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6850U - 附件及毛发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附件及毛发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76850U
CN210076850U CN201920480818.6U CN201920480818U CN210076850U CN 210076850 U CN210076850 U CN 210076850U CN 201920480818 U CN201920480818 U CN 201920480818U CN 210076850 U CN210076850 U CN 210076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accessory
fluid
mounting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808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凡迪
陈旭
姜雄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ocar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ocar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ocar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808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76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76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76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附件及毛发干燥装置。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流体入口,所述第二端设有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入口与所述流体出口连通,所述流体入口用于供体部流出的流体流入,所述第一端能够与所述体部磁性连接,且所述第一端具有能够与所述体部抵接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辅助线的距离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增大或减小,所述辅助线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平行。当附件吸附至体部时,附件的第一端面与体部的第二端面共面。由于附件的第一端面与辅助线的距离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增大或减小,当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接触时,附件与体部自动定位,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附件及毛发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附件及毛发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毛发干燥装置多用于头发的干燥和整形,一般包括体部及附件,附件用于对体部产生的气流进行处理或调整后吹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附件。因此,附件与体部一般可拆卸连接。但是,现有的毛发干燥装置,附件安装至体部时需要校正,以使得附件安装至体部上指定的位置,安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件及毛发干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毛发干燥装置的附件安装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附件,用于毛发干燥装置,所述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流体入口,所述第二端设有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入口与所述流体出口连通,所述流体入口用于供体部流出的流体流入,所述第一端能够与所述体部磁性连接,且所述第一端具有能够与所述体部抵接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辅助线的距离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增大或减小,所述辅助线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面为锥面,所述第一端面的锥角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180度。
可选地,所述附件包括外壳、安装座及第一磁体,所述外壳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外壳具有所述流体出口,所述安装座具有所述流体入口,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一连接件及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流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导流件之间形成所述流体入口,所述第一导流件设有所述安装槽。
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所述流体出口,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隔热槽。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毛发干燥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附件,以及所述体部,所述体部具有汇流出口及第二端面,所述附件与所述体部磁性连接时,所述汇流出口与所述流体入口连通,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共面。
可选地,所述体部包括壳体、端盖及第二磁体,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端盖具有所述汇流出口及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端盖连接。
可选地,所述端盖包括第二安装件、第二连接件及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流件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导流件之间设有所述汇流出口,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二导流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体部还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管体之间形成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管体的内部形成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及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均与所述汇流出口连通。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毛发干燥装置,当附件吸附至体部时,附件的第一端面与体部的第二端面共面。由于附件的第一端面与辅助线的距离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增大或减小,当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接触时,附件与体部自动定位,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毛发干燥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毛发干燥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毛发干燥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附件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体部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毛发干燥装置,包括手柄100、体部200及附件300。手柄100的一端设有进风口110,另一端与体部200连接。体部200内设有供流体流通的流体通道,体部200还具有汇流出口 201,汇流出口201通过流体通道连通与进风口110连通。毛发干燥装置还包括风扇组件400,风扇组件400位于手柄100内,用于将流体从进风口110抽吸至流体通道内,并从汇流出口201流出。
