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3155U - 火盖和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火盖和燃烧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23155U CN210123155U CN201920883123.2U CN201920883123U CN210123155U CN 210123155 U CN210123155 U CN 210123155U CN 201920883123 U CN201920883123 U CN 201920883123U CN 210123155 U CN210123155 U CN 2101231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re
- holes
- hole
- side plate
- fl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一种火盖和燃烧器,火盖用于燃烧器,火盖包括顶板和侧板,侧板连接在顶板的下侧,顶板和侧板围成有空腔,侧板开设有连通空腔的多个主火孔和多个副火孔,主火孔和副火孔沿火盖的周向设置,侧板的外表面设有凹陷,多个副火孔位于凹陷处。上述火盖中,侧板外表面的凹陷使得燃气优先从副火孔出气燃烧进而稳住主火孔的火焰燃烧,保证了火盖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回火、熄火、离焰等工况问题出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盖和燃烧器。
背景技术
通常地,燃烧器包括分气盘和设置在分气盘上的火盖。火盖可将分气盘内的燃气-空气混合物均匀地分布到各火孔上,并进行稳定和完全燃烧。当前普遍使用的燃气灶气源为液化气和天然气。火盖的火孔喷出的混合物燃烧所形成的火焰一般是燃烧器的内环小火,其热负荷较小,一般<400W。内环小火的状态时,燃气供气量较小,以保证负荷小。在这种情况下,需保证火盖满足测试要求,例如在测试要求下对于不同气源也不能出现回火、熄火、离焰等工况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火盖和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火盖,用于燃烧器,所述火盖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顶板的下侧,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围成有空腔,所述侧板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多个主火孔和多个副火孔,所述主火孔和所述副火孔沿所述火盖的周向设置,所述侧板的外表面设有凹陷,所述多个副火孔位于所述凹陷处。
上述火盖中,侧板外表面的凹陷使得燃气优先从副火孔出气燃烧进而稳住主火孔的火焰燃烧,保证了火盖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回火、熄火、离焰等工况问题出现。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陷包括在所述侧板的外表面开设的外凹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板呈圆柱状,所述外凹槽为扇形凹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板的外表面是弯曲的,所述凹陷包括形成在所述侧板的外表面的切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板的内表面开设有内凹槽,所述副火孔位于所述内凹槽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副火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主火孔的孔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副火孔与所述主火孔的孔径差值范围为0.1mm-0.7mm。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与所述主火孔对应的所述侧板壁厚和与所述副火孔对应的所述侧板壁厚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6:1。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侧板开设有环状的稳焰槽,所述稳焰槽的底面开设有稳焰火孔,所述稳焰火孔连通所述稳焰槽和所述空腔。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燃烧器,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火盖。
上述燃烧器中,侧板外表面的凹陷使得燃气优先从副火孔出气燃烧进而稳住主火孔的火焰燃烧,保证了火盖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回火、熄火、离焰等工况问题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火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火盖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火盖的仰视图;
图4是图1的火盖沿I-I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火盖的再一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火盖的主视图;
