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94460B - 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94460B
CN107494460B CN201710934118.5A CN201710934118A CN107494460B CN 107494460 B CN107494460 B CN 107494460B CN 201710934118 A CN201710934118 A CN 201710934118A CN 107494460 B CN107494460 B CN 1074944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kworm
net
strip
mulberry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341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94460A (zh
Inventor
陈凤花
莫文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uanzhicub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ning Zhi Qiao Agricultur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ning Zhi Qiao Agricultur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ning Zhi Qiao Agricultur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341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944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94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4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94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94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01K67/04Silkwor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ponic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长方体形蚕室,所述蚕室沿其长度方向上下间隔水平设置两个搁置台,所述搁置台靠近门的一端面设有接砂槽,所述搁置台顶面等间隔设置多个环状凸起,沿环状凸起底面倾斜贯穿所述搁置台设有排砂管,排砂管连通环状凸起和接砂槽;S2,建多个蚕扁,所述蚕扁包括一体成型的顶部开口的矩形上腔体、倒置四棱台形过度腔、矩形下腔体,所述过度腔用于连通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本发明具有结合蚕体自身的生长规律,巧妙设置蚕扁和蚕室,达到蚕砂与蚕体快速分离减少了人工需要,自然淘汰病弱蚕体,且不影响蚕体的生长,省时省力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桑蚕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桑蚕,一种吐丝昆虫,以桑叶为食料,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主要用于织绸,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在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蚕的蛹、蛾和蚕粪也可以综合利用,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也可以作植物的养料。桑蚕属于寡食性昆虫,除喜食桑叶外,也能吃枯叶,榆树叶,蒲公英和莴苣叶等,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原料。