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7415U - Ptc发热陶瓷及食物加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Ptc发热陶瓷及食物加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77415U
CN210077415U CN201920425949.4U CN201920425949U CN210077415U CN 210077415 U CN210077415 U CN 210077415U CN 201920425949 U CN201920425949 U CN 201920425949U CN 210077415 U CN210077415 U CN 210077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d
groove
ptc
recess
inner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259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d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d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d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d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259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77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77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7741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涉及烹饪用具技术领域的PTC发热陶瓷。解决了对食物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电源连接端,所述本体设有竖向贯通的避位槽,所述本体上部设有开口向上凹槽,所述凹槽的边缘位于本体的侧壁处,所述凹槽底面为平滑的曲面,所述凹槽底面的高度由中部向四周逐渐增大。达到了使食物受热更均匀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还涉及食物加热组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内胆和上述PTC发热陶瓷,所述内胆底部外表面为与PTC发热陶瓷的凹槽底部贴合的曲面。通过底部与PTC发热陶瓷贴合的内胆,能内胆能够均匀的受热,从而达到使内胆内盛放的食物均匀受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PTC发热陶瓷及食物加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PTC发热陶瓷及食物加热组件。
背景技术
大多数食物烹饪器都是在面板底部设置电热管来进行加热,由于电热管整体呈管状,只能在加热管延伸方向上实现均匀加热,而在垂直于电热管的方向上传递到食物的热量是逐渐减弱的,造成了食物加热的不均匀。尤其在蒸蛋糕、煮米饭等过程中,对食物加热不充分,非常容易影响食物烹饪后的口感,加热不均匀影响食物口感的问题不仅限于上述情形。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多个电热管加热以均匀加热食物的技术方案,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故现有技术中仍存在对食物加热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PTC发热陶瓷及食物加热组件,达到对食物进行加热更均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PTC发热陶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电源连接端,所述本体设有竖向贯通的避位槽,所述本体上部设有开口向上凹槽,所述凹槽的边缘位于本体的侧壁处,所述凹槽底面为平滑的曲面,所述凹槽底面的高度由中部向四周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在任意经过所述凹槽中心的竖向剖面上,所述凹槽底面的倾斜角度延凹槽中心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凹槽底面倾斜角度小于90°。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与本体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固定连接有至少三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本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直径延远离本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整体呈圆盘形,所述本体的宽度大于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避位槽在任意高度的水平截面均为大小相等的圆形,所述避位槽位于本体中部,在任意经过所述本体轴心的竖向剖面上,所述凹槽均以本体的轴心对称设置。
食物加热组件,包括内胆和上述PTC发热陶瓷,所述内胆底部外表面为与PTC发热陶瓷的凹槽底部贴合的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厚度为1.5毫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电源连接端接通电源,使本体通电并发热。通过开口向上的凹槽,将内部盛有食物的内胆放在凹槽上,当盛有食物的内胆的底部位于凹槽内时,本体发热能使该内胆的底部以及侧壁都能受热,从而实现使食物受热更均匀的效果。同时,凹槽底面的高度由中部向四周逐渐增大,将内胆放在凹槽上的过程中内胆会随重力作用具有向凹槽中部靠近的趋势,起到定位内胆的效果,方便使用。凹槽底面的边缘处由于具有较高的高度,还能对内胆的侧壁提供支撑的作用,能防止内胆意外晃动和滚落,提高稳定性。由于凹槽底面为平滑的曲面,使得盛放食物的内胆与凹槽的接触面能够均匀受热,进一步使食物均匀受热。位于边缘位置的食物受热后通过热量的传递使位于中心位置的食物受热,通过位于内胆底部和侧部的食物同时受热并将热量同时传递到位于中心位置的食物上,提高位于中心位置的食物的加热速度,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边缘位置的食物熟了而中心位置的食物没有熟的情况,也能起到进一步使食物均匀受热的效果。
