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2573U - 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2573U
CN210122573U CN201920801027.9U CN201920801027U CN210122573U CN 210122573 U CN210122573 U CN 210122573U CN 201920801027 U CN201920801027 U CN 201920801027U CN 210122573 U CN210122573 U CN 210122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water
tank
sugar
sugar boi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010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甲
钟国强
苏丽雄
钟国海
詹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r Sugaring Co Ltd Of Land-Reclaimable Sugar Industry Group In Guangxi
Original Assignee
Star Sugaring Co Ltd Of Land-Reclaimable Sugar Industry Group In Guangx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r Sugaring Co Ltd Of Land-Reclaimable Sugar Industry Group In Guangxi filed Critical Star Sugaring Co Ltd Of Land-Reclaimable Sugar Industry Group In Guangxi
Priority to CN2019208010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2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2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257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包括基架、上水箱、中间水箱、下水箱、水泵、第一汽水分离器、第二汽水分离器、煮糖罐、供热装置以及水循环装置,中间水箱与二效煮糖罐位于同一高度,第一出汽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汽水分离器的进汽口连接,第一汽水分离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中间水箱的进水口连接,中间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下水箱的进水口连接,中间水箱与供热装置之间设有水管,水泵用于将下水箱内的水泵入上水箱,第二出汽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汽水分离器的进汽口连接,第二汽水分离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下水箱的进水口。可以解决在红糖煮制的过程中热水的利用率低,造成热水浪费严重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红糖煮制的过程中会使用连续煮糖罐,连续煮糖罐进行制糖的工艺为:糖浆先进入一效煮糖罐煮制一段时间,达到相应的锤度后放入二效煮糖罐,二效煮糖罐煮到相应的锤度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这个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就是说糖浆进出煮糖罐都是连续的。目前红糖煮糖罐的供热是直接采用降温减压后的锅炉生汽的,降温减压后的生汽压力是0.6MP,温度是200℃。一效的煮糖罐有三个汽室,二效煮糖罐有两个汽室,这几个汽室是独立的,锅炉的生汽就是通过这些个汽室的。糖浆的煮制就是通过生汽的热传递来煮制糖浆的,在这个过程中,生汽有个降温的过程,在这个降温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汽凝水,并且锅炉的生汽属于饱和蒸汽,汽凝水产生的量较多,所以疏水系统就非常重要了,疏水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制糖过程中生汽的使用量。
糖厂里煮糖罐的汽凝水通过疏水后,一般直接排到大气当中的,没有一个汽凝水收集的系统,因此需设计一套汽凝水循环利用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以解决在红糖煮制的过程中热水的利用率低,造成热水浪费严重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包括基架、上水箱、煮糖罐、供热装置以及水循环装置,所述上水箱固定安装于所述基架顶部;所述煮糖罐包括一效煮糖罐和二效煮糖罐,所述一效煮糖罐安装于所述基架上且位于所述上水箱下方,所述一效煮糖罐设有进料口,所述一效煮糖罐底部设有第一汽室,所述第一汽室设有第一进汽口和第一出汽口,所述二效煮糖罐安装于所述基架上且位于所述一效煮糖罐下方,所述二效煮糖罐底部设有第二汽室,所述第二汽室设有第二进汽口和第二出汽口;所述供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进汽口为所述第一汽室供汽;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中间水箱、下水箱、水泵、第一汽水分离器以及第二汽水分离器,所述中间水箱安装于所述基架上且与所述二效煮糖罐位于同一高度,所述下水箱设于所述二效煮糖罐下方,所述第一出汽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汽水分离器的进汽口连接,所述第一汽水分离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中间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下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中间水箱与所述供热装置之间设有输水管,所述下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上水箱,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下水箱与所述上水箱之间用于将所述下水箱内的水泵入所述上水箱,所述第二出汽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汽水分离器的进汽口连接,所述第二汽水分离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下水箱的进水口。