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7311U - 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7311U
CN210167311U CN201921039816.XU CN201921039816U CN210167311U CN 210167311 U CN210167311 U CN 210167311U CN 201921039816 U CN201921039816 U CN 201921039816U CN 210167311 U CN210167311 U CN 210167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contact
support structure
movable
contac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398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显吉
郑正镐
金范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uter Motek
Original Assignee
Outer Mote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uter Motek filed Critical Outer Motek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7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73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0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42Driv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53Cases; Reservoirs, tanks, piping or valves, for arc-extinguishing fluid;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afety arrangements, pressure relie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01H73/04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01H73/06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01H73/18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suppressing arc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SEALED DC RELAY),包括:一个以上的可移动的可动触点;配置于所述可动触点上的至少一对固定触点;配置于所述可动触点下的一个可动铁芯;通过与所述可动铁芯连接实现动作,用于支承所述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支承结构;通过插入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开口部内部从而与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结合的可动触点引导件;以及位于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的下部面,向所述可动触点施加压力的触压弹簧。

Description

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锂电池等二次电池的电力的高电压直流触点装置或者继电装置(relay),能够安全地切断在切断直流负载的瞬间发生的电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直流(DC)继电装置能够用于太阳能发电、储能装置、电动巴士快充装置等直流输电系统。太阳能发电不断趋向大型化,要求高电压与高电流,并且为了保障安全,还需要同时关闭(+)端与(-)端。为此,可以使用能够同时切断(+)、 (-)电源的双极(2pole)直流继电装置。
并且,近来,储能装置、电动巴士快充系统具有将电压提高到1000V,以及逐渐提高电流的趋势。为了保障安全,需要一种随着电压的上升,能够同时切断(+)、(-)电源的装置。
交流电的电源(+)、(-)电压交替而使其具有电压与电流的零点。相反,直流电的(+)、(-)电压不发生交替而不存在零点,使得直流继电装置在切断电流的瞬间会产生很多电弧。由此,为切断直流高电压大电流电弧需要确保电极间的距离或者迅速实现冷却。
控制诸如锂电池的二次电池的电力的高电压直流触点装置,在切断直流负载的瞬间相比切断交流负载时产生更多的电弧,为此需要能够没有故障地长期使用的继电装置来安全地进行切断,并且,随着电池装置的高电压化,对主触点与控制电路之间的要求事项的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
随着越来越需要高电压大电流直流切断装置,需要一种技术,能够限制在切断直流负载时产生电弧的电流,并通过限制电流延长继电装置的寿命。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KR10-1649703 B1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密封型直流高压继电装置的大容量化与高电压化,当大电流流过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时,防止由于围绕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收缩现象导致夹住的现象,解决线圈与主电源之间的绝缘问题。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灭弧触点的结构设置为,当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及分离时,相比可动触点更先接触固定触点,并且比可动触点更晚从固定触点分离的方式,由此减少电弧的产生量,延长寿命,实现减少电弧电流的大容量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
而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可动触点引导件与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结合实现共同移动,从而防止在内部产生塑料粉尘,避免由于塑料粉尘附着至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产生阻碍电性通电、通电不良、过热等问题,提高接触可靠性。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大容量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通过相比可动触点具有更高位置的灭弧触点,减少电弧产生量从而延长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并非受限于上述言及的内容,未言及的其他技术问题将通过以下说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明确理解。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SEALED DC RELAY),包括:一个以上的可移动的可动触点;配置于所述可动触点上的至少一对固定触点;配置于所述可动触点下的一个可动铁芯;通过与所述可动铁芯连接实现动作,用于支承所述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支承结构;通过插入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开口部内部从而与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结合的可动触点引导件;以及位于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的下部面,向所述可动触点施加压力的触压弹簧。
