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2928U - 一种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2928U
CN210132928U CN201920819748.2U CN201920819748U CN210132928U CN 210132928 U CN210132928 U CN 210132928U CN 201920819748 U CN201920819748 U CN 201920819748U CN 210132928 U CN210132928 U CN 210132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tion wall
annular partition
disc
driving
penc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97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夏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wood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od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od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od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197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2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2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2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自动进退笔机构稳定性差、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它包括支架、支撑弹簧、两平行连接于支架外端的转轴组件以及驱动盘,两转轴组件之间形成夹持口,驱动盘中心贯穿设置有过笔孔,支架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传动盘,传动盘上贯穿设置有与过笔孔正对连通的让位孔,传动盘与驱动盘周向固定且驱动盘能相对于传动盘沿过笔孔的轴线方向移动,支撑弹簧设于传动盘与驱动盘之间,支撑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在传动盘外端面与驱动盘内端面上,传动盘内端面设有联结部。它具有进退笔稳定性高、结构合理、削笔阻力小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削笔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削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
背景技术
如今,自动削笔装置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而人们对于削笔装置易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现有市场上的削笔器基本上都具备了自动进退笔功能。例如申请号为201420437278.0所公开的一种自动削笔器的进笔装置,它包括支架、拨动轮和两根轴接在支架上的安装轴,两根安装轴上依次套设有齿轮和滚轮,两根安装轴上的齿轮呈中心对称,齿轮与拨动轮上的齿条啮合,滚轮和齿轮与安装轴间隙配合,当拨动轮沿进笔方向旋转时,拨动轮通过摩擦力带动两齿轮转动并在向心作用下沿着所在安装轴一端相互靠近,两齿轮向对应滚轮移动并与滚轮的一侧端紧压,两滚轮受对应齿轮的摩擦力驱动旋转而将插在两滚轮之间的铅笔自动送入削笔装置内进行切削;当拨动轮沿退笔方向旋转时,两滚轮会反向转动而将切削后的铅笔自动退出。
