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5642U - 一种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5642U
CN210135642U CN201920478107.5U CN201920478107U CN210135642U CN 210135642 U CN210135642 U CN 210135642U CN 201920478107 U CN201920478107 U CN 201920478107U CN 210135642 U CN210135642 U CN 210135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mber
indoor
channel
ret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781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秋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nowingly International Design Consultant (shenzhen) Co Ltd
CCDI International Shenzhen Design Consulta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nowingly International Design Consulta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nowingly International Design Consultant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nowingly International Design Consultant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781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5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5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5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多个风道间室,室外新风室包括第一新风分风道和第二新风分风道,室内回风室包括第一回风分风道和第二回风分风道;还包括位于第二室外排风室和第一新风分风道内的热回收换热器,热回收换热器内设有第一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道,第一换热风道的一端与第一新风分风道的进风侧相对设置,另一端通过第一室外排风室与室内送风室连通,第二换热风道的一端与第二室外排风室的出风侧相对设置,另一端通过混风室与第二回风分风道连通,第二新风分风道通过混风室与室内送风室连通,第一回风分风道与室内送风室连通,且其内设有第一换热器,相邻两个风道间室的连通处均设有用于控制两个风道间室的通断状态的控制阀。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机组通常在壳体上开设有新风口、回风口、送风口以及排风口,室外新风通过新风口进入空调机组内,再从送风口送入室内,从而向室内补充新风;室内回风通过回风口进入空调机组后,再从排风口排出室外,从而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
虽然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机组可以通过诸如转轮回热器的方式对回风的温度进行一定程度的热回收,但是这种空调机组无论室内回风的温度是否可以用于热回收,都必须通过转轮回热器,风阻较大,而且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机组存在运行工况单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有余热回收功能的空调机组存在运行工况单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风道间室,多个所述风道间室包括室外新风室、混风室、室内回风室、室内送风室、第一室外排风室以及第二室外排风室,所述室外新风室、混风室以及室内回风室依次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室内送风室、第一室外排风室以及第二室外排风室依次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室外新风室包括第一新风分风道和第二新风分风道,第一新风分风道位于所述第二室外排风室与所述第二新风分风道之间,所述室内回风室包括第一回风分风道和第二回风分风道,第一回风分风道位于所述室内送风室与所述第二回风分风道之间;还包括热回收换热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室外排风室和所述第一新风分风道内,所述热回收换热器内设有第一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道,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新风分风道的进风侧相对设置,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室外排风室与所述室内送风室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室外排风室的出风侧相对设置,另一端通过所述混风室与所述第二回风分风道连通,所述第二新风分风道通过所述混风室与所述室内送风室连通,所述第一回风分风道与所述室内送风室连通,且所述第一回风分风道内设有第一换热器,相邻两个所述风道间室的连通处均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两个所述风道间室的通断状态。
