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76775U - 一种透明抗菌涂层及包含该涂层的抗菌玻璃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明抗菌涂层及包含该涂层的抗菌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76775U
CN210176775U CN201822237912.7U CN201822237912U CN210176775U CN 210176775 U CN210176775 U CN 210176775U CN 201822237912 U CN201822237912 U CN 201822237912U CN 210176775 U CN210176775 U CN 210176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ting
antibacterial
glass
transparent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379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ngxin Wu
吴永鑫
Yuanjie Zhong
钟元杰
Zhaohui Kang
康朝晖
Wenduan Lin
林文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DA NANO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DA NANO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DA NANO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DA NANOTECHNOLOGY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379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76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76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767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明抗菌涂层及包含该涂层的抗菌玻璃,所述透明抗菌涂层包括相互层叠的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为纳米银/聚乙二醇复合涂层,所述第二涂层为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UV树脂复合涂层。含有所述透明抗菌涂层的抗菌玻璃无色透明,抗菌效果长效,耐紫外线照射,耐洗刷性,耐候性好,实用范围广泛,具有较好的市场运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透明抗菌涂层及包含该涂层的抗菌玻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种功能玻璃涂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透明抗菌涂层及包含该涂层的抗菌玻璃。
背景技术
抗菌技术一直是抵御有害细菌入侵人类的有效手段。抗菌玻璃对环境和人体不具有危害性而被称为“绿色玻璃”。作为一种功能性玻璃,它既有原有的透明、遮挡、耐磨等功能,又增加了抑菌和杀菌的新功能,可以广泛的使用在医疗、食品、电器、手机、眼镜等需要的地方及行业。
国内外已经有相关抗菌玻璃的专利和产品,比如,在2014年康宁公司推出了全新的“抗菌大猩猩玻璃”。该玻璃是在玻璃熔融状态下将少量的银离子量掺入到玻璃表面所得的玻璃制品,后通过银离子溶出作用而起到抗菌作用。但是其使用的银离子容易被空气氧化而发生变色,使用量很少,抗菌效果低下,未获市场广泛认可。
目前众多的抗菌玻璃专利中,主要以银系抗菌玻璃和钛系抗菌玻璃为主。抗菌玻璃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1.银系抗菌玻璃普遍在熔融状态下在玻璃表面嵌入一定量的银离子(Ag+)所得;由于嵌入的Ag+很容易被空气氧化而使得玻璃变成黄色甚至是棕黑色,从而严重影响了玻璃的美观。2.TiO2系抗菌玻璃:必须依靠紫外光照射才能激发光触媒半导体而使其表面产生羟基自由基,才能实现杀菌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实用发明专利申请CN104472540A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璃制品的抗菌溶液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抗菌溶液中含有银系离子,包括银离子和铜离子,银系离子由银系离子盐提供,可选自硝酸银、乳酸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抗菌溶液中还包括辅料缩合磷酸钠或/和丁基溶纤素。使用时,将抗菌溶液经涂覆、烘干、热处理、剥离、清洗等步骤处理,获得抗菌性能的产品,但其膜层不耐磨,抗菌效果较差,仅能使细菌数量下降几个数量级,不能完全抑制细菌繁殖。而且采用硝酸银、乳酸银等会造成玻璃在阳光下会变色,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原因在于硝酸银、乳酸银耐紫外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抗菌涂层效果不佳,膜层不耐磨的问题,提供一种透明抗菌涂层,该涂层具有抗菌、透明、致密、耐磨的特点。含有所述透明抗菌涂层的抗菌玻璃透明无色,耐洗刷性,耐候性好,实用范围广泛。