此外,该削笔装置还在拨动轮与支架之间设置支撑弹簧,在铅笔削好后,削笔顶住削笔装置内的刨削机构,此时铅笔受到较大的阻力,两滚轮由于与铅笔具有摩擦力因而也具有较大的阻力,这样两齿轮也就受到较大的阻力,当两齿轮受到较大阻力而不动时,拨动轮转动过程中与齿轮轴接触而受到反作用力,进而压缩支撑弹簧,使得转轴与齿轮之间出现打滑,铅笔不再往里进笔,从而有效保护铅笔不被过度切削。另外,拨动轮与两齿轮之间的摩擦力是驱动齿轮转动的直接动力,在削笔装置的多次使用后拨动轮与两齿轮之间必然会出现磨损,磨损便会导致拨动轮与齿轮之间打滑而无法进退笔,利用支撑弹簧的弹力还能够对拨动轮与齿轮之间的磨损进行补偿以确保拨动轮能够始终与两齿轮形成接触来保证自动进退笔的稳定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该结构并不合理,这是因为支架保持静止而拨动轮转动,一端活动一端固定的状态很容易造成支撑弹簧扭转而产生扭力,该扭力会对拨动轮的转动产生阻力,从而导致进退笔阻力以及削笔阻力增大。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是在支架上沿周向设置若干具有弹性的弹片或是直接设置波形弹性垫圈来代替支撑弹簧使用,例如申请号为201520883301.3所公开的一种进笔装置、申请号为201510752202.6所公开的一种适用于任何规格铅笔的自动进笔机构以及申请号为201420669242.5所公开的自动进退削铅笔机等,然而无论是设置若干弹片或是利用波形弹性垫圈都不像使用支撑弹簧一样压力比较平均、传动比较平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保证进退笔稳定性的同时使结构更加合理、进退笔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包括支架、支撑弹簧、两平行连接于支架外端的转轴组件以及设置于支架内侧且转动时能够驱动两转轴组件转动的驱动盘,所述两转轴组件之间形成夹持口,驱动盘中心贯穿设置有过笔孔,驱动盘外端面在支撑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与两转轴组件相抵靠,支架上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设有传动盘,传动盘上贯穿设置有与过笔孔正对连通的让位孔,传动盘与驱动盘周向固定且驱动盘能相对于传动盘沿过笔孔的轴线方向移动,支撑弹簧设于传动盘与驱动盘之间,支撑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在传动盘外端面与驱动盘内端面上,传动盘内端面设有联结部。
使用时,自动进退笔机构设置于削笔装置的进笔孔处,笔架外端与呈传动盘的联结部相连接,用户将铅笔从进笔孔插入两转轴组件之间的夹持口内,然后转动削笔装置的摇把使笔架转动。
笔架带动传动盘转动,由于驱动盘与传动盘同步转动,因此驱动盘便转动,这样驱动盘便会通过摩擦力带动两转轴组件转动,从而使两转轴组件通过摩擦力将铅笔自动送入笔架内进行切削。切削完成后,反转摇把使笔架带动驱动盘反向转动,驱动盘通过摩擦力带动两转轴组件反向转动,两转轴组件便通过摩擦力将切削后的铅笔自动退出笔架。
本自动进退笔机构通过设置支撑弹簧,驱动盘在支撑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与两转轴组件相抵靠,使得驱动盘转动时与两转轴组件之间始终能够形成摩擦力来驱动两转轴组件转动,很好地提高了进退笔的稳定性。同时,驱动盘与传动盘周向固定,而支撑弹簧又是设置于驱动盘与传动盘之间,因此支撑弹簧会随着驱动盘与传动盘同步转动,这样一来便确保支撑弹簧仅提供沿过笔孔轴线方向的弹力,消除了支撑弹簧出现一端扭转的现象,支撑弹簧不会因一端扭转而对驱动盘的转动形成阻力,从而使得结构更加合理、铅笔的自动进退更加顺畅,用户能够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的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中,所述传动盘外端面设有环形隔墙一,驱动盘内端面设有环形隔墙二,环形隔墙一外端插入环形隔墙二内且两者形成间隙配合,支撑弹簧内端插入环形隔墙一内侧,环形隔墙一外周面固连有至少一个凸块,环形隔墙二内端面对应开设有至少一个缺口,各凸块插入对应的缺口内。
传动盘的外端面设置环形隔墙一,驱动盘内端面设置环形隔墙二,固连于环形隔墙一外侧壁的凸块插入对应的缺口内,凸块与缺口的配合使得传动盘与驱动盘之间形成周向固定,在笔架带动传动盘转动时通过凸块侧壁与缺口内侧壁相抵靠而使驱动盘与传动盘同步转动,这样支撑弹簧便不会发生扭转而对驱动盘的转动产生阻力,而凸块与缺口的配合以及环形隔墙二与环形隔墙一之间形成间隙配合,又使得驱动盘能够相对于传动盘沿过笔孔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在提高进退笔稳定性的同时使得结构更加合理、铅笔的自动进退更加顺畅。
