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1950U - 变模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变模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1950U
CN210121950U CN201920984541.0U CN201920984541U CN210121950U CN 210121950 U CN210121950 U CN 210121950U CN 201920984541 U CN201920984541 U CN 201920984541U CN 210121950 U CN210121950 U CN 210121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hannel
exchange water
temperature
vari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845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岳烽
李小波
叶金辉
徐钉
王浩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845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1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1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1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模温系统。变模温系统包括:成型模具,包括浇口套和成型腔,浇口套具有与成型腔连通的主流道;第一换热水路,设置在浇口套的侧壁内以对主流道进行加热或冷却;变模温设备,与第一换热水路连通,变模温设备用于为第一换热水路内通入低温介质或者高温介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光学镜片成型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变模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器件注塑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模温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电子产业比如智能手机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其内部装载的摄像镜头的需求不断提升,进而带动了光学镜片制造行业的发展,对于光学镜片的需求不断地增加,如何提高镜片产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现有场地、资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模穴数、提高良率和缩短成型周期成为了镜片制造厂商研发的重点。
目前的光学镜片主要使用塑料材质,采用精密注塑成型的方法制成。传统的镜片在模温下自然冷却成型,冷却阶段往往占据整个成型周期一半及以上的时间。在实际成型过程中,由于镜片结构本身比较轻薄,可以迅速冷却固化,达到脱模状态,而浇口套的主流道的末端部位熔料较多,冷却缓慢,这大大限制了镜片的成型效率。然而,为了保证光学镜片的成型质量,用于制作光学镜片的注塑成型模具往往结构紧凑,浇口套本身尺寸较小,传统的方法难以对末端部位进行有效冷却,因此,如何在保证镜片品质的前提下,提升产能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存在光学镜片成型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模温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学镜片成型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模温系统,包括:成型模具,包括浇口套和成型腔,浇口套具有与成型腔连通的主流道;第一换热水路,设置在浇口套的侧壁内以对主流道进行加热或冷却;变模温设备,与第一换热水路连通,变模温设备用于为第一换热水路内通入低温介质或者高温介质。
进一步地,变模温系统还包括中心顶针衬套和位于中心顶针衬套的侧壁内的第二换热水路,浇口套和中心顶针衬套分别位于成型腔的上下两侧,通过变模温设备选择性地为第一换热水路和/或第二换热水路内通入介质。
进一步地,变模温设备包括:第一介质供应装置,与第一换热水路和第二换热水路均连通;控制组件,与第一介质供应装置连接以为第一换热水路和/或第二换热水路内通入介质。
进一步地,变模温设备还包括与第一换热水路和第二换热水路均连通的第二介质供应装置,控制组件与第二介质供应装置连接以选择性打开第一介质供应装置和第二介质供应装置中的一个。
进一步地,变模温系统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第一进水通道和第一出水通道,第一进水通道的一端与变模温设备连接,第一进水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水路连通,第一出水通道的一端与变模温设备连接,第一出水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水路连通。
进一步地,至少部分第一进水通道内设有隔热件;或者,至少部分第一出水通道内设有隔热件。