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第一汽水分离器包括第一汽水分离筒,所述第一汽水分离筒顶部设有出汽口,所述第一汽水分离筒侧部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汽室的进汽口,所述第一汽水分离筒底部为锥形且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二汽水分离器包括第二汽水分离筒,第二汽水分离筒顶部设有出汽口,所述第二汽水分离筒侧部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汽室的进汽口,所述第二汽水分离筒底部为锥形且设有出水口。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第一汽水分离筒和所述第二汽水分离筒的高度均为0.8~1.2米,所述第一汽水分离筒和所述第二汽水分离筒的内径均0.24~0.26米。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第一汽水分离筒侧部的进汽口距离所述第一汽水分离筒顶部出汽口的距离大于0.5米;所述第二汽水分离筒侧部的进汽口距离所述第二汽水分离筒顶部出汽口的距离大于0.5米。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电机、轴承座以及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横向贯穿所述一效煮糖罐,所述搅拌轴的两端与所述一效煮糖罐之间分别设有密封装置,所述搅拌轴的两端于所述一效煮糖罐外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轴承座,两个轴承座分别固定于所述一效煮糖罐上,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搅拌叶片设于所述一效煮糖罐内且安装于所述搅拌轴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还包括测温装置,所述一效煮糖罐的左侧部设有进料口,所述一效煮糖罐的右侧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汽室,所述测温装置包括测温探头和显示器,所述一效煮糖罐内于每一个所述第一汽室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测温探头,各所述测温探头通过测温线连接所述显示器,所述测温线外部套设有钢管,所述钢管固定于所述一效煮糖罐的内侧壁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供热装置包括锅炉和降温减压站,所述第一进汽口通过管道连接降温减压站,所述降温减压站通过管道连接锅炉,所述锅炉产生的蒸汽通过所述降温减压站后通入所述第一汽室,所述中间水箱通过输水管连接降温减压站为其供水。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二效煮糖罐设有搅拌装置和测温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第一汽水分离器对一效煮糖罐内排出的水汽进行汽、水分离并将冷凝所得的热水输送至中间水箱内为供热装置的降温减压站提供热水补给,供热装置的降温减压站会使用不完一效煮糖罐的汽凝水,中间水箱通过一条溢流管路把使用不完的汽凝水收集到下水箱内。第二汽水分离器对二效煮糖罐内排出的水汽进行汽、水分离并将冷凝所得的热水输送至下水箱,跟供热装置的降温减压站使用不完的汽凝水一起收集。通过水泵把下水箱的热水抽至上水箱,作为生产工艺热水使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由于会时常需要使用到热水,比如清洗煮糖罐,煮糖的时候过浓需要添加热水等,通过这个整体的改进,可以实现热水使用的自给自足,并且不影响周边的环境,因此本申请的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节能环保,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由于所述第一汽水分离筒侧部的进汽口距离所述第一汽水分离筒顶部出汽口的距离大于0.5米;所述第二汽水分离筒侧部的进汽口距离所述第二汽水分离筒顶部出汽口的距离大于0.5米。当蒸汽和汽凝水一起往外排时,其先在第一汽水分离筒侧壁或第二汽水分离筒侧壁内缓冲,蒸汽再向上排,由于汽凝水自身重力的原因,只能向上排大概0.5米左右就会下落,两个汽水分离筒侧部的进汽口距离各自其顶部的距离大于0.5米可保证蒸汽在汽水分离筒内充分冷凝。
由于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电机、轴承座以及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横向贯穿所述一效煮糖罐,所述搅拌轴的两端与所述一效煮糖罐之间分别设有密封装置,所述搅拌轴的两端于所述一效煮糖罐外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轴承座,两个轴承座分别固定于所述一效煮糖罐上,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搅拌叶片设于所述一效煮糖罐内且安装于所述搅拌轴上。本申请的红糖煮糖罐把轴承座与煮糖罐罐体分离开来,搅拌轴与罐体连接的部位可采用加密封环的方式进行密封即可。本申请的红糖煮糖罐轴承在加注黄油润滑时不会出现黄油进入煮糖罐的情况,彻底的解决了黄油进入煮糖罐的问题,并且这种设计安装简单并能时刻观察到轴承座的磨损情况,可以根据轴承座的磨损情况来定期加注黄油,对黄油的使用量也大大的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
