuan Li
李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Jinxin Scree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Jinxin Scree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Jinxin Scree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Jinxin Scree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038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78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78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78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包括阀体,阀体上开设有通孔,阀体内设置有阀板,阀体上端设置有与阀体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一,驱动机构一包括位于阀体上端并横向设置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上啮合有可绕垂直轴旋转的锥齿轮二,锥齿轮二内固定套设有螺杆,螺杆下端延伸入阀体内并螺纹连接有传动件,传动件与阀板固定连接,螺杆上端延伸出锥齿轮二并设置有联轴器,联轴器上端传动连接有角位移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上设置有固定架,角位移传感器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阀门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直观的了解阀板的开闭程度,从而使其调节更为方便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
背景技术
插板阀又称手动刀型闸阀,刀形闸阀它是一种闸板与阀座始终紧密接触密封的阀门,其原理是闸板上开有一个通径大小的圆口,通过闸板启闭使得闸板上圆口跟通径做完全脱离和相吻合的动作。此阀门的优点在于阀体通径无凹槽,介质不会卡阻堵塞,并且具有全通径流通特性,其密封结构可以分软密封、硬密封结构。
现有的插板阀主要是利用驱动件带动阀板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开闭效果,对于阀板的开闭度无法精准控制,而部分机械式限位开关,不仅增加了流量控制过程中工作难度,导致了系统更加繁琐,而且不方便现场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直观的了解阀板的开闭程度,从而使其调节更为方便的目的,通过在螺杆上设置有锥齿轮二,螺杆通过联轴器设置角位移传感器,解决了现有插板阀对于阀板的开闭程度不清楚,且无法从远端了解阀板的开闭程度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开设有通孔,阀体内设置有阀板,阀体上端设置有与阀体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一,所述驱动机构一包括位于阀体上端并横向设置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上啮合有可绕垂直轴旋转的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内固定套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下端延伸入阀体内并螺纹连接有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阀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上端延伸出锥齿轮二并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上端传动连接有角位移传感器,所述角位移传感器上设置有固定架,角位移传感器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阀门控制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中,开闭阀板可通过启动电机使其带动锥齿轮一转动,从而带动锥齿轮二转动,继而使螺杆绕垂直轴旋转,由于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传动件,且传动件与阀板固定连接,即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使传动件移动,从而使阀板上移或下移,即可实现开关通孔的目的,而螺杆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位于其上端的联轴器带动角位移传感器的转轴转动,通过角位移传感器来获知螺杆的转动角度,从而获知阀板的移动距离并将信号输出给阀门控制系统,该阀门控制系统可为角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数字化显示端,从而可直观的得出阀板的开闭程度,也可从远端获知阀门的开闭情况。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直观的了解阀板的开闭程度,从而使其调节更为方便的目的,通过在螺杆上设置有锥齿轮二,螺杆通过联轴器设置角位移传感器,解决了现有插板阀对于阀板的开闭程度不清楚,且无法从远端了解阀板的开闭程度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传动件包括横向设置在阀体内的滑轨,所述螺杆贯穿滑轨中部并螺纹连接,所述阀板设置为两块并分布在滑轨两侧,所述阀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回复件,所述阀体上端还设置有驱动机构二,所述驱动机构二的一端延伸入阀体内并挤压件,所述挤压件的横截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且挤压件下部位于两阀板之间,所述挤压件贴近阀板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可用于与阀板滑动连接的滚轮,所述滚轮呈倒三角形