在上述的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中,所述环形隔墙一外端面位于通孔外端口所在的面外,凸块外端面与环形隔墙一外端面相齐平,环形隔墙一与通孔内壁之间具有让位间隙,环形隔墙二内端插入让位间隙内。
驱动盘与通孔所外端口所在面之间的空间比较狭小,若是将凸块设置于该空间内,则必然会导致凸块与缺口的配合长度比较短,一旦驱动盘出现磨损而受支撑弹簧的弹力作用产生移动,那么凸块很可能便会与缺口脱离。因此,将环形隔墙一与通孔内壁之间设置为具有让位间隙,使得凸块可以位于让位间隙内,这样凸块与缺口的配合长度就可以设置得比较长,从而确保了传动盘与驱动盘之间同步转动的可靠性。
在上述的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中,所述凸块呈方形,凸块内端面与传动盘外端面相固连,凸块、传动盘与环形隔墙一为一体式结构。
凸块、传动盘与环形隔墙一为一体式结构,凸块内端面与传动盘外端面固连,这样可以增加凸块的强度,避免凸块受力变形而将传动盘与驱动盘之间卡死,导致支撑弹簧无法对驱动盘提供有效的弹力。
在上述的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中,作为另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盘外端面设有环形隔墙一,驱动盘内端面设有环形隔墙二,环形隔墙二内端插入环形隔墙一内且两者形成间隙配合,支撑弹簧的外端位于环形隔墙二内侧,环形隔墙二外周面固连有至少一个定位块,环形隔墙一外端面对应开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口,各定位块插入对应的定位口内。
传动盘的外端面设置环形隔墙一,驱动盘内端面设置环形隔墙二,固连于环形隔墙二外侧壁的定位块插入对应的定位口内,定位块与定位口的配合使得传动盘与驱动盘之间形成周向固定,在笔架带动传动盘转动时通过定位块侧壁与定位口内侧壁相抵靠而使驱动盘与传动盘同步转动,这样支撑弹簧便不会发生扭转而对驱动盘的转动产生阻力,而定位块与定位口的配合以及环形隔墙二与环形隔墙一之间形成间隙配合,又使得驱动盘能够相对于传动盘上下移动,从而在提高进退笔稳定性的同时使得结构更加合理、铅笔的自动进退更加顺畅。
在上述的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中,两转轴组件均包括转轴以及套接在转轴上的离合轮与送笔轮,两离合轮设于两转轴的相反端,两送笔轮外侧壁之间形成上述夹持口,两送笔轮均与对应转轴周向固定,两转轴上均沿轴向设置有若干弹性凸头,各弹性凸头表面呈球形,同一转轴上的各弹性凸头均抵靠在送笔轮的内壁上,当驱动盘沿进笔方向转动时能驱动两离合轮转动并沿着所在转轴相互靠近,且当两离合轮相靠近时能推动两送笔轮相互靠近并转动;当驱动盘沿退笔方向转动时能驱动两离合轮转动并沿着所在转轴相互远离,且当两离合轮相互远离至所在转轴的一端部时两离合轮与所在转轴周向固定。
进笔时,驱动盘沿一个方向转动,驱动盘在摩擦力作用下带动两离合轮各自转动且两离合轮在向心作用下沿着转轴相互靠近,在两离合轮相互靠近的过程中,两离合轮分别与套接在同一转轴上的送笔轮相接触,这样两离合轮便会推动两送笔轮沿着所在转轴相互靠近,两送笔轮相互靠近而将铅笔夹紧,同时两离合轮又通过摩擦力带动两送笔轮与转轴转动,两送笔轮便会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将铅笔自动送入笔架内进行切削。铅笔完成切削后,驱动盘反向转动,驱动盘在摩擦力作用下带动两离合轮各自反向转动且两离合轮在离心作用下沿着转轴相互远离,当两离合轮远离至所在转轴的一端部时两离合轮与对应的转轴周向固定,这样两转轴便带着各自的送笔轮反向转动,两送笔轮便会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将切削后的铅笔自动退出削笔装置。
本自动进退笔机构通过弹性凸头的设置,能够增加转轴与对应送笔轮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送笔轮与转轴之间出现打滑,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自动进退笔时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利用支撑弹簧提高了进退笔的稳定性以及对铅笔过度切削的有效保护,同时通过在支架内设置传动盘,使得支撑弹簧能够随着驱动盘与传动盘同步转动,这样一来便确保支撑弹簧仅提供沿过笔孔轴线方向的弹力,消除了支撑弹簧出现一端扭转的现象,从而使得结构更加合理、铅笔的自动进退更加顺畅,用户能够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是本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实施例一中传动盘与驱动盘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实施例一中传动盘与驱动盘的分解图。
