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5488U - 加湿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5488U
CN210165488U CN201920083368.7U CN201920083368U CN210165488U CN 210165488 U CN210165488 U CN 210165488U CN 201920083368 U CN201920083368 U CN 201920083368U CN 210165488 U CN210165488 U CN 210165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air
cover
discharge
air pur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833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弘锡
具命辰
金石川
金善美
金泰润
孙常赫
柳仁文
李建荣
崔硕浩
河炫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CN2020200982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26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5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5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30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by means of rotor construction or layout, e.g.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blades or 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7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by influencing the flow pattern, e.g. suppression of turbule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0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 F24F6/04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stationary unheated wet elements
    • F24F6/043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stationary unheated wet elements with self-sucking action, e.g. wi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10/00Working fluids
    • F05D2210/10Kind or type
    • F05D2210/12Kind or type gaseous, i.e. compressi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40/00Components
    • F05D2240/20Rotors
    • F05D2240/30Characteristics of rotor blades, i.e. of any element transforming dynamic fluid energy to or from rotational energy and being attached to a r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2006/008Air-humidifier with water reservo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湿空气净化器,该加湿空气净化器包括:箱体,包括一对侧面板、在上侧和后侧分别连接所述一对侧面板的上侧面板和后侧面板;门组件,结合于所述箱体,在所述箱体的前方能够被引出;吸入口,形成于所述门组件,与所述箱体内部相连通,供空气流入;吐出部,位于所述上侧面板的后侧,供空气吐出;以及吐出格栅,设置有多个越朝向上端越向前方倾斜地延伸的格栅引导件,覆盖所述吐出部的上侧。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适合室内环境的经过净化或加湿的吐出空气的流动。

Description

加湿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够执行空气净化和空气加湿的加湿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被理解为是将污染的空气吸入并进行净化之后,排出净化的空气的装置。作为一例,空气净化器可以包括:送风装置,用于使外部的空气流入到空气净化器的内部;以及过滤器,能够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或细菌等。
加湿器被理解为是为了向空气提供水分,将空气吸入并进行加湿之后排出的装置。现有的加湿器分为在振动板对水进行雾化并吐出到空气中的振动式以及在加湿过滤器进行自然蒸发的自然蒸发式。所述自然蒸发式又分为转盘式和加湿过滤器式,其中,所述转盘式利用驱动力来旋转转盘,水在空气中的转盘表面自然蒸发,而所述加湿过滤器式利用流动的空气来使浸湿的加湿介质自然蒸发。
最近,正在开发空气净化器中附加加湿功能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在现有文献JP2011-226670A(2011.11.10公开)公开的加湿空气净化装置中,主体和前板之间设置有吸入空气的吸入口,并且在主体的上侧面设置有吐出加湿的空气的吐出口。
但是,在现有文献JP 2011-226670A公开的加湿空气净化装置中,存在如下所述的问题。
所述吸入口形成于所述前板的上下左右的边缘,因此,从相互不同的方向吸入的空气相互阻碍流动,从而吸入到主体内的空气的流动有些不顺畅。
另外,所述吸入口可能影响加湿空气净化装置的外观。
另外,由于没有将由送风设备送风的空气引导到上侧的结构,因此,只有由送风设备送风的空气中的一部分才吐出到上侧的吐出口,而另一部分在主体内滞留,从而可能降低效率。
另外,在加湿空气净化装置运转时吐出口开放,因此,大的异物可能进入到吐出口。另外,如果用户的身体进入,则有可能存在因旋转的送风设备而受到伤害的危险。
另外,虽然在吐出口配置有调节加湿空气的吐出角度的叶片(vane),但是,在叶片向后翻开时,存在因吐出到吐出口的加湿空气而位于加湿空气净化装置的后方的墙潮湿,从而产生霉菌等的忧虑。
另外,当加湿空气净化装置放在床旁边时,吐出口的加湿空气直接朝向用户的脸或头吐出,从而可能带给用户不快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空气净化器,提供适合室内环境的经过净化或加湿的吐出空气的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空气净化器,能够减小驱动送风风扇引起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空气净化器,能够有效地减小因空气的流动而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空气净化器,能够提供舒适的用户睡眠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空气净化器,设置有在气体力学上能够有效地执行多个传感器的功能的壳体结构。
为了达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可以包括:
箱体,包括一对侧面板、在上侧和后侧分别连接所述一对侧面板的上侧面板和后侧面板;
门组件,结合于所述箱体,在所述箱体的前方能够被引出;
吸入口,形成于所述门组件,与所述箱体内部相连通,供空气流入;
吐出部,位于所述上侧面板的后侧,供空气吐出;以及
吐出格栅,设置有多个越朝向上端越向前方倾斜地延伸的格栅引导件,覆盖所述吐出部的上侧。
第二方面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
多个所述格栅引导件在前后方向上相互隔开配置。
第三方面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
所述后侧面板形成向前方延伸的上侧面,
所述吐出部在所述后侧面板的上侧面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开放的开口。
第四方面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
所述后侧面板的上侧面还包括使所述格栅引导件的上端与所述上侧面板的上端高度相同地安置所述吐出格栅的格栅安置槽。
第五方面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
所述多个格栅引导件彼此以相同的角度延长
第六方面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
还包括:
壳体盖,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有围绕送风风扇的外周面。
第七方面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在第六方面的基础上,
所述壳体盖的外周面包括:
引导板,以使通过所述送风风扇的空气从径向向上方引导的方式延伸;以及
延伸板,从所述引导板的端部沿着所述壳体盖的上端向侧方延伸。
第八方面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在第七方面的基础上,
在所述延伸板形成有支撑所述吐出格栅的阶梯肋。
第九方面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在第七方面的基础上,
所述吐出部与由所述引导板形成的吐出流路相连通。
第十面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在第六方面的基础上,
所述送风风扇包括用于吸入和吐出空气的叶轮,
所述叶轮的叶片包括:
最大弧高点,被规定为负面压的与中弧线上具有最大弧高的点相对应的一点;以及
基准点,被规定为所述负压面的所述负压面与压力面的距离为最大的点,
所述负压面包括从所述最大弧高点至前缘由平坦的面形成的线性面。
第十一方面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在第七方面的基础上,
所述壳体盖还包括安置有多个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支架,
所述传感器支架位于由所述壳体盖的外周面形成的凹陷空间。
第十二方面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可以包括:
箱体,包括一对侧面板、在上侧和后侧分别连接所述一对侧面板的上侧面板和后侧面板;
门组件,能够从所述箱体被引出;
开放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上部,位于所述上侧面板的后侧;以及
涡状壳体,在所述开放部的下侧配置,设置有送风风扇,
所述涡状壳体包括:
第一引导件,呈弧形地形成,围绕所述送风风扇的外周的一部分;
第二引导件,位于靠近所述一对侧面板中的一侧面板的位置,从所述第一引导件的一端部向上方延伸;以及
第三引导板,位于靠近所述一对侧面板中的另一侧面板的位置,从所述第一引导件的另一端部向上方延伸,
所述第三引导件的上端和所述另一侧面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引导件的上端和所述一侧面板之间的距离。
第十三方面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在第十二方面的基础上,
所述第三引导件向越朝向上部越远离所述第二引导件的方向倾斜地延伸。
第十四方面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在第十二方面的基础上,
从下方观察时,所述第三引导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引导件重叠。
第十五方面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在第十二方面的基础上,
所述涡状壳体还包括从所述第三引导件的上端朝向所述另一侧面板延伸的延伸板。
为了达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可以包括吐出格栅,所述吐出格栅具有多个向越向上侧越向前方的方向倾斜地形成的格栅引导件,并且从上侧覆盖所述吐出部。
因此,从吐出部吐出的空气由多个格栅引导件向前方上侧引导,由此,能够防止位于加湿空气净化器的后方的墙受潮。另外,能够防止预定尺寸以上的异物流入到吐出部。
另外,在基座和门组件的下端部之间设置凹陷部,吸入口位于所述凹陷部的上侧且可以形成于所述门组件的底面。
因此,用户看不到吸入口,由此,可以改善加湿空气净化器外观的美观。另外,室内空气能够通过凹陷部和吸入口顺利地吸入到箱体。
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可以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两侧的一对侧面板以及在上侧和后侧分别连接所述一对侧面板的上侧面板和后侧面板。
另外,本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可还包括门组件,所述门组件在所述箱体的前方可以引出地结合于所述箱体,并且相对于所述基座,向上侧隔开配置。
另外,本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还可以包括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门组件的下端和所述基座之间,被规定为向后方凹陷的空间。
另外,本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还可以包括吸入口,所述吸入口位于所述凹陷部的上侧,形成于所述门组件的底面供空气流入。所述吸入口可以与所述箱体的内部相连通。
另外,在所述门组件可以设置有空气过滤器和加湿过滤器。
并且,所述空气过滤器和所述加湿过滤器之间的间隔L1可以大于所述加湿过滤器和所述送风风扇之间的间隔L2。
另外,从所述门组件的门底面部至所述空气过滤器的上端的高度H1可以形成为高于从所述门底面部至所述加湿过滤器的上端的高度H2。
另外,所述加湿过滤器可以构成为低于所述空气过滤器的高度。
另外,从所述门底面部至所述空气过滤器的下端的高度T1可以形成为高于从所述门底面部至所述加湿过滤器的下端的高度T2。
另外,本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还可以包括吐出部,所述吐出部位于所述上侧面板的后侧,吐出通过了所述加湿过滤器的空气。
另外,本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还可以包括吐出格栅,所述吐出格栅设置有多个越向上端越向前方倾斜地延伸的格栅引导件,覆盖所述吐出部的上侧。
多个所述格栅引导件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相互隔开,并且相对于假想的垂直线保持预定的角度。
因此,空气可以一直保持不变地向前方上侧吐出,从而能够防止位于加湿空气净化器的后方的墙受潮。
另外,所述后侧面板的上部可以弯曲而形成向前方延伸的上侧面。所述吐出部可以在所述后侧面板的上侧面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开放的开口。
因此,吐出部位于所述上侧面板的后方,后侧面板的上侧面部可以容易地与上侧面板连接。
另外,在所述后侧面板的上侧面可以形成有用于安置所述吐出格栅的格栅安装槽。在所述格栅安装槽可以稳定地安置所述吐出格栅。
此外,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还可以包括壳体盖,所述壳体盖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有围绕送风风扇的外周面(Outer circumferential surface)。
所述壳体盖的外周面可以包括:引导板,以将通过所述送风风扇的空气从径向向上方引导的方式延伸;以及延伸板,从所述引导板的端部沿着所述壳体盖的上端向侧方延伸。
并且,在所述延伸板可以形成有支撑所述吐出格栅的阶梯肋。
另外,吐出部可以与所述引导板形成的吐出流路相连通。
另外,所述送风风扇可以包括用于吸入和吐出空气的叶轮。
所述叶轮的叶片)可以包括:最大弧高点,被规定为负压面的与在中弧线上具有最大弧度的点相对应的一点;以及基准点,被规定为所述负压面的所述负压面与压力面的距离为最大的另一点。
所述负压面可以包括从所述最大弧高点至前缘形成为平坦的面的线性面。
所述线性面可以包括:第一线性面,位于所述基准点和所述前缘之间;以及第二线性面,位于所述基准点和所述最大弧高点之间。
所述第一线性面与所述第二线性面之间的角度可以是钝角。
所述前缘和所述基准点之间的距离DL可以是弦长CL的0.21倍至0.27倍。
根据上述的叶轮的叶片结构,当驱动所述送风风扇时,能够减小流动噪音。
另外,所述壳体盖还可以包括安置有多个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支架。所述传感器支架可以位于所述壳体盖的外周面形成的凹陷空间。
由此,能够使空气流动对多个传感器的影响最小化。
所述多个传感器装置可以包括灰尘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所述壳体盖可以包括:引导板,从切断部越向上方越倾斜地延伸;以及延伸板,从所述引导板沿着所述壳体盖的上端延伸。
其中,所述引导板和所述延伸板可以形成有安装所述传感器支架的凹陷空间。
另外,所述切断部的内表面可以形成为反复设置有凹陷面和凸出面的曲面。
此外,本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可以形成有在箱体的上部包括吐出部的开放部。
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可以安装有涡状壳体,所述涡状壳体设置有送风风扇。
所述涡状壳体可以位于所述开放部的下侧。
因此,由送风风扇送风的加湿空气利用涡状壳体来使流动损失最小化,从而能够流向所述开放部。即,可提高送风风扇的效率。
另外,第二引导件可在上下方向上较长地形成,第三引导件可以向越向上侧越远离所述第三引导件的方向倾斜地形成。
并且,安装于所述第三引导件的上端和所述箱体的一侧的侧面板之间的最短距离可以远于安装于第二引导件的上端和所述箱体的另一侧的侧面板之间的最短距离。
因此,与水平相比,第三引导件的倾斜可以更近似于垂直,能够防止利用第三引导件来引导的空气流动相对于左右方向近似于水平地吐出。