可选地,所述室内送风室内设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混风室与所述室内送风室的连通处与所述第一回风分风道与所述室内送风室之间的连通处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为表冷器。
可选地,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室内送风室内。
可选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室内送风室内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分风道与所述室内送风室之间的连通处与所述室内送风室的出口之间。
可选地,所述除尘装置为静电集尘器,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多列静电集尘板,相邻两列所述静电集尘板在垂直于送风方向错位设置。
可选地,所述室外新风室和所述室内回风室内均设有过滤装置。
可选地,还包括均流板,所述均流板安装在所述室内送风室内。
可选地,所述室外新风室、所述室内回风室、所述室内送风室、所述第一室外排风室以及所述第二室外排风室内均设有风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多个风道间室,多个风道间室包括室外新风室、混风室、室内回风室、室内送风室、第一室外排风室以及第二室外排风室,且相邻两个风道间室的连通处均设有控制阀;当室内回风的温度较高或较低、适合回收时,空调器进入热回收模式,将相应风道间室的控制阀打开,室外新风经第一新风分风道、第一换热风道、第二室外排风室的进口、第一室外排风室以及室内送风室送入室内,室内回风经第二回风分风道、混风室、第一新风分风道的出口、第二换热风道、第二室外排风室排出室外,新风在第一换热风道内时与第二换热风道内的室内回风交叉换热,提高或降低了新风的温度,使得新风进入室内后与室内的温差较小,用户的舒适度较好、且能耗较低;当室外环境温度处于较适宜的情况下时,例如春季或秋季,将相应风道间室的控制阀打开,室外新风可经第二新风分风道、混风室、室内送风室进入室内,提高室内空气的含氧量;若仅需少量引入新风时,将相应风道间室的控制阀打开,室外新风经第二新风分风道进入混风室,室内回风经第二回风分风道进入混风室,两者混合后经室内送风室进入室内;或者室外新风经第二新风分风道、混风室进入室内送风室,室内回风经第一回风分风道换热后进入室内送风室,两者混合后,经室内送风室的出口进入室内;当室外新风温度过高或过低(或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时,空调器进行内循环,将相应风道间室的控制阀打开,室内回风经第一回风分风道换热后,经室内送风室重新送入室内;当室内的空气污染度较高时,将相应风道间室的控制阀打开,室内回风经第二回风分风道、混风室、第一室外排风室排出室外,风阻较小。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在非热回收模式下的其他引入新风的模式,新风可不经热回收换热器,风阻较小,而且空调器具有多种运行工况,适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处于热回收模式的气体流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处于纯新风模式的气体流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处于混风回收模式的气体流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处于内循环模式的气体流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处于混风循环模式的气体流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器处于排污模式的气体流动示意图;
图8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9为图1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1,壳体1上开设有新风口101、回风口102、送风口103、第一排风口104以及第二排风口105,壳体1内设有多个风道间室。
上述的多个风道间室包括室外新风室21、混风室22、室内回风室23、室内送风室24、第一室外排风室25以及第二室外排风室26,其中,室外新风室21与新风口101连通,室内回风室23与回风口102连通,室内送风室24与送风口103连通,第一室外排风室25与第一排风口104连通,第二室外排风室26与第二排风口105连通,室外新风室21、混风室22以及室内回风室23依次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室内送风室24、第一室外排风室25以及第二室外排风室26依次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室外新风室21包括第一新风分风道211和第二新风分风道212,第一新风分风道211位于第二室外排风室26与第二新风分风道212之间,室内回风室23包括第一回风分风道231和第二回风分风道232,第一回风分风道231位于室内送风室24与第二回风分风道232之间;还包括热回收换热器3,热回收换热器3位于第二室外排风室26和第一新风分风道211内,热回收换热器3内设有第一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道,第一换热风道的一端与第一新风分风道211的进风侧相对设置,另一端通过第一室外排风室25与室内送风室24连通,第二换热风道的一端与第二室外排风室26的出风侧相对设置,另一端通过混风室22与第二回风分风道232连通,第二新风分风道212通过混风室22与室内送风室24连通,第一回风分风道231与室内送风室24连通,且第一回风分风道231内设有第一换热器5,相邻两个风道间室的连通处均设有控制阀,控制阀用于控制两个风道间室的通断状态。
