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37697U - 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37697U
CN219537697U CN202320687240.8U CN202320687240U CN219537697U CN 219537697 U CN219537697 U CN 219537697U CN 202320687240 U CN202320687240 U CN 202320687240U CN 219537697 U CN219537697 U CN 219537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air outlet
air
groov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872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ted Xinghua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ted Xinghua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ted Xinghua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ted Xinghua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872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37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37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37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And Drying H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吹风机,包括风筒和出风嘴,风筒具有气流通道。出风嘴可拆卸安装在风筒的一端,且位于气流通道内部气流的流动路径上,出风嘴具有出风口,出风口和气流通道之间具有环形的加速通道,加速通道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之间的间距自靠近气流通道的一端至靠近出风口的一端的逐渐减小。加速通道和出风口之间还连通有环形的汇流通道,汇流通道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之间的间距自靠近加速通道的一端至靠近出风口的一端逐渐减小。通过在气流通道和出风口之间设置连通的环形的加速通道和汇流通道,能够在风筒的内部将气流流速连续进行两次提升,使得气流流出出风口时的流速明显增加,提高吹风效果,增加风干效率。

Description

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吹风机是可以快速风干头发的护理类用品,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内部风机增加气流的流速,将气流从出风口吹出,吹风机内部还具有加热组件,用户能够根据选择是否对气流进行加热。
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吹风机的出风口比较大,吹出来的气流流速普遍不高,导致风干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风干效率的吹风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吹风机,所述吹风机包括:
风筒,具有气流通道;
出风嘴,所述出风嘴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风筒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部气流的流动路径上,所述出风嘴具有能够将所述气流通道和外界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气流通道之间具有环形的加速通道,所述加速通道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之间的间距自靠近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的逐渐减小,以提升所述气流通道内部气流的流动速度;
所述加速通道和所述出风口之间还连通有环形的汇流通道,所述汇流通道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之间的间距自靠近所述加速通道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汇流通道靠近所述加速通道的一端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加速通道靠近所述汇流通道的一端的尺寸。
在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嘴包括用于和所述风筒安装的安装件以及连接在所述安装件上的引流件,所述安装件上开设有连通的第一端槽以及第二端槽,所述第一端槽和所述第二端槽形成贯穿所述安装件设置的通槽;
所述引流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端槽内,所述引流件位于所述第一端槽内的一端的周壁和所述第一端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隙,且该端能够通过连接筋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端槽的槽壁上,所述引流件的另外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端槽内,且所述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隙。
在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槽的槽壁和所述引流件对应的端部之间围设形成所述汇流通道和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端槽的槽壁朝向所述引流件倾斜设置。
在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槽的槽壁和所述引流件对应的端部之间围设形成所述加速通道,所述第一端槽的槽壁和所述引流件对应的端壁之间的间距自远离所述第一端槽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一端槽的一端逐渐减小。