进一步地,变模温系统还包括固定侧取付板,固定侧取付板上设有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的一端与变模温设备连接,第二进水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水路连通,第二出水通道的一端与变模温设备连接,第二出水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水路连通。
进一步地,成型模具还包括固定侧型板和可动侧型板,固定侧型板和可动侧型板形成成型腔,固定侧型板具有第一容纳孔,至少一部分的浇口套位于第一容纳孔内。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水路为螺旋形流道且绕主流道的周向延伸;或者,第二换热水路为螺旋形流道且绕中心顶针衬套的中心孔的周向延伸;或者,第一换热水路为螺旋形流道且绕主流道的周向延伸,且第二换热水路为螺旋形流道且绕中心顶针衬套的中心孔的周向延伸。
进一步地,变模温系统还包括顶针,中心顶针衬套具有中心孔,顶针设置在中心孔内。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浇口套内充填熔料之后,在第一换热水路内通入低温介质,低温介质通过换热将位于主流道内的熔料的热量带走,即对待注塑产品(光学镜片)的料柄部位进行冷却,加速了主流道内熔料的凝固时间,从而节省了光学镜片的冷却时间;在充填熔料之前,在第一换热水路内通入高温介质,高温介质通过换热对浇口套进行加热,使得浇口套的温度能够快速恢复至适宜填充熔料的温度以便进行下一次充填过程,从而节省了浇口套的升温时间。这样,从冷却阶段和充填阶段两个方面来讲,该变模温系统大大地提高了光学镜片的注塑效率,保证了注塑产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光学镜片成型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模温系统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变模温系统的浇口套和第一换热水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变模温系统的中心顶针衬套和第二换热水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1的变模温系统的浇口套和中心顶针衬套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成型模具;11、主流道;13、固定侧型板;14、浇口套;141、第一避空槽;142、第一换热水路进口;143、第一换热水路出口;144、炮筒贴合面;15、支撑板;151、第一进水通道;152、第一出水通道;16、可动侧型板;17、中心顶针衬套;171、第二换热水路进口;172、第二换热水路出口;173、中心孔;174、第二避空槽;18、固定侧取付板;181、第二进水通道;182、第二出水通道;19、顶针;20、第一换热水路;30、第二换热水路;40、变模温设备;41、第一介质供应装置;42、第二介质供应装置;43、控制组件;50、密封结构;60、熔料;70、光学镜片;A、第一孔段;B、第二孔段;C、第三孔段;D、第四孔段。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光学镜片70的成型过程包括充填(熔料)阶段、保压阶段、冷却阶段、脱模阶段及合模阶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变模温系统包括成型模具10、第一换热水路20和变模温设备40。其中,成型模具10包括浇口套14和成型腔,浇口套14具有与成型腔连通的主流道11;变模温设备40与第一换热水路20连通,为第一换热水路20内通入低温介质或者高温介质。
在光学镜片70成型的充填(熔料)阶段前,给第一换热水路20内通入高温介质,高温介质通过换热传递将浇口套14的温度快速升高至适宜的熔料填充温度,使得进入浇口套14的熔料60保持较好的流动性,从而确保光学镜片70的注塑成型质量;在光学镜片70成型的保压和冷却阶段,通过给第一换热水路20内通入低温介质,低温介质通过换热交换降低主流道11的温度,大大加快了主流道11内熔料60的冷却速度,从而缩短了光学镜片70的成型周期,进而提高了光学镜片70的产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变模温系统还包括中心顶针衬套17和位于中心顶针衬套17的侧壁内的第二换热水路30,浇口套14和中心顶针衬套17分别位于成型腔的上下两侧,通过变模温设备选择性地为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内通入介质。
在光学镜片70成型的充填(熔料)阶段前,第二换热水路30内通入高温介质,高温介质通过换热传递将中心顶针衬套17的温度快速升高至适宜的熔料填充温度,使中心顶针衬套17内的熔料60保持较好的流动性,从而确保光学镜片70的注塑成型质量。
在光学镜片70成型的保压和冷却阶段,第二换热水路30内通入低温介质,低温介质通过换热交换快速降低主流道11的温度,大大加快了主流道11内熔料60的冷却速度,从而缩短了光学镜片70的成型周期,进而提高了光学镜片70的产能。