本实用新型中,无色纳米银溶液为市售产品,其采用特殊方法将银分散到分散剂中,表面无色透明,通常的银盐溶液为银白色或者银灰色,不透明,在阳光下会变黑,无法保证涂层的无色和透明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将无色纳米银溶液与聚乙二醇复配,优选无色纳米银溶液与PEG-2000按质量比25:1-5:1复配,其中银离子质量含量为2%-10%,此时的抑菌效果最佳,聚乙二醇是保证第一涂层结合效果的关键,无色纳米银溶液与PEG-2000的复配比例高于25:1,第一涂层容易剥离、开裂,低于5:1,膜层不均匀,偏厚,影响第二涂层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含有5%-20%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的UV树脂进行涂刷,后进行紫外固化,得到透明的致密涂层。常规的UV树脂虽然可以实现紫外光线下固化,但无法获得致密、耐磨的薄膜。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加入到UV树脂,作为光固化或辐射固化的稀释剂使用,相比于直接加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的UV 树脂,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ETPTA)对人体刺激性更小。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透明抗菌涂层,包括相互层叠的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为纳米银/聚乙二醇复合涂层,所述第二涂层为固化在所述第一涂层上的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UV树脂复合涂层。纳米银/聚乙二醇复合涂层是无色纳米银溶液与聚乙二醇的混合溶液涂在基体的表面后烘烤形成的复合涂层;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UV树脂复合涂层是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与UV树脂的混合物涂在所述第一涂层上后固化形成的复合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涂层为银离子质量含量为2%-10%的纳米银/聚乙二醇复合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涂层为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的质量含量为5%-20%的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UV树脂复合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1-20μm,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2-15μm。
一种抗菌玻璃,包含所述的透明抗菌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抗菌玻璃由玻璃基体和设在所述玻璃基体一侧表面或者两侧表面上的所述的透明抗菌涂层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1-10μ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3-7μ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5-10μ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8μ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透明抗菌涂层采用无色纳米银溶液作为抗菌来源,耐紫外性能好,抗菌性能优异,阳光下不会变色,拓宽了材料的运用范围,可以用于手机显示屏,LED显示屏,门窗卫浴玻璃等领域。该组分不能用简单的硝酸银溶液替代。
再则,本实用新型采用含有5%-20%乙氧基改性的TMPTA的UV树脂在紫外条件下固化,有利于保持整个涂层致密,耐洗刷性能好,硬度至少达到2H。
总之,所述透明抗菌涂层具有抗菌、透明、致密、耐磨的特点,含有该涂层的抗菌玻璃抗菌率大于99.99%,水接触角大于110°,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和疏水性能;经过3000次耐磨测试后抗菌率仍然保持在99.99%以上,水接触角大于100°,膜层的耐磨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透明抗菌涂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抗菌玻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如未明确说明,“%”均指重量百分比。
以下使用的测试方法包括:
(1)抗菌实验
根据“GB/T21866-2008《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测定方法和抗菌效果》、 GBT31402-2015《塑料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试验方法》”等相关标准规定,定量测试了实施例材料对常见感染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中抗菌率的计算公式为:抗菌率(%)=[(对照样品活菌数-抗菌玻璃活菌数)/对照样品活菌数]×100%,对照样品活菌数是普通抗菌样品上进行细菌培养后的活菌数,抗菌玻璃活菌数是指抗菌玻璃进行细菌培养后的活菌数。
(2)耐磨测试
仪器:钢丝绒耐磨耗试验机339,本机适用于各类表面喷涂产品及印刷字体耐磨寿命试验。具有速度可调及测试中速度直观显示,同时可设定测试次数。
摩擦材质:钢丝绒;摩擦速度:60次/min,500次/周期记录疏水性能;
摩擦距离:10×10mm,20×20mm;测试砝码:1kg;
试样经过3000~3500次耐磨后,其疏水性能维持较好,则达到耐磨测试标准。
(3)疏水性测试
采用水滴角测试仪,测试条件:压头面积10×10mm,重量1kg,速度 60min/min。
以下使用的主要试剂包括:
无色纳米银溶液,由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提供,型号为JDTKS-001;
乙氧基改性的TMPTA,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CAS:28961-43-5;
UV树脂涂料,东莞市井上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型号UV-3633。
实施例1
参考图1,一种透明抗菌涂层,由第一涂层1和第二涂层2层叠组成,其中第一涂层1为无色纳米银溶液与聚乙二醇的混合溶液涂在基体(图中未示出) 的表面后烘烤形成,厚度为15μm,第二涂层2为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与UV树脂的混合物涂在第一涂层1上后固化形成,厚度为12μm。
为了保证抗菌性能和耐磨性能,优选地,第一涂层1中银离子质量含量为 5%,第二涂层2中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的质量含量为10%。