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驱动机构一和驱动机构二均设置为气缸,所述驱动机构一的活塞杆与滑轨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二的活塞杆与挤压件上端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滑轨的滑道设置为“T”形,所述阀板上端设置有与滑道滑动连接的“T”形滑块,所述螺杆与阀体通过轴承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弹性回复件设置为弹簧,所述弹性回复件至少设置为两个并沿竖直方向设置,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阀板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驱动机构二设置为两个并沿驱动机构一输出端的轴线对称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挤压件包括与驱动机构二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端竖直设置有呈倒三角形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设置为两个并沿驱动机构一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滚轮设置在两挤压板相对的一面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滑轨设置为两个并分别位于阀板的上下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直观的了解阀板的开闭程度,从而使其调节更为方便的目的,通过在螺杆上设置有锥齿轮二,螺杆通过联轴器设置角位移传感器,解决了现有插板阀对于阀板的开闭程度不清楚,且无法从远端了解阀板的开闭程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传动件包括横向设置在阀体内的滑轨,所述螺杆贯穿滑轨中部并螺纹连接,所述阀板设置为两块并分布在滑轨两侧,所述阀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回复件,所述阀体上端还设置有驱动机构二,所述驱动机构二的一端延伸入阀体内并挤压件,所述挤压件的横截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且挤压件下部位于两阀板之间,所述挤压件贴近阀板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可用于与阀板滑动连接的滚轮,所述滚轮呈倒三角形分布。
由于阀板设置为两块且可沿滑轨横向滑动,而挤压件下部位于阀板之间,且挤压件采用从上至下横截面逐渐减小的方式设置,使得驱动机构二可带动挤压件往下移动,由于挤压件两侧设置有与阀板对应的滚轮,使得挤压件在逐渐下移的过程中,滚轮与阀板相对的面接触并挤压阀板使其滑动至将通孔堵塞,由于滚轮与阀板采用滚动摩擦,与传统的滑动摩擦相比,摩擦力减小,而阀板与密封件是通过滚轮挤压,使得阀板和密封件的磨损减小,从而提高了插板阀的气密性。
(3)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一和驱动机构二均设置为气缸,所述驱动机构一的活塞杆与滑轨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二的活塞杆与挤压件上端固定连接,气缸具有行程易控制,运行稳定,调试方便的特点,使用气缸后可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中滑轨的滑道设置为“T”形,所述阀板上端设置有与滑道滑动连接的“T”形滑块,所述螺杆与阀体通过轴承连接,“T”形滑道可起到对阀板的支撑作用,同时也能提高良好的滑动性能。
(5)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二设置为两个并沿驱动机构一输出端的轴线对称设置,使得挤压件也设置为两个,为保证良好的气密性,当挤压件完全延伸入两阀板之间时,阀板受到的挤压力可使其与通孔严密的贴合,由于挤压件为两个,在使用时可通过控制对应驱动机构二的行程,使挤压件呈上下分布,从而使阀板的受力更为均匀,气密性更好。
(6)本实用新型中滑轨设置为两个并分别位于阀板的上下两端,上下两端的滑轨均可对阀板提供支撑力,使阀板的滑动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颖中局部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驱动机构二,2角位移传感器,3固定架,4锥齿轮一,5电机,6传动件,61滑轨,7阀体,8通孔,9螺杆,10阀板,11弹性回复件,12锥齿轮二,13联轴器,14挤压件,141安装板,142挤压板,143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3,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包括阀体7,所述阀体7上开设有通孔8,阀体7内设置有阀板10,阀体7上端设置有与阀体7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一,所述驱动机构一包括位于阀体7上端并横向设置的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套设有锥齿轮一4,所述锥齿轮一4上啮合有可绕垂直轴旋转的锥齿轮二12,所述锥齿轮二12内固定套设有螺杆9,所述螺杆9下端延伸入阀体7内并螺纹连接有传动件6,所述传动件6与阀板10固定连接,所述螺杆9上端延伸出锥齿轮二12并设置有联轴器13,所述联轴器13上端传动连接有角位移传感器2,所述角位移传感器2上设置有固定架3,角位移传感器2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阀门控制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中,开闭阀板10可通过启动电机5使其带动锥齿轮一4转动,从而带动锥齿轮二12转动,继而使螺杆9绕垂直轴旋转,由于螺杆9上螺纹连接有传动件6,且传动件6与阀板10固定连接,即螺杆9在转动的过程使传动件6移动,从而使阀板10上移或下移,即可实现开关通孔8的目的,而螺杆9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位于其上端的联轴器13带动角位移传感器2的转轴转动,通过角位移传感器2来获知螺杆9的转动角度,从而获知阀板10的移动距离并将信号输出给阀门控制系统,该阀门控制系统可为角位移传感器2输出信号的数字化显示端,从而可直观的得出阀板10的开闭程度,也可从远端获知阀门的开闭情况。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直观的了解阀板的开闭程度,从而使其调节更为方便的目的,通过在螺杆上设置有锥齿轮二,螺杆通过联轴器设置角位移传感器,解决了现有插板阀对于阀板的开闭程度不清楚,且无法从远端了解阀板的开闭程度的问题。
