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2972U - 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62972U
CN210062972U CN201920833669.7U CN201920833669U CN210062972U CN 210062972 U CN210062972 U CN 210062972U CN 201920833669 U CN201920833669 U CN 201920833669U CN 210062972 U CN210062972 U CN 210062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xplosion
proof
locomotive
proof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336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鑫
王龙
刘鑫
刘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336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62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62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62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包括:机车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车主体上的防爆电池,所述防爆电池的底部套接有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包括容置所述防爆电池的电池容置腔,所述电池容置腔的电池保护外壳侧壁开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包括开设在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一端的连接孔、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导流孔、以及与所述导流孔连通且开设在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另一端的排气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具有通风风道的保护外壳,通过保护外壳可以对防爆电池进行保护作用,且通过导气孔的导气作用可以加速防爆电池与外部的热交换作用,提高其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运输工具,特别是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
背景技术
在井工煤矿中,各种特种车辆为保障矿井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防爆架线电机车、防爆柴油机车、三轮或四轮防爆运输车、矿用无极绳绞车、矿用斜巷人车、防爆电池机车等。
目前,传统的隔爆蓄电池电机车包括车架部分、驱动部分、制动部分、电气部分、防爆电池电源装置等部分,驱动方式多为隔爆型直流牵引电动机通过二级或一级齿轮减速装置把转距传递给车轮,隔爆型直流牵引电动机以串励形式工作,通过直流斩波控制器将防爆电池电源电压降低来改变串励直流电动机的速度,从而实现对电机车的起动、运行等控制,机车在运行时,防爆电池对机车进行供能,但是由于防爆电池在供能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热量不及时进行疏散会对防爆电池工作性能和寿命造成影响,且在井下运行工作时会发生震动,震动会对防爆电池造成伤害,还容易因为摩擦而产生火花,进而造成事故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机车防爆电池的散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包括:机车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车主体上的防爆电池,所述防爆电池的底部套接有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包括容置所述防爆电池的电池容置腔,所述电池容置腔的电池保护外壳侧壁开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包括开设在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一端的连接孔、与所述连接孔连通的导流孔、以及与所述导流孔连通且开设在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另一端的排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孔的内腔还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截面为流线型截面,所述导流孔的截面为流线型截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内开设有与所述电池容置腔连通的散热腔。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还包括与所述导气孔连接的隔尘罩。
更进一步地,所述隔尘罩为喇叭状。
进一步地,至少一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上还设有与所述电池容置腔连通的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瓦斯报警器和震动传感开关。
更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箱开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上设置有隔尘网。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机车本体的延伸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外壳底部的缓震机构,所述缓震机构包括缓震外壳、容置在所述缓震外壳内的弹簧,所述缓震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弹簧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从所述开口伸出的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顶部设置有承托所述保护外壳的连接板。
再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的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缓震外壳顶部内表面接触或分离的缓冲垫,所述连接板底部和所述缓震外壳顶部的外表面均对称设置有保护垫。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具有通风风道的保护外壳,通过保护外壳可以对防爆电池进行保护作用,且通过导气孔的导气作用可以加速防爆电池与外部的热交换作用,提高其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保护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保护外壳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检测箱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缓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机车主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车主体1上的防爆电池,所述防爆电池的底部套接有保护外壳5,所述保护外壳5包括容置所述防爆电池的电池容置腔5011,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电池容置腔5011的电池保护外壳侧壁501开设有导气孔502,所述导气孔502包括开设在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501一端的连接孔5021、与所述连接孔5021连通的导流孔5022、以及与所述导流孔5022连通且开设在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501另一端的排气口5025。
