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2454U - 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2454U
CN210122454U CN201920687979.2U CN201920687979U CN210122454U CN 210122454 U CN210122454 U CN 210122454U CN 201920687979 U CN201920687979 U CN 201920687979U CN 210122454 U CN210122454 U CN 210122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s
bottom end
groups
spr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879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幸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Zhuo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Zhuo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Zhuo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Zhuohe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879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2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2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24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物起吊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其当外环境突然停电时,其整体仍方便继续进行使用,从而降低其使用局限性,且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两组支撑架、拱形横梁、滑杆和吊装块,还包括连接柱、连接件、壳体、传动轴、卷筒和钢丝绳,连接柱可滑动套设在滑杆上,壳体内部设置有内腔,壳体底端连通设置有卷绕口,连接件底端设置有吊钩;还包括固定杆、转动把、转动架、转动柱、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从动螺纹柱,还包括把手、带动架和带动柱,带动柱包括第一套簧和第一可伸缩管,还包括环形吸铁石板,带动架上设置有铁板,传动轴外侧固定套设有定位圈,且定位圈与壳体内右侧壁接触。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物起吊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高效提升机是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对重物进行起吊,使其更好进行高效运输的辅助装置,其在重物起吊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高效提升机包括两组支撑架、拱形横梁、滑杆和吊装块,两组支撑架的顶端分别与拱形横梁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吊装块可滑动套设在滑杆上,还包括连接柱、连接件、壳体、传动轴、卷筒和钢丝绳,连接柱安装在吊装块底端,连接柱可滑动套设在滑杆上,连接柱底端与壳体顶端中央区域连接,壳体内部设置有内腔,壳体底端连通设置有卷绕口,还包括电机,电机安装在壳体右侧,传动轴右端与电机左侧输出端连接,传动轴左端穿过壳体右侧壁并伸入至壳体内部,卷筒固定套设在传动轴外侧,钢丝绳一端固定连接在卷筒上,钢丝绳另一端穿过卷绕口并伸出至卷绕口下方,钢丝绳另一端与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底端设置有吊钩;现有的高效提升机使用时,开启电机并使其向前转动,使得钢丝绳伸长,进而实现吊钩向下运动,把重物挂在吊钩上,开启电机并使其向后转动,使得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实现吊钩向上运动,吊装块与外界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