凹槽底面中部的倾斜角度较小,给用于盛放食物的内胆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凹槽底面边缘的倾斜角度较大,能较为稳定的支撑用于盛放食物的内胆,从而能提高内胆的稳定性。
通过凹槽与本体侧壁的连接处设置的圆角,提高凹槽与本体侧壁的连接处的结构稳定性,防止本体与其他物体碰撞而损坏。
通过连接柱和连接孔与烹饪食物的装置连接,从而能将本体安装在烹饪食物的装置上,起到方便安装的效果。
当连接孔连接烹饪食物的装置时,连接柱直径延远离本体的方向逐渐减小,能减小连接柱与烹饪食物的装置的接触面,从而减小通过连接柱散失到烹饪食物的装置上,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使本体与盛放食物的内胆的底面能有较大的接触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使得食物受热均匀的效果。
在任意经过所述本体轴心的竖向剖面上,所述凹槽均以本体的轴心对称设置,使得凹槽的轴心与本体的轴心重合,即凹槽边缘的轮廓呈圆形。位于凹槽边缘处的本体给食物加热,并且凹槽边缘上的任意位置均与食物的中心位置距离相等,进而能起到使食物受热更为均匀。
通过底部与PTC发热陶瓷贴合的内胆,能内胆能够均匀的受热,从而达到使内胆内盛放的食物均匀受热的效果。
具有一定厚度的内胆能够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防止内胆在受热时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本体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本体和内胆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1、本体;12、电源连接端;13、避位槽;14、凹槽;15、圆角;16、连接柱;17、连接孔;21、内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PTC发热陶瓷,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本体11。本体11由钛酸钡为主成分,以及氧化硅和氧化铝等添加剂,经过烧结而成的半导体陶瓷。本体11设有电源连接端12,通过电源连接端12接通电源,从而使本体11通电并发热。本体11设有竖向贯通的避位槽13,当本体11安装在用于烹饪食物的装置上的过程中,避位槽13能使本体11避开障碍物,方便本体11的安装。本体11上部设有开口向上凹槽14,凹槽14的边缘位于本体11的侧壁处,凹槽14底面为平滑的曲面,凹槽14底面的高度由中部向四周逐渐增大。
在任意经过凹槽14中心的竖向剖面上,凹槽14底面的倾斜角度延凹槽14中心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增大,凹槽14底面倾斜角度小于90°。
凹槽14与本体11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圆角15。
本体11固定连接有至少三个连接柱16,连接柱16远离本体11的一端设有连接孔17。连接孔17内设有螺纹,烹饪食物的装置通过螺钉与连接孔17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将连接柱16和本体11固定在烹饪食物的装置上。
连接柱16直径延远离本体11的方向逐渐减小。
本体11整体呈圆盘形,本体11的宽度大于高度。
避位槽13在任意高度的水平截面均为大小相等的圆形,避位槽13位于本体11中部,在任意经过本体11轴心的竖向剖面上,凹槽14均以本体11的轴心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电源连接端12接通电源,使本体11通电并发热。通过开口向上的凹槽14,将内部盛有食物的内胆21放在凹槽14上,当盛有食物的内胆21的底部位于凹槽14内时,本体11发热能使该内胆21的底部以及侧壁都能受热,从而实现使食物受热更均匀的效果。同时,凹槽14底面的高度由中部向四周逐渐增大,将内胆21放在凹槽14上的过程中内胆21会随重力作用具有向凹槽14中部靠近的趋势,起到定位内胆21的效果,方便使用。凹槽14底面的边缘处由于具有较高的高度,还能对内胆21的侧壁提供支撑的作用,能防止内胆21意外晃动和滚落,提高稳定性。由于凹槽14底面为平滑的曲面,使得盛放食物的内胆21与凹槽14的接触面能够均匀受热,进一步使食物均匀受热。位于边缘位置的食物受热后通过热量的传递使位于中心位置的食物受热,通过位于内胆21底部和侧部的食物同时受热并将热量同时传递到位于中心位置的食物上,提高位于中心位置的食物的加热速度,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边缘位置的食物熟了而中心位置的食物没有熟的情况,也能起到进一步使食物均匀受热的效果。
凹槽14底面中部的倾斜角度较小,给用于盛放食物的内胆21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凹槽14底面边缘的倾斜角度较大,能较为稳定的支撑用于盛放食物的内胆21,从而能提高内胆21的稳定性。
通过凹槽14与本体11侧壁的连接处设置的圆角15,提高凹槽14与本体11侧壁的连接处的结构稳定性,防止本体11与其他物体碰撞而损坏。
通过连接柱16和连接孔17与烹饪食物的装置连接,从而能将本体11安装在烹饪食物的装置上,起到方便安装的效果。
当连接孔17连接烹饪食物的装置时,连接柱16直径延远离本体11的方向逐渐减小,能减小连接柱16与烹饪食物的装置的接触面,从而减小通过连接柱16散失到烹饪食物的装置上,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使本体11与盛放食物的内胆21的底面能有较大的接触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使得食物受热均匀的效果。
在任意经过所述本体11轴心的竖向剖面上,所述凹槽14均以本体11的轴心对称设置,使得凹槽14的轴心与本体11的轴心重合,即凹槽14边缘的轮廓呈圆形。位于凹槽14边缘处的本体11给食物加热,并且凹槽14边缘上的任意位置均与食物的中心位置距离相等,进而能起到使食物受热更为均匀。
实施例2:
食物加热组件,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包括内胆21和实施例1中所述的PTC发热陶瓷,PTC发热陶瓷包括本体11,本体11上部设有开口向上凹槽14,内胆21底部外表面为与PTC发热陶瓷的凹槽14底部贴合的曲面。