由于还包括测温装置,所述一效煮糖罐的左侧部设有进料口,所述一效煮糖罐的右侧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汽室,所述测温装置包括测温探头和显示器,所述一效煮糖罐内于每一个所述第一汽室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测温探头,各所述测温探头通过测温线连接所述显示器,所述测温线外部套设有钢管,所述钢管固定于所述一效煮糖罐的内侧壁上。各个汽室的中部位置分别安装有测温探头,通过测温装置能够时刻知道罐体内部物料在各段的实际温度是多少,从而可以合理的控制锅炉生汽的压力,还可将测温装置与自控系统连接,根据各个温控点的温度对各个汽室的生汽压力进行自动控制,只要设置好所需要的物料温度,就可以自动控制生汽的压力,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工,并且质量更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水分离器的结构图;
图3是一效煮糖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1-基架、101-进料口、102-出料口、11-上水箱、12-中间水箱、13-下水箱、21-一效煮糖罐、211-第一汽室、22-二效煮糖罐、221-第二汽室、31-第一汽水分离器、32-第二汽水分离器、311-汽水分离筒、312-进汽口、313-出水口、33-水泵、41-搅拌轴、42-搅拌电机、43-轴承座、44-搅拌叶片、51-测温探头、52-显示器、53-钢管、6-疏水阀、7-糖膏分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包括基架1、上水箱11、煮糖罐、供热装置以及水循环装置,上水箱11固定安装于基架1顶部。煮糖罐包括一效煮糖罐21和二效煮糖罐22,一效煮糖罐21安装于基架1上且位于上水箱11下方,一效煮糖罐21底部设有第一汽室211,第一汽室211设有第一进汽口和第一出汽口。二效煮糖罐22安装于基架1上且位于一效煮糖罐21下方,二效煮糖罐22底部设有第二汽室221,第二汽室221设有第二进汽口和第二出汽口,二效煮糖罐22与一效煮糖罐21之间设有输料管,二效煮糖罐22的出料口连接糖膏分离器7,糖膏分离器7用于对煮制得到的红糖进行收集。供热装置包括锅炉和降温减压站,降温减压站的设置高度应低于二效煮糖罐22的设置高度,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经过降温减压站进行降温减压后通过管道连接第一进汽口为一效煮糖罐21和二效煮糖罐22供汽。
水循环装置包括中间水箱12、下水箱13、水泵33、第一汽水分离器31以及第二汽水分离器32,中间水箱12安装于基架1上且与二效煮糖罐22位于同一高度,下水箱13设于二效煮糖罐22下方,第一出汽口通过设有疏水阀6的管道与第一汽水分离器31的进汽口连接,第一汽水分离器3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中间水箱12的进水口连接,中间水箱1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下水箱13的进水口连接,中间水箱12通过输水管连接降温减压站为其供水。
下水箱1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上水箱11,水泵33安装于下水箱13与上水箱11之间用于将下水箱13内的水泵33入上水箱11,第二出汽口通过设有疏水阀6管道与第二汽水分离器32的进汽口连接,第二汽水分离器3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下水箱13的进水口。
第一汽水分离器31包括第一汽水分离筒311,第一汽水分离筒311顶部设有出汽口313,第一汽水分离筒311侧部设有用于连通第一汽室211的进汽口,第一汽水分离筒311底部为锥形且设有出水口312;第二汽水分离器32包括第二汽水分离筒311,第二汽水分离筒311顶部设有出汽口312,第二汽水分离筒311侧部设有用于连通第二汽室221的进汽口,第二汽水分离筒311底部为锥形且设有出水口313。
第一汽水分离筒311和第二汽水分离筒311的高度均为0.8~1.2米,第一汽水分离筒311和第二汽水分离筒311的内径均0.24~0.26米。第一汽水分离筒311侧部的进汽口距离第一汽水分离筒311顶部出汽口的距离大于0.5米;第二汽水分离筒311侧部的进汽口距离第二汽水分离筒311顶部出汽口的距离大于0.5米。当蒸汽和汽凝水一起往外排时,其先在第一汽水分离筒311或第二汽水分离筒311内缓冲,蒸汽再向上排,由于汽凝水自身重力的原因,只能向上排大概0.5米左右就会下落,两个汽水分离筒侧部的进汽口距离各自其顶部的距离大于0.5米可保证蒸汽在汽水分离筒内充分冷凝。
如图3和图4所示,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还包括搅拌装置和测温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41、搅拌电机42、轴承座43以及搅拌叶片44,搅拌轴41横向贯穿一效煮糖罐21,搅拌轴41的两端与一效煮糖罐21之间分别设有密封装置,搅拌轴41的两端于一效煮糖罐21外部分别设有一个轴承座43,两个轴承座43分别固定于一效煮糖罐21上,搅拌轴41与搅拌电机42传动连接,搅拌叶片44设于一效煮糖罐21内且安装于搅拌轴41上。
本申请的红糖煮糖罐把轴承座与煮糖罐罐体分离开来,搅拌轴41与罐体连接的部位可采用加密封环的方式进行密封即可。本申请的红糖煮糖罐的轴承在加注黄油润滑时不会出现黄油进入煮糖罐的情况,彻底的解决了黄油进入煮糖罐的问题,并且这种设计安装简单并能时刻观察到轴承座43的磨损情况,可以根据轴承座43的磨损情况来定期加注黄油,对黄油的使用量也大大的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
一效煮糖罐21的左侧部设有进料口101,一效煮糖罐21的右侧下部设有出料口102,进料口101与出料口102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汽室211,测温装置包括测温探头51和显示器52,一效煮糖罐21内于每一个第一汽室211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测温探头51,各测温探头51通过测温线连接显示器52,测温线外部套设有钢管53,钢管53固定于一效煮糖罐21的内侧壁上。各个汽室的中部位置分别安装有测温探头51,通过测温装置能够时刻知道煮糖罐罐体内部物料在各段的实际温度是多少,从而可以合理的控制锅炉生汽的压力,还可将测温装置与自控系统连接,根据各个温控点的温度对各个汽室的生汽压力进行自动控制,只要设置好煮糖需要的物料温度,就可以自动控制生汽的压力,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工,并且质量更稳定。二效煮糖罐22可设有与一效煮糖罐21相同结构的搅拌装置和测温装置。