外界控制器控制吊装块横向移动,进而把挂钩吊挂的重物运送到指定地点,上述所有用电器均为市面常见电器件,买回使用时仅需按照一同购回的使用说明书相互电连接并与市电电连接即可进行使用,故在此不再赘述;现有的高效提升机使用中发现,当外环境突然停电时,其整体难以继续进行使用,从而导致其使用局限性较高,且使用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当外环境突然停电时,其整体仍方便继续进行使用,从而降低其使用局限性,且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新型高效提升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包括两组支撑架、拱形横梁、滑杆和吊装块,两组支撑架的顶端分别与拱形横梁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吊装块可滑动套设在滑杆上,还包括连接柱、连接件、壳体、传动轴、卷筒和钢丝绳,连接柱安装在吊装块底端,连接柱可滑动套设在滑杆上,连接柱底端与壳体顶端中央区域连接,壳体内部设置有内腔,壳体底端连通设置有卷绕口,传动轴左端穿过壳体右侧壁并伸入至壳体内部,卷筒固定套设在传动轴外侧,钢丝绳一端固定连接在卷筒上,钢丝绳另一端穿过卷绕口并伸出至卷绕口下方,连接件底端设置有吊钩;还包括固定杆、转动把、转动架、转动柱、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从动螺纹柱,固定杆安装在位于左侧的支撑架左侧,转动把可转动安装在转动架底端,转动柱底端与转动架连接,第一锥齿轮安装在转动柱顶端,第二锥齿轮安装在从动螺纹柱左端,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吊装块螺装套设在从动螺纹柱外侧,还包括把手、带动架和带动柱,把手可转动固定在带动架右侧,带动柱包括第一套簧和第一可伸缩管,第一套簧左端与传动轴右端连接,第一套簧右端与带动架左端连接,第一可伸缩管左端与传动轴右端连接,第一可伸缩管右端与带动架左端连接,第一套簧套装在第一可伸缩管外侧,还包括环形吸铁石板,环形吸铁石板可转动套装在传动轴外侧,且环形吸铁石板安装在壳体右侧壁,带动架上设置有铁板,铁板吸附在环形吸铁石板处,传动轴外侧固定套设有定位圈,且定位圈与壳体内右侧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还包括检测箱、限位杆、连接块、第二套簧和吊杆,检测箱安装在钢丝绳另一端,检测箱内部设置有检测腔,限位杆安装在连接块顶端,吊杆顶端与连接块底端连接,吊杆底端穿过检测箱内底侧壁并伸出至检测箱下方与连接件连接,第二套簧套装在吊杆外侧,第二套簧顶端与连接块底端连接,第二套簧底端与检测箱内底侧壁连接,还包括遮挡板、弹杆和第三套簧,弹杆左端与遮挡板连接,弹杆右端穿过检测箱左侧壁并伸入至检测箱内部,弹杆右侧纵向设置有限位孔,限位杆顶端穿过限位孔并伸出至限位孔上方,第三套簧套装在弹杆外侧,第三套簧左端与遮挡板连接,第三套簧底端与检测箱左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还包括支撑柱和光感夜灯,支撑柱右侧与检测箱左侧连接,光感夜灯安装在支撑柱左端,且光感夜灯位于遮挡板正左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还包括吊板、两组挂环、两组连接绳和两组吊环,吊板顶端设置有盛放槽,两组挂环分别安装在连接件底端左右两侧,两组连接绳的底端分别安装在吊板顶端左右两侧,两组吊环分别安装在两组连接绳的顶端,两组吊环上均设置有缺口,还包括两组堵塞板、两组第四可伸缩管和两组第四套簧,两组第四可伸缩管一端分别与两组缺口一端连接,两组第四可伸缩管另一端分别与两组堵塞板连接,两组第四套簧一端分别与两组缺口一端连接,两组第四套簧另一端分别与两组堵塞板连接,两组第四套簧分别套装在两组第四可伸缩管外侧,且两组堵塞板分别与两组缺口另一端贴紧,两组吊环分别挂装在两组挂环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还包括保护板、第五可伸缩管组和第五套簧组,第五可伸缩管组顶端与吊板底端连接,第五可伸缩管组底端与保护板顶端连接,第五套簧组顶端与吊板底端连接,第五套簧组底端与保护板顶端连接,第五套簧组套装在第五可伸缩管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固定杆上纵向设置有第一转动槽,并在第一转动槽内部可转动固定有第一轴承组,转动柱顶端穿过第一轴承组并伸出至固定杆上方,固定杆外侧固定套设有两组第一限位圈,两组第一限位圈分别与固定杆顶端和底端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拱形横梁左侧和右侧横向