附件300与体部200连接,用于对从汇流出口201流出的气流进行处理或调整。例如,附件300可以为顺滑风嘴、扩散风嘴或造型风嘴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参考图3及图4,附件3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10及第二端320,第一端310设有流体入口345,第二端320设有流体出口331,流体入口345与流体出口331连通,且流体入口345在附件300吸附至体部200时与汇流出口201连通。第一端310能够与体部200磁性连接,且第一端310具有与体部200抵接的第一端面311,第一端面311与辅助线L的距离H沿第一端 310至第二端320的方向增大。
主要参考图4,限定辅助线L与体部200的轴线共线,以过辅助线L的一平面剖切该附件300,第一端面311与该平面相交于交线M及交线N,交线M 及交线N以辅助线L为中心线对称设置。交线M上各点至辅助线L的距离H 沿第一端310至第二端320增大。同样地,交线N上各点至辅助线L的距离H 也沿第一端310至第二端320增大。相应地,体部200具有能够与附件300抵接的第二端面2211,第二端面2211的尺寸及形状与第一端面311相适配。当附件300吸附至体部200时,第一端面311与第二端面2211共面。由于附件300 的第一端面311与辅助线L的距离H沿第一端310至第二端320的方向增大,当第一端面311与第二端面2211接触时,附件300与体部200自动定位,安装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面311及第二端面2211均为锥面,第一端面311的锥角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180度,且第二端面2211的锥角与第一端面311的锥角的度数相同。这样,便于附件300成型,且使得附件300 的外形较为美观。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面311及第二端面2211也可以为弧面。此外,第一端面311与辅助线L的距离H还可以沿第一端310至第二端320 的方向减小。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参考图4,附件300包括外壳330、安装座 340及第一磁体350,外壳330的端面、安装座340的端面及第一磁体350的端面共同形成第一端面311。外壳330与安装座340连接,外壳330具有流体出口 331。安装座340具有流体入口345,且安装座340设有安装槽341,第一磁体350设置于安装槽341内。
对应地,主要参考图5,体部200包括壳体210、端盖220及第二磁体230。壳体210的内部设有流体通道,端盖220与壳体210连接,端盖220具有汇流出口201及第二端面2211,第二磁体230与端盖220连接。当附件300吸附至体部200时,第一磁体350与第二磁体230磁吸,第一端面311与第二端面2211 共面。
这样,通过设置安装座340可以避免将第一磁体350设置在外壳330上,通过设置端盖220可以避免将第二磁体230设置在壳体210上,以使得外壳330 及壳体210能够有较薄的厚度,从而便于外壳330及壳体210成型。应当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附件300与体部200通过第一磁体350及第二磁体230 吸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附件300及体部200中的一个设置磁铁,另一个则采用可被磁化的材料,例如铁。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参考图2及图4,安装座340包括第一安装件 342、第一连接件343及第一导流件344。第一安装件342与外壳330连接,第一连接件343的一端与第一安装件34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导流件344连接。第一连接件343为条形,且第一连接件343设有多个,多个第一连接件343沿环形分布,且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件343之间设有间隙,以使得第一安装件342 与第一导流件344之间形成流体入口345。此外,第一导流件344设有安装槽 341,第一磁体350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设置在安装槽341内,以使得第一磁体 350与第一导流件344连接。
主要参考图5,端盖220包括第二安装件221、第二连接件222及第二导流件223,第二安装件221与壳体210连接。第二连接件222的一端与第二安装件 22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流件223连接。第二连接件222为条形,且第二连接件222设有多个,多个第二连接件222沿环形分布,且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件 222之间设有间隙,以使得第二安装件221与第二导流件223之间形成汇流出口 201。此外,第二磁体230与第二导流件223连接,且第二磁体230的形状及尺寸与第二导流件223相适配。为便于第二磁体230与第二导流件223连接,第二磁体230与第二导流件223接触的表面设有安装柱231,且安装柱231内设有螺纹孔,第二导流件223上设有安装孔224。端盖220还包括紧固件225,紧固件225穿过安装孔224后与安装柱231螺纹连接,以将第二磁体230固定在第二导流件223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磁体230也可以与第二导流件 223注塑连接。应当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磁体230的表面与第二导流件223的表面的形状及尺寸完全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体350还可以设置为环形结构。
通过设置第一导流件344及第二导流件223,可以对体部200及附件300内流动的流体进行导向,改善流体的流动路径,以减少流体的能量损失,以及减小毛发干燥装置的噪音。此外,第一导流件344及第二导流件223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便于安装第一磁体350及第二磁体230。而且,相应地,还可以增大第一磁体350及第二磁体230的表面积,以增强附件300与体部200的吸附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参考图4,外壳330包括第一壳体332 及第二壳体333,第一壳体332套设于第二壳体333。第一壳体332与第二壳体 333之间设有隔热槽334。毛发干燥装置工作时,流体在第二壳体333的内部流动。通过设置隔热槽334,隔热槽334可以阻碍第二壳体333内部的流体的热量传导至第一壳体332,以避免第一壳体332过热而使得用户取下附件300时不适。
具体地,第一壳体332的内表面设有凹槽,第二壳体333的外表面对应凹槽的位置设有凸条335。当第一壳体332套设于第二壳体333时,凸条335位于凹槽内。此外,第一壳体332的内壁还具有第一台阶面3321及第二台阶面3322,第一台阶面3321及第二台阶面3322沿第一端310至第二端320的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壳体333具有凸缘336,凸缘336与第二台阶面3322抵接。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件342与外壳33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主要参考图2,第一连接件343上设有卡槽3431,外壳330上对应卡槽3431的位置设有凸起 3323。当安装座340与外壳330连接时,凸起3323卡入至卡槽3431内,安装及拆卸方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外壳330上设置卡槽,相应地,第一连接件343上对应卡槽的位置则设置凸起。
