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75543U - 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75543U
CN210175543U CN201920978366.4U CN201920978366U CN210175543U CN 210175543 U CN210175543 U CN 210175543U CN 201920978366 U CN201920978366 U CN 201920978366U CN 210175543 U CN210175543 U CN 210175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cap
cap body
chip
antenna
counterfe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83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unheng Wang
王俊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Wud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Wud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Wud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Wud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783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75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75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755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所述防伪胶帽包括胶帽顶、胶帽体和帽体易撕带,胶帽顶的内顶胶贴了NFC芯片,所述芯片和与芯片连接有天线,所述天线包括了射频发射天线、易碎支部天线,所述的芯片与射频发射天线、易碎支部天线形成闭合回路,所述易碎支部天线胶粘于胶帽体内壁,与帽体易撕带垂直相交,胶帽体上有一开口,所述帽体易撕带一端固定在胶帽体的开口处,环绕胶帽体内壁一圈,帽体易撕带绕出所述开口继续延长,所述延长部分留存于胶帽体表面,拉动所述延长部分破坏防伪胶帽以及易碎支部天线的方式,系统记录了破坏的时间与状态,杜绝防伪胶帽被再次回收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产品芯片防伪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很多瓶装类产品,特别是酒类包装产品,为了达到防伪的目的,一般采用防伪标贴、封装RFID标识、加印二维码在封口处用热收缩膜等形式,这此方式都属于主动型防伪,如果这些防伪没有被消费者查询过或标识没有被有效破坏过,而被不法商通过整体包装回收再次利用,那么伪造出来的产品就可以以假乱真,查询防伪显示的是真品,但实际产品为假冒产品,由此给正规商家和消费者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特别是对于瓶装类产品,一旦使用了所述防伪胶帽进行封口,在开瓶使用时就被动留下了痕迹,一是产品瓶封处的胶帽被破坏,二是再次利用胶帽里的NFC芯片进行伪造时,读取芯片的结果会显示此产品在什么时间已被打开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所述防伪胶帽包括胶帽顶、胶帽体和帽体易撕带,胶帽顶的内顶胶贴了NFC芯片,所述芯片和与芯片连接有天线,所述天线包括了射频发射天线、易碎支部天线,所述的芯片与射频发射天线、易碎支部天线形成闭合回路,所述易碎支部天线胶粘于胶帽体内壁,与帽体易撕带垂直相交,胶帽体上有一开口,所述帽体易撕带第一端固定在胶帽体的开口处,环绕胶帽体内壁一圈,帽体易撕带第二端绕出所述开口继续延长,所述延长部分留存于胶帽体表面。
所述胶帽顶与胶帽体的材料为热封装塑材,两者为一个整体,分布方式为相互垂直,套在瓶装产品的瓶盖封口处,加热后与瓶盖套紧,加热前,胶帽顶与胶帽体的柱体横切面直径值相同。
所述帽体易撕带为条状,所述胶帽体上有一开口,所述易斯带的第一端固定于胶帽体的开口处,沿胶帽体的内壁环绕固定一圈,直至第二端绕出所述开口处后继续延长,延长部分保留在胶帽体的表面。
所述帽体易撕带的宽度为1mm-5mm之间,所述易撕带的长度值大于胶帽体横切面周长值,以防伪胶帽水平竖放为参照,所述胶帽体的开口处为起点,沿胶帽体水平方向绕一圈,再回到开口处为终点,所述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值为胶帽体横切面周长值。
所述帽体易撕带与易碎支部天线垂直相交并胶固,打开产品包装时,撕开帽体易撕带,胶帽体破坏的同时,易碎支部天线在作用力下被动断裂。
所述NFC芯片为双状态无源芯片,即芯片里的ID码分为第一状态ID1和第二状态ID2,所述ID1、ID2分别与防伪追溯系统相绑定连接,在不同状态下调取所述系统的相应反馈信息。
所述NFC芯片连接射频发射天线,所述射频发射天线为圈状,与易碎支部天线相连,所述芯片数量为1,所述射频发射天线数量相应为1、所述支部天线的数量≥1。
所述NFC芯片、射频发射天线、易碎支部天线三者间形成闭合回路时,所述芯片的ID码值为ID1,显示为第一状态,任何一条或多条易碎支部天线断开,所述芯片的ID码值为ID2,显示为第二状态。
