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7875U - 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7875U
CN210157875U CN201920251316.6U CN201920251316U CN210157875U CN 210157875 U CN210157875 U CN 210157875U CN 201920251316 U CN201920251316 U CN 201920251316U CN 210157875 U CN210157875 U CN 210157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ster
cage
tufting
frame
coco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5131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小军
金耀
何锐敏
黄仲明
王永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zhou Hi Tech Hi Tech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zhou Hi Tech Hi Tech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zhou Hi Tech Hi Tech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zhou Hi Tech Hi Tech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5131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7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7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7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包括框架和安装板,还包括簇笼,安装板上设置有簇笼穿槽,簇笼固定安装在簇笼穿槽上,簇笼的底部设置有顶出装置;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能够增加整体结构的牢固度,保护了内部结构,有助于提高蚕茧的质量,簇笼能够为熟蚕结茧提供足够的空间,充分保护了蚕茧,能够防止由于簇具因外力变形对蚕茧造成挤压,并且将顶出装置与簇笼连用,能够同时对多个簇笼进行出茧工作,既能够保证蚕茧的完整度,又能加快出茧效率,提高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
背景技术
蚕是丝绸的主要原料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蚕宝宝在成虫期会结茧,人们把熟蚕放在特制的容器中或家蚕营茧簇具上,熟蚕便会吐丝结茧。由此可知蚕宝宝在结茧过程中,簇具一方面为结茧提供场所,方便工人批量管理蚕茧;另一方面簇具自身的结构形态将直接影响结茧效果及蚕茧的形态结构,故十分有必要设计一款科学、合理的家蚕营茧簇具。目前,常用的家蚕营茧簇具主要包括草笼、无框簇具及方格簇;草笼为家养蚕用簇具是上个世纪小规模家庭作坊养蚕中常用的家蚕营茧簇具,其制造简便,成本低廉,但仅适用于人工、小批量养蚕的条件,蚕茧的质量普遍较低;无框簇具同样具有制造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但是其整体结构柔软,相互之间不易搭接,上簇困难,不适合于批量养蚕。方格簇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家蚕营茧簇具,适合于工厂化养蚕,能够持续上簇。
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方格簇无框架,不易摆放,易受外力撞击而损坏,使用寿命较短,而且熟蚕结茧后,出茧工序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投入,不利于工厂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的技术方案,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能够增加整体结构的牢固度,保护了内部结构,有助于提高蚕茧的质量,簇笼能够为熟蚕结茧提供足够的空间,充分保护了蚕茧,能够防止由于簇具因外力变形对蚕茧造成挤压,并且将顶出装置与簇笼连用,能够同时对多个簇笼进行出茧工作,既能够保证蚕茧的完整度,又能加快出茧效率,提高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包括框架和安装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簇笼,安装板上设置有簇笼穿槽,簇笼固定安装在簇笼穿槽上,簇笼的底部设置有顶出装置;框架、安装板和簇笼为本装置簇具的主体,为熟蚕结茧提供空间,并且对产生的蚕茧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簇笼与顶出装置配合使用,通过顶出装置的配合,能够使在簇笼中的蚕茧向上方顶出,使蚕茧与簇笼脱离,然后再通过将簇具倒置,将蚕茧统一收集,能够减少采茧工序时的人力物力成本,加快工作效率。
