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72992B - 容置设备、控制方法和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容置设备、控制方法和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72992B
CN111572992B CN202010471391.0A CN202010471391A CN111572992B CN 111572992 B CN111572992 B CN 111572992B CN 202010471391 A CN202010471391 A CN 202010471391A CN 111572992 B CN111572992 B CN 1115729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information
signature
external device
external
private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13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72992A (zh
Inventor
罗巨明
李东丽
邵冠军
朱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01047139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729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72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2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72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2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5/00Accessories for container 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5/02Locking devices; Means for discourag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opening or removal of closure
    • B65D55/14Applications of locks, e.g. of permutation or key-controlled loc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4Testing for continu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6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容置设备,包括本体、电源和检测装置。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布设有第一部分导线,第二壳体布设有第二部分导线。电源与第一部分导线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回路,与第二部分导线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回路。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至少一个第一回路和至少一个第二回路的电流,以确定第一部分导线和第二部分导线是否断开。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和一种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

Description

容置设备、控制方法和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容置设备、一种控制方法和一种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技术和物流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网上购物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不但网上交易额在零售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银行等服务行业也开始推出网上预约、邮寄到家的服务。
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进行贵重物品的网络交易时仍存在较大的风险,例如对于银行、珠宝商的贵金属产品及珠宝,通过网络交易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如何保障物品的运输安全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容置设备、一种控制方法和一种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容置设备,包括: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布设有第一部分导线,所述第二壳体布设有第二部分导线;电源,与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回路,与所述第二部分导线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回路;以及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回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回路的电流,以确定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和所述第二部分导线是否断开。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容置设备还包括:第一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导线的端部连接的第一部分触点;第二锁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二部分导线的端部连接的第二部分触点;其中,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部分触点连接,与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回路,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盖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部分触点与所述第一部分触点相接触,所述第二部分导线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回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容置设备还包括:处理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和/或所述第二部分导线断开的情况下,将所述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设定为异常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包括第一经线和/或第一纬线,所述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的延伸方向满足垂直条件;和/或所述第二部分导线包括第二经线和/或第二纬线,所述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的延伸方向满足垂直条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部分触点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经线的端点和所述第二纬线的端点连接的至少四个第二触点;所述第一部分触点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经线的端点和第一纬线的端点连接的至少四个第一触点、以及分别与所述至少四个第二触点配合的至少四个第一触点。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布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部分区域;和/或所述第二部分导线布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部分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容置设备还包括:无线通信装置,与所述处理装置连接,被配置为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指令、以及向外部设备发送所述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侧边设置有所述第一锁体,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侧边设置有所述第二锁体;或者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各自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锁体,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各自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锁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处理装置还被配置为:根据预定指令设定所述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处理装置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上锁指令,将所述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上锁状态信息;响应于接收第二外部设备发送的运输指令,确定当前状态信息是否为上锁状态信息,若是,将所述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运输状态信息,若不是,向所述第二外部设备反馈错误信息;响应于接收第三外部设备发送的状态读取指令,将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外部设备;以及响应于接收第三外部设备发送的解锁指令,将所述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解锁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处理装置被配置为:利用预定的私钥对处于上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外部设备,以使所述第一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一