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3078U - 一种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3078U
CN210133078U CN201920666416.5U CN201920666416U CN210133078U CN 210133078 U CN210133078 U CN 210133078U CN 201920666416 U CN201920666416 U CN 201920666416U CN 210133078 U CN210133078 U CN 210133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hole
buckle
support plate
seat
air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664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飞
曾繁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664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3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3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3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用于将座椅气囊线束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卡扣、以及用于将控制单元线束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卡扣,所述座椅气囊线束的一端具有第一插接端,所述控制单元线束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端相适配的第二插接端,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将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三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三卡扣呈三角形排布。该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能提高座椅气囊线束和控制单元线束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发生相对运动,有利于确保座椅气囊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的基本配置设备之一,在发生重大事故时可以为乘员提供安全保护。汽车座椅气囊(Side Air Bag,SAB)是装配在汽车座椅上的一种侧安全气囊,为了提高装配工艺的便利性,SAB通常自带线束,用于与气囊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Unit,ECU)线束连接。目前常见的SAB线束自带公端接插件,ECU线束自带母端接插件,座椅在总装线安装时,只需要将两端接插件插接即可。但是,常规的线束布置很难规避座椅运动环境对线束回路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座椅具有移动功能,且在车辆行驶中也容易产生运动环境,使得SAB线束、ECU线束及两个接插件也处在运动环境中,从而容易导致处于连接状态的线束相对座椅产生相对运动,使线束自身的形态以及两个线束的接触状态产生变化,进而导致回路的阻值随着环境运动变化而产生较大波动,不满足气囊正常点爆对回路阻值稳定性的要求,以致于可能出现气囊故障灯亮的情况,甚至导致发生事故时无法正常点爆气囊,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其能够提高座椅气囊线束和控制单元线束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发生相对运动,有利于确保座椅气囊的安全性能。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用于将座椅气囊线束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卡扣、以及用于将控制单元线束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卡扣,所述座椅气囊线束的一端具有第一插接端,所述控制单元线束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端相适配的第二插接端,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将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三卡扣;
所述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三卡扣呈三角形排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且在所述支撑板宽度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呈三角形排布;
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卡扣,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三卡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在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90mm-110mm,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60mm-70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水平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70mm-90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个所述加强筋,分别为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且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均为开设于所述支撑板两端的弧形槽;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对,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中部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呈椭圆形。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用于将座椅气囊线束固定于支撑板上的第一卡扣、用于将控制单元线束固定于支撑板上的第二卡扣、将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固定于支撑板上的第三卡扣,且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三卡扣呈三角形排布,能够实现同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对座椅气囊线束和控制单元线束的位置进行限定,提高座椅气囊线束和控制单元线束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汽车运动过程中车身及座椅的运动导致座椅气囊线束和控制单元线束发生相对运动,从而有利于确保座椅气囊线束和控制单元线束回路阻值的稳定,进而确保座椅气囊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中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板;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3、第三安装孔;14、第一加强筋;15、第二加强筋;16、减重孔;2、第一卡扣;3、第二卡扣;4、第三卡扣;5、座椅气囊线束;51、第一插接端;6、控制单元线束;61、第二插接端;L1、第二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L2、第一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H、第二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见图1和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气囊线束5固定装置,其包括支撑板1、第一卡扣2、第二卡扣3及第三卡扣4。其中,第一卡扣2、第二卡扣3、第三卡扣4均设于支撑板1上,第一卡扣2用于将座椅气囊线束5固定于支撑板1上,第二卡扣3用于将控制单元线束6固定于支撑板1上。而且,座椅气囊线束5的一端具有第一插接端51,控制单元线束6的一端具有与第一插接端51相适配的第二插接端61,第三卡扣4用于将第一插接端51和第二插接端61固定于支撑板1。重要的是,第一卡扣2、第二卡扣3、第三卡扣4呈三角形排布。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端51为公端插接件,第二插接端61为与第一插接端51相适配的母端插接件,第一插接端51通过第三卡扣4插接到第二插接端61以使得座椅气囊线束5和控制单元线束6实现电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第一插接端51为母端插接件,第二插接端61为公端插接件,只要两者能够适配连接且使得座椅气囊线束5和控制单元线束6电连接即可。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汽车座椅气囊线束5固定装置,通过在支撑板1上设置呈三角形排布的第一卡扣2、第二卡扣3和第三卡扣4,第一卡扣2用于将座椅气囊线束5固定于支撑板1上,第二卡扣3用于将控制单元线束6固定于支撑板1上,第三卡扣4用于将第一插接端51和第二插接端61固定于支撑板1上,第一卡扣2、第二卡扣3和第三卡扣4的配合作用,对座椅气囊线束5和控制单元线束6连接形成的整体进行限位,并且三个限位点呈三角排布,可同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限位,提高线束与接插件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从而使得汽车运动过程中,不管车身及座椅出现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的运动,座椅气囊线束5和控制单元线束6都不会发生相对运动,避免座椅气囊线束5和控制单元线束6回路的阻值随着环境运动变化而产生较大波动,有利于确保座椅气囊线束5和控制单元线束6回路阻值的稳定,进而确保座椅气囊的安全性能。