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蚕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有着莫大的关系,其中,对于4眠5龄的桑蚕而言,1-3龄蚕称为小蚕,小蚕生长发育快,每次喂食桑叶都要结合扩座,现有技术中一般将蚕分割至更大的适宜空间的蚕扁,或者减少每个蚕扁养殖桑蚕的个数,操作繁琐,且由于每次眠前均需要把控好时间加网给桑进行眠前除砂,避免蚕砂带来的环境污染而导致蚕生长发育不良而体弱多病甚至死亡,眠前除砂增大劳动力的同时,不能够有效的将蚕砂和桑蚕在喂养的期间进行分离,又由于小蚕整个生长过程中,其自身体积不断变化,如何结合蚕体自身的生长规律避免给桑扩座过程中对蚕体不必要的移动,眠前快速除砂,且不影响蚕体的生长,同时省时省力减少劳动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其通过扣合组件的设置使扩座排砂均由单人快速操作完成,减少了人工需要,调控组件及攀爬网的设置为蚕桑的养殖提供一个自然选择病弱蚕体淘汰的机会,减少人工淘汰病弱蚕体的工作量,且在整个2-3龄的养殖期间,蚕砂与蚕体能够快速分离,避免蚕砂带来的环境污染而导致蚕体生长发育不良体弱多病甚至死亡。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长方体形蚕室,所述蚕室沿其长度方向上下间隔水平设置两个搁置台,所述搁置台靠近门的一端面设有接砂槽,所述搁置台顶面等间隔设置多个环状凸起,沿环状凸起底面倾斜贯穿所述搁置台设有排砂管,排砂管连通环状凸起和接砂槽;
S2,建多个蚕扁,所述蚕扁包括一体成型的顶部开口的矩形上腔体、倒置四棱台形过度腔、矩形下腔体,所述过度腔用于连通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
其中,所述下腔体底面倾斜向下缩合形成的排砂口,所述下腔体内位于排砂口上上下间隔设置两个调孔组件,所述调孔组件包括周向抵接于所述下腔体内侧壁的第一框体、沿所述第一框体长度方向间隔铰接于其顶面的多个条状顶网、及沿所述第一框体宽度方向间隔铰接于其底面的多个条状底网,所述条状顶网和所述条状底网均包括第二框体、沿所述第二框体长度方向设于第二框体内的多条平行网线,多个条状顶网的第二框体活动端沿第一框体长度方向、及多个条状底网的第二框体活动端沿第一框体宽度方向均活动连接有抽拉杆,以分别拉动抽拉杆,带动多个条状顶网、多个条状底网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0-90°,所述下腔体侧壁具有使所述抽拉杆水平穿过的条状孔,所述条状孔内周向覆设橡胶圈,以使所述抽拉杆密封穿过并固定,位于下方的调孔组件任意相邻两条网线间的距离不大于0.5mm,位于上方的调孔组件条状顶网任意相邻两条网线间的距离为10-12mm,位于上方的调孔组件条状底网任意相邻两条网线间的距离为5-6mm,两个调孔组件的第一框体间的距离为20-22mm;
所述过度腔顶面覆设扣合组件,所述过度腔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8°,所述扣合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框体正上方的攀爬网、沿所述攀爬网外周向依次扩展设置的扣合框、及扣合于扣合框内的扣合网。
优选的是,所述攀爬网包括具有边长为22-25mm的矩形网格的网体、竖直向下设于网体节点处长度为30-40mm攀爬杆,所述攀爬杆为弹性橡胶杆。
优选的是,所述扣合框包括沿所述攀爬网为中心向外依次扩展的多个回形框,每个回形框包括口形框,所述口形框的周向竖直向下相对设置弧形弹片,相邻两弧形弹片抵接,所述扣合网周向设置安装片,向下按压扣合网,以使安装片扣合于弧形弹片间,所述扣合网具有边长为22-25mm的矩形网格。
优选的是,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龄蚕养殖:将蚕扁所述排砂口与所述环状凸起一一对应放置于所述搁置台,以使蚕扁与所述接砂槽连通,每个排砂管远离所述环状凸起的一端密封塞设有塞子,调节室内温度为28℃,抽拉位于下方调孔组件的抽拉杆,带动多个条状顶网、多个条状底网水平设置,选取自顶芽数下第三片桑叶切成边长为4-5mm的小方块桑叶,小方块桑叶铺设于位于下方的调孔组件上,放入待养殖蚕体,盖上塑料膜,喂养至蚕体出现1眠特性,抽拉位于上方的调孔组件条状顶网的抽拉杆,以使该条状顶网与水平面间夹角为0°,桑叶切成边长为18-20mm的中方块桑叶,铺设于该调孔组件上,抽拉该调孔组件条状底网的抽拉杆,以使条状底网倾斜设置,待存活蚕体完全攀爬至该调孔组件上,抽拉该调孔组件条状底网的抽拉杆,以使条状底网与水平面间夹角为0°,而后抽拉位于下方调孔组件的抽拉杆,以使其条状顶网和条状底网垂直设置,排除蚕砂;