进一步,安装板上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两端与框架固定连接;加强筋安装在安装板与框架上,能够防止框架变形,同时能够增大安装板的抗压能力。
进一步,安装板上均匀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的两端均与框架固定连接,分隔板与加强筋交替设置,分隔板的高度小于加强筋的高度;分隔板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防止框架变形,同时分隔板将设置的簇笼分隔开,使簇笼的摆放更加有序,便于人工捉蚕上蔟。
进一步,框架上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的高度为40-50mm,框架的短板上设置有安装穿孔,安装穿孔穿过通风口;安装穿孔用于框架与弹性柱的固定,使弹性柱能够从框架的底部穿过框架,并使弹性柱固定在框架上,从而使框架能够与弹性柱同步运动,蚕在结茧的过程中由于呼吸作用等会产生热量,通风口的设计能够加强对簇笼内部的通风。
进一步,安装板上设置有通风孔,通风孔的直径为8-12mm;通风孔用于安装板与框架底部的空气流通,能够为蚕提供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降低传染病的发生概率,保证了吐丝结茧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
进一步,簇笼包括簇条、簇圈和固定块,固定块安装在安装板上,簇圈穿过固定块,簇圈安装在簇笼穿槽中,簇圈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透气孔,透气孔的尺寸不大于2mm;簇笼是本装置中为熟蚕提供结茧的主要场所,在使用时将蚕放置在簇圈中,而簇圈的底部设置的顶出装置能够防止蚕脱落,固定块用于将簇圈和簇条固定在安装板上。
进一步,簇条安装在固定块上,每个固定块上至少设置有4条簇条,簇条高35-50mm;簇条高度的设计能够保证在结茧过程中产生的蚕茧不会超过簇条的顶部,因此簇条的主要作用是从外围对蚕茧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由于簇具堆叠不稳或者异物砸落等对蚕茧产生破坏。
进一步,顶出装置包括顶出件、连通杆和固定装置,顶出件设置在簇笼穿槽的正下方,顶出件包括顶盘和顶杆,顶杆安装在顶盘的底部,顶盘的尺寸与簇笼穿槽的尺寸相匹配,顶盘上设置有切板,切板的高度为4-5mm,连通杆上设置有顶杆安装孔,顶杆固定安装在顶杆安装孔中;顶出装置是用于将簇笼中的蚕茧顶出,便于对蚕茧统一收集,顶出件能够防止熟蚕和蚕茧脱落,并且能够在采茧时能够将蚕茧顶出,连通杆从底部将顶出件连接在一起,通过固定装置实现了将顶出件和连通杆固定安装在一起,并且固定装置用于将簇具进行堆叠放置,使摆放更加整齐。
进一步,连通杆固定安装在固定装置上,固定装置包括托盘、弹性柱和底板,弹性柱的底部安装在托盘上,弹性柱的上端穿过框架,弹性柱的顶端与框架固定连接,底板与托盘固定连接,连通杆固定安装在底板上;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连通杆,使连通杆能够与底板和托盘固定连接,并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托盘用于安装底板和顶出装置,能够保证顶出装置不随弹性柱的形变而发生运动。
采用如上述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的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簇具的安装:
(1)然后先将预制的底板放置在托盘上,使底板与托盘的上表面保持齐平;通过将底板和托盘的上表面保持齐平,使底板和托盘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能够有效的防止开裂变形等问题;
(2)然后在底板上按照设计尺寸画设出连通杆和顶出件的安装位置,再分别将底板的四条边分别与托盘的框体焊接固定,连通杆摆放至底板上,并将连通杆与底板焊接固定,并将连通杆与顶出件固定连接,确保顶出件竖直向上放置;安装之前先根据设计的尺寸在底板上标出连通杆和顶出件的安装位置,能够确保连通杆的安装比较精确,使顶出件的安装部位能够与上方的框架的安装位置相匹配,从而使顶出件能够发挥顶出和防脱落的作用,通过标记能够减少由于位置没有对准而造成后期需要不断调整连通杆的位置,使连通杆的安装更便捷和精确;
(3)接着使安装在托盘上的弹性柱穿过框架上的安装穿孔,然后调整框架的位置,使顶出件与簇圈的位置对应,然后采用螺柱将弹性柱的顶部与框架上的螺纹孔固定连接;通过将弹性柱穿过框架,使框架与弹性柱能够一同运动,当弹性柱受压发生形变时,框架随弹性柱向下运动,而顶出装置的位置并未发生变化,因此顶出装置中的顶出件会将簇圈中的蚕茧顶出;
