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7412U - 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7412U
CN210107412U CN201920331875.8U CN201920331875U CN210107412U CN 210107412 U CN210107412 U CN 210107412U CN 201920331875 U CN201920331875 U CN 201920331875U CN 210107412 U CN210107412 U CN 210107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supply
furnace body
arm
oxygen
oxygen suppli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187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乐群
吴天炳
陈思明
刘红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l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l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l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l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3187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7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7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7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搅拌臂,所述搅拌臂设有一次供氧口,所述炉体的侧壁设有通向炉体内部的二次供氧口,所述一次供氧口连接有一次供氧通道,所述二次供氧口设有二次供氧通道,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有出气通道,所述一次供氧通道设有与出气通道进行换热的一次供氧换热器,所述二次供氧通道设有与出气通道进行换热的二次供氧换热器。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实现对于污泥和污泥热解产生可燃气体分别进行供氧的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污泥通过焚烧为核心的处理方法是最为彻底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将有机物完全碳化,杀死病原体,最大限度减少污泥态固废体积并实现能量的回收利用,解决污泥态固废的最终处置问题。为了使污泥完全燃烧,焚烧过程中需要对供氧量进行控制,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560777U,公开了一种热解焚烧炉进气结构,包括机座和若干水平的进风管,所述的机座上设有与机座滑动配合的滑动架,所述的滑动架上设有定位进风管的转动座以及驱动转动座沿水平轴线转动的转动单元,所述的滑动架上设有对进风管轴向定位的风管定位座,风管定位座和滑动架转动连接,进风管在出风口一端的内部设有风量调节阀。然而,这样的进气结构,只适合于回转窑焚烧污泥,虽然能调节进风管的位置和改变进风量,但是只能对回转窑中环境供氧进行调节,无法实现对于污泥供氧的精确调节,因此难以保证污泥充分燃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实现对于污泥和污泥热解产生可燃气体分别进行供氧的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搅拌臂,所述搅拌臂设有一次供氧口,所述炉体的侧壁设有通向炉体内部的二次供氧口,所述一次供氧口连接有一次供氧通道,所述二次供氧口设有二次供氧通道,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设有出气通道,所述一次供氧通道设有与出气通道进行换热的一次供氧换热器,所述二次供氧通道设有与出气通道进行换热的二次供氧换热器。这样,一次供氧口设置在搅拌臂上,搅拌臂在搅动污泥的过程中,一次供氧口对污泥内部进行供氧,便于污泥内部与空气接触,保证污泥充分燃烧。二次供氧口对于污泥受热分解后产生的可燃气体进行供氧,保证可燃气体充分燃烧。焚烧过程产生的热烟气通过出气口进入出气通道,之后再通过一次供氧换热器和二次供氧换热器,对一次供氧通道和二次供氧通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实现热值的充分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竖直布置的回转轴,所述搅拌臂沿回转轴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在回转轴的顶部。这样,多个搅拌臂沿回转轴周向布置,使得一次供养口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利于保证炉体内空气分布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臂包括主臂和支臂,所述主臂沿水平方向与回转轴的顶部连接,所述支臂沿主臂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的一次供氧口设置在支臂上。通过主臂和支臂的设置,使得支臂能够深入到污泥之中,提高搅动效果的同时,提高一次供氧口的空气与污泥接触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支臂沿平行于回转轴轴线向下布置,所述一次供氧口设置在支臂朝向回转轴的一侧。这样,空气从一次供养口进气时,进气压力作用于污泥,推动污泥缓慢向中心移动,起到推动污泥输送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二次供氧口围绕炉体侧壁周向均匀布置,二次供氧口沿炉体切向进入炉体内。这样,空气从二次供养口沿切向进入炉体内时,带动炉体内气体形成旋向的气流,便于空气与可燃气体混合,保证可燃气体充分燃烧。
作为优选,所述炉体的外周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各个二次供氧口连通,所述进气通道外侧设有与二次供氧通道连通的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对污泥以及污泥热解产生的可燃气体通入对应的空气,使污泥和可燃气体均能完全燃烧,提高污泥燃烧效率;(2)搅动污泥配合进气作用,使污泥在炉体内呈螺旋线从外向中心移动,提高停留时间较长,便于污泥完全燃尽;(3)通过一次供氧和二次供氧,使得烟气中未完全燃烧物完全燃烧达到有害成分分解所需的高温,使有害成分废渣焚尽烧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炉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回转轴1,进气通道2,进气口3,搅拌臂4,主臂4a,支臂4b,出气口5,炉体6,二次供氧口7,一次供氧口8,一次供氧进气道9,一次供氧通道10,二次供氧通道11,一次供氧换热器12,二次供氧换热器13,出气通道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包括炉体6,炉体6内设有搅拌臂4和回转轴1,回转轴1设置在炉体6的底部竖直布置,搅拌臂4沿回转轴1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在回转轴1的顶部。搅拌臂4包括主臂4a和支臂4b,主臂4a沿水平方向与回转轴1的顶部连接,支臂4b沿主臂4a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支臂4b沿平行于回转轴1的轴线向下布置,一次供氧口8设置在支臂4b朝向回转轴1的一侧,一次供养口沿着支臂4b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此外,回转轴1、主臂4a和支臂4b内设有连通的一次供氧进气道9,位于支臂4b内的一次供氧进气道9与一次供氧口8连通,位于回转轴1的一次供氧进气道9连接有一次供氧通道10。