图7是图5的火盖沿II-II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火盖的又一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火盖的再一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火盖的再一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火盖的再一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火盖的另一仰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火盖10、顶板12、侧板14、空腔16、主火孔18、副火孔20、凹陷22、内凹槽24、切面26、稳焰槽28、稳焰火孔30、外凹槽32。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图1、图5、图8和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火盖10,用于燃烧器,火盖10包括顶板12和侧板14,侧板14连接在顶板12的下侧,顶板12和侧板14围成有空腔16,侧板14开设有连通空腔16的多个主火孔18和多个副火孔20,主火孔18和副火孔20沿火盖10的周向设置,侧板14的外表面设有凹陷22,多个副火孔20位于凹陷22处。
上述火盖10中,侧板14外表面的凹陷22使得燃气优先从副火孔20出气燃烧进而稳住主火孔18的火焰燃烧,保证了火盖10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回火、熄火、离焰等工况问题出现。
具体地,在燃烧器包括多个火盖的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火盖10可作为燃烧器的内火盖。凹陷22可使得火盖10环体局部较薄,使得减薄部分的燃气优先从副火孔20出气燃烧进而稳住主火孔18燃烧,进而使得燃烧器在最小负荷较小(如270W-400W)的情况下,具有火盖10的燃气灶在测试和使用过程中可稳住火焰,不会熄火。火盖10可通用,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凹陷22的设置也可减少火盖10材料的使用,降低了火盖10的成本。
主火孔18和副火孔20均贯穿侧板14,请结合图4,主火孔18和副火孔20与水平面向上倾斜一角度,该角度范围可为15度至60度。这有利于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喷射。燃气可为液化气或天然气。
可以理解,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经燃烧器的炉头或分气盘进入火盖10的空腔16,之后通过主火孔18和副火孔20向外喷射,点燃形成火焰。主火孔18和副火孔20的大小,数量及主火孔18之间彼此间隔的距离都是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可以更好的满足实际要求。火盖10可采用铸铁、铝、不锈钢或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火盖10整体呈圆柱状,主火孔18和副火孔20均呈圆柱状,空腔16也基本呈圆柱状,如此,火盖10易于制造。可以理解,火盖10也可以呈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主火孔18和副火孔20也可呈其它形状。火盖10可采用抽芯工艺或锻造等工艺制成。
以下就不同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所作的变更、变形或等同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4,多个主火孔18沿火盖10的高度方向分布形成上下间隔的两个主火孔圈,这样火盖10的火焰不容易熄灭。多个副火孔20沿火盖10的高度方向分布形成上下间隔的两个副火孔排,分别对应于两个主火孔圈,这样可进一步保证每个副火孔排能够及时稳住主火孔18的火焰,避免出现回火、熄火、离焰等工况。
侧板14的外表面是弯曲的,侧板14连接顶板12的周向边缘,凹陷22包括形成在侧板14外表面的切面26。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切面26的高度基本上与侧板14的高度相同,如此,较容易形成切面。切面26处设有副火孔20。副火孔20呈上下两排分布在切面26,副火孔20的分布方式与主火孔18的分布方式基本相同。在一个例子中,切面26可通过车铣的方式来形成。
请结合图2和图3,进一步地,侧板14的内表面开设有内凹槽24,副火孔20呈上下两排均匀分布且贯穿在内凹槽24处。如此,进一步使得火盖10环体局部较薄,使得减薄部分的燃气优先从副火孔20出气燃烧进而稳住主火孔18燃烧,进而使具有火盖10的燃气灶在测试和使用过程中可稳住火焰,不会熄火。同时,内凹槽24的设置也可进一步减少火盖10材料的使用,降低了火盖10的成本。
另外,副火孔20的孔径H2大于主火孔18的孔径H1,这样有利于稳住主火孔18所形成的火焰。较佳地,副火孔20与主火孔18的孔径差值范围为0.1mm-0.7mm,即0.1mm≤H2-H1≤0.7mm,差值例如可为0.1mm、0.7mm或0.1-0.7mm之间的其它数值。
在一个例子中,主火孔18孔径H1的取值范围是1.6mm-2.0mm。
进一步地,请结合图4,主火孔18对应的侧板14壁厚D1和与副火孔20对应的侧板14壁厚D2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6:1,即D1/D2≥1.6:1。如此,实现火盖10局部相对较薄,增加燃烧器在测试条件下火焰的稳定性,不容易熄火。且降低火盖10的材料成本和提高火盖10的性能指数。
为进一步提升火焰的稳定性,侧板14开设有环状的稳焰槽28,稳焰槽28位于主火孔18和副火孔20的上方,稳焰槽28的底面开设有稳焰火孔30,稳焰火孔30连通稳焰槽28和空腔16。进一步地,稳焰火孔30轴向垂直于顶板12,如此可有效缩短稳焰火孔30的长度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更快地进入稳焰槽28。多个稳焰火孔30呈环状均匀分布在稳焰槽28的底面。稳焰火孔30与稳焰槽28和空腔16是相互连通的,如此,保证了稳焰槽28的供气。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至图7,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火盖1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火盖10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切面26处的副火孔2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切面26处的副火孔20的数量和排列形式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实施例一的副火孔20分布成二排,副火孔20的分布方式基本上与主火孔18的分布方式一致。而在实施例二,副火孔20分布方式与主火孔18的分布方式不同。具体地,副火孔20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至少分布成三排,每排至少有三个副火孔20,与主火孔18分布成两排不同。