2)上簇:
(1)首先将组装好的簇具清洁并消毒后晾干备用;将待用的簇具进行消毒,能够有效的防止簇具上的细菌等滋生,造成熟蚕感染疾病等;
(2)采用人工用手将熟蚕捉放到簇具上的簇笼中,保证一个簇笼中最多放置一只熟蚕,并保持簇具静止不动,使熟蚕在簇笼中找到良好的结茧位置;通过人工将熟蚕进行上簇,能够节约上簇时间,并且保证簇笼中的熟蚕数量不会超过一只,保证了熟蚕足够的结茧空间,并且能够合理利用每个簇笼,增大了簇具的使用率;
(3)随时检查熟蚕的爬游情况,将爬离簇笼的熟蚕或簇笼中熟蚕的数量超过一只的其余熟蚕重新捉放至簇笼中;通过检查防止部分熟蚕爬离簇笼;
3)出茧:
(1)待所有蚕均找到吐丝点进行吐丝后6天后,对簇笼中进行观察,若体为棕黄色时可进行出茧;通过观察蚕体的颜色判断蚕茧的成熟度,保证了蚕茧的高质量;
(2)从框架的上方两侧同时向下挤压框架,保证两侧的压力相等,使框架随弹性柱的变形而向下移动,从而使顶出装置从底部进入簇笼中;通过向下挤压框架,使与框架固定连接的弹性柱发生形变从而带动框架向下运动,由于顶出装置固定在固定装置上,顶出件不随框架运动,当框架向下移动时,顶出件与簇圈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当顶出件进入到簇圈的内部时,会将簇圈中的蚕茧顶出;
(3)接着顶出件将蚕茧从簇圈中挤出,并在持续地挤压作用下,使簇笼中的蚕茧全部移至簇条的外侧;
(4)观察顶出件将顶出的蚕茧的结构形态,若蚕茧受到挤压,立即将施加在框架上的压力取消,调整后再次进行挤压;顶出装置的作用可以分多次进行,由于存在部分蚕茧较大的情况,经过一次顶出不能够使这部分较大的蚕茧被顶出,若用力挤压弹性柱,可能会对这部分较大的蚕茧造成损害,因此重复进行多次顶出,能够保证出茧的完整度和出茧率;
(5)待所有蚕茧均从簇笼中挤出后,将簇具移至收茧装置的上方,使簇具倒置将蚕茧倒出后收集;能够将顶出的蚕茧统一收集,而不需要一个个采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框架、安装板和簇笼为本装置簇具的主体,为熟蚕结茧提供空间,并且对产生的蚕茧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簇笼与顶出装置配合使用,通过顶出装置的配合,能够使在簇笼中的蚕茧向上方顶出,使蚕茧与簇笼脱离,然后再通过将簇具倒置,将蚕茧统一收集,能够减少采茧工序时的人力物力成本,加快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的技术方案,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能够增加整体结构的牢固度,保护了内部结构,有助于提高蚕茧的质量,簇笼能够为熟蚕结茧提供足够的空间,充分保护了蚕茧,能够防止由于簇具因外力变形对蚕茧造成挤压,并且将顶出装置与簇笼连用,能够同时对多个簇笼进行出茧工作,既能够保证蚕茧的完整度,又能加快出茧效率,提高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顶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框架与安装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出茧时顶出装置与簇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簇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架;2-安装板;3-顶杆安装孔;4-簇笼;5-顶出装置;6-加强筋;7-分隔板;8-通风口;9-安装穿孔;10-通风孔;11-簇圈;12-簇条;13-固定块;14-顶出件;15-连通杆;16-固定装置;17-顶盘;18-顶杆;19-切板;20-托盘;21-弹性柱;22-底板;23-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包括框架1和安装板2,还包括簇笼4,安装板2上设置有簇笼穿槽,簇笼4固定安装在簇笼穿槽上,簇笼4的底部设置有顶出装置5;框架1、安装板2和簇笼4为本装置簇具的主体,为熟蚕结茧提供空间,并且对产生的蚕茧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簇笼4与顶出装置5配合使用,通过顶出装置5的配合,能够使在簇笼4中的蚕茧向上方顶出,使蚕茧与簇笼4脱离,然后再通过将簇具倒置,将蚕茧统一收集,能够减少采茧工序时的人力物力成本,加快工作效率。安装板2上设置有加强筋6,加强筋6的两端与框架1固定连接;加强筋6安装在安装板2与框架1上,能够防止框架1变形,同时能够增大安装板2的抗压能力。安装板2上均匀设置有分隔板7,分隔板7的两端均与框架1固定连接,分隔板7与加强筋6交替设置,分隔板7的高度小于加强筋6的高度;分隔板7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防止框架1变形,同时分隔板7将设置的簇笼4分隔开,使簇笼4的摆放更加有序,便于人工捉蚕上蔟。