内胆21材质为304食品级不锈钢,内胆21的厚度为1.5毫米。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底部与PTC发热陶瓷贴合的内胆21,能内胆21能够均匀的受热,从而达到使内胆21内盛放的食物均匀受热的效果。
具有一定厚度的不锈钢内胆21能够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防止内胆21在受热时发生变形。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PTC发热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1),所述本体(11)设有电源连接端(12),所述本体(11)设有竖向贯通的避位槽(13),所述本体(11)上部设有开口向上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边缘位于本体(11)的侧壁处,所述凹槽(14)底面为平滑的曲面,所述凹槽(14)底面的高度由中部向四周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发热陶瓷,其特征在于:在任意经过所述凹槽(14)中心的竖向剖面上,所述凹槽(14)底面的倾斜角度延凹槽(14)中心向外侧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凹槽(14)底面倾斜角度小于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发热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4)与本体(11)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圆角(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发热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固定连接有至少三个连接柱(16),所述连接柱(16)远离本体(11)的一端设有连接孔(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TC发热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6)直径延远离本体(11)的方向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发热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整体呈圆盘形,所述本体(11)的宽度大于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TC发热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槽(13)在任意高度的水平截面均为大小相等的圆形,所述避位槽(13)位于本体(11)中部,在任意经过所述本体(11)轴心的竖向剖面上,所述凹槽(14)均以本体(11)的轴心对称设置。
8.食物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21)和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PTC发热陶瓷,所述内胆(21)底部外表面为与PTC发热陶瓷的凹槽(14)底部贴合的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食物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1)厚度为1.5毫米。
CN201920425949.4U 2019-03-28 2019-03-28 Ptc发热陶瓷及食物加热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77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5949.4U CN210077415U (zh) 2019-03-28 2019-03-28 Ptc发热陶瓷及食物加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5949.4U CN210077415U (zh) 2019-03-28 2019-03-28 Ptc发热陶瓷及食物加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77415U true CN210077415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73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2594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77415U (zh) 2019-03-28 2019-03-28 Ptc发热陶瓷及食物加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77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69746A (zh) 一种自适应锅底的电磁炉
CN210077415U (zh) Ptc发热陶瓷及食物加热组件
CN205612264U (zh) 电炖盅
CN103494507A (zh) 炊具用的锅体
CN203564068U (zh) 炊具用的锅体
CN207755044U (zh) 一种电磁加热效果好的烹饪器具
CN208876094U (zh) 上内胆和烹饪器具
CN208677017U (zh) 电热煮饭器
CN219270105U (zh) 熬糖锅的电加热机构
CN204636067U (zh) 一种电烤炉发热管支架的安装结构
CN201318709Y (zh) 烹调炉具
CN216090139U (zh) 一种通用防滑防倾倒的锅具
CN210861220U (zh) 一种适用于在电磁炉上打油茶的垫圈
CN212755332U (zh) 一种可调节烤盘高度的烧烤装置
CN203723871U (zh) 一种斜面加热防糊底食品烹调电器
CN217161811U (zh) 一种烘焙组件及烤箱
CN216569589U (zh) 一种锅具的加热结构
CN217948207U (zh) 一种不锈钢厨具生产用加热退火装置
CN208822467U (zh) 烤盘及煎烤机
CN203263105U (zh) 烤篮
CN202993288U (zh) 一种新型高效能电热炉灶
CN216364707U (zh) 一种底部带防滑凹槽的锅
CN206620313U (zh) 发热盘及烹饪器具
CN201830488U (zh) 双螺旋线圈盘
CN204839103U (zh) 一种节能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