并且,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可动触点的下部及两侧面,具有比所述可动触点大的电阻值的灭弧触点。在此,所述灭弧触点的两侧面的上部区域具有高于所述可动触点的位置。并且,所述灭弧触点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大于所述可动触点的长度,并包括形成在下部中央的圆形空间。并且,进行配置使得当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而后分离的瞬间,所述灭弧触点接触所述固定触点。
并且,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包括塑料树脂材料。
并且,所述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的引导销,所述引导销能够通过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上端槽实现固定。
并且,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包括非磁性金属材料。并且,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为U字形,在下部包括用于防止所述触压弹簧脱离的突起。并且,所述引导销贯穿位于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的侧面的孔,由此对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进行固定。
并且,所述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还包括密封盒,所述密封盒的开口部的上部通过密封材料得到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继电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可移动的可动触点;用于支承所述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支承结构;能够结合于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可动触点引导件;插入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之间的触压弹簧;以及用于支承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的引导销,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具有能够使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通过的开口部,所述可动触点的一侧面与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相对,所述引导销由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支承而对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进行固定,所述引导销贯穿位于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的侧面的孔,由此对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作为实现密封型直流高压继电装置的大容量化与高电压化的方案,当大电流流过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时,防止由于围绕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收缩现象导致夹住的现象,解决线圈与主电源之间的绝缘问题。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灭弧触点的结构设置为,当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接触及分离时,相比可动触点更先接触固定触点,并且比可动触点更晚从固定触点分离的方式,由此减少电弧的产生量,延长寿命,实现减少电弧电流的大容量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
而且,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可动触点引导件与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结合实现共同移动,从而防止在内部产生塑料粉尘,避免由于塑料粉尘附着至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产生阻碍电性通电、通电不良、过热等问题,提高接触可靠性。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大容量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通过相比可动触点具有更高位置的灭弧触点,减少电弧产生量从而延长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并非受限于上述言及的内容,未言及的其他效果将通过以下说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明确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现有的密封型继电装置的结构的附图。
图2为显示现有的密封型继电装置的可动触点的结构的附图。
图3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的固定触点、可动触点、灭弧触点及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结构的附图。
图4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的固定触点、可动触点、灭弧触点及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详细结构的附图。
图5为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的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结构的附图。
