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4114U - 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4114U
CN210154114U CN201920745884.1U CN201920745884U CN210154114U CN 210154114 U CN210154114 U CN 210154114U CN 201920745884 U CN201920745884 U CN 201920745884U CN 210154114 U CN210154114 U CN 210154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rotating cylinder
heliostat
horizontal
c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458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健日
兰宝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yan Zhika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yan Zhika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yan Zhika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yan Zhika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458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4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4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41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Landscapes

  • Mounting And Adjusting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包括立柱、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用于将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转动设置于立柱上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竖直套筒、水平套筒、设于立柱顶端的立柱转筒,竖直套筒转动套设于立柱转筒上,水平套筒固定于竖直套筒的顶端,水平套筒通过螺栓转动设置于立柱转筒的顶端,立柱转筒与水平套筒之间设有第一铜套;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分别与水平套筒两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既能绕立柱旋转又能绕水平套筒翻转,机械架构紧凑,强度高,具有较高的承重能力和较强的抗倾覆能力。并且,将横梁分成(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两段转动连接于水平套筒的两端,降低了横梁的加工及安装难度。

Description

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热发电用定日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定日镜是太阳能热发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太阳光反射后聚集到电站的接收塔上。现有技术的定日镜跟踪系统,主要包括定日镜、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和支撑装置。当前,在定日镜的旋转支撑结构中,通常是利用铰接支架配合回转支承的旋转机构,对定日镜进行多方位的旋转支撑。该旋转机构的机械结构强度较低,竖直方向承重能力有限,而定日镜的整体重量一般较重,导致定日镜在旋转跟踪太阳的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尤其是在风力较大等恶劣气候环境下,定日镜容易发生倾覆侧翻,造成定日镜损坏而影响定日镜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定日镜旋转支撑结构,竖直方向承重能力有限,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倾覆侧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包括立柱、用于支撑并固定反射镜安装架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转动设置于所述立柱上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套筒、竖直设置的竖直套筒、设置于所述立柱顶端并沿所述立柱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立柱转筒,所述竖直套筒转动套设于所述立柱转筒上,所述水平套筒固定于所述竖直套筒的顶端,所述水平套筒通过螺栓与所述立柱转筒的顶端转动相连,所述立柱转筒的顶端面与所述水平套筒的外侧壁之间设有第一铜套,且所述第一铜套套设于所述螺栓上;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水平套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水平套筒