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6037U - 发动机进气歧管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进气歧管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6037U
CN210106037U CN201920625067.2U CN201920625067U CN210106037U CN 210106037 U CN210106037 U CN 210106037U CN 201920625067 U CN201920625067 U CN 201920625067U CN 210106037 U CN210106037 U CN 210106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age
air
branch
sectional area
surg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50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晨虹
黄英铭
陈良
占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250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6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6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60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ging Evacuation (AREA)

Abstract

为克服现有发动机进气歧管存在各分气道的总压损不均匀,导致进气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进气入口、稳压腔和多个分气道,所述稳压腔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分气道并排连接于所述稳压腔的一侧,所述分气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的第二延伸方向引出,所述进气入口连通所述稳压腔,所述进气入口位于其中两个所述分气道之间,所述稳压腔的腔体截面面积由所述进气入口处向两端逐渐减小,位于所述进气入口同一侧的各个所述分气道中,距离所述进气入口越远的所述分气道其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处截面面积越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歧管能够使多个分气道的供气更加均匀,达到减振、降噪和保证发动机性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发动机进气歧管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进气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汽车。
背景技术
进气歧管的内气道结构是影响发动机进气量和进气均匀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发动机各缸的最大进气量是保证发动机最高功率实现的前提,而各缸进气均匀性直接影响发动机各缸做功能力的均匀性,进气均匀性差会产生扭矩输出不稳定、发动机振动大等问题。
要保证发动机各缸的进气均匀性,即是保证气体由进气入口至各个气缸的压力损失的一致性,而气流的压力损失包含两部分,由路程引起的沿程压力损失和由局部结构引起的局部压力损失。由于受整机布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两部分的损失都是无法完全避免的,甚至有些受结构影响无法调整。
目前三缸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由于布置空间等多方面原因,多将进气口布置在侧端,且稳压腔形状较规整,分气道结构较为一致。由于入口至三个分气道的距离不同,会导致气体从节气门至三个分气道入口的沿程压力损失不同,距离越远沿程压力损失越大,而统一截面的分气道设计将导致从稳压腔进入分气道的气体的局部压力损失一致,那么局部压力损失将无法补偿沿程压力损失的差异性,最终导致三个缸进气的总压损不均匀,即导致进气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发动机进气歧管存在各分气道的总压损不均匀,导致进气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汽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进气入口、稳压腔和多个分气道,所述稳压腔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分气道并排连接于所述稳压腔的一侧,所述分气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的第二延伸方向引出,所述进气入口连通所述稳压腔,所述进气入口位于其中两个所述分气道之间,所述稳压腔的腔体截面面积由所述进气入口处向两端逐渐减小,位于所述进气入口同一侧的各个所述分气道中,距离所述进气入口越远的所述分气道其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处截面面积越小。
可选的,多个所述分气道包括第一分气道、第二分气道和第三分气道,所述第一分气道、所述第二分气道和所述第三分气道沿所述稳压腔的延伸方向依次平行排列,所述进气入口位于所述第二分气道和所述第三分气道之间。
可选的,所述进气入口在所述第二分气道侧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气入口在所述第三分气道侧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截面面积。
可选的,所述稳压腔在所述进气入口处的腔体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稳压腔在所述第二分气道处的腔体截面面积,所述稳压腔在所述第二分气道处的腔体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稳压腔在所述第一分气道处的腔体截面面积,所述稳压腔在所述第二分气道处的腔体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稳压腔在所述第三分气道处的腔体截面面积。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气道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分气道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处截面面积,所述第二分气道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分气道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处截面面积。
可选的,所述第一分气道和所述第三分气道分别位于所述稳压腔的两个端部,所述稳压腔在两个端部位置的内壁为向分气道侧弯曲的弧形面。
可选的,多个所述分气道为弧形管道结构。
可选的,所述分气道包括过渡部和延伸部,所述过渡部分别连接所述稳压腔和所述延伸部,沿所述分气道的入口至出口方向,所述过渡部的管径逐渐减小,多个所述分气道的过渡管的管径不一致,多个所述分气道的延伸部的管径相等。