有益效果:
1、打开产品,防伪胶帽破坏,防止胶帽被回收利用;
2、打开产品,易碎支部天线断开,自动记录产品打开的时间,消费者查询时显示的是产品已被使用过的痕迹记录,杜绝防伪胶帽里的芯片被回收利用;
3、防伪查询方便,因为用了高频无源芯片,所以只需要将手机靠近芯片就可识别产品真伪。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中多条易碎支部天线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多条易碎支部天线断开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一条易碎支部天线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一条易碎支部天线断开示意图。
主要元素符号说明如下:
胶帽顶 1、胶帽体 2、NFC芯片 3、射频发射天线 4、易碎支部天线 5、帽体易撕带6、
帽体开口7、易撕带第一端8、易撕带第二端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所述防伪胶帽包括胶帽顶1、胶帽体2和帽体易撕带6,胶帽顶1的内顶胶贴了NFC芯片3,所述芯片3和与芯片连接有天线,所述天线包括了射频发射天线4、易碎支部天线5,所述的芯片3与射频发射天线4、易碎支部天线5形成闭合回路,所述易碎支部天线5胶粘于胶帽体内壁,与帽体易撕带6垂直相交,胶帽体2上有一开口7,所述帽体易撕带第一端8固定在胶帽体2的开口7处,环绕胶帽体2内壁一圈,帽体易撕带第二端9绕出所述开口7继续延长,所述延长部分留存于胶帽体2表面。
所述胶帽顶1与胶帽体2的材料为热封装塑材,两者为一个整体,分布方式为相互垂直,套在瓶装产品的瓶盖封口处,加热后与瓶盖相互套紧,加热前,胶帽顶1与胶帽体2的柱体横切面直径值相同。
所述帽体易撕带6为条状,所述胶帽体2上有一开口7,所述易斯带6的第一端8固定于胶帽体2的开口7处,沿胶帽体2的内壁环绕固定一周,直至易撕带第二端9绕出所述开口7处后继续延长,延长部分通过所述开口7保留在胶帽体2的表面,便于开启包装时,通过延长部分分可以轻松地将胶帽体2破坏。
所述帽体易撕带6的宽度为1mm-5mm之间,所述易撕带6的长度值大于胶帽体2横切面周长值,以防伪胶帽水平竖放为参照,所述胶帽体2的开口处为起点,沿胶帽体2水平方向绕一圈,再回到开口处为终点,所述从起点到终点的路径值为胶帽体2横切面周长值。
所述帽体易撕带6与易碎支部天线5垂直相交并胶固,打开产品包装时,撕开帽体易撕带6,胶帽体2破坏的同时,易碎支部天线5在作用力下被动断裂。
实施例二
如图2、3、4、5所示,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所述NFC芯片3为双状态无源芯片,即芯片3里的ID码分为第一状态ID1和第二状态ID2,所述ID1、ID2分别与防伪追溯系统相绑定连接,在不同状态下调取所述系统的相应反馈信息。
所述NFC芯片3连接射频发射天线4,所述射频发射天线4为圈状,与易碎支部天线5相连,所述芯片3数量为1,所述射频发射天线4数量相应为1、所述支部天线5的数量≥1。
如图2、4所示,所述NFC芯片3、射频发射天线4、易碎支部天线5三者间形成闭合回路时,所述芯片的ID码值为ID1,显示为第一状态,若防伪系统设定所述第一状态的值为正品,读取芯片后显示的结果即为正品。
如图3、5所示,所述易碎支部天线5中的任何一条或多条易碎支部天线5断开,所述芯片的ID码值为ID2,显示为第二状态,且记录了断开的时间,若防伪系统设定所述第二状态的值表示产品已被打开,读取芯片后显示的结果是在记录断开的时间节点产品包装已被打开。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胶帽包括胶帽顶、胶帽体和帽体易撕带,胶帽顶的内顶胶贴了NFC芯片,所述芯片和与芯片连接有天线,所述天线包括了射频发射天线、易碎支部天线,所述的芯片与射频发射天线、易碎支部天线形成闭合回路,所述易碎支部天线胶粘于胶帽体内壁,与帽体易撕带垂直相交,胶帽体上有一开口,所述帽体易撕带一端固定在胶帽体的开口处,环绕胶帽体内壁一圈,帽体易撕带绕出所述开口继续延长,所述延长部分留存于胶帽体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其特征在于:胶帽顶与胶帽体的材料为热封装塑材,相互垂直,胶帽顶与胶帽体的直径值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其特征在于:帽体易撕带为条状,宽度为1mm-5mm之间,长度值大于胶帽体周长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连接射频发射天线,射频发射天线与易碎支部天线相连,所述支部天线的数量值≥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其特征在于:拉动帽体易撕带,胶帽体破坏,易碎支部天线断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其特征在于:NFC芯片为高频无源芯片,所述芯片的ID码分为ID1和ID2,分别与防伪追溯系统进行绑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其特征在于:NFC芯片、射频发射天线、易碎支部天线三者间形成闭合回路时,所述芯片的ID码值为ID1,显示为第一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其特征在于:任何一条或多条易碎支部天线断开,所述芯片的ID码值为ID2,显示为第二状态,并记录所述易碎支部天线断开的时间。