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利用预定的私钥对处于运输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运输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外部设备,以使所述第二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二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运输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以及利用预定的私钥对处于解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外部设备,以使所述第三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三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解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如上所述的容置设备,包括: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设定所述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在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和/或所述第二部分导线断开的情况下,将所述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设定为异常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利用预定的私钥对所述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外部设备,以使所述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指令设定所述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包括:响应于接收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上锁指令,将所述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上锁状态信息;响应于接收第二外部设备发送的运输指令,确定当前状态信息是否为上锁状态信息,若是,将所述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运输状态信息,若不是,向所述第二外部设备反馈错误信息;响应于接收第三外部设备发送的状态读取指令,将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外部设备;以及响应于接收第三外部设备发送的解锁指令,将所述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解锁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利用预定的私钥对所述上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外部设备,以使所述第一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一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利用预定的私钥对所述运输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运输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外部设备,以使所述第二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二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运输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以及利用预定的私钥对所述解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外部设备,以使所述第三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三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解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用于如上所述的容置设备,包括:指令设定模块,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设定所述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异常设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和/或所述第二部分导线断开的情况下,将所述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设定为异常状态信息。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容置设备;外部设备,用于向所述容置设备发送指令,以使所述容置设备根据所述指令设定所述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容置设备还用于:利用预定的私钥对所述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外部设备;所述外部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在所述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不是异常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利用自身的设备私钥对所述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将第二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容置设备的本体中布设有导线,并能够通过检测装置实时检测导线是否断开,使容置设备具有了对设备本体进行检测的功能,可以检测设备本体是否遭到破坏,进而可以进行相应的提醒或措施,提高物品在流转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本公开实施例的容置设备分别在两个组成壳体上布设独立的导线,例如,在本体包括箱体和盖体的情况下,箱体和盖体上可以分别布设独立的导线,这样,既可以使箱体和盖体是可分离的,不会造成导线的牵扯,而且,使容置设备具有了分别对箱体和盖体的检测功能,能够区分是本体上的哪一部分被破坏。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可以应用容置设备的示例性应用场景;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容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容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容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触点的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可以应用容置设备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容置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处理装置的框图;以及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实现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置设备,该容置设备包括本体、电源和检测装置。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布设有第一部分导线,所述第二壳体布设有第二部分导线。电源与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回路,与所述第二部分导线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回路。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回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回路的电流,以确定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和所述第二部分导线是否断开。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可以应用容置设备的示例性应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图1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应用场景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1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可以包括卖方101、物流方102和买方103。买方103从网上购买卖方101的物品后,卖方101可以将物品放置于本公开实施例的容置设备104中,并将装有物品的容置设备104交由物流方102进行运输,物流方102可以将装有物品的容置设备104送达买方103。
本公开实施例的容置设备104在本体中布设有导线,并能够通过检测装置实时检测导线是否断开,使容置设备104具有了对设备本体进行检测的功能,可以检测设备本体是否遭到破坏,进而可以进行相应的提醒或措施,提高物品在流转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本公开实施例的容置设备104分别在两个组成壳体上布设独立的导线,例如,在本体包括箱体和盖体的情况下,箱体和盖体上可以分别布设独立的导线,这样,既可以使箱体和盖体是可分离的,不会造成导线的牵扯,而且,使容置设备具有了分别对箱体和盖体的检测功能,能够区分是本体上的哪一部分被破坏。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容置设备2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容置设备200可以包括本体、电源和检测装置(电源和检测装置未示出)。其中,本体包括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第一壳体211布设有第一部分导线213,第二壳体212布设有第二部分导线214。第一部分导线213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211的外部或内部或夹层中,同样地,第二部分导线214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212的外部或内部或夹层中。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的材料可以为塑料材质,也可以是木制或其他材质。