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可以包括:一对侧面板,设置于两侧;以及箱体,包括在上侧和后侧分别连接所述一对侧面板的上侧面板和后侧面板。
另外,本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还可以包括形成于所述箱体的上部的开放部。
另外,本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还可以包括涡状壳体,从所述箱体的内部向所述开放部的下侧配置,设置有送风风扇。
所述涡状壳体可以包括第一引导件,呈弧形地形成,围绕所述送风风扇的外周的一部分。
另外,所述涡状壳体还可以包括第二引导件,位于靠近所述一对侧面板中的一侧面板的位置,从所述第一引导件的一端部向上方延伸。
另外,所述涡状壳体还可以包括第三引导件,位于靠近所述一对侧面板中的另一侧面板,从所述第一引导件的另一端部向上方延伸。
并且,所述第三引导件可以向从形成于与所述第一引导件连接的部分的切断部越向上部越远离所述第二引导件的方向倾斜地延伸。
所述第三引导件的上端和所述另一侧面板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所述第二引导件的上端和所述一侧面板之间的距离。
另外,当从下方观察时,所述第三引导件的上端可以位于与所述第一引导件重叠(overlap)的位置。
因此,与水平相比,所述第三引导件的倾斜可以更近似于垂直。由此,能够防止利用所述第三引导件来引导的空气流动中的侧方向成分在通过所述吐出部时,以近于水平的方式吐出。
另外,所述后侧面板的上部可以向前方弯曲延伸形成上侧面。其中,开放部可以被规定为在所述后侧面板的上侧面,在上下方向上开放的开口。
另外,所述涡状壳体还可以包括延伸板,从所述第三引导件的上端向所述另一侧面板水平地延伸。
另外,所述开放部可以包括:吐出部,向下方与所述第二引导件和所述第三引导件之间的空间相连通;以及非吐出部,向下方与所述延伸板相向。
其中,所述吐出部的面积可以宽于所述非吐出部的面积。
另外,在所述开放部可以设置有多个越向上部越向前方倾斜地延伸的格栅引导件。
另外,在所述开放部可以设置有覆盖所述开放部的上侧的吐出格栅。
另外,所述多个格栅引导件可以在前后方向上相互隔开配置。并且,所述格栅引导件的延伸方向可以相对于假想的垂直线保持预定的角度。
另外,所述吐出格栅中的一部分可以覆盖所述吐出部,另一部分可以覆盖所述非吐出部。
另外,在所述延伸板可以形成有支撑所述吐出格栅的阶梯肋。
此外,本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可以包括涡状壳体,从第三引导件的上端向远离第二引导件的方向延伸,并且设置有位于开放部的下侧的延伸板。
所述第三引导件可以近于垂直地倾斜地延伸。因此,利用第三引导件来引导的空气流动能够减少向侧方吐出的流动成分。
详细而言,本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可以包括:箱体,形成有在上部形成的开放部;以及涡状壳体,在所述箱体内配置于所述开放部的下侧,并且在所述涡状壳体内部设置有送风风扇。所述涡状壳体可以包括:第一引导件,呈弧形地形成,围绕所述送风风扇的外周的一部分;第二引导件,从所述第一引导件的一端部向所述开放部延伸;第三引导件,从形成于所述第一引导件的另一端部的切断部向所述开放部延伸,向越靠近所述开放部越远离所述第二引导件的方向倾斜;以及延伸板,从所述第三引导件的上端部向远离所述第二引导件的方向水平地延伸,并且位于所述开放部的下侧。
另外,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还可以包括吐出格栅,该凸出格栅设置有多个倾斜地形成的格栅引导件,该格栅引导件使上端向前方倾斜,并且从上侧覆盖所述开放部。
所述第三引导件与所述延伸板的连接部分(边缘)可以向下方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引导件重叠。
在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可以提供用于减小内部噪音的结构。
这样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可以包括:门组件,从箱体可引出地结合于所述箱体;风扇罩,结合于所述箱体,并且结合有风扇马达;以及壳体盖,结合于所述风扇罩的后侧,容纳有与所述风扇马达结合的送风风扇。
并且,所述壳体盖可以包括:盖板,在后方的一面上设置;以及引导板,沿着所述盖板的侧端向前方延伸,规定通过所述送风风扇的空气流动的吐出流路。
并且,所述引导板可以包括:第一引导件,沿着所述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延伸,以使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送风风扇的距离增大。
另外,所述引导板还可以包括:第二引导件,从所述第一引导件向上方延伸;以及第三引导件,位于所述第二引导件的相对面,从所述第一引导件向上方倾斜地延伸。
另外,所述引导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三引导件之间的切断部,所述切断部可以形成为向所述吐出流路凸出。
另外,设置于所述切断部和所述送风风扇的叶轮的最小距离g可以设置为所述叶轮的直径G的8%以上10%以下。
所述切断部相对于规定为连接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第三引导件的方向的第一方向呈弧形地形成,并且,所述切断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相对于规定为连接所述切断部的前端和后端的方向的第二方向呈弧形地形成。
另外,所述吐出流路可以包括:第一吐出流路,沿着第一引导件形成;以及第二吐出流路,形成于第二引导件和第三引导件之间。
根据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减小从第一吐出流路流动到第二吐出流路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碰撞到切断部的端部而产生的噪音。
上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具有如下所述的效果。
首先,从吐出部吐出的加湿空气能够利用吐出格栅来吐出到前方上侧。由此,能够防止位于加湿空气净化器的后方的墙变潮湿,从而避难因湿气而在墙上产生霉菌等。
另外,吐出格栅的多个格栅引导件在前后方向上相互隔开,相对于假想的垂直线保持预定的角度,由此,能够使从吐出口吐出的加湿空气一直保持向前方上侧吐出。另外,能够防止预定尺寸以上的异物或用户的身体进入到吐出口。
另外,延伸板在第三引导件的上端部水平地延伸形成,由此,与没有形成延伸板的情况相比,第三引导件的倾斜能够更陡地形成。由此,为了形成涡状流路,利用向左右倾斜地形成的第三引导件来引导的空气能够相对于左右方向近于垂直地吐出。因此,当将加湿空气净化器放在床旁边使用时,从吐出部吐出的加湿空气不直接吹向用户的头或脸侧,从而具有不使用户产生不快感的优点。
另外,第三引导件的上端部和与其相邻的侧面板之间的水平距离可以长于第二引导件的上端部和与其相邻的侧面板之间的水平距离。由此,能够在一对侧面板之间确保设置延伸板的空间。
另外,所述第三引导件的上端部可以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引导件重叠。由此,与第三引导件的上端部形成于第一引导件的更外侧的情况相比,从第三引导件的上端部延伸的延伸板能够充分较长地形成。
另外,开放部不仅能够包括在上下方向上朝向涡状壳体的内部的吐出部,而且,能够包括在上下方向上朝向延伸板的非吐出部。由此,开放部相对于左右方向不偏向于一侧地形成,因此,能够改善加湿空气净化器外观的美观。
另外,从涡状壳体的吐出口直至吐出部,加湿空气能够散开流动。因此,与开放部只由在上下方向上朝向涡状壳体的内部的吐出部构成的情况相比,具有加湿空气的一部分不被阻挡而能够顺利地通过开放部来吐出的优点。
另外,吐出部的面积能够大于非吐出部的面积。由此,能够顺利地吐出加湿空气。
另外,吐出格栅中的一部分能够覆盖吐出部,另一部分能够覆盖非吐出部。由此,吐出格栅也覆盖非吐出部,因此,能够改善加湿空气净化器外观的美观。
另外,在延伸板形成支撑吐出格栅的阶梯肋,由此,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撑吐出格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门打开的状态的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一部分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箱的底面结构的图。
图6是沿着图1的VI-V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过滤器和水箱配置于门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置于门的过滤器分离的状态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组件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的内部的图。
图1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及其周边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罩的后视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风扇和壳体盖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放大示出图14的A的图。
图1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盖的一部分结构的图。
图17A和图17B是根据有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延伸板,来比较并示出吐出空气的流动的实验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轮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轮的叶片形状的图。
图20A是将现有的叶轮叶片形状作为比较例示出的图。
图20B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形状的图。
图21是示出现有的叶轮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轮的风量与噪音变化的图。
图2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的设定角度TH下的各个风量与噪音关系的图。
图2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的设定长度DL下的各个风量与噪音关系的图。
图2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盖的后方结构的立体图。
图2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置于壳体盖的传感器的图。
图2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灰尘传感器的结构的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侧面板的正视立体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侧面板的后视立体图。
图2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从后侧面板的上侧面部去除吐出格栅的状态的图。
图30是放大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侧面板的一部分结构的图。
图31A和图31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吐出格栅的格栅引导件倾斜,比较并示出吐出空气的流动的实验图。
图3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中的空气流动的剖视图。
图3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一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中的空气流动的示意图。
图3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盖的主视图。
图36是放大示出图35示出的壳体盖的切断部的图。
图37A是作为比较例示出现有的壳体盖的立体图。
图37B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盖的立体图。
图38A是作为比较例示出现有的壳体盖的切断部轮廓的图。
图38B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盖的切断部轮廓的图。
图39是示出设置于现有的壳体盖的送风风扇和设置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盖的送风风扇的风量与噪音变化的图。
图40A是作为比较例示出设置于现有的壳体盖的送风风扇的运转频率下的噪音变化图。
图40B是示出设置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盖的送风风扇的运转频率下的噪音变化图。
图41A是作为比较例示出现有的壳体盖的切断部轮廓的图。
图41B至图41D是根据拐点的位置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盖的切断部轮廓的图。
图42是示出设置于图41A至图41D示出的各个壳体盖的送风风扇的风量与噪音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其示例将在附图中示出。
在以下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参考形成其一部分的附图,以例示的方式示出了可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特定优选实施例。为了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的是,可以使用其他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逻辑结构、机械、电气以及化学变化。为了避免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法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要的细节,说明省略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某些信息。因此,下面的详细说明不应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此外,在实施例中,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部件时使用了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些每一个术语都不是定义相应组件的本质、次序或顺序,而是仅用于将相应部件与其他部件区分开。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门打开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10包括:箱体100,形成外观;以及门组件200,可引出地结合于所述箱体100。
所述箱体100包括由多个板组成的板组装体。
详细而言,所述多个板包括:下部的基座101;两个侧面板103,设置于所述下部的基座101的两侧并向上方延伸;上侧面板105,结合于所述两侧的侧面板103的上侧;以及后侧面板107,结合于所述两侧的侧面板103的后侧。
所述箱体100可以利用所述基座101、所述两个侧面板103、所述上侧面板105以及后侧面板107形成前侧面开口的长方体形状。
所述多个板可以由木材构成。因此,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可以在外观上带来家具的美感。即,外观漂亮。
在所述箱体100的内部空间可以设置有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加湿过滤器组件300以及送风风扇480(参照图6)等。
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和所述加湿过滤器组件300合并称为“过滤器组件”。
所述门组件200可以构成为向所述箱体100的前方引出而开放该箱体,或者向后方引入而关闭该箱体。所述门组件200包括构成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的前侧面部的门板210。所述门板210可以被称为“前侧面板”。
所述门板210可以具有矩形板的形状。在所述门组件200关闭的状态下,所述门板210形成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的前侧面部外观。另外,所述门板210由木材构成,从而能够感受到家具的美感。
在所述门板210的下端部和所述基座101之间可以形成有向后方凹陷的凹陷部30。
并且,在所述凹陷部30的上侧,可以形成有用于将空气吸入到所述箱体100内部的吸入口225。
在所述箱体100的上侧面板105形成有排出过滤和加湿的空气的吐出部109。所述吐出部109可以位于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的后方上部。
所述门组件200还包括从所述门板210后侧面向后方延伸的抽屉220(drawer)。
在所述抽屉220设置有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的部件。所述部件可以包括空气过滤器组件280以及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可以包括加湿过滤器组件300、水槽260以及水箱270。
当所述门组件200向前方引出而打开时,配置于所述抽屉220的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加湿过滤器组件300以及水箱270能够一起向前方引出。因此,用户能够容易靠近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加湿过滤器组件300以及水箱270。
所述抽屉220可以引出或引入地结合于所述箱体100。因此,所述抽屉220也可以被称为“门”或“收容部”。
所述门组件200还包括引导所述门组件200的引出或引入的导轨引导件230。所述导轨引导件230可以分别结合于所述抽屉220的下部两侧。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一部分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箱的底面结构的图,图6是沿着图1的VI-VI’线剖开的剖视图。