图5是本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中转轴组件处的分解图。
图中,1、支架;1a、通孔;1a1、环形凸台;2、支撑弹簧;3、转轴组件;3a、转轴;3a1、弹性凸头;3b、离合轮;3c、送笔轮;4、夹持口;5、驱动盘;5a、过笔孔;5b、环形隔墙二;5b1、缺口;6、传动盘;6a、让位孔;6b、联结部;6c、环形隔墙一;6d、凸块;7、让位间隙;8、笔架;9、摇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包括支架1、两平行连接于支架1外端的转轴组件3以及设置于支架1内侧且能够转动的驱动盘5,驱动盘5外端面与两转轴组件3向抵靠,当驱动盘5转动时能够通过摩擦力驱动两转轴组件3转动。两转轴组件3之间形成夹持口4,驱动盘5上贯穿设置有过笔孔5a,夹持口4位于过笔孔5a的外端口上方,当驱动盘5转动时能够通过摩擦力带动两转轴组件3转动并实现自动进退笔。
如图1和图5所示,两转轴组件3均包括转轴3a以及套接在转轴3a上的离合轮3b与送笔轮3c,两离合轮3b设于两转轴3a的相反端,两送笔轮3c均与对应转轴3a周向固定且两送笔轮3c外侧壁之间形成上述夹持口4,当驱动盘5沿进笔方向转动时能驱动两离合轮3b转动并沿着所在转轴3a相互靠近,且当两离合轮3b相靠近时能推动两送笔轮3c相互靠近并转动;当驱动盘5沿退笔方向转动时能驱动两离合轮3b转动并沿着所在转轴3a相互远离,且当两离合轮3b相互远离至所在转轴3a的一端部时两离合轮3b与所在转轴3a周向固定。转轴组件3的具体结构及实现进退笔的具体原理可参照申请号为201420437278.0所公开的一种自动削笔器的进笔装置。
如图5所示,两转轴3a上均沿轴向设有若干弹性凸头3a1,各弹性凸头3a1表面均呈球形,同一转轴3a上的各弹性凸头3a1均抵靠在送笔轮3c的内壁上。通过弹性凸头3a1的设置,能够增加转轴3a与对应送笔轮3c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送笔轮3c与转轴3a之间出现打滑,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自动进退笔时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支架1上设有通孔1a,通孔1a内设有能转动的传动盘6,传动盘6位于驱动盘5下方,传动盘6上贯穿设置有与过笔孔5a正对连通的让位孔6a。传动盘6与驱动盘5周向固定,且驱动盘5能相对于传动盘6沿过笔孔5a的轴线方向移动,传动盘6与驱动盘5之间设有支撑弹簧2,支撑弹簧2的两端分别抵靠在传动盘6的外端面与驱动盘5的内端面上,驱动盘5外端面在支撑弹簧2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与两转轴组件3相抵靠。通孔1a的内壁设有环形凸台1a1,传动盘6位于环形凸台1a1上方,传动盘6内端面设有穿过环形凸台1a1中心孔的联结部6b,联结部6b内端面设有联结孔,联结孔为四方孔,让位孔6a与四方孔同轴线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传动盘6的外端面设有环形隔墙一6c,环形隔墙一6c的外端面位于通孔1a外端口所在的面外。环形隔墙一6c外周面与通孔1a内侧壁之间具有让位间隙7,驱动盘5的内端面设有环形隔墙二5b,环形隔墙二5b的内端插入让位间隙7内,环形隔墙一6c的外端则插入环形隔墙二5b内且两者形成间隙配合。
如图3和图4所示,环形隔墙一6c的外周面固连有至少一个凸块6d,环形隔墙二5b的内端面对应开设有至少一个缺口5b1,各凸块6d插入对应的缺口5b1内。本实施例中,凸块6d数量为两个。凸块6d呈方形,凸块6d内端面与传动盘6外端面相固连,凸块6d、传动盘6及环形隔墙一6c为一体式结构。通过凸块6d与缺口5b1的配合使得传动盘6与驱动盘5之间形成周向固定,同时凸块6d与缺口5b1的配合以及环形隔墙一6c与环形隔墙二5b之间形成间隙配合又使得驱动盘5能够相对于传动盘6沿过笔孔5a的轴线方向移动。
使用时,自动进退笔机构设置于削笔装置的进笔孔处,笔架8外端插入传动盘6内端的联结孔内,用户将铅笔从进笔孔插入两转轴组件3之间,然后转动削笔装置的摇把9使笔架8转动。
