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1489U - 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1489U
CN210151489U CN201920520774.5U CN201920520774U CN210151489U CN 210151489 U CN210151489 U CN 210151489U CN 201920520774 U CN201920520774 U CN 201920520774U CN 210151489 U CN210151489 U CN 210151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upport
bottom plate
track
sub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207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明发
刘元胜
吴超
吴喃喃
李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Huahai Engineering Co Ltd of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Huahai Engineering Co Ltd of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Huahai Engineering Co Ltd of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ivil Engineering Co Ltd of CREC
Priority to CN2019205207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1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1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14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包括若干组钢支撑结构,每组钢支撑结构包括对称设有的两个钢支撑,钢支撑由立柱、顶托、垫板和底板构成,立柱顶端设有用于支撑轨枕的顶托,顶托内设有垫板,立柱底端设有所述的底板,底板呈与地铁隧道相适应的弧形,每组钢支撑结构的两个钢支撑之间设有相互交叉的螺纹钢筋,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易于安装与拆卸,其优点在于:钢支撑临时过渡装置安装和拆除施工简单,拆除方便,可循环使用;钢支撑对过渡段轨道状态控制精度高,支撑稳定性好,可根据下沉值调整轨道状态;临时过渡段采用钢支撑施工简单,产生垃圾少,方便过渡施工。

Description

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铺轨工程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铺轨节点的完成与否将直接影响系统工程和机电安装的进程,进而影响到全线的开通工期目标。在地下线区间施工完成后,采用冷冻法对旁通道进行施工难度大且周期长,旁通道前后结构沉降不稳定,因此无法进行整体道床施工。因此,为了保证整体道床施工质量和轨道状态需采用临时过渡方式,而临时过渡轨道线路状态要满足轨道车和平台车组成的轨排、道床混凝土运输列车在重载下的通过安全,对临时过渡支撑系统要求较高。
目前在旁通道处采用混凝土支墩等方式进行过渡,旁通道施工完成结构沉降稳定后,需进行临时过渡段整体道床施工,对临时混凝土支墩需进行凿除并清理,施工周期长、清理难度大,因此研究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的方案是一项十分急切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形成整体支撑系统,对轨枕、钢轨及轨道运输列车进行支撑,使得轨道车和平台车组成的轨排、道床混凝土运输列车能在重载下通过临时过渡轨道线路,且无需再构建临时混凝土支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设置于地铁隧道中,包括若干组钢支撑结构,每组钢支撑结构包括对称设有的两个钢支撑,所述的钢支撑由立柱、顶托、垫板和底板构成,所述的立柱顶端设有用于支撑轨枕的顶托,所述的顶托内设有垫板,所述的立柱底端设有所述的底板,所述的底板呈与地铁隧道相适应的弧形,每组钢支撑结构的两个钢支撑之间设有相互交叉的螺纹钢筋,所述的若干组钢支撑结构的外侧设有纵向螺纹钢筋。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每组所述的钢支撑结构包括左右两个钢支撑,左侧的钢支撑的顶托的底部与右侧的钢支撑的底板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螺纹钢筋,右侧的钢支撑的顶托的底部与左侧的钢支撑的底板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螺纹钢筋。
所述的顶托顶部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用于容置垫板后支撑轨枕。
所述的垫板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每组所述的钢支撑结构包括左右两个钢支撑,若干组钢支撑结构的左侧的钢支撑的外侧设有第一纵向螺纹钢筋,若干组钢支撑结构的右侧的钢支撑的外侧设有第二纵向螺纹钢筋。
所述的底板上开设有通孔,用于通过螺栓实现与地铁隧道的连接。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易于安装与拆卸,其优点在于:
1、钢支撑临时过渡装置安装和拆除施工简单,拆除方便,可循环使用。