可选的,所述进气入口处设置有节气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将进气入口设置于稳压腔中部位置,且沿远离所述进气入口的方向,所述稳压腔的腔体截面面积向分气道侧逐渐减小,从而形成中间大两端小的结构,该种结构能够起到气体导流的作用,同时结合分气道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处截面面积的不同设计,使得分气道在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处的局部压损不同,上述结构对气体局部压损的影响与进气入口至不同分气道的沿程压损相互补偿,使得进气入口至多个分气道的供气更加均匀,达到减振、降噪和保证发动机性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歧管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歧管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歧管的右视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稳压腔;2、进气入口;3、分气道;3a、第一分气道;3b、第二分气道;3c、第三分气道;31、过渡部;32、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包括进气入口2、稳压腔1和多个分气道3,所述稳压腔1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分气道3并排连接于所述稳压腔1的一侧,所述分气道3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引出,所述进气入口2连通所述稳压腔1,所述进气入口2位于其中两个所述分气道3之间,所述稳压腔1的腔体截面面积由所述进气入口2处向两端逐渐减小,位于所述进气入口2同一侧的各个所述分气道3中,距离所述进气入口2越远的所述分气道3其与所述稳压腔1的连接处截面面积越小。
所述发动机进气歧管将进气入口2设置于稳压腔1中部位置,且沿远离所述进气入口2的方向,所述稳压腔1的腔体截面面积向分气道侧逐渐减小,从而形成中间大两端小的结构,该种结构能够起到气体导流的作用,同时结合分气道3与所述稳压腔1的连接处截面面积的不同设计,使得分气道3在与所述稳压腔1的连接处的局部压损不同,上述结构对气体局部压损的影响与进气入口2至分气道3本身的沿程压损相互补偿,使得进气入口2至多个分气道3的供气更加均匀,达到减振、降噪和保证发动机性能的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进气歧管为分片成型的薄壁型壳体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以现有的三缸发动机为例,具有3个气缸,需要设置三个分气道3进行供气,故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分气道3包括第一分气道3a、第二分气道3b和第三分气道3c,所述第一分气道3a、所述第二分气道3b和所述第三分气道3c分别用于三缸发动机上3个气缸的供气,所述第一分气道3a、所述第二分气道3b和所述第三分气道3c沿所述稳压腔1的延伸方向依次平行排列,所述进气入口2位于所述第二分气道3b和所述第三分气道3c之间。
相对于传统进气歧管将进气入口2由稳压腔1端部引入的设置,本实施例中将进气入口2设置于稳压腔1上第二分气道3b和第三分气道3c之间,使得进入的气体由所述稳压腔1的中部流入,能够有效减小进气入口2至分气道3之间的沿程压损,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发动机的轴向长度,使得发动机的整体布局更加紧凑。
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进气入口2位于所述稳压腔1的底部位置,所述分气道3位于所述稳压腔1的一侧顶部斜向上位置,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入口2在第二分气道3b侧与稳压腔1的连接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气入口2在第三分气道3c侧与稳压腔1的连接截面面积。
所述进气入口2与稳压腔1的连接截面面积的不同设计,有效的加大进气入口2至第三分气道3c的局部压损,减小进气入口2至第二分气道3b的局部压损,与进气入口2至不同分气道3的沿程压损相互补偿,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分气道3a、所述第二分气道3b和所述第三分气道3c的供气更加均匀。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稳压腔1在所述进气入口2处的腔体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稳压腔1在所述第二分气道3b处的腔体截面面积,所述稳压腔1在所述第二分气道3b处的腔体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稳压腔1在所述第一分气道3a处的腔体截面面积,所述稳压腔1在所述第二分气道3b处的腔体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稳压腔1在所述第三分气道3c处的腔体截面面积。
所述第一分气道3a与所述稳压腔1的连接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分气道3c与所述稳压腔1的连接处截面面积,所述第二分气道3b与所述稳压腔1的连接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分气道3a与所述稳压腔1的连接处截面面积。
所述第一分气道3a由于距离所述进气入口2最远,相比于其他分气道3,其沿程压损最大,通过上述设计使得所述进气入口2至所述第一分气道3a的稳压腔1的截面平缓过渡,具有导流作用,有利于减小因气体摩擦导致的压力损失,同时通过增大第一分气道3a和所述稳压腔1的连接处截面面积,有利于减小气流因截面突变产生的局部压力损失,使得总压损维持在与其他分气道3相当的值。
由所述进气入口2流至所述第二分气道3b的气体会因为没有导流壁的作用部分分流至所述第一分气道3a,但所述第二分气道3b与所述进气入口2的距离比所述第一分气道3a与所述进气入口2的距离小,故所述第二分气道3b的沿程压损小于第一分气道3a的沿程压损,因此加大进气入口2在第二分气道3b侧与稳压腔1的连接截面面积,增大稳压腔1在第二分气道3b的腔体截面,以及加大第二分气道3b与稳压腔1连接处截面面积有利于减小因气流截面突变而产生的局部压力损失,从而减小总压损值,使其维持在与其他分气道3相当的值。
所述第三分气道3c由于距离所述进气入口2较近,且无第二分气道3b的分流影响,故所述第三分气道3c的沿程压损最小,因此减小进气入口2在第三分气道3c侧与稳压腔1的连接截面面积,减小稳压腔1在第三分气道3c的腔体截面,减小第三分气道3c与稳压腔1连接处截面面积有利于增大因气流截面突变而产生的局部压力损失,补偿其沿程压损较小的问题,使总压损维持在与其他分气道3相当的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气道3a和所述第三分气道3c分别位于所述稳压腔1的两个端部,所述稳压腔1在两个端部位置的内壁为向分气道侧弯曲的弧形面。
通过弧形面能有效对气体产生导流作用,减少因气流方向突变导致的压损。
具体的,所述稳压腔1内部各边角位置进行圆角处理,以使所述稳压腔1内部的各位置圆滑过渡,减少气流阻力。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气道3为弧形管道结构。
所述分气道3用于连接发动机气缸的进气口,通过所述分气道3将稳压腔1中的气体引入发动机的气缸中。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气道3包括过渡部31和延伸部32,所述过渡部31分别连接所述稳压腔1和所述延伸部32,沿所述分气道3的入口至出口方向,所述过渡部31的管径逐渐减小,多个所述分气道3的过渡管31的管径不一致,多个所述分气道3的延伸部32的管径相等。
所述过渡部31用于所述稳压腔1和所述分气道3之间的平稳过渡,避免气流截面的突变,多个所述延伸部32的管径一致,是为了保证所述分气道3与发动机气缸的进气口的口径的一致性。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入口2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分气道3的截面整体为带圆角的矩形,在分气道3的下部设有避让凹槽,用于避让安装在进气歧管下方的喷油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需要将所述分气道3的截面设置为其他形状,如椭圆形等。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分气道3的长度一致,相邻两个分气道3之间的间隔相等,以使其能够与发动机的气缸相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入口2处设置有节气门,所述节气门用于控制所述进气入口2的进气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