在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凸起部和连接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端槽内,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端槽内,所述凸起部的表面为朝向所述第二端槽的槽壁弯曲的曲面,且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的表面曲率小于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第一端槽的一端的表面曲率。
在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端槽的槽壁弯曲呈弧形设置,且所述凸起部和所述连接部的表面通过弧面进行连接。
在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筒包括外壳以及手柄,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气流通道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内,所述出风嘴的至少部分结构能够插接在所述外壳的一端内且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
在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嘴靠近所述安装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出风嘴的一端设置有围板,所述连接板能够插接在所述围板围设的空间内,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凸块以及连接槽,所述围板对应所述凸块的位置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凸块插接适配的凹槽,所述围板对应所述连接槽的位置设置有能够插接适配的连接条。
在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嘴远离所述安装架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所述外壳对应所述抵接部的位置设置有抵接沿,当所述出风嘴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时,所述抵接沿能够抵接在所述抵接部上,以将所述出风嘴夹设在所述安装架和所述抵接沿之间。
在吹风机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嘴背向所述风筒的一端还开设有注塑槽,所述注塑槽内设置有磁环。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依据上述实施例中的吹风机,通过在气流通道和出风口之间设置连通的环形的加速通道和汇流通道,加速通道和汇流通道均为缩口设置,气流从这种缩口结构的较小尺寸端流出时,其流速相较于从较大尺寸端流入时有所增加。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气流通道和出风口之间依次设置加速通道和汇流通道,能够在风筒的内部将气流流速连续进行两次提升,使得气流流出出风口时的流速明显增加,提高吹风效果,增加风干效率。
而且,将气流流速提升的结构位于风筒的内部,相对于相关技术中在风筒的出风嘴额外组装一个风嘴来说,因无需加装风嘴,使得吹风机体积更小,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的爆炸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的安装件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风筒;11、外壳;111、抵接沿;12、手柄;13、安装架;131、气流通道;132、围板;1321、凹槽;1322、连接条;10、进风端;2、出风嘴;21、安装件;211、第一端槽;212、第二端槽;213、连接板;214、凸块;215、连接槽;216、抵接部;22、引流件;221、凸起部;222、连接部;2221、注塑槽;2222、磁环;23、出风口;24、连接筋;30、加速通道;31、汇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吹风机,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该吹风机包括风筒1和出风嘴2,其中,风筒1内具有气流通道131,风筒1内部还能够安装吹风机所必须的部件,比如说吹风机还包括风机组件(图中未示出)、加热组件(图中未示出)以及控制组件(图中未示出)等结构,控制组件能够控制风机组件工作,以将外界的气流抽入风筒1内部,且以一定的流速从风筒1的出风嘴2吹出,至于加热组件则能够将风筒1内的气流加热,使得吹出的风为热风。更具体的吹风机的内部结构以及内部结构的工作原理请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风筒1在远离出风嘴2的一端具有进风端10,进风端10与气流通道131连通,在风机的作用下,能够驱动气流以进风端10为进口流至风筒1内沿气流通道131朝向出风嘴2流动。
出风嘴2可拆卸安装在风筒1远离进风端10的一端,且位于气流通道131内部气流的流动路径上,出风嘴2具有能够将气流通道131和外界连通的出风口23,进风端10进入的气流能够沿气流通道131流至出风口23流出风筒1。
需要说明的是,出风口23和气流通道131之间具有环形设置的加速通道30,加速通道30的一端与气流通道131连通,加速通道30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之间的间距自靠近气流通道131的一端至靠近出风口23的一端逐渐减小。
加速通道30和出风口23之间还连通有环形的汇流通道31,汇流通道31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之间的间距自靠近加速通道30的一端至靠近出风口23的一端逐渐减小。
值得一提的是,加速通道30的中心轴和汇流通道31的中心轴重合,且均与气流通道131的中心轴重合,请参照图1,气流通道131的中心轴为虚线所示的轴线。汇流通道31靠近加速通道30的一端的尺寸小于等于加速通道30靠近汇流通道31的一端的尺寸。
通过在气流通道131和出风口23之间设置连通的环形的加速通道30和汇流通道31,加速通道30和汇流通道31均为缩口设置,气流从这种缩口结构的较小尺寸端流出时,其流速相较于从较大尺寸端流入时有所增加。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气流通道131和出风口23之间依次设置加速通道30和汇流通道31,能够在风筒1的内部将气流流速连续进行两次提升,使得气流流出出风口23时的流速明显增加,提高吹风效果,增加风干效率。
