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41474U - 一种接头及疏水阀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头及疏水阀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41474U
CN210141474U CN201920837970.5U CN201920837970U CN210141474U CN 210141474 U CN210141474 U CN 210141474U CN 201920837970 U CN201920837970 U CN 201920837970U CN 210141474 U CN210141474 U CN 210141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plunger
valve
cavity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3797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惠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MSTRONG MACHINERY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MSTRONG MACHINERY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MSTRONG MACHINERY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MSTRONG MACHINERY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3797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41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41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414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头及疏水阀站,接头用于与疏水阀连接,接头包括本体以及设于本体上的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至少两个阀门;至少两个阀门包括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本体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一端与第一进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出口连通;第二通道的一端与第二进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出口连通;第一隔离阀设于第一通道上,以使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隔离或连通;第二隔离阀设于第二通道上,以使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隔离或连通;第一出口和第二进口均用于与疏水阀连通。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接头及疏水阀,能够简化疏水阀的连接管路,方便操作人员操作,进而能简化疏水阀的安装和检修流程。

Description

一种接头及疏水阀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热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头及疏水阀站。
背景技术
蒸汽疏水阀是蒸汽管路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用来自动排除蒸汽供热设备和管道中的冷凝水、空气及其它不可凝结的气体,它对管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节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其特殊安装位置和工作环境,对其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保证阀门的正常工作状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中,疏水阀的典型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疏水阀10安装时,需要进行复杂的管路连接;疏水阀10检修时,大多数都需要蒸汽系统停用或开启旁通管路,关闭疏水阀10前端的关断阀20和后端的关断阀30,待疏水阀10段管道降到室温后,才能把疏水阀10拆卸下来检修或者更换。现有技术将疏水阀安装至蒸汽系统存在管路设置复杂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头及疏水阀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疏水阀站管路结构复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头,所述接头用于与疏水阀连接,所述接头包括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至少两个阀门;所述至少两个阀门包括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所述本体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隔离阀设于所述第一通道上,以使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隔离或连通;所述第二隔离阀设于所述第二通道上,以使所述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隔离或连通;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均用于与所述疏水阀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均为柱塞式隔离阀。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阀包括第一操作手轮、第一柱塞和第一多孔轴套,所述第一多孔轴套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且将所述第一通道分隔为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一多孔轴套在轴向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柱塞适配的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多孔轴套在径向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一子通道的至少一第一通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二子通道的至少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柱塞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操作手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且可沿所述第一多孔轴套的轴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隔离阀包括第二操作手轮、第二柱塞和第二多孔轴套,所述第二多孔轴套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内,且将所述第二通道分隔为第三子通道和第四子通道,所述第二多孔轴套在轴向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柱塞适配的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二多孔轴套在径向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收容腔和所述第三子通道的至少一第三通孔,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收容腔和所述第四子通道的至少一第四通孔;所述第二柱塞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操作手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内,且可沿所述第二多孔轴套的轴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本体设有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通道的另一端在所述本体表面形成开口;所述至少两个阀门还包括测试阀;所述测试阀包括测试阀螺塞和测试阀柱塞,所述测试阀螺塞位于所述开口处,且与所述本体螺纹连接,所述测试阀螺塞沿轴向设有与所述测试阀柱塞适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测试阀柱塞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第四通道内,且所述测试阀柱塞与所述测试阀螺塞螺纹连接;其中,所述测试阀柱塞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测试阀柱塞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连通,所述测试阀柱塞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隔离。