具体地,在充填(熔料)阶段前,利用变模温设备40同时向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通入高温介质,这样,能够大大缩短浇口套14的温度升高至适宜的熔料填充温度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光学镜片70的产能。在光学镜片70成型的保压和冷却阶段,利用变模温设备同时向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通入低温介质,这样,能够大大加快主流道11内熔料60的冷却速度,从而缩短了光学镜片70的成型周期,进而提高光学镜片70的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成型模具10的变模温调节指的是同时向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内通入低温介质或者高温介质,而无法实现向其中一个换热水路通入高温介质,而同时向另外一个换热水路通入低温介质。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在光学镜片70成型的充填(熔料)阶段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让变模温设备仅向第一换热水路20或者第二换热水路30通入高温介质,在光学镜片70成型的保压和冷却阶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让变模温设备40仅向第一换热水路20或者第二换热水路30通入低温介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变模温设备40包括第一介质供应装置41和控制组件43。第一介质供应装置41与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路均连通;控制组件43与第一介质供应装置41连接以为第一换热水路20和/或第二换热水路30内通入介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介质为低温介质,第一介质供应装置41为低温单元,控制组件43为切换单元,低温单元通过两根独立的管线与切换单元连接,其中一根为低温介质输出管线,用于将低温单元中的低温介质输送到切换单元中,另一根为低温介质输入管线,用于将切换单元中循环使用过的介质输入到冷却单元重新冷却,再通过上述低温介质输出管线输出重新冷却后的低温介质,从而实现冷却介质的循环使用。
上述切换单元通过管线分别与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连通,切换单元的内部设置有冷水阀和热水阀,当冷水阀开启时(热水阀关闭),切换单元分别与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形成通路,低温介质从低温单元流入切换单元,最终同时流入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上述切换单元通过管线仅与第一换热水路20或者第二换热水路30连通,切换单元的内部设置有冷水阀和热水阀,当冷水阀开启时(热水阀关闭),切换单元仅与第一换热水路20或者第二换热水路30连通以形成通路,低温介质从低温单元流入切换单元,最终流入第一换热水路20或者第二换热水路3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变模温设备40还包括与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均连通的第二介质供应装置42,控制组件43与第二介质供应装置42连接以选择性打开第一介质供应装置41和第二介质供应装置42中的一个。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介质为高温介质,第二介质供应装置42为高温单元,高温单元通过两根独立的管线与上述切换单元连接,其中一根为高温介质输出管线,用于将高温单元中的高温介质输送到切换单元中,另一根为高温介质输入管线,用于将切换单元中循环使用过的介质输入到加热单元重新加热,再通过上述高温介质输出管线输出重新加热后的高温介质,从而实现高温介质的循环使用。
上述切换单元通过管线与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连通,切换单元的内部还设置有热水阀,当热水阀开启时(冷水阀关闭),切换单元分别与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形成通路,高温介质从高温单元流入切换单元,最终同时流入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上述切换单元通过管线仅与第一换热水路20或者第二换热水路30连通,切换单元的内部设置有冷水阀和热水阀,当热水阀开启时(冷水阀关闭),切换单元仅与第一换热水路20或者第二换热水路30形成通路,高温介质从高温单元流入切换单元,最终流入第一换热水路20或者第二换热水路30。
如图1所示,变模温系统还包括支撑板15,其中,支撑板15上设有第一进水通道151和第一出水通道152,第一进水通道151的一端与变模温设备40连接,第一进水通道151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水路30连通,第一出水通道152的一端与变模温设备40连接,第一出水通道152的另一端与第二换热水路30连通。
变模温设备40、第一进水通道151、第二换热水路30、第一出水通道152形成闭合的循环通路,低温介质或者高温介质能在上述循环通路中循环流动,这样,上述循环通路为第二换热水路30提供了持续稳定的低温介质或者高温介质。
将具有第二换热水路30的中心顶针衬套17配合浇口套14应用于光学镜片制造模具时,对主流道11及主流道末端部位熔料60进行冷却,这种应用方式比单独使用浇口套14具有更高的冷却效率,且料柄(主流道末端部位的熔料60)的快速冷却不会对光学镜片70产生影响,可以达到缩短成型周期,提升产能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第一进水通道151内设有隔热件;或者,至少部分第一出水通道152内设有隔热件。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防止成型模具10与第一进水通道151或者第一出水通道152内的流动介质发生冷热交换,这样,设置隔热件能够减少成型模具10的温度对第一进水通道151或者第一出水通道152内流动介质温度的影响,从而减少了成型模具10的温度对第二换热水路30内流动介质温度的影响,保证了第二换热水路30对中心孔173内部流道的冷却或加热效率。