S4,2龄蚕养殖,当蚕体出现1眠眠起特性时,调节室内温度为27℃,选取自顶芽数下第四片桑叶切成大于25mm的大方块桑叶,盖上塑料膜,喂养至蚕体出现2眠特性,打开塞子,排除蚕扁内蚕砂;
S5,3龄蚕养殖,当蚕体出现2眠眠起特性时,调节室内温度为25℃,选取自顶芽数下第五片桑叶,盖上塑料膜,喂养至蚕体出现3眠特性;
其中,2龄蚕和3龄蚕每次给桑叶前,按照每个蚕体活动空间不小于其自身体积2倍将扣合网扣合于扣合框内进行扩座。
优选的是,整个喂养过程中每天喂养4次,给食时间分别为上午7:00-7:30、中午11:00-11:30、下午16:00-16:30、晚上22:00-22:30,眠中不进行喂养。
优选的是,所述蚕室高度为1.9-2.0m,位于下方的搁置台的底面距离蚕室底面的高度为0.4-0.5m,位于上方的搁置台至所述蚕室顶面的距离与同一侧位于下方的搁置台至所述蚕室顶面的距离比为1:2。
优选的是,所述接砂槽底面倾斜向下形成缺口,位于上方的接砂槽的缺口竖直向下连通一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底端的距离地面的高度低于位于下方的接砂槽顶面的高度,位于下方的接砂槽的缺口下方设置一接砂框。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蚕室的搭建通过高度和搁置台的设置,合理利用空间,且方便操作员操作,蚕扁排砂口、蚕室内接砂槽和排砂管的设置,能够有效并快速的将蚕扁内的蚕砂聚集排出,方便快捷;
第二、蚕扁壳体内调孔组件、扣合组件的设置结合了蚕体自身的生长规律,不影响蚕体的生长的同时,使扩座排砂均由单人快速操作完成,减少了人工需要,为蚕桑的养殖提供一个自然选择病弱蚕体淘汰的机会,减少人工淘汰病弱蚕体的工作量,且在整个2-3龄的养殖期间,蚕砂与蚕体能够快速分离,避免蚕砂带来的环境污染而导致蚕体生长发育不良体弱多病甚至死亡。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蚕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蚕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扣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调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弧形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扣合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长方体形蚕室1,所述蚕室1沿其长度方向上下间隔水平设置两个搁置台10,所述搁置台1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面设有接砂槽11,所述搁置台10顶面沿其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多个环状凸起12,沿所述搁置台10位于环状凸起12内底面倾斜贯穿所述搁置台10设有排砂管13,排砂管13连通环状凸起12和接砂槽11,所述接砂槽11底面倾斜向下形成缺口14,位于上方的接砂槽11的缺口14竖直向下连通一导流管15,所述导流管15底端的距离地面的高度低于位于下方的接砂槽11顶面的高度,位于下方的接砂槽11的缺口14下方设置一接砂框16,所述蚕室1高度为1.95m,位于下方的搁置台10的底面距离蚕室1底面的高度为0.45m,位于上方的搁置台10至所述蚕室1顶面的距离与同一侧位于下方的搁置台10至所述蚕室1顶面的距离比为1:2;
S2,建多个蚕扁2,所述蚕扁2包括一体成型的顶部开口的矩形上腔体3、倒置四棱台形过度腔4、矩形下腔体6,所述过度腔4用于连通所述上腔体3和所述下腔体6,其中,所述下腔体6底面倾斜向下缩合形成的排砂口60,所述下腔体6内位于排砂口60上方上下间隔设置两个调孔组件61,所述调孔组件61包括周向抵接于所述下腔体6内侧壁的第一框体62、沿所述第一框体62长度方向间隔铰接于其顶面的多个条状顶网63、及沿所述第一框体62宽度方向间隔铰接于其底面的多个条状底网64,所述条状顶网63和所述条状底网64均包括第二框体65、及沿所述第二框体65长度方向设于第二框体65内的多条平行网线,多个条状顶网63的第二框体65活动端沿第一框体62长度方向、及多个条状底网64的第二框体