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5082U - 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5082U
CN210135082U CN201920778419.8U CN201920778419U CN210135082U CN 210135082 U CN210135082 U CN 210135082U CN 201920778419 U CN201920778419 U CN 201920778419U CN 210135082 U CN210135082 U CN 2101350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chamber
heat
radiator
stage
scrol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784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智伟
黄山川
黄勇
姚伯如
林妙正
施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784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50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50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50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压缩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包括静涡旋盘、动涡旋盘,静涡旋盘内设有一级压缩室、二级压缩室,静涡旋盘的外侧设有散热器,散热器的内侧一端设有与散热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孔,散热器的内侧另一端设有排气口,散热器的外侧设有若干散热翅片;静涡旋盘内位于一级压缩室的侧面设有第一进气通道,静涡旋盘内位于二级压缩室的侧面设有第二进气通道,一级压缩室的底面中心设有第一排气通孔,二级压缩室的底面中心设有第二排气通孔,第一排气通孔通过第一排气管与第一进气孔连通,排气口与第二进气通道连通,第二排气通孔内连接有第二排气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散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旋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是一种容积式压缩的压缩机,压缩部件由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组成。包括使通过压缩机壳体的气体的分路流动方式以减少夹带的油的许多结构特征。涡旋压缩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噪音低等诸多优点,应用非常广泛。涡旋压缩机内的核心部件是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动涡旋盘与静涡旋盘之间的密封要求很高。为了提高压缩性能,现在有一种双级涡旋压缩机,其内部设有一级涡旋压缩室、二级涡旋压缩室,空气从外界进入一级涡旋压缩室进行一次压缩后再进入二级涡旋压缩室进行二次压缩,然而空气经过一级涡旋压缩室压缩后,压缩空气会产生高热量,如果高热量的气体直接进入二级涡旋压缩室再次压缩时,二级涡旋压缩室内的空气的温度会成倍升高,整机效率变差,能耗增加、寿命会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级涡旋压缩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散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的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包括静涡旋盘、动涡旋盘,所述静涡旋盘内设有一级压缩室、二级压缩室,所述静涡旋盘的外侧设有散热器,所述的散热器内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器的内侧一端设有与散热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孔,散热器的内侧另一端设有排气口,所述散热器的外侧设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静涡旋盘内位于一级压缩室的侧面设有第一进气通道,所述静涡旋盘内位于二级压缩室的侧面设有第二进气通道,所述一级压缩室的底面中心设有第一排气通孔,所述二级压缩室的底面中心设有第二排气通孔,所述第一排气通孔通过第一排气管与第一进气孔连通,所述排气口与第二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排气通孔内连接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的第二排气管穿过散热器。静涡旋盘相当于静涡旋盘偏心运动,使得外界的空气从第一进气通道进入一级压缩室,经过一次压缩后的压缩空气(压缩过程会吸热导致气体温度升高)通过第一排气通孔内的第一排气管进入冷却器的散热腔内,第一压缩后的气体在散热腔内冷却散热,使得一次压缩后的压缩空气的温度接近室温,冷却后的压缩空气经过排气口、第二进气通道进入二级压缩室,二级压缩室内的空气经过二次压缩后从第二排气通孔、第二排气管处排出;进入二级压缩室的空气、最后排出的压缩空气温度都显著降低,整机散热性能好、工作效率高,而且使用寿命显著延长;而且散热器与静涡旋盘连接结构紧凑、稳定,占用空间小。
作为优选,所述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散热器盖板,所述的散热腔置于散热器本体内,所述散热腔内设有若干用于连接第一进气孔、排气口的曲折的导流通道,所述散热器本体、散热器盖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曲折的导流通道能延长气体在散热腔内的流动路径,提高散热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静涡旋盘的外侧面设有散热凸肋,所述静涡旋盘与散热器之间设有隔热板,隔热板上朝向散热器的一侧设有若干散热槽。散热凸肋能增强静涡旋盘本身的散热性能,散热凸肋、隔热板用于隔离散热器与静涡旋盘,防止静涡旋盘的热量直接传递给散热器;隔热板上的散热槽有利于散热器的内侧面散热。
作为优选,所述动涡旋盘的外侧设有散热凸条,所述动涡旋盘的外侧还设有机架组件,所述的机架组件的四个角上设有轴承座。散热凸条能够促进动涡旋盘散热。