2、钢支撑对过渡段轨道状态控制精度高,支撑稳定性好,可根据下沉值调整轨道状态。
3、临时过渡段采用钢支撑施工简单,产生垃圾少,方便过渡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临时过渡段的断面图;
图2(a)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钢支撑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b)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钢支撑的侧面图;
图2(c)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钢支撑的底部平面图;
图2(d)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钢支撑的顶托平面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橡胶垫板的示意图;
图4是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临时过渡装置的安装示意平面图;
图中:1.钢轨 2.轨枕 3.钢支撑 3-1.立柱 3-2.顶托 3-3.底板 4.膨胀螺栓 5.橡胶垫板 6.交叉螺纹钢筋 6-1.第一螺纹钢筋 6-2.第二螺纹钢筋 7.纵向螺纹钢筋 8.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设置于地铁隧道中,包括若干组钢支撑结构,每组钢支撑结构包括对称设有的两个钢支撑,所述的钢支撑由立柱、顶托、垫板和底板构成,所述的立柱顶端设有用于支撑轨枕的顶托,所述的顶托内设有垫板,所述的立柱底端设有所述的底板,所述的底板呈与地铁隧道相适应的弧形以贴合于地铁隧道设置,每组的两个钢支撑的前侧之间和后侧之间设有相互交叉的螺纹钢筋以构成交叉螺纹钢筋,本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的钢支撑结构包括左右两个钢支撑,左部的钢支撑的顶托前侧的底部与右部的钢支撑的底板前侧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螺纹钢筋,右部的钢支撑的顶托前侧的底部与左部的钢支撑的底板前侧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螺纹钢筋,以构成交叉螺纹钢筋;同样的,左部的钢支撑的顶托后侧的底部与右部的钢支撑的底板后侧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螺纹钢筋,右部的钢支撑的顶托后侧的底部与左部的钢支撑的底板后侧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螺纹钢筋。此外,所述的若干组钢支撑结构的外侧还焊接有纵向螺纹钢筋。
实际施工时,先在图纸上计算轨枕底与地铁隧道管壁之间的垂直高度,每三根轨枕构成一组支撑单元,第一根轨枕和第三根轨枕下侧设置有所述的钢支撑结构,第二根轨枕通过与钢轨的连接悬空设置在第一根轨枕和第二根轨枕之间,统计数据并整理需要加工钢支撑的材料和数量,加工不同长度的钢支撑,用钢支撑承载轨道线路荷载,钢支撑垂直设置在钢轨下轨枕底面,钢支撑底部焊接成同圆形隧道同半径的弧形铁板并用膨胀螺栓固定,钢支撑顶部设置U型凹槽并根据高度需求垫不同规格的橡胶垫板以托起长轨枕,U型凹槽的设置方向与轨道的设置方向相垂直,即与轨枕的设置方向同向,同断面的左右股钢轨下的钢支撑采用钢筋交叉十字连接,纵向前后每根钢支撑在外侧采用2根钢筋,即第一纵向螺纹钢筋和第二纵向螺纹钢筋在外侧焊接连接,形成支撑整体系统,确保钢支撑满足轨道运输列车荷载要求。旁通道施工完成沉降稳定后,拆除临时钢支撑和连接钢筋,清理轨道下垃圾,按要求调整轨道状态后浇筑临时过渡段整体道床。
实施例1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的钢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底板四角设置φ25mm的孔,把钢支撑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铁隧道的管壁上,而后根据高度需求将不同规格的橡胶垫板放置在顶托上,顶托放在轨道线路左右股钢轨下的轨枕底部,同一断面用2根直径16mm螺纹钢筋对称交叉焊接在钢支撑上,纵向用2根直径16mm螺纹钢筋通长焊接在钢支撑上。
具体而言,参见图1并结合图2(a)、图2(b)、图2(c)和图2(d),所述的钢支撑由立柱、底板、顶托组成,其中立柱采用工字钢25#B型,立柱底板采用同管壁半径的厚10mm弧形钢板,顶托采用U型凹槽厚10mm的钢板焊接,把立柱、底板、顶托焊接成一个钢支撑整体装置。参见图2(c),在立柱底板四角各设置有φ25mm的孔。临时过渡段按设计标高安装合适高度的钢支撑结构并固定到位,每三根轨枕构成一组支撑单元,第一根轨枕和第三根轨枕下侧设置有所述的钢支撑结构,把对应高度的钢支撑运输至临时过渡段,并放置在相应位置,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管壁上。
参见图1,在设置每组钢支撑结构的同一断面用2根直径16mm螺纹钢筋对称交叉焊接在钢支撑上,纵向用2根直径16mm螺纹钢筋焊接在钢支撑结构两侧。
参见图3,钢支撑的立柱顶托上设置不同规格的橡胶垫板,橡胶垫板规格分别为3mm、5mm、8mm、10mm、12mm。橡胶垫板主要作用是保护轨枕底部不被钢支撑顶托损坏和在旁通道施工过程结构下沉进行调整高度。参见图4,在临时过渡段列车行驶时定期进行监测,如下沉则采用不同型号的橡胶垫板调整轨道状态。
参见图4,旁通道施工完成、结构沉降稳定后拆除临时钢支撑和螺纹钢筋,清理临时过渡段垃圾,按要求调整轨道状态后浇筑临时过渡段整体道床。

Claims (6)