框架1上设置有通风口8,通风口8的高度为40-50mm,框架1的短板上设置有安装穿孔9,安装穿孔9穿过通风口8;安装穿孔9用于框架1与弹性柱21的固定,使弹性柱21能够从框架1的底部穿过框架1,并使弹性柱21固定在框架1上,从而使框架1能够与弹性柱21同步运动,蚕在结茧的过程中由于呼吸作用等会产生热量,通风口8的设计能够加强对簇笼4内部的通风。安装板2上设置有通风孔10,通风孔10的直径为8-12mm;通风孔10用于安装板2与框架1底部的空气流通,能够为蚕提供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降低传染病的发生概率,保证了吐丝结茧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簇笼4包括簇条12、簇圈11和固定块13,固定块13安装在安装板2上,簇圈11穿过固定块13,簇圈11安装在簇笼穿槽中,簇圈1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透气孔23,透气孔23的尺寸不大于2mm;簇笼4是本装置中为熟蚕提供结茧的主要场所,在使用时将蚕放置在簇圈11中,而簇圈11的底部设置的顶出装置5能够防止蚕脱落,固定块13用于将簇圈11和簇条12固定在安装板2上。簇条12安装在固定块13上,每个固定块13上至少设置有4条簇条12,簇条12高35-50mm;簇条12高度的设计能够保证在结茧过程中产生的蚕茧不会超过簇条12的顶部,因此簇条12的主要作用是从外围对蚕茧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由于簇具堆叠不稳或者异物砸落等对蚕茧产生破坏。顶出装置5包括顶出件14、连通杆15和固定装置16,顶出件14设置在簇笼穿槽的正下方,顶出件14包括顶盘17和顶杆18,顶杆18安装在顶盘17的底部,顶盘17的尺寸与簇笼穿槽的尺寸相匹配,顶盘17上设置有切板19,切板19的高度为4-5mm,连通杆15上设置有顶杆安装孔3,顶杆18固定安装在顶杆安装孔3中;顶出装置5是用于将簇笼4中的蚕茧顶出,便于对蚕茧统一收集,顶出件14能够防止熟蚕和蚕茧脱落,并且能够在采茧时能够将蚕茧顶出,连通杆15从底部将顶出件14连接在一起,通过固定装置16实现了将顶出件14和连通杆15固定安装在一起,并且固定装置16用于将簇具进行堆叠放置,使摆放更加整齐。连通杆15固定安装在固定装置16上,固定装置16包括托盘20、弹性柱21和底板22,弹性柱21的底部安装在托盘20上,弹性柱21的上端穿过框架1,弹性柱21的顶端与框架1固定连接,底板22与托盘20固定连接,连通杆15固定安装在底板22上;固定装置16用于固定连通杆15,使连通杆15能够与底板22和托盘20固定连接,并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托盘20用于安装底板22和顶出装置5,能够保证顶出装置5不随弹性柱21的形变而发生运动。
采用如上述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的消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簇具的安装:
(1)然后先将预制的底板22放置在托盘20上,使底板22与托盘20的上表面保持齐平;通过将底板22和托盘20的上表面保持齐平,使底板22和托盘20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能够有效的防止开裂变形等问题;
(2)然后在底板22上按照设计尺寸画设出连通杆15和顶出件14的安装位置,再分别将底板22的四条边分别与托盘20的框体焊接固定,连通杆15摆放至底板22上,并将连通杆15与底板22焊接固定,并将连通杆15与顶出件14固定连接,确保顶出件14竖直向上放置;安装之前先根据设计的尺寸在底板22上标出连通杆15和顶出件14的安装位置,能够确保连通杆15的安装比较精确,使顶出件14的安装部位能够与上方的框架1的安装位置相匹配,从而使顶出件14能够发挥顶出和防脱落的作用,通过标记能够减少由于位置没有对准而造成后期需要不断调整连通杆15的位置,使连通杆15的安装更便捷和精确;
(3)接着使安装在托盘20上的弹性柱21穿过框架1上的安装穿孔9,然后调整框架1的位置,使顶出件14与簇圈11的位置对应,然后采用螺柱将弹性柱21的顶部与框架1上的螺纹孔固定连接;通过将弹性柱21穿过框架1,使框架1与弹性柱21能够一同运动,当弹性柱21受压发生形变时,框架1随弹性柱21向下运动,而顶出装置5的位置并未发生变化,因此顶出装置5中的顶出件14会将簇圈11中的蚕茧顶出;
2)上簇:
(1)首先将组装好的簇具清洁并消毒后晾干备用;将待用的簇具进行消毒,能够有效的防止簇具上的细菌等滋生,造成熟蚕感染疾病等;
(2)采用人工用手将熟蚕捉放到簇具上的簇笼4中,保证一个簇笼4中最多放置一只熟蚕,并保持簇具静止不动,使熟蚕在簇笼4中找到良好的结茧位置;通过人工将熟蚕进行上簇,能够节约上簇时间,并且保证簇笼4中的熟蚕数量不会超过一只,保证了熟蚕足够的结茧空间,并且能够合理利用每个簇笼4,增大了簇具的使用率;
(3)随时检查熟蚕的爬游情况,将爬离簇笼4的熟蚕或簇笼4中熟蚕的数量超过一只的其余熟蚕重新捉放至簇笼4中;通过检查防止部分熟蚕爬离簇笼4;3)出茧:
(1)待所有蚕均找到吐丝点进行吐丝后6天后,对簇笼4中进行观察,若体为棕黄色时可进行出茧;通过观察蚕体的颜色判断蚕茧的成熟度,保证了蚕茧的高质量;
(2)从框架1的上方两侧同时向下挤压框架1,保证两侧的压力相等,使框架1随弹性柱21的变形而向下移动,从而使顶出装置5从底部进入簇笼4中;通过向下挤压框架1,使与框架1固定连接的弹性柱21发生形变从而带动框架1向下运动,由于顶出装置5固定在固定装置16上,顶出件14不随框架1运动,当框架1向下移动时,顶出件14与簇圈1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当顶出件14进入到簇圈11的内部时,会将簇圈11中的蚕茧顶出;
(3)接着顶出件14将蚕茧从簇圈11中挤出,并在持续地挤压作用下,使簇笼4中的蚕茧全部移至簇条12的外侧;
(4)观察顶出件14将顶出的蚕茧的结构形态,若蚕茧受到挤压,立即将施加在框架1上的压力取消,调整后再次进行挤压;顶出装置5的作用可以分多次进行,由于存在部分蚕茧较大的情况,经过一次顶出不能够使这部分较大的蚕茧被顶出,若用力挤压弹性柱21,可能会对这部分较大的蚕茧造成损害,因此重复进行多次顶出,能够保证出茧的完整度和出茧率;
(5)待所有蚕茧均从簇笼4中挤出后,将簇具移至收茧装置的上方,使簇具倒置将蚕茧倒出后收集;能够将顶出的蚕茧统一收集,而不需要一个个采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框架1、安装板2和簇笼4为本装置簇具的主体,为熟蚕结茧提供空间,并且对产生的蚕茧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簇笼4与顶出装置5配合使用,通过顶出装置5的配合,能够使在簇笼4中的蚕茧向上方顶出,使蚕茧与簇笼4脱离,然后再通过将簇具倒置,将蚕茧统一收集,能够减少采茧工序时的人力物力成本,加快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的技术方案,具有较强的结构稳定性,能够增加整体结构的牢固度,保护了内部结构,有助于提高蚕茧的质量,簇笼4能够为熟蚕结茧提供足够的空间,充分保护了蚕茧,能够防止由于簇具因外力变形对蚕茧造成挤压,并且将顶出装置5与簇笼4连用,能够同时对多个簇笼4进行出茧工作,既能够保证蚕茧的完整度,又能加快出茧效率,提高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包括框架和安装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簇笼,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簇笼穿槽,所述簇笼固定安装在所述簇笼穿槽上,所述簇笼的底部设置有顶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均匀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两端均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加强筋交替设置,所述分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加强筋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高度为40-50mm,所述框架的短板上设置有安装穿孔,所述安装穿孔穿过所述通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为8-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簇笼包括簇条、簇圈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簇圈穿过所述固定块,所述簇圈安装在所述簇笼穿槽中,所述簇圈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尺寸不大于2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簇条安装在所述固定块上,每个所述固定块上至少设置有4条所述簇条,所述簇条高35-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顶出件、连通杆和固定装置,所述顶出件设置在所述簇笼穿槽的正下方,所述顶出件包括顶盘和顶杆,所述顶杆安装在所述顶盘的底部,所述顶盘的尺寸与所述簇笼穿槽的尺寸相匹配,所述顶盘上设置有切板,所述切板的高度为4-5mm,所述连通杆上设置有顶杆安装孔,所述顶杆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杆安装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装置上,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托盘、弹性柱和底板,所述弹性柱的底部安装在所述托盘上,所述弹性柱的上端穿过所述框架,所述弹性柱的顶端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托盘固定连接,所述连通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CN201920251316.6U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 