笔架8带动传动盘6同步转动,同时通过传动盘6上的凸块6d与驱动盘5上的缺口5b1相配合使得驱动盘5得以随着笔架8与传动盘6同步转动。这样一来,驱动盘5与两转轴组件3之间便会产生摩擦力进而使得两转轴组件3各自转动,从而由两转轴组件3各自转动并借助摩擦力将铅笔依次经过笔孔5a与让位孔6a送入到笔架8内进行切削。切削完成后,用于反向转动摇把9,笔架8、传动盘6及驱动盘5同步反转,并由两驱动盘5组件各自反向转动而将切削后的铅笔自动退出。
本自动进退笔机构通过设置支撑弹簧2,驱动盘5在支撑弹簧2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与两转轴组件3相抵靠,使得驱动盘5转动时与两转轴组件3之间始终能够形成摩擦力来驱动两转轴组件3转动,很好地提高了进退笔的稳定性。同时,驱动盘5与传动盘6是通过凸块6d与缺口5b1的配合实现同步转动,而支撑弹簧2又是设置于驱动盘5与传动盘6之间,因此支撑弹簧2会随着驱动盘5与传动盘6同步转动,这样一来便确保支撑弹簧2仅提供沿过笔孔5a轴线方向的弹力,消除了支撑弹簧2出现一端扭转的现象,支撑弹簧2不会因一端扭转而对驱动盘5的转动形成阻力,从而使得结构更加合理、铅笔的自动进退更加顺畅,用户能够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盘6的外端面设有环形隔墙一6c,驱动盘5的内端面设有环形隔墙二5b,环形隔墙二5b内端插入环形隔墙一6c内且两者形成间隙配合,支撑弹簧2的外端位于环形隔墙二5b内侧,环形隔墙二5b外周面固连有至少一个定位块,环形隔墙一6c的外端面对应开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口,各定位块插入对应的定位口内。
定位块与定位口的配合使得传动盘6与驱动盘5之间形成周向固定,在笔架8带动传动盘6转动时通过定位块侧壁与定位口内侧壁相抵靠而使驱动盘5与传动盘6同步转动,这样支撑弹簧2便不会发生扭转而对驱动盘5的转动产生阻力,而定位块与定位口的配合以及环形隔墙二5b与环形隔墙一6c之间形成间隙配合,又使得驱动盘5能够相对于传动盘6沿过笔孔5a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在提高进退笔稳定性的同时使得结构更加合理、铅笔的自动进退更加顺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包括支架(1)、支撑弹簧(2)、两平行连接于支架(1)外端的转轴组件(3)以及设置于支架(1)内侧且转动时能够驱动两转轴组件(3)转动的驱动盘(5),所述两转轴组件(3)之间形成夹持口(4),驱动盘(5)中心贯穿设置有过笔孔(5a),驱动盘(5)外端面在支撑弹簧(2)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与两转轴组件(3)相抵靠,支架(1)上设有通孔(1a),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a)内设有传动盘(6),传动盘(6)上贯穿设置有与过笔孔(5a)正对连通的让位孔(6a),传动盘(6)与驱动盘(5)周向固定且驱动盘(5)能相对于传动盘(6)沿过笔孔(5a)的轴线方向移动,支撑弹簧(2)设于传动盘(6)与驱动盘(5)之间,支撑弹簧(2)两端分别抵靠在传动盘(6)外端面与驱动盘(5)内端面上,传动盘(6)内端面设有联结部(6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盘(6)外端面设有环形隔墙一(6c),驱动盘(5)内端面设有环形隔墙二(5b),环形隔墙一(6c)外端插入环形隔墙二(5b)内且两者形成间隙配合,支撑弹簧(2)内端插入环形隔墙一(6c)内侧,环形隔墙一(6c)外周面固连有至少一个凸块(6d),环形隔墙二(5b)内端面对应开设有至少一个缺口(5b1),各凸块(6d)插入对应的缺口(5b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隔墙一(6c)外端面位于通孔(1a)外端口所在的面外,凸块(6d)外端面与环形隔墙一(6c)外端面相齐平,环形隔墙一(6c)与通孔(1a)内壁之间具有让位间隙(7),环形隔墙二(5b)内端插入让位间隙(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6d)呈方形,凸块(6d)内端面与传动盘(6)外端面相固连,凸块(6d)、传动盘(6)与环形隔墙一(6c)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盘(6)外端面设有环形隔墙一(6c),驱动盘(5)内端面设有环形隔墙二(5b),环形隔墙二(5b)内端插入环形隔墙一(6c)内且两者形成间隙配合,支撑弹簧(2)的外端位于环形隔墙二(5b)内侧,