本申请的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工作过程为:
第一汽水分离器31对一效煮糖罐21内排出的水汽进行汽、水分离并将冷凝所得的热水输送至中间水箱12内为降温减压站提供热水补给,降温减压站使用不完一效煮糖罐21的汽凝水,中间水箱12通过一条溢流管路把使用不完的汽凝水收集到下水箱13内。第二汽水分离器32对二效煮糖罐22内排出的水汽进行汽、水分离并将冷凝所得的热水输送至下水箱13,跟降温减压站使用不完的汽凝水一起收集。通过水泵33把下水箱13的热水抽至上水箱11,作为生产工艺热水使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由于会时常需要使用到热水,比如清洗煮糖罐,煮糖的时候过浓需要添加热水等,通过这个整体的改进,可以实现热水使用的自给自足,并且不影响周边的环境,因此本申请的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节能环保,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一汽水分离器31的作用是收集一效煮糖罐21各个汽室所产生的汽凝水,在汽凝水通过汽水分离器的时候,蒸汽往上排,汽凝水往下跟着管路排溢流至二效煮糖罐22旁的中间水箱12对热水进行收集,这个中间水箱12的作用是给降温减压站提供热水的,降温减压站需要的是软水,正好汽凝水属于软水,并且温度达到了100℃,符合降温减压站的使用要求,降温减压站软水的使用量是每个小时1个立方,而通过测算,一效煮糖罐21所产生的汽凝水量达到了每个小时2个立方的量,这样就满足了降温减压站的需求量。
通过这样的改进,具有重大的节能环保意义,可以不用额外再使用锅炉过来的软水。

Claims (8)

1.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包括:
基架;
上水箱,所述上水箱固定安装于所述基架顶部;
煮糖罐,所述煮糖罐包括一效煮糖罐和二效煮糖罐,所述一效煮糖罐安装于所述基架上且位于所述上水箱下方,所述一效煮糖罐底部设有第一汽室,所述第一汽室设有第一进汽口和第一出汽口,所述二效煮糖罐安装于所述基架上且位于所述一效煮糖罐下方,所述二效煮糖罐底部设有第二汽室,所述第二汽室设有第二进汽口和第二出汽口,所述二效煮糖罐与所述一效煮糖罐之间设有输料管,所述二效煮糖罐的出料口连接糖膏分离器;
供热装置,所述供热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进汽口为所述第一汽室供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循环装置,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中间水箱、下水箱、水泵、第一汽水分离器以及第二汽水分离器,所述中间水箱安装于所述基架上且与所述二效煮糖罐位于同一高度,所述下水箱设于所述二效煮糖罐下方,所述第一出汽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汽水分离器的进汽口连接,所述第一汽水分离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中间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中间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下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中间水箱与所述供热装置之间设有输水管,所述下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上水箱,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下水箱与所述上水箱之间用于将所述下水箱内的水泵入所述上水箱,所述第二出汽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汽水分离器的进汽口连接,所述第二汽水分离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下水箱的进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汽水分离器包括第一汽水分离筒,所述第一汽水分离筒顶部设有出汽口,所述第一汽水分离筒侧部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汽室的进汽口,所述第一汽水分离筒底部为锥形且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二汽水分离器包括第二汽水分离筒,第二汽水分离筒顶部设有出汽口,所述第二汽水分离筒侧部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汽室的进汽口,所述第二汽水分离筒底部为锥形且设有出水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汽水分离筒和所述第二汽水分离筒的高度均为0.8~1.2米,所述第一汽水分离筒和所述第二汽水分离筒的内径均0.24~0.26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汽水分离筒侧部的进汽口距离所述第一汽水分离筒顶部出汽口的距离大于0.5米;所述第二汽水分离筒侧部的进汽口距离所述第二汽水分离筒顶部出汽口的距离大于0.5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搅拌电机、轴承座以及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横向贯穿所述一效煮糖罐,所述搅拌轴的两端与所述一效煮糖罐之间分别设有密封装置,所述搅拌轴的两端于所述一效煮糖罐外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轴承座,两个轴承座分别固定于所述一效煮糖罐上,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搅拌叶片设于所述一效煮糖罐内且安装于所述搅拌轴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温装置,所述一效煮