Active CN210157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1316.6U CN210157875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51316.6U CN210157875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7875U true CN210157875U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86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51316.6U Active CN210157875U (zh) 2019-02-28 2019-02-28 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78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9249A (zh) * 2020-07-20 2020-10-23 安徽联丰制丝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煮茧的操作方法
CN115245151A (zh) * 2022-08-25 2022-10-28 湖州中江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桑蚕结茧用具以及养殖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9249A (zh) * 2020-07-20 2020-10-23 安徽联丰制丝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煮茧的操作方法
CN111809249B (zh) * 2020-07-20 2021-08-03 安徽联丰制丝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煮茧的操作方法
CN115245151A (zh) * 2022-08-25 2022-10-28 湖州中江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桑蚕结茧用具以及养殖装置
CN115245151B (zh) * 2022-08-25 2023-08-04 湖州中江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桑蚕结茧用具以及养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57875U (zh) 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
CN203952172U (zh) 用于桑蚕养殖的农业用具
CN203952171U (zh) 桑蚕作茧用农业生产用具
CN217986406U (zh) 一种全龄工厂化养殖中的六龄养蚕线
CN203952173U (zh) 农业生产用蚕梳
CN112278796A (zh) 一种多功能浮子上料系统
CN107494460B (zh) 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
US20210000093A1 (en) Bombyx mori hatching and young silkworm rearing frame
CN205431668U (zh) 一种蚕结茧蔟具
CN210008423U (zh) 一种自动摘茧装置
CN109208122B (zh) 羽绒分级收集系统
CN109699596A (zh) 一种便于出茧的簇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1066748B (zh) 一种用于工厂化养殖的采茧机及其采茧方法
CN105850785B (zh) 圆形中蜂活动巢框
CN107584533A (zh) 一种鱼豆腐裁切装置
CN209251454U (zh) 一种工厂化生产用简便方格簇具
CN111066738A (zh) 一种适用于工厂化养殖的框体逐个拆分方法
CN212212656U (zh) 一种挤压式桑蚕蒸煮饲料挤出装置
CN113994931A (zh) 一种全龄工厂化养蚕用多层式养殖框架
CN218700765U (zh) 一种塑料件收料机构
CN203233874U (zh) 人工巢脾
CN207314041U (zh) 一种自清洁纸塑模具
CN112438234A (zh) 一种高效全自动摘茧机
CN219330463U (zh) 一种垂直挂置式营茧簇具
CN113862794B (zh) 一种丝绸加工用蚕茧批量快速脱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