具体地,第一新风分风道211与混风室22之间的连通处安装有第一控制阀41,第二新风分风道212与混风室22之间的连通处安装有第二控制阀42,第二回风分风道232与混风室22之间的连通处安装有第三控制阀43,第二室外排风室26与第一室外排风室25之间的连通处安装有第四控制阀44,第一室外排风室25与室内送风室24之间的连通处安装有第五控制阀45,混风室22与室内送风室24之间的连通处安装有第六控制阀46,第一回风分风道231与室内送风室24之间的连通处安装有第七控制阀47,上述热回收换热器3呈菱形安装在第二室外排风室26和第一新风分风道211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通过控制多个控制阀的开闭,可使空调器运行不同的工况:
参照图2,当室内回风的温度较高或较低、适合回收时,空调器进入热回收模式,将第一控制阀41、第三控制阀43、第四控制阀44以及第五控制阀45打开,其他控制阀关闭,室外新风经第一新风分风道211、第一换热风道、第二室外排风室26进口处的第四控制阀44进入第一室外排风室25内,再从第一室外排风室25经室内送风室24送入室内,气体流动路径如图中实心箭头所示;室内回风经第二回风分风道232、混风室22、第一新风分风道211的出口处的第一控制阀41进入第二换热风道内,再经第二室外排风室26从第二排风口105排出室外,气体流动路径如图中带斜线箭头所示,经过第一换热风道的室外新风可与经过第二换热风道的室内回风进行交叉换热,将室内回风的热量或冷量回收,使得室外新风的温度更接近室内温度,用户的舒适度较好、且能耗较低。
参照图3,当室外环境温度处于较适宜的范围、且室外空气质量较好时,例如春季或秋季,空调器进入纯新风模式,将第二控制阀42和第六控制阀46打开,其他控制阀关闭,室外新风可经第二新风分风道212、混风室22、室内送风室24进入室内,气体流动路径如图中实心箭头所示,提高了室内空气的含氧量。
参照图4,空调器可进入混风回收模式,可将第二控制阀42、第三控制阀43和第六控制阀46打开,其他控制阀关闭,室外新风经第二新风分风道212进入混风室22内,气体流动路径如图中实心箭头所示,室内回风经第二回风分风道232进入混风室22,气体流动路径如图中带斜线箭头所示,两者混合后空气温度较适宜,可经室内送风室24进入室内,气体流动路径如图中空心箭头所示,可提高室内空气的含氧量,且回收了室内回风的冷量或热量。
参照图5,空调器可进入内循环模式,将第七控制阀47打开,其他控制阀均关闭,室内回风进入第一回风分风道231、并与第一回风分风道231内的第一换热器5换热后,经室内送风室24的送风口103重新送入室内,气体流动路径如图中带斜线箭头所示,可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参照图6,空调器可进入混风循环模式,将第二控制阀42、第六控制阀46以及第七控制阀47均打开,其他控制阀关闭,室外新风可经第二新风分风道212、混风室22进入室内送风室24内,气体流动路径如图中实心箭头所示,室内回风经第一回风分风道231、并与第一换热器5换热后进入室内送风室24内,气体流动路径如图中带斜线箭头所示,两者混合后,再经送风口103进入室内,气体流动路径如图中空心箭头所示,既可引入新风,且混合后的气体温度较适宜。
参照图7,当室内的空气污染度较高,如室内多人抽烟时,空调器进入排污模式,将第三控制阀43、第五控制阀45和第六控制阀46打开,其他控制阀关闭,室内回风经第二回风分风道232、混风室22、第一室外排风室25排出室外,风阻较小。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在非热回收模式下的其他引入新风的模式(如混风回收模式、混风循环模式、纯新风模式),新风可不经热回收换热器3,风阻较小,而且空调器具有多种运行模式,适用范围较广。
当室外新风温度较高或较低时,即使室外新风与室内回风在热回收换热器3中换热后,室外新风仍与室内空气具有较大温差。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送风室24内设有第二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6位于混风室22与室内送风室24的连通处与第一回风分风道231与室内送风室24之间的连通处之间。当处于上述情况时,可控制第二换热器6运行,室外新风与第二换热器6换热后,从第二换热器6出来的室外新风与室内空气的温差较小,因此,空调器在运行上述模式时,既可引入新风,且引入新风后对室内的温度不会产生较大影响,舒适度较好。
为了能够调节室内的湿度,可在空调器内设置加湿器,或者上述第一换热器5和第二换热器6均为表冷器,因后者不需再空调器壳体1内增加设备,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后者的方案,且这种空调器适合仅需制冷的区域使用。此外,还可在第二新风分风道212内设有第三换热器7,进一步调节进入壳体1内的室外新风的温度,且第三换热器7也可为表冷器。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第一换热器5和第二换热器6均为表冷器的方案,若室外新风的温度过低,且回收室内回风的热量无法满足改变室外新风温度的需要,则引入的室外新风与室内空气温差较大,舒适度较差。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内设有加热器8,该加热器8安装在室内送风室24内,室外新风在进入室内送风室24后,经加热器8加热后,再送入室内,从而缩小室外新风与室内空气的温度。
为了减少室外新风或室内回风中的杂质经室内送风室24进入室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包括除尘装置9,该除尘装置9安装在室内送风室24内,且位于第一回风分风道231与室内送风室24之间的连通处与室内送风室24的出口(即送风口103)之间,除尘装置9可对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中的杂质均进行过滤,除尘效果较好。