例如,第一壳体211可以是箱体,箱体具有容纳空间,并且第一壳体211的一侧开口。第二壳体212可以是盖体,第二壳体212能够覆盖于第一壳体211的开口处,以使容纳空间密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源与第一部分导线213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回路,与第二部分导线214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回路。
例如,第一部分导线213可以包括一根或多根第一导线,可以与电源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回路,其中,在第一部分导线213仅包括一根第一导线的情况下,第一导线可以将第一壳体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缠绕多圈。同样地,第二部分导线214可以包括一根或多根第二导线,可以与电源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回路。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可以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源,也可以仅在第一壳体211或者第二壳体212上设置电源,在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盖合时,未设置电源的一个壳体上的导线可以通过两个壳体上的导电触点连接至电源。其中,电源例如可以是电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至少一个第一回路和至少一个第二回路的电流,以确定第一部分导线和第二部分导线是否断开。
例如,检测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微型电流检测传感器,微型电流检测传感器能够检测导线中是否有电流通过。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可以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电流检测传感器。此外,检测装置还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电流检测的传感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在容置设备的本体中布设有导线,并通过检测装置实时检测导线是否断开,使容置设备具有了对设备本体进行检测的功能,可以检测设备本体是否遭到破坏,进而可以进行相应的提醒或措施,提高物品在流转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本公开实施例的容置设备分别在两个组成壳体上布设独立的导线,既可以使两个壳体是可以相互分离的,不会造成导线的牵扯,而且,使容置设备具有了分别对两个壳体的检测功能,能够区分是本体上的哪一部分壳体被破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源除了可以与导线形成回路外,还可以为容置设备上的其他用电装置供电,并且可以设置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可以设置为只能从本体内部进行开启,当本体装好贵重物品后,卖方可以打开开关,使电源处于供电状态。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容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容置设备还可以设置有防拆锁,例如可以包括第一锁体221和第二锁体222,一个第一锁体221和一个第二锁体222可以组成一对锁体。
第二锁体222可以设置于第二壳体212的下边缘,第二锁体222包括与第二部分导线214的端部连接的第二部分触点。第二部分触点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触点,第二触点的数量例如可以为第二导线的数量的二倍,例如,在第二部分导线包括一根第二导线的情况下,第二部分触点可以包括两个第二触点b1和b2,两个第二触点可以分别连接第二导线的两端。
第一锁体221可以设置于第一壳体211的上边缘,与第二锁体222的位置相对应,第一锁体221包括与第一部分导线213的端部连接的第一部分触点。第一部分触点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触点,第一触点的数量例如可以为第一导线的数量的二倍与第二触点的数量之和,例如,第一导线的数量为1,第二触点的数量为2(b1和b2),则第一触点的数量可以是4(a1、a2、a3和a4),这样,可以使第一触点有一部分连接第一导线的端点,还有一部分用于与第二触点连接。
可以仅在第一壳体211上设置电源230,电源230可以与第一部分触点(a1、a2、a3和a4)连接,与第一部分导线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回路,例如,第一触点a1和a4分别连接第一导线的两端,并且a1和a4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则电池、第一触点a1、第一导线、以及第一触点a4可以形成一个第一回路。在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盖合的情况下,第二部分触点与第一部分触点相接触,第二部分导线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回路,例如,在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盖合的情况下,第二触点b1和b2分别与第一触点a2和a3接触,并且第二触点b1和b2分别连接第二导线的两端,第一触点a2和a3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则电池、第一触点a2、第二触点b1、第二导线、第二触点b2、以及第一触点a3可以形成一个第二回路。此外,每个回路上还可以设置电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仅在一个壳体上设置电源,在两部分壳体盖合时,未设置电源的一部分壳体上的导线可以通过触点连接至电源形成回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容置设备还可以包括弹性件,弹性件可以设置于第一部分触点和/或第二部分触点底部,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盖合的情况下,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例如,为了使得两个壳体上的触点接触更为紧密,可以将第一部分触点和第二部分触点中间的至少一方设计为弹性结构,当两个壳体相互盖合时,弹性结构处于压缩状态,使得两边的触点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容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2和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部分导线可以包括第一经线2131和/或第一纬线2132,第一经线2131和第一纬线2132的延伸方向满足垂直条件。第一经线2131和第一纬线2132交叉地方是绝源的。
同样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部分导线可以包括第二经线和/或第二纬线,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的延伸方向满足垂直条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每个壳体上布设沿两个方向延伸的导线,形成网格状,可以使导线布设地更严密,提供更好地保护效果。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触点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部分触点可以包括分别与第二经线的端点和第二纬线的端点连接的至少四个第二触点。例如,第二部分触点可以包括d1~d4四个第一触点,其中,d1和d4可以分别与第二经线的两个端点连接,d2和d3可以分别与第二纬线的两个端点连接。
第一部分触点包括分别与第一经线的端点和第一纬线的端点连接的至少四个第一触点、以及分别与至少四个第二触点配合的至少四个第一触点。第一部分触点包括c1~c8八个第一触点,其中,c1和c8可以分别与第一经线的两个端点连接,c2和c7可以分别与第一纬线的两个端点连接,中间的c3、c4、c5和c6可以分别与d1、d2、d3和d4相配合。c1、c2、c3、c4可以连接至电池的正极,c3、c4、c5、c6可以连接至电池的负极,这样,c1、第一经线、c8和电池可以形成一个第一回路;c2、第一纬线、c7和电池可以形成另一个第一回路;c3、d1、第二经线、d4、c6和电池可以形成一个第二回路;c4、d2、第二纬线、d3、c5和电池可以形成另一个第二回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部分导线可以布设于第一壳体的每一个侧面上。第二部分导线可以布设于第二壳体的每一个侧面上。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部分导线可以布设于第一壳体的部分区域。例如,第一壳体包括五个侧面,第一部分导线可以仅布设于其中的一个侧面或者仅布设于其中的四个侧面,这样,可以仅在较为脆弱的部分设置导线,例如,可以在壳体上硬度较低或者容易被破坏的一侧设置导线,无需全部布设,可以简化制作工艺。同样地,第二部分导线可以仅布设于第二壳体的部分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壳体的第一侧边与第二壳体的第一侧边转动连接,第一壳体的第二侧边设置有第一锁体,第二壳体的第二侧边设置有第二锁体。
例如,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第二壳体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转动,例如可以相对于第一壳体在0°~180°之间转动,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夹角为0°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盖合在一起。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盖合时相接触的位置可以设置第一锁体和第二锁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壳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各自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锁体,第二壳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各自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锁体。
例如,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以是完全分离的,即可以将第二壳体从第一壳体上整体取下来,这种情况下,可以分别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两侧各设置一对锁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容置设备还可以包括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可以与检测装置连接,处理装置被配置为:在第一部分导线和/或第二部分导线断开的情况下,将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设定为异常状态信息。