优选地,第一进水通道151和第一出水通道152内均设有隔热件。
具体地,支撑板15上设有第一进水通道151和第一出水通道152。第一进水通道151和第一出水通道152相对于中心顶针衬套17的中心轴对称设置,第一进水通道151和第一出水通道152结构相同,由四孔段组成,其中,第一孔段A、第二孔段B、第三孔段C水平且同心设置,且孔径依次减小。第四孔段D与前三孔段垂直设置,上述第一孔段A内设置隔热件。优选地,隔热件为隔热材料。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一进水通道151和第一出水通道152可以设置成三孔段或者两孔段;第一进水通道151和第一出水通道152也可以设置成不同的结构形式,例如,第一进水通道151设置成三孔段,第一出水通道152设置成两孔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成型模具10还包括固定侧型板13和可动侧型板16,固定侧型板13和可动侧型板16形成成型腔,固定侧型板13具有第一容纳孔,至少一部分的浇口套14位于第一容纳孔内。上述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具体的,固定侧型板13设置在可动侧型板16的上方,在固定侧型板13与可动侧型板16的接触面上形成成型腔,在固定侧型板13上设置有第一容纳孔,浇口套14自上而下穿设在第一容纳孔内,浇口套14的顶部端面高于固定侧型板13的顶部端面即一部分的浇口套14位于第一容纳孔内。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换热水路20为螺旋形流道且绕主流道11的周向延伸;第二换热水路30为螺旋形流道且绕中心顶针衬套17的中心孔的周向延伸;。上述螺旋形流道能够实现在短时间内,对浇口套14进行充分快速的加热或冷却,从而提高了主流道内熔料60冷却的效率,或者在充填熔料阶段之前,较短的时间内能够使得浇口套14被加热至适宜充填的温度,从而确保产品质量。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这样设置,第一换热水路20为螺旋形流道且绕主流道11的周向延伸;或者,第二换热水路30为螺旋形流道且绕中心顶针衬套17的中心孔的周向延伸。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变模温系统还包括顶针19,中心顶针衬套17具有中心孔173,顶针19设置在中心孔173内。上述结构中,顶针19结构简单,能将成型后的光学镜片70从成型模具10中分离出来,从而保证光学镜片70正常脱模。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变模温系统还包括固定侧取付板18,其中,固定侧取付板18上设有第二进水通道181和第二出水通道182,第二进水通道181的一端与变模温设备40连接,第二进水通道181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水路20连通,第二出水通道182的一端与变模温设备40连接,第二出水通道182的另一端与第一换热水路20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变模温设备40、第二进水通道181、第一换热水路20、第二出水通道182形成闭合的循环通路,低温介质或者高温介质能在上述循环通路中的循环流动,这样,上述循环通路为第一换热水路20提供了持续稳定的低温介质或者高温介质。
具体地,固定侧取付板18上设有第二进水通道181和第二出水通道182,且相对于浇口套14中心轴对称设置,第二进水通道181和第二出水通道182结构相同,由四孔段组成,其中,第一孔段、第二孔段、第三孔段水平且同心设置,孔径依次减小。第四孔段D与前三孔段垂直设置,且第四孔段的孔径大小与第三孔段相同,上述第一孔段内设置隔热件。优选地,隔热件为隔热材料。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浇口套14为3D打印螺旋水路浇口套,浇口套14上部是注塑机炮筒贴合面144,内部设有围绕主流道11的第一换热水路20,第一换热水路进口142和第一换热水路出口143位于浇口套14的上端面。浇口套14与固定侧型板13接触的下端面和柱体中段设置有第一避空槽141,第一避空槽141为环形柱体结构,第一避空槽141是为了减少浇口套14与固定侧型板13的接触而产生的热量交换,这样,能够提升变模温设备40对浇口套14的冷却或加热效率。
优选地,第一换热水路20为双螺旋形水路;螺旋形水路的管径之间的壁厚大于1.5mm;第一换热水路20距离浇口套14的外壁的内壁面的间隙约1mm;第一换热水路20距离主流道11的壁厚大于1.5mm。双螺旋形水路具有面积大、容水量多的优点,也就是说,双螺旋形水路的换热效率更高,对主流道11和主流道11的末端部位降温的效率更高,间接地提高了光学镜片70的产能。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中心顶针衬套17为3D打印螺旋水路中心顶针衬套,中心顶针衬套17的内部同样设有第二换热水路30,与浇口套14相比,第二换热水路进口171和第二换热水路出口172的间距较小。中心顶针衬套17设有第二避空槽174以减小与可动侧型板16的接触面积,这样,提升第二换热水路30的加热或冷却效率。
具体地,在中心顶针衬套17的中部设置有第二避空槽174,可以减少中心顶针衬套17与外侧模板接触而产生的热量交换,提升第二换热水路30对中心顶针衬套17的冷却效率。此外避空处理减少了模板与浇口套14及中心顶针衬套17之间的热交换,可使得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充分作用于目标部位。