炉体6的侧壁设有通向炉体6内部的二次供氧口7,炉体6的外周设有进气通道2,进气通道2与各个二次供氧口7连通,进气通道2外侧设有与二次供氧通道11连通的进气口3。二次供氧口7围绕炉体6侧壁周向均匀布置,二次供氧口7沿炉体6切向进入炉体6内。
炉体6的顶部设有出气口5,出气口5设有出气通道14,结合图2所示,一次供氧通道10设有与出气通道14进行换热的一次供氧换热器12,二次供氧通道11设有与出气通道14进行换热的二次供氧换热器13,出气通道14依次与二次供氧通道11、一次供氧通道10进行换热。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回转轴1带动搅拌臂4同步转动,搅拌臂4在转动搅拌污泥过程中,一次供氧口8向污泥内进气。二次供氧口7位于一次供氧口8上方,二次供氧口7的进气与污泥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气体混合燃烧。污泥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烟气经过出气口5进入出气通道14,此时热烟气温度为600~680℃。热烟气进入二次供氧换热器13与二次供氧通道11内的空气换热,二次供氧空气经换热后温度上升至400~460℃,经过二次供氧口7进入炉体6内。之后热烟气进入一次供氧换热器12与一次供氧通道10内的空气换热,一次供氧空气温度上升至120~180℃,经过一次供氧口8进入炉体6内。

Claims (6)

1.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包括炉体(6),其特征是,所述炉体(6)内设有搅拌臂(4),所述搅拌臂(4)设有一次供氧口(8),所述炉体(6)的侧壁设有通向炉体(6)内部的二次供氧口(7),所述一次供氧口(8)连接有一次供氧通道(10),所述二次供氧口(7)设有二次供氧通道(11),所述炉体(6)的顶部设有出气口(5),所述出气口(5)设有出气通道,所述一次供氧通道(10)设有与出气通道进行换热的一次供氧换热器(12),所述二次供氧通道(11)设有与出气通道进行换热的二次供氧换热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炉体(6)的底部设有竖直布置的回转轴(1),所述搅拌臂(4)沿回转轴(1)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在回转轴(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搅拌臂(4)包括主臂(4a)和支臂(4b),所述主臂(4a)沿水平方向与回转轴(1)的顶部连接,所述支臂(4b)沿主臂(4a)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的一次供氧口(8)设置在支臂(4b)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支臂(4b)沿平行于回转轴(1)轴线向下布置,所述一次供氧口(8)设置在支臂(4b)朝向回转轴(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二次供氧口(7)围绕炉体(6)侧壁周向均匀布置,二次供氧口(7)沿炉体(6)切向进入炉体(6)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炉体(6)的外周设有进气通道(2),所述进气通道(2)与各个二次供氧口(7)连通,所述进气通道(2)外侧设有与二次供氧通道(11)连通的进气口(3)。
CN201920331875.8U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 Active CN210107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1875.8U CN210107412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1875.8U CN210107412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7412U true CN210107412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4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1875.8U Active CN210107412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74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79482U (zh) 一种连续式轧钢油泥热解炭化处理装置
CN111380056B (zh) 一种清洁焚烧炉
CN108413402B (zh) 一种风电叶片废弃物热解焚烧炉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18408A (zh) 一种螺旋推进式生物质连续炭化一体炉
CN206127206U (zh) 一种螺旋推进式生物质连续炭化一体炉
CN205606589U (zh) 一种污泥热解焚烧炉
CN105385465A (zh) 一种垃圾热解装置与方法
CN210107412U (zh) 一种污泥焚烧炉供氧系统
CN103409147B (zh) 预热式碳化炉
CN210107403U (zh) 清洁焚烧炉
CN105805765A (zh) 一种污泥热解焚烧炉
CN210656799U (zh) 一种燃气回转炉生物有机质热处理装置
CN203474708U (zh) 预热式碳化炉
CN203474605U (zh) 高温炉膛碳化炉
CN105546975A (zh) 一种两段式回转热解反应器
CN205560779U (zh) 一种热解焚烧设备
CN103398381B (zh) 智能化低碳锅炉节能减排系统
CN203642160U (zh) 一种燃烧药渣的蒸汽锅炉
CN209960506U (zh) 清洁热解炉
CN220892936U (zh) 一种提高固碳效率的预热型煅烧炉
CN209960512U (zh) 污泥焚烧炉的搅拌装置
CN219494120U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
CN218932054U (zh) 一种基于双重传热系统的热解装置
CN219713365U (zh) 一种处置生活垃圾用回转窑的烟气循环系统
CN205860482U (zh) 一种生物质颗粒热风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