可选的,所述本体上还设有装配腔,所装配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接头还包括支撑固定器和过滤网,所述支撑固定器的部分位于所述装配腔内,且密封所述装配腔;所述过滤网与所述支撑固定器固定连接,且所述过滤网由所述装配腔延伸至所述第一通道。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阀门还包括排污阀,所述排污阀包括排污阀螺塞和排污阀柱塞;所述支撑固定器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一端与第一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腔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污阀螺塞螺纹连接;所述排污阀螺塞沿轴向设有与所述排污阀柱塞适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排污阀柱塞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二腔内,且所述排污阀柱塞与所述排污阀螺塞螺纹连接;所述排污阀柱塞内轴向上设置有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一端的开口设置于排污阀柱塞的侧壁上,另一端的开口与所述接头外部连通;其中,所述排污阀柱塞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所述排污阀柱塞处于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腔与第二腔连通,所述排污阀柱塞处于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一腔与第二腔隔离。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阀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第一侧,所述疏水阀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相对侧。
可选的,所述第二进口为环形开口,且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环形开口的内环中心。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疏水阀站,所述疏水阀站包括疏水阀以及上述接头。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集成到接头上并设置相应的流体流路,通过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疏水阀连通,可以降低管路布局的复杂度。此外,在使用时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对疏水阀进行安装、开启或关闭,在进行维修的时候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对疏水阀进行拆卸,不需要操作人员熟知蒸汽阀站整体的系统管路结构,有效地节约了安装、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疏水阀连接管路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疏水阀站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疏水阀站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的示结构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疏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参照图2a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头1,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头1包括本体11以及设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一进口101、第二进口103、第一出口102、第二出口104和至少两个阀门;
所述至少两个阀门包括第一隔离阀12和第二隔离阀13;
所述本体11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口10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102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口10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104连通;
所述第一隔离阀12设于所述第一通道上,以使所述第一进口101和第一出口102隔离或连通;
所述第二隔离阀13设于所述第二通道上,以使所述第二进口103和第二出口104隔离或连通;
所述第一出口102和所述第二进口103均用于与所述疏水阀2连通。
安装时,可以首先将接头1与疏水阀2安装固定,其中,所述接头1的第一出口102和所述第二进口103分别用于与所述疏水阀的进口21和出口22连通,然后将蒸汽系统管路与所述接头的第一进口101连接;
应当说明的是,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安装习惯,也可以首先将所述接头1装配到蒸汽系统管路上,再将疏水阀2与接头1安装固定。
安装完成后,使用时,开启第一隔离阀12和第二隔离阀13,此时蒸汽系统管路内的蒸汽和冷凝水的混合流体通过蒸汽系统管路流入接头的第一进口,然后经过第一通道,从所述接头1的第一出口102流出,通过疏水阀2的进口21进入所述疏水阀2。蒸汽和冷凝水的混合流体在所述疏水阀2内部分离,冷凝水经疏水阀2的出口22流出,依次经过所述接头的第二进口103、第二通道,从所述接头的第二出口104流出。
疏水阀定期检修或者疏水阀出现工作故障时,只需关断接头1的第一隔离阀12和第二隔离阀13,把疏水阀2拆卸下来进行检查维修或者更换,检修程序简单,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集成到接头上并设置相应的流体流路,通过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疏水阀连通,可以降低管路布局的复杂度。此外,在使用时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对疏水阀进行安装、开启或关闭,在进行维修的时候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对疏水阀进行拆卸,不需要操作人员熟知蒸汽阀站整体的系统管路结构,有效地节约了安装、维修成本。
上述第一隔离阀12和第二隔离阀13的具体阀门设计方式可以参照相关技术,例如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离阀12和第二隔离阀13可以均为柱塞式隔离阀。