例如,处理装置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CU),微控制单元中可以存放状态信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微控制单元中的状态信息例如可以用于表征容置设备的状态,容置设备的状态例如可以包括上锁状态、运输状态、解锁状态和异常状态。可以将状态信息设定为不同的值,每个设定值可以对应一种状态。
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闭合的情况下,当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中的至少一个回路没有电流流通时,即可认为第一部分导线和/或第二部分导线断开,可以向处理装置发送相应信号,处理装置从检测装置接收到关于导线断开的信号后,可以将状态信息设定为异常状态。
微控制单元(MCU)还具有控制功能,可以在容置设备上设置蜂鸣器、警示灯等报警装置,在状态信息为异常状态的情况下,微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报警装置给出提示信息,例如控制蜂鸣器发出蜂鸣声或者控制警示灯闪烁。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可以应用容置设备的示例性系统架构。需要注意的是,图6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6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可以包括卖方设备301、物流方设备302、买方设备303、容置设备304和平台服务器305。
卖方设备301、物流方设备302和买方设备303可以均是终端设备,并且均能够与平台服务器305进行网络通信。网络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和/或无线通信链路等等。
终端设备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和/或社交平台软件等(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平台服务器3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301、302、303所浏览的购物网站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仅为示例)。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用户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终端设备。
平台服务器305例如可以是网上商城平台的服务器,设置有网上购物业务处理系统,可以对购物过程信息进行管理。
容置设备304可以是网上商城发行的设备,每个容置设备预先在网上商城进行了注册。或者,容置设备304可以是卖方制造或购买的设备,但是,卖方需要预先将容置设备304到网上商城进行注册,注册时需要把防拆箱的编号、公钥证书发给网上商城,网上商城进行登记。
应该理解,图6中的终端设备、容置设备和平台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容置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容置设备除了可以包括检测装置401和处理装置402外,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装置403,无线通信装置403的通信方式可以是蓝牙、RFID射频或者NB-IoT等其它物联网通信方式。
检测装置401、处理装置402和无线通信装置403均可以与电源404连接,以使电源404为检测装置401、处理装置402和无线通信装置403供电。无线通信装置403与处理装置402连接,无线通信装置403被配置为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指令、以及向外部设备发送处理装置402中的状态信息。其中,外部设备包括卖方设备301、物流方设备302和买方设备303。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装置还被配置为:根据预定指令设定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
例如,无线通信装置403可以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更改状态的指令,并将指令传输至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可以根据指令将状态信息更改为指令对应的状态信息。
此外,处理装置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装置将当前的状态信息发送给外部设备,以使外部设备获知容置设备的当前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无线通信装置和处理装置,容置设备可以与外部设备通信,可以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指令并根据指令更改相应的状态,还可以将当前状态发送至外部设备,以使外部设备获知容置设备的当前状态。例如,卖方、物流方或买方均可以为容置设备设置状态,当卖方将物品放置于容置设备之后,可以将容置设备的状态设置为上锁状态,物流方揽收容置设备时,可以将容置设备的状态设置为运输状态,可以使流转过程中的下一方获知容置设备的当前状态,若当前为正常的流转状态(上锁状态、运输状态等),则下一方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若下一方发现当前状态为异常状态时,则下一方可以拒绝执行下一步操作,可以保障交到下一方手中的物品在流转过程中是未被拆开过的,从而保障了物品在交易、运输、收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防抵赖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无论容置设备处于何种流转状态下,在容置设备检测到本体被破坏时,均可以立即将其状态更改为异常状态。例如,当容置设备被运输过程中被破坏,则可以立即将其状态更改为异常状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装置可以执行以下操作(1)~(3):
(1)响应于接收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上锁指令,将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上锁状态信息。
例如,第一外部设备可以是指卖方设备301,卖方在接收到订单后,可以预先将用于放置物品的容置设备在网上商城进行注册登记,卖方设备301将容置设备304的编号、公钥证书等信息发给平台服务器305,平台服务器305接收后进行记录,以便后续对容置设备发送的信息进行验证。
卖家装好物品(例如贵重物品)后,打开容置设备304的电源开关,将容置设备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盖合上锁。卖方设备301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向容置设备304发送“上锁”指令,防拆箱26通过无线接收装置接收指令并发送至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先检查当前状态是否为“未上锁”或“解锁”,若是,将状态设置为“上锁”。其中,“未上锁”状态表征该容置设备为新出厂未经使用过的新设备,“解锁”状态可以表征该容置设备是已经使用过至少一次后回收再利用的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装置将状态更改为上锁状态后,可以利用预定的私钥对处于上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一外部设备,以使第一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一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
例如,第四外部设备可以是平台服务器305。在处理装置根据指令将状态设备为上锁状态后,可以将状态信息用容置设备304自身的私钥证书进行签名,并将签名后的信息反馈给卖方设备301。卖方设备301可以使用卖方设备301自身的私钥再进行签名,之后,由卖方设备301将两次签名之后的状态信息发送至平台服务器305。平台服务器305可以用容置设备的公钥证书进行验证,验证是否是由容置设备发出的信息,验证成功后在系统中更新容置设备的状态记录为“上锁”状态,最后可以将更新结果反馈给卖方设备301。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平台服务器对状态信息进行验证,验证是由容置设备发出的信息后再更改购物平台上的状态信息,可以保障状态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卖方设备对状态信息的签名可以在平台进行记录,防止卖方之后抵赖。
(2)响应于接收第二外部设备发送的运输指令,确定当前状态信息是否为上锁状态信息,若是,将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运输状态信息,若不是,向第二外部设备反馈错误信息。
例如,第二外部设备可以是指物流卖方设备303,物流方揽货时,可以当面采用手持设备303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向容置设备304发送“运输”指令,容置设备304通过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指令并传输至处理装置,处理装置先检查当前状态是否为“上锁”状态,若是,将状态更换为“运输”状态。如果检测的当前状态不是“上锁”状态,则相物流方设备反馈错误信息,例如,容置设备箱体被割开,容置设备的状态为异常状态,则反馈异常状态,说明容置设备被破坏过,物流方可以拒绝揽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装置将状态设置运输状态后,可以利用预定的私钥对处于运输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运输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二外部设备,以使第二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二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运输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
例如,在处理装置根据指令将状态设备为运输状态后,可以将状态信息用私钥证书进行签名,并将签名后的信息反馈给物流方设备302,物流方设备302使用自身的私钥再进行签名后,发送给平台服务器305,平台服务器305同样用容置设备的公钥证书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在系统中更新容置设备的记录状态为“运输”,最后将更新结果反馈给物流方设备302。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平台服务器上的状态信息更具安全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物流方设备对状态信息的签名可以在平台进行记录,表明物流方在揽货时明确知道物品是完好无损的,防止物流方之后抵赖,例如,容置设备在运输过程中被破坏,而在用户收货发现时,物流方谎称容置设备在其揽收前就已被破坏的抵赖行为。