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横梁转动连接于所述水平套筒上的第一旋转筒、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横梁转动连接于所述水平套筒上的第二旋转筒,所述第一旋转筒和所述第二旋转筒分别由所述水平套筒的两端端口转动插装于所述水平套筒内,且所述第一旋转筒与所述第一横梁相连,所述第二旋转筒与所述第二横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套筒内设有用于旋转支撑所述第一旋转筒的第二铜套,所述第二铜套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筒的外侧端部,且所述水平套筒内设有用于旋转支撑所述第二旋转筒的第三铜套,所述第三铜套套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筒的外侧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套筒的内侧壁的一端凸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二铜套的外周面支撑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且所述水平套筒的内侧壁的另一端凸设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三铜套的外周面支撑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筒的内侧端部与所述第二旋转筒的内侧端部相连,所述第一旋转筒与所述第二旋转筒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旋转筒与所述第二旋转筒旋转角度的调节柄,所述水平套筒上开设有用于引导所述调节柄移动调节的导向槽孔。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转筒的顶端面上设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轴孔,所述立柱转筒的顶端面设有环绕所述轴孔的轴套管,所述水平套筒上对应设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穿过孔,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穿过孔、所述轴套管和所述轴孔并转动设置于所述轴套管中,所述第一铜套套设于所述轴套管的外周上,所述轴套管伸入所述穿过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铜套包括圆铜套和由所述圆铜套一端沿该圆铜套径向向外延伸的铜环,所述圆铜套套设于所述轴套管上,所述铜环设于所述立柱转筒与所述水平套筒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套筒上于所述立柱转筒中部对应位置向外凸设有凸台,所述穿过孔设于所述凸台上,所述铜环置于所述凸台与所述立柱转筒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套筒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螺栓的螺帽的容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套筒的内侧壁上沿所述竖直套筒的轴向间隔开设有若干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在立柱的顶端设置有立柱转筒,于竖直面上分别水平与竖直设置的水平套筒与竖直套筒相互连接形成具有三个连接端口的“三通”连接件,并将竖直套筒转动套装于立柱转筒上,利用螺栓将水平套筒转动设置于立柱转筒的顶端,再在立柱转筒的顶端面与水平套筒的外侧壁之间设有第一铜套,通过自润滑的第一铜套将水平套筒可旋转地支撑于立柱转筒的顶端面上,增强了竖直方向(轴向)的承重能力。则在使用时,将支撑反光镜安装架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分别转动安装于水平套筒的两端,再将反光镜安装支架支撑于并固定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在通过自润滑的第一铜套与螺栓的配合作用下,实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带动反光镜安装架,既能绕立柱进行旋转又能绕水平套筒进行翻转,还可以利用第一铜套增强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承重能力。该旋转机构机械架构牢固强度高,旋转转动时稳定可靠性良好,并且具有较高的承重能力和较强的抗倾覆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的连接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1-立柱;2-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连接组件;41-水平套筒;411-第一环形凸起;412-第二环形凸起;413-导向槽孔;414-容置槽;415-凸台;416-穿过孔;42-竖直套筒;421-环形凹槽;43-螺栓;431-螺帽;432-锁紧螺母;44-第一旋转筒;45-第二旋转筒;5-立柱转筒;51-轴套管;6-第一铜套;61-圆铜套;62-铜环;7-第二铜套;8-第三铜套;9-调节柄;10-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包括立柱1、用于支撑并固定反射镜安装架(图中未示出)的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旋转机构还包括用于将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转动设置于立柱1上的连接组件4,以通过连接组件4分别将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转动连接于立柱1上,实现旋转机构对反光镜安装架上的反光镜起到旋转支撑作用。