具体地,支撑板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支撑板1的宽度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三安装孔13,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和第三安装孔13呈三角形排布,即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均位于支撑板1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第一安装孔11用于安装第一卡扣2,第二安装孔12用于安装第二卡扣3,第三安装孔13用于安装第三卡扣4,由于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和第三安装孔13呈三角形排布,因而也使得第一卡扣2、第二卡扣3、第三卡扣4呈三角形排布,从而通过三个卡扣的限位实现同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的限位。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在支撑板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第三安装孔13的两侧,如此使得在安装好第一卡扣2、第二卡扣3、第三卡扣4及插接好座椅气囊线束5和控制单元线束6后,整体呈“C”字形布置,从而进一步提高线束及接插件与支撑板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优选为椭圆形孔,第三安装孔13为方形孔。
优选地,支撑板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用于提高支撑板1的强度。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上设有两个所述加强筋,分别为第一加强筋14和第二加强筋15,且优选地分别设于支撑板1的两端,用于提高支撑板1两端的强度。进一步优选地,参见图2所示,第一加强筋14和第二加强筋15均为开设于支撑板1两端的弧形槽,第一加强筋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孔11和第三安装孔13相对,第二加强筋1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安装孔12和第三安装孔13相对,以提高支撑板1的强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实施例中的支撑板1上开设有减重孔16,减重孔16位于支撑板1的中部位置,以减轻支撑板1的重量,满足支撑板1的重量要求,从而利于实现车辆轻量化的目标。
优选地,支撑板1呈椭圆形,第一加强筋14与第二加强筋15呈圆弧形,且沿着支撑板1的圆弧边设置,座椅气囊线束5在第一卡扣2和第三卡扣4之间大致沿第一加强筋14的弧形布置,控制单元线束6在第二卡扣3和第三卡扣4之间大致沿第二加强筋15的弧形布置。
更具体地,第二安装孔12与第三安装孔13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L1范围为90mm-110mm,第二安装孔12与第三安装孔13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范围H为60mm-70mm。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11与第二安装孔12水平设置于支撑板1上,第一安装孔11与第三安装孔13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L2范围为70mm-90mm,经过试验和验证,在这个范围内,可以有效提高座椅气囊线束5和控制单元线束6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用于将座椅气囊线束固定于支撑板上的第一卡扣、用于将控制单元线束固定于支撑板上的第二卡扣、将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固定于支撑板上的第三卡扣,且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三卡扣呈三角形排布,能够实现同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对座椅气囊线束和控制单元线束的位置进行限定,提高座椅气囊线束和控制单元线束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有利于确保座椅气囊线束和控制单元线束回路阻值的稳定,进而确保座椅气囊的安全性能,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用于将座椅气囊线束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卡扣、以及用于将控制单元线束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卡扣,所述座椅气囊线束的一端具有第一插接端,所述控制单元线束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插接端相适配的第二插接端,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将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三卡扣;
所述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三卡扣呈三角形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且在所述支撑板宽度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呈三角形排布;
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卡扣,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第三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在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90mm-110mm,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60mm-7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水平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范围为70mm-9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个所述加强筋,分别为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且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均为开设于所述支撑板两端的弧形槽;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对,所述第二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中部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呈椭圆形。
CN201920666416.5U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 Active CN210133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6416.5U CN210133078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6416.5U CN210133078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3078U true CN210133078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5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66416.5U Active CN210133078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30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6362A (zh) 用于安全气囊点火系统的短路夹
CN210133078U (zh) 一种汽车座椅气囊线束固定装置
CN101456402A (zh) 气囊充气器的爆管连接器连接结构
CN217134719U (zh) 一种车用直插式软排防水连接器
CN110380248B (zh) 电连接器的公头、母头、电连接器、显示终端组件和车辆
CN209921223U (zh) 一种汽车a柱内线束对接结构
CN210116464U (zh) 车身及车辆
CN221074875U (zh) 一种固定卡扣及汽车遮阳帘
CN214957539U (zh) 一种汽车连接器
CN212726318U (zh) 一种线束端插片
CN211150491U (zh) 一种新型平台化汽车乘客舱保险丝盒
JP2016107830A (ja) 車両用アース部材及び車両用アース部材の配索構造
CN110365227A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216709223U (zh) 一种汽车用新型拉索线束支架
CN209881262U (zh) 线束护套组件及具有它的车辆
CN215911856U (zh) 一种室内地板线束支架
CN220682302U (zh) 一种多通道线束支架
CN214626206U (zh) 一种鼓型车电气模块化线槽
CN220220642U (zh) 一种用于保护汽车线束并控制其走向的支架
CN217778548U (zh) 一种汽车线束连接器对接固定支架及汽车
CN218887424U (zh) 电池包
CN218887509U (zh) 一种汽车外挂式天线固定支架
CN210175057U (zh) 一种安装在车架上用于固定线束的线夹
CN212447136U (zh) 一种带有线束支架的车载电源模块
CN215343206U (zh) 一种卡接精准的汽车连接线插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