如图3所示,上述第一隔离阀12包括第一操作手轮121、第一柱塞122和第一多孔轴套123,所述第一多孔轴套123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且将所述第一通道分隔为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一多孔轴套123在轴向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柱塞122适配的第一收容腔124,所述第一多孔轴套123在径向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一子通道的至少一第一通孔1231,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二子通道的至少一第二通孔1232;所述第一柱塞1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操作手轮121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24内,且可沿所述第一多孔轴套123的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操作手轮121可以为圆盘状结构,如图2a所示,圆周外侧设有弧形凸起,方便使用者旋转第一操作手轮121,以用于带动第一柱塞122旋动。上述第一柱塞122具有两个状态,一种状态(即图3所示第一柱塞122的状态)是上述第一柱塞122为旋动至完全封闭所述第一多孔轴套123上的通孔的状态,此时,上述第一隔离阀12为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收容腔124处于隔离状态,蒸汽和冷凝水的混合流体在进入第一进口后,无法经过第一通道从所述接头1的第一出口102流出;另一种状态是上述第一柱塞122为旋动至未完全封闭或完全未封闭所述第一多孔轴套123上的通孔的状态,此时,上述第一隔离阀12为开启状态,所述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收容腔124处于连通状态,蒸汽和冷凝水的混合流体在进入第一进口后,可以经过第一通道从所述接头1的第一出口102流出。
上述第二隔离阀13包括第二操作手轮131、第二柱塞132和第二多孔轴套133,所述第二多孔轴套133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内,且将所述第二通道分隔为第三子通道和第四子通道,所述第二多孔轴套133在轴向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柱塞132适配的第二收容腔134,所述第二多孔轴套在径向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收容腔和所述第三子通道的至少一第三通孔1331,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收容腔和所述第四子通道的至少一第四通孔1332;所述第二柱塞1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操作手轮131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收容腔134内,且可沿所述第二多孔轴套133的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操作手轮131可以为圆盘状结构,如图2a所示,圆周外侧设有弧形凸起,方便使用者旋转第二操作手轮131,以用于带动第二柱塞132旋动。上述第二柱塞132具有两个状态,一种状态时是上述第二柱塞132为旋动至完全封闭所述第二多孔轴套133上的通孔的状态,此时,上述第二隔离阀13为关闭状态,所述第三子通道和第四子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收容腔134处于隔离状态,蒸汽和冷凝水的混合流体在进入第二进口103后,无法经过第二通道从所述接头1的第二出口104流出;另一种状态(即图3所示第二柱塞132的状态)是上述第二柱塞132为旋动至未完全封闭或完全未封闭所述第二多孔轴套133上的通孔的状态,此时,上述第二隔离阀13为开启状态,所述第三子通道和第四子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二收容腔134处于连通状态,蒸汽和冷凝水的混合流体在进入第二进口103后,可以经过第二通道从所述接头1的第二出口104流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头通过将所述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集成在所述接头上,简化了接头的整体结构,使得所述接头的结构更为紧凑,且该接头的操作简单、便捷,在使用时无需操作人员熟知蒸汽系统管路的整体结构,操作人员易于上手使用该接头。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接头上设置测试阀和/或过滤网,以下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两个阀门还包括测试阀14;
如图4所示,所述本体11还设有第三通道111和第四通道112,所述第三通道1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口10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通道11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通道112的另一端在所述本体11表面形成开口;
所述测试阀14包括测试阀螺塞141和测试阀柱塞142,所述测试阀螺塞141位于所述本体11表面的开口处,且与所述本体11螺纹连接,所述测试阀螺塞141沿轴向设有与所述测试阀柱塞142适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测试阀柱塞142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第四通道内112,且所述测试阀柱塞142与所述测试阀螺塞141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测试阀柱塞142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测试阀柱塞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三通道111与第四通道112连通,所述测试阀柱塞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三通道111与第四通道112隔离。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三通道111内径均匀设置,且第三通道111内径小于上述第四通道112内径,上述第四通道112在与第三通道111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面。当上述测试阀柱塞142处于第一状态时,上述测试阀14为打开状态,上述测试阀柱塞142与上述第一台阶面间隔一定距离,上述第三通道111与第四通道112连通;上述测试阀柱塞142处于第二状态时,上述测试阀14为关闭状态,上述测试阀柱塞142与上述第一台阶面抵接,以使上述第三通道111与第四通道112隔离;其中,图4所示状态的为上述测试阀柱塞处于第二状态。
测试阶段,关闭上述第二隔离阀13,即使得上述第三子通道和第四子通道分别与上述第二收容腔处于隔离状态,打开上述测试阀14,即测试阀柱塞处于第一状态,冷凝水经疏水阀排出后,由接头的第二进口进入上述第三通道111和第四通道112。可选的,上述第四通道侧壁具有与接头外部连通的通孔,测试阶段,冷凝水流经第三通道111与第四通道112,从上述第四通道侧壁上的通孔流出,使用者,通过观测上述第四通道侧壁上的通孔排放冷凝水的情况判断疏水阀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疏水阀10的测试需要疏水阀10设置专门的测试接口与测试阀40连接,导致泄漏点多,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头通过将测试阀集成在所述接头上,无需在疏水阀上额外设置测试接口,简化了疏水阀连接管路的整体结构,使得疏水阀连接管路的结构更为紧凑,且操作简单、便捷,在测试时,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测试。
进一步的,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1上还设有装配腔,所装配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接头1还包括支撑固定器15和过滤网16,所述支撑固定器15的部分位于所述装配腔内,且密封所述装配腔;所述过滤网16与所述支撑固定器15固定连接,且所述过滤网16由所述装配腔延伸至所述第一通道。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16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中,可选的,所述过滤网平行于所述的第一通道的径向截面设置,可选的,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隔离阀12与所述第一出口102之间。其中,所述过滤网可以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使用时,开启第一隔离阀12和第二隔离阀13,此时蒸汽系统管路内的蒸汽和冷凝水的混合流体通过第一管路流入接头的第一进口,然后经过第一通道以及所述过滤网,从所述接头1的第一出口102流出。可选的,所述第一出口102为所述过滤网16后侧的小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头通过将过滤网集成在所述接头上,在蒸汽管路系统使用过程中,通过过滤网过滤流体中的杂质,避免杂质污染疏水阀。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接头1的所述至少两个阀门还包括排污阀18。
所述排污阀包括排污阀螺塞181和排污阀柱塞182;