其中,连接组件4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套筒41、竖直设置的竖直套筒42、设置于立柱1顶端并沿立柱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立柱转筒5,竖直套筒42转动套设于立柱转筒5上,水平套筒41固定于竖直套筒42的顶端,水平套筒41通过螺栓43与立柱转筒5的顶端转动相连,从而于竖直面上形成一个具有三个连接端口的“三通”连接件,并且水平套筒41通过螺栓43与立柱转筒5的顶端转动相连,竖直套筒42转动套设于立柱转筒5上,在增强了该旋转机构竖直方向(轴向)的承重能力的同时,还防止了旋转支撑于该旋转机构上的固定反射镜安装架(图中未示出)在旋转时发生翻转倾覆。而且,立柱转筒5的顶端面与水平套筒41的外侧壁之间设有第一铜套6,且第一铜套6套设于螺栓43上;第一横梁2与水平套筒4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横梁3与水平套筒4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由于第一铜套6的设置,在保证了立柱转筒5与水平套筒41之间转动的顺畅灵活性的同时,还可以克服回转支承在竖直方向(轴向)的承重能力不足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立柱1的顶端设置有立柱转筒5,于竖直面上分别水平与竖直设置的水平套筒41与竖直套筒42相互连接形成具有三个连接端口的“三通”连接件,并将竖直套筒42转动套装于立柱转筒5上,利用螺栓43将水平套筒41转动设置于立柱转筒5的顶端,再在立柱转筒5的顶端面与水平套筒41的外侧壁之间设有第一铜套6,通过自润滑的第一铜套6将水平套筒41可旋转地支撑于立柱转筒5的顶端面上,增强了竖直方向(轴向)的承重能力。则在使用时,将支撑反光镜安装架的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分别转动安装于水平套筒41的两端,再将反光镜安装支架支撑于并固定于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上,在通过自润滑的第一铜套6与螺栓43的配合作用下,实现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带动反光镜安装架,既能绕立柱1进行平面旋转又能绕水平套筒41进行平面翻转的同时,还可以利用第一铜套6增强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的承重能力。该旋转机构机械架构牢固强度高,旋转转动时稳定可靠性良好,并且具有较大的承重能力和较强的抗倾覆能力,从而克服回转支承竖直方向(轴向)承重能力有限及容易发生翻转倾覆的缺陷,尤其适合在风力较大等恶劣气候环境下对定日镜进行旋转支撑。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将横梁分成(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两段转动连接于水平套筒的两端,降低了横梁的加工安装难度,从而有效克服了当前横梁加工安装难度大的问题。
具体地,水平设置的水平套筒41与竖直设置的竖直套筒42采用球墨铸铁一体成型制作或者采用钢材焊接成型,并且竖直套筒42与水平套筒41轴向方向的中部位置连接,以使水平设置的水平套筒41与竖直设置的竖直套筒42形成一个具有三个连接端口的“三通”连接件,并增强“三通”连接件结构的稳固性。
具体地,立柱转筒5与立柱1采用大螺栓件连接,以增强立柱转筒5与立柱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从而使转动安装于立柱转筒5上的“三通”连接件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
具体地,螺栓43上设有用于防止螺栓43松脱的锁紧螺母432,螺栓43的另一端设有与锁紧螺母432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水平套筒41通过螺栓43转动设置于立柱转筒5上,锁紧螺母432可有效防止螺栓43的松脱,并且可利用螺帽431对水平套管进行抵压,在定日镜处于倾斜状态或者风力较大的情况下,由于螺帽431与锁紧螺母432的配合,将水平套管稳定地转动连接于立柱转筒5的顶端,并通过螺帽431的阻挡限定作用,从而避免了定日镜的反光镜在倾斜使用时容易发生倾覆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组件4还包括用于将第一横梁2转动连接于水平套筒41上的第一旋转筒44、以及用于将第二横梁3转动连接于水平套筒41上的第二旋转筒45,第一旋转筒44和第二旋转筒45分别由水平套筒41的两端端口转动插装于水平套筒41内,且第一旋转筒44与第一横梁2相连,第二旋转筒45与第二横梁3相连。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水平套筒41内设有第一旋转筒44和第二旋转筒45,分别通过第一旋转筒44和第二旋转筒45将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可旋转转动地设置于水平套筒41的两端,增强了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绕水平套筒41翻转的灵活顺畅性,方便安装于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上的反光镜翻转角度的调整,实现定日镜的双轴旋转功能,实现定日镜以最佳的倾斜角度反射太阳光。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水平套筒41内设有用于旋转支撑第一旋转筒44的第二铜套7,第二铜套7套设于第一旋转筒44的外侧端部,且水平套筒41内设有用于旋转支撑第二旋转筒45的第三铜套8,第三铜套8套设于第二旋转筒45的外侧端部。