均设置有第二转动槽,并在两组第二转动槽内部分别可转动固定有第二轴承组,从动螺纹柱左右两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二轴承组并均伸出至拱形横梁外侧,拱形横梁外侧固定套设有两组第二限位圈,两组第二限位圈分别与拱形横梁左右两侧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壳体左右两侧均横向设置有第三转动槽,并在两组第三转动槽内部分别可转动固定有第三轴承组,传动轴左右两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三轴承组并均伸出至壳体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其当外环境突然停电时,可以通过手动转动转动把,转动把带动转动柱上的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方便带动从动螺纹柱转动,配合吊装块螺装的设计又受到滑杆横向制约,进而使得吊装块在滑杆上左右滑动,在停电时,通过手动转动转动把即可对已经吊起的重物进行移动,转动把可自转的设计方便手动转动更加省力,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手动转动把手,使其带动传动轴上的钢丝绳进行缠卷或开卷,在停电时,通过手动转动把手即可对重物进行吊起或拆下移动,把手可自转的设计方便其自身转动更加省力,定位圈对传动轴进行限位,使传动轴不过度右移,提高使用可靠性,可以通过铁板吸附在环形吸铁石板处方便把手进行限位,从而方便传动轴进行固定,与此同时,当把手需要转动时,手动拉动把手使其向右移动,使铁板与环形吸铁石板不再吸附,方便转动,通过第一可伸缩管辅助支撑转动的同时辅助第一套簧不易扭曲变形,其整体在停电时仍方便继续进行使用,从而降低其使用局限性,且提高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C部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的D部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的E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1、支撑架;2、拱形横梁;3、滑杆;4、吊装块; 5、连接柱;6、连接件;7、壳体;8、传动轴;9、卷筒;10、钢丝绳;11、卷绕口;12、吊钩;13、固定杆;14、转动把;15、转动架; 16、转动柱;17、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9、从动螺纹柱; 20、把手;21、带动架;22、第一套簧;23、环形吸铁石板;24、铁板;25、定位圈;26、检测箱;27、限位杆;28、连接块;29、第二套簧;30、吊杆;31、遮挡板;32、弹杆;33、第三套簧;34、支撑柱;35、光感夜灯;36、吊板;37、挂环;38、连接绳;39、吊环; 40、堵塞板;41、第四套簧;42、保护板;43、第五套簧组;44、第一轴承组;45、第二轴承组;46、第三轴承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包括两组支撑架1、拱形横梁2、滑杆3和吊装块4,两组支撑架1的顶端分别与拱形横梁2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吊装块4可滑动套设在滑杆 3上,还包括连接柱5、连接件6、壳体7、传动轴8、卷筒9和钢丝绳10,连接柱5安装在吊装块4底端,连接柱5可滑动套设在滑杆3 上,连接柱5底端与壳体7顶端中央区域连接,壳体7内部设置有内腔,壳体7底端连通设置有卷绕口11,传动轴8左端穿过壳体7右侧壁并伸入至壳体7内部,卷筒9固定套设在传动轴8外侧,钢丝绳 10一端固定连接在卷筒9上,钢丝绳10另一端穿过卷绕口11并伸出至卷绕口11下方,连接件6底端设置有吊钩12;还包括固定杆13、转动把14、转动架15、转动柱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 和从动螺纹柱19,固定杆13安装在位于左侧的支撑架1左侧,转动把14可转动安装在转动架15底端,转动柱16底端与转动架15连接,第一锥齿轮17安装在转动柱16顶端,第二锥齿轮18安装在从动螺纹柱19左端,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啮合,吊装块4螺装套设在从动螺纹柱19外侧,还包括把手20、带动架21和带动柱,把手20可转动固定在带动架21右侧,带动柱包括第一套簧22和第一可伸缩管,第一套簧22左端与传动轴8右端连接,第一套簧22右端与带动架21左端连接,第一可伸缩管左端与传动轴8右端连接,第一可伸缩管右端与带动架21左端连接,第一套簧22套装在第一可伸缩管外侧,还包括环形吸铁石板23,环形吸铁石板23可转动套装在传动轴8外侧,且环形吸铁石板23安装在壳体7右侧壁,带动架 