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9751U - 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9751U
CN210139751U CN201920722569.7U CN201920722569U CN210139751U CN 210139751 U CN210139751 U CN 210139751U CN 201920722569 U CN201920722569 U CN 201920722569U CN 210139751 U CN210139751 U CN 210139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spring
bearing
axle
spr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225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晓玲
梁林
田颖
孙凌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07225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9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9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97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包括悬架底板,该悬架底板上配合装设有电机减速器、L型支座、联轴器、输出轴、车轴用轴承座、减震装置;所述电机减速器通过联轴器与输出轴的一端相连;所述悬架结构还包括扭簧、扭簧轴、L型连接件及扭簧轴用轴承座,扭簧轴用轴承座内安装扭簧轴用轴承,扭簧轴用轴承的轴线与车轴用轴承轴线平行;所述扭簧轴一端通过L型连接件固定于车体上,另一端插入扭簧轴用轴承的内圈中,扭簧套设在扭簧轴上,扭簧一端固定在L型连接件上,另一端固定于悬架底板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弹簧阻尼减震器加上扭簧进行双重减震,使得减震效果更好,机器人运动更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麦克纳姆轮(Mecanum Wheel)是瑞士Mecanum AB公司的工程师Bengt Ilon在1973年发明的,这是一种全方位移动车轮,这种车轮最明显的特点是在轮毂外缘上沿与车轮轴线成一定角度方向安装若干自由辊子,使得车轮在沿着垂直于车轮轴的方向公转时,辊子沿着辊子轴的轴线自转,产生侧向运动,因此麦克纳姆轮可以实现全向移动。
麦克纳姆轮以其卓越的移动性能,在全向移动装备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麦克纳姆轮本身的结构特点使得它在运动过程中,必须保证麦克纳姆轮的小辊子与地面的有效接触,否则便会出现打滑现象。若是发生打滑,全向移动平台就会偏离预定的行驶方向,就需要重新调整方向,进而导致全向移动平台出现摆动现象。然而,平台的频繁摆动必然会对全向移动平台的使用寿命和行驶方向的准确性产生负面影响。
现有的麦克纳姆轮式全向移动平台的悬架大多没有限制车轮倾斜的自由度,所以当在行驶中遇到障碍时,麦克纳姆轮会出现左右倾斜的现象。由于麦克纳姆轮上的小辊子外轮廓成曲面形状,当在平地行驶时,小辊子之间的过渡是沿着辊子外轮廓曲面的最大径进行的,但在倾斜过程中,小棍子之间的过渡路径会向曲面小径方向变化,这将会在过渡过程中产生振动,对车轮有一定的损伤。另外,现有的悬架结构单一的使用带有弹簧的阻尼减震器,在减震方面有些许不足。本设计采用弹簧阻尼减震器和扭簧共同减震,使减震效果更好,机器人平台更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包括悬架底板,该悬架底板上配合装设有电机减速器、L型支座、联轴器、输出轴、车轴用轴承座;车轴用轴承座内安装车轴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通过车轴用轴承及车轴用轴承座固定在悬架底板上,所述电机减速器通过联轴器与输出轴的一端相连,输出轴的另一端与一麦克纳姆轮相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电机减速器通过L型支座固定于悬架底板上;
所述悬架底板上还配合装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铰链座、弹簧阻尼减震器、下铰链座,所述上铰链座固定于机器人的车体上,所述下铰链座固定于悬架底板上;
所述悬架结构还包括扭簧、扭簧轴、L型连接件及扭簧轴用轴承座,扭簧轴用轴承座内安装扭簧轴用轴承,所述扭簧轴用轴承的轴线与车轴用轴承轴线平行,且扭簧轴用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悬架底板上;所述扭簧轴一端通过L型连接件固定于车体上,另一端插入扭簧轴用轴承的内圈中,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扭簧轴上,所述扭簧一端固定在所述L型连接件上,另一端固定于悬架底板上。
更进一步,所述减震装置中的弹簧为压簧。
更进一步,所述联轴器为挠性联轴器。
更进一步,所述车轴用轴承和扭簧轴用轴承皆采用角接触球轴承。
更进一步,所述L型支座的设计高度是以所述联轴器的直径为参考。
更进一步,所述悬架底板的外轮廓为对称图形,其结构和尺寸可按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更进一步,所述减震装置为主要减震措施,所述扭簧为辅助减震措施,所述减震装置中的弹簧刚度大于所述扭簧刚度。
更进一步,所述扭簧轴用于限制整体悬架结构除沿该扭簧轴轴线转动外的全部自由度。
所述上、下铰链座分别对称铰接于所述弹簧阻尼减震器的上下两端,且所述上、下铰链座分别与所述弹簧阻尼减震器相对转动。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利用弹簧阻尼减震器加上扭簧进行双重减震,使得减震效果更好,机器人运动更稳定,并通过相应轴承将轮子的上下跳动转化为绕扭簧轴的旋转运动,使得车身的上下跳动尽可能减小,以保证平稳性。