1.一种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设置于地铁隧道中,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钢支撑结构,每组钢支撑结构包括对称设有的两个钢支撑,所述的钢支撑由立柱、顶托、垫板和底板构成,所述的立柱顶端设有用于支撑轨枕的顶托,所述的顶托内设有垫板,所述的立柱底端设有所述的底板,所述的底板呈与地铁隧道相适应的弧形,每组钢支撑结构的两个钢支撑之间设有相互交叉的螺纹钢筋,所述的若干组钢支撑结构的外侧设有纵向螺纹钢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的钢支撑结构包括左右两个钢支撑,左侧的钢支撑的顶托的底部与右侧的钢支撑的底板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一螺纹钢筋,右侧的钢支撑的顶托的底部与左侧的钢支撑的底板的上部之间连接有第二螺纹钢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托顶部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用于容置垫板后支撑轨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板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的钢支撑结构包括左右两个钢支撑,若干组钢支撑结构的左侧的钢支撑的外侧设有第一纵向螺纹钢筋,若干组钢支撑结构的右侧的钢支撑的外侧设有第二纵向螺纹钢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开设有通孔,用于通过螺栓实现与地铁隧道的连接。
CN201920520774.5U 2019-04-17 2019-04-17 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 Active CN210151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0774.5U CN210151489U (zh) 2019-04-17 2019-04-17 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0774.5U CN210151489U (zh) 2019-04-17 2019-04-17 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1489U true CN210151489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56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20774.5U Active CN210151489U (zh) 2019-04-17 2019-04-17 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14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5835A (zh) * 2019-04-17 2019-07-26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5835A (zh) * 2019-04-17 2019-07-26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38637U (zh) 一种用于既有铁路的线路加固装置
KR101052906B1 (ko) 프리캐스트 슬래브 궤도 시스템 및 프리캐스트 슬래브 궤도 시스템 시공 방법.
CN106758590B (zh) 用于不停运条件下更换铁路轨道的施工便梁及施工方法
CN206887794U (zh) 一种用于连续桥梁分段拆除时的临时支撑装置系统
CN107268348B (zh) 地铁柱式检查坑施工方法
KR100891961B1 (ko) 가설구조물을 이용하여 도로 또는 철도의 노후된 교량이나 무도상 교량을 유도상화 하기 위한 교량 교체공법 및 그 장치
CN113957793A (zh) 一种复杂市域环境预制箱梁支架施工方法
CN210151489U (zh) 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
KR101260947B1 (ko) 궤도지지 장치
KR100454406B1 (ko) 가벤트를 이용하여 철도교의 강교를 콘크리트교로치환하여 유도상화하는 공법 및 그 장치
CN103233426A (zh) 一种软基中无支墩的贝雷梁支架及其支护方法
CN110055835A (zh) 地铁铺轨旁通道临时过渡装置及施工方法
KR20050108867A (ko) 철도교량의 상부구조물 교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도상화방법.
KR20130009391A (ko) 철도 궤도용 콘크리트 블록의 제조방법 및 이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콘크리트 블록을 이용한 철도 궤도 부설방법
CN202000226U (zh) 一种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混凝土板的浇注装置
KR20020082728A (ko) 철도교의 강교를 슬래브교로 치환하는 공법 및 그 가설구조
CN108930201B (zh) 一种轨下基础
CN202440242U (zh) 一种无砟轨道悬臂式龙门吊
CN201330365Y (zh) 用于隧道内双层路面结构施工的台模车
CN213867105U (zh) 一种嵌入式梯子形状预制预应力轨道板
KR20060082970A (ko) 철도 교량의 거더 교체용 크레인 및 이를 이용한 거더교체방법
CN209082953U (zh) 一种悬挑结构支撑系统
KR200410832Y1 (ko) 블록식 철도 침목
CN216615545U (zh) 一种用于箱梁拆除的支架系统
CN211080357U (zh) 一种管廊基坑液态粉煤灰回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