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旋转筒44的外侧端部和第二旋转筒45的外侧端部分别设有第二铜套7和第三铜套8,分别利用第二铜套7和第三铜套8将第一旋转筒44和第二旋转筒45转动支撑于水平套筒41内,既保证了第一旋转筒44和第二旋转筒45分别与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连接的稳固性,又保证了第一旋转筒44和第二旋转筒45旋转的灵活顺畅性,实现定日镜的双轴旋转功能。并且,通过第二铜套7水平套筒41内侧壁之间的自润滑配合,以及通过第三铜套8水平套筒41内侧壁之间的自润滑配合,能够使连接于第一旋转筒44外侧端部的第一横梁2和连接于第二旋转筒45外侧端部的第二横梁3绕水平套筒41的中心轴线进行转动,实现支撑于第一横梁2和第二横梁3上的反光镜安装架进行翻转角度的调节,可稳定地对反光镜进行一定倾斜角度(反光镜安装架所在的平面余水平面呈斜角向交时而处于的倾斜状态)的支撑,并可避免发生侧翻或者倾覆现象。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6、图9及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水平套筒41的内侧壁的一端凸设有第一环形凸起411,第二铜套7的外周面支撑于第一环形凸起411上;且水平套筒41的内侧壁的另一端凸设有第二环形凸起412,第三铜套8的外周面支撑于第二环形凸起412上。
本实施例中,在水平套筒41的内侧壁上靠近其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411和第二环形凸起412,再将第二铜套7的外周面和第三铜套8的外周面分别支撑于第一环形凸起411和第二环形凸起412上,通过第一环形凸起411和第二环形凸起412分别配合第二铜套7和第三铜套8对第一旋转筒44和第二旋转筒45进行支撑,使第一旋转筒44和第二旋转筒45的外侧壁与水平套筒4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足够大的空隙空间,避免第一旋转筒44和/或第二旋转筒45在转动时与水平套筒41之间造成较大摩擦甚至干涉,从而影响反光镜绕水平套筒41的平面翻转,影响定日镜的工作性能。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图4、图5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旋转筒44的内侧端部与第二旋转筒45的内侧端部相连,第一旋转筒44与第二旋转筒45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调整第一旋转筒44与第二旋转筒45旋转角度的调节柄9,水平套筒41上开设有用于引导调节柄9移动调节的导向槽孔413。
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筒44的内侧端部与第二旋转筒45的内侧端部相连,使第一旋转筒44与第二旋转筒45进行同轴相连,并在在第一旋转筒44与第二旋转筒45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调整第一旋转筒44与第二旋转筒45旋转角度的调节柄9,通过调节柄9方便地对第一旋转筒44与第二旋转筒45的旋转角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可以快速方便地对定日镜反光镜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
具体地,第一旋转筒44与第二旋转筒45相对装入“三通”连接件的水平套筒41中以后,用螺柱将第一旋转筒44与第二旋转筒45相互邻近的端部(第一旋转筒44的内侧端部与第二旋转筒45的内侧端部)进行固定连接,并且焊接补强,使第一旋转筒44中心轴与第二旋转筒45的中心轴同轴,从而使连接于第一旋转筒44上的第一横梁2与接于第二旋转筒45上的第二横梁3保持同轴,形成一根完整的支撑整体,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对反光镜安装架进行稳固支撑。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立柱转筒5的顶端面上设有供螺栓43穿过的轴孔,立柱转筒5的顶端面设有环绕轴孔的轴套管51,水平套筒41上对应设有供螺栓43穿过的穿过孔416,螺栓43依次穿过穿过孔416、轴套管51和轴孔并转动设置于轴套管51中,第一铜套6套设于轴套管51的外周上,轴套管51伸入穿过孔416中。
本实施例中,将竖直套筒42套设于立柱转筒5上的顶部后,再通过转动设置于轴管套内的螺栓43,将水平套筒41可绕螺栓43水平转动地设置于立柱1的顶端,由于竖直套筒42与立柱转筒5的定位配合,并于轴套管51的外周上套有自润滑第一铜套6,轴套管51的外侧壁通过第一铜套6与水平套筒41的穿过孔416进行转动连接,从而利用第一铜套6取代回转支承,使水平套筒41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和较好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增强旋转机构在竖直方向的承重能力,有效避免定日镜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侧翻倾覆现象。因此,该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可避免定日镜的反光镜在倾斜使用时容易发生倾覆的现象发生,即使在风力较大的气候环境下,也不会造成定日镜侧翻倾覆,增强了定日镜的应用环境,通用性好。
优选地,轴套管51与立柱转筒5采用一体成型制作,以提高结构的稳固性,增强抗倾覆性能。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铜套6包括圆铜套61和由圆铜套61一端沿该圆铜套61径向向外延伸的铜环62,圆铜套61套设于轴套管51上,铜环62设于立柱转筒5与水平套筒41之间。