21上设置有铁板24,铁板24吸附在环形吸铁石板23处,传动轴8 外侧固定套设有定位圈25,且定位圈25与壳体7内右侧壁接触;其当外环境突然停电时,可以通过手动转动转动把,转动把带动转动柱上的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方便带动从动螺纹柱转动,配合吊装块螺装的设计又受到滑杆横向制约,进而使得吊装块在滑杆上左右滑动,在停电时,通过手动转动转动把即可对已经吊起的重物进行移动,转动把可自转的设计方便手动转动更加省力,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手动转动把手,使其带动传动轴上的钢丝绳进行缠卷或开卷,在停电时,通过手动转动把手即可对重物进行吊起或拆下移动,把手可自转的设计方便其自身转动更加省力,定位圈对传动轴进行限位,使传动轴不过度右移,提高使用可靠性,可以通过铁板吸附在环形吸铁石板处方便把手进行限位,从而方便传动轴进行固定,与此同时,当把手需要转动时,手动拉动把手使其向右移动,使铁板与环形吸铁石板不再吸附,方便转动,通过第一可伸缩管辅助支撑转动的同时辅助第一套簧不易扭曲变形,其整体在停电时仍方便继续进行使用,从而降低其使用局限性,且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还包括检测箱26、限位杆27、连接块28、第二套簧29和吊杆30,检测箱26安装在钢丝绳 10另一端,检测箱26内部设置有检测腔,限位杆27安装在连接块 28顶端,吊杆30顶端与连接块28底端连接,吊杆30底端穿过检测箱26内底侧壁并伸出至检测箱26下方与连接件6连接,第二套簧 29套装在吊杆30外侧,第二套簧29顶端与连接块28底端连接,第二套簧29底端与检测箱26内底侧壁连接,还包括遮挡板31、弹杆 32和第三套簧33,弹杆32左端与遮挡板31连接,弹杆32右端穿过检测箱26左侧壁并伸入至检测箱26内部,弹杆32右侧纵向设置有限位孔,限位杆27顶端穿过限位孔并伸出至限位孔上方,第三套簧 33套装在弹杆32外侧,第三套簧33左端与遮挡板31连接,第三套簧33底端与检测箱26左侧连接;其钢丝绳不承载重物时,限位杆顶端穿过限位孔,此时限位杆外侧壁贴紧限位孔内侧壁,在贴紧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二套簧呈拉伸状态,从而套簧呈挤压状态,随后一点一点增放重物,重物拉动吊杆下移使得第二套簧慢慢缩回直至挤压,当重物超重时,重物拉动吊杆至最低,限位杆顶端自限位孔下方抽出,此时遮挡板在第三套簧的作用下向左弹出,减缓钢丝绳损坏甚至折断,提高可靠性较差,进而提高其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还包括支撑柱34和光感夜灯35,支撑柱34右侧与检测箱26左侧连接,光感夜灯35安装在支撑柱34左端,且光感夜灯35位于遮挡板31正左侧;其遮挡板在向左弹出时,遮挡板遮挡住光感夜灯的右侧感应端,光感夜灯亮起,当钢丝绳承载的重物超重时,可以方便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光感夜灯为市面常见电器件,买回使用时仅需按照一同购回的使用说明书电连接即可进行使用,右侧感应端也属于其自带部分,故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还包括吊板36、两组挂环 37、两组连接绳38和两组吊环39,吊板36顶端设置有盛放槽,两组挂环37分别安装在连接件6底端左右两侧,两组连接绳38的底端分别安装在吊板36顶端左右两侧,两组吊环39分别安装在两组连接绳38的顶端,两组吊环39上均设置有缺口,还包括两组堵塞板40、两组第四可伸缩管和两组第四套簧41,两组第四可伸缩管一端分别与两组缺口一端连接,两组第四可伸缩管另一端分别与两组堵塞板 40连接,两组第四套簧41一端分别与两组缺口一端连接,两组第四套簧41另一端分别与两组堵塞板40连接,两组第四套簧41分别套装在两组第四可伸缩管外侧,且两组堵塞板40分别与两组缺口另一端贴紧,两组吊环39分别挂装在两组挂环37上;其增设吊板增加重物起吊方式,两组吊环方便其吊板进行吊装,通过吊环上的缺口首先方便吊环挂装,并通过第四套簧带动堵塞板对缺口进行堵塞,提高使用可靠性,第四可伸缩管辅助第四套簧不易挤压变形,降低两组吊环挂装局限性,从而提高其适应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还包括保护板42、第五可伸缩管组和第五套簧组43,第五可伸缩管组顶端与吊板36底端连接,第五可伸缩管组底端与保护板42顶端连接,第五套簧组43顶端与吊板36底端连接,第五套簧组43底端与保护板42顶端连接,第五套簧组