而且,将气流流速提升的结构位于风筒1的内部,相对于相关技术中在风筒1的出风嘴2额外组装一个风嘴来说,因无需加装风嘴,使得吹风机体积更小,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出风嘴2包括用于和风筒1安装的安装件21以及连接在安装件21上的引流件22,安装件21上开设有连通的第一端槽211以及第二端槽212,第一端槽211和第二端槽212同轴设置,第一端槽211和第二端槽212形成贯穿安装件21设置的通槽。
引流件22的一端位于第一端槽211内,引流件22位于第一端槽211内的一端的周壁和第一端槽211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隙,且该端能够通过连接筋24固定连接在第一端槽211的槽壁上。引流件22的另外一端位于第二端槽212内,且该端的周壁与第二端槽212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隙。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端槽211的槽壁和引流件22对应端部的周壁之间围设形成汇流通道31和出风口23,第一端槽211的槽壁自靠近第二端槽212的一端到远离第二端槽212的一端逐渐靠近引流件22设置,使得第一端槽211的槽壁朝向引流件22倾斜设置。通过将第一端槽211的槽壁倾斜设置,使得第一端槽211的槽壁起到导向的作用,将气流朝向中心汇聚,进而增加吹出气流的强度。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端槽211的槽壁和引流件22对应的端部之间围设形成加速通道30,第一端槽211的槽壁和引流件22对应的端壁之间的间距自远离第一端槽211的一端至靠近第一端槽211的一端逐渐减小。
具体地,引流件22包括一体成型的凸起部221和连接部222,凸起部221位于第二端槽212内,连接部222位于第一端槽211内,连接部222和第一端槽211的槽壁之间通过多个连接筋24块连接,这些连接筋24等间距绕着连接部222排布,多个连接筋24将第一端槽211和连接部222之间围设的空间分割为多个独立的子空间。连接部222背向风筒1的一端还开设有注塑槽2221,注塑槽2221内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有磁环2222,使得磁环2222与注塑槽2221适配。注塑槽2221和磁环2222均为T形结构。
凸起部221为自连接部222的一端朝向吹风机的进风端10凸起形成,凸起部221的表面为朝向第二端槽212的槽壁弯曲的曲面。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凸起部221的端面可以由一条抛物线绕其对称轴一周形成,该对称轴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且与气流通道131的轴线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凸起部221的表面具有两段不同的曲率,凸起部221远离连接部222的一端的表面曲率小于凸起部221靠近连接部222的一端的表面曲率,这样有利于使得气流的流速变化更大。通过设置凸起部221,使其周壁和第二端槽212的槽壁之间围设形成加速通道30,能够增加气流流速,且气流在流动过程中能够经过凸起部221的表面,相对于直接让气流从出风口23流出来说,有利于降低气流流动产生的噪音。
另外,连接部222的表面朝向第一端槽211的槽壁弯曲呈弧形设置,且凸起部221和连接部222的表面通过弧面进行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风筒1包括外壳11以及手柄12,手柄12固定连接在外壳11上,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13,气流通道131从靠近进风端10的一端至靠近出风口23的一端贯穿设置安装架13内,出风嘴2的至少部分结构能够插接在外壳11远离进风端10的一端内且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架13上。
具体地,安装件21靠近安装架1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213,安装架13靠近安装件21的一端设置有围板132,连接板213能够插接在围板132围设的空间内,且连接板213的周壁能够贴合在围板132的内壁上。
连接板213的周壁上切割形成有缺口,连接板213在缺口内凸设有凸块214,凸块214远离缺口的一端不超过连接板213的周壁。连接板213的周壁上还设置有沿着周壁开设的连接槽215。围板132的内壁对应凸块214的位置设置有能够与凸块214插接适配的凹槽1321,围板132的内壁对应连接槽215的位置凸设有能够插接适配的连接条1322。通过设置凸块214和凹槽1321配合、连接槽215和连接条1322配合,当连接板213插接在围板132中,凸块214能够扣接在凹槽1321中,连接条1322能够扣接在连接槽215中,进而将安装件21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架13上。
值得一提的是,安装件21远离安装架13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216,该抵接部216具有两个连接在一起的端面,两个端面之间垂直设置,使得抵接部216呈“L”形。外壳11对应抵接部216的位置设置有抵接沿111,当出风嘴2连接在安装架13上时,抵接沿111能够抵接在抵接部216的一个端面上,以将出风嘴2夹设在安装架13和抵接沿111之间,使得出风嘴2固定在风筒1内。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筒,具有气流通道;
出风嘴,所述出风嘴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风筒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气流通道内部气流的流动路径上,所述出风嘴具有能够将所述气流通道和外界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气流通道之间具有环形的加速通道,所述加速通道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之间的间距自靠近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的逐渐减小,以提升所述气流通道内部气流的流动速度;
所述加速通道和所述出风口之间还连通有环形的汇流通道,所述汇流通道的内环壁和外环壁之间的间距自靠近所述加速通道的一端至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逐渐减小,所述汇流通道靠近所述加速通道的一端的尺寸小于等于所述加速通道靠近所述汇流通道的一端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嘴包括用于和所述风筒安装的安装件以及连接在所述安装件上的引流件,所述安装件上开设有连通的第一端槽以及第二端槽,所述第一端槽和所述第二端槽形成贯穿所述安装件设置的通槽;