实施例2
参考图2,一种抗菌玻璃,从上往下由依次层叠的第二涂层2、第一涂层1 和玻璃基体3组成,其中第一涂层1为无色纳米银溶液与聚乙二醇的混合溶液涂在玻璃基体1的表面后烘烤形成,厚度为5μm,第一涂层1中银离子质量含量为8%;第二涂层2为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与UV树脂的混合物涂在第一涂层1上后固化形成,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占第二涂层2总重的12%,厚度为7μm。
实施例3
一种抗菌玻璃,从上往下由依次层叠的第二涂层2、第一涂层1、玻璃基体 3、第一涂层1和第二涂层2组成,其中玻璃基体3两侧的第一涂层1为无色纳米银溶液与聚乙二醇的混合溶液涂在玻璃基体1的上下表面后烘烤形成,厚度均为2μm,第一涂层1中银离子质量含量为6%;最外侧的第二涂层2为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与UV树脂的混合物涂在第一涂层1上后固化形成,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占第二涂层2总重的12%,厚度均为6μm。
实施例4
一种抗菌玻璃,从上往下由依次层叠的第二涂层2、第一涂层1和玻璃基体 3组成,其中第一涂层1为无色纳米银溶液与聚乙二醇的混合溶液涂在玻璃基体 1的表面后烘烤形成,厚度为10μm,第一涂层1中银离子质量含量为2%;第二涂层2为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与UV树脂的混合物涂在第一涂层1上后固化形成,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占第二涂层2总重的20%,厚度为5μm。
实施例5
一种抗菌玻璃,从上往下由依次层叠的第二涂层2、第一涂层1和玻璃基体 3组成,其中第一涂层1为无色纳米银溶液与聚乙二醇的混合溶液涂在玻璃基体 1的表面后烘烤形成,厚度为4μm,第一涂层1中银离子质量含量为10%;第二涂层2为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与UV树脂的混合物涂在第一涂层1上后固化形成,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占第二涂层2总重的5%,厚度为10μm。
实施例6
制备抗菌玻璃,方法如下:
步骤1:取一块4*4cm的普通玻璃,将其浸泡在5%的NaOH溶液12h后,分别依次在丙酮、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中超声洗涤15min,后室温晾干,备用。
步骤2:配制无色纳米银溶液复合溶液。称取市售无色纳米银溶液50mL 与PEG-2000按质量比15:1复配,其中银离子含量为5%。将配制的无色纳米银溶液复合溶液均匀涂刷在玻璃上,形成1μm的第一涂层,后于120℃烘烤30min,备用。
步骤3:将上述步骤2中玻璃采用含有5%乙氧基改性的TMPTA的UV树脂进行涂刷,用紫外照射固化,获得透明致密的第二涂层,厚度为8μm。其中紫外照射固化采用常规紫外照射条件。
性能检测
对实施例6中制备的抗菌玻璃进行测试,抗菌性能见表1。
表1抗菌性能检测结果表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46148480000081
从表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的抗菌玻璃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大于99.9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大于99.99%。
将上述抗菌玻璃经过3000耐磨测试后,再进行抗菌性能检测,结果见表2。
表2耐磨测试后的抗菌性能结果表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46148480000091
从表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抗菌玻璃经过耐磨测试后,抗菌性能仍然满足国家抗菌标准,且保持了初始抗菌水平,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大于99.9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大于99.99%。也说明了抗菌玻璃涂层的耐磨性能优异。
将实施例6制备的抗菌玻璃进行疏水性能测试,见下表3。
表3疏水性能测试结果表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46148480000092
备注:1表示水接触角>110°;2表示110°-100°;3表示100°-90°;4表示<90°。一般认为超过100° (1,2)表示疏水性好,100°以下(3,4)表示疏水性差。
从表3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菌玻璃样品经过3000次1kg耐磨测试后疏水性能维持较好,未出现明显减弱,说明耐磨性能优异。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透明抗菌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层叠的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为纳米银/聚乙二醇复合涂层,所述第二涂层为固化在所述第一涂层上的乙氧基改性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UV树脂复合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抗菌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1-20μm,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2-15μm。
3.一种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玻璃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明抗菌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玻璃由玻璃基体和设在所述玻璃基体一侧表面或者两侧表面上的所述的透明抗菌涂层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1-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3-7μ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5-10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8μm。