参照图3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10包括:空气过滤器组件280,用于过滤空气;加湿过滤器组件300,用于加湿空气;以及送风风扇480,产生空气流动。在所述送风风扇480结合有风扇马达483。
详细而言,所述箱体100包括形成配置有空气净化器的部件的空间部112的主体框架110。
所述主体框架110可以形成为前侧面、后侧面以及上侧面开放的六面体形状。详细而言,所述主体框架110的前侧面开放,并且所述开放的前侧面能够被所述门组件200遮蔽。另外,所述主体框架110的后侧面开放,并且所述开放的后侧面能够被风扇罩410和壳体盖430遮蔽。另外,所述主体框架110的上侧面开放,并且所述开放的上侧面能够被电装部450遮蔽。
所述两个侧面板103结合于所述主体框架110的两侧。所述上侧面板105可以结合于所述电装部450的上侧,所述后侧面板107可以结合于所述壳体盖430的后侧。
所述门组件200包括:门板210,形成前侧面外观;以及抽屉220,向所述门板210的后方延伸。
所述抽屉220包括结合于所述门板210的背面的门前侧面部221。所述门板210和所述门前侧面部221合并称为“门前侧面部”。
所述抽屉220包括:门侧面部222,从所述门前侧面部221的两侧向后方延伸;门底面部224,设置于所述门侧面部222的下侧;以及门后侧面部223(参照图7),从所述门底面部224的后侧向上方延伸。可以由所述门前侧面部221、门底面部224、门侧面部222以及所述门后侧面部223来定义在所述抽屉220的内部设置水槽260、水箱270、空气过滤器组件280以及加湿过滤器组件300的安装空间。
在所述抽屉220的前方部可以设置有空气过滤器组件280。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可以包括空气过滤器壳281以及结合于所述空气过滤器壳281的空气过滤器285。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可以以向上方抬起而分离的方式配置。
以前后方向为基准,可以在所述抽屉220的大致中央部、即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的后侧配置有水箱270。
所述水箱270可以设置于水槽260的内部。所述水箱270可以以向上方抬起而分离的方式配置,用户可以通过分离所述水箱270来补充水或对所述水箱270进行清洁。
在所述水箱270的底面部275形成有用于排出水的阀孔275a,在所述阀孔275a可以设置有选择性地开闭所述阀孔275a的浮动装置276。若所述浮动装置276放置于设置在所述水槽260的阀支撑部(未图示),则开放所述阀孔275a,若所述浮动装置276从所述阀支撑部分离,则封闭所述阀孔275a。
所述水槽260可以具有上部开放的大致六面体的形状。所述水槽260的下部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水箱270的水箱支撑部261。所述水箱支撑部261形成平坦的面。
所述水槽260还包括浮动收容部262,所述浮动收容部262从所述水箱支撑部261向下方凸出,并且具有设置浮动装置276的空间。所述浮动收容部262具有内部为空心的中空形状,作为一例,可以位于所述水箱支撑部261的大致中央部。
所述浮动收容部262形成储存水的第一贮水部262a,所述浮动装置276可以设置为随着储存于所述第一贮水部262a的水位的变化,能够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移动。当所述第一贮水部262a的水位为设定水位以上时,所述浮动装置276向上方移动,由此,能够堵住所述水箱270的阀孔275a。
在所述水槽260的内部可以形成有第二贮水部229,所述第二贮水部229从所述浮动收容部262向后方延伸并储存水。所述第二贮水部229与所述第一贮水部262a相连通,并且能够形成与所述第一贮水部262a相同的水位。
在所述第二贮水部229可以设置有所述加湿过滤器组件300。所述加湿过滤器组件300可以收容于所述抽屉220的内部空间中的后方部分。所述加湿过滤器组件300可以配置于所述水箱270的后侧。
191.所述加湿过滤器组件300中包含的加湿过滤器330的下部可以配置为浸没到所述第二贮水部229。
所述加湿过滤器330具有大致圆形的形状,所述加湿过滤器330的外周部包括具有能够装水的结构的提水器332(参照图7)。所述提水器332可以设置有多个。作为一例,所述加湿过滤器330可以具有与“水车(water-wheel)”的结构类似的结构。
所述加湿过滤器330可旋转地设置,从所述提水器332收集的水向上方移动,当所述提水器332从所述加湿过滤器330的最上端向下方下来时,因重力而使水流到所述加湿过滤器330的中央部。所述加湿过滤器330可以由容易吸水的布、毛毡或海绵材料构成。
所述提水器332可以通过旋转来收集水。因此,所述提水器332也可以被称为收集部。
在所述水槽260的后侧可以配置有杀菌装置269,为了对储存于所述水槽260的水进行杀菌,所述杀菌装置269向所述水槽260的内部照射光。作为一例,所述杀菌装置269可以包括紫外线LED。
在所述抽屉220的后方部、即所述水箱270的后侧可以配置有加湿过滤器组件300。所述加湿过滤器组件300包括:加湿过滤器壳310;以及加湿过滤器330,可旋转地支撑于所述加湿过滤器壳310,并且吸收储存于所述水槽260的水。
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配置于所述箱体100的内部的壳体组件400。所述壳体组件400包括:送风风扇480,产生空气流动;风扇罩410,配置于所述送风风扇480的前方;以及壳体盖430,结合于所述风扇罩410的后侧。
所述送风风扇480可以设置于由所述风扇罩410和所述壳体盖430定义的风扇安装空间SP(参照图16)。
所述壳体组件400可以配置于所述门组件200的后侧。
所述送风风扇480包括离心式风扇,所述离心式风扇沿轴向吸入空气并向径向排出。作为一例,所述离心式风扇可以包括西罗科风扇。所述送风风扇480的轴向可以是前后方向。
所述风扇罩410包括风扇吸入口415(参照图11)。所述风扇吸入口415可以包括以放射状或圆周形延伸的吸入引导肋。利用所述吸入引导肋,能够防止用户的手放入到送风风扇480。
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设置有多个电装部件453的电装部450。所述电装部450还包括覆盖所述主体框架110的开放的上部的电装板451,所述电装部件453可以设置于所述电装板451的上侧面。
所述电装部450还可以包括遮蔽所述多个电装部件453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电装盖455。
所述电装板451可以从所述壳体组件400的上部向前方延伸。所述上侧面板105可以结合于所述电装板451的上侧并保护所述电装部件453。
在所述主体框架11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门组件200的引出和引入的滑轨235。
所述滑轨235可以配置于所述主体框架110的下部两侧。设置于所述门组件200的导轨引导件230可以沿着所述滑轨235向前后方进行滑动。
并且,在所述滑轨235的外侧配置有导轨盖236。借助所述导轨盖236,所述滑轨235可以不暴露于外部。
即,导轨盖236可以覆盖滑轨235,以使其不暴露到空间部112。
所述主体框架110还包括用于设置照明装置的照明支架116。所述照明支架116可以隔开配置于所述箱体100的基座101的上侧。所述凹陷部30可以被理解为所述基座101和所述照明支架116之间的空间。
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照明PCB122,设置有照明源;以及照明罩124,结合于所述照明PCB122。所述照明源可以设置有多个。
并且,所述照明罩124包括将所述照明罩124的内部空间划分为多个空间的划分肋,在所述多个空间可以分别配置有照明源。
在所述基座101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反射板120。所述反射板120可以设置为柔和地反射或漫射从所述照明源照射的光。所述照明源配置于所述反射板120的上侧,朝向所述反射板120,将光向下方照射。在所述照明源和所述反射板120之间可以形成有所述凹陷部30。
图7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过滤器和水箱配置于门的状态的图,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置于门的过滤器分离的状态的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组件的立体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组件的俯视图,图1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的内部的图。
参照图7至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门组件200包括结合于门板210的背面的抽屉220。
所述抽屉220可以向前方引出以及向后方引入地设置,可以设置为抽屉形式。
在所述抽屉220可以设置有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加湿过滤器组件300、水箱270以及水槽260。
所述抽屉220包括:门前侧面部221,构成所述抽屉220的前侧面;门底面部224,构成所述抽屉220的底面;门侧面部222,从所述门底面部224的两侧向上方延伸;以及门后侧面部223,设置于所述门侧面部222的后侧。
在所述门底面部224形成有吸入空气的吸入口225。所述吸入口225位于所述门前侧面部221的后侧,所述门底面部224的至少一部分被贯通而形成所述吸入口225。加湿空气净化器10外部的空气经由所述凹陷部30吸入到所述吸入口225,吸入的空气能够向上方流动。
所述门底面部224包括用于安置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的空气过滤器安置部226。所述空气过滤器安置部226位于所述吸入口225的后侧,并且构成平坦的面,能够安置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的底面。
所述门侧面部222包括支撑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的侧面部的过滤器引导件225a。所述过滤器引导件225a可以从所述空气过滤器安置部226的两侧向上方延伸,并且从该过滤器引导件225a的下部向上部向前方倾斜地延伸。因此,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在安置于所述过滤器安置部226的状态下,可以向前方倾斜地配置,由此,用户能够将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向上方抬起来容易从所述抽屉220分离。
所述门侧面部222还包括过滤器支撑部225b,所述过滤器支撑部225b从所述过滤器引导件225a向左右方向延伸,以支撑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的前面部一部分。在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倾斜地配置的状态下,所述过滤器支撑部225b可以起到“支撑凸起”的功能,以防止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倒向前方。
过滤器支撑部225b可以相对于过滤器引导件225a的内侧面向内侧形成阶梯。
所述门底面部224还包括放置所述水槽260的水槽安置部227。所述水槽安置部227可以配置在低于所述空气过滤器安置部226的位置。
在所述门后侧面部223形成配置有所述杀菌装置269的通孔228。作为一例,所述杀菌装置269也可以配置于所述通孔228的内部,也可以配置于所述通孔228的后侧。
从所述杀菌装置269照射的光经由所述通孔228传递到所述水槽260,由此,能够对储存的水进行杀菌。
在所述水槽260的上侧配置有水箱270。所述水箱270包括:水箱主体,用于储存水;以及水箱盖,可以分离地结合于所述水箱主体的上侧。用户能够通过分离所述水箱盖来向所述水箱主体的内部补充水。
当所述水箱270放置于所述水槽260时,所述水箱270的浮动装置276打开,从而储存于所述水箱270的水能够流入到所述水槽260的贮水部。
在所述水槽260可以设置有所述加湿过滤器组件300。所述加湿过滤器组件300位于所述水箱270的后侧,所述加湿过滤器组件300的下部可以配置为浸没到第二贮水部229。
所述加湿过滤器组件300包括:加湿过滤器壳310,具有轴支撑部315;以及加湿过滤器330,具有支撑于所述轴支撑部315的中心轴335。所述加湿过滤器330的中心轴335可以在支撑于所述轴支撑部315的状态下,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所述加湿过滤器330包括将储存于所述水槽260的第二贮水部229的水舀上来的提水器332。从所述提水器332舀上来的水在所述加湿过滤器330进行旋转的过程中向上方移动,当再次向下方落下时,能够流入到所述加湿过滤器330。流入到所述加湿过滤器330的水能够渗入到所述加湿过滤器330。
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用于旋转所述加湿过滤器330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马达353(参照图6)和驱动齿轮355,所述驱动齿轮355结合于所述驱动马达353而旋转。所述驱动马达353和所述驱动齿轮355可以设置于所述风扇罩410。
所述加湿过滤器330包括与所述驱动齿轮355联动的过滤器齿轮338。所述过滤器齿轮338设置于所述加湿过滤器330的外周面,可以与所述驱动齿轮355啮合。当驱动所述驱动马达353时,所述过滤器齿轮338与所述驱动齿轮355联动,从而能够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
图1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及其周边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罩的后视立体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风扇和壳体盖的分解立体图。
所述风扇罩410包括遮蔽所述主体框架110的后方的罩板411。
所述罩板411可以结合于所述主体框架110,以遮蔽所述主体框架110的开放的后端部。
在所述罩板411形成有吸入空气的风扇吸入口415。所述风扇吸入口415可以包括以放射状或圆周状延伸的吸入引导肋。例如,所述风扇吸入口415可以位于所述罩板411的中心部。
所述主体框架110内的空气能够通过所述风扇吸入口415向所述壳体盖430侧流动。
在所述罩板411的上部可以结合设置有多个电装部件的电装板451。
所述电装板451可以与所述罩板411形成为一体。作为一例,所述电装板451和所述罩板411可以形成为
Figure BDA0001948600340000211
形状。
所述罩板411可以在后方与所述壳体盖430相结合。并且,借助所述罩板411和壳体盖430的结合,能够引导由送风风扇480强制产生的空气的流动方向。
所述风扇罩410还包括安置有后述的风扇马达483的安置肋413。
所述安置肋413从所述罩板411的后表面向后方延伸。作为一例,所述安置肋413可以形成于所述风扇吸入口415的中心部。并且,所述安置肋413形成为具有以所述风扇吸入口415的中心部为基准内部为空心的圆筒形状。
即,所述安置肋413可以形成为以圆形凸出于所述罩板411的后表面。
所述安置肋413可以在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风扇马达483的风扇马达安装空间413a。并且,在所述安置肋413的外侧可以设置送风风扇480的叶轮485。
所述风扇罩410还包括引导所述壳体盖430的结合的限制肋417。所述限制肋417可以形成有空间或槽,以使所述壳体盖430的前表面紧贴于所述罩板411的后表面。
所述限制肋417引导所述壳体盖430准确地结合于所述风扇罩410的后表面中指定的位置。作为一例,壳体盖430的外周面432、433、434的前端可以插入或固定于所述限制肋417。因此,能够引导空气向所述壳体盖430和所述风扇罩410形成的内部空间的流动。
换言之,所述壳体盖430的前表面可以紧贴于所述罩板411的后表面。
并且,在所述风扇罩410和所述壳体盖430之间可以形成有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可以形成有通过送风风扇480的空气的流路。
所述限制肋417可以凸出形成于所述罩板411的后表面。并且,所述限制肋417可以延伸以与所述壳体盖430的前端相对应。
作为一例,所述限制肋417可以形成为开曲线(open curve)形状。作为一例,所述限制肋417可以从所述罩板411的后表面以开曲线的带状呈弧形地形成。
此外,所述送风风扇480可以包括用于吸入和吐出空气的叶轮485。
所述叶轮485获取风扇马达483的旋转力而可旋转地安置于所述壳体盖430内部。
详细而言,在所述叶轮485的轮毂486可以形成有安置口487。在所述安置口487可以安置有供风扇马达483的旋转轴连接的锁定部481。因此,所述叶轮485能够与锁定部481一同进行旋转。当然,在所述叶轮485的轮毂486也可以一体地形成有锁定部481。
另外,所述送风风扇480还可以包括:产生动力的风扇马达483;以及马达盖482,将所述风扇马达483安置于安置肋413。
所述风扇马达483可以容纳并固定于安置肋413的风扇马达安装空间413a。风扇马达483的旋转轴可以连接于锁定部481并向叶轮485传递旋转力。
在所述马达盖482的中心部形成有所述风扇马达483的旋转轴穿过并连接于锁定部481的开口。即,所述马达盖482可以位于所述风扇马达483和所述锁定部481之间。
所述壳体盖430包括:盖板431,形成容纳所述送风风扇480的空间;以及引导板432、433、434。
所述盖板431可以被理解为所述壳体盖430的后侧面,并且,所述引导板432、433、434可以被理解为所述壳体盖430的外周面或侧面。
即,所述盖板431设置为构成所述壳体盖的后方的一面。
所述引导板432、433、434引导通过所述送风风扇480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因此,也可以被成为引导壁。
所述盖板431隔开配置于所述风扇罩410的后方。
在所述盖板431的前表面,所述引导板432、433、434可以朝向所述风扇罩410延伸。因此,所述盖板431与引导板432、433、434形成容纳所述送风风扇480的空间。
所述引导板432、433、434以将通过所述送风风扇480的空气从径向引导到上方的方式延伸形成。
详细而言,所述引导板432、433、434可以沿着所述盖板431的外侧端部的外周向前方延伸。作为一例,所述引导板432、433、434可以沿着所述盖板431的边缘垂直地延伸。
因此,所述引导板432、433、434可以接触于所述风扇罩410的后表面。作为一例,所述引导板432、433、434的前端可以接触或插入于所述罩板411的限制肋417。
其结果,所述风扇罩410、所述盖板431和所述引导板432、433、434能够引导被送风风扇480强制产生的空气的流动。被所述送风风扇480强制产生的空气的流动可以形成涡状(Scroll)流路。
因此,可以将风扇罩410和壳体盖430一起称为“涡状壳体”。即,所述送风风扇480可以配置于所述涡状壳体410、430的内部。
包括风扇罩410、壳体盖430以及送风风扇480的壳体组件400可以被称为“送风装置”。