65活动端沿第一框体62宽度方向均活动连接有抽拉杆66,以分别拉动抽拉杆66,带动多个条状顶网63、多个条状底网64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0-90°,所述下腔体6侧壁具有使所述抽拉杆66水平穿过的条状孔,所述条状孔内周向覆设橡胶圈,以使所述抽拉杆66密封穿过并固定,固定是指通过橡胶圈与抽拉杆66间的抵接的摩擦力控制,该摩擦力能够控制抽拉杆66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条状孔固定不动,当外力作用于抽拉杆66时,抽拉杆66可移动,位于下方的调孔组件61任意相邻两条网线间的距离为0.45mm,位于上方的调孔组件61条状顶网63任意相邻两条网线间的距离为11mm,位于上方的调孔组件61条状底网64任意相邻两条网线间的距离为6mm,两个调孔组件61的第一框体间的距离为22mm;
所述过度腔4顶面覆设扣合组件5,所述过度腔4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所述扣合组件5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框体65正上方的攀爬网50、沿所述攀爬网50外周向依次扩展设置的扣合框51、及扣合于扣合框51内的扣合网52,扣合网52与扣合框51之间的扣合作用类似于铝扣板的扣合;
所述攀爬网50包括具有边长为25mm的矩形网格的网体500、竖直向下设于网体500节点处长度为35mm攀爬杆501,所述攀爬杆501为弹性橡胶杆;
所述扣合框51包括沿所述攀爬网50为中心向外依次扩展的多个回形框510,每个回形框510包括口形框511,所述口形框511的周向竖直向下相对设置弧形弹片512,相邻两弧形弹片512抵接,所述扣合网52周向设置安装片520,向下按压扣合网52,以使安装片520扣合于弧形弹片512间,所述扣合网52具有边长为25mm的矩形网格;
S3,1龄蚕养殖:将蚕扁2所述排砂口60与所述环状凸起12一一对应放置于所述搁置台10,以使蚕扁2与所述接砂槽11连通,每个排砂管13远离所述环状凸起12的一端密封塞设有塞子,调节室内温度为28℃,抽拉位于下方调孔组件61的抽拉杆66,带动多个条状顶网63、多个条状底网64水平设置,选取自顶芽数下第三片桑叶切成边长为4-5mm范围内的小方块桑叶,小方块桑叶铺设于位于下方的调孔组件61上,放入待养殖蚕体,盖上塑料膜,喂养至蚕体出现1眠特性,抽拉位于上方的调孔组件61条状顶网63的抽拉杆66,以使该条状顶网63与水平面间夹角为0°,桑叶切成边长为18-20mm范围内的中方块桑叶,铺设于该调孔组件61上,抽拉该调孔组件61条状底网64的抽拉杆66,以使条状底网64倾斜设置,待存活蚕体完全攀爬至该调孔组件上,抽拉该调孔组件61条状底网64的抽拉杆66,以使条状底网64与水平面间夹角为0°,而后抽拉位于下方调孔组件61的抽拉杆66,以使其条状顶网63和条状底网64垂直设置,排除蚕砂;
S4,2龄蚕养殖,当蚕体出现1眠眠起特性时,调节室内温度为27℃,选取自顶芽数下第四片桑叶切成大于25mm的大方块桑叶,盖上塑料膜,喂养至蚕体出现2眠特性,打开塞子,排除蚕扁2内蚕砂;
S5,3龄蚕养殖,当蚕体出现2眠眠起特性时,调节室内温度为25℃,选取自顶芽数下第五片桑叶,盖上塑料膜,喂养至蚕体出现3眠特性;
其中,2龄蚕和3龄蚕每次给桑叶前,按照每个蚕体活动空间不小于其自身体积2倍将扣合网52扣合于扣合框51内进行扩座,一次可以进行周向一圈的扩座,也可以选择一圈中部分扩座;
整个喂养过程中每天喂养4次,给食时间分别为上午7:00-7:30、中午11:00-11:30、下午16:00-16:30、晚上22:00-22:30,眠中不进行喂养。
<实施例2>
如图1-6所示,一种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长方体形蚕室1,所述蚕室1沿其长度方向上下间隔水平设置两个搁置台10,所述搁置台1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面设有接砂槽11,所述搁置台10顶面沿其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多个环状凸起12,沿所述搁置台10位于环状凸起12内底面倾斜贯穿所述搁置台10设有排砂管13,排砂管13连通环状凸起12和接砂槽11,所述接砂槽11底面倾斜向下形成缺口14,位于上方的接砂槽11的缺口14竖直向下连通一导流管15,所述导流管15底端的距离地面的高度低于位于下方的接砂槽11顶面的高度,位于下方的接砂槽11的缺口14下方设置一接砂框16,所述蚕室1高度为1.9m,位于下方的搁置台10的底面距离蚕室1底面的高度为0.4m,位于上方的搁置台10至所述蚕室1顶面的距离与同一侧位于下方的搁置台10至所述蚕室1顶面的距离比为1:2;