具体来说,防爆电池的底部套接有保护外壳5,保护外壳5的侧壁5012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导气孔502,导气孔502包括连接孔5021、导流孔5022和排气口5025,且连接孔5021位于导流孔5022的左侧,导流孔5022的右侧设置排气口5025。连接孔5021、导流孔5022、排气口5025形成通风风道。连接孔5021和排气口5025的方向为沿着保护外壳5的侧壁5012自前向后,优选地,连接孔5021位于电池保护外壳侧壁501的前端,而排气口5025位于电池保护外壳侧壁501的后端,连接孔5021和排气口5025之间通过导气孔5022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具有通风风道的保护外壳,通过保护外壳可以对防爆电池进行保护作用,且通过导气孔的导气作用可以加速防爆电池与外部的热交换作用,提高其散热性能。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孔5022的内腔还设置有导流板5023,所述导流板5023的截面为流线型截面,所述导流孔5022的截面为流线型截面。
本实施例,导流孔5022的内腔设置有导流板5023,导流板5023呈类飞机翼流线状,导流孔5022为与导流板5023相配合的流线状,导气孔5022和导流板5023呈类飞机翼流线状设计,这样可以加速空气的流动,还可以通过这种流线型设计达到部分的上升力,进而减少防爆电池的重力,便于机车进行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5023内开设有与所述电池容置腔5011连通的散热腔5024。
本实施例,导流板5023的内腔开设有散热腔5024,且散热腔504与电池容置腔5011连通相连通。散热腔5024位于导流板5023的内腔,导流板5023与导气孔5022呈垂直状排布,散热腔5024贴近防爆电池一侧延伸并贯穿保护外壳5贴近防爆电池的一侧,进而使得散热腔5024可以与置于电池容置腔5011内的防爆电池达到连通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501还包括与所述导气孔502连接的隔尘罩503。
优选地,隔尘罩503与连接孔502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这样便于对隔尘罩503进行拆卸和更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尘罩503为喇叭状。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501上还设有与所述电池容置腔5011连通的检测箱504,所述检测箱504内设置有瓦斯报警器5042和震动传感开关5043。
本实施例通过检测箱可以在运行时对防爆电池周围的瓦斯浓度和震动幅度的大小进行感应,若超过其稳定工作的范围,会对操作人员进行提醒,便于操作人员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优选地,检测箱504为防爆箱,这样在瓦斯报警器5042和震动传感开关5043发生事故时,可以减少事故向外扩散。
优选地,在检测箱504的内腔顶部设置瓦斯报警器5042,检测箱504的内腔底部设置震动传感开关5043,针对传感开关5043电连接震动报警器。瓦斯报警器5042与震动报警器可以与设置在机车主体1上的操作室3连接,也可以不与操作室连接。当瓦斯报警器5042感应到的瓦斯浓度超过预设的浓度值时,瓦斯报警器5042进行警示工作,工作时发出的警报声可以对操作人员进行提醒作用,同样地,当震动传感开关5043检测到震动超过预设震动值时,震动报警器进行警示工资,工作时发出的警报声可以对操作人员进行提醒作用。因此,这样可以避免与操作室3内腔的报警器接线的困难和发生接线紊乱的可能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箱504开设有通气口5041,所述通气口5041上设置有隔尘网5044。
本实施例通过隔尘网可以对进入的空气中灰尘进行阻隔作用,减少灰尘对检测箱504内部工作的电器元件造成损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50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机车本体1的延伸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的设计可以加速空气的流动,便于机车进行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外壳5底部的缓震机构4,所述缓震机构4包括缓震外壳400、容置在所述缓震外壳400内的弹簧401,所述缓震外壳400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弹簧401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板402,所述缓冲板402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从所述开口伸出的活动柱404,所述活动柱404的顶部设置有承托所述保护外壳5的连接板405。
本实施例通过缓震机构对机车主体运行时产生的震动进行减缓,减少震动向防爆电池传递,进而减少震动对防爆电池造成的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板402的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缓震外壳400顶部内表面接触或分离的缓冲垫403,所述连接板405底部和所述缓震外壳400顶部的外表面均对称设置有保护垫406。
本实施例通过缓冲垫403和保护垫406进一步减少震动对防爆电池造成的影响。
优选地,缓冲垫403和保护垫406均为橡胶垫。
优选地,保护垫406与缓震机构4之间和保护垫406与连接板405之间均通过螺纹柱进行连接,这样便于对保护垫406进行更换。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一种井下防爆蓄电池机车,包括机车主体1,机车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2,机车主体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操控室3,机车主体1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缓震机构4,缓震机构4的顶部设置有防爆蓄电池5;
缓震机构4包括缓震外壳400,缓震外壳400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弹簧401,弹簧401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板402,缓冲板402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缓冲垫403,缓冲板402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活动柱404,且活动柱404的顶部伸出缓震外壳400,活动柱404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405,连接板405的底部左右两侧和缓震外壳400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保护垫406,缓冲垫403和保护垫406均为橡胶垫,且保护垫406与缓震外壳400之间和保护垫406与连接板405之间均通过螺纹柱进行连接,这样便于对保护垫406进行更换;
防爆蓄电池5的底部套接有保护外壳5,保护外壳5的电池保护外壳侧壁501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导气孔502,导气孔502的前侧设置有隔尘罩503,隔尘罩呈喇叭状,隔尘罩503与连接孔502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这样便于对隔尘罩503进行拆卸和更换,保护外壳5的右电池保护外壳侧壁501设置有检测箱504;导气孔502包括连接孔5021和导流孔5022,且连接孔5021位于导流孔5022的左侧,导流孔5022的内腔设置有导流板5023,导流板5023呈类飞机翼流线状,导流孔5022为与导流板5023相配合的流线状,导气孔5022和导流板5023呈类飞机翼流线状设计,这样可以加速空气的流动,还可以通过这种流线型设计达到部分的上升力,进而减少防爆蓄电池5的重力,便于机车进行运行,导流板5023的内腔开设有散热腔5024,且散热腔504与防爆蓄电池5的内腔相连通,导流孔5022的右侧设置有排气口5025;
检测箱504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通气口5041,通气口5041的内腔设置有隔尘网,通过隔尘网可以对进入的空气中灰尘进行阻隔作用,减少灰尘对检测箱504内部工作的电器元件造成损伤,检测箱504为防爆箱,这样在瓦斯报警器5042和震动传感开关5043发生事故时,可以减少事故向外扩散,检测箱504的内腔顶部设置有瓦斯报警器5042,检测箱504的内腔底部设置有震动传感开关5043,震动传感开关5043电连接报警器,且报警器位于操作室3内腔。