CN201822237912.7U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透明抗菌涂层及包含该涂层的抗菌玻璃 Active CN210176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7912.7U CN210176775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透明抗菌涂层及包含该涂层的抗菌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7912.7U CN210176775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透明抗菌涂层及包含该涂层的抗菌玻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76775U true CN210176775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28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37912.7U Active CN210176775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透明抗菌涂层及包含该涂层的抗菌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767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2988A (zh) * 2018-12-28 2019-03-22 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65712A (zh) * 2020-07-09 2020-10-13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抗菌触控储物盒盖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2988A (zh) * 2018-12-28 2019-03-22 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02988B (zh) * 2018-12-28 2021-08-17 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65712A (zh) * 2020-07-09 2020-10-13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抗菌触控储物盒盖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ge et al. Titania and silver–titania composite films on glass—potent antimicrobial coatings
JP5836377B2 (ja) 被覆された、抗菌性の化学強化ガラ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502988B (zh) 一种抗菌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51744B (zh) 抗微生物玻璃制品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210176775U (zh) 一种透明抗菌涂层及包含该涂层的抗菌玻璃
CN113913096B (zh) 一种抗病毒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77024B1 (ko) 항균력을 갖는 진공증착용 발수형 나노 코팅제 및 이를 이용한 코팅 방법
CN113973842A (zh) 抗微生物组合物
KR101207843B1 (ko) 도어손잡이의 항균처리방법 및 그 처리방법에 따른 도어손잡이
CN116075420A (zh) 带有防反射膜的透明基体和图像显示装置
Shirakawa et al. Effect of silver nanoparticle and TiO2 coatings on biofilm formation on four types of modern glass
JP2023554564A (ja) 抗菌及び/又は抗ウイルス特性を有する眼鏡レンズ、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CN113646392A (zh) 抗病毒涂膜形成用涂料、涂膜以及层压膜
CN219950874U (zh) 一种对人体安全健康有益的手机显示屏钢化保护膜
CN108485404A (zh) 一种高流平、耐沾污pva内墙抗菌涂料
CN206287586U (zh) 一种pet抗菌膜
CN111040221B (zh) 一种抗菌自清洁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54194B (zh) 一种光催化抗菌材料抗真菌性能的检测方法
CN117264552A (zh) 一种对人体安全健康有益的手机显示屏钢化保护膜
CN1951850A (zh) 防紫外线镀膜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50278A (zh) 改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JP7494095B2 (ja) 抗ウイルス性塗膜形成用塗料、塗膜、及び積層フィルム
IT202100027584A1 (it) Composizione antibatterica e antivirale
JP2022059141A (ja) 抗ウィルス性塗膜形成用塗料、塗膜、及び積層フィルム
Kook et al. Durability of photocatalytic ZnO-based surface coatings and preservation of their antibacterial effect after simulated wea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