副火孔20的孔间间距L1小于主火孔18孔径H1,|副火孔20孔径H2-主火孔18孔径H1|<0.5mm。可以理解,副火孔20的孔径H2可以小于主火孔18的孔径H1,也可以大于主火孔18的孔径H1。在本实施例中,副火孔20孔径H2小于主火孔18孔径H1,副火孔20的孔间间距L1小于主火孔18孔径H1。如此,增加副火孔20火焰燃烧的稳定性。
在其它实施例中,副火孔20孔径H2大于主火孔18孔径H1,副火孔20的孔间间距L1大于主火孔18孔径H1。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多个副火孔20从上至下分布成三排,上两排中的每排有三个副火孔20,第三排有五个副火孔20。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多个副火孔20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也可分布成四排、五排或以上,每排可有三个以上的副火孔20。最后一排的副火孔20的数量大于上面排的副火孔20的数量不同。如此,最后一排较多的副火孔20在稳住主火孔18火焰的情况下,也可起到稳住上面排的副火孔20火焰的作用。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8和图9,本实施例三提供的火盖1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火盖10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切面26、切面26处的副火孔20和内凹槽24。
具体地,请结合图8,切面26的高度小于侧板14的高度,也就是说,切面26只切去侧板14在高度方向的一部分,切面26的上方还设有主火孔18。这样,位于主火孔18下方的副火孔20的火焰能够稳住主火孔18的火焰,进而从使得副火孔20从多个方位对主火孔18的火焰进行稳定,提升了燃烧器的燃烧效率,进一步避免出现回火、熄火、离焰等工况问题出现。
在本实施例中,切面26处的副火孔20的数量和排列形式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实施例一的副火孔20分布成二排,副火孔20的分布方式基本上与主火孔18的分布方式一致。而在本实施例中,副火孔20分布方式与主火孔18的分布方式不同。具体地,副火孔20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至少分布成三排,每排至少有三个副火孔20,与主火孔18分布成两排不同。副火孔20的孔间间距L1小于主火孔18孔径H1,|副火孔20孔径H2-主火孔18孔径H1|<0.5mm。
可以理解,副火孔20的孔径H2可以小于主火孔18的孔径H1,也可以大于主火孔18的孔径H1。在本实施例中,副火孔20孔径H2小于主火孔18孔径H1,副火孔20的孔间间距L1要小于主火孔18孔径H1。如此,增加副火孔20火焰燃烧的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副火孔20孔径H2大于主火孔18孔径H1时,副火孔20的孔间间距L1也可以大于主火孔18孔径H1。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多个副火孔20从上至下分布成三排,上两排中的每排有三个副火孔20,第三排有五个副火孔20。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多个副火孔20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也可分布成四排、五排或以上,每排可有三个以上的副火孔20。最后一排的副火孔20的数量大于上面排的副火孔20的数量不同。如此,最后一排较多的副火孔20在稳住主火孔18火焰的情况下,也可起到稳住上面排的副火孔20火焰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侧板14的内表面也开设有内凹槽24,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内凹槽24的不同之处在于,内凹槽24的高度要小于侧板14内表面的高度,也就是说,内凹槽24只形成在侧板14在高度方向的一部分,内凹槽24的上方还设有主火孔18。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0至图12,本实施例四提供的火盖1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火盖10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凹陷22的结构。
具体地,凹陷22包括在侧板14的外表面开设的外凹槽32。这也能实现火盖10环体的局部较薄。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侧板14呈圆柱状,外凹槽32为扇形凹槽,如此,可使得位于外凹槽32处的副火孔20对应的侧板14壁厚整体较为均匀,对主火孔18的稳焰性能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燃烧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火盖10。
上述燃烧器中,侧板14外表面的凹陷22使得燃气优先从副火孔20出气燃烧进而稳住主火孔18的火焰燃烧,保证了火盖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回火、熄火、离焰等工况问题出现。