在本公开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物流方设备先对容置设备的当前状态进行读取,确认当前状态为正常状态后再向容置设备发送更改状态的指令。
(3)响应于接收第三外部设备发送的状态读取指令,将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三外部设备;以及响应于接收第三外部设备发送的解锁指令,将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解锁状态信息。
例如,用户在收货时,可以使用买方设备303与容置设备304进行通信,先读取容置设备304的状态,判断其状态是否为“运输”状态。具体地,容置设备304接收买方设备303发送的状态读取指令后,可以将当前状态进行签名后通过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给买方设备303,买方设备303可以将状态信息发送至平台服务器305进行验证,当平台服务器305验证状态信息确实是由对应的容置设备发送的之后,可以将验证结果反馈给买方设备303。如果买方设备303读取到验证后的当前状态为异常状态,则买方可以拒绝收货。如果买方设备303读取到验证后的当前状态为运输状态,则可以进行收货处理,可以向容置设备304发送解锁指令。容置设备304接收到买方设备303设备发送的解锁指令后,可以将状态信息设定为解锁状态信息,并控制锁体解锁,使盖体打开。
在本公开其他实施例中,买方设备也可以直接向容置设备发送解锁指令,无需先发送状态读取指令。当容置设备接收第三外部设备发送的解锁指令后,可以先确定当前状态信息是否为运输状态信息,若是,则将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解锁状态信息,若不是,则向第三外部设备反馈错误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设备将状态变更为解锁状态后,可以利用预定的私钥对处于解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三外部设备,以使第三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三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解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
例如,当处理设备将状态变更为解锁状态后,可以将状态信息用私钥证书进行签名,并签名后的状态信息反馈给买方设备303,买方设备303使用自身的私钥再进行签名后,发送给平台服务器305,平台服务器305同样用容置设备的公钥证书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在系统中更新容置设备的记录状态为“解锁”,最后将更新结果反馈给买方设备303。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平台服务器上的状态信息更具安全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买方设备对状态信息的签名可以在平台进行记录,表明买方已经确认收货,防止买方之后抵赖,例如,买方收货后谎称没有收货的抵赖行为。
买方收货后,物流方可以通过物流方设备访问平台服务器,查看容置设备的当前状态是否为“解锁”状态,如果为“解锁”状态,则可以离开用户,表示用户收货成功,此外,物流方或卖方或购物平台还可以将容置设备回收再利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容置设备可以保证物品再网络交易过程中安全可控,提高用户网络购物体验,促进网上业务进一步发展。实现了网络交易中对物品交易过程的验证,保障物品运输过程中没有被拆开过,如果拆开则状态将处于异常状态,后续物流无法揽货或者用户无法收货,从而保障物品交易、运输、收货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卖方、物流方、买方向平台服务器发送状态信息时,均使用了自身的私钥进行签名,保证了防抵赖性,避免了三方各执一词,无法明晰责任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容置设备和外部设备。其中,外部设备用于向容置设备发送指令,以使容置设备根据指令设定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外部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卖方设备、物流方设备和买方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容置设备还用于:利用预定的私钥对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发送至外部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外部设备还用于:接收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在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不是异常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利用自身的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将第二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其中,第四外部设备例如可以是指平台服务器。
例如,第一外部设备向容置设备发送上锁指令,容置设备响应于接收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上锁指令,将其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上锁状态信息,并且容置设备可以利用预定的私钥对上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一外部设备。第一外部设备从容置设备接收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后,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第一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第四外部设备接收到两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后,可以利用容置设备的公钥对状态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成功后将平台上的状态记录更改为上锁状态。
例如,第二外部设备向容置设备发送运输指令,容置设备响应于接收第二外部设备发送的运输指令,将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运输状态信息,并且容置设备可以利用预定的私钥对运输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运输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二外部设备。第二外部设备从容置设备接收第一次签名后的运输状态信息后,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第二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运输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第四外部设备接收到两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后,可以利用容置设备的公钥对状态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将平台上的状态记录更改为运输状态。
再例如,第三外部设备向容置设备发送状态读取指令,容置设备响应于接收第三外部设备发送的状态读取指令,将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三外部设备,第三外部设备可以将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第四外部设备利用容置设备的公钥对当前状态信息进行验证后,可以反馈给第三外部设备验证结果。在用户决定收货后,可以利用第三外部设备向容置设备发送解锁指令。容置设备接收解锁指令后,可以将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解锁状态信息,并且容置设备可以利用预定的私钥对解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解锁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三外部设备。第三外部设备从容置设备接收第一次签名后的解锁状态信息后,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第三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解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第四外部设备接收到两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后,可以利用容置设备的公钥对状态信息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将平台上的状态记录更改为解锁状态。
具体地,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可以参考图1至图7,以及上述关于相应内容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可以用于如上所述的容置设备。此外,还可以应用于除上述容置设备之外的其他需要进行运输的设备。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该控制方法可以包括操作S510~操作S520。
在操作S510,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指令,并根据指令设定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
在操作S520,在第一部分导线和/或第二部分导线断开的情况下,将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设定为异常状态信息。
当本公开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用于如上所述的容置设备时,控制方法可以由上述容置设备的处理装置执行,其中处理装置例如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CU)。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利用预定的私钥对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发送至外部设备,以使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指令设定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包括:
响应于接收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上锁指令,将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上锁状态信息;
响应于接收第二外部设备发送的运输指令,确定当前状态信息是否为上锁状态信息,若是,将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运输状态信息,若不是,向第二外部设备反馈错误信息;
响应于接收第三外部设备发送的状态读取指令,将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外部设备;以及响应于接收第三外部设备发送的解锁指令,将所述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解锁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利用预定的私钥对上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一外部设备,以使第一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一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
利用预定的私钥对运输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运输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二外部设备,以使第二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二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运输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以及
利用预定的私钥对解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发送至第三外部设备,以使第三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三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解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
具体地,控制方法可以参考图1至图7,以及上述关于相应内容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可以用于如上所述的容置设备。此外,还可以应用于除上述容置设备之外的其他需要进行运输的设备。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处理装置的框图。
如图9所示,该处理装置600可以包括指令设定模块610和异常设定模块620。
指令设定模块610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指令,并根据指令设定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
异常设定模块620用于在第一部分导线和/或第二部分导线断开的情况下,将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设定为异常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模块中的任意多个、或其中任意多个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的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处理装置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控制方法部分是相对应的,处理装置部分的描述具体参考控制方法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实现上文描述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图10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10、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20、通信装置730。电子设备700可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具体地,处理器710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710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710可以是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20,例如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体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装置,如磁带或硬盘(HDD);光存储装置,如光盘(CD-ROM);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闪存;等等。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20可以包括计算机程序721,该计算机程序721可以包括代码/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在由处理器71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710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或其任何变形。
计算机程序721可被配置为具有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模块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例如,在示例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721中的代码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例如包括721A、模块721B、……。应当注意,模块的划分方式和个数并不是固定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程序模块或程序模块组合,当这些程序模块组合被处理器710执行时,使得处理器710可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或其任何变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处理器710可以与通信装置730进行交互,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或其任何变形。其中,通信装置730例如可以是蓝牙装置、RFID射频装置或者其它物联网通信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指令设定模块610和异常设定模块62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实现为参考图10描述的计算机程序模块,其在被处理器710执行时,可以实现上面描述的相应操作。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装置/系统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系统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容置设备,包括:
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布设有第一部分导线,所述第二壳体布设有第二部分导线;
电源,与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回路,与所述第二部分导线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回路;以及
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回路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回路的电流,以确定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和所述第二部分导线是否断开;
处理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和/或所述第二部分导线断开的情况下,将所述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设定为异常状态信息;
第一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导线的端部连接的第一部分触点;
第二锁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与所述第二部分导线的端部连接的第二部分触点;
其中,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部分触点连接,与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回路,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盖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部分触点与所述第一部分触点相接触,所述第二部分导线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回路,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包括一根或多根第一导线,所述第二部分导线包括一根或多根第二导线,所述第一部分触点包括多个第一触点,所述第二部分触点包括多个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的数量为所述第一导线的数量的二倍与所述第二触点的数量之和,所述第二触点为所述第二导线数量的二倍,在所述第二部分导线包括一根第二导线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部分触点包括两个第二触点,两个第二触点分别连接第二导线的两端;
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侧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侧边设置有所述第一锁体,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侧边设置有所述第二锁体;或者
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各自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锁体,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各自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包括第一经线和/或第一纬线,所述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的延伸方向满足垂直条件;和/或