图6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的可动触点、灭弧触点、触压弹簧、引导销及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相结合的形态的附图。
图7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的固定触点、可动触点、灭弧触点及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相结合的形态的附图。
图8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的详细结构的附图。
图9为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的动作的截面图。
图10为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的动作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1:装置盒 112:密封盒
113:下部铁板 114:侧面铁芯
115:下部铁芯 116:线圈组装件
117:移动铁芯 118:复位弹簧
119:上部铁板 120:绝缘底座
121:绝缘陶瓷 122:移动轴
123:紧固螺母 124:可动触点引导件
125:可动触点触压弹簧 126:灭弧触点
127:可动触点 128:可动触点支承结构
129:引导销 130:灭弧磁铁
131:固定触点支承结构 132:密封材料
133:固定触点 134:线圈控制器
135:线圈端子 136:绝缘盖
137:母线 139: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使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易于实施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形态体现,并非受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说明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说明书中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单数表达包括复数含义。
在本说明书中,当使用“包括(comprises,comprising)”时,所言及的构成要素、步骤、操作,和/或元件不排除包括或者附加有其他构成要素、步骤、操作,和/或元件。
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带有第一或第二等序数的术语能够用于说明构成要素,然而,构成要素并非限定于上述术语。上述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区别于其他构成要素。并且,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当判断对于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会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时,省略其详细说明。
并且,为显示各结构的具有不同特征的功能,独立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结构,但这并非代表各结构以分离的硬件或一个软件为单位构成。即,为了方便说明,以罗列的方式对各结构进行描述,但各个结构能够是由至少两个结构组成的一个结构,或者,一个结构能够分为多个结构来执行功能。上述各结构的统一和分离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本质的前提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作用效果将通过以下说明更加明确。
图1为显示现有的密封型继电装置的结构的附图。
如图1所示,现有的密封型继电装置由线圈11、可动铁芯12、移动轴13、可动触点14、一对固定触点15a、15b、辅助触点杠杆16、下部铁芯17、密封盒18、上部铁板19、密封材料20、盒结构21、盖22、复位弹簧23、触压弹簧24等构成。
图2为显示现有的密封型继电装置的可动触点的结构的附图。参照图1及图2,可动铁芯12与移动轴13在结构上连接,在可动铁芯12的上端与上部铁板19之间放置复位弹簧23,触压弹簧24位于移动轴13的中间突起上,可动触点14位于触压弹簧24的上端。辅助触点杠杆16通过螺丝固定在移动轴13 的上部末端的限位端。
并且,在远离可动触点14一定距离的位置存在一对固定触点15a、15b,密封盒18具有开口部,上述结构位于开口部的内侧,密封盒18的外部由绝缘盒21包裹,密封盒18的上端由密封材料20覆盖而形成密封。在其上使用结构盖22覆盖。
向线圈11施加电源时,密封盒18、上部铁板19、下部铁芯17、可动铁芯 12得到磁化,可动铁芯12朝向上部铁板19移动而紧贴至上部铁板19。与可动铁芯12在结构上连接的移动轴13移动相当于可动铁芯12移动的距离,固定于移动轴13的突起部的触压弹簧24施加压力使得可动触点14接触固定触点15从而实现通电。
一方面,关闭线圈电源后,包括可动铁芯12的磁路得到消磁,借助复位弹簧23产生的力使得可动铁芯12从上部铁板19远离而恢复至原来的位置。
如图2所示,现有的可动触点结构在可动触点14的中心形成有中心孔14a,移动轴13穿过可动触点14的中心孔14a,利用移动轴13的凸出的形象对触压弹簧24进行固定,触压弹簧24的上部推动可动触点14的底面向可动触点24 施加接触压力。
通过移动轴13使得可动触点14的中心孔14a与辅助触点杠杆的中心孔 16a一致,利用移动轴13的上端末尾的螺丝形象使用螺母25进行固定,从而完成可动触点结构。
在制造大容量高压继电装置时,现有的上述产品无法实现双极继电装置,为实现高电压化,而具有难以对可动触点与控制电源进行绝缘的问题。并且,随着施加的电压逐渐升高难以对电弧进行灭弧,使得触点消耗大,多发生在高电压下寿命缩短的事例。并且,如果不能在高电压下实现灭弧,会导致触点熔化而发生的故障的问题。
从结构上观察时,对于现有的继电装置结构,固定触点位于可动触点与移动铁芯之间,难以实现密封型继电装置。并且,处于可动触点14、移动轴13、移动铁芯12、下部铁芯17、密封盒18未实现电性绝缘的状态,与线圈11的物理距离短使得绝缘距离不足。并且,在施加高电压时进行控制的电源与固定触点15a、15b之间会发生绝缘问题。
图3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的固定触点、可动触点、灭弧触点及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结构的附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可动触点支撑结构的可动触点引导件124插入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并构成有可动触点触压弹簧125、灭弧触点126、可动触点127、引导销129。
若没有灭弧触点126会在固定触点133与可动触点127之间形成电弧,因此,灭弧触点126的两侧面的上部区域相比可动触点127位于高出一定距离,例如约0.3mm至0.8mm,或者约0.5mm左右的位置。通过这样的高度差,当可动触点127与固定触点133接触及分离时,灭弧触点126相比可动触点127更先接触固定触点,相比可动触点127更晚远离。
并且,灭弧触点126能够使用电阻值高于可动触点127并且熔点高的材料。并且,灭弧触点126形成为具有增大弹性的形象,由此提高灭弧功能与耐用性。
如图3所示,能够利用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形成双极以上的极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起到绝缘体的作用解决在施加至固定触点133的电源与施加至线圈116(在图8及图9中示出)之间的电源的绝缘问题。