上述的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的进出口处均设置密封结构50。具体的,第一换热水路20的进出口处设有密封面,固定侧取付板18下端面相应的设有环形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与密封面配合实现了第一换热水路20进出口处的密封,以防止输入介质从固定侧取付板18与固定侧型板13的接触缝隙中流出。
第二换热水路30的进出口处设有密封面,支撑板15上端面相应的设有环形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与密封面配合实现了第二换热水路30进出口处的密封,以防止输入介质从支撑板15与可动侧型板16的接触缝隙中流出。
注塑成型过程中,变模温设备40在熔料60射出后的保压阶段,向浇口套14和中心顶针衬套17中通低温介质,经过延迟时间后的低温介质进入中心顶针衬套17,加速主流道11内部的熔料60凝固至脱模状态,在熔料60下一次充填前,对主流道11进行加热,使其迅速升温至合适的充填温度,从而保证光学镜片70的品质,缩短成型周期,提升成型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学镜片70的成型方法,成型方法采用上述的变模温系统进行注塑,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对成型模具10的成型腔进行预热;
步骤S60:利用变模温设备40向第一换热水路20内通入低温或高温介质。
在步骤S50之后,成型方法还包括向成型腔内充填熔料60的步骤S55,在步骤S55之前,成型方法还包括向第一换热水路20内通入高温介质以对浇口套14进行加热。在步骤S55之后,成型方法还包括利用变模温设备40向第一换热水路20内通入低温介质的步骤S52。
变模温系统还包括浇口套14,第一换热水路20设置在浇口套14的侧壁上,在步骤S52之前,成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向第一换热水路20内通入高温介质以对浇口套14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变模温系统还包括与变模温设备40连通的第二换热水路30,变模温系统包括中心顶针衬套17,第二换热水路30位于中心顶针衬套17的侧壁内,成型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70:向第二换热水路30内通入低温或者高温介质。
优选地,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应同时通入低温介质或高温介质,这样,在光学镜片70成型的保压和冷却阶段,同时向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内通入低温介质,这样,最大程度上加快了主流道11内熔料60的冷却速度,从而缩短了光学镜片70的成型周期;在光学镜片70成型的充填(熔料)阶段前,同时向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内通入高温介质,能够对浇口套14进行加热,使得浇口套14的温度能够快速上升至适宜充填熔料的温度,从而方便下一次的充填至冷却的注塑过程,从而缩短了光学镜片70的成型周期。
当然,根据实际注塑工艺的要求,还可按照如下方式通入低温介质或高温介质以冷却主流道11内的熔料60或者加热浇口套14。
(1)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不同时通入低温介质或高温介质;
(2)仅给第二换热水路30通入低温介质或高温介质;
(3)仅给第一换热水路20通入低温介质或高温介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学镜片70的成型方法,在注塑成型前应确保以下工作已经完成;
(1)变模温设备40的性能已经确认,主要包括通过计算和测试,以确认变模温设备40使用时的周期延迟时间、稳定性以及对浇口套14和中心顶针衬套17的加热或者冷却效果。上述周期延迟时间包括介质分别在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中流动时间以及冷或热传导时间;
(2)变模温设备40调试,主要包括变模温设备40与注塑机连接、变模温设备40设置、变模温冷却调节和变模温加热调节,其中,变模温设备40设置包括加热或冷却讯号的时间点设置、高温单元和低温单元额定温度设置,以及高温单元和低温单元各自持续时间和周期延迟时间设置。
(3)注塑成型准备,主要包括将成型模具10组装上机和模架水温机连接。
在成型方法中,最主要的是变模温冷却调节过程和变模温加热调节过程,具体如下:
(1)变模温冷却调节
注塑机运行平稳后,变模温设备40根据注塑机讯号,按照参数进行调节。在成型模具10合模射出前,注塑机提供冷却讯号,当变模温设备40接收到讯号,切换单元保持热水阀门关闭,将冷却阀门打开,此时冷却单元、切换单元和浇口套14&中心顶针衬套17形成通路,切换单元中的冷水通过固定侧取付板18中的第二进水通道181和支撑板15的第一进水通道151流向换热流道。当成型模具10合模,注塑机熔料60通过浇口套14内部的主流道11进入成型腔,型腔由固定侧型板13和可动侧型板16中的模芯空腔构成,此时,变模温设备40提供的冷水,经过一个延迟时间,进入换热流道,开始对目标区域熔料60进行冷却。冷水从第一换热水路进口142和第二换热水路进口171进入,从第一换热水路出口143和第二换热水路出口172流出,带走大量的热量,加速主流道内部熔料60凝固,注塑机充填完成后进入随后的保压阶段和冷却阶段。
(2)变模温加热调节
冷水在充填前通入,并持续一定的时间,随后,注塑机提供加热讯号,切换单元关闭冷水阀,打开热水阀,加热单元、切换单元和浇口套14&中心顶针衬套17形成通路,为换热流道提供热水,热水经过一个延迟时间,开始对浇口套14及中心顶针衬套17加热,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注塑机再次发出冷却讯号,重复上述冷却过程。