所述第二部分导线包括第二经线和/或第二纬线,所述第二经线和第二纬线的延伸方向满足垂直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部分触点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经线的端点和所述第二纬线的端点连接的至少四个第二触点;
所述第一部分触点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经线的端点和第一纬线的端点连接的至少四个第一触点、以及分别与所述至少四个第二触点配合的至少四个第一触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布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部分区域;和/或
所述第二部分导线布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部分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无线通信装置,与所述处理装置连接,被配置为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指令、以及向外部设备发送所述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处理装置还被配置为:根据预定指令设定所述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装置被配置为:
响应于接收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上锁指令,将所述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上锁状态信息;
响应于接收第二外部设备发送的运输指令,确定当前状态信息是否为上锁状态信息,若是,将所述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运输状态信息,若不是,向所述第二外部设备反馈错误信息;
响应于接收第三外部设备发送的状态读取指令,将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外部设备;以及
响应于接收第三外部设备发送的解锁指令,将所述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解锁状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处理装置被配置为:
利用预定的私钥对处于上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外部设备,以使所述第一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一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
利用预定的私钥对处于运输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运输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外部设备,以使所述第二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二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运输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以及
利用预定的私钥对处于解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外部设备,以使所述第三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三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解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
9.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置设备,包括:
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设定所述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
在所述第一部分导线和/或所述第二部分导线断开的情况下,将所述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设定为异常状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利用预定的私钥对所述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外部设备,以使所述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指令设定所述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包括:
响应于接收第一外部设备发送的上锁指令,将所述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上锁状态信息;
响应于接收第二外部设备发送的运输指令,确定当前状态信息是否为上锁状态信息,若是,将所述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运输状态信息,若不是,向所述第二外部设备反馈错误信息;
响应于接收第三外部设备发送的状态读取指令,将当前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外部设备;以及
响应于接收第三外部设备发送的解锁指令,将所述处理装置的状态信息设定为解锁状态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利用预定的私钥对所述上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外部设备,以使所述第一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一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
利用预定的私钥对所述运输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运输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外部设备,以使所述第二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二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运输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以及
利用预定的私钥对所述解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上锁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三外部设备,以使所述第三外部设备利用自身的第三设备私钥对第一次签名后的解锁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
13.一种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容置设备;
外部设备,用于向所述容置设备发送指令,以使所述容置设备根据所述指令设定所述处理装置中的状态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容置设备还用于:利用预定的私钥对所述状态信息进行第一次签名,并将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外部设备;
所述外部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在所述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不是异常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利用自身的设备私钥对所述第一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进行第二次签名,并将第二次签名后的状态信息发送至第四外部设备进行验证。
CN202010471391.0A 2020-05-28 2020-05-28 容置设备、控制方法和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 Active CN1115729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1391.0A CN111572992B (zh) 2020-05-28 2020-05-28 容置设备、控制方法和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1391.0A CN111572992B (zh) 2020-05-28 2020-05-28 容置设备、控制方法和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2992A CN111572992A (zh) 2020-08-25
CN111572992B true CN111572992B (zh) 2024-02-02

Family

ID=72119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1391.0A Active CN111572992B (zh) 2020-05-28 2020-05-28 容置设备、控制方法和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729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7425B (zh) * 2021-02-03 2023-03-2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防拆箱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87153A (en) * 1927-03-17 1929-04-11 Ass Telephone & Telegraph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elephone systems
JP2003100535A (ja) * 2001-09-21 2003-04-04 Hitachi Media Electoronics Co Ltd 接触検出装置
CN101775922A (zh) * 2009-12-31 2010-07-14 上海杰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导路钥匙、锁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3489236A (zh) * 2013-07-05 2014-01-01 钟细亚 运输箱及其智能安全保密系统
CN103538776A (zh) * 2013-10-22 2014-01-29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物流防盗印刷袋