S2,建多个蚕扁2,所述蚕扁2包括一体成型的顶部开口的矩形上腔体3、倒置四棱台形过度腔4、矩形下腔体6,所述过度腔4用于连通所述上腔体3和所述下腔体6,其中,所述下腔体6底面倾斜向下缩合形成的排砂口60,所述下腔体6内位于排砂口60上方上下间隔设置两个调孔组件61,所述调孔组件61包括周向抵接于所述下腔体6内侧壁的第一框体62、沿所述第一框体62长度方向间隔铰接于其顶面的多个条状顶网63、及沿所述第一框体62宽度方向间隔铰接于其底面的多个条状底网64,所述条状顶网63和所述条状底网64均包括第二框体65、及沿所述第二框体65长度方向设于第二框体65内的多条平行网线,多个条状顶网63的第二框体65活动端沿第一框体62长度方向、及多个条状底网64的第二框体65活动端沿第一框体62宽度方向均活动连接有抽拉杆66,以分别拉动抽拉杆66,带动多个条状顶网63、多个条状底网64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0-90°,所述下腔体6侧壁具有使所述抽拉杆66水平穿过的条状孔,所述条状孔内周向覆设橡胶圈,以使所述抽拉杆66密封穿过并固定,固定是指通过橡胶圈与抽拉杆66间的抵接的摩擦力控制,该摩擦力能够控制抽拉杆66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相对于条状孔固定不动,当外力作用于抽拉杆66时,抽拉杆66可移动,位于下方的调孔组件61任意相邻两条网线间的距离为0.45mm,位于上方的调孔组件61条状顶网63任意相邻两条网线间的距离为12mm,位于上方的调孔组件61条状底网64任意相邻两条网线间的距离为5mm,两个调孔组件61的第一框体间的距离为20mm;
所述过度腔4顶面覆设扣合组件5,所述过度腔4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所述扣合组件5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框体65正上方的攀爬网50、沿所述攀爬网50外周向依次扩展设置的扣合框51、及扣合于扣合框51内的扣合网52,扣合网52与扣合框51之间的扣合作用类似于铝扣板的扣合;
所述攀爬网50包括具有边长为22mm的矩形网格的网体500、竖直向下设于网体500节点处长度为30mm攀爬杆501,所述攀爬杆501为弹性橡胶杆;
所述扣合框51包括沿所述攀爬网50为中心向外依次扩展的多个回形框510,每个回形框510包括口形框511,所述口形框511的周向竖直向下相对设置弧形弹片512,相邻两弧形弹片512抵接,所述扣合网52周向设置安装片520,向下按压扣合网52,以使安装片520扣合于弧形弹片512间,所述扣合网52具有边长为22mm的矩形网格;
S3,1龄蚕养殖:将蚕扁2所述排砂口60与所述环状凸起12一一对应放置于所述搁置台10,以使蚕扁2与所述接砂槽11连通,每个排砂管13远离所述环状凸起12的一端密封塞设有塞子,调节室内温度为28℃,抽拉位于下方调孔组件61的抽拉杆66,带动多个条状顶网63、多个条状底网64水平设置,选取自顶芽数下第三片桑叶切成边长为4-5mm范围内的小方块桑叶,小方块桑叶铺设于位于下方的调孔组件61上,放入待养殖蚕体,盖上塑料膜,喂养至蚕体出现1眠特性,抽拉位于上方的调孔组件61条状顶网63的抽拉杆66,以使该条状顶网63与水平面间夹角为0°,桑叶切成边长为18-20mm范围内的中方块桑叶,铺设于该调孔组件61上,抽拉该调孔组件61条状底网64的抽拉杆66,以使条状底网64倾斜设置,待存活蚕体完全攀爬至该调孔组件上,抽拉该调孔组件61条状底网64的抽拉杆66,以使条状底网64与水平面间夹角为0°,而后抽拉位于下方调孔组件61的抽拉杆66,以使其条状顶网63和条状底网64垂直设置,排除蚕砂;
S4,2龄蚕养殖,当蚕体出现1眠眠起特性时,调节室内温度为27℃,选取自顶芽数下第四片桑叶切成大于25mm的大方块桑叶,盖上塑料膜,喂养至蚕体出现2眠特性,打开塞子,排除蚕扁2内蚕砂;
S5,3龄蚕养殖,当蚕体出现2眠眠起特性时,调节室内温度为25℃,选取自顶芽数下第五片桑叶,盖上塑料膜,喂养至蚕体出现3眠特性;
其中,2龄蚕和3龄蚕每次给桑叶前,按照每个蚕体活动空间不小于其自身体积2倍将扣合网52扣合于扣合框51内进行扩座,一次可以进行周向一圈的扩座,也可以选择一圈中部分扩座;
整个喂养过程中每天喂养4次,给食时间分别为上午7:00-7:30、中午11:00-11:30、下午16:00-16:30、晚上22:00-22:30,眠中不进行喂养。