所述支撑固定器包括第一腔151和第二腔152,所述第一腔151一端与第一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15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腔152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污阀螺塞181螺纹连接;
所述排污阀螺塞181沿轴向设有与所述排污阀柱塞182适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排污阀柱塞182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二腔152内,且所述排污阀柱塞182与所述排污阀螺塞181螺纹连接;所述排污阀柱塞182内轴向上设置有排污通道1821,所述排污通道一端的开口1822设置于排污阀柱塞的侧壁上,另一端的开口与所述接头1外部连通;
其中,所述排污阀柱塞182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所述排污阀柱塞182处于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腔151与第二腔152连通,所述排污阀柱塞182处于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一腔151与第二腔152隔离。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151内径小于第二腔152内径,所述第二腔152在与所述第一腔151的连接处形成有第二台阶面,当所述排污阀柱塞182处于第三状态时,所述排污阀为打开状态,所述排污阀柱塞182与所述第二台阶面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一腔151与第二腔152连通;当所述排污阀柱塞182处于第四状态时,所述排污阀为关闭状态,所述排污阀柱塞182与所述第二台阶面抵接,所述第一腔151与第二腔152隔离;其中,图5所示状态的为上述排污阀柱塞182处于第四状态,上述排污阀柱塞182抵接在所述第二台阶面上,使得所述第一腔151与第二腔152隔离。
当过滤网过滤到一些杂质污物时,可以开启接头的排污阀功能,将过滤的杂质从所述接头排出。排污阶段,打开所述排污阀18,即旋动所述排污阀柱塞使所述排污阀柱塞182处于第三状态,所述第一腔151与第二腔152连通,流体携带污物进入排污阀螺塞181与支撑固定器15之间的第二腔152,并通过排污阀柱塞182侧壁上的开口1822进入所述排污阀柱塞182的排污通道1821,流出所述接头。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疏水阀10的排污需要疏水阀设置专门的排污接口与排污阀50连通,这导致疏水阀连接管路泄漏点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头通过将排污阀集成在所述接头上,简化了疏水阀连接管路的整体结构,使得疏水阀连接管路的结构更为紧凑,且能够在疏水阀使用过程中及时清理过滤网过滤的污物,在不干扰蒸汽系统管路使用的前提下,防止流体管路堵塞,即能够实现在线清理污物。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进口103为环形开口,且所述第一出口102位于所述环形开口的内环中心;对应的,如图7所示,所述疏水阀包括进口21和出口22,其中出口22对应的也是环形结构;通过在接头和疏水阀中分别设置环形结构的进出口进行连接,使得所述接头1和疏水阀2的连接角度相对自由,疏水阀2相对于接头1可360度旋转,在确定疏水阀2和所述接头1的合适安装角度之后,可以用两组长螺栓和螺母把疏水阀装配到所述接头上。这使得疏水阀安装更为自由、便捷,而且该接头与疏水阀的连接关系还解决了疏水阀管路的安装方向限制,以往的疏水阀进出口的流向需要与管路方向一致,同时要满足疏水阀安装方向(比如竖直向上),该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由于疏水阀相对于接头可360度旋转,并通过接头与蒸汽系统管路连接,这使得蒸汽系统管路方向不受疏水阀安装方向的限制。
可选的,如图2a和2b所示,所述接头1的所述至少两个阀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第一侧,所述疏水阀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相对侧;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阀门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侧的不同方向,例如可以是左上、右上、右下、左下等方向,使得各功能阀分散在不同方向,互不干涉,各自具有充裕的操作空间。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阀门中的每一个相对于所述第一侧与第二侧的分隔面向第一侧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侧与第二侧的分隔面与所述至少两个阀门中的每一个呈一定角度。通过将至少两个阀门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接头的同侧,同时相对于所述第一侧与第二侧的分隔面向第一侧的方向倾斜,使得第一侧的功能阀门为第二侧的疏水阀提供了充分的安装空间,尤其使得疏水阀相对于接头能够实现360度旋转,这种结构的设置使得疏水阀安装便捷,管路设置更为自由。
不同于如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管路方向受限于疏水阀的安装方向,本实用新型的接头通过将多个功能阀门集成在所述接头上,并将各功能阀设置在上述接头的同一侧,使得疏水阀安装更为方便,蒸汽管路方向不受疏水阀安装方向的限制,简化了管路,节约了安装、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疏水阀站,所述疏水阀站包括疏水阀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接头,该接头的结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疏水阀站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接头,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疏水阀站具有上述接头的全部有益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接头,所述接头用于与疏水阀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本体上的第一进口、第二进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至少两个阀门;
所述至少两个阀门包括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
所述本体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
所述第一隔离阀设于所述第一通道上,以使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隔离或连通;
所述第二隔离阀设于所述第二通道上,以使所述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隔离或连通;
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均用于与所述疏水阀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阀和第二隔离阀均为柱塞式隔离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离阀包括第一操作手轮、第一柱塞和第一多孔轴套,
所述第一多孔轴套设于所述第一通道内,且将所述第一通道分隔为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一多孔轴套在轴向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柱塞适配的第一收容腔,所述第一多孔轴套在径向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一子通道的至少一第一通孔,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二子通道的至少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柱塞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操作手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且可沿所述第一多孔轴套的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隔离阀包括第二操作手轮、第二柱塞和第二多孔轴套,