所述引流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端槽内,所述引流件位于所述第一端槽内的一端的周壁和所述第一端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隙,且该端能够通过连接筋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端槽的槽壁上,所述引流件的另外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端槽内,且所述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槽的槽壁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槽的槽壁和所述引流件对应的端部之间围设形成所述汇流通道和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端槽的槽壁朝向所述引流件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槽的槽壁和所述引流件对应的端部之间围设形成所述加速通道,所述第一端槽的槽壁和所述引流件对应的端壁之间的间距自远离所述第一端槽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一端槽的一端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凸起部和连接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端槽内,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端槽内,所述凸起部的表面为朝向所述第二端槽的槽壁弯曲的曲面,且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的表面曲率小于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第一端槽的一端的表面曲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表面朝向所述第一端槽的槽壁弯曲呈弧形设置,且所述凸起部和所述连接部的表面通过弧面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包括外壳以及手柄,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气流通道设置在所述安装架内,所述出风嘴的至少部分结构能够插接在所述外壳的一端内且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嘴靠近所述安装架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出风嘴的一端设置有围板,所述连接板能够插接在所述围板围设的空间内,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凸块以及连接槽,所述围板对应所述凸块的位置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凸块插接适配的凹槽,所述围板对应所述连接槽的位置设置有能够插接适配的连接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嘴远离所述安装架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所述外壳对应所述抵接部的位置设置有抵接沿,当所述出风嘴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时,所述抵接沿能够抵接在所述抵接部上,以将所述出风嘴夹设在所述安装架和所述抵接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嘴背向所述风筒的一端还开设有注塑槽,所述注塑槽内设置有磁环。
CN202320687240.8U 2023-03-27 2023-03-27 吹风机 Active CN219537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7240.8U CN219537697U (zh) 2023-03-27 2023-03-27 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87240.8U CN219537697U (zh) 2023-03-27 2023-03-27 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37697U true CN219537697U (zh) 2023-08-18

Family

ID=87729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87240.8U Active CN219537697U (zh) 2023-03-27 2023-03-27 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37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1520B (zh) 导流圈结构、轴流风机及空调器
CN111912026B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9537697U (zh) 吹风机
CN213206044U (zh) 便携吹风装置
CN210184822U (zh) 电吹风
CN217885334U (zh) 电机及吹风机
CN217243029U (zh) 进风组件、风道组件及电吹风
CN212185571U (zh) 吹风梳和吹风梳发器
CN219911215U (zh) 一种吹风机
CN205478469U (zh) 一种风机以及呼吸机
CN219396539U (zh) 一种吹风机的后盖结构
CN110285487A (zh) 一种空调器
CN212368547U (zh) 扩散器和吹风机
CN218598402U (zh) 无叶风扇
CN110594194A (zh) 一种蜗壳及具有该蜗壳的空调器
CN211343415U (zh) 一种无叶风扇
CN212536194U (zh) 一种挂脖风扇
CN220360191U (zh) 一种吹风机喷嘴
CN219570384U (zh) 一种具有导流结构的风扇
CN211819992U (zh) 一种无叶风扇
CN220937112U (zh) 一种吹风机用风嘴及具有其的吹风机
CN109645650A (zh) 干发器的导风件及干发器
CN216568812U (zh) 一种风道组件及电吹风
CN213019961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8207211U (zh) 一种风道结构和帽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