具体地,在燃烧器包括多个火盖的情况下,火盖10可作为燃烧器的内火盖,燃烧器还包括外火盖,内火盖喷出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形成燃烧器的内环火,外火盖喷出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燃烧形成燃烧器的外环火。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火盖,用于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包括顶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顶板的下侧,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围成有空腔,所述侧板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多个主火孔和多个副火孔,所述主火孔和所述副火孔沿所述火盖的周向设置,所述侧板的外表面设有凹陷,所述多个副火孔位于所述凹陷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包括在所述侧板的外表面开设的外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呈圆柱状,所述外凹槽为扇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外表面是弯曲的,所述凹陷包括形成在所述侧板的外表面的切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内表面开设有内凹槽,所述副火孔位于所述内凹槽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火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主火孔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火孔与所述主火孔的孔径差值范围为0.1mm-0.7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满足条件:|副火孔孔径-主火孔孔径|<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主火孔对应的所述侧板壁厚和与所述副火孔对应的所述侧板壁厚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6: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开设有环状的稳焰槽,所述稳焰槽位于所述主火孔和所述副火孔的上方,所述稳焰槽的底面开设有稳焰火孔,所述稳焰火孔连通所述稳焰槽和所述空腔。
1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火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83123.2U CN210123155U (zh) | 2019-06-12 | 2019-06-12 | 火盖和燃烧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83123.2U CN210123155U (zh) | 2019-06-12 | 2019-06-12 | 火盖和燃烧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23155U true CN210123155U (zh) | 2020-03-03 |
Family
ID=69634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83123.2U Active CN210123155U (zh) | 2019-06-12 | 2019-06-12 | 火盖和燃烧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23155U (zh) |
-
2019
- 2019-06-12 CN CN201920883123.2U patent/CN2101231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001176B2 (en) | Burner with internal separator | |
US6082994A (en) | Gas burner for cooking apparatus | |
KR101225507B1 (ko) | 곤로용 버너 | |
AU2013357097A1 (en) | Gas burner comprising a burner heat | |
CN107975799B (zh) | 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 |
CN111649326A (zh) | 燃烧器以及集成灶 | |
JP3996722B2 (ja) | ガスコンロ用バーナ | |
CN210123155U (zh) | 火盖和燃烧器 | |
JP4128980B2 (ja) | 内炎式バーナ | |
CN109140445B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8993391U (zh) | 火盖及具有其的燃烧器 | |
CN113574319B (zh) | 带低温盖的燃烧器 | |
JP3524757B2 (ja) | ガスコンロ用バーナ | |
CN218993390U (zh) | 火盖及具有其的燃烧器 | |
CN109140444B (zh) | 火盖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 |
JP2002181310A (ja) | コンロバーナ | |
CN219913057U (zh) | 燃气灶用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 |
CN215808466U (zh) | 一种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7763411U (zh) | 适用于多种气源的大功率燃气炉头和燃烧器 | |
CN218269058U (zh) |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 | |
CN221858575U (zh) | 一种提高燃烧效率的压火盖及其炉头 | |
CN217685001U (zh) | 火盖及燃烧器 | |
CN217274132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 |
CN216203330U (zh) | 一种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 |
CN217004470U (zh)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8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20 Beijiao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