CN201920978366.4U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 Active CN210175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8366.4U CN210175543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8366.4U CN210175543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75543U true CN210175543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39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8366.4U Active CN210175543U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7554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7371A (zh) * 2020-06-09 2020-08-18 重庆五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开封侦测功能的红酒套帽制作方法
CN111572992A (zh) * 2020-05-28 2020-08-2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容置设备、控制方法和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
CN112906845A (zh) * 2021-03-26 2021-06-04 华大恒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防伪及篡改检测功能的rfid胶帽使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2992A (zh) * 2020-05-28 2020-08-2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容置设备、控制方法和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
CN111572992B (zh) * 2020-05-28 2024-02-0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容置设备、控制方法和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
CN111547371A (zh) * 2020-06-09 2020-08-18 重庆五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开封侦测功能的红酒套帽制作方法
CN112906845A (zh) * 2021-03-26 2021-06-04 华大恒芯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防伪及篡改检测功能的rfid胶帽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75543U (zh) 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
CN2913227Y (zh) 具有无线射频识别防伪功能的胶帽
US11537836B2 (en) Merchandise attachment with RFID transponder
CN202205228U (zh) 抗金属表面干扰的防揭贴超高频电子标签及其防伪包装
CN200979773Y (zh) 一次性易损封装结构电子标签
CN207917550U (zh) 防伪瓶盖
CN102903003A (zh) 电子标签防拆实现方法和电子标签
US20220242611A1 (e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gasket for sealing bottle mouth
CN204360408U (zh) 一种酒类防拆标签
CN110027752A (zh) 防盗启封箱方法及其产品
CN201276257Y (zh) 设有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标签的瓶盖
CN204528044U (zh) 无线射频识别防伪瓶盖保护套
CN210734956U (zh) 一种植入防篡改检测功能nfc标签的包装盒
CN201092410Y (zh) 防伪撕裂盖
CN203376772U (zh) 一种酒类防伪电子标签及装置
CN103136576B (zh) 文件袋防拆装置
CN202870871U (zh) 一种rfid防伪电子标签
CN210000865U (zh) 带有电子标签的封口结构
CN111547371A (zh) 一种带开封侦测功能的红酒套帽制作方法
CN105923258A (zh) 基于nfc/rfid电子标签的溯源防伪袋口封
CN205010711U (zh) 一种防伪包装盒
CN101798004A (zh) 一种带内设无线射频识别芯片条带的防伪包装
CN207956527U (zh) 包装防盗封贴
CN214398029U (zh) 一种具有拆封状态检测功能的包装装置
WO2019079453A2 (en) INTEGRATED TRANSPONDER THERMORETRACTABLE ENCAPSULA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