并且,通过在可动触点127的侧面配置具有非磁性金属材料的可动触点引导件124,不会直接接触作为绝缘体的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防止由于可动触点127的发热产生的绝缘体收缩的问题。
并且,灭弧触点126在与固定触点133接触及分离时,因比可动触点127 更晚远离,使得导体电阻大的灭弧触点126具有限制电弧的能力,并且,由于灭弧触点126具有弹性,当与固定触点133接触时,设计为具有一定接触压力。
根据上述结构,在体现密封型继电装置时,固定触点133位于最上端,按照可动触点127、可动铁芯117(在图8中示出)的顺序定位而简化密封结构。能够通过与引导销129的固定位置、触压弹簧125的位置、可动触点127的位置固定的方式实现上述简单的结构。并且,为保障密封型继电装置的内部清洁,可动触点引导件124固定于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由此抑制由于摩擦引起的灰尘粉尘等。
图4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的固定触点、可动触点、灭弧触点及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详细结构的附图。
如图4所示,为增大电阻,灭弧触点126在两侧面形成空的空间126a。并且,为方便与可动触点127的中心进行组装,在灭弧触点126的中心形成圆形开口部126b,在可动触点127的下部形成有能够贯通圆形开口部126b的圆形突起127a。
结合于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的可动触点引导件124能够具有“U”字或者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312588050000081
字形的带状形态,在其下端形成圆筒形突起124a从而防止触压弹簧 125发生脱离,并且,“U”字形带的两侧形成有两侧槽124b,用于组装引导销129。
图5为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的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结构的附图。
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在与结构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形成用于贯通可动触点引导件124的可动触点支承结构开口部128a,在具有供可动触点127与灭弧触点126贯通的形象128a的中心具有供与移动轴122在结构上结合的结合部128f。
在可动触点触压弹簧125的下部面上设置有可动触点引导件124,在可动触点触压弹簧125上设置有可动触点127,可动触点引导件124进入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的开口部128a内侧,可动触点127从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的可动触点容纳部128b穿出而实现组装。
可动触点127通过触压弹簧125的力由可动触点容纳部128b的一侧壁得到支承,引导销129贯穿位于可动触点引导件124的上部侧面的具有四边形或者椭圆形等形象的孔124b,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可动触点引导件124发生脱离,引导销129的至少一个面安装在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的上端槽128h而进行固定。
当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朝向固定触点133移动时,触压弹簧125向可动触点127与灭弧触点126传递力,触压弹簧125的另一侧固定于可动触点引导件124的底面。此时,可动触点引导件124通过引导销129得到固定而不会发生移动。
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能够由诸如塑料树脂材料构成,由此确保绝缘性与装置的耐久性。可动触点引导件124能够使用如非磁性金属材料,不受灭弧磁铁130的影响。并且,对于由于灭弧或通电而产生的热导致可动触点支承结构 128的收缩变形等使得可动触点127夹在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的问题时,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可动触点引导件124起到防止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发生收缩的作用,实现稳定的通电。
由此,基于上述结构,作为实现密封型直流高压继电装置的大容量化,高电压化的方案,当在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中流动大电流时,防止围绕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的收缩现象导致的夹住的现象,解决线圈与主电源之间的绝缘问题。
并且,通过使灭弧触点126相比可动触点127在长度方向的距离较长,灭弧触点126的侧面上端高度高于可动触点127的高度,能够最小化灭弧触点126与可动触点127的接触面积。如果可动触点127与灭弧触点126的接触面积增多,对电弧进行灭弧时,会减少迅速降低电弧电流的效果。
如图5所示,供支撑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包括用于容纳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容纳部128b、供容纳可动触点引导件124的可动触点支承结构开口部128a,以及容纳引导销129的上板槽128h。
由此,将可动触点支撑结构构成为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可动触点引导件124、触压弹簧125、可动触点127、灭弧触点126,由此实现简化密封型继电装置的大容量化的效果。
并且,当可动触点127接触及分离固定触点133时,灭弧触点126相比可动触点127更先接触固定触点,相比可动触点127更晚远离,使得可动触点 127与灭弧触点126具有不同的动作时间。由此,当分离触点而产生电弧的瞬间,使电流在灭弧触点126流动,降低电弧产生量,限制切断电流,延长可动触点127的寿命。
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可动触点引导件124与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结合由此共同移动,防止在内部发生塑料粉尘,防止塑料粉尘附着在固定触点与可动触点之间而产生的通电现象、通电不良、过热等问题,解决接触可靠性的问题。
图6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的可动触点、灭弧触点、触压弹簧、引导销及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相结合的形态的附图。
参照图6,在可动触点引导件124的圆筒形突起124a上配置有可动触点触压弹簧125,在其上配置有灭弧触点126,在灭弧触点126上形成有可动触点 127。