其中,经由所述罩板411的风扇吸入口415流入到所述送风风扇480的空气流路可以被称为“吸入流路”。从所述送风风扇480排出并流动到所述吐出部109的空气流路可以被称为“吐出流路”。
所述吐出流路可以被区分为在后述的第一引导件432的引导下流动的第一吐出流路430a以及在第二引导件433的引导下流动到开放端部431a的第二吐出流路430b。
所述盖板431和所述引导板432、433、434可以沿着上端规定开口,以使沿着所述吐出流路430a、430b流动的空气流向所述吐出部109。
即,在所述盖板431的上端可以形成有开放端部431a。所述开放端部431a可以被理解为形成所述开口的一边缘。所述吐出部109可以覆盖所述开放端部431a的上侧。
因此,从所述送风风扇480向径向吐出的空气能够流动到所述壳体盖430的上部、即开放端部431a。并且,流动到所述壳体盖430的上部的空气通过所述吐出部109吐出到外部。
其中,可以将由所述开放端部431a、第二引导件433的上端、第三引导件434的上端和罩板411的上端形成的开口规定为吐出口。
即,所述吐出口位于第二吐出流路430b的下游,并且可以被理解为引导空气吐出到所述吐出部109的开口。
另外,所述引导板432、433、434可以以与所述限制肋417相对应的形状延伸。作为一例,引导板432、433、434可以从所述盖板431的一侧上端呈弧形地延伸至另一侧上端。
即,所述引导板432、433、434可以整体具有开曲线形状,以与所述限制肋417相对应。
详细而言,所述引导板432、433、434可以包括第一引导件432、第二引导件433以及第三引导件434。
此外,所述第一引导件432将从送风风扇480吐出的空气向上方引导,因此,可以被称为“流动引导壁”。所述第二引导件433从所述流动引导壁延伸,因此,可以被称为“延伸引导壁”。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引导空气,以使空气朝向吐出部109,因此,可以被称为“吐出引导壁”。
所述第二引导件433可以从所述盖板431的一侧上端向下方延伸至第一点。作为一例,所述第二引导件433可以沿着所述盖板431的一侧边缘向下方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点可以位于所述盖板431的一侧。详细而言,所述第一点可以被定义为以后述的基准点O为中心,位于从垂直基准线D沿着空气流动方向F旋转预设的第一角度θ(参照图16)的假想的延伸线上的点。作为一例,所述第一角度θ可以设定为270°。
第二引导件433可以从第一引导件432的一侧上端向上方延伸。即,所述第二引导件可以从所述第一点向上方延伸。
所述第二引导件433可以位于靠近一对侧面板103(参照图3)中的任一个侧面板的位置。作为一例,第二引导件433可以靠近位于左侧侧面板。
第一引导件432可以呈弧形地延伸,以围绕所述送风风扇480的外侧外周。
详细而言,所述第一引导件432可以从所述第一点呈弧形地延伸至第二点435(切断部)。
所述第二点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一点更靠上方。所述第二点可以被理解为形成有切断部435的点。
其中,所述第二点可以被定义为以基准点O为中心,位于从垂直基准线D沿着空气流动方向F旋转预设的第二角度的假想的延伸线上的点。作为一例,所述第二角度可以设定为0°到20°以内的角度。
即,所述第一引导件432可以从所述第二引导件433的下端向以所述基准点O为中心画圆弧(arc)的方向延伸至所述切断部435。
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可以在所述第二引导件433的相对侧从所述第一引导件432延伸。
第三引导件434可以从形成于第一引导件432的另一侧上端的切断部435延伸。即,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可以从所述第二点朝向上方倾斜地延伸,以远离所述第二引导件433。
第三引导件434可以位于靠近一对侧面板103(参照图3)中的另一侧面板的位置。作为一例,第三引导件434可以靠近右侧侧面板。
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可以从所述第二点435延伸至所述盖板431的另一侧上端。其中,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可以以对角线延伸,以使所述第二吐出流路430b向下游扩张。
即,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可以从所述第一引导件432的上端部延伸至后述的延伸板436。
详细而言,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可以从所述切断部435延伸至所述延伸板436的一侧端部。
所述第一引导件432的后端部432a(参照图16)可以与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后端部434a相连接。所述第一引导件432的前端部432b(参照图16)可以与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前端部434b相连接。
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可以形成为内侧面倾斜。其中,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内侧面可以被理解为朝向所述第二吐出流路430b的面。
即,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后端部434a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前端部434b更靠近内侧。
因此,从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后端部434a延伸至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前端部434b的第三引导件434的内侧面可以形成为倾斜面。
此外,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倾斜面可以从与延伸板436连接的点以垂直于盖板431的方式延伸。
即,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后端部434a可以沿着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延伸方向,以画出比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前端部434b更大的圆弧的方式延伸。换言之,所述第三引导件的后端部与所述第三引导件的前端部相比,可以相对较长地延伸(参照图15)。
所述延伸板436可以从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上端向侧方延伸。其中,所述侧方可以被理解为从第二引导件433远离的方向。
作为一例,从第三引导件434的上端至所述另一侧面板103(右侧侧面板)的距离可以大于从所述第二引导件433的上端至所述一侧面板103(左侧侧面板)的距离。
另外,当从下方观察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上端时,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引导件432可以配置为重叠。即,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上端可以从所述第一引导件432向上方隔开设置。
在所述引导板432、433、434可以形成有切断(cut-off)部435。
所述切断部435可以形成为呈弧形而连接所述第一引导件432和所述第三引导件434。
所述切断部435作为所述第一引导件432与第三引导件434相接的部分包括上述的第二点。
所述切断部435可以被理解为区分第一吐出流路430a和第二吐出流路430b的基准。其中,流路的区分不是物理区分而是为了便于说明任意地进行区分。
此外,流入到所述第二吐出流路430b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可以与所述切断部435碰撞并再流入到所述第一吐出流路430a。在所述碰撞和再流入过程中可能产生噪音。
与此相关地,对所述切断部435将参照图15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此外,所述引导板432、433、434可以形成为使形成于所述壳体盖430的内部的空气流路的横截面积向上方变大。详细而言,吐出流路430a、430b的宽度W可以从所述切断部435沿着空气流动方向F逐渐变大。
所述吐出流路430a、430b的宽度W可以定义为从所述叶轮485的旋转轴S至所述引导板432、433、434的内表面的距离。详细而言,所述吐出流路430a、430b的宽度W可以定义为在所述叶轮485的径向上所述引导板432、433、434与所述旋转轴S的距离。
即,所述吐出流路的宽度W可以从所述切断部435沿着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F,越靠近所述开放端部431a越大。作为一例,所述切断部435和所述叶轮485的外周面之间的以基准点O为中心的径向距离W1小于沿着空气流动方向F存在的其他任一个径向距离W2。
因此,所述吐出流路的流动横截面积也可以从所述切断部435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F逐渐变大。由此,通过所述送风风扇480的空气的流动阻力变小,能够减小从所述上部风扇130产生的噪音。
所述壳体盖430还包括结合于所述后侧面板107的结合支架438。
所述结合支架438可以设置于所述壳体盖430的两侧和上部。即,所述结合支架438可以设置于所述引导板432、433、434的外侧面。
所述结合支架438可以包括结合有紧固构件的紧固部438a(参照图25)。所述紧固构件可以贯通所述紧固部438a结合于所述后侧面板107。
此外,所述壳体盖430还包括安置有多个传感器500、550、560的传感器支架440。所述传感器支架440可以结合于所述引导板432、433、434的外侧面。
即,所述传感器支架440可以设置于在所述壳体盖430中不形成空气的流动、即不形成空气的吸入或吐出的空间。作为一例,所述传感器支架440可以连接于所述延伸板436的下表面和所述第一引导件432的外表面,以在切断部435的外侧方向形成开口。
在所述传感器支架440和所述引导板432、434之间可以形成有通孔446。
在所述通孔446可以设置有与安置于所述传感器支架440的多个传感器500、550、560连接的电线(wire)。即,通孔446可以被命名为电线连接口。
所述传感器支架440包括:支架主体441,设置有多个传感器500、550、560;以及支架支撑部443、445,用于支持所述支架主体441。
所述支架支撑部443、445可以以使所述支架主体441支撑于所述壳体盖430的方式结合于所述壳体盖430。作为一例,所述支架支撑部443、445包括:第一支撑部443,使所述支架主体441的上部结合于所述引导板434外表面;以及第二支撑部445,使所述支架主体441的下部连接于所述引导板432外表面。
此外,所述壳体盖430的基准点O与所述送风风扇480的中心点相同。因此,所述基准点O可以位于所述送风风扇480的旋转轴S上。其中,所述旋转轴S可以被理解为从所述基准点O向前方画出的假想的水平线。
另外,将与所述旋转轴S形成直角的假想的垂线定义为垂直基准线D。此时,所述基准点O可以被理解为所述旋转轴S与垂直基准线D相交的点、即垂线的支点。因此,所述垂直基准线D可被理解为从所述基准点O向上方画出的假想的垂直线。
结果,通过所述壳体组件400的空气的流动能够沿着所述旋转轴S方向流入并向所述垂直基准线D方向吐出。
对通过所述壳体组件400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详细说明如下:从所述旋转轴S方向流入到所述送风风扇480的空气能够沿着在所述风扇罩410和壳体盖430的引导下形成的涡状(Scroll)流路流动到开放端部431a。
如上所述,从所述送风风扇480排出并朝向所述吐出部109的空气吐出流路可以包括:第一吐出流路430a,在第一引导件432的引导下流动;以及第二吐出流路430b,在第二引导件433的引导下向开放端部431a流动。
因此,流入到所述送风风扇480的空气向径向吐出,向所述径向吐出的空气沿着第一吐出流路430a进行曲线流动并流入到第二吐出流路430b,流入到所述第二吐出流路430b的空气沿着所述垂直基准线D方向流动到上方并通过位于所述开放端部431a的上侧的吐出部109吐出到外部。
图15是放大示出图14的A的图。
参照图15,所述切断部435可以形成为从所述第一引导件432的后端部432a与第三引导件434的后端部434a连接的后端切点435a延伸至所述第一引导件的前端部432b与第三引导件的前端部434b连接的前端切点435b。
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后端部434a可以位于比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前端部434b更靠近内侧。因此,与所述前端切点435b相比,所述后端切点435a可以位于更内侧。
其中,经过所述后端切点435a的切线DM和经过前端切点435b的切线DP可以与所述垂直基准线D平行。
从所述切断部435的后端切点435a向前端切点435b延伸的所述切断部435的内表面可以形成为曲面。作为一例,所述切断部435的内表面可以形成为在上下方向和/或前后方向上依次反复凹陷面和凸出面的曲面。
由此,能够减小碰撞到所述切断部435的空气的流动阻力。
即,所述切断部435的内表面可以形成凸出部和凹进部(虚线)。
换言之,所述切断部435的内表面可以在送风风扇480的旋转轴S方向上,由凸出部和凹进部(虚线)立体地形成。
详细而言,所述切断部435的内表面可以包括:凸出部,形成为从后端切点435a向内侧凸出至切断部中心点O’;以及凹进部,从切断部中心点O’向外侧凹陷至前端切点435b。
其中,所述切断部中心点O’可以被定义为所述后端切点435a和所述前端切点435b之间的中心点。因此,所述切断部中心点O’可以被理解为拐点O’。
再换言之,所述切断部435可以形成具有弧(arc)形状的内表面。
如上所述,流入到所述第二吐出流路430b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空气与所述切断部435碰撞并再流入到所述第一吐出流路430a。所述碰撞和再流入过程可能产生噪音。
即,所述切断部435可以被理解为在壳体盖430的内部空气流动的吐出和再吸入的界线。
实验结果表明,在所述切断部435碰撞的空气的流动分布在送风风扇480的旋转轴向S上没有线性增加。因此,在所述切断部435不会因流体(空气)的碰撞引起的压力差或压力集中而产生内部流动噪音(Blade Pass Frequency,BPF)。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了在所述切断部435缓和流体(空气)的碰撞而提出了形成有凸出部和凹进部的所述切断部435的内表面。由此,能够减小所述内部流动噪音。
此外,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可以从所述切断部435沿着所述空气的吐出方向延伸。与此同时,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可以延伸为与所述盖板431形成的倾斜角度随着空气的吐出方向发生变化。
详细而言,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可以形成为从连接所述后端切点435a、拐点O’和前端切点435b的切断部435沿着所述吐出方向与所述盖板431形成的倾斜角逐渐接近垂直。即,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可以形成立体形状。
其中,在所述倾斜角的变化中,若所述盖板431与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形成的倾斜角为锐角,则所述倾斜角的变化逐渐增大而变化为垂直;若所述盖板431与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形成的倾斜角为钝角,则所述倾斜角的变化逐渐减小而变化为垂直。因此,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末端部可以与所述盖板431形成垂直。
由此,沿着所述第三引导件434朝向所述开放端部431a流动的空气将沿着第三引导件434的内表面、即倾斜面流动。因此,具有流动阻力相对减小,流动横截面积沿着流动方向增大的优点。其结果,能够减小内部的流动噪音。
图1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盖的一部分结构的图。详细而言,图16是为了更加容易地说明延伸板436而省略上述的传感器支架440的图。
参照图16,所述第二引导件433可以包括切割部433a。
所述切割部433a可以形成为所述第二引导件433的上部越朝向上端越向后方倾斜。并且,所述切割部433a的宽度也越朝向上端越宽。
在所述切割部433a可以形成有孔,该孔用于引导所述切割部433a与风扇罩410的结合。所述孔可以设置为能够与所述罩板411形成嵌合。
所述壳体盖430还包括从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延伸的延伸板436。
所述延伸板436可以位于吐出部109和吐出格栅170的下侧。
所述延伸板436可以从第三引导件434的上端向侧方向沿着所述盖板431的上端延伸。
即,所述延伸板436可以从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弯曲并沿着所述壳体盖430的上端延伸。作为一例,所述延伸板436可以从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弯曲并向所述盖板431的侧端延伸。
所述延伸板436和第三引导件434可以向所述嵌合壳体盖430的内侧弯曲形成。
另外,所述延伸板436可以包括阶梯肋436a,该阶梯肋436a形成有阶梯,以安置后述的吐出格栅170(参照图27)。利用所述阶梯肋436a可以一同支撑后述的格栅安装槽107f(参照图27)和吐出格栅170。
所述延伸板436可以沿着所述盖板431的上端延伸规定长度L。作为一例,所述规定长度L可以设定为约75mm。
另一方面,所述延伸板436可以从所述盖板431的上端垂直地延伸。即,所述延伸板436可以从所述盖板431向前方延伸所述规定长度L。
所述延伸板436可以位于第二吐出流路430b的下游。即,所述延伸板436可以位于所述吐出口的旁边。
由此,与没有形成所述延伸板436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经由所述吐出部109吐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对向上方引导。
为了便于说明,假设所述第三引导件434从所述切断部435向所述盖板431的上端径直延伸(虚线)的情况。
在所述假设中,假想的第三引导件V和盖板431可以延伸为使由所述延伸板436和第三引导件434形成的凹陷空间包含于第二吐出流路430b。
即,所述吐出口可以向所述盖板431的两侧端扩张。因此,流动横截面积也可以与此成正比地扩大。
所述假想的第三引导件V的延伸方向以所述垂直基准线D为基准,可以具有大于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延伸方向的角度。