本实例中,第一铜套6包括圆铜套61和由圆铜套61一端沿该圆铜套61径向向外延伸的铜环62,通过将圆铜套61套设于轴套管51上,并将铜环62设于立柱转筒5与水平套筒41之间,将第一铜套6的竖直段套设于轴套管51的外周上,以保证水平套筒41通过第一铜套6的自润滑作用能够绕轴套管51进行良好的旋转转动。同时,通过铜环62将水平套筒41转动支撑于立柱转筒5的顶端面上,增强了水平套筒41的竖直方向的承重能力,提高了立柱转筒5对水平套筒41支撑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定日镜的反光镜在倾斜使用时容易发生倾覆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水平套筒41上于立柱转筒5中部对应位置向外凸设有凸台415,穿过孔416设于凸台415上,铜环62置于凸台415与立柱转筒5之间。
本实施例中,水平套筒41上于立柱转筒5中部对应位置向外凸设有凸台415,并在凸台415上设置供螺栓43延伸至水平套筒41内的穿过孔416,并将铜环62置于凸台415与立柱转筒5之间,使凸台415通过自润滑的铜环62转动支撑于立柱转筒5顶端面的中部位置,不仅增强了水平套筒41的竖直方向的承重能力,还可以使水平套筒41以螺栓43为旋转轴进行顺畅地旋转,增强了立柱转筒5对水平套筒41支撑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定日镜的反光镜在倾斜使用时容易发生倾覆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水平套筒41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置螺栓43的螺帽431的容置槽414。一方面,利用螺帽431与容置槽414的配合,提高了螺帽431对水平套筒41发生倾斜时的阻挡限定作用,避免了定日镜的反光镜在倾斜使用时容易发生倾覆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避免第一旋转筒44和/或第二旋转筒45在转动时与螺帽431之间造成摩擦甚至干涉,从而影响反光镜绕水平套筒41的平面翻转,继而影响定日镜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竖直套筒42的内侧壁上沿竖直套筒42的轴向间隔开设有若干环形凹槽421。
本实施中,在竖直套筒42的内侧壁上沿竖直套筒42的轴向依次间隔开设有若干环形凹槽421,减小竖直套筒42与立柱转筒5外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竖直套筒42在绕立柱转筒5旋转时形成较大摩擦甚至造成干涉阻碍作用。并且,相邻环形凹槽421之间形成环形凸起,通过各环形凸起在立柱转筒5的侧面形成支撑作用,避免定日镜在绕立柱转筒5旋转转动使发生晃动,也进一步提高了定日镜的抗倾覆能力。优选地,环形凹槽421中还可充填用于增强润滑、减小摩擦的润滑油,以使竖直套筒42相对于立柱套筒5发生顺畅转动,减小磨损,延长旋转机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图2、图10及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竖直套筒42远离立柱1的一端与水平套筒41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加强肋10,以提高“三通”连接件结构的稳固性以及增强该旋转机构的承重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包括立柱、用于支撑并固定反射镜安装架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转动设置于所述立柱上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套筒、竖直设置的竖直套筒、设置于所述立柱顶端并沿所述立柱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立柱转筒,所述竖直套筒转动套设于所述立柱转筒上,所述水平套筒固定于所述竖直套筒的顶端,所述水平套筒通过螺栓与所述立柱转筒的顶端转动相连,所述立柱转筒的顶端面与所述水平套筒的外侧壁之间设有第一铜套,且所述第一铜套套设于所述螺栓上;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水平套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水平套筒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横梁转动连接于所述水平套筒上的第一旋转筒、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横梁转动连接于所述水平套筒上的第二旋转筒,所述第一旋转筒和所述第二旋转筒分别由所述水平套筒的两端端口转动插装于所述水平套筒内,且所述第一旋转筒与所述第一横梁相连,所述第二旋转筒与所述第二横梁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套筒内设有用于旋转支撑所述第一旋转筒的第二铜套,所述第二铜套套设于所述第一旋转筒的外侧端部,且所述水平套筒内设有用于旋转支撑所述第二旋转筒的第三铜套,所述第三铜套套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筒的外侧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套筒的内侧壁的一端凸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第二铜套的外周面支撑于所述第一环形凸起上;且所述水平套筒的内侧壁的另一端凸设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第三铜套的外周面支撑于所述第二环形凸起