进一步地,上述除尘装置9为静电集尘器,该除尘装置9包括多列静电集尘板91,且相邻两列静电集尘板91在垂直于送风方向错位设置,如图8所示,空气在经过静电集尘板91时,需要换向,使得气流通过静电集尘板91的时间延长,气流可与静电集尘板91充分接触,从而提高静电集尘板91的吸附效率,尤其是对细小颗粒(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吸附效率明显提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室外新风室21和室内回风室23内均设有过滤装置10,通过过滤装置10可将空气进行过滤,减少杂质沉积在壳体1内的换热器及其他设备上。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1,在第一回风分风道231和第二回风分风道232的入口处设有一个过滤装置10,在第一新风分风道211和第二新风分风道212的入口处设有两个过滤装置10,其中,在第一回风分风道231和第二回风分风道232的入口处的过滤装置为初效过滤器10a;在第一新风分风道211和第二新风分风道212中靠近入口侧的过滤装置10为初效过滤器10a,靠近出口侧的过滤装置10为活性炭过滤器10b,活性炭过滤器10b可对室外新风的异味进行吸附处理。
考虑到活性炭在长时间使用下会达到吸附饱和,需要经常对活性炭进行再生或更换,因此,上述活性炭过滤器10b均采用抽屉结构,如图9所示,即将活性炭滤材(如活性炭包)放置在可抽拉的抽屉状框架1021内、并且活性炭过滤器10b内均安装有多层可抽拉的抽屉状框架1021,这样既可以使新风通过活性炭滤材,又可以提高活性炭滤网的可维护性,例如当活性炭滤材需要进行再生或更换时,只需要将可抽拉的抽屉状框架1021拉出,将活性炭滤材(例如活性炭包)取出,然后将新的活性炭滤材放入,最后将可抽拉的抽屉状框架1021推入原位即可,具有很高的维护性,显著降低了空调器的维护要求。另外,上述抽屉状框架1021的抽拉功能实现可以是在抽屉状框架1021底部设置滑轮,在活性炭过滤器10b的框体侧面设置相应的导轨,通过滑轮和导轨配合实现抽拉。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包括均流板11,上述均流板11安装在室内送风室24内,空气在经过均流板11后,在风道间室的截面上各区域的分布更均匀。
可选地,室外新风室21、室内回风室23、室内送风室24、第一室外排风室25以及第二室外排风室26内可均设有风机12,也可仅在某两个风道间室(如混风室22和室内送风室24)内、某三个风道间室(如室内送风室24、室外新风室21和第二室外排风室26)内设置风机12,前者各风道间室的风量均较大、风速均较快。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前者的方案,在室外新风室21、室内回风室23和室内送风室24的进口处设置风机12,在第一室外排风室25和第二室外排风室26的出口处设置风机1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风道间室,多个所述风道间室包括室外新风室、混风室、室内回风室、室内送风室、第一室外排风室以及第二室外排风室,所述室外新风室、混风室以及室内回风室依次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室内送风室、第一室外排风室以及第二室外排风室依次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室外新风室包括第一新风分风道和第二新风分风道,第一新风分风道位于所述第二室外排风室与所述第二新风分风道之间,所述室内回风室包括第一回风分风道和第二回风分风道,第一回风分风道位于所述室内送风室与所述第二回风分风道之间;
还包括热回收换热器,所述热回收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室外排风室和所述第一新风分风道内,所述热回收换热器内设有第一换热风道和第二换热风道,所述第一换热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新风分风道的进风侧相对设置,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室外排风室与所述室内送风室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室外排风室的出风侧相对设置,另一端通过所述混风室与所述第二回风分风道连通,所述第二新风分风道通过所述混风室与所述室内送风室连通,所述第一回风分风道与所述室内送风室连通,且所述第一回风分风道内设有第一换热器,相邻两个所述风道间室的连通处均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两个所述风道间室的通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送风室内设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混风室与所述室内送风室的连通处与所述第一回风分风道与所述室内送风室之间的连通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均为表冷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安装在所述室内送风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室内送风室内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分风道与所述室内送风室之间的连通处与所述室内送风室的出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为静电集尘器,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多列静电集尘板,相邻两列所述静电集尘板在垂直于送风方向错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新风室和所述室内回风室内均设有过滤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流板,所述均流板安装在所述室内送风室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新风室、所述室内回风室、所述室内送风室、所述第一室外排风室以及所述第二室外排风室内均设有风机。