CN104709562A (zh) * 2015-03-10 2015-06-17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中途可拒收的可追溯物流箱及其工作方法
CN105015940A (zh) * 2015-07-23 2015-11-04 郑州单点科技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家居智能式制冷药箱
CN205976893U (zh) * 2016-08-31 2017-02-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一种防暴力破坏涉密载体运输箱
CN106966041A (zh) * 2017-03-22 2017-07-21 广州泰柯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自保护钢带箱及钢带箱保护系统
WO2017186402A1 (en) * 2016-04-26 2017-11-02 Novartis Ag Container arrangement includ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TW201827311A (zh) * 2017-01-19 2018-08-01 呂燕智 物流箱體
CN209748270U (zh) * 2019-06-06 2019-12-06 深圳市三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安全电源供电器
CN210175543U (zh) * 2019-06-27 2020-03-24 重庆五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
CN212862482U (zh) * 2020-05-28 2021-04-0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容置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7521B2 (en) * 2002-07-13 2005-02-22 Plasticos Y Alambres, S.A. Container and retaining device for packaging and unwinding coiled welding wire
ATE376524T1 (de) * 2003-12-19 2007-11-15 Simon Udo Blisterpackungsanordnung
US7828342B2 (en) * 2005-07-29 2010-11-09 Terahop Networks, Inc. Reusable locking body, of bolt-type seal lock, having open-ended passageway and U-shaped bolt
US20150309103A1 (en) * 2014-04-25 2015-10-29 Leviton Manufacturing Company Ground Fault Detector With Self-Test
CN106503779A (zh) * 2015-09-08 2017-03-1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带ic标签贴纸
EP3510518A4 (en) * 2016-09-07 2020-03-25 Tokeniz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Y OF SECURITY INFORMATION
WO2018113341A1 (en) * 2016-12-23 2018-06-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Housing assembly for terminal, terminal and mobile phone
US11250652B2 (en) * 2018-10-30 2022-02-15 Pdt Systems, Llc Smart delivery receptacle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87153A (en) * 1927-03-17 1929-04-11 Ass Telephone & Telegraph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elephone systems
JP2003100535A (ja) * 2001-09-21 2003-04-04 Hitachi Media Electoronics Co Ltd 接触検出装置
CN101775922A (zh) * 2009-12-31 2010-07-14 上海杰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导路钥匙、锁芯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3489236A (zh) * 2013-07-05 2014-01-01 钟细亚 运输箱及其智能安全保密系统
CN103538776A (zh) * 2013-10-22 2014-01-29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物流防盗印刷袋
CN104709562A (zh) * 2015-03-10 2015-06-17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中途可拒收的可追溯物流箱及其工作方法
CN105015940A (zh) * 2015-07-23 2015-11-04 郑州单点科技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家居智能式制冷药箱
WO2017186402A1 (en) * 2016-04-26 2017-11-02 Novartis Ag Container arrangement includ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205976893U (zh) * 2016-08-31 2017-02-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一种防暴力破坏涉密载体运输箱
TW201827311A (zh) * 2017-01-19 2018-08-01 呂燕智 物流箱體
CN106966041A (zh) * 2017-03-22 2017-07-21 广州泰柯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自保护钢带箱及钢带箱保护系统
CN209748270U (zh) * 2019-06-06 2019-12-06 深圳市三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安全电源供电器
CN210175543U (zh) * 2019-06-27 2020-03-24 重庆五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状态识别的防伪胶帽
CN212862482U (zh) * 2020-05-28 2021-04-0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容置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一代智能化图书馆管理系统――RFID技术;王洪武;现代情报(第06期);全文 *
铁路货运电子锁安全监控研究;张景利;丛志庆;李丽;;铁道货运(第0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2992A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11107A1 (en) Unauthorized product detection techniques
US20160358187A1 (en) Open registry for identity of things including social record feature
US20150309502A1 (en) Managing provenance and authenticity for digitally manufactured objects
US2016009872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lock-chain verification of goods
US20160358158A1 (en) Open registry for identity of things including item location feature
US20180019872A1 (en) Open registry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ncluding sealed materials
US2016009873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lock-Chain Verification of Goods
US20210216958A1 (en) Trustable product delivery with rfid and smart chip
US10074247B1 (en) Package opening detection and control
US20130097694A1 (en) Protec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against unathorized hardware use
US20120179517A1 (en) Product authentication devi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9328444A (zh) 保护设备和加密狗及其使用方法
CN111727448A (zh) 篡改检测系统
CN111572992B (zh) 容置设备、控制方法和用于运输物品的系统
CN107368760A (zh) 一种电子设备状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12862482U (zh) 容置设备
JP2019091402A (ja) 取引管理システム、取引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3850544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仓单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9727899B2 (en) Manufacturing and distribution to avoid counterfeit products
CN112967425B (zh) 防拆箱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JP2008310510A (ja) 商品認証システム及び商品認証方法
US20190138874A1 (en) Rfid-based indicator for use with fastening substrates and related methods
KR102204891B1 (ko) 고장시 비상 제어 기능이 부가된 무인보관시스템
CN214325890U (zh) 防拆箱及其监控系统
Singh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Fake Products us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