由此,在所述假想的第三引导件V的引导下通过所述吐出部109的空气可以形成比在所述第三引导件434的引导下通过所述吐出部109的空气更向侧方向倾斜的吐出空气的流动。
图17A和图17B是根据有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延伸板来比较示出吐出空气的流动的实验图。
图17A是示出从设置有所述假想的第三引导件V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吐出部109吐出的空气的流动(压力)分布的实验图,图17B是示出从设置有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和延伸板436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吐出部109吐出的空气的流动分布的实验图。
参照图17A和图17B,能够确认躺在床上的人(Man)与从配置于床附近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吐出的空气的流动(压力)分布。此时,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的吐出部109的高度设定为与所述人的呼吸器官所在的头(head)部分高度相同的位置。
参照图17A,经由设置有假想的第三引导件V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吐出部109吐出的空气相对更偏向人所在的一侧方向吐出。因此,吐出空气能够形成直接接触人的头部分的气流。
参照图17B,经由设置有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和延伸板436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吐出部109吐出的空气可以形成不直接接触头部分且相对向上方集中的气流。
在图17B的实验中,所述延伸板436的规定长度L设定为75mm。
即,延伸板436可以使从所述吐出部109吐出的空气相对向上方集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10是起到诸如书柜、桌子等家具作用的家具型加湿空气净化器。因此,通常能够想象与配置于室内空间的家具相似的配置实施例。
例如,为了营造用户较舒适的睡眠环境,用户可以将加湿空气净化器配置于床附近。在此情况下,以提供诸如书柜、桌子等功能的家具型加湿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吐出部的位置可以配置为与一般躺在床上的成人的呼吸器官相对较近。
由此,从所述配置于床附近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吐出的空气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因此,用户感到不快感,并且在卫生方面也存在危险。
与此相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10可以使借助所述延伸板436引导的空气的吐出方向向上方集中。因此,在上述的使用环境下,吐出空气可以不直接提供给用户。
其结果,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增加用户的便利性,并且能够提高产品的配置自由度。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轮的立体图。
所述叶轮485可以整体具有圆筒形的形状。详细而言,所述叶轮485可以包括:多个叶片488;主板490,结合有多个叶片488;以及轮毂486,设置于所述主板490的中央部,并且向前方凸出。
如前所述,在所述轮毂486可以设置连接有所述风扇马达483的旋转轴的旋转轴连接部481(参照图14)。所述多个叶片488可以沿着所述主板490的圆周方向隔开配置。
所述叶轮485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多个叶片488的前方部的固定部492。所述固定部492起到固定所述多个叶片488的功能。所述多个叶片488的后端部结合于所述主板490,并且其前端部可以结合于所述固定部492。
所述叶轮485的轮毂486的前方配置有风扇马达483。所述风扇马达483可以安置于所述风扇罩410的安置肋413。
在所述风扇马达483的后方可以配置有马达盖482和锁定部481。马达盖482可以将风扇马达483安装并固定于风扇罩410的安置肋413。所述锁定部481结合于所述风扇马达483的旋转轴,配置于所述轮毂486并使所述风扇马达483的旋转动力传递到所述叶轮485。
图1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轮叶片形状的图。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叶片488可以具有大致向一方向弯曲的翼型形状。
详细而言,叶片488的弦C(Chord)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叶片488的外部,可以形成为与压力面601相向。在此情况下,叶片的弦C是连接前缘603(leading edge)和后缘604(trailing edge)的假想的直线。
另外,叶片488的压力面601(positive pressure surface)可以凹入地形成,负压面602(negative pressure surface)可以凸出地形成。
叶轮485可以向叶片488的压力面601受到空气压的方向进行旋转。通过风扇吸入口415(参照图6)吸入到叶轮485的空气可以碰撞到前缘603而沿着压力面601和负压面602的表面流动,并且在后缘604流动分离。
叶片488可以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前缘半径R。
以下,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叶片488的形状,先对成为作图的基准的假想的点、线等进行定义。
中弧线656(mean camber line)可以是将内切于压力面601和负压面602的假想的圆的中心连接的假想线。
弧高(camber)是中弧线656和弦C之间的距离,所述弧高的最大值可以被命名为最大弧高M。另外,在与弦C平行的方向上,中弧线656上的具有最大弧高M的点655和前缘603之间的距离可以被命名为最大弧高位置ML。
可以画出以中弧线656上的与最大弧高位置ML相对应的点655为中心并且内切于压力面601和负压面602的假想圆654。在此情况下,可以将所述假想圆654与负压面602的切点命名为最大弧高点658。即,最大弧高点658可以是与负压面602中的最大弧高位置ML相对应的点。
负压面602可以包括位于最大弧高点658和前沿603之间的第一线性面606和第二线性面607。
由于第一线性面606和第二线性面607平坦地形成,因此,对于第一线性面606和第二线性面607,难以基于前述说明的定义确定弧线。
因此,可以画出连接中弧线656上的与最大弧高位置ML相对应的点655与前缘603的假想线657。所述假想线657可以与压力面601保持恒定距离,假想线657和压力面601之间的距离d可以与所述假想圆654的半径d相同。
所述假想线657可以是在假设负压面602不包括第一线性面606和第二线性面607而代之包括将前缘603与最大弧高点658以流线形连接的曲面时的叶片的中弧线。
即,所述假想线657可以被命名为假想中弧线。
在负压面602可以设置有基准点605A。
详细而言,基准点605A可以沿着负压面位于最大弧高点658和前缘603之间。基准点605A可以是在负压面602上至压力面601的距离为最大的点。
即,从负压面602至压力面601的距离t可以在基准点最大。此时,所述距离可以是从负压面602的一点至压力面601的最小距离t,可以是叶片488的厚度。
压力面601和负压面602之间的距离t可以从前缘603越靠近基准点605A越远,从基准点605A越靠近后缘604越近。
从前缘603可以画出与假想线657相切的第一假想直线651。
详细而言,在假想线657上的一点的切线中的所述一点与前缘603无限靠近时的切线可以成为第一假想直线651。另外,可以画出连接前缘603与基准点605A的第二假想直线652。
第一假想直线651与第二假想直线652形成的角度可以被命名为设定角度TH,设定角度TH可以是锐角。更加详细而言,所述设定角度TH可以是7.5度至23度。
在与第一假想直线651平行的方向上前缘603和基准点605A之间的距离DL可以被命名为设定距离DL,设定距离DL可以短于叶片488的最大弧高位置ML。
另外,所述设定距离DL可以是叶片488的弦长CL的0.21倍至0.27倍。
可以根据设定角度TH和设定距离DL来确定基准点605A的准确位置。
以下,对叶片488的负压面602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488的负压面602可以包括第一线性面606和第二线性面607。
第一线性面606可以位于基准点605A和前缘603之间,第二线性面607可以位于基准点605A和最大弧高点658之间。
第一线性面606和第二线性面607可以分别平坦地形成,并且可以彼此倾斜地形成。第一线性面606和第二线性面607之间的角度可以是钝角。
第一线性面606和压力面601之间的距离可以从前缘603越靠近基准点605A越远,第二线性面607和压力面601之间的距离可以从基准点605A越靠近最大弧高点658越近。
负压面602还可以包括连接第一线性面606与第二线性面607的连接曲面605。
在此情况下,基准点605A可以相当于所述连接曲面605的拐点。但是,并不限于此,负压面602可以不包括连接曲面605,第一线性面606与第二线性面607也可以直接连接。在此情况下,基准点605A可以是第一线性面606与第二线性面607的连接点。
负压面602还可以包括流动曲面608。流动曲面608可以使第二线性面607与后缘604连接,并且所述流动曲面608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最大弧高点658和后缘604之间。
将由第一线性面606和第二线性面607形成的形状可以命名为下垂(Droop)形状或海豚头(Dolphin head)形状。
图20A是作为比较例示出的现有的叶轮叶片形状的图,图20B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轮叶片形状的图,图21是示出现有的叶轮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轮的风量与噪音变化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488和现有叶片488’可以具有相同的弦长CL和最大弧度M,并且最大弧高位置ML也可以相同。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488的压力面601可以与现有叶片488’的压力面601’相同或相似。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488的流动曲面608可以与现有叶片488’的负压面602’相应的部分相同。
但是,现有叶片488’的负压面602’整体形成为流线形曲面,与此相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488的负压面602因包括第一线性面606和第二线性面607而所述叶片的形状不同。
分别运转具有所述现有叶片488’形状的叶轮和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488形状的叶轮485,进行了噪音比较实验。作为实验对象的叶轮包括37个叶片,并且设定为直径270mm、高度88mm。另外,各个叶片设定为入口角68.2度、出口角162度。
参照图21,确认了相比具有现有的叶片488’的叶轮a,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488的叶轮b的噪音更小。更加详细而言,当风量为3.2CMM时,噪音减小了1.3dB,当风量为5.3CMM时,噪音减小了1.1dB。
由此能够确认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488的叶轮b在任何风量下,比具有现有叶片488’的叶轮a减小噪音。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488不止在特定风量条件下具有减小噪音的效果,并且对于所有风量均具有减小噪音的效果。
图22是示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的不同设定角度TH下各个风量与噪音关系的图。
对不同的设定角度TH下的各个风量与噪音关系进行实验的叶片的设定距离DL(参照图19)设定为弦长CL(参照图19)的0.21倍。
参照图22,确认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488的设定角度TH为7.5度、13度和23度时均比具有现有的叶片488’的叶轮减小了噪音。
确认了当设定角度TH小于7.5或大于23度时,相比具有现有的叶片488’的叶轮,噪音降低效果微小,当设定角度TH为13度时,噪音降低效果为最大。
更加详细而言,在以风量5.3CMM为基准,设定角度TH为13度的情况下,测出了38.1dB的噪音,在设定角度TH为7.5度的情况下,测出了38.84dB的噪音,在设定角度TH为23度的情况下,测出了38.63dB的噪音。
因此,叶片488的设定角度TH可以是7.5度至23度,优选为13度。
图23是示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的设定长度为DL下各个风量与噪音关系的图。
对在设定距离为DL下的各个风量与噪音关系进行实验的叶片的设定角度TH(参照图19)设定为13度。
参照图23,能够确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488的设定距离DL为弦长CL的0.21倍、弦长CL的0.27倍的情况全部比具有现有的叶片488’的叶轮减小了噪音。
确认了当设定距离DL比弦长CL的0.21倍小或大于0.27倍的时,相比具有现有的叶片488’的叶轮,噪音降低效果微小,当设定距离DL为弦长CL的0.21倍时,噪音降低效果为最大。
详细而言,在以风量5.3CMM为基准,设定距离DL为弦长CL的0.21倍的情况下,测出了38.1dB的噪音,在设定距离DL为弦长CL的0.27倍的情况下,测出了38.93dB的噪音。
因此,叶片488的设定距离DL可以是弦长CL的0.21倍至0.27倍,优选为弦长CL的0.21倍。
图2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盖的后方结构的立体图。
如前所述,所述壳体盖430还可以包括安置有多个传感器500、550、560(参照图25)的传感器支架440。所述传感器支架440可以连接于所述引导板432、433、434的外侧面。
所述传感器支架440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盖430中难以形成空气的流动、即空气的吸入或吐出的空间。
具体而言,所述传感器支架440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盖430中不起到空气吐出流路的作用的空的空间。
详细而言,所述传感器支架440可以包括:支架主体441,用于设置多个传感器500、550、560;以及支架支撑部443、445,用于支撑所述支架主体441。
所述支架主体441可以形成为大致具有六面体形状。所述支架主体441可以位于所述引导板432、433、434的侧方。
具体而言,所述支架主体441可以位于相当于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和所述第一引导件432之间的所述切断部435的侧方。
在所述支架主体441的后表面可以设置有用于设置多个传感器500、550、560的传感器安装空间441a。所述传感器安装空间441a可以被理解为从所述支架主体441的后表面向前方凹陷的空间。在所述传感器安装空间441a可以设置有用于支撑多个传感器的多个支撑肋441b和用于利用紧固构件来紧固传感器的传感器紧固部441c。
所述支撑肋441b不仅支撑所述多个传感器,并且可以划分所述多个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在所述传感器紧固部441c上结合有紧固构件,所述多个传感器可以利用所述紧固构件来结合于所述传感器支架440。
根据这样的结构,所述多个传感器可以稳定地固定在所述传感器安装空间441a内。设置于所述传感器安装空间441a的传感器可以通过结合于所述壳体盖430后侧的后侧面板107来遮蔽。
所述支架支撑部443、445可以使所述支架主体441支撑于所述壳体盖430。作为一例,所述支架支撑部443、445包括:第一支撑部443,将所述支架主体441的上部连接于所述引导板432、433、434的外表面;以及第二支撑部445,将所述支架主体441的下部连接于所述引导板432、433、434的外表面。
作为一例,所述第一支撑部443可以连接于所述第三引导件434和延伸板436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支撑部445可以连接于所述第一引导件432。
另外,在所述传感器支架440和所述引导板432、433、434之间可以形成有通孔446。在所述通孔446内贯通配置有电连接于所述多个传感器的电线。
此外,在所述传感器支架440的后表面,具体而言,在所述第一支撑部443的后表面,可以设置有后述的传感器充电装置。为此,在所述第一支撑部443的后表面设置有充电装置紧固部443a,用于将所述传感器充电装置利用紧固构件来进行紧固。
图25是示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盖上安置的传感器的图,图2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灰尘传感器的结构的图,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侧面板的正视立体图,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侧面板的后视立体图,图29是示出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侧面板的上侧面部去除吐出格栅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25至图29,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盖430的多个传感器500、550、560。所述多个传感器500、550、560可以被理解为通过包含于室内空气中的异物来获取室内空间的环境信息的机构。
所述多个传感器500、550、560可以包括检测包含于室内空气中的灰尘量的灰尘传感器500。所述灰尘传感器500可以设置于所述壳体盖430的侧方。
详细而言,所述灰尘传感器500安装于在所述传感器支架440的后表面设置的传感器安装空间441a,从而可以通过与所述壳体盖430的后侧结合的后侧面板107来检测包含于室内空气的灰尘量。此时,所述后侧面板107覆盖所述灰尘传感器500,以使其不暴露到外部。
更加详细而言,所述灰尘传感器500包括设置有实际检测空气中的灰尘量的部件的主体510。
所述主体510可以包括:传感器基板511,设置有端子部515;以及传感器罩512,结合于所述传感器基板511,并且内装有加热器517和光收发部518、519。