静置状态下,扭簧和弹簧阻尼减震器中的弹簧皆处于半压缩状态,当轮子在平地行驶时,弹簧阻尼减震器中的弹簧和扭簧皆由于压缩而产生弹力,弹力使得轮子与地面始终保持有效接触;当轮子经过凸起障碍或凹陷地段时,扭簧和弹簧阻尼减震器中的弹簧进一步压缩或释放,两者产生弹力使得轮子与地面保持有效接触,进而保证机器人的全向移动。
由于轮子在经过凸起障碍或凹陷地段时,轮子相对于车身会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整个悬架机构会经扭簧轴用轴承围绕扭簧轴旋转,把轮子的上下跳动转化为围绕扭簧轴的转动,从而大大削弱了车身的上下跳动,进而最大程度地保持车身的平稳。而且扭簧轴限制了整体悬架结构除沿该扭簧轴轴线转动外的全部自由度,故轮子不会发生倾斜,麦克纳姆轮的辊子间的过渡始终沿着辊子外轮廓曲面的最大径进行,保证了辊子间的平稳过渡,进而保证了机器人运动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麦克纳姆轮安装结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麦克纳姆轮安装结合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遇凸起障碍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遇凹陷地段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减速器、2 L型支座、3联轴器、4输出轴、5车轴用轴承座、6麦克纳姆轮、7L型连接件、8扭簧轴、9扭簧、10扭簧轴用轴承座、11减震装置、111上铰链座、112弹簧阻尼减震器、113下铰链座、12悬架底板、13左前轮、14右前轮、15左后轮、16右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包括悬架底板12,该悬架底板12上配合装设有电机减速器1、L型支座2、联轴器3、输出轴4、车轴用轴承座5及扭簧轴用轴承座10。车轴用轴承座内安装有车轴用轴承,所述输出轴4通过车轴用轴承座及车轴用轴承适配地固定在悬架底板12上,所述电机减速器1通过所述联轴器3与所述输出轴4的一端相连,输出轴4的另一端与一麦克纳姆轮6相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电机减速器1通过所述L型支座2固定于悬架底板12上;
所述悬架底板12上还配合装设有减震装置11,所述减震装置11包括上铰链座111、弹簧阻尼减震器112、下铰链座113,所述上铰链座111和下铰链座113分别对称铰接于所述弹簧阻尼减震器112的上下两端,目的是防止所述上、下铰链座(111、113)安装错位而干涉所述弹簧阻尼减震器112与两者的相对转动,故所述上、下铰链座(111、113)可分别与所述弹簧阻尼减震器112相对转动。
所述悬架结构还包括L型连接件7、扭簧轴8、扭簧9、扭簧轴用轴承座10,扭簧轴用轴承座10固定在悬架底板上,扭簧轴用轴承座10内也安装有扭簧轴用轴承,所述扭簧轴8一端通过L型连接件7固定于车体上,另一端插入扭簧轴用轴承的内圈中,所述扭簧9套设在所述扭簧轴8上,所述扭簧9一端固定在所述L型连接件7上,另一端固定于扭簧轴用轴承座朝向L型连接件的侧面附近的悬架底板12上。
如图3和图4实施例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对称式安装于车体上,所述左前轮13和右前轮14分别与左后轮15和右后轮16相对于车体横向中心线对称,所述左前轮13和左后轮15分别与右前轮14和右后轮16相对于车体纵向中心线对称。
更进一步,所述联轴器3为挠性联轴器。挠性联轴器中有弹性元件,具有缓冲和减振效果,弹性元件的微量变形可以补偿所述输出轴4与所述电机减速器1的输出轴的相对位移。
更进一步,所述L型支座2的设计高度是以所述联轴器3的直径为参考,安装好所述联轴器3后要有足够的空间余量确保所述联轴器3不会被其他部件干涉。L型支座2的一个侧面上设置电机减速器安装孔,电机减速器的输出端穿过该电机减速器安装孔连接联轴器,L型支座的另一个侧面与悬架底板固定在一起。
更进一步,所述车轴用轴承和扭簧轴用轴承皆采用角接触球轴承。因为角接触球轴承可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并且在较高的转速也能正常工作。两个轴承的相对位置皆由所述悬架底板12确定,所述车轴用轴承的轴线应与所述L型支座2上的电机减速器安装孔轴线共线。
更进一步,所述悬架底板12的外轮廓为对称图形,如长方形,其结构和尺寸可按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将所述车轴用轴承和扭簧轴用轴承通过相应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悬架底板12上后,两轴承的轴线应平行。
更进一步,所述上铰链座111固定于全向移动机器人的车体上,所述下铰链座113固定于悬架底板12上。
更进一步,所述减震装置11是竖直安装的,即静置状态时,减震装置中的弹簧轴线垂直于悬架底板所在平面,为主要减震措施,所述弹簧阻尼减震器112中的弹簧为压簧,其刚度则根据设计承载和车体的总重量进行选择。所述扭簧9为辅助减震措施,所述弹簧阻尼减震器112中的弹簧刚度应该大于扭簧9刚度,扭簧9刚度不宜过大,防止因弹力过大而使得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过大,造成不必要的能耗。扭簧的刚度具体取值根据实际设计情况选择。
更进一步,所述扭簧轴8用于限制整体悬架结构除沿该扭簧轴轴线转动外的全部自由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该悬架结构在静置状态下,扭簧9和弹簧阻尼减震器112中的弹簧皆处于半压缩状态。
如图5中右边的轮子所示,当轮子在平地行驶时,扭簧9和弹簧阻尼减震器112中的弹簧皆由于压缩而产生弹力,弹力使得轮子与地面始终保持有效接触。
如图5所示左边的轮子所示,当轮子经过凸起障碍时,轮子相对于车身向上移动,所述扭簧9和弹簧阻尼减震器112中的弹簧进一步压缩,两者产生的弹力共同使得轮子与地面始终保持有效接触,进而保证机器人的全向移动。
如图6中左边的轮子所示,当轮子经过凹陷地段时,轮子相对于车身向下移动,所述扭簧9和弹簧阻尼减震器112中的弹簧释放,两者产生的弹力共同使得轮子与地面始终保持有效接触,进而保证机器人的全向移动。