上述事实例1和实施例2中,蚕体的眠包括眠前、眠中、及眠起,其中,1眠特性、2眠特性、和3眠特性均为蚕体的体色变为白色,身体缩短,体表紧张发量,1眠眠起特性、2眠眠起特性、和3眠眠起特性均为蜕皮,头部有灰白色转为淡褐色,头部相较之前明显变大,出现爬动寻食的状态。
<对比例1>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蚕室1内设置搁置台10不设置接砂槽11,使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蚕扁2、蚕网进行养蚕,整个喂养过程按照蚕体的生长规律(4眠5龄)进行如实施例1相同的桑叶喂养方式(喂养时间、喂养桑叶大小、喂养量等相同)。
<养殖结果检测>
1:收蚁后获得的蚕蚁进行称重,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养殖三组,分别为组A、组B、组C,按照对比例1的方式养殖三组,分别为组D、组E、组F,每组分别养殖0.5g的蚁量,发现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进行桑蚕的养殖,相对于对比例1而言大大的减少了人工需要,扩座排砂均可由单人快速操作完成,且由于在整个2-3龄的养殖期间,蚕砂与蚕体通过攀爬网的设置,能够快速分离,避免蚕砂带来的环境污染而导致蚕生长发育不良而体弱多病甚至死亡,同时,1眠前蚕体由位于下方的调控组件移动至位于上方的调控组件,及由位于上方的调孔组件移动至攀爬网,为蚕桑的养殖提供一个自然选择病弱蚕体淘汰的机会,减少人工淘汰病弱蚕体的工作量。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长方体形蚕室,所述蚕室沿其长度方向上下间隔水平设置两个搁置台,所述搁置台靠近门的一端面设有接砂槽,所述搁置台顶面等间隔设置多个环状凸起,沿环状凸起底面倾斜贯穿所述搁置台设有排砂管,排砂管连通环状凸起和接砂槽;
S2,建多个蚕匾,所述蚕匾包括一体成型的顶部开口的矩形上腔体、倒置四棱台形过度腔、矩形下腔体,所述过度腔用于连通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
其中,所述下腔体底面倾斜向下缩合形成的排砂口,所述下腔体内位于排砂口上上下间隔设置两个调孔组件,所述调孔组件包括周向抵接于所述下腔体内侧壁的第一框体、沿所述第一框体长度方向间隔铰接于其顶面的多个条状顶网、及沿所述第一框体宽度方向间隔铰接于其底面的多个条状底网,所述条状顶网和所述条状底网均包括第二框体、沿所述第二框体长度方向设于第二框体内的多条平行网线,多个条状顶网的第二框体活动端沿第一框体长度方向、及多个条状底网的第二框体活动端沿第一框体宽度方向均活动连接有抽拉杆,以分别拉动抽拉杆,带动多个条状顶网、多个条状底网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呈0-90°设置,所述下腔体侧壁具有使所述抽拉杆水平穿过的条状孔,所述条状孔内周向覆设橡胶圈,以使所述抽拉杆密封穿过并固定,位于下方的调孔组件任意相邻且平行的两条平行网线间的距离不大于0.5mm,位于上方的调孔组件条状顶网任意相邻两条网线间的距离为10-12mm,位于上方的调孔组件条状底网任意相邻两条网线间的距离为5-6mm,两个调孔组件的第一框体间的距离为20-22mm;
所述过度腔顶面覆设扣合组件,所述过度腔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8°,所述扣合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框体正上方的攀爬网、沿所述攀爬网外周向依次扩展设置的扣合框、及扣合于扣合框内的扣合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网包括具有边长为22-25mm的矩形网格的网体、竖直向下设于网体节点处长度为30-40mm攀爬杆,所述攀爬杆为弹性橡胶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框包括沿所述攀爬网为中心向外依次扩展的多个回形框,每个回形框包括口形框,所述口形框的周向竖直向下相对设置弧形弹片,相邻两弧形弹片抵接,所述扣合网周向设置安装片,向下按压扣合网,以使安装片扣合于弧形弹片间,所述扣合网具有边长为22-25mm的矩形网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龄蚕养殖:将蚕匾所述排砂口与所述环状凸起一一对应放置于所述搁置台,以使蚕匾与所述接砂槽连通,每个排砂管远离所述环状凸起的一端密