在充填、保压、冷却、开模、取出及合模各注塑阶段,变模温设备40在不同时间节点通入冷热水,配合光学镜片70成型。由于延迟的存在,变模温加热、冷却的时间节点与注塑成型各个节点有时间差,例如,在充填前几秒,冷却单元开始运作,开始向换热流道通入冷水,或者在产品冷却阶段,加热单元处于向换热流道通热水的运作状态,它们都需要考虑一个作用效果的延迟。通过计算和调整测试,使得浇口套14在各个阶段被加热和冷却到合适的温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按照设置参数,进行流程运行。
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通过模架水温机对成型模具10的成型腔进行预热;
步骤S51:向第一换热水路20和第二换热水路30内通入高温介质以对浇口套14进行加热;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0与步骤S51之间无先后顺序关系。
步骤S52:利用变模温设备40向第一换热水路20内通入低温介质;
步骤S55:向成型腔内充填熔料60。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变模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型模具(10),包括浇口套(14)和成型腔,所述浇口套(14)具有与所述成型腔连通的主流道(11);
第一换热水路(20),设置在所述浇口套(14)的侧壁内以对所述主流道(11)进行加热或冷却;
变模温设备(40),与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连通,所述变模温设备(40)用于为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内通入低温介质或者高温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模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模温系统还包括中心顶针衬套(17)和位于所述中心顶针衬套(17)的侧壁内的第二换热水路(30),所述浇口套(14)和所述中心顶针衬套(17)分别位于所述成型腔的上下两侧,通过所述变模温设备(40)选择性地为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和/或所述第二换热水路(30)内通入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模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模温设备(40)包括:
第一介质供应装置(41),与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和所述第二换热水路(30)均连通;
控制组件(43),与所述第一介质供应装置(41)连接以为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和/或所述第二换热水路(30)内通入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模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模温设备(4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和所述第二换热水路(30)均连通的第二介质供应装置(42),所述控制组件(43)与所述第二介质供应装置(42)连接以选择性打开所述第一介质供应装置(41)和所述第二介质供应装置(42)中的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模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模温系统还包括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上设有第一进水通道(151)和第一出水通道(152),所述第一进水通道(151)的一端与所述变模温设备(40)连接,所述第一进水通道(15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水路(30)连通,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52)的一端与所述变模温设备(40)连接,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5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水路(3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模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进水通道(151)内设有隔热件;或者,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出水通道(152)内设有隔热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模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模温系统还包括固定侧取付板(18),所述固定侧取付板上设有第二进水通道(181)和第二出水通道(182),所述第二进水通道(181)的一端与所述变模温设备(40)连接,所述第二进水通道(18