由于轮子在经过凸起障碍或凹陷地段时,轮子相对于车身会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整个悬架机构会经所述扭簧轴用轴承绕扭簧轴8旋转,把轮子的上下跳动转化为围绕所述扭簧轴8的转动,进而最大程度地保持车身的平稳。而且所述扭簧轴8限制了整体悬架结构除沿该扭簧轴轴线转动外的全部自由度,故轮子不会发生倾斜,所述麦克纳姆轮6的辊子间的过渡始终沿着辊子外轮廓曲面的最大径进行,保证了辊子间的平稳过渡,进而保证了机器人运动的平稳性。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本实用新型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Claims (7)

1.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包括悬架底板,该悬架底板上配合装设有电机减速器、L型支座、联轴器、输出轴、车轴用轴承座;车轴用轴承座内安装车轴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通过车轴用轴承及车轴用轴承座固定在悬架底板上,
所述悬架底板上还配合装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铰链座、弹簧阻尼减震器、下铰链座;
所述悬架结构还包括扭簧、扭簧轴、L型连接件及扭簧轴用轴承座,扭簧轴用轴承座内安装扭簧轴用轴承,所述扭簧轴用轴承的轴线与车轴用轴承轴线平行,且扭簧轴用轴承座安装在所述悬架底板上;所述扭簧轴一端通过L型连接件固定于车体上,另一端插入扭簧轴用轴承的内圈中,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扭簧轴上,所述扭簧一端固定在所述L型连接件上,另一端固定于悬架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中的弹簧为压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为挠性联轴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用轴承和扭簧轴用轴承皆采用角接触球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底板的外轮廓为对称图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铰链座分别对称铰接于所述弹簧阻尼减震器的上下两端,且所述上、下铰链座分别与所述弹簧阻尼减震器相对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静置状态时,减震装置中的弹簧轴线垂直于悬架底板所在平面。
CN201920722569.7U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39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2569.7U CN210139751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2569.7U CN210139751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9751U true CN210139751U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34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2256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39751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97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7184A (zh) * 2019-05-20 2019-08-02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7184A (zh) * 2019-05-20 2019-08-02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
CN110077184B (zh) * 2019-05-20 2024-02-27 河北工业大学 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77184B (zh) 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
US4537420A (en) Swing-arm-type suspension with a lateral rod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KR102478937B1 (ko) 차량용 차륜내 3-암 서스펜션
CN209921459U (zh) 底盘总成以及机器人
CN206870775U (zh) 移动平台
CN108583187A (zh) 一种独立悬挂式agv小车
CN106114101A (zh) 轮式移动机器人底盘直线悬挂减震装置
CN210139751U (zh) 一种麦克纳姆轮全向移动机器人独立悬架结构
CN101513819B (zh) 外套式回能减振车轮
CN201380718Y (zh) 外套式回能减振车轮
CN209739209U (zh) 万向轮、底盘总成以及机器人
CN213948061U (zh) 一种拖挂房车独立悬架总成
CN204726173U (zh) 一种房车独立悬架
CN212737668U (zh) 联动摆动式悬架底盘及机器人
CN211335483U (zh) 悬架装置
CN210680315U (zh) 舵轮及平移车
CN111929673A (zh) 一种带避震功能的车载雷达测速仪
CN219821146U (zh) 一种全向移动机器人驱动轮垂直减震机构及机器人
KR100857648B1 (ko) 자동차 범프스토퍼용 컵
CN220947414U (zh) 移动装置及机器人
KR102593212B1 (ko) 지상고 조절이 가능한 토션바형 차량용 충격 흡수장치
CN218703595U (zh) 行走装置及移动机器人
CN220595058U (zh) 一种驱动底盘及移动机器人
JP6251466B2 (ja) 緩衝キャスター
CN115302998B (zh) 车轮悬挂梁安装结构及越野拖挂房车的空气悬挂底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