环形隔墙二(5b)外周面固连有至少一个定位块,环形隔墙一(6c)外端面对应开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口,各定位块插入对应的定位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其特征在于,两转轴组件(3)均包括转轴(3a)以及套接在转轴(3a)上的离合轮(3b)与送笔轮(3c),两离合轮(3b)设于两转轴(3a)的相反端,两送笔轮(3c)外侧壁之间形成上述夹持口(4),两送笔轮(3c)均与对应转轴(3a)周向固定,两转轴(3a)上均沿轴向设置有若干弹性凸头(3a1),各弹性凸头(3a1)表面呈球形,同一转轴(3a)上的各弹性凸头(3a1)均抵靠在送笔轮(3c)的内壁上,当驱动盘(5)沿进笔方向转动时能驱动两离合轮(3b)转动并沿着所在转轴(3a)相互靠近,且当两离合轮(3b)相靠近时能推动两送笔轮(3c)相互靠近并转动;当驱动盘(5)沿退笔方向转动时能驱动两离合轮(3b)转动并沿着所在转轴(3a)相互远离,且当两离合轮(3b)相互远离至所在转轴(3a)的一端部时两离合轮(3b)与所在转轴(3a)周向固定。
CN201920819748.2U 2019-06-01 2019-06-01 一种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 Active CN210132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9748.2U CN210132928U (zh) 2019-06-01 2019-06-01 一种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19748.2U CN210132928U (zh) 2019-06-01 2019-06-01 一种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2928U true CN210132928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5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9748.2U Active CN210132928U (zh) 2019-06-01 2019-06-01 一种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29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7729B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多自由度抛光机打磨头机构
AU564814B2 (en) Spring compression device
CN103600335A (zh) 电动工具
CN210132928U (zh) 一种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
CN110126520B (zh) 一种削笔装置的自动进退笔机构
KR20140138168A (ko) 샤프 펜슬
CN116871992A (zh) 一种凸轮分割器入力轴打磨装置
CN209813551U (zh) 一种削笔机用自动进笔机构
CN209110843U (zh) 一种便于稳定夹持的活塞环外径面打磨装置
CN203527417U (zh) 电动工具
CN207816133U (zh) 一种轮胎安装用轮胎对位装置
CN212685073U (zh) 一种新型卷笔刀进笔机构及卷笔刀
CN202225641U (zh) 一种削铅笔机的自动进笔装置
CN213889348U (zh) 一种高效齿轮打磨装置
CN213007301U (zh) 削笔器的进笔机构
CN210476569U (zh) 一种便于调速的砂轮机
CN210360763U (zh) 一种角磨改装的多功能动力头以及改装用的转接套
CN209774309U (zh) 一种活塞杆外圆抛光装置
CN209969784U (zh) 一种齿轮的打磨装置
CN107010159A (zh) 自行车卡钳
CN219505751U (zh) 一种离合结构、进笔机构及削笔机
CN114800083A (zh) 一种能够自动更换砂轮的可回转砂轮架
CN215748420U (zh) 一种更换抛光头的削皮材用抛光机
CN210452083U (zh) 一种离合器轴承加工设备
CN218892382U (zh) 一种进笔结构及削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