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筒的内侧端部与所述第二旋转筒的内侧端部相连,所述第一旋转筒与所述第二旋转筒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旋转筒与所述第二旋转筒旋转角度的调节柄,所述水平套筒上开设有用于引导所述调节柄移动调节的导向槽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转筒的顶端面上设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轴孔,所述立柱转筒的顶端面设有环绕所述轴孔的轴套管,所述水平套筒上对应设有供所述螺栓穿过的穿过孔,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穿过孔、所述轴套管和所述轴孔并转动设置于所述轴套管中,所述第一铜套套设于所述轴套管的外周上,所述轴套管伸入所述穿过孔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套包括圆铜套和由所述圆铜套一端沿该圆铜套径向向外延伸的铜环,所述圆铜套套设于所述轴套管上,所述铜环设于所述立柱转筒与所述水平套筒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套筒上于所述立柱转筒中部对应位置向外凸设有凸台,所述穿过孔设于所述凸台上,所述铜环置于所述凸台与所述立柱转筒之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套筒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螺栓的螺帽的容置槽。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套筒的内侧壁上沿所述竖直套筒的轴向间隔开设有若干环形凹槽。
CN201920745884.1U 2019-05-22 2019-05-22 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 Active CN210154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5884.1U CN210154114U (zh) 2019-05-22 2019-05-22 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5884.1U CN210154114U (zh) 2019-05-22 2019-05-22 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4114U true CN210154114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60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45884.1U Active CN210154114U (zh) 2019-05-22 2019-05-22 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41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1982A (zh) * 2021-09-30 2022-01-14 龙岩智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1982A (zh) * 2021-09-30 2022-01-14 龙岩智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8735B2 (en) Transport frame for nacelle/rotor hub unit of a wind turbine, method of transporting and mounting a nacelle/rotor hub unit
CN104503470B (zh) 一种光伏发电斜单轴跟踪支架
CN210154114U (zh) 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
CN110145878B (zh) 用于定日镜的旋转机构
KR20140066808A (ko) 수직형 풍력발전용 틸트식 회전날개장치
CN108954861A (zh) 塔式光热发电系统、定日镜及其跟踪驱动装置、转台
CN109450354A (zh) 一种用于山地的可调节光伏支架
CN218377319U (zh) 一种轴承总成
CN205066215U (zh) 塔式光热发电站反射镜用支撑架
CN111800079B (zh) 一种光伏跟踪系统
CN113636006A (zh) 一种中轴机构及自行车
CN206459376U (zh) 一种旋转式太阳能支架
CN209488507U (zh) 一种单向传动的光伏追踪器及光伏追踪阵列
CN113622513A (zh) 一种倒陀螺形桁架连接系统
CN208652939U (zh) 一种塔式光热发电系统、定日镜及其跟踪驱动装置、转台
CN209896991U (zh) 一种大跨度光伏跟踪支架
CN206743164U (zh) 光伏支架及光伏太阳能系统
CN110230644A (zh) 外置滑块的光伏跟踪器轴承结构
CN219572307U (zh) 一种减少侧向扭矩的支撑机构
US20150316293A1 (en) Bearing assembly and parabolic-trough solar power plant having such a bearing assembly
CN218049397U (zh) 一种水泥窑用脱硝吹灰装置系统
CN215826912U (zh) 一种中轴机构及自行车
CN211200879U (zh) 一种天文圆顶旋转结构
CN215825175U (zh) 多功能底轴承对中装置
CN220268238U (zh) 一种光伏跟踪支架用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