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连通,所述第二出水通道(182)的一端与所述变模温设备(40)连接,所述第二出水通道(18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模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10)还包括固定侧型板(13)和可动侧型板(16),所述固定侧型板(13)和所述可动侧型板(16)形成所述成型腔,所述固定侧型板(13)具有第一容纳孔,至少一部分的所述浇口套(14)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模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为螺旋形流道且绕主流道(11)的周向延伸;
或者,所述第二换热水路(30)为螺旋形流道且绕所述中心顶针衬套(17)的中心孔(173)的周向延伸;
或者,所述第一换热水路(20)为螺旋形流道且绕主流道(11)的周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换热水路(30)为螺旋形流道且绕所述中心顶针衬套(17)的中心孔(173)的周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模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模温系统还包括顶针(19),所述中心顶针衬套(17)具有中心孔(173),所述顶针(19)设置在所述中心孔(173)内。
CN201920984541.0U 2019-06-27 2019-06-27 变模温系统 Active CN210121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4541.0U CN210121950U (zh) 2019-06-27 2019-06-27 变模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4541.0U CN210121950U (zh) 2019-06-27 2019-06-27 变模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1950U true CN210121950U (zh) 2020-03-03

Family

ID=69634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84541.0U Active CN210121950U (zh) 2019-06-27 2019-06-27 变模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19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1770A (zh) * 2019-06-27 2019-08-3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变模温系统及光学镜片的成型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1770A (zh) * 2019-06-27 2019-08-3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变模温系统及光学镜片的成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98129B1 (ko) 런너 표준취출식 3단 사출금형
KR101725334B1 (ko) 히팅부재가 구비된 다이캐스팅 금형
CN210121950U (zh) 变模温系统
KR101822565B1 (ko) 핫 러너를 적용한 렌즈용 사출 성형품
JP5580666B2 (ja) 硬質液状樹脂成形用金型及び硬質液状樹脂成形方法
KR20150058906A (ko) 렌즈 성형용 금형장치
CN209350794U (zh) 一种高精度生产注塑机
KR20110106190A (ko) 금형 고온가열 및 냉각장치
CN216300022U (zh) 一种不需要额外加热装置的热流道喷嘴
KR101809052B1 (ko) 고화 성능이 향상된 런너리스 사출성형 시스템
CN216992766U (zh) 一种免试铸的温控模具
CN210634080U (zh) 光学镜片变模温成型结构组合
KR101174050B1 (ko) 집중냉각방식의 금형 장치
JP2020040293A (ja) 射出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金型構造
JP2008137275A (ja) 金型装置及び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210791829U (zh) 具有大包围嵌入冷却镶块的汽车仪表台注塑模
CN110181770A (zh) 变模温系统及光学镜片的成型方法
US20200353535A1 (en) Mold
CN212400265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21136800U (zh) 一种塑磁模具
CN218857583U (zh) 一种多流道成型模具
CN217169558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9446021U (zh) 一种内部冷却式模具设备
CN209336010U (zh) 加热流道延伸装置
KR20180082867A (ko) 개량된 압출 주입구조를 갖는 고무 사출 금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