所述第二多孔轴套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内,且将所述第二通道分隔为第三子通道和第四子通道,所述第二多孔轴套在轴向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柱塞适配的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二多孔轴套在径向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收容腔和所述第三子通道的至少一第三通孔,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收容腔和所述第四子通道的至少一第四通孔;所述第二柱塞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操作手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内,且可沿所述第二多孔轴套的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设有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通道的另一端在所述本体表面形成开口;
所述至少两个阀门还包括测试阀;所述测试阀包括测试阀螺塞和测试阀柱塞,所述测试阀螺塞位于所述开口处,且与所述本体螺纹连接,所述测试阀螺塞沿轴向设有与所述测试阀柱塞适配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测试阀柱塞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第四通道内,且所述测试阀柱塞与所述测试阀螺塞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测试阀柱塞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测试阀柱塞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连通,所述测试阀柱塞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三通道与第四通道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还设有装配腔,所装配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接头还包括支撑固定器和过滤网,所述支撑固定器的部分位于所述装配腔内,且密封所述装配腔;所述过滤网与所述支撑固定器固定连接,且所述过滤网由所述装配腔延伸至所述第一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阀门还包括排污阀,所述排污阀包括排污阀螺塞和排污阀柱塞;
所述支撑固定器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一端与第一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腔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污阀螺塞螺纹连接;
所述排污阀螺塞沿轴向设有与所述排污阀柱塞适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排污阀柱塞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二腔内,且所述排污阀柱塞与所述排污阀螺塞螺纹连接;所述排污阀柱塞内轴向上设置有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一端的开口设置于排污阀柱塞的侧壁上,另一端的开口与所述接头外部连通;
其中,所述排污阀柱塞具有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所述排污阀柱塞处于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腔与第二腔连通,所述排污阀柱塞处于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一腔与第二腔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阀门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第一侧,所述疏水阀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相对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口为环形开口,且所述第一出口位于所述环形开口的内环中心。
10.一种疏水阀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阀站包括疏水阀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接头。
CN201920837970.5U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接头及疏水阀站 Active CN210141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7970.5U CN210141474U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接头及疏水阀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7970.5U CN210141474U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接头及疏水阀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41474U true CN210141474U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34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37970.5U Active CN210141474U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接头及疏水阀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414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5380A (zh) * 2021-09-13 2022-01-11 艾肯(江苏)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流道集合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5380A (zh) * 2021-09-13 2022-01-11 艾肯(江苏)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流道集合器
CN113915380B (zh) * 2021-09-13 2024-03-22 艾肯(江苏)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流道集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32855B1 (en) Filtration and dirt-separation device
CN210141474U (zh) 一种接头及疏水阀站
CN201593626U (zh) 滤网清洗阀
JPS629081A (ja) 栓脱着装置とそれの取付け取外し方法
CN107537213A (zh) 一种可在线排污的y型过滤器
CN204319912U (zh) 直通式过滤器
CN100535501C (zh) 天然气过滤器
CN104061339A (zh) 一种球阀一体式过滤器
US3301051A (en) By-pass fluid meter fitting
CN204319903U (zh) 快速清洗过滤器
CN204319905U (zh) 直通式免拆卸清洗过滤器
CN103191592A (zh) 一种易清理过滤器
KR100865415B1 (ko) 급수제어가 가능한 수도관 분기용 급수장치
KR101944464B1 (ko) 산업용 밸브의 수밀 검사장치
CN207371194U (zh) 一种可在线排污的y型过滤器
JP3042975B2 (ja) 水道機器の配管接続用装置
CN204319904U (zh) 快速拆卸过滤器
US4653536A (en) Fluid flow reverser assembly
CN208295127U (zh) 一种可在线维修的机械密封冲洗系统
CN220980475U (zh) 防混阀结构及清洗系统
CN203763967U (zh) 一种管道式过滤装置
CN209485683U (zh) 一种蒸汽减压阀检测装置
WO2008050075A1 (en) Mains water meter
JP4339716B2 (ja) 水道配管ライン用代用管
CN220891105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阀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