封塞设有塞子,调节室内温度为28℃,抽拉位于下方调孔组件的抽拉杆,带动多个条状顶网、多个条状底网水平设置,选取自顶芽数下第三片桑叶切成边长为4-5mm的小方块桑叶,小方块桑叶铺设于位于下方的调孔组件上,放入待养殖蚕体,盖上塑料膜,喂养至蚕体出现1眠特性,抽拉位于上方的调孔组件条状顶网的抽拉杆,以使该条状顶网与水平面间夹角为0°,桑叶切成边长为18-20mm的中方块桑叶,铺设于该调孔组件上,抽拉该调孔组件条状底网的抽拉杆,以使条状底网倾斜设置,待存活蚕体完全攀爬至该调孔组件上,抽拉该调孔组件条状底网的抽拉杆,以使条状底网与水平面间夹角为0°,而后抽拉位于下方调孔组件的抽拉杆,以使其条状顶网和条状底网垂直设置,排除蚕砂;
S4,2龄蚕养殖,当蚕体出现1眠眠起特性时,调节室内温度为27℃,选取自顶芽数下第四片桑叶切成大于25mm的大方块桑叶,盖上塑料膜,喂养至蚕体出现2眠特性,打开塞子,排除蚕匾内蚕砂;
S5,3龄蚕养殖,当蚕体出现2眠眠起特性时,调节室内温度为25℃,选取自顶芽数下第五片桑叶,盖上塑料膜,喂养至蚕体出现3眠特性;
其中,2龄蚕和3龄蚕每次给桑叶前,按照每个蚕体活动空间不小于其自身体积2倍将扣合网扣合于扣合框内进行扩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喂养过程中每天喂养4次,给食时间分别为上午7:00-7:30、中午11:00-11:30、下午16:00-16:30、晚上22:00-22:30,眠中不进行喂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蚕室高度为1.9-2.0m,位于下方的搁置台的底面距离蚕室底面的高度为0.4-0.5m,位于上方的搁置台至所述蚕室顶面的距离与同一侧位于下方的搁置台至所述蚕室顶面的距离比为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砂槽底面倾斜向下形成缺口,位于上方的接砂槽的缺口竖直向下连通一导流管,所述导流管底端的距离地面的高度低于位于下方的接砂槽顶面的高度,位于下方的接砂槽的缺口下方设置一接砂框。
CN201710934118.5A 2017-10-10 2017-10-10 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 Active CN107494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4118.5A CN107494460B (zh) 2017-10-10 2017-10-10 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34118.5A CN107494460B (zh) 2017-10-10 2017-10-10 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4460A CN107494460A (zh) 2017-12-22
CN107494460B true CN107494460B (zh) 2019-12-10

Family

ID=60700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34118.5A Active CN107494460B (zh) 2017-10-10 2017-10-10 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944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78791A1 (zh) * 2018-03-21 2019-09-26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家蚕收蚁及小蚕饲育框
CN117243191B (zh) * 2023-11-15 2024-01-23 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一种快速扩座的蚕盘及养蚕方法
CN117223686B (zh) * 2023-11-15 2024-01-23 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一种扩座除砂一体化蚕盘及养蚕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67865Y (zh) * 2006-02-07 2007-02-14 贵州省蚕业研究所 一种家蚕网蔟具
CN203851634U (zh) * 2014-04-23 2014-10-01 胡文龙 多功能蚕具