作为优选,所述一级压缩室的开口端周围设有一级密封凸环,所述二级压缩室的开口端周围设有二级密封凸环;所述静涡旋盘的周围设有减重槽,所述减重槽内设有若干加强凸肋。动涡旋盘与静涡旋盘连接后,通过一级密封凸环、二级密封凸环对一级压缩室、二级压缩室密封,而减重槽所在的部位没有被动涡旋盘的边缘覆盖,减重槽、加强凸肋极大的增加了静涡旋盘正面周围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从而也能有效的增加静涡旋盘的散热性能。
作为优选,其中一条导流通道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间部位与静涡旋盘的底面密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内端固定有驱动轮,所述转轴的外端固定有离心式叶轮;所述散热器的外侧散热翅片呈放射状分布,所述的离心式叶轮位于散热翅片的放射中心位置,所述散热翅片的顶面设有隔离板,隔离板上与离心式叶轮的对应处设有导流孔。当一次压缩空气进入导流通道时,气流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通过转轴带动离心式叶轮转动,离心式叶轮转动使得外部空气从导流孔处(轴向)进入后沿着相邻散热翅片之间的间隙(径向)向外排出,形成循环的空气流动,能够促进散热翅片的散热,进而促进导流通道内的气体散热,提高散热器的整体散热性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散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 为静涡旋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静涡旋盘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仰视图。
图7为散热器的爆炸图。
图8为散热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散热器本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驱动轮、离心式叶轮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静涡旋盘1、一级压缩室100、二级压缩室101、散热凸肋102、第一进气通道103、第二进气通道104、第一排气通孔105、第二排气通孔106、有一级密封凸环107、二级密封凸环108、减重槽109、加强凸肋110、动涡旋盘2、散热凸条200、机架组件3、轴承座4、散热器5、散热器本体50、散热器盖板51、散热腔500、第一进气孔501、排气口502、散热翅片503、导流通道504、转轴505、驱动轮506、离心式叶轮507、隔离板508、导流孔509、隔热板6、第一排气管7、第二排气管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一种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包括静涡旋盘1、动涡旋盘2,动涡旋盘2的外侧设有散热凸条200,动涡旋盘2的外侧还设有机架组件3,机架组件的四个角上设有轴承座4;静涡旋盘1内设有一级压缩室100、二级压缩室101,静涡旋盘1的外侧面设有散热凸肋102,静涡旋盘的外侧设有散热器5,静涡旋盘与散热器之间设有隔热板6,隔热板上朝向散热器的一侧设有若干散热槽。如图5、图6、图7所示,散热器5内设有散热腔500,散热器的内侧一端设有与散热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孔501,散热器的内侧另一端设有排气口502,散热器5的外侧设有若干散热翅片503;静涡旋盘1内位于一级压缩室的侧面设有第一进气通道103,静涡旋盘内位于二级压缩室的侧面设有第二进气通道104,一级压缩室100的底面中心设有第一排气通孔105,二级压缩室101的底面中心设有第二排气通孔106,第一排气通孔通过第一排气管7与第一进气孔连通,排气口502与第二进气通道104连通,第二排气通孔104内连接有第二排气管8,第二排气管穿过散热器;一级压缩室100的开口端周围设有一级密封凸环107,二级压缩室的开口端周围设有二级密封凸环108;静涡旋盘1的周围设有减重槽109,减重槽内设有若干加强凸肋110。
如图7和图8所示,散热器5包括散热器本体50、散热器盖板51,散热腔500置于散热器本体内,散热腔内设有若干用于连接第一进气孔、排气口的曲折的导流通道504,散热器本体、散热器盖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如图9和图10所示,为散热器本体50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中一条导流通道504内设有转轴505,转轴的中间部位与静涡旋盘的底面密封转动连接,转轴的内端固定有驱动轮506,转轴的外端固定有离心式叶轮507,散热器的外侧散热翅片503呈放射状分布,离心式叶轮位于散热翅片的放射中心位置,散热翅片的顶面设有隔离板508,隔离板上与离心式叶轮的对应处设有导流孔509。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静涡旋盘相当于静涡旋盘偏心运动,使得外界的空气从第一进气通道进入一级压缩室,经过一次压缩后的压缩空气(压缩过程会吸热导致气体温度升高)通过第一排气通孔内的第一排气管进入冷却器的散热腔内,第一压缩后的气体在散热腔内冷却散热,使得一次压缩后的压缩空气的温度接近室温,冷却后的压缩空气经过排气口、第二进气通道进入二级压缩室,二级压缩室内的空气经过二次压缩后从第二排气通孔、第二排气管处排出,空气流动路径如图2和图5中的虚线所示。动涡旋盘2的外侧面上的散热凸条200能辅助散热,静涡旋盘正面的减重槽109、加强凸肋110能增加静涡旋盘周围的表面积,从而增大静涡旋盘正面边缘处的散热性能,同时静涡旋盘背面的散热凸肋102能增大静涡旋盘背面的散热性能,经过一次压缩后的空气进入散热器内,散热器内曲折的导流通道504能够延长气流在散热器内的时间,从而增强热交换时间,散热器外侧的散热翅片能够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同时压缩气体经过驱动轮是能够带动离心式叶轮507转动,从而促进散热翅片周围的空气循环流动、极大的提高散热翅片的散热性能,该结构中将整个双级涡旋盘组件的散热性能提高了多个档次,散热效率提高了60%以上,从而确保进而二级压缩室内的空气温度非常接近室温,极大的降低了最终排出的高压气体的温度。整机散热性能好、工作效率高,而且使用寿命显著延长;而且散热器与静涡旋盘连接结构紧凑、稳定,占用空间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6)