并且,结合在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的可动触点引导件124能够通过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的两侧上端槽128h实现固定。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可动触点支撑结构具有能够使可动触点引导件124通过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的孔,在可动触点127与可动触点引导件124之间插入触压弹簧125,可动触点127的一侧面与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相对,引导销129支撑在可动触点支撑结构128从而固定可动触点引导件124。
图7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的固定触点、可动触点、灭弧触点及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相结合的形态的附图。
参照图7,能够确认组装为可动触点引导件124进入可动触点支承结构 128的开口部128a内侧,并且,可动触点127从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的可动触点容纳部128b穿出的结构。
图8为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的详细结构的附图。
参照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由结构盒111、密封盒112、下部铁板113、侧面铁芯114、下部铁芯115、线圈组装件116、移动铁芯117、复位弹簧118、上部铁板119、绝缘底座120、绝缘陶瓷121、移动轴122、紧固螺母123、可动触点引导件124、可动触点触压弹簧125、灭弧触点126、可动触点127、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引导销129、灭弧磁铁130、固定触点支承结构131、密封材料132、两对固定触点133、线圈控制器134、线圈端子135、绝缘盖136、两对母线137、盖 139等构成。
作为产生电磁力的结构,在下部铁板113固定侧面铁芯114,设置有围绕侧面铁芯114的线圈组装件116,上部铁板119位于线圈组装件116上。下部铁芯115位于下部铁板113的中心,设置移动铁芯117使其与下部铁芯115的中心一致,复位弹簧118位于移动铁芯117的中央槽与上部铁板119之间,在其中心设置有移动轴122。上部铁板119位于侧面铁芯114上端。
绝缘底座120位于上部铁板119上,绝缘陶瓷121位于绝缘底座120上。移动轴122延长从而由绝缘底座120上突出。
可动触点触压弹簧125位于可动触点引导件124上,在其之上设置有灭弧触点126与可动触点127,可动触点引导件124进入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的开口部128a的内侧,可动触点127从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的可动触点纳部 128b穿出。
灭弧磁铁130与可动触点127并排设置,设置磁通量的方向使得灭弧磁铁 130的磁通量与可动触点127直角相交。固定触点133位于可动触点127的末尾上端,使用固定触点支承结构131进行固定。
在固定触点支承结构131上涂覆密封材料132,组装绝缘盖136,在贯穿绝缘盖138伸出的固定触点133上利用螺丝连接母线137。
本实用新型将下部铁板113、侧面铁芯114、上部铁板118、下部铁芯115、可动铁芯117构成为电磁力驱动部,将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在结构上连接在移动轴122上,在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上设置两个可动触点127,使得当向线圈116施加电源时,固定触点133与可动触点127保持电性接触的状态从而作为开闭电路的装置,并且,通过密封盒112保持密封,由此实现直流继电装置。
图9及图10为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的动作的截面图。
如图9所示,向线圈116施加电源则使得下部铁板113、侧面铁芯114、上部铁板119、下部铁芯115得到磁化,移动铁芯117朝向上部铁板119移动。移动轴122与移动铁芯117在结构上连接从而移动上部。
如图9所示,通过移动轴122的移动,在结构上连接的可动触点支承结构 128同时移动,连接在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的可动触点127移动,由此通过可动触点127使得固定触点133之间处于电连接的状态,如图10所示,确保两对固定触点133的电连接状态。
去除在线圈116流动的电流时,下部铁板113、侧面铁芯114、上部铁板 119、下部铁芯115、移动铁芯117得到消磁而丧失电磁力。此时,由于复位弹簧118的力移动铁芯117移动到原来的位置。与移动铁芯117连接的移动轴 122、可动触点支承结构128、可动触点127全部朝向远离固定触点133的方向移动。由此,两对固定触点133全部摆脱电性通电状态。
当在可动触点127与固定触点133之间有电流流动时,可动触点127远离固定触点133,当可动触点127与固定触点133分离的瞬间灭弧触点126附着在固定触点133,灭弧触点126脱离固定触点133的瞬间可动触点127已经与固定触点133分离。并且,由于灭弧触点126具有高的电阻,能够减少通过灭弧触点126流动的电流。在固定触点133与灭弧触点126分离的瞬间,会产生高温高压的电弧,但由于电流减小所发产生的电弧也减小。在这一瞬间,在如图8配置的灭弧磁铁130所发生的磁通量与电弧电流交叉使得电弧朝向由灭弧触点126远离的方向移动,为了从高温电弧保护绝缘体,将绝缘陶瓷121设置在可动触点127与灭弧触点16末端。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示的实施例仅作为示例,本实用新型并非受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基于专利权利要求进行解释,与其属于等同范围的全部技术均应解释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一个以上的可移动的可动触点;
配置于所述可动触点上的至少一对固定触点;
配置于所述可动触点下的一个可动铁芯;
通过与所述可动铁芯连接实现动作,用于支承所述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支承结构;
通过插入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开口部内部从而与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结合的可动触点引导件;以及