所述端子部515可以被理解为电线或连接有所述电线的规定连接器能够接触的机构。
所述传感器基板511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端子部515和所述传感器罩512的空间。所述传感器基板511大致形成为矩形板形状,并且可以安置于所述传感器安装空间441a。
所述传感器罩512的内部可以包括检测出灰尘量的空气的流路、即传感器流路512a。
另外,所述传感器罩512还包括经由后述的传感器结合部520流入吸入的空气的传感器吸入部513。所述传感器吸入部513配置于所述传感器罩512的下部,可以构成为贯通所述传感器罩512的背面。
在所述传感器吸入部513的一侧可以配置有加热器517。所述加热器517执行使所述传感器吸入部513的周边空气温度上升的功能。当驱动所述加热器517时,所述传感器吸入部513周边的温度上升而密度减小,由此,压力将降低。
另外,在所述传感器流路512a的上侧可以形成有用于排出空气的传感器吐出部514。所述传感器吐出部514可以形成为贯通所述传感器罩512的背面。即,所述传感器吐出部514配置于所述传感器吸入部513的上侧。
另外,在所述传感器流路512a的两侧可以配置有光收发部518、519。所述光收发部518、519包括光发出部518,配置于所述传感器流路512a的一侧,用于照射光。作为一例,所述光发出部518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
另外,所述光收发部518、519包括光接收部519,该光接收部519配置于所述传感器流路512a的另一侧,当从所述光发出部518照射的光E1作用于流过所述传感器流路512a的空气P1时,测出由包含于所述空气中的灰尘散射的光E2的感光度。作为一例,所述光接收部519可以包括光电二极管探测器(Photodiode detector)。空气中包含的灰尘量越多,接收到所述光接收部519的光的感光度越低,输出电压值可以变大。即,光的感光度与输出电压值可以呈反比。
另外,所述传感器罩512包括清洁孔516,为了清洁所述灰尘传感器500,用户可以靠近。所述清洁孔516由所述传感器罩512的背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开口而形成。所述清洁孔516的后方配置有传感器结合部520的通孔521,所述通孔521的后方可以用后述的传感器盖530来覆盖。即,所述清洁孔516与所述通孔521可以连通。
另外,所述灰尘传感器500还包括结合于所述传感器主体510的传感器结合部520。所述传感器结合部520可以起到将外部的室内空气引导到所述传感器吸入部513的通路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结合部520设置于所述后侧面板107的内表面。当所述后侧面板107结合于所述壳体盖430的后侧时,所述传感器结合部520可以与所述传感器主体510结合或连接。此时,所述传感器结合部520的通孔521可以与所述传感器吸入部513和清洁孔516连通。
所述通孔521可以贯通所述传感器结合部520的前表面和后表面而构成。因此,经由所述通孔521的后方部流入的室内空气在流过所述通孔521之后,可以被引导到所述传感器吸入部513。所述通孔521可以被理解为用于靠近所述传感器主体510的传感器靠近孔。
另外,所述通孔521的后方部可以被传感器盖530覆盖。为此,在所述传感器结合部520的后表面部可以形成有挂钩结合部(未图示),使得所述传感器盖530可以可拆卸地与该挂钩结合部进行挂钩结合。所述挂钩结合部包括结合槽。因此,所述传感器盖530的挂钩(未图示)可以挂钩结合于所述挂钩结合部的结合槽。
另外,所述灰尘传感器500还包括结合于所述传感器结合部520的后方的传感器盖530。所述传感器盖530包括格栅部531,用于向所述灰尘传感器500内部吸入空气,并且将所述灰尘传感器500内部的空气排出到外部。
所述格栅部531贯通所述传感器盖530的背面。所述格栅部531与形成于所述传感器结合部520的通孔521连通。
因此,吸入到所述格栅部531的室内空气在通过所述传感器结合部520的通孔521之后,可以吸入到所述传感器罩512的传感器吸入部513。吐出到所述传感器罩512的传感器吐出部514的空气可以流过所述传感器结合部520的通孔521,经由所述格栅部531排出到外部。
另外,所述传感器盖530还包括与形成于所述传感器结合部520的挂钩结合部结合的挂钩(未图示)。所述挂钩可以包括:挂接部(未图示),插入于所述挂钩结合部;以及把持部(未图示),用户能够把持。作为一例,所述把持部可以从所述挂接部向上方延伸。
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若将所述传感器盖530从所述传感器结合部520分离,则所述清洁孔516可以通过所述通孔521暴露于外部。由此,用户能够通过所述通孔521和清洁孔516靠近所述传感器主体510,对所述灰尘传感器500进行清洁。
即,用户无需分离所述传感器结合部520或所述后侧面板107,只通过分离所述传感器盖530来靠近所述清洁孔516,具有能够容易对积累于所述传感器主体510的内部的灰尘等异物进行清洁的效果。
另外,所述多个传感器500、550、560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包含于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的浓度的气体传感器550。所述气体传感器550设置于所述壳体盖430的侧方。作为一例,所述气体传感器550可以配置于所述灰尘传感器500的侧方。
详细而言,所述气体传感器550安装于在所述传感器支架440的后表面设置的传感器安装空间441a,从而能够通过结合于所述壳体盖430的后侧的后侧面板107来检测包含于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的浓度。此时,所述后侧面板107覆盖所述气体传感器550,以使其不暴露到外部。
所述气体传感器550可以包括:传感器部551,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的浓度;以及传感器基板552,设置有所述传感器部551。
所述传感器基板552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部551的空间。所述传感器基板552形成为大致矩形板的形状,可以安置于所述传感器安装空间441a。
另外,所述多个传感器500、550、560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室内空气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560。所述湿度传感器560设置于所述壳体盖430的侧方。作为一例,所述湿度传感器560可以配置于所述气体传感器550的下侧。
所述湿度传感器560安装在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架440的后表面的传感器安装空间441a,从而能够通过结合于所述壳体盖430的后侧的后侧面板107来检测室内空气的湿度。此时,所述后侧面板107覆盖所述湿度传感器560,以使其不暴露到外部。
所述湿度传感器560包括:传感器部561,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水分;以及传感器基板562,设置有所述传感器部561。
所述传感器基板562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传感器部561的空间。所述传感器基板562形成为大致矩形板形状,可以安置于所述传感器安装空间441a。
如上所述,所述灰尘传感器500、气体传感器550和湿度传感器560可以密集地配置在所述壳体盖430中不易形成空气流动的空间、即所述壳体盖430的外侧面。因此,能够确保安装所述多个传感器的安装空间,多个传感器集中配置于一处,由此,具有容易管理传感器的效果。
不仅如此,在设置有所述多个传感器500、550、560的传感器支架440和所述引导板432、433、434之间设置所述通孔446。
即,所述多个传感器隔着所述通孔446从所述第二吐出流路430b(参照图14)隔开,因此,能够防止所述第二吐出流路430b中的空气流动对所述多个传感器产生影响。因此,能够改善所述多个传感器的传感灵敏度。
另外,所述多个传感器500、550、560由所述后侧面板107覆盖而不暴露到外部,因此,可以使产品外观简洁。当分离所述后侧面板107时,所述多个传感器500、550、560可以全部暴露到外部,因此,在所述多个传感器500、550、560中的一部分产生故障的情况下,能够只通过分离所述后侧面板107来替换或修理产生故障的传感器,因此,具有容易维护和管理传感器的效果。
此外,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盖430的传感器充电装置800。所述传感器充电装置800可以被理解为向所述灰尘传感器500、气体传感器550和湿度传感器560中的至少一个或全部供应电源的装置。
详细而言,所述传感器充电装置800包括用于充电的多个部件、即内装有充电模块的充电装置罩810。
所述充电装置罩810具有大致六面体形状,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架440的后表面。具体而言,所述充电装置罩810设置于支撑所述传感器支架440的第一支撑部443的后表面。
此时,所述充电装置罩810相比设置于所述传感器支架440的多个传感器500、550、560,可以更向所述壳体盖430的后方凸出。
换言之,设置有所述充电装置罩810的面相比设置有所述多个传感器500、550、560的面可以更凸出。所述充电装置罩810可以贯通所述后侧面板107暴露到外部。
另外,所述充电装置罩810包括用于插入外部充电插头的插头插入口812。所述插头插入口812可以被理解为与外部电源供应部(未图示)连接的插头电连接于所述充电装置罩810的部分。
例如,所述插头插入口812可以形成于所述充电装置罩810的上侧面部。即,所述插头插入口812可以从所述充电装置罩810的上侧面部向下方凹陷形成。
另外,所述充电装置罩810还可以包括用于将所述充电装置罩810紧固于所述传感器支架440的连接部814。作为一例,所述连接部814可以分别从所述充电装置罩810的两侧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814可以利用紧固构件来紧固于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443的充电装置紧固部443a(参照图24)。
另外,所述传感器充电装置800还包括结合于所述充电装置罩810的充电装置盖820。作为一例,所述充电装置盖820可以具有前面部开放的六面体形状。
所述充电装置盖820起到防止所述充电装置罩810通过所述后侧面板107暴露到外部的功能。为此,所述充电装置盖820可以配置于所述充电装置罩810暴露的所述后侧面板107的区域。即,所述充电装置盖820可以在所述后侧面板107的后表面以遮蔽形成于所述后侧面板107的开口部107a的方式设置。此时,所述充电装置盖82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后侧面板107的后表面。
归纳如下:所述充电装置罩810通过所述后侧面板107的开口部107a暴露到外部,暴露的充电装置罩810可以被所述充电装置盖820选择性地覆盖。
另外,在所述充电装置盖820形成有使外部充电插头通过的插头通孔821。所述插头通孔821可以被理解为用于使充电插头与位于所述充电装置盖820的内部的充电装置罩810电连接的部分。
作为一例,所述插头通孔821可以设置于所述充电盖820的上侧面部。所述插头通孔821可以在所述充电装置盖820的上侧面部剖开一部分而形成。所述充电装置罩810的插头插入口812可以通过所述插头通孔821暴露。即,所述插头通孔821与所述插头插入口812可以相对地配置并彼此连通。
因此,用户通过所述插头通孔821将插头插入于所述插头插入口812,由此,能够向所述传感器充电装置800供应电源。由此,所述传感器充电装置800可以将通过所述插头来供应的电源供应到所述灰尘传感器500、气体传感器550和湿度传感器560中的至少一个或全部。
另外,在所述插头通孔821可以设置有用于防止灰尘或水分等异物侵入的异物防止部(未图示)。作为一例,所述异物防止部由诸如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可以设置于所述插头通孔821的内侧。所述异物防止部可以构成为选择性地开闭所述插头通孔821。根据这样的结构,用户能够通过所述充电装置盖820容易靠近所述传感器充电装置800。因此,能够容易进行所述多个传感器的充电。
此外,所述后侧面板107可以覆盖所述壳体盖430的后侧。即,所述后侧面板107可以被视为位于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的最后方的结构。
详细而言,所述后侧面板107可以包括配置于所述壳体盖430的后侧的板部。
所述板部可以具有矩形板形状。所述板部结合于所述壳体盖430的后侧,由此,可以覆盖所述多个传感器500、550、560和所述传感器充电装置800等。
在所述板部可以形成有所述传感器充电装置800穿过的开口部107a。所述开口部107a可以形成为与所述传感器充电装置80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当所述后侧面板107结合于所述壳体盖430时,所述传感器充电装置8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所述开口部107a暴露到外部。
暴露的传感器充电装置800可以被所述充电装置盖820遮蔽。
所述后侧面板107还可以包括板紧固部107b,利用紧固构件来紧固于所述壳体盖430的后侧。所述板紧固部107b利用紧固构件来紧固于所述壳体盖430的紧固部438a,由此,能够固定于所述壳体盖430。板紧固部107b可以形成于所述板部的前表面。
在后侧面板107还可以形成有为了插入所述主体框架110向前方凸出形成的插入部107c、用于固定或支撑所述插入部107c的支撑肋107d以及在下端部以槽形成的维修槽107e。
所述插入部107c可以分别设置于所述后侧面板107的下端部两侧。所述插入部107c可以向前方凸出形成而插入于所述主体框架110的下端。由此,在所述主体框架110的后方可以结合有所述后侧面板107。
所述支撑肋107d可以从所述后侧面板107向前方延伸,以固定支撑所述插入部107c。
另外,支撑肋107d也可以起到结合于所述壳体盖430的结合支架的功能。在此情况下,所述结合支架可以配置于所述板部的上部和下部。
为使加湿空气净化器10的移动简便,所述维修槽107e可以从后侧面板107的下端部向上方凹陷地形成。
另外,在所述后侧面板107可以形成有用于排出过滤和加湿的空气的吐出部109和位于吐出部109的一侧且不吐出空气的非吐出部109A。
具体而言,所述后侧面板107的上部可以弯曲成
Figure BDA0001948600340000461
形。所述后侧面板107的上部可以向前方延伸。即,可以形成所述后侧面板107的上侧面。
所述后侧面板107的上侧面可以形成有上下贯通地形成的开放部109、109A。
所述开放部109,109A可以被理解为由上述的吐出部109和非吐出部109A限定的开口。
所述吐出部109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面向壳体盖430(参照图16)的第二吐出流路430b,非吐出部109A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面向延伸板436。
所述开放部109、109A中的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二引导件433和第三引导件434之间的空间形成吐出部109。即,所述开放部109、109A中的朝向第二吐出流路430b的部分是吐出部109,朝向所述延伸板436的部分可以形成非吐出部109A。
吐出部109的面积可以大于非吐出部109A的面积。
所述吐出部109可以形成为使所述第二吐出流路430b与所述吐出口连通。
所述吐出部109可以引导通过壳体组件400的空气吐出到外部。
即,当所述后侧面板107结合于所述壳体盖430的后侧时,所述吐出部109可以位于所述壳体盖430的上端。即,所述吐出部109位于所述第二吐出流路430b的上侧。
所述后侧面板107还可以包括引导通过所述吐出部109的空气的吐出方向的吐出格栅170。
所述吐出格栅170可以从上侧覆盖所述开放部109、109A。即,所述吐出格栅170可以覆盖所述壳体盖430的开放端部431a和延伸板436。
详细而言,吐出格栅170的一部分可以覆盖吐出部109,另一部分可以覆盖非吐出部109A。即,吐出格栅170的一部分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面向第二吐出流路430b,另一部分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面向延伸板436。
所述后侧面板107还可以包括设置有吐出格栅170的格栅安装槽107f。所述格栅安装槽107f可以形成为从所述后侧面板107的上表面向下方凹陷。在所述格栅安装槽107f可以安置有所述吐出格栅170。
所述格栅安装槽107f可以向下方凹陷形成,以使所述格栅引导件175的上端位于与所述上侧面板105的上端相同的高度。即,设置于所述格栅安装槽107f的吐出格栅170的上端可以形成与所述上侧面板105的上端平行的平面。
所述格栅安装槽107f可以被规定为在所述后侧面板107的上侧面沿着开口形成的槽。
所述格栅安装槽107f可以与后侧面板107的上表面形成阶梯。所述格栅安装槽107f可以位于所述开放部109、109A的边缘。作为一例,所述吐出格栅170可以安置于所述格栅安装槽107f。
图30是放大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侧面板的一部分结构的图。
所述吐出格栅170可以包括:外围框架,沿着所述格栅安装槽107f安置;以及格栅引导件175,引导通过所述吐出部109的空气的流动方向。
即,所述格栅引导件175可以位于所述吐出部109的上侧。所述格栅引导件175可以形成向所述后侧面板107上侧面的长边方向延伸的框架。
所述格栅引导件175可以在所述外围框架所形成的内侧空间,以规定的间隔隔开配置有多个。作为一例,所述格栅引导件175可以沿着前后方向隔开配置有多个。
因此,所述吐出部109与外部可以经由多个格栅引导件175之间来连通。其结果,吐出到吐出部109的空气能够流动到所述多个格栅引导件175之间且沿着所述格栅引导件175的延伸方向吐出。
即,格栅引导件175可以引导吐出空气的流动方向。
所述格栅引导件175可以从所述后侧面板107的上表面延伸为向上方倾斜规定角度θA。即,所述格栅引导件175可以形成为向前方倾斜。
即,所述格栅引导件175可以相对于假想的垂直线保持预定的角度。
所述格栅引导件175可以从所述外围框架向上方延伸。所述格栅引导件175可以延伸为越向上端越向前方倾斜。
具体而言,所述格栅引导件175可以定义与所述垂直基准线D(参照图14)平行的假想的垂直线即延伸基准线DH和位于所述格栅安装槽107f的侧端部的任一个延伸开始点OH。
所述延伸基准线DH和所述延伸开始点OH可以在所述格栅引导件175的下端相交。
即,以所述延伸基准线DH和所述延伸开始点OH为基准,可以向上方延伸形成,以向所述格栅引导件175前方倾斜规定角度θA
其中,沿着所述格栅安装槽107f的侧端部画出的水平线可以与地面平行。
换言之,所述格栅引导件175可以延伸为朝向所述上侧面板105向上方倾斜。
即,所述吐出格栅170可以延伸为上端向所述门组件200倾斜,以将通过所述吐出部109的空气向前方引导。
由此,当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将后侧面板107紧贴于室内墙面配置时,具有通过所述吐出部109的吐出空气向与墙面方向相反的室内方向吐出的优点。