实施例2:
参见图1~3,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包括阀体7,所述阀体7上开设有通孔8,阀体7内设置有阀板10,阀体7上端设置有与阀体7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一,所述驱动机构一包括位于阀体7上端并横向设置的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套设有锥齿轮一4,所述锥齿轮一4上啮合有可绕垂直轴旋转的锥齿轮二12,所述锥齿轮二12内固定套设有螺杆9,所述螺杆9下端延伸入阀体7内并螺纹连接有传动件6,所述传动件6与阀板10固定连接,所述螺杆9上端延伸出锥齿轮二12并设置有联轴器13,所述联轴器13上端传动连接有角位移传感器2,所述角位移传感器2上设置有固定架3,角位移传感器2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阀门控制系统。
传动件6包括横向设置在阀体7内的滑轨61,所述螺杆9贯穿滑轨61中部并螺纹连接,所述阀板10设置为两块并分布在滑轨61两侧,所述阀板10之间设置有弹性回复件11,所述阀体7上端还设置有驱动机构二1,所述驱动机构二1的一端延伸入阀体7内并挤压件14,所述挤压件14的横截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且挤压件14下部位于两阀板10之间,所述挤压件14贴近阀板10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可用于与阀板10滑动连接的滚轮143,所述滚轮143呈倒三角形分布。
本实施例中,由于阀板设置为两块且可沿滑轨横向滑动,而挤压件下部位于阀板之间,且挤压件采用从上至下横截面逐渐减小的方式设置,使得驱动机构二可带动挤压件往下移动,由于挤压件两侧设置有与阀板对应的滚轮,使得挤压件在逐渐下移的过程中,滚轮与阀板相对的面接触并挤压阀板使其滑动至将通孔堵塞,由于滚轮与阀板采用滚动摩擦,与传统的滑动摩擦相比,摩擦力减小,而阀板与密封件是通过滚轮挤压,使得阀板和密封件的磨损减小,从而提高了插板阀的气密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驱动机构二1设置为气缸,所述驱动机构一的活塞杆与滑轨6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二1的活塞杆与挤压件14上端固定连接。该方式中,气缸具有行程易控制,运行稳定,调试方便的特点,使用气缸后可保障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滑轨61的滑道设置为“T”形,所述阀板10上端设置有与滑道滑动连接的“T”形滑块,所述螺杆9与阀体7通过轴承连接。该方式中,“T”形滑道可起到对阀板的支撑作用,同时也能提高良好的滑动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弹性回复件11设置为弹簧,所述弹性回复件11至少设置为两个并沿竖直方向设置,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阀板10侧面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驱动机构二1设置为两个并沿驱动机构一输出端的轴线对称设置。该方式中,使得挤压件也设置为两个,为保证良好的气密性,当挤压件完全延伸入两阀板之间时,阀板受到的挤压力可使其与通孔严密的贴合,由于挤压件为两个,在使用时可通过控制对应驱动机构二的行程,使挤压件呈上下分布,从而使阀板的受力更为均匀,气密性更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挤压件14包括与驱动机构二1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板141,所述安装板141下端竖直设置有呈倒三角形的挤压板142,所述挤压板142设置为两个并沿驱动机构一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滚轮143设置在两挤压板142相对的一面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滑轨61设置为两个并分别位于阀板10的上下两端。该方式中,上下两端的滑轨均可对阀板提供支撑力,使阀板的滑动更为稳定。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本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包括阀体(7),所述阀体(7)上开设有通孔(8),阀体(7)内设置有阀板(10),阀体(7)上端设置有与阀体(7)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一包括位于阀体(7)上端并横向设置的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套设有锥齿轮一(4),所述锥齿轮一(4)上啮合有可绕垂直轴旋转的锥齿轮二(12),所述锥齿轮二(12)内固定套设有螺杆(9),所述螺杆(9)下端延伸入阀体(7)内并螺纹连接有传动件(6),所述传动件(6)与阀板(10)固定连接,所述螺杆(9)上端延伸出锥齿轮二(12)并设置有联轴器(13),所述联轴器(13)上端传动连接有角位移传感器(2),所述角位移传感器(2)上设置有固定架(3),角位移传感器(2)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阀门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控的插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6)包括横向设置在阀体(7)内的滑轨(61),所述螺杆(9)贯穿滑轨(61)中部并螺纹连接,所述阀板(10)设置为两块并分布在滑轨(61)两侧,所述阀板(10)之间设置有弹性回复件(11),所述阀体(7)上端还设置有驱动机构二(1),所述驱动机构二(1)的一端延伸入阀