位于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的下部面,向所述可动触点施加压力的触压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所述可动触点的下部及两侧面,具有比所述可动触点大的电阻值的灭弧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弧触点的两侧面的上部区域具有高于所述可动触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弧触点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大于所述可动触点的长度,并包括形成在下部中央的圆形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而后分离的瞬间,所述灭弧触点接触所述固定触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包括塑料树脂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的引导销,所述引导销能够通过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上端槽实现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销贯穿位于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的侧面的孔,由此对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进行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包括非磁性金属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为U字形,下部面包括用于防止所述触压弹簧脱离的突起。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密封盒,所述密封盒的开口部的上部通过密封材料得到密封。
12.一种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可移动的可动触点;
用于支承所述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支承结构;
能够结合于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可动触点引导件;
插入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之间的触压弹簧;以及
用于支承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的引导销,
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具有能够使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通过的开口部,
所述可动触点的一侧面与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相对,
所述引导销由所述可动触点支承结构支承,从而对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进行固定,
所述引导销贯穿位于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的侧面的孔,由此对所述可动触点引导件进行固定。
CN201921039816.XU 2018-07-06 2019-07-05 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 Active CN21016731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78694 2018-07-06
KR1020180078694A KR101934275B1 (ko) 2018-07-06 2018-07-06 가동 접점 지지 기구를 갖는 기밀형 직류 스위칭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7311U true CN210167311U (zh) 2020-03-20

Family

ID=6502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39816.XU Active CN210167311U (zh) 2018-07-06 2019-07-05 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934275B1 (zh)
CN (1) CN21016731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6999B (zh) * 2019-05-06 2023-12-12 广东熔科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压紧式接触的电开关闸
KR102094107B1 (ko) * 2019-08-09 2020-03-26 주식회사 와이엠텍 에너지 저장 장치용 직류 2극 접촉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01057B2 (ja) * 2010-03-25 2014-05-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5529658B2 (ja) * 2010-07-16 2014-06-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34275B1 (ko) 2019-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77699B1 (en) A dc switching device
EP3018686B1 (en) Framework of relay and relay
EP2577698B1 (en) Switch unit with arc-extinguishing units
US20090094820A1 (en) Contractor Assembly With Arc Steering System
CN210167311U (zh) 具有可动触点支承结构的密封型直流继电装置
CN110783147B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及汽车
US20130037518A1 (en) Switch device and connector
CN111863538A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及车辆
US8664553B2 (en) Switch device and connector
CN210167287U (zh) 双向开关触点装置
US4766273A (en) High current double-break electrical contactor
CN212810187U (zh) 继电器
JP5779477B2 (ja) 保護素子
JP4762255B2 (ja) 限流装置
KR101902012B1 (ko) 접점 반발 억제 기능을 가지는 직류 고전압 접점장치
CN210167312U (zh) 密封型双极直流触点装置
CN116569297A (zh) 开关器件、断路器和供电系统
KR101565454B1 (ko) 직류 개폐기 및 직류 차단기
KR101922154B1 (ko) 전자접촉기
CN115692126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路断开可复位熔断器
CN217426594U (zh) 一种安全稳定的接触器
CN218038934U (zh) 一种高效灭弧高压直流继电器及其高效灭弧装置
US9697964B2 (en) Locomotive positive power bus contactor method of assembly
CN108470660B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
JP2591139B2 (ja) 開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