图31A和图31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吐出格栅的格栅引导件的倾斜,来比较并示出吐出空气的流动的实验图。
详细而言,图31A是示出格栅引导件175沿着所述延伸基准线DH向垂直方向延伸时,通过吐出部109的吐出空气的流动分布的实验图,图31B是示出格栅引导件175从所述延伸基准线DH延伸为倾斜规定角度θA时,通过吐出部109的吐出空气的流动分布的实验图。
本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是可以将其当作书柜、桌子之类的家具功能的家具型加湿空气净化器,因此,能够与通常配置在室内空间的家具相似地配置在墙面附近。
参照图31A,能够确认从所述后侧面板107朝向墙面W配置的加湿空气净化器10的吐出部109吐出的空气形成直接广范围地碰撞到所述墙面W的气流。
参照图31B,能够确认在朝向前方倾斜的格栅引导件175的作用下从所述吐出部109吐出的空气吐出到所述墙面W的相对面的室内空间,因此,能够使直接碰撞到墙面W的气流最小。
即,能够引导利用向前方倾斜地延伸的吐出格栅170来从加湿空气净化器10吐出的空气的流动远离室内墙面。
因此,具有防止含有水分的吐出空气碰到壁纸而产生变色、破损、霉菌等的优点。即,能够防止壁纸污染,因此,具有能够清洁地保持室内空间环境的优点。
图3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中的空气流动的剖视图。
参照图32,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10中的空气流动。
首先,当驱动送风风扇480时,加湿空气净化器10外部的空气经由凹陷部30吸入到吸入口225。在所述吸入口225吸入的空气向上方流动并流入到抽屉220的内部。
空气将通过空气过滤器组件280。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在安置于空气过滤器安置部226的状态下向前方倾斜地配置,因此,空气能够均匀地通过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的过滤器面。
在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过滤的空气向后方流动,然后通过加湿过滤器组件300。空气通过所述加湿过滤器组件300的同时被加湿,加湿的空气通过所述送风风扇480。
如上所述,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水槽260和加湿过滤器组件300从所述抽屉220的前方部向后方依次配置,因此,能够容易进行空气的过滤和加湿。
空气向所述送风风扇480的轴向吸入并且沿着径向吐出。通过所述送风风扇480的空气向上方流动,然后通过所述吐出部109排出到外部。
即,空气被吸入到加湿空气净化器10的前方下部并排出到后方上部,因此,减小流动阻力,能够提高送风性能。
观察通过壳体组件400的空气的内部流动路径,可以形成向送风风扇480的轴向流入并朝吐出部109向上方吐出的内部流动路径。
对所述内部流动路径进行详细说明如下:从所述送风风扇480的旋转轴向流入的空气向所述送风风扇480的径向吐出的同时,能够通过风扇罩410和壳体盖430的引导来沿着涡状形状的流路朝向吐出部109进行流动。
图3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的一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3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中的空气流动的示意图。
参照图33和图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空气净化器10的特征在于,空气过滤器285、加湿过滤器330和送风风扇480隔开间隔配置为一列。
具体而言,所述空气过滤器285配置于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的前方部分,所述送风风扇480配置于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的后方部分。所述加湿过滤器330配置于所述空气过滤器285和所述送风风扇480之间的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湿过滤器330配置于所述空气过滤器285和所述送风风扇480之间的空间的理由是为了容易加湿空气。
即,所述加湿过滤器330位于所述空气过滤器285的下游侧,并且位于所述送风风扇480的上流侧,因此,通过所述空气过滤器285的空气能够以含有水分的状态通过所述送风风扇480迅速地排出到外部。
与本实用新型不同,如果所述加湿过滤器330位于所述送风风扇480的下游侧,则连续通过所述空气过滤器285和所述送风风扇480的空气在通过所述加湿过滤器330之后,流速相对变小。当流速变小时,含有水分的空气排出到外部的时间变长,其结果,增加空气中的水分蒸发的时间。
另外,所述空气过滤器285配置为与所述加湿过滤器330相向,所述加湿过滤器330可以配置为与所述送风风扇480相向。此时,所述空气过滤器285和所述加湿过滤器330之间的间隔L1大于所述加湿过滤器330和所述送风风扇480之间的间隔L2。
所述空气过滤器285和所述加湿过滤器330之间的间隔L1可以是空气过滤器285和加湿过滤器330的任意点之间在前后水平方向上的间隔。另外,所述加湿过滤器330和所述送风风扇480之间的间隔L2可以是加湿过滤器330和送风风扇480的任意点之间在前后水平方向上间隔。
即,相比所述空气过滤器285,所述加湿过滤器330位于更靠近所述送风风扇480侧,由此,能够帮助含有水分的空气通过所述送风风扇480迅速地排出到外部。
另外,所述空气过滤器285、加湿过滤器330和送风风扇480可以沿着送风风扇480的风扇马达483(参照图32)的轴向依次隔开配置。
详细而言,所述空气过滤器285、加湿过滤器330和送风风扇480被理解为是实际为了室内空气的过滤和加湿必须通过的结构。因此,若将所述空气过滤器285、加湿过滤器330和送风风扇480配置为一列,则空气流动方向具有直线性。
即,吸入到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的内部的空气直线移动,由此,能够迅速地通过所述空气过滤器285、加湿过滤器330和送风风扇480。由此,吸入到所述加湿空气净化器10的内部的空气能够向后方流动并依次通过所述空气过滤器285、加湿过滤器330和送风风扇480,因此,能够提高空气的过滤和加湿效果。
此外,从门底面部224至所述空气过滤器285的上端的高度H1可以形成为高于从门底面部224至所述加湿过滤器330的上端的高度H2。即,通过使所述空气过滤器285的整体高度较高地形成,能够提高空气过滤性能。
另一方面,即使所述加湿过滤器330相比所述空气过滤器285整体高度较低地形成,也能够充分发挥加湿性能,因此,所述加湿过滤器330可以构成为低于所述空气过滤器285的高度。
并且,使从门底面部224至所述送风风扇480的上端部的高度H3形成为低于所述加湿过滤器330的高度H2,由此,能够使通过所述加湿过滤器330的空气尽可能迅速地排出到外部。
另外,从门底面部224至所述空气过滤器285的下端部的高度T1可以形成为高于从门底面部224至所述加湿过滤器330的下端部的高度T2。这是为了所述加湿过滤器330应该充分浸没到储存于水槽260水。
并且,从门底面部224至所述送风风扇480的下端部的高度T3可以形成为高于所述空气过滤器285的下端部高度T1。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所述空气过滤器285的空气不进行方向转换能够直线移动,由此,能够迅速地流入到所述送风风扇480的吸入侧。
此外,在空气流路方面,在所述空气过滤器285的吸入侧形成有吸入流路S1,在所述空气过滤器285和所述加湿过滤器330之间形成有第一中间流路S2,在所述加湿过滤器330和所述送风风扇480之间形成有第二中间流路S3,并且,在相当于所述送风风扇480的吐出侧的壳体盖430可以形成有吐出流路S4。
所述吸入流路S1被理解为所述空气过滤器285的吸入流路,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所述吸入流路S1的前后方向宽度以上下方向为基准可以相互不同地形成。作为一例,所述吸入流路S1的下部宽度可以形成为大于所述吸入流路S1的上部宽度。这样的流路宽度的差异是因为所述空气过滤器285的上部为向前方倾斜地配置的结构。
所述第一中间流路S2可以形成于所述水箱270的上侧。所述第一中间流路S2被理解为所述加湿过滤器330的吸入流路,可以沿着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中间流路S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可以形成为大于所述吸入流路S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
所述第二中间流路S3被理解为所述送风风扇480的吸入流路,可以沿着前后方向延伸。流过所述第二中间流路S3的空气可以向所述送风风扇480的轴向流入。所述第二中间流路S3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可以形成为小于所述第一中间流路S2的前后方向的长度。
所述吐出流路S4可以被理解为所述送风风扇480的吐出流路。所述吐出流路S4可以形成于设置有所述送风风扇480的空间、即所述风扇罩410和壳体盖430形成的空间。流过所述吐出流路S4的空气可以经由所述吐出部109来向上方排出。所述吐出流路S4可以包括如前说明的第一吐出流路430a(参照图14)和第二吐出流路430b(参照图14)。
如上所述,所述空气过滤器组件280、水槽260和加湿过滤器组件300依次从所述抽屉220的前方部向后方配置,因此,能够容易进行空气的过滤和加湿。
图3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盖的主视图,图36是放大示出图35示出的壳体盖的切断部的图,图37A是作为比较例示出现有的壳体盖的立体图,图37B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盖的立体图,图38A是作为比较例示出现有的壳体盖的切断部轮廓的图,图38B是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盖的切断部轮廓的图。
详细而言,图35是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传感器支架440的图。
除了壳体盖的结构,以下说明的另一实施例与前述说明的实施例相同,因此,将省略重复的内容,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第一引导件432可以形成为从切断部435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远离送风风扇480。详细而言,所述第一引导件432可以具有距离从所述叶轮485的外侧圆周沿着圆周方向逐渐变大的涡状形状。
第一引导件432可以以所述基准点O为中心,形成于基准角度点(k=0°或360°)和切断部435之间。其中,基准角度点(k=0°或360°)可以是第一引导件432与第二引导件433相交的点。
所述切断部435可以在叶轮485的旋转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上位于大致90°附近。在k=90°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叶轮485的旋转中心可以配置为与所述切断部435重叠。
第一引导件432可以经过从切断部435至基准角度点(k=0°或360°)的整体或一部分沿着与叶轮485的旋转中心轴正交的方向呈弧形地形成。
沿着叶轮485的旋转方向,从切断部435越靠近基准角度点(k=0°或360°),第一引导件432的曲率越小且曲率半径越大。
在第一引导件432的内侧面和叶轮485的外侧面之间可以形成有从叶轮485向径向吐出的空气流动的第一吐出流路430a。
沿着所述叶轮485的旋转方向,所述第一吐出流路430a的流动横截面积可以逐渐增大。即,第一引导件432的内表面和所述叶轮485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沿着所述叶轮485的旋转方向逐渐变远。
其中,所述叶轮485的外表面可以被理解为从所述叶轮485的中心在径向上位于最远距离的外周面。因此,所述叶轮485的外表面也可以被称为所述送风风扇480的外周或所述送风风扇480的外侧端部。
所述第一引导件432的内表面与叶轮485的外表面的距离可以被称为吐出流路内部宽度。
在所述切断部435和k=180°的点之间的吐出流路内部宽度cf1可以形成为窄于在k=180°的点和k=270°的点之间的吐出流路内部宽度cf2。
第三引导件434可以从设置于第一引导件432的一侧的切断部435延伸,第二引导件433可以从第一引导件432的另一侧延伸。
详细而言,第三引导件434和第二引导件433可以向远离叶轮485的方向,例如大致上方延伸。
在第三引导件434和第二引导件433之间可以形成有第二吐出流路430b。第二吐出流路430b与第一吐出流路430a相连接。
第三引导件434和第二引导件433可以构成为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彼此远离。因此,第二吐出流路430b的流动横截面积可以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逐渐变大。
切断部435可以位于第一引导件432和第三引导件434之间,并且,可以向第二吐出流路430b凸出形成。
切断部435可以与叶轮485的外表面隔开而形成间隙。
此外,当所述间隙过大时,从第一吐出流路430a流动到吐出流路433b的空气的一部分可以再吸入到所述间隙。所述再吸入被定义为回流(back flow)现象。当产生所述回流时,能够降低所述送风风扇480的性能。
与此相反,当所述间隙过小时,在切断部435的端部能够集中流动压力。因此,流动噪音相对变大。因此,需要适当调节所述间隙。
作为一例,所述切断部435和所述叶轮485的外表面之间的最小距离g优选为叶轮485的直径G的8%以上10%以下。
换言之,后述的第一连接部702和叶轮485的外侧外周之间的最小距离g优选为叶轮485的直径G的8%以上10%以下。第一连接部702和叶轮485的外周之间的最小距离g可以被命名为切断部间隙。
此外,参照图37A和图38A,现有的壳体盖的切断部435’相对于长度方向(以下,第一方向)呈弧形地形成,并且,相对于宽度方向(以下,第二方向)没有呈弧形而平坦地形成。
即,现有的切断部435’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具有规定的曲率,但是,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曲率为0。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可以是连接第一引导件432与第三引导件434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可以规定为连接切断部435的前端与后端的方向。
另一方面,参照图37B和图38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盖430的切断部435不仅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呈弧形地形成,而且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也可以呈弧形地形成。
由此,能够减小从第一吐出流路430a流动到第二吐出流路430b的空气中的一部分碰撞到切断部435的端部而产生的噪音。
以下,对所述切断部435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切断部435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702,将轮廓701与第一引导件432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部703,将轮廓701与第三引导件434连接。
所述轮廓701可以是切断部435的端部,更加详细而言,可以是向切断部435中的吐出流路433b方向最凸出的部分的轮廓线。
所述切断部435的轮廓701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呈弧形地形成。
参照图38A,现有的壳体盖的切断部的轮廓701’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直线形状。另一方面,参照图38B,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体盖430的切断部435的轮廓701可以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至少一部分具有规定的曲率。
碰撞到切断部435的轮廓701的空气的流速可以根据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的位置不同而不同。即,在切断部435的轮廓,各个位置的流速分布可以不同。作为一例,在与盖板431相邻的点的空气的流速可以慢于在与风扇罩410(参照图12)相邻的点的空气的流速。
本实施例的壳体盖430的切断部435的轮廓701可以形成为与上述的各个位置的流速分布相对应。
详细而言,所述切断部435的轮廓701可以包括:直线部704,倾斜地连接于盖板431;以及弧形部705,从直线部704延伸并连接于风扇罩410。
所述直线部704可以向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倾斜的方向较长地形成。所述直线部704的外侧端和盖板431形成的角度α1可以是钝角。
另一方面,弧形部705可以以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具有规定曲率的方式呈弧形地形成。弧形部705可以朝向风扇罩410凸出地形成。
风扇罩410与弧形部705的外侧端形成的角度α2可以是锐角。其中,所述角度α2可以是与风扇罩410连接的弧形部705的端部的切线t和风扇罩410形成的角度。
直线部704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Y3可以是盖板431和风扇罩410之间的距离Y1的一半。
另外,弧形部705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Y2可以是盖板431和风扇罩410之间的距离Y1的一半。
此时,盖板431和风扇罩410之间的距离Y1可以是轮廓701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Y1。
详细而言,可以将形成直线部704和弧形部705的界线的点称为拐点506。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盖板431和所述拐点506之间的距离Y3可以是盖板431和风扇罩410之间的距离Y1的一半。
同样地,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风扇罩410和所述拐点506之间的距离Y2可以是盖板431和风扇罩410之间的距离Y1的一半。