体(7)内并挤压件(14),所述挤压件(14)的横截面积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且挤压件(14)下部位于两阀板(10)之间,所述挤压件(14)贴近阀板(10)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可用于与阀板(10)滑动连接的滚轮(143),所述滚轮(143)呈倒三角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控的插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二(1)设置为气缸,所述驱动机构一的活塞杆与滑轨(6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二(1)的活塞杆与挤压件(14)上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控的插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61)的滑道设置为“T”形,所述阀板(10)上端设置有与滑道滑动连接的“T”形滑块,所述螺杆(9)与阀体(7)通过轴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控的插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回复件(11)设置为弹簧,所述弹性回复件(11)至少设置为两个并沿竖直方向设置,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阀板(10)侧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控的插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二(1)设置为两个并沿驱动机构一输出端的轴线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控的插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14)包括与驱动机构二(1)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板(141),所述安装板(141)下端竖直设置有呈倒三角形的挤压板(142),所述挤压板(142)设置为两个并沿驱动机构一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滚轮(143)设置在两挤压板(142)相对的一面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控的插板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61)设置为两个并分别位于阀板(10)的上下两端。
CN201921003800.3U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 Active CN210178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3800.3U CN210178966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03800.3U CN210178966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78966U true CN210178966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39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03800.3U Active CN210178966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789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5785A (zh) * 2019-06-28 2019-09-03 郑州金诚信筛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5785A (zh) * 2019-06-28 2019-09-03 郑州金诚信筛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
CN110195785B (zh) * 2019-06-28 2024-04-05 郑州金诚信筛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43892U (zh) 立体车库用监控摄像头固定结构
CN210178963U (zh) 一种全自动气密性插板阀
CN210178966U (zh) 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
WO2015024165A1 (zh) 一种横刮式雨刮器
CA2135355A1 (en) Controller
CN110195785B (zh) 一种便于调控的插板阀
CN209193304U (zh) 无障碍电梯移动门用导轨装置
CN203667676U (zh) 一种滤布纠偏装置
CN202866555U (zh) 一种大型板坯电子束焊接真空室用的密封门装置
CN210757051U (zh) 一种带有槽沟的抛光机用抛光布轮
CN212876935U (zh) 一种新型温室顶开窗结构
CN210798626U (zh) 一种密封条门
CN206416887U (zh) 一种设置有电动滑轨的汽车座椅
CN210678539U (zh) 一种双向挤压式扎入密封装置
CN203931407U (zh) 一种组合式三面翻展示装置
CN209398202U (zh) 一种方便移动的智能建筑用隔断门
CN209129399U (zh) 一种建筑设备用挂点装置
CN209721319U (zh) 一种螺杆式驱动的电梯门锁装置
CN206385956U (zh) 一种低阻力门窗轮组
CN105633655A (zh) 一种便捷式活动接地线
CN102242595B (zh) 密封门窗
CN205502953U (zh) 一种中空玻璃窗用卷膜
CN210835500U (zh) 一种具有彩色液晶膜的调光玻璃
CN214534768U (zh) 一种新型双极传动双向显示阀门蜗轮减速箱
CN110195784A (zh) 一种全自动气密性插板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