43套装在第五可伸缩管组外侧;其可以通过第五套簧组带动保护板在吊板安装不当不慎摔落时,可以方便进行缓冲保护,提高其使用安全性,第五可伸缩管组辅助第五套簧组不易扭曲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固定杆13上纵向设置有第一转动槽,并在第一转动槽内部可转动固定有第一轴承组44,转动柱16顶端穿过第一轴承组44并伸出至固定杆13上方,固定杆13外侧固定套设有两组第一限位圈,两组第一限位圈分别与固定杆13顶端和底端接触;其可以通过第一轴承组使转动柱转动更加顺滑,且两组第一限位圈方便转动柱仅仅转动而不纵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拱形横梁2左侧和右侧横向均设置有第二转动槽,并在两组第二转动槽内部分别可转动固定有第二轴承组45,从动螺纹柱19左右两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二轴承组45 并均伸出至拱形横梁2外侧,拱形横梁2外侧固定套设有两组第二限位圈,两组第二限位圈分别与拱形横梁2左右两侧接触;其可以通过第二轴承组使从动螺纹柱转动更加顺滑,且两组第二限位圈方便从动螺纹柱仅仅转动而不横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壳体7左右两侧均横向设置有第三转动槽,并在两组第三转动槽内部分别可转动固定有第三轴承组46,传动轴8左右两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三轴承组46并均伸出至壳体7外侧;其可以通过第三轴承组使从传动轴转动更加顺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其在工作时,当外环境突然停电时,可以通过手动转动转动把,转动把带动转动柱上的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方便带动从动螺纹柱转动,配合吊装块螺装的设计又受到滑杆横向制约,进而使得吊装块在滑杆上左右滑动,在停电时,通过手动转动转动把即可对已经吊起的重物进行移动,转动把可自转的设计方便手动转动更加省力,与此同时,可以通过手动转动把手,使其带动传动轴上的钢丝绳进行缠卷或开卷,在停电时,通过手动转动把手即可对重物进行吊起或拆下移动,把手可自转的设计方便其自身转动更加省力,定位圈对传动轴进行限位,使传动轴不过度右移,提高使用可靠性,可以通过铁板吸附在环形吸铁石板处方便把手进行限位,从而方便传动轴进行固定,与此同时,当把手需要转动时,手动拉动把手使其向右移动,使铁板与环形吸铁石板不再吸附,方便转动,通过第一可伸缩管辅助支撑转动的同时辅助第一套簧不易扭曲变形,其整体在停电时仍方便继续进行使用,从而降低其使用局限性,且提高使用可靠性;钢丝绳不承载重物时,限位杆顶端穿过限位孔,此时限位杆外侧壁贴紧限位孔内侧壁,在贴紧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二套簧呈拉伸状态,从而套簧呈挤压状态,随后一点一点增放重物,重物拉动吊杆下移使得第二套簧慢慢缩回直至挤压,当重物超重时,重物拉动吊杆至最低,限位杆顶端自限位孔下方抽出,此时遮挡板在第三套簧的作用下向左弹出,减缓钢丝绳损坏甚至折断,提高可靠性较差,进而提高其实用性;遮挡板在向左弹出时,遮挡板遮挡住光感夜灯的右侧感应端,光感夜灯亮起,当钢丝绳承载的重物超重时,可以方便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光感夜灯为市面常见电器件,买回使用时仅需按照一同购回的使用说明书电连接即可进行使用,右侧感应端也属于其自带部分,故在此不再赘述;增设吊板增加重物起吊方式,两组吊环方便其吊板进行吊装,通过吊环上的缺口首先方便吊环挂装,并通过第四套簧带动堵塞板对缺口进行堵塞,提高使用可靠性,第四可伸缩管辅助第四套簧不易挤压变形,降低两组吊环挂装局限性,从而提高其适应能力;可以通过第五套簧组带动保护板在吊板安装不当不慎摔落时,可以方便进行缓冲保护,提高其使用安全性,第五可伸缩管组辅助第五套簧组不易扭曲变形;可以通过第一轴承组使转动柱转动更加顺滑,且两组第一限位圈方便转动柱仅仅转动而不纵向移动;可以通过第二轴承组使从动螺纹柱转动更加顺滑,且两组第二限位圈方便从动螺纹柱仅仅转动而不横向移动;可以通过第三轴承组使从传动轴转动更加顺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焊接、铆接或其他常见机械方式,其中可滑动/转动固定即为滑动/转动状态下不脱落,密封连通即两连接件连通的同时进行密封,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可以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故不在多加