CN201920478107.5U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空调器 Active CN210135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78107.5U CN210135642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78107.5U CN210135642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5642U true CN210135642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3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78107.5U Active CN210135642U (zh) 2019-04-10 2019-04-10 一种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564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6581A (zh) * 2020-03-30 2020-08-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阀组件、空气调节设备及相应的控制方法
CN111520823A (zh) * 2020-04-29 2020-08-11 广州大学 一种送风模式和湿度可调的空调系统
CN114322104A (zh) * 2021-12-29 2022-04-1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除湿一体机
WO2023124066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新风一体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86581A (zh) * 2020-03-30 2020-08-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阀组件、空气调节设备及相应的控制方法
CN111486581B (zh) * 2020-03-30 2021-06-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阀组件、空气调节设备及相应的控制方法
CN111520823A (zh) * 2020-04-29 2020-08-11 广州大学 一种送风模式和湿度可调的空调系统
CN111520823B (zh) * 2020-04-29 2021-05-07 广州大学 一种送风模式和湿度可调的空调系统
CN114322104A (zh) * 2021-12-29 2022-04-1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除湿一体机
WO2023124066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新风一体机
CN114322104B (zh) * 2021-12-29 2023-12-26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除湿一体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35642U (zh) 一种空调器
KR100617079B1 (ko) 공기청정겸용 환기시스템
CN207751074U (zh) 环窗框式室内空调机
CN103017263A (zh) 多功能空调末端
KR100587359B1 (ko) 공기청정장치 일체형 환기시스템
CN2497198Y (zh) 室内空气环境控制器
CN201059699Y (zh) 大风量组合式空调机组
CN108168055A (zh) 转轮热回收式多孔陶瓷复合式蒸发冷却新风机组
CN111425939A (zh) 新风空调及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1440983B (zh) 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
CN102798202B (zh) 全热交换器及新风机组系统
CN113251537A (zh) 全热新风机
CN207778701U (zh) 新风机
CN207815516U (zh) 家用壁挂式空调器
CN208042371U (zh) 一种组合式二次回风控湿空气净化机组
CN207247447U (zh) 一种新风交换机组
CN206669914U (zh) 一种一体式地铁空调机组
CN102226560A (zh) 节能环保雾化空调
CN202166132U (zh) 节能环保雾化空调
CN213362679U (zh) 一种新风空调机
CN213272899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13514133U (zh)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5026870U (zh)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系统
CN208139434U (zh) 一种新型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
KR100587313B1 (ko) 공기청정장치 일체형 환기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