即,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盖板431和所述拐点506之间的距离Y3可以与风扇罩410和所述拐点506之间的距离Y2相同。
此外,切断部435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呈弧形地形成。因此,第三引导件434可以向与第一引导件432的一侧端部相反方向延伸形成。
所述切断部435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在轮廓701具有最大曲率。
详细而言,第一连接部702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曲率和所述第二连接部703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曲率分别越靠近轮廓701越大,并且以所述最大曲率收敛。
所述最大曲率优选为叶轮485的直径G的5%。
所述最大曲率可以沿着轮廓701恒定地保持。即,在直线部704的相对于第一方向的曲率可以与在弧形部705的相对于第一方向的曲率相同。
此外,第一连接部702和第二连接部703可以分别包括三维曲面。其中,所述三维曲面是相对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具有规定曲率的曲面。因此,所述三维曲面也可以被称为自由曲面。
以下,将通过实验图对上述的切断部435的结构带来的噪音减小效果进行说明。
图39是示出设置于现有的壳体盖的送风风扇和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盖的送风风扇的风量与噪音变化的图。
参照图39,能够确认现有的送风风扇a相对于所有风量产生大于本实施例的送风风扇b的噪音。
尤其是,当现有的送风风扇a为风量3.7CMM时,测出了34.3dB的噪音,当本实施例的送风风扇b的风量为3.7CMM时,测出32.0dB的噪音并能够确认最大2.3dB的噪音减小效果。
图40A是作为比较例示出设置于现有的壳体盖的送风风扇的运转频率与噪音变化的图。图40B是示出设置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盖的送风风扇的运转频率与噪音变化的图。
参照图40A和图40B,能够确认在现有的送风风扇产生的特定频率下的噪音在本实施例的送风风扇中减小。
更加详细而言,在现有的送风风扇中,测出了500Hz和1000Hz频率之间的第一频率所对应的20dB的第一噪音峰值P1,并且测出了1500Hz和2000Hz之间的第二频率所对应的0dB的第二噪音峰值P2。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的送风风扇中,测出了所述第一频率所对应的小于10dB的第三噪音峰值P3,并且测出了所述第二频率所对应的小于-10dB的第四噪音峰值P4。即,能够确认在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第二频率下,噪音都明显减小。
图41A是作为比较例示出现有的壳体盖的切断部轮廓的图,图41B至图41D是根据拐点位置示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盖的切断部轮廓的图,图42是示出设置于在图41A至图41D示出的各个壳体盖的送风风扇的风量与噪音变化的图。
在图41A示出的切断部435’的轮廓701’具有垂直线形状。
在图41B示出的切断部435的轮廓701高度的20%的点可以设置拐点706。即,直线部704的高度(0.2*Y1)可以是轮廓701的高度Y1的0.2倍,弧形部705的高度(0.8*Y1)可以是轮廓701的高度Y1的0.8倍。
在图41C示出的切断部435的轮廓701高度的50%的点可以设置拐点706。即,直线部704的高度(0.5*Y1)和弧形部705的高度(0.5*Y1)分别可以是轮廓701的高度Y1的0.5倍。
在图41D示出的切断部435的轮廓701高度的80%的点可以设置拐点706。即,直线部704的高度(0.8*Y1)可以是轮廓701的高度Y1的0.8倍,弧形部705的高度(0.2*Y1)可以是轮廓701的高度Y1的0.2倍。
参照图42,能够确认相比设置于现有的壳体盖的送风风扇a,设置于本实施例的壳体盖430的送风风扇b、c、d减小了噪音。
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在图41B示出的设置于具有轮廓701的壳体盖的送风风扇命名为第一送风风扇b,将在图41C示出的设置于具有轮廓701的壳体盖的送风风扇命名为第二送风风扇c,将在图41D示出的设置于具有轮廓701的壳体盖的送风风扇命名为第三送风风扇d。
以风量为5.3CMM的情况为基准,在设置于现有的壳体盖的送风风扇a中测出了41.7dB的噪音,在所述第一送风风扇b中测出了40.9dB的噪音,在所述第二送风风扇c中测出了40.4dB的噪音,在所述第三送风风扇d中测出了41.4dB的噪音。即,能够确认相比设置于现有的壳体盖的送风风扇a,所述第一送风风扇b减小了0.8dB,所述第二送风风扇c减小了1.3dB,所述第三送风风扇d减小了0.3dB。
其结果,相比现有的送风风扇a,设置于本实施例的壳体盖430的送风风扇b、c、d具有减小噪音的效果,尤其是,在轮廓701高度的50%的点设置拐点706时,噪音减小效果最佳。
即使实施例的所有元件都耦合到一个元件中或者在组合状态下操作,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种实施方式。也即,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所有这些元件可以选择性地彼此组合。此外,当描述一物包括(或包含或具有)一些元件时,应当理解,它可以只包括(包含或具有)这些元件,或者,如果没有特别限定,则它可以包括(或包含或具有)这些元件以及其他元件。除非本文另有明确定义,否则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学术术语)应由本领域技术人员给予解答。与字典中定义的术语一样,通常使用的术语需要被解释为在技术背景中使用的含义,并且不被解释为完美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文中另有明确定义。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参考其一定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显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要理解的是,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形式和细节的变化而不背离如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应仅将优选实施例作为说明,而并不是用于限定,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非由详细描述界定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并且所述范围内的所有差异将被解释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中。

Claims (15)

1.一种加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箱体,包括一对侧面板、在上侧和后侧分别连接所述一对侧面板的上侧面板和后侧面板;
门组件,结合于所述箱体,在所述箱体的前方能够被引出;
吸入口,形成于所述门组件,与所述箱体内部相连通,供空气流入;
吐出部,位于所述上侧面板的后侧,供空气吐出;以及
吐出格栅,设置有多个越朝向上端越向前方倾斜地延伸的格栅引导件,覆盖所述吐出部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格栅引导件在前后方向上相互隔开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侧面板形成向前方延伸的上侧面,
所述吐出部在所述后侧面板的上侧面形成在上下方向上开放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侧面板的上侧面还包括使所述格栅引导件的上端与所述上侧面板的上端高度相同地安置所述吐出格栅的格栅安置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格栅引导件彼此以相同的角度延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
壳体盖,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有围绕送风风扇的外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盖的外周面包括:
引导板,以使通过所述送风风扇的空气从径向向上方引导的方式延伸;以及
延伸板,从所述引导板的端部沿着所述壳体盖的上端向侧方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延伸板形成有支撑所述吐出格栅的阶梯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吐出部与由所述引导板形成的吐出流路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风扇包括用于吸入和吐出空气的叶轮,
所述叶轮的叶片包括压力面、具有最大弧高点和基准点的负压面,
中弧线是内切于所述压力面和所述负压面的假想的圆的中心连接的假想线,
最大弧高点,被规定为所述负压面中的与所述中弧线上具有最大弧高的点相对应的一点;以及
基准点,被规定为所述负压面上的至所述压力面的距离为最大的点,
所述负压面包括从所述最大弧高点至所述叶片的前缘由平坦的面形成的线性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盖还包括安置有多个传感器装置的传感器支架,
所述传感器支架位于由所述壳体盖的外周面形成的凹陷空间。
12.一种加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箱体,包括一对侧面板、在上侧和后侧分别连接所述一对侧面板的上侧面板和后侧面板;
门组件,能够从所述箱体被引出;
开放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上部,位于所述上侧面板的后侧;以及
涡状壳体,在所述开放部的下侧配置,设置有送风风扇,
所述涡状壳体包括:
第一引导件,呈弧形地形成,围绕所述送风风扇的外周的一部分;
第二引导件,位于靠近所述一对侧面板中的一侧面板的位置,从所述第一引导件的一端部向上方延伸;以及
第三引导板,位于靠近所述一对侧面板中的另一侧面板的位置,从所述第一引导件的另一端部向上方延伸,
所述第三引导件的上端和所述另一侧面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引导件的上端和所述一侧面板之间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引导件向越朝向上部越远离所述第二引导件的方向倾斜地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从下方观察时,所述第三引导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引导件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湿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状壳体还包括从所述第三引导件的上端朝向所述另一侧面板延伸的延伸板。
CN201920083368.7U 2018-01-19 2019-01-17 加湿空气净化器 Active CN210165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98275.4U CN211526598U (zh) 2018-01-19 2019-01-17 加湿空气净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07385 2018-01-19
KR20180007385 2018-01-19
KR20180019429 2018-02-19
KR10-2018-0019453 2018-02-19
KR20180019453 2018-02-19
KR10-2018-0019464 2018-02-19
KR10-2018-0019429 2018-02-19
KR20180019464 2018-02-19
KR10-2018-0021947 2018-02-23
KR20180021947 2018-02-23
KR20180031929 2018-03-20
KR10-2018-0031929 2018-03-20
KR10-2018-0133156 2018-11-01
KR1020180133156A KR102150333B1 (ko) 2018-01-19 2018-11-01 가습 공기청정기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98275.4U Division CN211526598U (zh) 2018-01-19 2019-01-17 加湿空气净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5488U true CN210165488U (zh) 2020-03-20

Family

ID=6748071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98275.4U Active CN211526598U (zh) 2018-01-19 2019-01-17 加湿空气净化器
CN201920083368.7U Active CN210165488U (zh) 2018-01-19 2019-01-17 加湿空气净化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98275.4U Active CN211526598U (zh) 2018-01-19 2019-01-17 加湿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2) KR102150333B1 (zh)
CN (2) CN2115265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5762A (zh) * 2020-07-10 2022-01-11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58899B1 (ko) 2020-05-08 2022-10-25 상명대학교 천안산학협력단 가습기능이 구비된 자연식 공기 청정기
KR102670347B1 (ko) * 2023-02-15 2024-06-03 주식회사 유아이비지 공기살균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20006A (ja) * 1993-10-28 1995-05-12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パーティション冷輻射装置
JPH0810544A (ja) * 1994-06-27 1996-01-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空気清浄器
JP3757957B2 (ja) 2003-05-21 2006-03-22 タイガー魔法瓶株式会社 加湿器
JP2011226670A (ja) 2010-04-16 2011-11-10 Panasonic Corp 加湿機能付空気清浄装置
KR102054973B1 (ko) * 2012-12-06 2019-12-12 웅진코웨이 주식회사 공기 청정기
JP2016114302A (ja) * 2014-12-16 2016-06-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機
CN204519811U (zh) * 2015-01-28 2015-08-05 杨昕娜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柜子及茶几、电视柜、家具
JP2017062092A (ja) 2015-09-25 2017-03-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清浄装置
JP2016211849A (ja) 2016-09-05 2016-12-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及び空気清浄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5762A (zh) * 2020-07-10 2022-01-11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44518B1 (ko) 2021-04-26
KR20190088869A (ko) 2019-07-29
CN211526598U (zh) 2020-09-18
KR20190143439A (ko) 2019-12-30
KR102150333B1 (ko)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26697A1 (en) Air purifier
CN210165488U (zh) 加湿空气净化器
EP3015784B1 (en) Air purifier
KR101532576B1 (ko) 가습기
KR20180070525A (ko) 공기청정기
JP5832214B2 (ja) 加湿装置
JP2009024595A (ja) 遠心ファ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KR200454097Y1 (ko) 기화식 가습기
JP4987103B2 (ja) 空気調節機
CN114353186B (zh) 空调的室内机
JP7442279B2 (ja) 空気清浄機
CN212179081U (zh) 空气净化器
KR102033061B1 (ko) 팬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가습 공기청정기
KR101482131B1 (ko) 가습기
JP7446066B2 (ja) 空気清浄機
CN111868451A (zh)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JP5850677B2 (ja) 空気清浄機及びイオン発生ユニット
KR100797154B1 (ko) 냉장고용 공기청정기
JP2009068810A (ja) 空気清浄機
KR20150146314A (ko) 가습청정기
CN216079985U (zh) 一种降噪组件及应用有该降噪组件的吸油烟机
CN110748975B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
KR102531715B1 (ko) 가습 공기청정기
CN110805964B (zh) 一种一体式空调
JP2012037171A (ja) 空気清浄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