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包括两组支撑架(1)、拱形横梁(2)、滑杆(3)和吊装块(4),两组支撑架(1)的顶端分别与拱形横梁(2)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吊装块(4)可滑动套设在滑杆(3)上,还包括连接柱(5)、连接件(6)、壳体(7)、传动轴(8)、卷筒(9)和钢丝绳(10),连接柱(5)安装在吊装块(4)底端,连接柱(5)可滑动套设在滑杆(3)上,连接柱(5)底端与壳体(7)顶端中央区域连接,壳体(7)内部设置有内腔,壳体(7)底端连通设置有卷绕口(11),传动轴(8)左端穿过壳体(7)右侧壁并伸入至壳体(7)内部,卷筒(9)固定套设在传动轴(8)外侧,钢丝绳(10)一端固定连接在卷筒(9)上,钢丝绳(10)另一端穿过卷绕口(11)并伸出至卷绕口(11)下方,连接件(6)底端设置有吊钩(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杆(13)、转动把(14)、转动架(15)、转动柱(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和从动螺纹柱(19),固定杆(13)安装在位于左侧的支撑架(1)左侧,转动把(14)可转动安装在转动架(15)底端,转动柱(16)底端与转动架(15)连接,第一锥齿轮(17)安装在转动柱(16)顶端,第二锥齿轮(18)安装在从动螺纹柱(19)左端,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啮合,吊装块(4)螺装套设在从动螺纹柱(19)外侧,还包括把手(20)、带动架(21)和带动柱,把手(20)可转动固定在带动架(21)右侧,带动柱包括第一套簧(22)和第一可伸缩管,第一套簧(22)左端与传动轴(8)右端连接,第一套簧(22)右端与带动架(21)左端连接,第一可伸缩管左端与传动轴(8)右端连接,第一可伸缩管右端与带动架(21)左端连接,第一套簧(22)套装在第一可伸缩管外侧,还包括环形吸铁石板(23),环形吸铁石板(23)可转动套装在传动轴(8)外侧,且环形吸铁石板(23)安装在壳体(7)右侧壁,带动架(21)上设置有铁板(24),铁板(24)吸附在环形吸铁石板(23) 处,传动轴(8)外侧固定套设有定位圈(25),且定位圈(25)与壳体(7)内右侧壁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箱(26)、限位杆(27)、连接块(28)、第二套簧(29)和吊杆(30),检测箱(26)安装在钢丝绳(10)另一端,检测箱(26)内部设置有检测腔,限位杆(27)安装在连接块(28)顶端,吊杆(30)顶端与连接块(28)底端连接,吊杆(30)底端穿过检测箱(26)内底侧壁并伸出至检测箱(26)下方与连接件(6)连接,第二套簧(29)套装在吊杆(30)外侧,第二套簧(29)顶端与连接块(28)底端连接,第二套簧(29)底端与检测箱(26)内底侧壁连接,还包括遮挡板(31)、弹杆(32)和第三套簧(33),弹杆(32)左端与遮挡板(31)连接,弹杆(32)右端穿过检测箱(26)左侧壁并伸入至检测箱(26)内部,弹杆(32)右侧纵向设置有限位孔,限位杆(27)顶端穿过限位孔并伸出至限位孔上方,第三套簧(33)套装在弹杆(32)外侧,第三套簧(33)左端与遮挡板(31)连接,第三套簧(33)底端与检测箱(26)左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柱(34)和光感夜灯(35),支撑柱(34)右侧与检测箱(26)左侧连接,光感夜灯(35)安装在支撑柱(34)左端,且光感夜灯(35)位于遮挡板(31)正左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吊板(36)、两组挂环(37)、两组连接绳(38)和两组吊环(39),吊板(36)顶端设置有盛放槽,两组挂环(37)分别安装在连接件(6)底端左右两侧,两组连接绳(38)的底端分别安装在吊板(36)顶端左右两侧,两组吊环(39)分别安装在两组连接绳(38)的顶端,两组吊环(39)上均设置有缺口,还包括两组堵塞板(40)、两组第四可伸缩管和两组第四套簧(41),两组第四可伸缩管一端分别与两组缺口一端连接,两组第四可伸缩管另一端分别与两组堵塞板(40)连接,两组第四套簧(41)一端分别与两组缺口一端连接,两组第四套簧(41)另一端分别与两组堵塞板(40)连接,两组第四套簧(41)分别套装在两组第四可伸缩管外侧,且两组堵塞板(40)分别与两组缺口另一端贴紧,两组吊环(39)分别挂装在两组挂环(37)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板(42)、第五可伸缩管组和第五套簧组(43),第五可伸缩管组顶端与吊板(36)底端连接,第五可伸缩管组底端与保护板