所述发动机进气歧管可以根据结构相互调整直到最终达到三缸一致的要求,设计灵活性更高,对于布置上差异性大的不同发动机机型,所述发动机进气歧管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入口、稳压腔和多个分气道,所述稳压腔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分气道并排连接于所述稳压腔的一侧,所述分气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的第二延伸方向引出,所述进气入口连通所述稳压腔,所述进气入口位于其中两个所述分气道之间,所述稳压腔的腔体截面面积由所述进气入口处向两端逐渐减小,位于所述进气入口同一侧的各个所述分气道中,距离所述进气入口越远的所述分气道其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处截面面积越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气道包括第一分气道、第二分气道和第三分气道,所述第一分气道、所述第二分气道和所述第三分气道沿所述稳压腔的延伸方向依次平行排列,所述进气入口位于所述第二分气道和所述第三分气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入口在所述第二分气道侧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截面面积大于所述进气入口在所述第三分气道侧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截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腔在所述进气入口处的腔体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稳压腔在所述第二分气道处的腔体截面面积,所述稳压腔在所述第二分气道处的腔体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稳压腔在所述第一分气道处的腔体截面面积,所述稳压腔在所述第二分气道处的腔体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稳压腔在所述第三分气道处的腔体截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气道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分气道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处截面面积,所述第二分气道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分气道与所述稳压腔的连接处截面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气道和所述第三分气道分别位于所述稳压腔的两个端部,所述稳压腔在两个端部位置的内壁为向分气道侧弯曲的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气道为弧形管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气道包括过渡部和延伸部,所述过渡部分别连接所述稳压腔和所述延伸部,沿所述分气道的入口至出口方向,所述过渡部的管径逐渐减小,多个所述分气道的过渡管的管径不一致,多个所述分气道的延伸部的管径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入口处设置有节气门。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进气歧管。
CN201920625067.2U 2019-04-30 2019-04-30 发动机进气歧管及汽车 Active CN210106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5067.2U CN210106037U (zh) 2019-04-30 2019-04-30 发动机进气歧管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5067.2U CN210106037U (zh) 2019-04-30 2019-04-30 发动机进气歧管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6037U true CN210106037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40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5067.2U Active CN210106037U (zh) 2019-04-30 2019-04-30 发动机进气歧管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60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2856A (zh) * 2020-03-05 2020-12-01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显著提高发动机进气一致性的进气管路结构
CN114370360A (zh) * 2020-10-14 2022-04-1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气歧管及具有其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2856A (zh) * 2020-03-05 2020-12-01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显著提高发动机进气一致性的进气管路结构
CN114370360A (zh) * 2020-10-14 2022-04-1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气歧管及具有其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06037U (zh) 发动机进气歧管及汽车
JP5577299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US20070012282A1 (en) Air intake apparatus
US8267070B2 (en) Intake mixture introducing apparatus
CN104343591A (zh) 多缸发动机的进气歧管
US20200263642A1 (en) Cobra head air intake ports and intake manifolds
JP2017014970A (ja) サージタンク付き吸気マニホールド
CN101641513B (zh) 多气缸内燃机的进气歧管
JP4906548B2 (ja) 多気筒内燃機関の吸気マニホルド
CN112922755A (zh) 进气歧管结构
JP6127740B2 (ja) サージタンク
KR0173355B1 (ko) 내연 기관의 흡기 매니폴드 장치
CN213205863U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
JP2016156350A (ja) インテークマニホールドの吸気構造
CN211874628U (zh) 进气歧管和发动机
JP2011074862A (ja) インテークマニホールド
JP2010084639A (ja) 内燃機関のインテークマニホールド
JP7404993B2 (ja) エンジンの添加ガス供給装置
JP6232094B2 (ja) ガス還流装置
CN218376655U (zh) 中冷器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CN114183285B (zh) 一种发动机端面导流进气管结构
CN114183284B (zh) 一种发动机中部导流进气管结构
CN212563497U (zh) 一种进气歧管总成及汽车
CN110863932B (zh) 进气歧管
CN113818977B (zh)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