安装时,将第二壳体333插入至第一壳体332内,此时,凸条335位于凹槽内。然后,将第二壳体333沿第一端310至第二端320的方向推入,直至凸缘336与第二台阶面3322抵接。然后,再将第一磁体350固定在安装座340上。最后,再将安装座340与第一壳体332卡接,完成组装。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参考图3,体部200还包括管体240,管体 240穿设于壳体210。流体通道包括第一流体通道202及第二流体通道203,壳体210与管体240之间形成第一流体通道202,管体240的内部形成第二流体通道203。第一流体通道202与第二流体通道203连通,且第一流体通道202及第二流体通道203连通均与汇流出口201连通。体部200还可以包括加热器(图中未示出),加热器套设在管体240上,以对第一流体通道202内的流体加热。管体240内则可以设置控制板等电器元件,管体240可以隔绝第一流体通道202 内的流体的部分热量,以保护管体240内的电器元件。而且,第二流体通道203 内的流体还可以对管体240内的电器元件进行散热,以延长管体240内的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附件,用于毛发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流体入口,所述第二端设有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入口与所述流体出口连通,所述流体入口用于供体部流出的流体流入,所述第一端能够与所述体部磁性连接,且所述第一端具有能够与所述体部抵接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辅助线的距离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增大或减小,所述辅助线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平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为锥面,所述第一端面的锥角大于或等于90度且小于18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包括外壳、安装座及第一磁体,所述外壳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外壳具有所述流体出口,所述安装座具有所述流体入口,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一连接件及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流件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一导流件之间形成所述流体入口,所述第一导流件设有所述安装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所述流体出口,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隔热槽。
7.一种毛发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附件,以及所述体部,所述体部具有汇流出口及第二端面,所述附件与所述体部磁性连接时,所述汇流出口与所述流体入口连通,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端面共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毛发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部包括壳体、端盖及第二磁体,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端盖具有所述汇流出口及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端盖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毛发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第二安装件、第二连接件及第二导流件,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流件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导流件之间设有所述汇流出口,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二导流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毛发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部还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管体之间形成第一流体通道,所述管体的内部形成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及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均与所述汇流出口连通。
CN201920480818.6U 2019-04-10 2019-04-10 附件及毛发干燥装置 Active CN210076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0818.6U CN210076850U (zh) 2019-04-10 2019-04-10 附件及毛发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80818.6U CN210076850U (zh) 2019-04-10 2019-04-10 附件及毛发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76850U true CN210076850U (zh) 2020-02-18

Family

ID=69474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80818.6U Active CN210076850U (zh) 2019-04-10 2019-04-10 附件及毛发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76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21951B2 (en) Hand held appliance
US20200120983A1 (en)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US20220142327A1 (en) Wireless blow dryer
US20210282524A1 (en) Diffuser and hair dryer
US20200178666A1 (en) Handheld hair drying apparatus
CN212972063U (zh) 降噪毛发干燥装置
JP2022076986A (ja) ヘアドライヤー及びそのエアノズル
CN210076850U (zh) 附件及毛发干燥装置
CN210581441U (zh) 手持吹风设备
CN210184822U (zh) 电吹风
CN106870422B (zh) 无叶风扇
CN111493492A (zh) 一种吹风机的吹风嘴结构
CN215649651U (zh) 风嘴及毛发护理设备
CN208875480U (zh) 吹风机
CN210353625U (zh) 一种可拆卸式吹风机
CN214802988U (zh) 一种离子吹风机
CN212368547U (zh) 扩散器和吹风机
CN212325743U (zh) 一种干发器
CN213628072U (zh) 挂脖式风扇
CN216195206U (zh) 一种降低噪音的智能马桶烘干装置及智能马桶
CN215583359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电吹风
CN215837549U (zh) 用于护发器具的附件
CN219537697U (zh) 吹风机
CN217547442U (zh) 一种吹风机
CN108968288A (zh) 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101, 1102, 1103, 1104 and 401402, building 2, Chongwen Park, Nanshan Zhiyuan, No. 3370, Liuxian Avenue, Fuguang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ush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before Bay Road No. 1 building 201 room A (located in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OOCARE (SHENZHE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