糖罐的左侧部设有进料口,所述一效煮糖罐的右侧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之间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汽室,所述测温装置包括测温探头和显示器,所述一效煮糖罐内于每一个所述第一汽室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测温探头,各所述测温探头通过测温线连接所述显示器,所述测温线外部套设有钢管,所述钢管固定于所述一效煮糖罐的内侧壁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装置包括锅炉和降温减压站,所述第一进汽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降温减压站,所述降温减压站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锅炉,所述锅炉产生的蒸汽通过所述降温减压站后通入所述第一汽室,所述中间水箱通过输水管连接降温减压站为其供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效煮糖罐设有搅拌装置和测温装置。
CN201920801027.9U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122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1027.9U CN210122573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1027.9U CN210122573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2573U true CN210122573U (zh) 2020-03-03

Family

ID=69633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01027.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122573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25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6292A (zh) * 2019-05-30 2019-08-09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星星制糖有限公司 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6292A (zh) * 2019-05-30 2019-08-09 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星星制糖有限公司 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
CN110106292B (zh) * 2019-05-30 2023-10-27 广西糖业集团星星制糖有限公司 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4272A (zh) 一种节能连续蒸饭机
CN210122573U (zh) 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
CN206762313U (zh) 一种生产葡萄糖酸钙用的结晶锅
CN202617915U (zh) 挤奶机全自动清洗系统
CN204550515U (zh) 一种啤酒生产成套设备
CN201437553U (zh) 双头钢瓶化学镀槽外施镀循环系统
CN209152238U (zh) 一种生产黑蒜饮品的真空浓缩装置
CN110106292B (zh) 一种红糖连续煮糖罐疏水系统
CN204120066U (zh) 一种连续生产的真空低温油炸食品设备
CN208708321U (zh) 一种食用菌种植用菌种培养装置
CN203683513U (zh) 一种节能连续蒸饭机
CN204930283U (zh) 一种生产红糖的熬糖设备
CN207294727U (zh) 一种酿酒用蒸馏装置
CN204933335U (zh) 用于糖浆生产的浓度调节装置
CN202139214U (zh) 厨余废弃油脂处理设备
CN205671420U (zh) 一种包心鱼丸制成系统
CN213131988U (zh) 一种减水剂的高效冷凝装置
CN211503264U (zh) 一种家用热水器的热水循环装置
CN101054544B (zh) 组合式油脂连续低温水化罐
CN104324625A (zh) 一种稀释箱的自动控制系统
CN209017825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鱼丸水煮装置
CN206295870U (zh) 离交用酸碱液的远程控制自动化配制系统
RU88515U1 (ru) Линия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плодово-ягодного сырья
CN204550514U (zh) 一种自酿啤酒机
CN206518128U (zh) 基于酶反应的分瓣、去囊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36015 Guangxi sugar group Xingxing Sugar Co., Ltd., Fucheng Town, Yinhai District, Beiha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sugar group Xingxing Sugar Co.,Ltd.

Address before: 536015 Fucheng Town, Yinhai District, Beihai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STATE FARMS SUGAR INDUSTRIAL GROUP XINGXING SUGAR PRODUCTION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2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02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