CN206196721U (zh) * 2016-11-25 2017-05-3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一种家蚕饲育装置
CN107125213A (zh) * 2017-06-22 2017-09-05 周卫阳 一种新型除沙蚕匾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67865Y (zh) * 2006-02-07 2007-02-14 贵州省蚕业研究所 一种家蚕网蔟具
CN203851634U (zh) * 2014-04-23 2014-10-01 胡文龙 多功能蚕具
CN206196721U (zh) * 2016-11-25 2017-05-3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一种家蚕饲育装置
CN107125213A (zh) * 2017-06-22 2017-09-05 周卫阳 一种新型除沙蚕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94460A (zh) 2017-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0896B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一体化装置和养殖方法
CN107494460B (zh) 给桑扩座一体化的小蚕养殖方法
CN100388884C (zh) 一种蒲螨繁育方法及其蒲螨培养器
CN205695098U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一体化装置
CN107683828B (zh) 一种自残性昆虫饲养与采卵方法
CN104521806B (zh) 一种可传粉45天的蜂群培育方法及授粉蜂群饲养装置
CN104585076B (zh) 一种多王多箱多室养蜂模式
CN109258578A (zh) 一种异色瓢虫幼虫室内工厂化饲养的方法
CN111328770B (zh) 一种长尾潜蝇茧蜂的室内规模化繁育方法
KR20150076572A (ko) 지네 대량 사육 장치
CN110074063B (zh) 黄喙蜾蠃远程观察和繁殖装置及方法
CN111543400A (zh) 一种用于家蚕种质资源培育保护的设备及方法
CN107535440B (zh) 降低劳动强度的桑蚕人工养殖方法
CN107484724B (zh) 可快速除蚕砂的桑蚕养殖方法
CN211268215U (zh) 雄蜂蛹室内养殖系统
Giejdasz et al. Effect of Temperature Treatment during Development of L., on Mortality, Emergence and Longevity of Adults
CN111183960A (zh) 一种提高蠋蝽产卵量及蠋蝽卵收集方法
CN114521537B (zh) 一种蠋蝽滞育诱导方法及长期储藏方法
CN106614399B (zh) 一种组合式胡蜂养殖大棚
CN106472431B (zh) 一种日本刀角瓢虫蛹的收集方法与日本刀角瓢虫人工大规模繁殖方法
CN105850785B (zh) 圆形中蜂活动巢框
CN109362651B (zh) 一种收集大蜡螟虫卵的装置及方法
CN107494461B (zh) 桑蚕养殖方法
CN114698602A (zh) 一种利用大蜡螟饲养蜾蠃的方法
CN210869465U (zh) 一种黄喙蜾蠃远程观察和繁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4

Address after: 315012 room 1025, Liyuan North Road, Haishu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China, 755

Patentee after: Ningbo yuanzhicube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11, No.212, Renmin East Road, Xingning District,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NANNING ZHIQIAO AGRICULTUR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