在使用时,通过缓震机构4对机车主体1运行时产生的震动进行减缓,减少震动向防爆蓄电池5传递,进而减少震动对防爆蓄电池5造成的影响,进行缓震工作时,震动通过缓震机构4向弹簧401,弹簧401对震动进行减缓作用,缓冲垫403可以避免缓冲板402在上下运动时与缓震外壳400的内腔发生摩擦,而保护垫406可以避免连接板405与缓震外壳400之间发生摩擦,这样可以减少由于摩擦产生火星而造成事故的可能性,通过保护外壳5可以对防爆蓄电池5进行保护作用,在机车主体1进行移动时,空气进入到导气孔502内腔,空气经过导流孔5022的内腔时,会带走导流板5023上的热量,进而可以加速防爆蓄电池5与外部的热交换作用,提高其散热性能,且导气孔5022和导流板5023均呈类飞机翼流线状设计,这样可以加速空气的流动,还可以通过这种流线型设计达到部分的上升力,进而减少防爆蓄电池5的重力,便于机车进行运行,隔尘罩503可以减少机车主体1运行时,空气中的灰尘进入到导气孔502内腔中的可能性。当瓦斯报警器5024感应到的瓦斯浓度超过预设的浓度值时,瓦斯报警器5024进行警示工作,而当震动传感开关5043检测的到的震动幅度的大小大于预设值时,震动报警器电路连通,对操作人员进行提醒。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车主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车主体(1)上的防爆电池,所述防爆电池的底部套接有保护外壳(5),所述保护外壳(5)包括容置所述防爆电池的电池容置腔(5011),所述电池容置腔(5011)的电池保护外壳侧壁(501)开设有导气孔(502),所述导气孔(502)包括开设在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501)一端的连接孔(5021)、与所述连接孔(5021)连通的导流孔(5022)、以及与所述导流孔(5022)连通且开设在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501)另一端的排气口(50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爆电池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5022)的内腔还设置有导流板(5023),所述导流板(5023)的截面为流线型截面,所述导流孔(5022)的截面为流线型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防爆电池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5023)内开设有与所述电池容置腔(5011)连通的散热腔(50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爆电池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501)还包括与所述导气孔(502)连接的隔尘罩(5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防爆电池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尘罩(503)为喇叭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爆电池机车,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501)上还设有与所述电池容置腔(5011)连通的检测箱(504),所述检测箱(504)内设置有瓦斯报警器(5042)和震动传感开关(50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下防爆电池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504)开设有通气口(5041),所述通气口(5041)上设置有隔尘网(504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爆电池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外壳侧壁(50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机车主体(1)的延伸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爆电池机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外壳(5)底部的缓震机构(4),所述缓震机构(4)包括缓震外壳(400)、容置在所述缓震外壳(400)内的弹簧(401),所述缓震外壳(400)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弹簧(401)的顶部设置有缓冲板(402),所述缓冲板(402)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从所述开口伸出的活动柱(404),所述活动柱(404)的顶部设置有承托所述保护外壳(5)的连接板(40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井下防爆电池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402)的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缓震外壳(400)顶部内表面接触或分离的缓冲垫(403),所述连接板(405)底部和所述缓震外壳(400)顶部的外表面均对称设置有保护垫(406)。
CN201920833669.7U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 Active CN210062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3669.7U CN210062972U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33669.7U CN210062972U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62972U true CN210062972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56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33669.7U Active CN210062972U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629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3891A (zh) * 2023-01-05 2023-03-28 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外壳及电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3891A (zh) * 2023-01-05 2023-03-28 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外壳及电池
CN115863891B (zh) * 2023-01-05 2023-08-15 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外壳及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3667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105691532B (zh) 一种带有手刹系统的双轮自平衡电动车
CN102463884A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210062972U (zh) 一种井下防爆电池机车
CN205698282U (zh) 智能全向移动电动轮椅
CN203244702U (zh) 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及其主机
CN201604642U (zh) 煤矿用变频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
CN214689046U (zh) 电池包防护系统及车辆
CN108407603B (zh)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及其电动汽车
CN206436749U (zh) 一种改进型胎压监测器
CN201604646U (zh) 煤矿用开关磁阻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
CN206679076U (zh) 一种全地形移动机器人底盘
CN201610136U (zh) 煤矿用变频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
CN205930995U (zh) 一种轮式拖拉机ecu防护装置
CN207029426U (zh) 一种智能四轮电动体感车
CN201941608U (zh) 电动防爆胶轮车
CN201646722U (zh) 煤矿用变频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
CN204474154U (zh) 一种防爆电动葫芦
CN214280059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的内腔高温预警装置
CN201272983Y (zh) 防爆装载机的改进结构
CN201626404U (zh) 煤矿用变频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
CN218858131U (zh) 一种商用新能源电驱动车体结构
CN107444561A (zh) 一种防爆电动自行车
CN217197889U (zh) 基于输出中压大功率的电源半挂车装置
CN213921352U (zh) 车用弯道加速控制陀螺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