1.一种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包括静涡旋盘、动涡旋盘,所述静涡旋盘内设有一级压缩室、二级压缩室,其特征是,所述静涡旋盘的外侧设有散热器,所述的散热器内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器的内侧一端设有与散热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孔,散热器的内侧另一端设有排气口,所述散热器的外侧设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静涡旋盘内位于一级压缩室的侧面设有第一进气通道,所述静涡旋盘内位于二级压缩室的侧面设有第二进气通道,所述一级压缩室的底面中心设有第一排气通孔,所述二级压缩室的底面中心设有第二排气通孔,所述第一排气通孔通过第一排气管与第一进气孔连通,所述排气口与第二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排气通孔内连接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的第二排气管穿过散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散热器盖板,所述的散热腔置于散热器本体内,所述散热腔内设有若干用于连接第一进气孔、排气口的曲折的导流通道,所述散热器本体、散热器盖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静涡旋盘的外侧面设有散热凸肋,所述静涡旋盘与散热器之间设有隔热板,隔热板上朝向散热器的一侧设有若干散热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动涡旋盘的外侧设有散热凸条,所述动涡旋盘的外侧还设有机架组件,所述的机架组件的四个角上设有轴承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一级压缩室的开口端周围设有一级密封凸环,所述二级压缩室的开口端周围设有二级密封凸环;所述静涡旋盘的周围设有减重槽,所述减重槽内设有若干加强凸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其特征是,其中一条导流通道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间部位与静涡旋盘的底面密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内端固定有驱动轮,所述转轴的外端固定有离心式叶轮;所述散热器的外侧散热翅片呈放射状分布,所述的离心式叶轮位于散热翅片的放射中心位置,所述散热翅片的顶面设有隔离板,隔离板上与离心式叶轮的对应处设有导流孔。
CN201920778419.8U 2019-05-27 2019-05-27 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 Active CN2101350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8419.8U CN210135082U (zh) 2019-05-27 2019-05-27 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8419.8U CN210135082U (zh) 2019-05-27 2019-05-27 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5082U true CN210135082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5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78419.8U Active CN210135082U (zh) 2019-05-27 2019-05-27 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50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0982A (zh) * 2019-05-27 2019-08-02 浙江高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0982A (zh) * 2019-05-27 2019-08-02 浙江高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
CN110080982B (zh) * 2019-05-27 2024-03-19 浙江高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4192B2 (en) Water cooling radiator with built-in water pump
CN112460047A (zh) 一种两级离心式压缩机和氢燃料电池系统
WO2017211093A1 (zh) 一种带永磁无刷电机系统的蜗壳离心风机
CN210135082U (zh) 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
CN110080982B (zh) 一种双级涡旋盘组件结构
CN111162465A (zh) 一种强迫风冷散热防水机箱
US20240022136A1 (en) Cooling structure for disk-type electric motor, and disk-type electric motor
CN114448162A (zh) 具有主动散热功能的磁悬浮储能飞轮和储能设备
CN115333285B (zh) 一种可散热的车用鼓风机电机端盖结构
CN111043032A (zh) 一种具有电机冷却功能的涡旋压缩机
CN210196023U (zh) 一种基于双级涡旋压缩机的级间冷却器结构
WO2020048035A1 (zh) 空气压缩机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6163956A (zh) 涡旋压缩机
CN213981103U (zh) 一种散热降噪的空压机外壳
CN109268271B (zh) 一种静涡盘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13729559A (zh) 一种吸尘器的冷热风道隔风机构
CN113141749A (zh) 一种机柜散热器及机柜
CN216147952U (zh) 一种吸尘器的冷热风道隔风机构
CN214464887U (zh) 静涡旋盘组件、涡旋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13185656U (zh) 一种盘式电机冷却结构以及盘式电机
CN216794759U (zh) 一种散热结构
CN110159530B (zh) 涡旋压缩机、车辆
CN212177516U (zh) 一种屏蔽泵散热装置
CN117450082A (zh) 泵体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CN220554249U (zh) 一种磁悬浮压缩机电控模块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