(42)顶端连接,第五套簧组(43)顶端与吊板(36)底端连接,第五套簧组(43)底端与保护板(42)顶端连接,第五套簧组(43)套装在第五可伸缩管组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固定杆(13)上纵向设置有第一转动槽,并在第一转动槽内部可转动固定有第一轴承组(44),转动柱(16)顶端穿过第一轴承组(44)并伸出至固定杆(13)上方,固定杆(13)外侧固定套设有两组第一限位圈,两组第一限位圈分别与固定杆(13)顶端和底端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拱形横梁(2)左侧和右侧横向均设置有第二转动槽,并在两组第二转动槽内部分别可转动固定有第二轴承组(45),从动螺纹柱(19)左右两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二轴承组(45)并均伸出至拱形横梁(2)外侧,拱形横梁(2)外侧固定套设有两组第二限位圈,两组第二限位圈分别与拱形横梁(2)左右两侧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壳体(7)左右两侧均横向设置有第三转动槽,并在两组第三转动槽内部分别可转动固定有第三轴承组(46),传动轴(8)左右两端分别穿过两组第三轴承组(46)并均伸出至壳体(7)外侧。
CN201920687979.2U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22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7979.2U CN210122454U (zh)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87979.2U CN210122454U (zh)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2454U true CN210122454U (zh) 2020-03-03

Family

ID=69633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8797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22454U (zh) 2019-05-14 2019-05-14 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24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311720U (zh) 高空作业吊篮
TWI288007B (en) Evacuation apparatus
CN107545989A (zh) 一种变压器安装抬升装置
CN210122454U (zh) 一种新型高效提升机
CN113582099B (zh) 一种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安装用平台
CN209778134U (zh) 一种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电动葫芦
CN212669055U (zh) 一种轮胎加工用的轮胎搬运设备
CN207673267U (zh) 一种电力施工安全攀爬装置
CN210854811U (zh) 一种托盘自动收放线排线装置
CN112174003B (zh) 一种用于电动葫芦的绕线安装机构
CN111335176B (zh) 一种用于斜拉桥施工的拉索放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710357U (zh) 一种针对线缆卷的钩爪装置
CN211946030U (zh) 一种智能节电型配电器的自动装配设备
CN207192681U (zh) 一种装饰构件的可调节式安装装置
CN208511747U (zh) 一种多功能深孔救援平台
CN202808188U (zh) 电动翻转夹钳
JP2003117264A (ja) 舞台設備における吊物昇降装置
CN111056465A (zh) 一种智能节电型配电器的自动装配设备
CN112830352A (zh) 一种便于夹紧电缆盘的电缆放线装置
CN104925684A (zh) 一种组合提升装置
CN218968614U (zh) 一种用于房建高空施工的安全悬挂结构
CN109534186A (zh) 一种集成式电动绞车
CN210831676U (zh) 伸缩吊杆
CN114314342B (zh) 带电钩头组件
CN219318059U (zh) 一种悬吊dr机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